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心运动的时变分析与预报
1
作者 魏二虎 吴俊杰 +4 位作者 张云龙 罗一乐 邹贤才 田晓静 刘经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1-338,共8页
以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空间研究中心提供的地心运动时间序列为实验数据,首先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对数据进行降噪处理;然后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和连续小波变换(continuous wavel... 以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空间研究中心提供的地心运动时间序列为实验数据,首先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对数据进行降噪处理;然后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和连续小波变换(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CWT)对该数据进行频域转换、功率谱分析和周期项提取;最后采用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和指数平滑法对未来20个月的地心运动进行预报。结果表明,利用FFT提取的周年项的振幅和相位与以往的地心运动研究较为接近;ARIMA模型对于Y方向20个月内的地心运动预测结果较好,指数平滑法对X、Z方向的地心运动预测结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心运动 快速傅里叶变换 连续小波变换 ARIMA 指数平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的快速Bregman地震数据重建方法
2
作者 孙小东 李傲伟 +4 位作者 秦宁 蒋润 王敬伊 赵亮 孙耀庭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68,共7页
受地面环境、设备及成本等因素的影响,野外采集的地震数据往往存在缺失道,快速有效地重建缺失地震数据十分重要。针对缺失道的地震数据,根据压缩感知理论,提出一种快速Bregman方法的地震数据重建方法,并采用多尺度、多方向曲波变换作为... 受地面环境、设备及成本等因素的影响,野外采集的地震数据往往存在缺失道,快速有效地重建缺失地震数据十分重要。针对缺失道的地震数据,根据压缩感知理论,提出一种快速Bregman方法的地震数据重建方法,并采用多尺度、多方向曲波变换作为稀疏基。通过Bregman方法将求解L1范数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子问题,引入快速迭代收缩阈值方法(FISTA)高效、准确地求解子问题,从而实现对缺失数据的高质量重构。结果表明,基于压缩感知的快速Bregman方法可以对构造复杂的地震数据进行高效的重建,并且提高迭代计算的重建精度。对于缺失地震数据的重建,所提方法在效率和精度方面均高于LBM和FISTA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重建 压缩感知 快速Bregman方法 快速迭代收缩阈值 曲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OMP的毫米波雷达多目标检测算法
3
作者 邓凯 周建江 +1 位作者 王佳宾 周志伟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29,共9页
为提高毫米波雷达目标检测精度,针对传统三维快速傅里叶变换(3D-FFT)算法在低chirp数和低接收阵元数条件下目标检测速度和角度参数估计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3D-FFT和改进正交匹配跟踪(IOMP)相融合的雷达多目标检测算法。该算法利用3D... 为提高毫米波雷达目标检测精度,针对传统三维快速傅里叶变换(3D-FFT)算法在低chirp数和低接收阵元数条件下目标检测速度和角度参数估计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3D-FFT和改进正交匹配跟踪(IOMP)相融合的雷达多目标检测算法。该算法利用3D-FFT进行初步参数估计与空间筛选,并结合IOMP对感兴趣区域进行稀疏重构,以实现更高精度的速度和角度估计。仿真与实测数据的验证结果表明:在速度和角度估计精度方面,所提算法相较于其他算法提升了一到两个数量级。同时,该算法在保证性能提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整体的计算复杂度,提高了实时性,具备良好的工程应用潜力,为毫米波雷达多目标检测以及后续的目标跟踪系统开发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多目标检测 三维快速傅里叶变换 改进正交匹配跟踪 稀疏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Fourier变换并行算法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建平 李晓梅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1年第3期62-65,69,共5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 1 - D DFT精确计算的六步框架并行算法和按位并行计算法 ,以及按位计算法在 2 - D Mesh和 Torus上的模拟实现 ,同时介绍了近似计算中的基于奇异值分解的算法和基于快速多极方法的算法。对于 2 - D DFT,本文介绍了并行行... 本文详细介绍了 1 - D DFT精确计算的六步框架并行算法和按位并行计算法 ,以及按位计算法在 2 - D Mesh和 Torus上的模拟实现 ,同时介绍了近似计算中的基于奇异值分解的算法和基于快速多极方法的算法。对于 2 - D DFT,本文介绍了并行行列算法和并行多项式变换算法 ,并分析了其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fourier变换 奇异值分解 并行算法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陷波器的构网型直驱永磁风机SSO抑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孙东阳 焦英姿 +2 位作者 孟繁易 王帅 孙力 《电机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2-96,共15页
电网发生次同步振荡(SSO)时,会对构网型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D-PMSG)网侧变流器的控制性能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威胁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陷波器(ANF)的SSO抑制策略。首先,深入分析SSO对基于虚拟同步机... 电网发生次同步振荡(SSO)时,会对构网型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D-PMSG)网侧变流器的控制性能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威胁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陷波器(ANF)的SSO抑制策略。首先,深入分析SSO对基于虚拟同步机的构网型D-PMSG网侧控制的影响机理,明确扰动在系统中的传播路径,并研究SSO特性变化对陷波器抑制功能的影响。随后,针对固定参数陷波器在面对SSO频率时变特性时的局限性,研究一种基于改进快速傅里叶变换的SSO参数辨识算法,以实现对SSO频率的实时追踪。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根据参数辨识结果动态更新ANF中心频率的策略,并确定ANF在控制系统中的最佳介入位置,以优化抑制效果。最后,通过搭建仿真模型及实验平台,分析验证所提控制策略对SSO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 构网型变流器 虚拟同步机 次同步振荡 快速傅里叶变换 自适应陷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有效点法的多风电场共享储能联合参与一次调频的容量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石俊逸 贾燕冰 +3 位作者 韩肖清 刘佳婕 郭强 孙亮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03-512,共10页
以大规模多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引入风电出力预测误差的概率分布描述系统的不确定性因素,考虑风储一次调频备用总成本最小为目标;然后建立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多风电场联合共享储能参与一次调频的... 以大规模多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引入风电出力预测误差的概率分布描述系统的不确定性因素,考虑风储一次调频备用总成本最小为目标;然后建立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多风电场联合共享储能参与一次调频的容量优化模型;最后提出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快速求解联合变量概率分布的改进p-有效点法通过数学解析将机会约束规划从形式上转化为确定性规划,再通过Yalmip调用Cplex实现模型的快速求解。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和方法可有效提高风储调频效果和收益,且具有更高的求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调频 储能 机会约束规划 快速傅里叶变换 p-有效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测畸形波的数值重构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袁长富 马玉祥 +2 位作者 台兵 董国海 艾丛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04-1912,共9页
为研究畸形波的生成机理,本文基于非静压模型,利用时间反转法重构2个现场测量的畸形波、新年波和Yura波,并与实测数据对比验证。通过小波分析和谐波分析方法探究其生成机理,结果表明:畸形波在传播过程中,其小波能谱的能量存在明显的聚焦... 为研究畸形波的生成机理,本文基于非静压模型,利用时间反转法重构2个现场测量的畸形波、新年波和Yura波,并与实测数据对比验证。通过小波分析和谐波分析方法探究其生成机理,结果表明:畸形波在传播过程中,其小波能谱的能量存在明显的聚焦-焦散变化;新年波中高阶谐波的作用最高占比为47.1%;Yura波中最高占比为30.7%;新年波和Yura波在演化过程中振幅谱存在明显变宽现象,说明新年波和Yura波是在色散聚焦、高阶谐波以及三阶共振的联合作用下形成的。在实际海况下,畸形波生成机制可能并不单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形波 非静压数值模型 时间反转法 波面重构 生成机理 小波分析 谐波分析 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莫尔条纹的全周转角精密测量方法
8
作者 许令鸿 张秋坤 +3 位作者 林杰文 李劲林 黎昕婷 钟舜聪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4-651,共8页
由于将莫尔条纹图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时会导致频谱泄露,导致无法实现360°的全周精确测量,因此提出基于莫尔条纹的全周转角测量方法并搭建转角测量系统。以1°为步距,利用CMOS相机采集不同宽度的莫尔条纹图像,采用快速傅里叶变... 由于将莫尔条纹图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时会导致频谱泄露,导致无法实现360°的全周精确测量,因此提出基于莫尔条纹的全周转角测量方法并搭建转角测量系统。以1°为步距,利用CMOS相机采集不同宽度的莫尔条纹图像,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对条纹进行处理,得到光栅频谱信息。同时采用汉宁窗能量重心校正算法(Hanning-window energy centrobaric method,HnWECM)校正频谱,得到莫尔条纹图像表征转角的真实有效信息,实现全周精确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快速精准地实现转角的全周测量,测量范围广,最大误差率为0.24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角测量 莫尔条纹 快速傅里叶变换 汉宁窗能量重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均匀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最小二乘反演地震数据重建 被引量:38
9
作者 孟小红 郭良辉 +2 位作者 张致付 李淑玲 周建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5-241,共7页
不规则采样地震数据的重建是地震数据分析处理的重要问题.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非均匀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最小二乘反演地震数据重建的方法,在最小二乘反演插值方程中,引入正则化功率谱约束项,通过非均匀快速傅里叶变换和修改周期图的方式,... 不规则采样地震数据的重建是地震数据分析处理的重要问题.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非均匀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最小二乘反演地震数据重建的方法,在最小二乘反演插值方程中,引入正则化功率谱约束项,通过非均匀快速傅里叶变换和修改周期图的方式,自适应迭代修改约束项,使待插值数据的频谱越来越接近真实的频谱,采用预条件共轭梯度法迭代求解,保证了解的稳定性和收敛速度.理论模型和实际地震数据插值试验证明了本文方法能够去除空间假频,速度快、插值效果好,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傅里叶变换 不规则地震数据重建 最小二乘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次样条插值信号重构的微网谐波及间谐波分析算法 被引量:24
10
作者 王继东 杜旭浩 杨帆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11,共5页
针对微网中基波频率的变动及谐波和间谐波的存在,提出了一种基于三次样条插值信号重构的谐波及间谐波分析算法。首先用加Hanning窗双插值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Fourier transform,FFT)算法得到微网的实际基波频率,根据实际基波频率对采样... 针对微网中基波频率的变动及谐波和间谐波的存在,提出了一种基于三次样条插值信号重构的谐波及间谐波分析算法。首先用加Hanning窗双插值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Fourier transform,FFT)算法得到微网的实际基波频率,根据实际基波频率对采样频率进行修正;然后采用三次样条插值算法对原始采样信号进行重构,对重构信号用加Hanning窗双插值FFT算法得到基波和各次谐波;最后从原始信号中减去基波和各次谐波,对剩余信号再次运用加Hanning窗双插值FFT算法来确定各次间谐波成份。仿真结果表明,使用该算法对微网的谐波及间谐波进行分析,能够提高分析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谐波 间谐波 三次样条插值 信号重构 快速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uttall自卷积窗的改进FFT谱分析方法 被引量:45
11
作者 曾博 唐求 +3 位作者 卿柏元 温和 李刚 滕召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9-65,共7页
建立性能优良的窗函数是提高频谱分析准确度的关键。本文用Nuttall窗进行时域卷积运算构建Nuttall自卷积窗,具有旁瓣性能随卷积次数增加而迅速提升的优点;提出基于Nuttall自卷积窗的改进FFT谱分析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法推导离散频谱插值... 建立性能优良的窗函数是提高频谱分析准确度的关键。本文用Nuttall窗进行时域卷积运算构建Nuttall自卷积窗,具有旁瓣性能随卷积次数增加而迅速提升的优点;提出基于Nuttall自卷积窗的改进FFT谱分析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法推导离散频谱插值多项式,建立谐波参数准确求解算法;通过仿真实验验证Nuttall自卷积窗及改进FFT谱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ttall自卷积窗 改进快速傅里叶变换 谱分析 最小二乘法 插值多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入射波与反射波的解析方法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永学 彭静萍 +1 位作者 孙鹤泉 李广伟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2-46,52,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离入射波和反射波的解析方法(AM)。利用两点处的波高信息,运用Hilbert变换得到波浪信号在复域内的解析表达式,不需要计算合成波高和相位差即可实现信号的分离。根据分离结果,可以精确地估计入射波与反射波的幅值以及反... 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离入射波和反射波的解析方法(AM)。利用两点处的波高信息,运用Hilbert变换得到波浪信号在复域内的解析表达式,不需要计算合成波高和相位差即可实现信号的分离。根据分离结果,可以精确地估计入射波与反射波的幅值以及反射系数等参数,能够获得入射波与反射波之间的相位信息,并且可方便地用于不规则波的分离。文中通过数值模拟与物理模型实验对AM法进行了检验,所得的结果与实际值非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射波 反射波 解析法 HILBERT变换 反射系数 快速傅立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航磁资料延拓出海面磁场 被引量:11
13
作者 徐世浙 王瑞 +2 位作者 周坚鑫 肖鹏飞 陈生昌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3-57,共5页
因延拓深度有限,现有的位场向下延拓方法不能从航磁资料向下延拓出海面的磁场.位场大深度向下延拓方法——迭代法,可以从航磁资料向下延拓出海面的磁场,得出与航磁同比例尺的海面磁力图,可大大提高海洋磁测成果的综合利用率.介绍了迭代... 因延拓深度有限,现有的位场向下延拓方法不能从航磁资料向下延拓出海面的磁场.位场大深度向下延拓方法——迭代法,可以从航磁资料向下延拓出海面的磁场,得出与航磁同比例尺的海面磁力图,可大大提高海洋磁测成果的综合利用率.介绍了迭代法位场延拓原理.用迭代法对实际资料进行了处理,讨论了误差产生的原因.对比了迭代法与快速傅立叶变换法(FFT)在位场向下延拓中的效果,迭代法显著优于FFT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磁 海面磁场 位场向下延拓 迭代法 快速傅立叶变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容性设备介质损耗因数在线监测方法 被引量:23
14
作者 龙锋 王富荣 +1 位作者 李大进 刘永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71-74,共4页
介绍了电容型设备介质损耗因数在线监测的原理以及监测系统的组成,分析了测量结果的误差来源以及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以谐波分析法为基础,采用基于DSP的跟踪频率变化交流同步采样技术,确保每个周期采样128个点,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求... 介绍了电容型设备介质损耗因数在线监测的原理以及监测系统的组成,分析了测量结果的误差来源以及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以谐波分析法为基础,采用基于DSP的跟踪频率变化交流同步采样技术,确保每个周期采样128个点,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求出电压、电流信号基波傅里叶系数,通过RS-485总线传给上层变电站信息管理系统。考虑到FFT的泄漏效应和栅栏效应,采用加多项余弦窗算法对FFT进行修正,提高其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损耗因数 在线监测 谐波分析法 快速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导线微风振动在线监测技术 被引量:40
15
作者 黄新波 赵隆 +2 位作者 舒佳 吉树亮 张亚维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63-1870,共8页
为有效避免由输电线路导线微风振动引起的导线断股事故,设计了一套微风振动在线监测系统来实时监测导线的微风振动信息。系统采用悬臂梁式传感器测量导线的弯曲幅度,并根据弯曲幅度,采用峰峰值法和快速Fourier变换(FFT)等方法,计算出导... 为有效避免由输电线路导线微风振动引起的导线断股事故,设计了一套微风振动在线监测系统来实时监测导线的微风振动信息。系统采用悬臂梁式传感器测量导线的弯曲幅度,并根据弯曲幅度,采用峰峰值法和快速Fourier变换(FFT)等方法,计算出导线振动的频率与振幅以及导线的动弯应变。研究表明,悬臂梁式传感器可以准确测量频率1~150Hz的小幅振动信号,峰峰值法可以准确计算出导线微风振动的振幅,而快速Fourier变换可以准确计算出导线振动的频率。根据研究结果可知,该系统采用的测量方法和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准确计算出导线的动弯应变值,并能实现输电线路疲劳故障的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微风振动 在线监测 动弯应变 悬臂梁式传感器 最小二乘法 快速fourier变换(F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均匀曲波变换的高精度地震数据重建 被引量:16
16
作者 张华 王冬年 +2 位作者 李红星 黄光南 陈晓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480-4490,共11页
在野外数据采集过程中,空间非均匀采样下的地震道缺失现象经常出现,为了不影响后续资料处理,必须进行高精度数据重建.然而大多数常规方法只能对空间均匀采样下的地震缺失道进行重建,而对于非均匀采样的地震数据则无能为力.为此本文在以... 在野外数据采集过程中,空间非均匀采样下的地震道缺失现象经常出现,为了不影响后续资料处理,必须进行高精度数据重建.然而大多数常规方法只能对空间均匀采样下的地震缺失道进行重建,而对于非均匀采样的地震数据则无能为力.为此本文在以往多尺度多方向二维曲波变换的基础上,首先引入非均匀快速傅里叶变换,建立均匀曲波系数与空间非均匀采样下地震缺失道数据之间的规则化反演算子,在L1最小范数约束下,使用线性Bregman方法进行反演计算得到均匀曲波系数,最后再进行均匀快速离散曲波反变换,从而形成基于非均匀曲波变换的高精度地震数据重建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重建非均匀带假频的缺失数据,而且具有较强的抗噪声能力,同时也可以将非均匀网格数据归为到任意指定的均匀采样网格.理论与实际数据的处理表明了该方法重建效果远优于非均匀傅里叶变换方法,可以有效地指导复杂地区数据采集设计及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曲波变换 数据重建 线性Bregman方法 非均匀快速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A在航空发动机振动信号盲源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7
作者 艾延廷 费成巍 +3 位作者 张凤玲 刘秀芳 孙晓倩 张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1-674,共4页
研究了基于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ICA)的发动机振动信号盲源分离技术,旨在将发动机振动信号按照不同的激振源进行分离。首先阐述了基于最大信噪比的盲源分离算法原理,通过对仿真信号进行分离,判断了分离输... 研究了基于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ICA)的发动机振动信号盲源分离技术,旨在将发动机振动信号按照不同的激振源进行分离。首先阐述了基于最大信噪比的盲源分离算法原理,通过对仿真信号进行分离,判断了分离输出信号与仿真信号的一致性,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然后将该算法与FFT分离法相结合,应用于某型双转子航空发动机高、低压转子实测振动信号盲源分离中,取得了很好的分离效果,表明应用ICA技术建立的基于最大信噪比的盲源分离算法具有迭代次数少、计算复杂度低、效果好及稳定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振动信号 盲源分离 信噪比 FFT分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场向下延拓的导数迭代法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彦国 王祝文 +3 位作者 张凤旭 孟令顺 张瑾 邰振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0-245,共6页
针对向下延拓的不适定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位场向下延拓方法——导数迭代法。从位场垂向一阶导数的定义出发,将观测面和向上延拓、向下延拓同等高度平面上的位场值近似联系起来,采用迭代法进行逐次逼近,推导出空间域位场向下延拓的导数... 针对向下延拓的不适定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位场向下延拓方法——导数迭代法。从位场垂向一阶导数的定义出发,将观测面和向上延拓、向下延拓同等高度平面上的位场值近似联系起来,采用迭代法进行逐次逼近,推导出空间域位场向下延拓的导数迭代法的递推公式。考虑到空间域向上延拓积分方程实现的复杂性,对递推公式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整理得到波数域中的导数迭代公式,同时证明了该方法的收敛性。模型检验和实例分析均表明迭代法相对直接FFT法具有稳定性强和下延深度大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析延拓 垂向一阶导数 导数迭代法 快速傅里叶变换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I并行计算在图像处理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吕捷 张天序 张必银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6-499,共4页
介绍了MPI并行计算的基本概念和并行计算集群的实现,着重论述了图像处理算法的并行实现方法。列举了提高并行算法效率的一些措施。在并行计算集群上实现了灰度相关匹配算法和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对它们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对比,通过... 介绍了MPI并行计算的基本概念和并行计算集群的实现,着重论述了图像处理算法的并行实现方法。列举了提高并行算法效率的一些措施。在并行计算集群上实现了灰度相关匹配算法和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对它们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对比,通过实验数据说明了并行计算通信量和并行计算效率的关系,提出了并行计算在图像处理方面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息传递接口 并行计算 灰度相关 集群 快速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次分析法在电化学噪声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昭 张鉴清 +2 位作者 李劲风 王建明 曹楚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51-654,共4页
采用电化学噪声技术,研究了铝合金2024-T3在NaCl溶液中孔蚀过程的电化学噪声特征.结果表明:电化学噪声的时域数据通过传统的FFT变换后得到的频域曲线SPD的特征参数(W、、k和f_c)均不能单独正确地刻画材料表面孔蚀的强度和趋势.基于因次... 采用电化学噪声技术,研究了铝合金2024-T3在NaCl溶液中孔蚀过程的电化学噪声特征.结果表明:电化学噪声的时域数据通过传统的FFT变换后得到的频域曲线SPD的特征参数(W、、k和f_c)均不能单独正确地刻画材料表面孔蚀的强度和趋势.基于因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对材料腐蚀过程影响因素的分析,从电化学噪声频域曲线SPD的特征参数出发,导出了能正确表征材料表面孔蚀强度和趋势的两个参数S_E和S_G.其中,S_E正比于孔蚀的强度I_S,而S_G的意义仍在进一步的研究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次分析法 电化学噪声 FFT变换 最大熵值法 谱功率密度 孔蚀 铝合金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