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疏脉冲和基于模型反演在王家岗沙四段砂岩油藏精细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1
作者 刘成斋 冉建斌 +4 位作者 杨永生 赵伟森 王新红 贺振华 杨绍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1-406,432,共6页
1998年 11月 ,胜利油田王家岗地区的第一口发现井 (WX119井 )在埋深 2 5 0 0~ 30 0 0 m的沙河街组沙四段砂岩中发现了高产工业油气流 ,随后如何进一步确定含油砂体展布范围和空间厚度变化成为对油藏作进一步评价和开发的关键。在研究... 1998年 11月 ,胜利油田王家岗地区的第一口发现井 (WX119井 )在埋深 2 5 0 0~ 30 0 0 m的沙河街组沙四段砂岩中发现了高产工业油气流 ,随后如何进一步确定含油砂体展布范围和空间厚度变化成为对油藏作进一步评价和开发的关键。在研究区仅有 4口井的情况下 ,利用基于道的稀疏脉冲三维地震反演方法确定了含油砂体的分布范围及厚度变化 ,据此部署的 3口评价井和 1口探井都获得了高产工业油气流。根据与已知含油砂体的波阻抗特征的类比 ,对没有钻探的高阻抗区进行钻探以使含油气范围不断扩大。钻井数达 30口 ,其中仅 2口井失利。为了进一步搞清含油砂体分布范围 ,我们采用了基于地质模型的三维地震反演 ,对所钻遇的油层分布进行了预测 ,分析了失利井的原因 ,提供了新的钻探目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家岗沙四段 砂岩油藏 精细勘探 应用 稀疏脉冲反演 地质模型反演 多井约束反演 砂体预测 波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3
2
作者 郭朝斌 杨小波 +3 位作者 陈红岳 韩福民 朱志国 刘军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4期397-400,共4页
海通集洼陷北部属于复杂断块区,地质建模比较困难,依赖于初始模型的常规反演方法难以获得精确的反演结果。而约束稀疏脉冲反演不依赖模型,其反演的精度取决于原始数据特征。为此,在海通集洼陷北部利用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技术进行了储层预... 海通集洼陷北部属于复杂断块区,地质建模比较困难,依赖于初始模型的常规反演方法难以获得精确的反演结果。而约束稀疏脉冲反演不依赖模型,其反演的精度取决于原始数据特征。为此,在海通集洼陷北部利用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技术进行了储层预测。首先简单介绍了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方法,着重讨论了通过比较合成地震记录和原始道的吻合程度确定有关参数的原则;然后对砂体的发育情况进行了预测,其反演结果与井的钻探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预测 稀疏脉冲反演 合成记录 波阻抗 海通集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脉冲反演技术在井间地震反演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3
作者 吕铁良 王永刚 +1 位作者 谢万学 刘磊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1期58-63,共6页
将传统的波阻抗反演技术应用于井间地震资料反演时,存在着方法适用的域和资料的域不同、井间地震资料的频带比地震资料的频带宽以及频率比地震资料频率高、多对井间地震资料拼接等问题。为此,在胜利油田K71井区,探讨了利用传统波阻抗反... 将传统的波阻抗反演技术应用于井间地震资料反演时,存在着方法适用的域和资料的域不同、井间地震资料的频带比地震资料的频带宽以及频率比地震资料频率高、多对井间地震资料拼接等问题。为此,在胜利油田K71井区,探讨了利用传统波阻抗反演技术(稀疏脉冲反演)进行井间地震资料波阻抗反演的一些技术问题,并利用11对井间地震资料进行了波阻抗反演,获得了较好的反演结果。在井间地震资料反演中,采用匹配滤波方法对井间地震资料进行拼接,保证了连井剖面拼接段频率、相位和能量的一致性;建立深时转换模型,将深度域的井间地震资料转换到时间域;利用高分辨率地面三维地震资料。采用统计方法提取反演子波,子波的波形和相位较稳定,频带宽;对测井资料进行标准化处理,在反演的波阻抗剖面上砂体的空间展布形态清晰,对储层的描述更精细;利用时深转换模型,将时间域的波阻抗剖面转换到深度域,直接与测井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储层的描述更直观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资料 波阻抗反演 稀疏脉冲反演 资料拼接 匹配滤波 子波提取 测井曲线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地质统计学反演的综合储层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蔡伟祥 龚福华 +3 位作者 汪勇 胡志鹏 纪璇 马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28-135,共8页
五3东区P_3w时期主要发育冲积扇扇根亚相沉积和扇中亚相沉积。其中P3w1段冲积扇砂体分布广泛,相带宽阔,为研究主要目的层段。纵向上,P_3w_1段从上至下又可以分为P_3w_1~1、P_3w_1~2、P_3w_1~33个砂层组。在已知地质规律、井震资料、约... 五3东区P_3w时期主要发育冲积扇扇根亚相沉积和扇中亚相沉积。其中P3w1段冲积扇砂体分布广泛,相带宽阔,为研究主要目的层段。纵向上,P_3w_1段从上至下又可以分为P_3w_1~1、P_3w_1~2、P_3w_1~33个砂层组。在已知地质规律、井震资料、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地质统计学参数的基础上,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统计学反演研究。结合反演结果,在已知地质认识的基础上,对目的层内砂体的沉积模式以及油藏的储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该区域砂体平面上呈扇状展布,冲积扇沉积特征明显,扇根砂体较扇中更为富集,平面上具有分带性;纵向上,P_3w_1~2、P_3w_1~3段储集砂体发育较好,P_3w_1~1段发育的凝灰质充填的致密层,波阻抗呈高阻特征,可以作为下伏有利储层的区域盖层。整体上砂体退积特征明显,呈正旋回结构,垂向上具有分层性。该研究为落实该区扇体内储层的分布特征提供了有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3东区 冲积扇 约束稀疏脉冲反演 地质统计学反演 沉积模式 储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州27区多井约束地震反演及储层预测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权锋 王元君 +1 位作者 李晶 唐湘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26,185,共4页
锦州27区属于复杂断块区,地质建模比较困难,依赖于初始模型的常规反演方法难以获得精确的反演结果。利用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技术提取井旁地震道的子波,形成了合成记录,对层位进行标定以及波阻抗反演,得到了绝对波阻抗剖面;并把绝对波阻抗... 锦州27区属于复杂断块区,地质建模比较困难,依赖于初始模型的常规反演方法难以获得精确的反演结果。利用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技术提取井旁地震道的子波,形成了合成记录,对层位进行标定以及波阻抗反演,得到了绝对波阻抗剖面;并把绝对波阻抗剖面转换成砂泥岩剖面,其反演结果与井的钻探结果基本吻合;沿目的层顶面(T3u1)向下提取不同时间的平均波阻抗值和最大波阻抗值,并由此圈定出砂体发育带,进行储层预测。结果表明:在复杂断块地区采用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技术,较之其它储层预测技术可以相对准确地预测储层岩性及展布规律,对油田的进一步勘探开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州27区 储层预测 稀疏脉冲反演 合成记录 波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脉冲反演在东营凹陷坨163井区沙三段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杨晓兰 刘小平 刘彦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3-55,共3页
采取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测井约束反演相结合的方法,对东营凹陷坨163井区沙三段的砂体分布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坨163井区沙三段主要发育沙三段下亚段浊积扇沉积体系和沙三段中亚段、沙三段上亚段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沙三段下亚段沉... 采取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测井约束反演相结合的方法,对东营凹陷坨163井区沙三段的砂体分布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坨163井区沙三段主要发育沙三段下亚段浊积扇沉积体系和沙三段中亚段、沙三段上亚段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沙三段下亚段沉积时期研究区的东部和南部发育多个浊积扇体,最大的一个位于坨710砂体附近,沙三段中亚段沉积时期在坨717—坨718和坨710井区附近发育2个较大的扇三角洲;运用稀疏脉冲反演软件Ja-son对该区储层进行了反演,并运用三维可视化技术等方法,预测了坨710、坨718、坨717、坨714和坨163等5个有利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测井 稀疏脉冲反演 储层预测 沙三段 坨163井区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退火波阻抗反演及其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振宽 金成志 +1 位作者 吴世旗 余钦范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7-68,共2页
地震反演技术在油气地质储量研究及井位部署等方面的应用广泛。由于地震资料的带限性,使得反演时的目标函数在多处存在极小值,需通过在模型空间的广泛搜索寻求全局最优解。模拟退火波阻抗反演方法是寻找全局最优解的较好方法之一,它与... 地震反演技术在油气地质储量研究及井位部署等方面的应用广泛。由于地震资料的带限性,使得反演时的目标函数在多处存在极小值,需通过在模型空间的广泛搜索寻求全局最优解。模拟退火波阻抗反演方法是寻找全局最优解的较好方法之一,它与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及宽带反演方法不同,通过使全局最优对地震资料进行波阻抗反演。该方法综合利用石油地质、地球物理等进行约束反演,最终得到详细的储层模型,其波阻抗反演剖面的分辨率明显高于目前广泛使用的约束稀疏脉冲反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阻抗反演 模拟退火 约束稀疏脉冲反演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子分解匹配追踪算法在薄层反演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东勇 文晓涛 +1 位作者 贺振华 黄德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79-1183,6,共5页
匹配追踪算法在地震谱分解、时频分析及薄层反演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利用双极子分解理论建立过完备奇、偶原子库,再通过匹配追踪算法对地震信号进行稀疏分解,以实现薄层反射位置及反射强度的反演。模型试算及对实际数据的运算结果... 匹配追踪算法在地震谱分解、时频分析及薄层反演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利用双极子分解理论建立过完备奇、偶原子库,再通过匹配追踪算法对地震信号进行稀疏分解,以实现薄层反射位置及反射强度的反演。模型试算及对实际数据的运算结果都表明:与传统匹配追踪算法相比,双极子分解匹配追踪算法对地震信号有更高的分解精度,且具有较好的抗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配追踪(MP)算法 双极子分解 奇、偶脉冲对 薄层反演 过完备奇偶原子库 稀疏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层约束对比下的储层反演综合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蔡伟祥 夏振宇 +4 位作者 易院平 马楠 黄凤祥 桂志先 汪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98-103,共6页
五3东(WSD)区发育砂砾岩储层,一般由多期扇体叠置而成,物性变化大,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这对该区有利储层的评价造成了一定困难。针对研究区勘探开发的重难点,确定了基于小层约束下的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方法重点对该区上乌尔禾组P3w1段... 五3东(WSD)区发育砂砾岩储层,一般由多期扇体叠置而成,物性变化大,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这对该区有利储层的评价造成了一定困难。针对研究区勘探开发的重难点,确定了基于小层约束下的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方法重点对该区上乌尔禾组P3w1段油组进行小层对比下的储层预测综合研究。首先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对该区地层进行精细划分和对比;其次对地震数据、井数据进行质控,分析储层敏感性参数,确定储层反演的可行性;然后进行精细层位标定、子波提取,根据划分的小层和已处理好时深关系的测井曲线建立小层约束下的低频模型;最后反复调试关键反演参数,实现全区反演研究。根据所得反演结果,从平面和剖面两个角度对比分析各小层段储层的分布规律,同时建立符合该区地质规律的成藏模式,预测有利储层发育区带,为该区下一步开发调整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3东区 砂砾岩储层 约束稀疏脉冲反演 储层预测 低频模型 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约束地震反演在兰尕地区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权锋 王元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8-51,共4页
兰尕背斜带处于塔河油田南部,具有发育非背斜圈闭的条件,勘探程度较低,适用于宽带约束地震反演技术进行储层预测。作者介绍了宽带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技术的基本原理、实现方法以及反演流程,并在兰尕地区首次利用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技术进行... 兰尕背斜带处于塔河油田南部,具有发育非背斜圈闭的条件,勘探程度较低,适用于宽带约束地震反演技术进行储层预测。作者介绍了宽带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技术的基本原理、实现方法以及反演流程,并在兰尕地区首次利用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技术进行了储层预测,反演过程中运用了9口井进行约束。将反演结果与井真实情况相对比,上油组、中油组与钻井、测井解释储层吻合较好,下油组顶面吻合较好,内部及底部与钻井有一定差异。根据反演结果圈定了砂体发育带,确定了岩性圈闭,并最终落实了钻井目标。该方法在勘探程度比较低的地方可以较准确地预测储层岩性和展布规律,对油田的进一步勘探开发,以及降低勘探开发风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预测 稀疏脉冲反演 合成记录 波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预测技术在东濮凹陷前8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赐团 肖玲 +2 位作者 周杰 李仁甫 周玲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1期29-32,共4页
针对东濮凹陷前8地区油气藏勘探程度高,断块小、埋藏深、储层薄的特点,在综合分析地震、测井及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确定了适合本地区的储层预测方法。该方法的工作原理是,①在目的层附近提取子波,调整井旁地震层位和测井分层,制作合成记录... 针对东濮凹陷前8地区油气藏勘探程度高,断块小、埋藏深、储层薄的特点,在综合分析地震、测井及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确定了适合本地区的储层预测方法。该方法的工作原理是,①在目的层附近提取子波,调整井旁地震层位和测井分层,制作合成记录,进行层位标定;②对地震层位进行加密,追踪出砂层组,然后利用这些层位和断层数据体建立地震框架地质模型;③利用测井资料和地震数据体进行波阻抗反演,建立砂岩厚度与波阻抗的统计关系,将地震属性转换为储层参数。将储层预测成果应用于井位部署,实际钻探结果与储层预测结果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预测技术 层位标定 地震 东濮凹陷 统计关系 测井 波阻抗反演 调整井 出砂 砂岩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脉冲非相参雷达的逆合成孔径成像及其稀疏恢复成像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汪海波 黄文华 +1 位作者 巴涛 姜悦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46-2653,共8页
短脉冲非相参雷达(NCSP)的辐射源输出微波脉冲持续时间短,针对于高速运动目标而言,其脉冲持续时间内的目标运动可忽略不计,对回波信号不需进行专门的脉冲内运动补偿。为了利用短脉冲非相参雷达信号进行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该文应用补偿... 短脉冲非相参雷达(NCSP)的辐射源输出微波脉冲持续时间短,针对于高速运动目标而言,其脉冲持续时间内的目标运动可忽略不计,对回波信号不需进行专门的脉冲内运动补偿。为了利用短脉冲非相参雷达信号进行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该文应用补偿相参处理的方法,去除辐射信号包络时间不确定性和初始相位的不确定性影响,在常规方法进行包络对齐和初相补偿后可利用距离-多普勒(RD)方法进行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仿真验证了补偿后信号成像的可行性。然而,短脉冲非相参雷达的载频随机抖动的因素会导致距离-多普勒成像结果在多普勒维度产生随机调制的旁瓣,影响成像的质量。利用稀疏恢复技术,在成像空间中对目标的散射中心进行稀疏重构,利用正交匹配追踪(OMP)算法和稀疏贝叶斯学习(SBL)算法进行成像,从而实现了抑制非相参因素引起的成像旁瓣,改进了成像质量,通过仿真验证了方法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脉冲非相参雷达 逆合成孔径成像 稀疏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在Z2地区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元媛 姜素华 王忆非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4-110,共7页
本文针对研究区Z2地区储层埋深大,地下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结合沉积相,应用三种地震储层预测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属性技术对于Z2地区储层平面展布特征的刻画较为清晰;约束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技术对于纵向上精细划分储层效果显著... 本文针对研究区Z2地区储层埋深大,地下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结合沉积相,应用三种地震储层预测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属性技术对于Z2地区储层平面展布特征的刻画较为清晰;约束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技术对于纵向上精细划分储层效果显著,但在Z2地区的应用效果较差,纵向分辨率较低,难以准确预测砂体;地质统计学反演则可以提供研究区高分辨率的砂泥岩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预测 地震属性 约束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 地质统计学反演 沉积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塌浊积扇内幕结构及成因——以涠西南凹陷流一段上亚段为例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陶倩倩 周家雄 +2 位作者 孙文钊 陈丽君 李达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23-432,I0010,共11页
涠西南凹陷流一段上亚段发育大规模滑塌浊积扇,是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为了揭示滑塌浊积扇结构及成因,综合运用地震相、岩心、地层切片、相控稀疏脉冲反演、模型正演等多种地质及地球物理手段,对涠西南凹陷流一段上亚段发育的滑塌浊积... 涠西南凹陷流一段上亚段发育大规模滑塌浊积扇,是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为了揭示滑塌浊积扇结构及成因,综合运用地震相、岩心、地层切片、相控稀疏脉冲反演、模型正演等多种地质及地球物理手段,对涠西南凹陷流一段上亚段发育的滑塌浊积扇的内幕结构、主控因素、沉积模式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涠西南凹陷流一段上亚段发育的滑塌浊积扇体,具有由多个"V"形或"U"形下切水道组成的波状、短波状地震反射结构,呈点状、条带状展布特征。岩性组合为向上变细的正韵律沉积序列,岩心可见变形层理、包卷层理及重荷模等滑塌浊积沉积构造。浊积扇内幕结构由纵向上厚度不同、横向展布范围大小不一、接触样式多变的多期浊积砂体堆积而成,浊积扇形成受控于半深湖相滞水环境、自身重力及2号断裂带构造坡折带。该成果可为涠西南凹陷及其他盆地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扇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西南凹陷 滑塌浊积扇 地层切片 模型正演 相控稀疏脉冲反演 内幕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低频信息在反演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乔凤远 覃素华 +3 位作者 张宁 张元场 孙立志 李建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266-271,17-18,共7页
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会发生与频率相关的能量衰减和相位畸变,高频成分的衰减、散射和弥散远高于低频成分,地层介质对地震波的这种选频吸收作用使地震波的低频成分中保留了更丰富、更能反映介质性质的信息。模型正演分析表明,低频信息... 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会发生与频率相关的能量衰减和相位畸变,高频成分的衰减、散射和弥散远高于低频成分,地层介质对地震波的这种选频吸收作用使地震波的低频成分中保留了更丰富、更能反映介质性质的信息。模型正演分析表明,低频信息在反演过程中能够降低地震数据反演结果的多解性,提高岩性解释的精度。充分利用"两宽一高"地震资料的低频信息,在滨里海盆地盐下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研究地震低频信息在反演中的作用,通过分析低频分量对初始模型以及测井资料约束稀疏脉冲反演结果的影响,认为地震低频信息对提高地震反演精度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信息 两宽一高 稀疏脉冲反演 盐下碳酸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脉冲反演在辽东湾绥中30-3构造沙二段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奎 王伟 +4 位作者 邓君 刘明玲 张志军 柳永军 付立 《海洋地质前沿》 2013年第3期46-52,共7页
绥中30-3构造区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是古近系沙河街组二、三段,属近岸湖底扇相,其近岸湖底扇砂岩具有较好的成藏条件。针对断裂系统复杂和沉积相带变化快导致地层对比、储层预测难度大的特点,在精细井震标定、子波提取,构造解释基础上... 绥中30-3构造区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是古近系沙河街组二、三段,属近岸湖底扇相,其近岸湖底扇砂岩具有较好的成藏条件。针对断裂系统复杂和沉积相带变化快导致地层对比、储层预测难度大的特点,在精细井震标定、子波提取,构造解释基础上,建立初始波阻抗模型,运用Jason6.2软件进行约束稀疏脉冲拟波阻抗反演。在反演拟波阻抗数据体上,分别提取了沙二段3套砂体波阻抗平面分布图,预测绥中30-3构造中南部为有利目标区,并提出了井位建议,对油田的进一步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绥中30-3构造 稀疏脉冲反演 波阻抗 构造地质建模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