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FTSM-based Model Predictive Torque Control for PMSM Drive System With Single Phase Current Sensor
1
作者 Qingfang Teng Yuxing Jin +2 位作者 Shuyuan Li Jianguo Zhu Youguang Guo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44-1655,共12页
A global fast terminal sliding mode(GFTSM)-based model predictive torque control(MPTC)strategy is developed f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drive system with only one phase current sensor.Generally two pha... A global fast terminal sliding mode(GFTSM)-based model predictive torque control(MPTC)strategy is developed f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drive system with only one phase current sensor.Generally two phase-current sensors are indispensable for MPTC.In response to only one phase current sensor available and the change of stator resistance,a novel adaptive observer for estimating the remaining two phase currents and time-varying stator resistance is proposed to perform MPTC.Moreover,in view of the variation of system parameters and external disturbance,a new GFTSM-based speed regulator is synthesized to enhance the drive system robustness.In this paper,the GFTSM,based on sliding mode theory,employs the fast terminal sliding mode in both the reaching stage and the sliding stage.The resultant GFTSM-based MPTC PMSM drive system with single phase current sensor has excellent dynamical performance which is very close to the GFTSM-based MPTC PMSM drive system with two-phase current sensors.On the other hand,compared with proportional-integral(PI)-based and sliding mode(SM)-based MPTC PMSM drive systems,it possesses better dynamical response and stronger robustness as well as smaller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THD)index of three-phase stator currents in the presence of variation of load torque.The simulation results validate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sche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observer current sensorless global fast terminal sliding mode(GFTSM) model predictive torque control(MPTC)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轮毂电机最优磁链矢量无权重价值函数模型预测转矩控制
2
作者 朱孝勇 乙峰 +3 位作者 张超 杜怿 徐磊 张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6-747,I0028,共13页
永磁轮毂电机的外转子通常与轮辋轮胎直接相联结,相比内转子永磁驱动电机,转动惯量较大,其速度响应明显滞后负载变化。因此,复杂运行工况下,永磁轮毂电机驱动系统转速不稳定,电动车辆行走路径易出现偏移。为解决轮毂驱动下电动车辆的这... 永磁轮毂电机的外转子通常与轮辋轮胎直接相联结,相比内转子永磁驱动电机,转动惯量较大,其速度响应明显滞后负载变化。因此,复杂运行工况下,永磁轮毂电机驱动系统转速不稳定,电动车辆行走路径易出现偏移。为解决轮毂驱动下电动车辆的这一固有技术难题,提出一种磁链为唯一约束条件的无权重价值函数模型预测转矩控制(model predictive torque control,MPTC)策略,可实现复杂多变动态工况下电动车辆稳定运行的工作需求。所提价值函数将转矩、定子磁链幅值约束统一为定子磁链矢量的优化,消除了权重系数的整定,提高了复杂运行工况下轮毂电机的反应速度。同时,引入有效电压矢量与零电压矢量切换瞬间的定子磁链,以此为评估依据选择最优电压矢量,可降低转矩与定子磁链脉动,从而提高轮毂电机转速控制精度。实验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轮毂电机 模型预测转矩控制 最优占空比 无权重系数 快速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测控制的电动汽车快充模块热管理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靖璇 鲁岩松 +2 位作者 朱翀 卢徐 张希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0-246,共7页
电动汽车快充充电桩在高功率工作下功率器件容易超温造成安全隐患,而现有冷却策略采用基于规则控制的强制风冷方式,散热风扇转速大且产生较大的环境噪声。为保护模块核心器件的热安全同时优化冷却调节策略,提出1种基于数据驱动模型预测... 电动汽车快充充电桩在高功率工作下功率器件容易超温造成安全隐患,而现有冷却策略采用基于规则控制的强制风冷方式,散热风扇转速大且产生较大的环境噪声。为保护模块核心器件的热安全同时优化冷却调节策略,提出1种基于数据驱动模型预测控制MPC(model predictive control)的电动汽车快充模块优化热管理方法。该方法采用数据驱动构建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模块温度分布的预测模型,并结合MPC对风扇转速进行调控,优化快充模块热管理策略并降低风扇噪声。经过实验测试,验证了该方法在保证各关键器件不超温的同时,可有效降低风扇平均转速1 293 rpm,降低平均噪声4.99 dB,保障了核心器件热安全性及散热风扇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快充模块 热管理 风扇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变压器寿命的电动汽车分布式控制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佳琦 胡俊杰 马文帅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100,共9页
随着大规模电动汽车接入配电网,无序充电在台区层面易导致变压器过载问题。对此,提出一种考虑变压器寿命的电动汽车分布式控制策略。通过温升模型对变压器进行精细化建模,量化电动汽车充放电对变压器寿命损耗的影响,进一步结合分时电价... 随着大规模电动汽车接入配电网,无序充电在台区层面易导致变压器过载问题。对此,提出一种考虑变压器寿命的电动汽车分布式控制策略。通过温升模型对变压器进行精细化建模,量化电动汽车充放电对变压器寿命损耗的影响,进一步结合分时电价制定各辆电动汽车的充电策略;考虑变压器安全运行需求,构建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电动汽车实时调度模型,当台区智能融合终端感知到过载风险时,基于快速对偶近端梯度法进行求解,对电动汽车充放电功率进行实时调整,实现台区-终端用户的分布式优化调控;算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分布式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所提策略能够降低电动汽车充放电和变压器寿命损耗成本,有效保护电动汽车用户的信息隐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变压器寿命 智能融合终端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快速对偶近端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有源桥变换器移相离散集模型预测控制
5
作者 蒿天衢 黄家正 +3 位作者 董政 李守翔 陈倩 秦家旺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1-649,共9页
三有源桥(triple active bridge,TAB)变换器可以灵活连接多个电压等级,在直流微网、混合储能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模型预测控制是提升TAB变换器动态性能、实现端口解耦的有效策略.然而,由于TAB变换器功率传输模型复杂,采用连续集模型预... 三有源桥(triple active bridge,TAB)变换器可以灵活连接多个电压等级,在直流微网、混合储能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模型预测控制是提升TAB变换器动态性能、实现端口解耦的有效策略.然而,由于TAB变换器功率传输模型复杂,采用连续集模型预测控制,代价函数求解极其困难,工程应用价值低.本文结合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首次提出了一种应用于TAB变换器的移相离散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该方法在每个控制周期内通过对有限个离散化的移相角组合进行局部寻优,继而滑动寻优窗口,最终实现全局最优控制.该方法既保证了优异的动态性能、解耦性能,又避免了复杂的非线性方程组求解,极大增强了控制策略的实用性.同时,本文还分析了移相离散集模型预测控制中权重系数、离散增益、预测范围的优化配置.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有源桥变换器 移相离散集模型预测控制 快速动态响应 多端口解耦 移相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机改进型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述喜 黄思源 +2 位作者 唐博 余燊源 王子豪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3-22,共10页
针对双馈风力发电机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算法复杂度,开关频率和控制性能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进型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算法。该算法旨在降低计算复杂度,同时固定开关频率并提升控制性能。首先,采用转子电流d、q轴无差拍控制原理对... 针对双馈风力发电机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算法复杂度,开关频率和控制性能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进型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算法。该算法旨在降低计算复杂度,同时固定开关频率并提升控制性能。首先,采用转子电流d、q轴无差拍控制原理对第一与第二最优电压矢量进行快速矢量选择,从而提高矢量选择效率,其次,基于转子电压d、q轴无差拍控制原理分配电压矢量作用时间,降低矢量作用时间计算复杂度,最后,按照每个控制周期固定开关频率原则对电压矢量作用顺序进行优化,以固定开关频率。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与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算法相比,该算法运行时间缩短,在固定开关频率的同时有效减小了转子电流、电磁转矩和输出功率脉动,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机 三矢量 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快速矢量选择 固定开关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网联混合车队生态驾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钱立军 陈健 +2 位作者 赵丰 陈欣宇 宣亮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87-1599,1607,共14页
为解决网联汽车由于驾驶员误差存在导致的速度轨迹偏移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实时的考虑驾驶员误差的网联混合车队生态驾驶策略。首先通过实车试验采集不同驾驶员的驾驶员误差数据,建立基于马尔可夫链的驾驶员误差模型,用于预测未来一段时... 为解决网联汽车由于驾驶员误差存在导致的速度轨迹偏移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实时的考虑驾驶员误差的网联混合车队生态驾驶策略。首先通过实车试验采集不同驾驶员的驾驶员误差数据,建立基于马尔可夫链的驾驶员误差模型,用于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驾驶员误差。然后以最小化整个车队的燃油消耗为优化目标,将车队速度轨迹优化问题描述为一个最优控制问题,采用快速随机模型预测控制(fast stochastic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FSMPC)算法求解车队中网联汽车的最优速度轨迹。仿真和智能网联微缩车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基于快速模型预测控制(fas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FMPC)的生态驾驶策略,本文所提出的生态驾驶策略能够有效减小车辆的速度轨迹偏移,并降低整个车队的燃油消耗,且满足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联汽车 驾驶员误差 快速随机模型预测控制 混合车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联网环境下车辆最优车速闭环快速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8
8
作者 邱利宏 钱立军 +1 位作者 杜志远 王金波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45-1252,共8页
为解决智能交通系统中多辆车的最优车速预测问题,提高车辆燃油经济性及控制算法的执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交通信号灯正时(SPAT)的方法来计算目标车速范围,避免车辆红灯停车;提出基于最优巡航车速和最优加速度跟随的模型预测控制建模方法... 为解决智能交通系统中多辆车的最优车速预测问题,提高车辆燃油经济性及控制算法的执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交通信号灯正时(SPAT)的方法来计算目标车速范围,避免车辆红灯停车;提出基于最优巡航车速和最优加速度跟随的模型预测控制建模方法;提出考虑效率反馈的闭环车速预测控制方法并采用快速模型预测求解最优目标车速。基于云计算的软件在环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法可以避免车辆红灯怠速以及发生碰撞;相比于基准方法 1和基准方法 2,平均燃油经济性分别提高6.44%和37.1%;相比于基准方法1,系统平均驱动效率提高7.13%;快速模型预测程序执行效率为模型预测的13倍,且每一步长的实际计算时间小于计算步长,可以实现实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车速预测 快速模型预测控制 闭环控制 云计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电平三相逆变器快速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被引量:25
9
作者 杨勇 樊明迪 +1 位作者 谢门喜 汪义旺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3-91,共9页
针对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在多电平多相逆变器中预测模型和目标函数在线计算量大的不足,提出一种快速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参考矢量的空间位置,让远离参考矢量的电压矢量不参与预测模型在线计算和目标函数在线... 针对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在多电平多相逆变器中预测模型和目标函数在线计算量大的不足,提出一种快速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参考矢量的空间位置,让远离参考矢量的电压矢量不参与预测模型在线计算和目标函数在线评估。对于三电平三相逆变器,快速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使参与计算的电压矢量由27个减少到12个,大大提高计算效率。最后,建立起5 k W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三相逆变器实验平台。对于传统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和快速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进行对比稳态和动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快速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使系统具有良好的静、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模型 目标函数 快速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 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三相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矢量选择的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147
10
作者 张永昌 杨海涛 魏香龙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73,共8页
有限状态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由于概念简单,易于处理系统约束以及具有优秀的多变量控制能力等优点,近年来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领域的应用吸引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基于最小化目标函数的原则,传统FCS-MPC通过枚举法来选择... 有限状态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由于概念简单,易于处理系统约束以及具有优秀的多变量控制能力等优点,近年来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领域的应用吸引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基于最小化目标函数的原则,传统FCS-MPC通过枚举法来选择最优电压矢量。由于枚举法需要对所有基本电压矢量作用下的系统动态行为进行预测,因此算法的计算量较大,严重限制了FCS-MPC的实用性。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通过深入分析矢量选择过程,改进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只需一次预测即可选出最优电压矢量,因而显著地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和计算量。在两电平永磁电机实验台上的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在较宽的速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快速矢量选择 永磁同步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网联环境下的混合动力汽车分层能量管理 被引量:11
11
作者 钱立军 邱利宏 +1 位作者 司远 王金波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1-629,共9页
为实现混合动力汽车的实时最优能量管理,提出一种基于智能网联的分层能量管理控制方法。上层控制器利用交通信号灯正时求解目标车速的范围,而采用快速模型预测控制(F-MPC)算法预测给定时间窗口内的最优目标车速序列。下层控制器根据最... 为实现混合动力汽车的实时最优能量管理,提出一种基于智能网联的分层能量管理控制方法。上层控制器利用交通信号灯正时求解目标车速的范围,而采用快速模型预测控制(F-MPC)算法预测给定时间窗口内的最优目标车速序列。下层控制器根据最优目标车速序列,利用基于威兰斯线方法的等效燃油消耗最小策略(WLECMS)进行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硬件在环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智能网联的上层控制器可避免混合动力汽车红灯停车,而F-MPC可实现与MPC相近的最优车速预测和燃油经济性,且每一时间步长的计算时间可缩短到MPC的7.2%;WL-ECMS可实现良好的车速跟随,百公里油耗与ECMS相当,且每一时间步长的计算时间可缩短到ECMS的1.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 分层控制 快速模型预测控制 能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次电流采样的永磁同步电机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被引量:22
12
作者 张虎 张永昌 +1 位作者 刘家利 高素雨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0-187,共8页
传统的模型预测控制根据当前电流采样和电机数学模型来预测下一时刻的定子电流,对两电平逆变器需要进行7次预测才能得到使定子电流误差最小的电压矢量。其主要不足是对系统模型和电机参数的依赖性较强而且计算量大。本文在分析永磁同步... 传统的模型预测控制根据当前电流采样和电机数学模型来预测下一时刻的定子电流,对两电平逆变器需要进行7次预测才能得到使定子电流误差最小的电压矢量。其主要不足是对系统模型和电机参数的依赖性较强而且计算量大。本文在分析永磁同步电机电流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得到一种只需一次预测和比较即可选出最佳矢量的快速预测电流控制。进一步对其进行简化得到了一种不依赖于电机模型和参数的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该方法在一个控制周期内仅需对定子电流进行单次采样,具有计算量小、鲁棒性好等优点并且动静态性能良好。本文从参数敏感性、稳态和动态性能等方面对快速预测电流控制和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进行了对比,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快速预测电流控制 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参数敏感性 稳态和动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快速寻优方法 被引量:29
13
作者 辛业春 王延旭 +2 位作者 李国庆 王朝斌 王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81-1692,共12页
三电平变流器控制系统采用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滚动优化需要遍历所有开关状态,针对其导致处理器运算量增加、处理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一种T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优化计算量的FCS-MPC方法。通过构建基于电压预测的单目标代价函数,... 三电平变流器控制系统采用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滚动优化需要遍历所有开关状态,针对其导致处理器运算量增加、处理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一种T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优化计算量的FCS-MPC方法。通过构建基于电压预测的单目标代价函数,避免设计权重系数问题,减化单次寻优的步骤;根据直流母线电位分布选择冗余小矢量,实现中点电位平衡,使每个控制周期的预测次数减小至3次,提高寻优效率。有限控制集在预测过程中将所包含矢量的加权误差二次方最小作为依据划分,并利用矢量角补偿系统延迟,提高预测精度,使并网电流质量得到改善。搭建基于RT-Lab的功率硬件在环仿真系统和物理装置验证所提控制策略,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 T型三电平 中点电位平衡 快速寻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S模型的自适应多变量模糊预测控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福才 任丽娜 路平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660-2663,共4页
针对多变量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良好控制效果的模糊预测控制方法。首先采用快速聚类法和递推最小二乘法辨识得到非线性系统的T-S模型,然后对系统进行线性化,并基于线性化的模型设计模糊广义预测控制器并对非线性对象进... 针对多变量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良好控制效果的模糊预测控制方法。首先采用快速聚类法和递推最小二乘法辨识得到非线性系统的T-S模型,然后对系统进行线性化,并基于线性化的模型设计模糊广义预测控制器并对非线性对象进行在线自适应控制。对一个带时延的强耦合二变量非线性对象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具有时变性的非线性系统,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模型 快速模糊聚类 广义预测控制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灰色GM(1,1)模型的EAST快控电源输出电流预测 被引量:9
15
作者 黄海宏 颜碧琛 王海欣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8-136,共9页
针对非模型PID控制难以克服参数变化、时滞的固有缺陷,为优化托卡马克装置中应对等离子体垂直不稳定位移的主动反馈控制,通过改进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基于级联H桥拓扑的EAST快控电源的输出电流进行准确预测以优化控制参数。灰色GM(1,1... 针对非模型PID控制难以克服参数变化、时滞的固有缺陷,为优化托卡马克装置中应对等离子体垂直不稳定位移的主动反馈控制,通过改进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基于级联H桥拓扑的EAST快控电源的输出电流进行准确预测以优化控制参数。灰色GM(1,1)预测模型适用于小样本、贫信息系统,所需建模样本少、计算简易。预测拟合序列的差异导致在对输出电流的上凸序列进行灰色GM(1,1)建模时存在较大预测误差,选用一种将上凸序列轴对称变换为上凹序列并建立非等间距灰色GM(1,1)预测模型的数据变换方法,同时利用样本点给出了非等间距序列的预测时刻的估计式。基于该改进灰色GM(1,1)预测模型,推导了预测模型的建模过程,通过仿真比较两种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电源输出电流的预测误差,改进后突变段预测误差率降低至10%以下,并在实例分析中验证改进灰色GM(1,1)预测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 快控电源 级联H桥 灰色GM(1 1)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窑压控制的基于改进STS模型的非线性广义预测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曹政才 赵琪 +1 位作者 雷世昌 刘民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76-1583,共8页
窑压是玻璃窑炉运行过程中重要的被控指标之一,由于受到大量不确定因素影响,现有控制算法的跟踪超调大且波动频繁.鉴于简化T-S模型(STS)的强在线自适应学习能力和减法聚类可以解决最优模型结构的不稳定问题,本文研究一种基于减法聚类与... 窑压是玻璃窑炉运行过程中重要的被控指标之一,由于受到大量不确定因素影响,现有控制算法的跟踪超调大且波动频繁.鉴于简化T-S模型(STS)的强在线自适应学习能力和减法聚类可以解决最优模型结构的不稳定问题,本文研究一种基于减法聚类与简化T-S模型相融合的非线性模糊广义预测方法实现窑压的控制.利用该方法可以快速的完成窑压跳变后对象的逼近,克服由于跳变所引起的系统不稳定现象;在改进的STS模型的基础上,针对窑压阶跃跟踪超调过大的问题,结合整体最优滚动优化函数及最优控制增量快速求解方法设计控制律,从本源出发抑制超调,计算量小,并易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窑压控制 简化T-S模型 快速广义预测控制 超调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预测控制快速梯度优化算法评估 被引量:1
17
作者 夏浩 夏康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99-605,共7页
基于快速梯度法的一类在线优化算法因其可预估给定求解精度下的计算量上界而被用于实时模型预测控制的在线求解。由于各算法针对的控制问题形式不同及算法设计的差别,对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问题,难以有效快速地选择合适的算法。首先,... 基于快速梯度法的一类在线优化算法因其可预估给定求解精度下的计算量上界而被用于实时模型预测控制的在线求解。由于各算法针对的控制问题形式不同及算法设计的差别,对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问题,难以有效快速地选择合适的算法。首先,对各个算法的特性及适用范围进行了简要描述;然后,针对解决具有状态约束和输入约束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问题,给出了各个算法在求解过程中的计算复杂度,通过非线性实例验证和比较了各算法的性能。研究结果可为选择合适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 快速梯度算法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车内噪声主动控制系统扬声器与麦克风布放优化方法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频捷 张立军 +1 位作者 孟德建 何臻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9-175,共7页
利用声固耦合边界元仿真方法与多目标遗传算法,实现了面向对象的车内噪声主动控制(ANC)系统扬声器麦克风布放方案的优化。首先基于自适应算法,推导了车内噪声主动控制系统降噪性能预测方法,并利用声固耦合边界元仿真方法,实现了面向对象... 利用声固耦合边界元仿真方法与多目标遗传算法,实现了面向对象的车内噪声主动控制(ANC)系统扬声器麦克风布放方案的优化。首先基于自适应算法,推导了车内噪声主动控制系统降噪性能预测方法,并利用声固耦合边界元仿真方法,实现了面向对象的ANC系统降噪性能预测;在该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对应的代理模型,以实现对系统降噪性能的快速预测;最后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获得系统关于扬声器麦克风数量与多个频率下降噪量的Pareto最优解集。该最优解集能定量描述ANC系统扬声器麦克风数量与降噪性能之间的关系,并为该系统与车辆的匹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噪声控制 硬件布放 代理模型 多目标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电容电压卡尔曼滤波预测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岳雨霏 杨禧 +3 位作者 吴兴隆 唐欣 王文 郭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42-1153,共12页
为避免子模块电压互感器发生故障对直流配电网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安全可靠运行造成威胁,需为MMC配置备用测量装置。工程上通常为所有子模块配置备用电压互感器以保证高可靠测量,但使得硬件结构较为... 为避免子模块电压互感器发生故障对直流配电网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安全可靠运行造成威胁,需为MMC配置备用测量装置。工程上通常为所有子模块配置备用电压互感器以保证高可靠测量,但使得硬件结构较为复杂。为此,文中提出一种适用于中高压MMC测量系统备用模式的电容电压卡尔曼滤波预测方法,并融合快速模型预测控制(fas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FMPC)策略提升电能变换稳定性。首先,为各桥臂仅配置一个电流互感器,无需任何电压互感器,并构建卡尔曼滤波观测器,提出卡尔曼滤波预测方法;进而根据电容电压预测值建立FMPC目标优化函数,确定桥臂最优电平数和子模块投切情况,在保证MMC输出电流和环流跟踪性能及电容电压预测准确性的前提下,显著简化测量系统硬件结构。最后,搭建21电平仿真模型和三电平实验平台,通过多个算例和工况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电流互感器 卡尔曼滤波预测方法 电容电压预测值 快速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大口径快摆镜随动系统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浩添 杜福嘉 张志永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2-249,共8页
为了满足地基大口径望远镜精密稳像系统的需求,对大口径快摆镜(FSM)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为了解决三促动器FSM的运动解耦为系统辨识带来的困难,通过解析法和系统辨识法相结合建立了FSM的传递函数模型。依据该模型,设计了PID控制器与... 为了满足地基大口径望远镜精密稳像系统的需求,对大口径快摆镜(FSM)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为了解决三促动器FSM的运动解耦为系统辨识带来的困难,通过解析法和系统辨识法相结合建立了FSM的传递函数模型。依据该模型,设计了PID控制器与模型预测控制器(MPC),采用仿真和实验两种方式比较了两种控制器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在受到阶跃扰动后,MPC控制器的恢复速度是PID控制器的45倍。在50 Hz正弦信号下,由于FSM的大惯量特点,PID控制器有严重的时滞,而MPC控制器能以1.224×10^-6″的误差稳定跟随。在噪声抑制方面,对实时加入10%幅值噪声的随机信号,MPC控制器的噪声抑制效果是PID控制器的13.3倍。实验结果表明,MPC控制器能以0.430″的误差稳定跟随50 Hz正弦信号,其跟踪精度是PID控制器的3.212倍,采用MPC控制器的快摆镜能满足快摆镜高带宽和高精度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快摆镜 系统辨识 模型预测控制 动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