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PS analysis and combustibility of residues from two coals extraction with sub-and supercritical water 被引量:7
1
作者 WU Bo HU Hao-quan ZHAO Yun-peng JIN Li-jun FANG Yun-ming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5-392,共8页
Two kinds of residues,obtained from extraction of one weakly reductive coal,Shenfu-Dongsheng coal(SD),and one reductive coal,Pingshuo coal(PS),with sub-and supercritical water on a semi-continuous apparatus,were chara... Two kinds of residues,obtained from extraction of one weakly reductive coal,Shenfu-Dongsheng coal(SD),and one reductive coal,Pingshuo coal(PS),with sub-and supercritical water on a semi-continuous apparatus,were characterized by calorific value analysis and XPS analysis,and the combustion behaviors of residues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idues have higher calorific value than raw coal samples,and SD residue has higher calorific value than PS residue.C-C,C-O and pyridinic nitrogen,pyrrolic nitrogen are the dominant form of C,O and N on the surface of raw coal samples and their extraction residues.The combustion behaviors of extraction residues show that the SD residue is more reactive and more easily burned than PS resid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性 可燃性 煤加工 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煤酸浸提钒尾渣资源化利用试验研究
2
作者 李鑫源 刘有才 +3 位作者 符剑刚 张作庆 邓惠贤 柏景涛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114,124,共6页
针对湘西某石煤酸浸提钒后尾渣堆存占用土地资源、造成巨大环境安全隐患等问题,提出了尾渣深度炭灰分离的资源化利用方案。采用筛分-浮选的方法,通过筛分得到灰分大于94%的粗粒级灰分矿物后,对筛下细粒级矿物进行浮选,闭路浮选所得富炭... 针对湘西某石煤酸浸提钒后尾渣堆存占用土地资源、造成巨大环境安全隐患等问题,提出了尾渣深度炭灰分离的资源化利用方案。采用筛分-浮选的方法,通过筛分得到灰分大于94%的粗粒级灰分矿物后,对筛下细粒级矿物进行浮选,闭路浮选所得富炭精矿固定碳含量可达32.86%,高位发热量为9832 kJ/kg,可满足锅炉掺烧煤的热值要求,可燃体回收率为73.50%;尾矿灰分96.14%,产率78.42%,烧失量为4.98%,浸出毒性检测结果显示高灰分尾矿产品危害成分含量均未超出限值。简单的经济估算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案具有一定经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提钒 尾渣 浮选 资源化利用 灰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苯添加量对通用级碳纤维结构与强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金昌 向玲 +3 位作者 严作贤 王欣雨 梁鼎成 解强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91,共9页
采用氯化-脱氯化法制备通用级碳纤维是煤液化残渣的高附加值利用路径之一,然而迄今为止,针对以氯苯为氯源诱导的氯化-脱氯化反应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尤其是氯苯添加量对碳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仍缺乏研究。以煤液化残渣为原料,以氯苯为氯... 采用氯化-脱氯化法制备通用级碳纤维是煤液化残渣的高附加值利用路径之一,然而迄今为止,针对以氯苯为氯源诱导的氯化-脱氯化反应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尤其是氯苯添加量对碳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仍缺乏研究。以煤液化残渣为原料,以氯苯为氯源,采用氯化-脱氯化法制备通用级碳纤维。借助元素分析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13)C固态核磁共振波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拉伸强度测试仪及高精度显微镜表征研究氯苯添加量(10 g~40 g)对沥青前驱体分子组成与结构、熔融纺丝性及碳纤维强度性能的影响及规律。结果表明:经氯化-脱氯化法制得的煤液化残渣基沥青前驱体以芳香碳为主要组成,碳元素含量达91%以上,且碳元素含量和碳氢质量比随着氯苯添加量的升高而略微降低;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表明,经脱氯化反应后未见氯元素残留;氯化-脱氯化反应促使了芳环之间的缩聚,当氯苯添加量为20 g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质荷比为677;通过13 C固态核磁共振波谱可知,氯苯诱导的缩聚反应主要是加强了芳环的渺位缩聚,当氯苯添加量从10 g增加至40 g时,渺位缩聚碳的含量从9.40%提升至11.78%,这说明沥青前驱体的分子结构沿着一维方向呈现线性排列,进而熔融纺丝性随着氯苯添加量的增加而明显提高,CLR-CB-30和CLR-CB-40两组沥青前驱体在293 r/min的缠丝转速下仍能实现连续纺丝而不发生断裂,碳纤维的表面和断面光滑无缺陷,平均强度性能最高达932 MPa,平均直径约为12μm。表明采用氯化-脱氯化法制备出的煤液化残渣基通用级碳纤维具有较好的强度性能,达到了目前以煤焦油沥青或者石油沥青为原料工业化生产的通用级碳纤维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级碳纤维 煤液化残渣 氯化-脱氯化 氯苯添加量 结构 强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液化残渣诱导缩聚制备冶金焦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罗化峰 李通达 +1 位作者 魏征 乔元栋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5-211,共7页
煤液化残渣所含沥青质和重油在热解时可产生大量自由基,如不能被及时稳定和缩聚将转化为大量焦油和气体,形成孔隙结构,从而影响所制冶金焦密度。为此,拟引入添加剂诱导其高效缩聚,提高聚合物密度,再经炭化后制备优质冶金焦。通过系统研... 煤液化残渣所含沥青质和重油在热解时可产生大量自由基,如不能被及时稳定和缩聚将转化为大量焦油和气体,形成孔隙结构,从而影响所制冶金焦密度。为此,拟引入添加剂诱导其高效缩聚,提高聚合物密度,再经炭化后制备优质冶金焦。通过系统研究不同添加剂(糠醛、甲醇、呋喃和羟基丙酮)、温度(350、400、450、500和550℃)、停留时间(0、30、60和120 min)和添加量(0、4、8和16 g)对所制聚合物缩聚率、结构性质、密度、热稳定性和表面性质影响,获得煤液化残渣诱导缩聚的最优试验条件。在最优条件下,分别探讨所制聚合物和炭化物的表面形貌、微晶结构和元素变化情况,获得煤液化残渣诱导缩聚机理。结果表明,添加剂(糠醛)的诱导缩聚效果最佳,其次是羟基丙酮,因而理想添加剂至少应含有1个醛基或酮基。不同添加剂可促进煤液化残渣缩聚,提高所制聚合物比表面积、孔容、平均孔径和真密度。温度和停留时间对煤液化残渣/糠醛聚合物热稳定性和表面性质影响较大,温度升高和停留时间延长可促进煤液化残渣所含酚类基团和芳香物中H参与缩聚反应,提高聚合物的缩聚程度。煤液化残渣/糠醛(焦炭)整体呈片层密实状,并含更多无定形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液化残渣 添加剂 诱导缩聚 冶金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液化固渣萃余物的组成结构及铁催化剂活性相回收
5
作者 李导 高山松 +3 位作者 王洪学 谢晶 程时富 王乾浩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15-2123,共9页
为解决大规模煤直接液化催化剂铁源供应问题,同时实现煤液化固渣萃余物的无害化分质利用,从固渣萃余物中回收铁催化剂的角度进行研究,探索采用物理磁选法进行铁催化剂富集回收的可行性。首先采用粒度分析、XRF、XRD、SEM、TG、SEM-EDX... 为解决大规模煤直接液化催化剂铁源供应问题,同时实现煤液化固渣萃余物的无害化分质利用,从固渣萃余物中回收铁催化剂的角度进行研究,探索采用物理磁选法进行铁催化剂富集回收的可行性。首先采用粒度分析、XRF、XRD、SEM、TG、SEM-EDX等表征手段对固渣萃余物进行全面的物化性质表征,确定铁催化剂的质量分数和存在形态。由分析可知,工业装置固渣萃余物主要由未反应煤中的炭及残炭、挥发分及灰分组成,其粒度均匀且没有团聚,其中铁元素质量分数为5.96%,铁物种仍以具有顺磁性的Fe1-xS活性相存在,被未反应煤、残余沥青掺杂、包裹,与各种元素Ca、Si、Al、O等均匀混杂分布在萃余物中。在此基础上,选用4种型式的磁选设备在不同磁场强度下进行磁选富集,并将富集后的样品作为催化剂用于煤直接液化反应,考察其直接液化反应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湿式立环脉动高梯度磁选机一方面将所产生的高梯度磁场力作用于磁性催化剂细粉,同时脉动流体力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非磁性颗粒的机械夹杂。在清水作为分散介质及洗涤介质下,更有效地实现了固渣萃余物中铁催化剂细粉的精细分离。在640000 A/m外加磁场强度下,含铁催化剂物料富集率为10.48%,铁元素质量分数可达11.37%,高压釜萃取油产率为41.96%,与无催化剂时相比高7.17%,比固渣萃余物提高8.99%,可掺混至新鲜催化剂中实现有效回用,部分解决催化剂铁源短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固渣萃余物 铁催化剂 回收 液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效解离-选择性絮凝耦合作用的煤气化渣提炭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吴锦文 邓小伟 +5 位作者 陈乐 侯迎港 仲国龙 吕波 房朝军 张传祥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6,共10页
煤气化渣是由煤气化工艺产生的一种富含铝硅酸盐、灰组分及残炭的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其规模化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将煤气化渣进行炭-灰分离是实现其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的关键。以煤气化渣为研究对象,采用高... 煤气化渣是由煤气化工艺产生的一种富含铝硅酸盐、灰组分及残炭的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其规模化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将煤气化渣进行炭-灰分离是实现其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的关键。以煤气化渣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解离-选择性絮凝耦合作用的工艺,为实现煤气化渣更为合理、高效的资源化利用,减少煤气化渣带来的土壤、空气、水体资源等污染问题,对煤气化渣进行提炭实验研究。首先分析了煤气化渣的理化性质,其次采用单因素变量法探究了磨矿时间、pH、絮凝剂种类、絮凝剂用量、高速剪切转速对煤气化渣提炭实验的影响,以实现残余炭产品的高度富集。结果表明:原煤气化渣灰分质量分数为67.19%,普通湿筛筛上物料灰分质量分数为54.3%,当煤气化渣磨矿时间为5 s, pH为7,絮凝剂聚氧化乙烯用量为0.4 kg/t,在转速为4 000 r/min高速剪切15 min的条件下提炭效果最佳,最终可获得产率为26.6%、湿筛筛上灰分质量分数为43.3%的残炭产品。对比普通湿筛法,基于高效解离-选择性絮凝实验方法在普通湿筛的基础上灰分质量分数降低了11%,降灰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渣 高效解离 选择性絮凝 耦合作用 炭-灰分离 提炭 残炭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直接液化残渣复合改性沥青胶浆的流变特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季节 张梓源 +2 位作者 董元帅 文龙 马童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53-860,共8页
为探究煤直接液化残渣(DCLR)复合改性沥青胶浆的流变特性,针对3种沥青胶浆(DCLR复合改性沥青胶浆、DCLR改性沥青胶浆和SK-90沥青胶浆)设计了4种粉胶比.采用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弯曲梁流变(BBR)试验、差示扫描量热(DSC)试验和扫描电... 为探究煤直接液化残渣(DCLR)复合改性沥青胶浆的流变特性,针对3种沥青胶浆(DCLR复合改性沥青胶浆、DCLR改性沥青胶浆和SK-90沥青胶浆)设计了4种粉胶比.采用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弯曲梁流变(BBR)试验、差示扫描量热(DSC)试验和扫描电镜(SEM)试验对沥青胶浆的流变特性进行探究.结果表明:DCLR复合改性沥青胶浆的耐热性较好,热稳定性较强,高温抗流动变形能力显著强于SK-90沥青胶浆;DCLR复合改性沥青胶浆的温度敏感性显著下降,低温流变性显著强于DCLR改性沥青胶浆;相比SK-90沥青胶浆和DCLR改性沥青胶浆,DCLR复合改性沥青胶浆的综合高低温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煤直接液化残渣 粉胶比 沥青胶浆 流变性能 微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胶比对煤直接液化残渣复合改性沥青胶浆及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季节 张梓源 +3 位作者 文龙 尤鹏超 马童 黄昶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78-184,共7页
本工作旨在探究粉胶比对煤直接液化残渣(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residue,DCLR)复合改性沥青胶浆及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影响。设计了四种粉胶比(0.6、0.8、1.0、1.2)下三种沥青胶浆及混合料(SK-90沥青胶浆及混合料、DCLR改性沥青胶浆及... 本工作旨在探究粉胶比对煤直接液化残渣(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residue,DCLR)复合改性沥青胶浆及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影响。设计了四种粉胶比(0.6、0.8、1.0、1.2)下三种沥青胶浆及混合料(SK-90沥青胶浆及混合料、DCLR改性沥青胶浆及混合料、DCLR复合改性沥青胶浆及混合料),采用弯曲蠕变劲度(BBR)试验、低温小梁试验、半圆弯曲(SCB)试验、接触角试验进行性能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DCLR改性沥青胶浆及混合料,DCLR复合改性沥青胶浆临界破坏温度显著降低,混合料破坏应变提升较大,基本上达到SK-90沥青胶浆及混合料的低温性能水平。综合各种试验结果,三种混合料粉胶比为1.0时的低温性能最优。尤其是DCLR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在粉胶比为1.0时,表现出更好的低温应力松弛能力,较强的抗开裂能力与抗裂缝发展能力。但其受粉胶比变化敏感性较强,当粉胶比增加到1.2时,混合料低温抗开裂能力与抗裂缝发展能力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煤直接液化残渣 粉胶比 沥青胶浆 沥青混合料 低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直接液化残渣的萃取和利用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程时富 张元新 +3 位作者 常鸿雁 白雪梅 章序文 李克健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42,共5页
根据煤液化残渣的组成特点,选取不同馏分段的煤液化油和煤焦油洗油作为溶剂进行了残渣萃取分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下,溶剂和残渣质量比为2∶1时,馏程为137℃~213℃的煤液化油对煤液化残渣的萃取率(干燥基)为22.85%,与煤液化残... 根据煤液化残渣的组成特点,选取不同馏分段的煤液化油和煤焦油洗油作为溶剂进行了残渣萃取分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下,溶剂和残渣质量比为2∶1时,馏程为137℃~213℃的煤液化油对煤液化残渣的萃取率(干燥基)为22.85%,与煤液化残渣中的正己烷可溶物含量相当;馏程为230℃~317℃的煤焦油洗油,对煤液化残渣的萃取率为44.63%,与煤液化残渣中的四氢呋喃可溶物含量相当.采用煤液化油和煤焦油洗油对煤液化残渣进行了两级萃取分离,得到了萃取物和萃余物,并分别在煤加氢液化循环溶剂和水煤浆制备等应用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液化残渣 两级溶剂萃取 萃取物 萃余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液化沥青分析表征及结构模型 被引量:18
10
作者 蔺华林 李克健 +2 位作者 章序文 王洪学 程时富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79-784,共6页
对从煤液化残渣中萃取出的沥青类物质进行了固体13C-CP/MAS NMR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FT-IR)和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得到煤液化沥青的芳香结构单元信息及相关结构参数信息。结果表明,煤液化沥青芳香桥碳与周碳之比为0.115,芳香... 对从煤液化残渣中萃取出的沥青类物质进行了固体13C-CP/MAS NMR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FT-IR)和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得到煤液化沥青的芳香结构单元信息及相关结构参数信息。结果表明,煤液化沥青芳香桥碳与周碳之比为0.115,芳香碳原子的存在形式以苯结构为主;脂肪结构多以甲基和环状亚甲基形式存在;氧主要以羰基、酯基的形式存在;氮主要以吡咯的形式存在。利用结构参数和分析表征结果构建了煤液化沥青的大分子结构模型,并运用13C-NMR预测软件ACD/CNMR Predictor计算了煤精制沥青大分子结构模型的13C化学位移。根据计算结果对大分子结构模型进行了修正,获得了与实验谱图吻合较好的大分子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液化沥青 13C-NMR 结构模型 煤液化残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直接液化残渣溶剂萃取组分的热解行为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军 杨建丽 +1 位作者 周淑芬 李允梅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7-651,共5页
利用热重技术和固定床热解/在线质谱检测技术研究了残渣萃取组分重质油(HS)、沥青烯(A)、前沥青烯(PA)和四氢呋喃不溶物(THFIS)的热解特性,并尝试探讨了各萃取组分的热解行为与加氢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残渣中各萃取组分的加... 利用热重技术和固定床热解/在线质谱检测技术研究了残渣萃取组分重质油(HS)、沥青烯(A)、前沥青烯(PA)和四氢呋喃不溶物(THFIS)的热解特性,并尝试探讨了各萃取组分的热解行为与加氢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残渣中各萃取组分的加氢转化能力与其热分解能力有关。四种组分在SHR加氢液化产生的正协同作用的原因,在于各萃取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HS和A族组分中的某些低温挥发组分,在较低温度区间不挥发逸出,而在较高温度区间裂解,迎合了加氢液化对自由基碎片的需求。但PA的存在有利于缩聚反应的发生,可促进裂解产物的再聚合,从而对加氢液化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残渣 溶剂萃取 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液化残渣与褐煤混煤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方磊 周俊虎 +2 位作者 周志军 刘建忠 岑可法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5-248,共4页
The combustion performance of the blend of lignite and residue from Shenhua coal liquefaction was studied.It is found that the DTG plot for the combustion of residue of coal liquefaction has three characteristic peaks... The combustion performance of the blend of lignite and residue from Shenhua coal liquefaction was studied.It is found that the DTG plot for the combustion of residue of coal liquefaction has three characteristic peaks,while the DTG plot of lignite combustion has one characteristic peak.With the decreasing of the blending ratio of coal liquefaction residue to lignite the three characteristic peaks become faintness.The combustion activation energies of blended coals are calculated.Compared with the blended coals,the coal liquefaction residue has the biggest activation energy,but the lignite has the lowest one.With the blending ratio decreasing the activation energy and ignite temperature of blends decrease slightly.The maximum weight loss rate DTGmax for coal liquefaction residue is bigger than that for lign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液化残渣 褐煤 混煤 燃烧特性 热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直接液化残渣的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3
作者 罗万江 兰新哲 +1 位作者 宋永辉 付建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3-157,共5页
在介绍煤直接液化残渣(CLR)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CLR的国内外最新应用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热解/共热解回收油、炼焦、加氢液化、气化制氢、作为燃料燃烧、制备炭材料以及作为道路沥青改性剂等。CLR的高效利用对提高煤液... 在介绍煤直接液化残渣(CLR)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CLR的国内外最新应用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热解/共热解回收油、炼焦、加氢液化、气化制氢、作为燃料燃烧、制备炭材料以及作为道路沥青改性剂等。CLR的高效利用对提高煤液化的经济性和资源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规模化、经济性和环保方面考虑,CLR的萃取物加氢和萃余物综合利用以及制备炭材料是CLR利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煤液化残渣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直接液化残渣焦CO_2气化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楚希杰 李文 +2 位作者 李保庆 陈皓侃 白宗庆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6-150,共5页
比较了流化床条件下神华煤及其直接液化残渣焦在CO2气氛中的气化反应性,考察了添加液化催化剂、脱除矿物质以及脱除重质油对煤直接液化残渣气化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残渣焦的气化反应性比原煤焦好,残渣焦在1 000℃和1 100℃的气化... 比较了流化床条件下神华煤及其直接液化残渣焦在CO2气氛中的气化反应性,考察了添加液化催化剂、脱除矿物质以及脱除重质油对煤直接液化残渣气化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残渣焦的气化反应性比原煤焦好,残渣焦在1 000℃和1 100℃的气化反应性指数为0.135和0.290,而原煤焦的则为0.118和0.200。脱灰后残渣焦气化反应性低于脱灰后的煤焦,说明直接液化反应后剩余的难液化物质的气化反应性低于煤焦;未经脱灰处理的残渣焦气化反应性高于煤焦,反映了液化过程中富集的矿物质及铁系催化剂的催化气化活性。脱除残渣中的重质油会降低残渣焦的气化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残渣气化 气化反应性 矿物质 重质油 液化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中重质油组分的分子结构 被引量:53
15
作者 谷小会 周铭 史士东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6-80,共5页
对0.1t/d煤直接液化连续实验装置中获取的神华煤液化残渣的重质油组分进行分子结构的研究,通过元素分析、分子量的测定等常规方法的分析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裂解色谱质谱等物理仪器方法的分析,得到了重质油组分的... 对0.1t/d煤直接液化连续实验装置中获取的神华煤液化残渣的重质油组分进行分子结构的研究,通过元素分析、分子量的测定等常规方法的分析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裂解色谱质谱等物理仪器方法的分析,得到了重质油组分的平均分子量为339,平均分子式为C25H31O0.2N0.26,主要结构是2~3环的芳香烃,其中有些已部分饱和成环烷烃,芳香环及饱和环上存在烷基取代基,取代基的链长不一,平均为9~10个碳,以及含有少量氧和氮原子处在环上形成杂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华煤 直接液化 残渣 重质油组分 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苯甲醛交联剂的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石油沥青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静 孙鸣 +6 位作者 代晓敏 姚一 刘媛媛 贺敏 吕波 赵香龙 马晓迅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52-1060,共9页
以苯甲醛为交联剂,采用煤直接液化残渣的四氢呋喃萃取物(THFS)对石油沥青进行了改性。考察了THFS、交联剂的掺杂量以及掺混温度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THFS的掺杂量为4%,掺混温度为170℃时改性效果最佳,而且苯甲醛作为交联... 以苯甲醛为交联剂,采用煤直接液化残渣的四氢呋喃萃取物(THFS)对石油沥青进行了改性。考察了THFS、交联剂的掺杂量以及掺混温度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THFS的掺杂量为4%,掺混温度为170℃时改性效果最佳,而且苯甲醛作为交联剂加入可使沥青改性效果更佳。利用热重-傅里叶红外光谱联用仪(TG-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荧光显微镜对改性沥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添加了苯甲醛的改性沥青的失重残余率较其他沥青略有提高;苯甲醛交联的改性沥青在热解过程中释放的CH4含量减少且释放温度有所提高;改性沥青在2 924 cm-1和2 854 cm-1处的脂肪族-CH2-的伸缩振动和表征苯环位取代872、810和746 cm-1处吸收峰的透射率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并在1 060 cm-1处出现C-O-C伸缩振动峰,以及荧光显微镜图像中出现新的改性粒子,表明交联剂的添加使THFS和基质沥青发生了缩合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液化残渣 苯甲醛 聚合 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液化残渣与褐煤混合燃烧硫污染物排放规律 被引量:12
17
作者 周俊虎 方磊 +3 位作者 程军 刘建忠 周志军 岑可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134,138,共5页
用ZCS-1型智能化定硫仪研究了神华煤液化残渣与褐煤混煤燃烧时硫污染物的动态排放特性,研究发现单煤及混煤燃烧时硫析出速率曲线呈双峰结构.由煤液化残渣、古山煤和风水沟煤配成的三元混煤的硫析出速率双峰曲线比煤液化残渣和风水沟煤... 用ZCS-1型智能化定硫仪研究了神华煤液化残渣与褐煤混煤燃烧时硫污染物的动态排放特性,研究发现单煤及混煤燃烧时硫析出速率曲线呈双峰结构.由煤液化残渣、古山煤和风水沟煤配成的三元混煤的硫析出速率双峰曲线比煤液化残渣和风水沟煤配成的二元煤平缓.当高硫的煤液化残渣掺混比减少时,二元混煤或三元混煤的最大硫析出量都逐渐减少,硫析出速率逐渐降低,且其峰值时间均有所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液化残渣 褐煤 混煤 硫动态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直接液化残渣有机可溶物萃取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钟金龙 李文博 +1 位作者 史士东 朱晓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6-322,共7页
对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中的有机可溶物进行了萃取,研究了萃取的条件,分析了萃取物的性质。结果表明,适宜的萃取条件是胜利中油为溶剂,N2初压为0.5 MPa,温度为130~150℃,停留时间为15~30 min,溶剂与残渣的质量比为4∶1~5∶1,持续搅拌... 对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中的有机可溶物进行了萃取,研究了萃取的条件,分析了萃取物的性质。结果表明,适宜的萃取条件是胜利中油为溶剂,N2初压为0.5 MPa,温度为130~150℃,停留时间为15~30 min,溶剂与残渣的质量比为4∶1~5∶1,持续搅拌。在此条件下,残渣萃取率达50%,残渣萃取物的灰分产率几乎为0,油分含量约为58%,H/C原子数比为0.99,脂肪烃和芳香环含量高,芳香环缩合度为0.675,芳碳率为0.694,420℃左右失重速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直接液化 残渣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华煤液化残渣的热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周俊虎 方磊 +3 位作者 程军 刘建忠 肖海平 岑可法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9-352,共4页
以N2为载气,流速为20mL/min,升温速率分别为15,30,45和60℃/min,终温1200℃的条件下,用TGA/SDTA851热失重分析仪进行了神华煤液化残渣的热解特性试验研究.实验得到了神华煤液化残渣热解的TG和DTG曲线,表明神华煤液化残渣的热解是分两步... 以N2为载气,流速为20mL/min,升温速率分别为15,30,45和60℃/min,终温1200℃的条件下,用TGA/SDTA851热失重分析仪进行了神华煤液化残渣的热解特性试验研究.实验得到了神华煤液化残渣热解的TG和DTG曲线,表明神华煤液化残渣的热解是分两步进行的.在低温段主要是神华煤液化残渣中挥发性的气体溢出引起热解失重;高温段则主要是一些高分子有机质的热解过程.低温段的热解是主要的,它基本上热解掉了神华煤液化残渣重量的30%~40%.神华煤液化残渣挥发分含量很高且具有集中析出的特性,在240~370℃区间内可挥发物质迅速热解完毕.其在高温段的热解产率很小,只有总重量的10%~13%.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低温段和高温段热解的区分更加明显,且使神华煤液化残渣的热解产率提高.此外,还给出了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神华煤液化残渣热解特性数据和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液化残渣 热重分析 热解 化学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中沥青烯组分的分子结构研究 被引量:53
20
作者 谷小会 史士东 周铭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85-789,共5页
对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的己烷不溶苯可溶物———沥青烯组分———进行了分子结构特性的研究.分析得到其平均分子量为1 387,平均分子式可写成为C101H90.7O3.6N2.从其分子内部结构来看:它的主要结构由多环稠合芳香烃和芳环上存在的烷基取... 对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的己烷不溶苯可溶物———沥青烯组分———进行了分子结构特性的研究.分析得到其平均分子量为1 387,平均分子式可写成为C101H90.7O3.6N2.从其分子内部结构来看:它的主要结构由多环稠合芳香烃和芳环上存在的烷基取代基组成,其中少量芳香烃已部分饱和,取代基的链长不一,平均为13个碳原子.此外,沥青烯还含有少量氧和氮原子处在环上形成杂环,并存在少量羟基和醚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华煤 直接液化 残渣 沥青烯组分 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