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汛期长江流域持续出现了5次洪水,荆江三口分洪能力及洞庭湖出流变化直接关系到长江中游防洪安全。基于此,根据最新实测资料分析了2020年汛期荆江三口分洪能力及洞庭湖出流变化规律,并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①与2003~2018年期间相比,...2020年汛期长江流域持续出现了5次洪水,荆江三口分洪能力及洞庭湖出流变化直接关系到长江中游防洪安全。基于此,根据最新实测资料分析了2020年汛期荆江三口分洪能力及洞庭湖出流变化规律,并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①与2003~2018年期间相比,2020年7,8月份荆江三口分流量大幅增加,且在枝城站同等大流量下荆江三口分流量有一定程度增大,其中松滋口分流量明显增大,藕池口略有增大,太平口则有所减小。②荆江三口分流比与枝城站流量呈正相关关系,2020年汛期枝城流量增至38000 m 3/s以上,三口分流比基本在20%以上,其中7月25日三口分流比最大,其数值为26.1%,分流量高达11300 m 3/s。③与2003年相比,2020年汛期在螺山站同等大流量下水位出现不同程度抬高的迹象,可能与该站下游区间入汇流量明显偏大等因素有关;6月13日之前,城陵矶站与螺山站流量比值变化主要受到洞庭湖四水来流的影响;6月14日至9月25日,其比值变化主要受长江干流流量变化的影响,监利站流量快速增加或减小,其比值呈现相反变化规律;监利站流量缓慢变化,其比值变化规律不明显。展开更多
2020年8月,岷江流域发生极端性强降雨过程,瀑布沟水库出现建库以来最大入库流量6990 m 3/s,瀑布沟以下区间来水达到历史极值。从2020年8月大渡河流域暴雨洪水的水雨情发展过程、洪水组成与量级、洪水还原计算等方面,剖析了该场暴雨洪水...2020年8月,岷江流域发生极端性强降雨过程,瀑布沟水库出现建库以来最大入库流量6990 m 3/s,瀑布沟以下区间来水达到历史极值。从2020年8月大渡河流域暴雨洪水的水雨情发展过程、洪水组成与量级、洪水还原计算等方面,剖析了该场暴雨洪水的特性、量化了以瀑布沟水库为核心的大渡河水库群联合调度对缓解大渡河及岷江中下游防洪压力的作用。结果表明:①2020年8月大渡河降雨主要集中在泸定以下区域,且具有降雨集中、极端性强的特点;②“20·8”大渡河洪水呈现过程多、洪峰量级大、干支流来水遭遇、流量涨势猛、区间洪水突出的特点;③以瀑布沟水库为核心的水库群充分发挥拦洪错峰作用,成功将大渡河中下游峨边、铜街子等断面超100 a一遇特大洪水削减为一般洪水,保障了成昆铁路、乐山城区和岷江下游的防洪安全;④瀑布沟水库在为本流域拦洪削峰的同时,兼顾川渝河段的防洪需求,拦蓄洪量占寸滩站以上水库拦蓄总量的8.4%,有效缓解了川渝河段的防洪压力。展开更多
文摘2020年汛期长江流域持续出现了5次洪水,荆江三口分洪能力及洞庭湖出流变化直接关系到长江中游防洪安全。基于此,根据最新实测资料分析了2020年汛期荆江三口分洪能力及洞庭湖出流变化规律,并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①与2003~2018年期间相比,2020年7,8月份荆江三口分流量大幅增加,且在枝城站同等大流量下荆江三口分流量有一定程度增大,其中松滋口分流量明显增大,藕池口略有增大,太平口则有所减小。②荆江三口分流比与枝城站流量呈正相关关系,2020年汛期枝城流量增至38000 m 3/s以上,三口分流比基本在20%以上,其中7月25日三口分流比最大,其数值为26.1%,分流量高达11300 m 3/s。③与2003年相比,2020年汛期在螺山站同等大流量下水位出现不同程度抬高的迹象,可能与该站下游区间入汇流量明显偏大等因素有关;6月13日之前,城陵矶站与螺山站流量比值变化主要受到洞庭湖四水来流的影响;6月14日至9月25日,其比值变化主要受长江干流流量变化的影响,监利站流量快速增加或减小,其比值呈现相反变化规律;监利站流量缓慢变化,其比值变化规律不明显。
文摘2020年8月,岷江流域发生极端性强降雨过程,瀑布沟水库出现建库以来最大入库流量6990 m 3/s,瀑布沟以下区间来水达到历史极值。从2020年8月大渡河流域暴雨洪水的水雨情发展过程、洪水组成与量级、洪水还原计算等方面,剖析了该场暴雨洪水的特性、量化了以瀑布沟水库为核心的大渡河水库群联合调度对缓解大渡河及岷江中下游防洪压力的作用。结果表明:①2020年8月大渡河降雨主要集中在泸定以下区域,且具有降雨集中、极端性强的特点;②“20·8”大渡河洪水呈现过程多、洪峰量级大、干支流来水遭遇、流量涨势猛、区间洪水突出的特点;③以瀑布沟水库为核心的水库群充分发挥拦洪错峰作用,成功将大渡河中下游峨边、铜街子等断面超100 a一遇特大洪水削减为一般洪水,保障了成昆铁路、乐山城区和岷江下游的防洪安全;④瀑布沟水库在为本流域拦洪削峰的同时,兼顾川渝河段的防洪需求,拦蓄洪量占寸滩站以上水库拦蓄总量的8.4%,有效缓解了川渝河段的防洪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