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制备太阳电池用ITO透明导电膜 被引量:5
1
作者 崔敏 邓金祥 +1 位作者 张维佳 段苹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63-766,共4页
采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制备了ITO透明导电薄膜,针对氧流量、溅射气压、溅射电流3种工艺参数对ITO薄膜电阻率和可见光区透射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从ITO薄膜作为太阳电池用减反射层和电极出发,得到了工艺参数的优化值,分... 采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制备了ITO透明导电薄膜,针对氧流量、溅射气压、溅射电流3种工艺参数对ITO薄膜电阻率和可见光区透射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从ITO薄膜作为太阳电池用减反射层和电极出发,得到了工艺参数的优化值,分别为氧流量0.2 ml/min(标准状态),溅射气压3 Pa和溅射电流0.2 A,ITO薄膜的电阻率为3.7×10-3Ω.cm,透过率(550 nm)高达93.3%。另外,利用该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备的ITO薄膜作为电极和减反射层,制备了结构为ITO/n+-nc-Si∶H/-i nc-Si:H/p-c-Si/Ag的太阳能电池,电池开路电压Voc达到534.7mV,短路电流Isc达到49.24mA(3 cm2),填充因子为0.42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薄膜 直流磁控溅射 太阳电池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O电极方阻对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新彦 李志刚 +2 位作者 密保秀 高志强 黄维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95,共5页
研究了氧化铟锡(ITO)电极方阻对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采用不同方阻的ITO作为阳极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电阻特性和光学特性,探讨了影响器件性能的原因。ITO电极方阻影响器件的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从而对器件的短路电流和功率... 研究了氧化铟锡(ITO)电极方阻对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采用不同方阻的ITO作为阳极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电阻特性和光学特性,探讨了影响器件性能的原因。ITO电极方阻影响器件的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从而对器件的短路电流和功率转换效率有显著影响。不同ITO玻璃的透过率以及电磁场在电池器件内部的分布表明,ITO玻璃的光学特性差异不大,对器件性能影响较小。器件效率的差别主要是由于不同ITO方阻对器件电阻特性的影响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电极 方阻 有机太阳能电池 电阻特性 电磁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TIMP_1基因转染Ito细胞后对其ECM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曾仲 韩本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09-712,共4页
目的 探讨反义TIMP1基因对Ito细胞 (贮脂细胞 )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和细胞外基质 (ECM )降解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全长TIMP1cDNA反向插入哺乳表达载体pCI neo中 ,构建反义TIMP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 ,将反义TIMP1基因导入... 目的 探讨反义TIMP1基因对Ito细胞 (贮脂细胞 )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和细胞外基质 (ECM )降解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全长TIMP1cDNA反向插入哺乳表达载体pCI neo中 ,构建反义TIMP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 ,将反义TIMP1基因导入Ito细胞株CFSC 2G中 ,选择稳定转染的Ito细胞株培养 ,采用RT PCR、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及RIA等方法 ,观察TIMP1mRNA和蛋白、MMP1mRNA和蛋白、α1(Ⅲ )mRNA、FN蛋白表达及细胞培养上清中PCI、PCⅢ、HA、LN水平的变化。结果 反义TIMP1基因能明显地抑制Ito细胞中TIMP1mRNA和蛋白的高表达 (P <0 0 1)。转基因细胞中α1(Ⅲ )mRNA、MMP1mRNA、FN蛋白的表达与未转基因细胞比较无明显变化 (P >0 0 5 )。转基因后Ito细胞培养上清中PCI、PCⅢ、HA、LN水平明显低于未转基因细胞 (P <0 0 1)。结论 反义TIMP1基因可以抑制贮脂细胞内源性TIMP1产生 ,但未影响MMP1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TIMP1基因 ito细胞 细胞上基质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流式细胞仪判断正常及肝硬化过程脾脏对肝脏Kupffer,Ito和实质细胞DNA和RNA含量影响
4
作者 汪谦 夏穗生 +3 位作者 张肖红 陈金芝 魏文 张双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S1期1-4,共4页
由细胞培养和肝硬化模型获得经脾条件(液)处理的Kuppffer、Ito和肝实质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三种细胞DNA与RNA的相对含量,经统计学处理不同组间的差异,以判断脾脏对正常肝脏是否具调控作用以及对肝硬化形成促进作用的具体环节... 由细胞培养和肝硬化模型获得经脾条件(液)处理的Kuppffer、Ito和肝实质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三种细胞DNA与RNA的相对含量,经统计学处理不同组间的差异,以判断脾脏对正常肝脏是否具调控作用以及对肝硬化形成促进作用的具体环节。结果发现:①脾脏对Kupffer细胞在生理状态下促进增殖(DNA合成增加),限制Pr等物的产生(RNA转录减少);在肝硬化形成过程即促进增殖又促进其生物合成;②对Ito细胞生理状态下抑制增殖,促进生物合成;在肝硬化过程脾脏的调控方式未变,但作用力更强;③对肝实质细胞在生理状态下促进其增殖与生物合成,但在肝硬化形成过程脾脏对实质细胞本身未见明显影响。提示肝硬化过程脾脏影响Kupffer和Ito细胞的增殖与生物合成是脾脏促进肝硬化形成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仪 脾脏 KUPFFER细胞 ito细胞 DNA合成 RNA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O微孔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细胞胞吐的监测
5
作者 赵辉 李玲 +1 位作者 何品刚 方禹之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8-282,共5页
胞吐是细胞之间传递信号的主要方式之一,安培法监测细胞胞吐是研究细胞间通讯的基本方法.本研究采用ITO(Indium Tin Oxide)导电玻璃与紫外光刻技术构建了一种新型ITO微孔电化学传感器,用于细胞胞吐现象的监测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相比传统... 胞吐是细胞之间传递信号的主要方式之一,安培法监测细胞胞吐是研究细胞间通讯的基本方法.本研究采用ITO(Indium Tin Oxide)导电玻璃与紫外光刻技术构建了一种新型ITO微孔电化学传感器,用于细胞胞吐现象的监测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相比传统方法,ITO微孔电化学传感器不仅可以取代传统的碳纤维微电极,而且可与荧光或化学发光等方法联用,运用多种手段同时对细胞的生理现象进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吐 SH-SY5Y 单细胞分析 it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ITO/TiSi_2双层前电极a-Si:H太阳电池
6
作者 吴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9-30,35,共3页
如何提高a-Si:H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和稳定性一直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本实验采用一种新型的Glass/ITO/TiSi2/pin/Al双层前电极a-Si:H太阳电池,通过老化处理后发现,这种新型电池较之常规电池主要参数均改善,电池的稳定性明显... 如何提高a-Si:H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和稳定性一直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本实验采用一种新型的Glass/ITO/TiSi2/pin/Al双层前电极a-Si:H太阳电池,通过老化处理后发现,这种新型电池较之常规电池主要参数均改善,电池的稳定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TiSi2电极 太阳电池 稳定性 A-SI:H 前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Ito细胞的体外培养及肝素对其抑制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29
7
作者 袁桃霞 张锦生 +1 位作者 张月娥 陈琦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90-93,共4页
用胶原酶,PronaseE灌流消化肝脏及Nycodenz等密度离心成功地分离正常大鼠肝Ito细胞(NIto)及肝纤维化大鼠Ito细胞(CIto),并培养传代。刚分离的细胞在紫外线照射下可见很快消退的自发荧光;胞质内有... 用胶原酶,PronaseE灌流消化肝脏及Nycodenz等密度离心成功地分离正常大鼠肝Ito细胞(NIto)及肝纤维化大鼠Ito细胞(CIto),并培养传代。刚分离的细胞在紫外线照射下可见很快消退的自发荧光;胞质内有大量脂滴,随培养时间延长,胞质内脂滴减少,微丝增加,内质网扩张、增多;结蛋白(Dm)免疫组化染色阳性。上述结果证实,分离细胞为Ito细胞。经观察,CIto比NIto生长快,体积大,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及Ⅳ型前胶原能力强。肝素在体外不但抑制Ito细胞的生长,而且抑制其表达α-SMA,Ⅰ及Ⅳ型前胶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细胞 肝纤维化 细胞培养 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硅基异质结太阳电池的ITO薄膜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何永才 董刚强 +3 位作者 张小燕 张津岩 张永哲 严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共6页
研究室温下通过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制备高性能非晶ITO薄膜的光电特性,并分析不同结晶度的ITO薄膜对硅基异质结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晶态的ITO薄膜具有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和高的光学透过率;当退火温度高于190℃时,随退火温度的上... 研究室温下通过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制备高性能非晶ITO薄膜的光电特性,并分析不同结晶度的ITO薄膜对硅基异质结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晶态的ITO薄膜具有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和高的光学透过率;当退火温度高于190℃时,随退火温度的上升,薄膜的结晶性逐渐增强,但其光学性能和电学性能都呈逐渐降低的趋势。通过优化退火温度可获得电阻率为4.83×10^-4Ω·cm、载流子迁移率高达35.3 cm^2(/V·s)且长波段相对透过率大于90%的高性能非晶ITO薄膜。对比普通工艺制备的微晶ITO薄膜,在242.5 cm^2的硅基异质结(SHJ)太阳电池上采用非晶ITO薄膜作透明导电膜,其短路电流密度提高0.32 mA/cm^2,可提升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薄膜 载流子迁移率 电学性能 电流密度 太阳电池 it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HIT太阳能电池的ITO薄膜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温迪 雷青松 +3 位作者 乔治 高美伶 薛俊明 张雯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02-2006,2012,共6页
采用中频脉冲磁控溅射工艺制备ITO薄膜,研究了衬底温度和溅射功率对薄膜性能的影响。通过对二者的优化,获得了方阻为2.99Ω/□,电阻率为1.76×10^-4Ω·cm,可见光波段(400—800nm)平均透过率为82.3%的ITO薄膜。将优... 采用中频脉冲磁控溅射工艺制备ITO薄膜,研究了衬底温度和溅射功率对薄膜性能的影响。通过对二者的优化,获得了方阻为2.99Ω/□,电阻率为1.76×10^-4Ω·cm,可见光波段(400—800nm)平均透过率为82.3%的ITO薄膜。将优化后的薄膜用于电池上,制出了转化效率为14.04%的HIT太阳能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薄膜 衬底温度 溅射功率 HIT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太阳电池玻璃盖板表面超薄ITO防静电层的设计及制备工艺
10
作者 金鹤 周灵平 +3 位作者 朱家俊 符立才 杨武霖 李德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58-162,共5页
ITO/MgF2复合薄膜既具有较好的表面导电性能又具有较高的透过率,可应用于空间太阳电池玻璃盖板表面。文章主要对ITO/MgF2复合薄膜中表层的超薄ITO薄膜进行了研究。利用TFCalc软件模拟了ITO薄膜厚度对ITO/MgF2复合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根... ITO/MgF2复合薄膜既具有较好的表面导电性能又具有较高的透过率,可应用于空间太阳电池玻璃盖板表面。文章主要对ITO/MgF2复合薄膜中表层的超薄ITO薄膜进行了研究。利用TFCalc软件模拟了ITO薄膜厚度对ITO/MgF2复合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根据模拟结果采用电子束蒸发法在衬底上依次沉积MgF2薄膜和氧化铟锡(ITO)薄膜,研究了ITO薄膜工艺参数(沉积速率、沉积温度和工作气压)和ITO薄膜厚度对ITO/MgF2复合薄膜光电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当ITO薄膜沉积速率为0.05nm/s、沉积温度为400℃、工作气压为2.3×10^(-2) Pa、厚度为10nm时,表层ITO薄膜基本连续,其方块电阻(1.94kΩ/)已符合设计需求,ITO/MgF2复合薄膜在可见光区间(400~800nm)的平均透过率达到89.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铟锡(ito)薄膜 防静电 空间太阳电池 MgF2薄膜 电子束蒸发 玻璃盖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O/Metal/ITO叠层电极中Cu/Ag对钙钛矿太阳电池电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江雨童 陈东 +3 位作者 孙泽华 黄跃龙 俞健 陈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3-87,共5页
研究ITO/Metal/ITO(IMI)电极中金属层Cu和Ag及其厚度对电极光电性能的影响,结合霍尔测试、紫外分光光度计、原子力显微镜等分析金属层材料和厚度对IMI电极光电性能以及形貌的影响。通过优化金属层厚度,获得方阻分别为11.2Ω/和14.5Ω/且... 研究ITO/Metal/ITO(IMI)电极中金属层Cu和Ag及其厚度对电极光电性能的影响,结合霍尔测试、紫外分光光度计、原子力显微镜等分析金属层材料和厚度对IMI电极光电性能以及形貌的影响。通过优化金属层厚度,获得方阻分别为11.2Ω/和14.5Ω/且400~800 nm波长范围内平均透过率分别为93.9%和86.5%的ITO/Ag/ITO和ITO/Cu/ITO电极。将IAI和ICI电极作为正面电极应用于钙钛矿太阳电池,太阳电池的填充因子从62.5%提升至78.0%。IMI在短波段的较大反射率会导致电池短路电流密度低1~2 mA/cm^(2)。当Cu层和Ag层的厚度分别为7.4 nm和6.4 nm时,钙钛矿太阳电池的效率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电池 ito玻璃 室温沉积 金属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衬底温度对ITO薄膜及黑硅SIS型太阳电池性能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金磊 李玉芳 +5 位作者 沈鸿烈 唐群涛 蒋晔 郑超凡 杨楠楠 王洪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2-68,共7页
结合反应离子刻蚀法和掩膜法在n型硅片表面制备出圆锥状结构黑硅,利用湿法氧化法在硅片表面氧化出一层超薄SiOx,采用磁控溅射法在其表面沉积一层掺锡氧化铟(IndiumTinOxide,ITO)薄膜,在黑硅衬底上制备出ITO/SiOx/n-Si太阳电池。通过硅... 结合反应离子刻蚀法和掩膜法在n型硅片表面制备出圆锥状结构黑硅,利用湿法氧化法在硅片表面氧化出一层超薄SiOx,采用磁控溅射法在其表面沉积一层掺锡氧化铟(IndiumTinOxide,ITO)薄膜,在黑硅衬底上制备出ITO/SiOx/n-Si太阳电池。通过硅片表面纳米结构,增加光吸收,进而提高电池转化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衬底温度下沉积ITO时,薄膜都呈现出了良好的光学和电学性能.250℃时,ITO薄膜性能最优,在400~1 000nm波长范围内,平均透过率达到93.1%,并展现出优异的电学性能.通过优化H_2O_2预处理时间,减小了SiOx层中氧空位缺陷,SIS电池短路电流得到明显提高,从未处理前的26.84mA/cm2提升到经H_2O_2处理15min后的34.31mA/cm2.此时,电池性能最优,转化效率达到3.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材料 太阳能 磁控溅射 SIS太阳电池 黑硅 ito薄膜 H2O2预处理 光电转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ITO纳米粒子喷墨印刷制备透明电极 被引量:2
13
作者 JEONG Jin-A LEE Jinho +3 位作者 KIM Hongdoo KIM Han-Ki NA Seok-In 王晓芳(编译)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CAS 2010年第6期77-79,共3页
本文讨论了喷墨印刷氧化铟锡(ITO)电极在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中的应用。利用纳米ITO晶体进行喷墨印刷并在450℃时迅速退火,可以直接获得平均透光率为84.14%、方块电阻为202.7Ω/□的ITO电极。由喷墨印刷直接制造的ITO电极制备的有机太... 本文讨论了喷墨印刷氧化铟锡(ITO)电极在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中的应用。利用纳米ITO晶体进行喷墨印刷并在450℃时迅速退火,可以直接获得平均透光率为84.14%、方块电阻为202.7Ω/□的ITO电极。由喷墨印刷直接制造的ITO电极制备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0.57V的开路电压、8.47mA/cm^2的短路电流、44%的填充因子以及2.13%的能量转换率。这表明从有机太阳能电池印刷成本效益来讲,相对于溅射工艺,由于无须光刻工艺且ITO材料的利用率更高,直接利用喷墨印刷制备ITO电极成为一种可行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 喷墨印刷 直接图形 透明度 有机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极光电性能对聚合物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颖 刘桂林 +5 位作者 朱华新 严慧敏 朱冰洁 李帅 于海民 李果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638-2642,2648,共6页
为验证ITO的光电性能,以不同类型ITO作为光电阳极,采用旋涂与真空蒸镀的方法制备本体异质结聚合物太阳电池ITO/PEDOT∶PSS/P3HT∶PCBM/Al,研究了ITO表面形貌及光场分布对太阳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ITO厚度及表面形貌能够... 为验证ITO的光电性能,以不同类型ITO作为光电阳极,采用旋涂与真空蒸镀的方法制备本体异质结聚合物太阳电池ITO/PEDOT∶PSS/P3HT∶PCBM/Al,研究了ITO表面形貌及光场分布对太阳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ITO厚度及表面形貌能够在有效收集空穴的同时,提高光子透过率,保证有源层对光子的吸收。合适的ITO阳极厚度及表面形貌能够有效提高聚合物太阳电池的光伏性能,使得聚合物电池的效率从0.07%提升至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太阳电池 ito电极 透过率 光伏特性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柳黄酮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瞬间外向整流钾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邝素娟 邓春玉 +5 位作者 钱卫民 单志新 吴书林 杨敏 余细勇 林曙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37-1240,共4页
目的探讨醋柳黄酮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瞬间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方法用急性酶解法获得单个大鼠心室肌细胞,标准的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瞬间外向钾电流。结果①醋柳黄酮呈浓度和电压依赖性抑制Ito,在+50mV时,0.06、0.1和0.14g.L-1醋柳... 目的探讨醋柳黄酮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瞬间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方法用急性酶解法获得单个大鼠心室肌细胞,标准的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瞬间外向钾电流。结果①醋柳黄酮呈浓度和电压依赖性抑制Ito,在+50mV时,0.06、0.1和0.14g.L-1醋柳黄酮分别阻断Ito峰电流(18.34±0.99)%、(25.32±1.43)%和(38.88±1.96)%。②0.14g.L-1醋柳黄酮使Ito失活曲线明显左移,但对激活和复活曲线无影响。结论醋柳黄酮呈浓度和电压依赖性抑制心肌细胞Ito,这可能是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柳黄酮 膜片钳技术 心肌细胞 瞬间外向钾通道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AO特性及其在CIGS电池中的应用
16
作者 纪伟伟 杨立 +2 位作者 赵彦民 崔菲菲 乔在祥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17-1018,共2页
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s,简称TCO)用途广泛,介绍了TCO应用于光伏领域中的铜铟镓硒薄膜(CIGS)太阳电池,是CIGS太阳电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简要阐述了其可见光范围内的透明性和导电性及其成因,以及作为CIGS... 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s,简称TCO)用途广泛,介绍了TCO应用于光伏领域中的铜铟镓硒薄膜(CIGS)太阳电池,是CIGS太阳电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简要阐述了其可见光范围内的透明性和导电性及其成因,以及作为CIGS薄膜太阳电池中窗口层的作用。将ITO和ZAO透明导电薄膜在CIGS太阳电池的应用进行相比,以掺铝的氧化锌(ZnO∶Al简称ZAO)透明导电薄膜为例,对其性能、制备方法及过程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概括了大面积ZAO薄膜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GS太阳电池 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TCO) ito AZ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于太阳能电池板的透明天线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明 李蕊 +1 位作者 赵文红 张洪浩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68-71,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集成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光透明天线。选用叉形平面印刷单极子天线,辐射切片上的两个矩形的凹槽以便于实现天线的小型化。辐射贴片采用电导率约为8.3×10^(5)S/m的铟锡氧化物薄膜材料,介质基板采用钠钙玻璃。天线尺寸为3... 本文提出了一种集成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光透明天线。选用叉形平面印刷单极子天线,辐射切片上的两个矩形的凹槽以便于实现天线的小型化。辐射贴片采用电导率约为8.3×10^(5)S/m的铟锡氧化物薄膜材料,介质基板采用钠钙玻璃。天线尺寸为30mm×30mm。仿真结果表明,天线的工作频率为5.8GHz,阻抗带宽为1.33GHz(4.59GHz~5.92GHz),透光率大于90%。随后以该天线为阵元组成了1×8的天线阵列,在5.8GHz时使阵列的增益可达9.68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透明天线 ito薄膜 太阳能电池 阵列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电池阵表面等电位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丹娜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81-883,共3页
空间太阳电池阵通常采用玻璃盖片表面蒸镀ITO导电膜并互相连接实现表面的等电位设计。针对等电位设计需求,通过优化盖片表面蒸镀ITO导电膜工艺,在满足电导率的同时将导电膜对透过率的影响控制在2%以内。通过退火处理使得金属电极和ITO... 空间太阳电池阵通常采用玻璃盖片表面蒸镀ITO导电膜并互相连接实现表面的等电位设计。针对等电位设计需求,通过优化盖片表面蒸镀ITO导电膜工艺,在满足电导率的同时将导电膜对透过率的影响控制在2%以内。通过退火处理使得金属电极和ITO导电膜之间的抗拉力大于100 g。太阳电池阵组合中设计了间隙控制、盖片ITO导电膜电极互连并接入航天器结构地。产品研制结果表明该工艺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阵 等电位 it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片原子钟MEMS原子气室数字温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召军 李坤 +3 位作者 李云超 胡旭文 闫树斌 张彦军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0-414,420,共6页
芯片原子钟(CSAC)可以提供精准的时间基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利用微型PIC~?单片机和增量式比例-微分-积分(PID)算法设计了一种CSAC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原子气室数字温控系统,并通过磁控溅射方法制作了MEMS原子气室专用的氧化铟锡(I... 芯片原子钟(CSAC)可以提供精准的时间基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利用微型PIC~?单片机和增量式比例-微分-积分(PID)算法设计了一种CSAC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原子气室数字温控系统,并通过磁控溅射方法制作了MEMS原子气室专用的氧化铟锡(ITO)加热玻璃。温度是影响CSAC稳定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解决了CSAC系统气室温控的加热不均匀问题,温控精度达到了0.10℃,达到了CSAC温控精度优于0.15℃的要求。通过饱和吸收光谱实验,获得了明显的饱和吸收谱线。实验结果为高性能CSAC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片原子钟(CSAC) 数字温控 饱和吸收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原子气室 氧化铟锡(ito)加热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石墨烯薄膜材料的肖特基结光伏器件研究进展
20
作者 贾树明 魏大鹏 +1 位作者 焦天鹏 汪岳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6001-16008,16015,共9页
肖特基结太阳能电池因其结构简单、制备方便、成本低廉而受到广泛关注。石墨烯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以及原料来源丰富、制备成本低,可替代传统的ITO用于制备基于石墨烯的肖特基结太阳能电池。综述了现阶段基于石墨烯肖特基结太阳能电... 肖特基结太阳能电池因其结构简单、制备方便、成本低廉而受到广泛关注。石墨烯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以及原料来源丰富、制备成本低,可替代传统的ITO用于制备基于石墨烯的肖特基结太阳能电池。综述了现阶段基于石墨烯肖特基结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探讨和分析了不同类型石墨烯肖特基结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以及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开展石墨烯肖特基结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ito 肖特基结 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