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8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ectrum spati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remote sensing alteration information and interference factors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自安 彭省临 +3 位作者 朱谷昌 石菲菲 邹林 张远飞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4期647-652,共6页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mote sensing data, the spatial geometric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spectral data and distribution of background, interference and alteration information in characterist...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mote sensing data, the spatial geometric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spectral data and distribution of background, interference and alteration information in characteristic space were research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wo-dimensional and three-dimensional scatter diagram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hyper-space of remote sensing multi-data aggregation belongs to low-dimensional geometric structure, i.e. hyperplane form, and anomalous point groups including alteration information usually dissociate out of hyperplane. Scatter diagrams of remote sensing data band are mainly presented as two distribution forms of single-ellipse and dual-ellipse. Clarifying the relations of three objects of background, disturbance and alteration information in remote sensing images provides an important technical thought and guidance for accurately detecting and extracting remote sensing alteration in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ote sensing data alteration information BACKGROUND interference factor spectrum spatial structure scatter diagr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mote Sensing Estimation of Crop Lead Pollution Stress Degree Using Wavelet Analysis
2
作者 Meihong Fa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Geose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43-243,共1页
Accurate estimation of soil lead pollution degree is one of the key steps in controlling soil lead pollution; vegetable hyperspectral features research provided a new approach to discovering and monitoring soil heavy ... Accurate estimation of soil lead pollution degree is one of the key steps in controlling soil lead pollution; vegetable hyperspectral features research provided a new approach to discovering and monitoring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Spectral reflectance implies information of pollution impacts on vegetation;estimation of lead pollution degree based on the spectral reflectance is equivalent to extraction of weak information.This study puts forward a new feature extraction method ba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WAVELET analysis lead POLLUTION WEAK information feature extr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的无人机遥感影像区域滑坡承灾体信息提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毛正君 李欢 +3 位作者 石硕杰 孙婕文 仲佳鑫 于海泳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1-185,共15页
采用无人机遥感获取低成本、高空间分辨率且实时的影像,并基于面向对象分类自动提取滑坡承灾体信息意义重大。本文以宁夏固原市彭阳县红河镇为研究区,基于无人机遥感获取分辨率为0.13 m的174 km^(2)正射影像,在分析其滑坡承灾体影像特征... 采用无人机遥感获取低成本、高空间分辨率且实时的影像,并基于面向对象分类自动提取滑坡承灾体信息意义重大。本文以宁夏固原市彭阳县红河镇为研究区,基于无人机遥感获取分辨率为0.13 m的174 km^(2)正射影像,在分析其滑坡承灾体影像特征后,设定实验区并采用多尺度分割和单一尺度分割两种面向对象的滑坡承灾体信息提取方法,比较了基于两种尺度分割的滑坡承灾体信息提取精度和时间效率,通过方案优化实现了研究区滑坡承灾体信息提取。结果表明:(1)通过引入反映分割结果的均质性的局部方差指数,对实验区进行多尺度分割的最优分割尺度划分,通过构建光谱、范围、形状特征规则,能够依次在不同层次上提取出相应的承灾体信息;(2)在多尺度分割的基础上结合试算设置实验区单一分割尺度,承灾体信息提取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虽逊于多尺度分割但相差不大,所需时间不到多尺度分割的四分之一;(3)综合考虑研究区滑坡承灾体空间分布、影像特征信息和实验区滑坡承灾体信息提取结果,确定研究区单一分割尺度优化方案。研究结果以期为区域滑坡承灾体信息提取、滑坡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提供必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承灾体 无人机遥感 面向对象分类 尺度分割 信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尺度特征融合的遥感微小目标检测算法
4
作者 邵凯 李浩刚 +2 位作者 梁燕 宁婧 陈戊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21-1431,共11页
针对遥感图像微小目标检测中存在的浅层细化特征、深层语义表征和多尺度信息提取3个问题,提出一种综合运用多项技术的跨尺度YOLOv7(cross-scale YOLOv7,CSYOLOv7)网络。首先,设计跨阶段特征提取模块(cross-stage feature extraction mod... 针对遥感图像微小目标检测中存在的浅层细化特征、深层语义表征和多尺度信息提取3个问题,提出一种综合运用多项技术的跨尺度YOLOv7(cross-scale YOLOv7,CSYOLOv7)网络。首先,设计跨阶段特征提取模块(cross-stage feature extraction module,CFEM)和感受野特征增强模块(receptive field feature enhancement module,RFFEM)。CFEM提高模型细化特征提取能力并抑制浅层下采样过程中特征的丢失,RFFEM加大网络对深层语义特征的提取力度,增强模型对目标上下文信息获取能力。其次,设计跨梯度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cross-gradient space pyramid pool module,CSPPM)有效融合微小目标多尺度的全局和局部特征。最后,用形状感知交并比(shape-aware intersection over union,Shape IoU)替换完全交并比(complete intersection over union,CIoU),提高模型在边界框定位任务中的精确度。实验结果表明,CSYOLOv7网络在DIOR(dataset for image object recognition)数据集和NWPU VHR-10(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Very High Resolution-10)数据集上分别取得了74%和89.6%的检测精度,有效提升遥感图像微小目标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微小目标 特征提取 上下文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公山火山盆地铀铜多金属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1
5
作者 许谱林 熊建 +5 位作者 程博 刘龙 郭福生 张炜强 钟鹏飞 杨崇根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4-222,共9页
鹅公山火山盆地位于钦杭多金属成矿带东段,也处于赣杭铀成矿带中段,区内已探明有3个铀矿床、十余个铀矿点、矿化点以及永平大型铜矿床,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但近些年该地区找矿鲜有突破。选取Landsat 8 OLI遥感数据,采用影像预处理、消... 鹅公山火山盆地位于钦杭多金属成矿带东段,也处于赣杭铀成矿带中段,区内已探明有3个铀矿床、十余个铀矿点、矿化点以及永平大型铜矿床,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但近些年该地区找矿鲜有突破。选取Landsat 8 OLI遥感数据,采用影像预处理、消除和抑制干扰因素、主成分分析和密度分割法提取铁染和羟基蚀变异常信息,并通过地质调查对蚀变异常进行评价,再结合地表矿化信息以及成矿地质要素开展了找矿预测。研究表明:(1)铁染和羟基蚀变异常与已探明的铀铜多金属矿床吻合性较好,主要分布于赋矿围岩中,形态呈近EW向、NE向以及NW向,受赋矿围岩、导矿、控矿断裂控制明显;(2)基于铁染和羟基蚀变异常分布特征以及铀铜多金属矿化地质特征在研究区圈定了3处找矿有利远景区,其中Ⅰ^(#)、Ⅱ^(#)远景区具有寻找铀钼多金属矿床的潜力,Ⅲ^(#)远景区值得进一步开展铜金多金属矿产资源探索。研究进一步反映出借助遥感技术手段提取矿化蚀变信息、分析成矿要素,进而开展找矿预测的研究思路对于工作程度较高地区实现找矿突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找矿 鹅公山火山盆地 Landsat 8 主成分分析法 蚀变信息提取 找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南段多金属成矿带多源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研究——以内蒙古赤峰地区为例
6
作者 吴畅宇 代晶晶 +3 位作者 武广 佘宏全 庞绪勇 赵天辰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0-242,共13页
内蒙古赤峰北部地区拥有丰富的铅锌银锡钨铜锂铍铌钽钼铁矿产资源,是大兴安岭南段有色金属-稀有金属-银成矿带的重要组成区域。前人对大兴安岭南段,特别是赤峰地区开展了大量的地、物、化、遥和矿产等各方面的调查,但仍缺少有效的浅覆... 内蒙古赤峰北部地区拥有丰富的铅锌银锡钨铜锂铍铌钽钼铁矿产资源,是大兴安岭南段有色金属-稀有金属-银成矿带的重要组成区域。前人对大兴安岭南段,特别是赤峰地区开展了大量的地、物、化、遥和矿产等各方面的调查,但仍缺少有效的浅覆盖区找矿方法。考虑该区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等综合因素,本文采用多源遥感技术对赤峰北部的克什克腾旗和林西县开展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利用多光谱数据(Landsat-8、ASTER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不同类别的矿物蚀变信息;针对GF-5数据,采用混合调谐匹配滤波技术对矿化蚀变信息进行提取;再将三种遥感提取结果进行叠加分析,完成成矿靶区的圈定,并开展野外验证,进一步深化遥感在地质矿产资源调查领域的应用。基于Landsat-8、ASTER两种多光谱数据对铁染、羟基类(Mg-OH、Al-OH)矿物信息进行了提取;基于GF-5数据识别出了白云母、绿帘石、高岭石3种蚀变矿物。经过野外验证发现,遥感提取结果与实际蚀变异常对应良好,并在圈定的靶区内发现了锡铜银铅锌矿化。本次研究结合不同数据源的提取与叠加结果,同时通过野外验证,印证了本文使用的矿化蚀变信息遥感提取方法的准确度。多光谱-高光谱遥感数据相结合有助于后续蚀变分带的分析与更精确的成矿预测,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矿产资源调查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数据 蚀变信息提取 主成分分析 混合调谐匹配滤波 赤峰地区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影像军事地质信息提取及应用研究现状
7
作者 赵军利 李向英 +4 位作者 陈占龙 曾菲 韩思鹏 张峰 孙晨星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8-866,共19页
军事地质也已成为立体化、透明化和信息化战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遥感技术能够提供大范围、动态的、多视角、重复对地观测的遥感数据,为军事地质要素信息提取及应用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源。笔者等概述了军事地质及相关的遥感影像数据,重... 军事地质也已成为立体化、透明化和信息化战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遥感技术能够提供大范围、动态的、多视角、重复对地观测的遥感数据,为军事地质要素信息提取及应用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源。笔者等概述了军事地质及相关的遥感影像数据,重点回顾了对基于遥感影像的岩体、土体、水体、地质构造、地质灾害及地质资源军事地质信息提取及应用的研究现状,概括分析了基于遥感影像军事地质信息提取及应用发展挑战和趋势,总结指出:基于遥感影像军事地质信息提取存在精度不高、不稳定性难题,制约了军事地质要素在军事应用中的潜力。未来,随着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和大语言模型等先进技术快速发展,基于遥感影像军事地质信息提取及应用将有更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军事地质 信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黄山铜镍成矿带遥感地质成矿预测
8
作者 陈炜 吝路军 +2 位作者 刘磊 张群佳 王乐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255,共13页
当前遥感技术已在岩性分类、构造解译、蚀变提取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遥感成矿分析工作奠定了基础。本文使用LandsatOli数据、ASTER数据及ASTERGDEM数据,通过波段比值法、边缘线检测法及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东天山黄山地区镁铁-超镁铁质... 当前遥感技术已在岩性分类、构造解译、蚀变提取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遥感成矿分析工作奠定了基础。本文使用LandsatOli数据、ASTER数据及ASTERGDEM数据,通过波段比值法、边缘线检测法及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东天山黄山地区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线性构造及蚀变矿物信息,并结合区内已知铜镍硫化物矿床分布特征进行综合成矿预测。研究显示:(1)基于ASTER热红外数据构建的综合镁铁指数可以有效识别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形态和分布特征;(2)研究区内主要断裂构造均在GDEM数据中有所反映,通过边缘线检测法提取到的线性构造符合该地区构造背景,在成矿分析中可以作为断层数据的补充;(3)对研究区铜镍矿床分布情况的分析表明,镁铁质岩体与蚀变异常的叠加区、断层及线性构造密集区、构造交汇部位是成矿有利区,以此为依据共圈定成矿有利区15处,其中4处与已知铜镍硫化物矿床吻合度较好,其余11处按成矿潜力分为3级,可为该地区铜镍矿产勘查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超镁铁质岩 线性构造 蚀变信息 遥感成矿分析 黄山铜镍成矿带 东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微湿地遥感分类和解译研究进展
9
作者 薛曌娜 王毅勇 +1 位作者 霍轩琳 余函菲 《遥感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小微湿地是在自然界长期演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生态功能的小型、微型湿地系统。相比较大面积湿地,小微湿地独特的自然属性及遥感数据的局限性,使得其在遥感信息提取和识别方面存在较多技术难点,因而长期被忽视。... 小微湿地是在自然界长期演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生态功能的小型、微型湿地系统。相比较大面积湿地,小微湿地独特的自然属性及遥感数据的局限性,使得其在遥感信息提取和识别方面存在较多技术难点,因而长期被忽视。随着可持续湿地保护与管理的不断发展,小微湿地的生态功能重要性变得不容忽视,逐渐受到生态学研究者更多的关注。本文根据近年来小微湿地遥感解译的相关研究成果,系统梳理了小微湿地的分类体系、小微湿地遥感影像数据源、小微湿地信息提取方法,总结了小微湿地遥感解译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预测了新技术在小微湿地遥感解译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湿地 遥感分类 遥感解译 信息提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义分割方法MIT-Unet的农田信息提取
10
作者 张志鑫 方晨蓉 +1 位作者 刘哲 李杰潘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9-237,共9页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准确、高效地提取其周边农田信息对于保障水源区域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农田调查方法主要采用基于遥感影像的人工目视解译,主观性强、耗时耗力,无法满足对农田信息快速、大规模提取的需...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准确、高效地提取其周边农田信息对于保障水源区域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农田调查方法主要采用基于遥感影像的人工目视解译,主观性强、耗时耗力,无法满足对农田信息快速、大规模提取的需求。为此,提出了一种遥感农田语义分割方法MIT-Unet,从局部和全局角度提取图像的深层语义特征,通过跳跃连接实现多尺度全局依赖信息的融合,并构建了一套农田语义分割数据集DRFL评估该方法的效果。将所提出的方法与现有经典方法Unet,DeepLabV3+,Manet、Dcswin等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后发现:MIT-Unet在DRFL上取得了最优的提取效果,其中IoU和F1-score指标分别达到了82.90%和90.65%。研究成果可为汛期丹江口水库淹没范围内的农田面积统计以及灾害损失评估提供技术支撑,也可为其他地域的农田分布监测、农业资源管理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信息提取 遥感影像 语义分割 灾害损失评估 丹江口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杭成矿带石人底地区铀矿化蚀变遥感解译及找矿预测
11
作者 许谱林 华敏洁 +4 位作者 熊建 钱锋吉 陶国强 刘龙 钟鹏飞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8-819,共12页
石人底地区位于赣杭铀成矿带中段,区内已探明有1个铀矿床、5个矿点以及7个矿化点,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然而该地区地势陡峻,而且受环境保护影响,传统的找矿方法很难在该地区系统开展,导致其工作程度较为薄弱。本文选取Landsat 8 OLI遥... 石人底地区位于赣杭铀成矿带中段,区内已探明有1个铀矿床、5个矿点以及7个矿化点,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然而该地区地势陡峻,而且受环境保护影响,传统的找矿方法很难在该地区系统开展,导致其工作程度较为薄弱。本文选取Landsat 8 OLI遥感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与铀矿化关系密切的铁染和羟基蚀变异常信息,并对蚀变异常进行地表调查及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铁染和羟基蚀变异常与已探明的铀矿床、矿(化)点吻合性较好,通过异常查证新发现一条铀矿体,显示遥感技术提取的矿化蚀变信息具有较好的找矿效果;区内东部的铁染和羟基蚀变异常整体呈北西向展布,受北西向、北东向断裂、岩性不整合界面控制较为明显;区内西侧的遥感蚀变异常整体呈北东向展布,受岩性不整合界面以及火山机构控制较为明显;基于铁染和羟基蚀变异常分布特征以及铀成矿地质条件在研究区圈定了3处铀矿找矿远景区,为下一步找矿提供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 8 遥感数据 蚀变信息解译 找矿预测 石人底地区 赣杭铀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瓶颈注意力的孪生残差网络滑坡变化检测
12
作者 方留杨 杨昌浩 +3 位作者 舒东 杨学昆 陈兴通 贾志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7-113,共7页
中国西南地区多山地、高原,滑坡易发多发,利用遥感技术及时获取滑坡信息对于应急救援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滑坡检测方法精度不足,以及在道路、建筑等其他地物干扰的情况下易发生误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瓶颈注意力的孪生残差网络... 中国西南地区多山地、高原,滑坡易发多发,利用遥感技术及时获取滑坡信息对于应急救援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滑坡检测方法精度不足,以及在道路、建筑等其他地物干扰的情况下易发生误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瓶颈注意力的孪生残差网络滑坡变化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孪生的残差编码器分别提取不同时期遥感影像的特征信息,并在跳跃连接中引入瓶颈注意力模块以突出滑坡目标,最后使用重复卷积与上采样恢复空间维度,完成滑坡识别并输出识别结果;使用自制的九寨沟滑坡数据集对提出的检测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滑坡检测方法相较于原始算法各项指标均有提升,与其他变化检测模型相比,该模型有着更低的误判率和更准确的滑坡细节识别结果;同时使用鲁甸地震滑坡数据集进行测试,该方法同样取得了最高的识别精度。综上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很好地完成高精度大范围的滑坡灾害检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信息提取 遥感影像 变化检测 U-net 深度学习 九寨沟滑坡 鲁甸地震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优选的鄱阳湖南矶湿地土地利用分类
13
作者 郭松 杨东伟 +2 位作者 尹晓星 万程辉 唐旭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0-55,共6页
针对湿地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易混淆,分类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算法预处理的遗传算法与支持向量机融合(RF-GA-SVM)的湿地土地利用分类模型,基于Landsat 8遥感影像的1~7波段数据,对鄱阳湖南矶湿地开展土地利用信息提取,并将RF-... 针对湿地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易混淆,分类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算法预处理的遗传算法与支持向量机融合(RF-GA-SVM)的湿地土地利用分类模型,基于Landsat 8遥感影像的1~7波段数据,对鄱阳湖南矶湿地开展土地利用信息提取,并将RF-GA-SVM模型提取的结果与传统支持向量机(SVM)、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PSO-SVM)以及灰狼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GWO-SVM)等模型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RF-GA-SVM模型在鄱阳湖南矶湿地土地利用信息分类提取的总体精度为99.2%。采用随机森林算法进行特征优选预处理能够实现自动搜索并反演GA-SVM模型参数,相较于其他机器学习算法的地物信息提取精度更高,在提高模型鲁棒性的同时,实现了湿地土地利用信息的分类提取。研究成果可为湿地地物识别与分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遥感影像 特征优选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 支持向量机 南矶湿地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混合注意力机制与多尺度特征增强的高分影像建筑物提取 被引量:2
14
作者 曲海成 梁旭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7-116,共10页
由于复杂背景变换和建筑物形状多样化等因素影响,从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中准确提取建筑物信息面临着挑战。该文提出了一种融合混合注意力机制与多尺度特征增强的高分辨率建筑物语义分割网络(building mining net,BMNet)。首先,编码器部分使... 由于复杂背景变换和建筑物形状多样化等因素影响,从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中准确提取建筑物信息面临着挑战。该文提出了一种融合混合注意力机制与多尺度特征增强的高分辨率建筑物语义分割网络(building mining net,BMNet)。首先,编码器部分使用VGG-16作为主干网络来提取特征,得到4层特征表示;然后设计解码器用于解决多尺度信息中高层特征的细节信息丢失问题,引入了混合通道注意力和空间注意力的串联注意力机制(series attention module,SAM),增强高层特征的表示能力;同时,设计了一种渐进式特征增强的建筑物信息挖掘模块(building mining module,BMM),进一步提高建筑物分割的准确性。BMM把上采样后的特征映射、经过SAM处理的特征映射以及初始预测结果作为输入,获取背景噪声信息,并利用所设计的上下文信息探索模块滤除背景信息,在经过多次BMM处理后得到最佳预测结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BMNet在武汉大学建筑数据集上精度和交并比分别优于U-net 4.6%和4.8%,在马萨诸塞州建筑数据集和Inria航空图像标注数据集上精度和交并比分别优于U-net 7.9%,8.9%和6.7%,11.0%,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以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分割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建筑物提取 U-net 注意力机制 空洞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IGA的融合点云和影像的建筑物提取方法
15
作者 赖旭东 骈蔚然 +1 位作者 薄立明 何丽华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5,共10页
针对精细化实景三维建筑物建模,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IGA)的建筑物LiDAR点云与正射影像融合提取方法:计算并提取基于点云和影像的特征,实现点云特征空间的扩张;再改进遗传算法选择点云特征,构建并优化特征空间;最后使用SVM分类器... 针对精细化实景三维建筑物建模,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IGA)的建筑物LiDAR点云与正射影像融合提取方法:计算并提取基于点云和影像的特征,实现点云特征空间的扩张;再改进遗传算法选择点云特征,构建并优化特征空间;最后使用SVM分类器实现建筑物点云的精准提取。在ISPRS公开数据集Vaihingen测试数据的试验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较高的建筑物提取精度;在实际生产数据的实验表明建筑物提取精度较高且稳定,证明了本文方法的先进性和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信息工程 LIDAR点云 特征选择 建筑物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上下文感知与边界约束的遥感影像林地提取方法
16
作者 胡永进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2-167,共6页
准确地提取林地分布信息是林地管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步骤。针对现有林地提取方法精度较低且边缘不够精细的问题,提出一种联合上下文感知与边界约束(CABC-Net)的遥感影像林地提取方法。首先,设计上下文感知(CA)模块,用于探索空... 准确地提取林地分布信息是林地管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步骤。针对现有林地提取方法精度较低且边缘不够精细的问题,提出一种联合上下文感知与边界约束(CABC-Net)的遥感影像林地提取方法。首先,设计上下文感知(CA)模块,用于探索空间像素信息之间的联系,并通过层间特征传递提取足够的全局上下文信息,以降低上下文差异和复杂背景对检测结果的干扰。其次,为进一步优化边缘细节,提出边界约束(BC)模块,将边界特征与深层特征结合作为模型的辅助特征,缩小定位林地边界的波动范围,校准不确定性区域以提高边界判别能力。最后,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建立一个新的数据集并开展案例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交并比提高0.55%~9.45%,像素准确率提高0.19%~7.53%,本方法在面对复杂场景时具有更好的边界完整度,能够更好地用于林地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提取 上下文信息 边界约束 遥感影像 语义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赤峰柴胡栏子金矿田遥感地质解译和蚀变信息提取与找矿预测 被引量:5
17
作者 韩燿徽 王翠芝 +3 位作者 吴志杰 吕古贤 张宝林 张启鹏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76-1091,共16页
内蒙古柴胡栏子金矿田位于赤峰—朝阳金成矿带的最西北侧,是我国重要的黄金产地,但其自然条件恶劣,遥感地质研究程度较低,对于最主要的控矿因素(地层、构造、岩浆岩)分布特征以及与本区金成矿相关的围岩蚀变信息研究相对较少,利用遥感... 内蒙古柴胡栏子金矿田位于赤峰—朝阳金成矿带的最西北侧,是我国重要的黄金产地,但其自然条件恶劣,遥感地质研究程度较低,对于最主要的控矿因素(地层、构造、岩浆岩)分布特征以及与本区金成矿相关的围岩蚀变信息研究相对较少,利用遥感技术对该矿田进行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Landsat 8和GF-2遥感影像,结合“主成分分析+最佳指数因子”的方法组合,对柴胡栏子金矿田进行遥感地质解译。根据蚀变矿物的波谱特征,设计去除干扰信息-异常信息提取-异常分级-异常信息处理的蚀变信息提取方案,对Landsat 8和Sentinel-2A遥感影像进行蚀变信息提取;在前人区域地质、矿田地质研究的基础上,依据蚀变信息特征,结合地质解译成果圈定3个找矿靶区。研究表明,利用多源遥感卫星影像对研究区进行地质解译与蚀变信息提取,基本能够满足辅助中比例尺找矿预测及地质综合调查的需要,并提升找矿效率。研究成果对柴胡栏子金矿田未来找矿勘查具有基础性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栏子金矿田 多源遥感卫星影像 遥感解译 蚀变信息提取 主成分分析 找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西昆仑和田玉遥感信息提取与找矿远景区圈定 被引量:3
18
作者 董振 荆林海 +2 位作者 施光海 丁海峰 武唅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9-551,共13页
新疆地区和田玉主要产在西昆仑至阿尔金一带,这些地区属于高海拔和严寒地区,难以直接开展地质调查工作。当前遥感技术已在热液型矿床的找矿工作中取得重要进展。和田玉矿床属于热液型矿床,地表会留下明显的矿物蚀变信息,通过遥感信息技... 新疆地区和田玉主要产在西昆仑至阿尔金一带,这些地区属于高海拔和严寒地区,难以直接开展地质调查工作。当前遥感技术已在热液型矿床的找矿工作中取得重要进展。和田玉矿床属于热液型矿床,地表会留下明显的矿物蚀变信息,通过遥感信息技术寻找和田玉矿床在理论上是可行的。本次研究在西昆仑康西瓦地区,使用哨兵二号、ASTER等多光谱数据和高分5号高光谱数据提取与和田玉矿化有关的蚀变信息,构建了一个以蚀变信息为主的遥感找矿找矿模型,圈定了多处和田玉遥感找矿远景区,并对找矿远景区进行了野外验证。在选取的多个和田玉遥感找矿远景区内,发现了和田玉矿的典型蚀变类型,即蛇纹石化与透闪石化,以及多处出露地表的大理岩和多处正在开采的玉石矿。野外验证结果表明,本次研究采用的和田玉遥感勘查技术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蚀变信息 遥感找矿模型 和田玉 西昆仑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季相分形特征的Landsat 8 OLI影像耕地信息提取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孟凤 朱庆伟 +3 位作者 董士伟 刘玉 张欣欣 潘瑜春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8-177,共10页
利用遥感技术快速准确地提取耕地信息是耕地保护的关键环节。以山东省商河县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季相分形特征的Landsat 8 OLI影像耕地信息提取方法。首先采用毯子覆盖法计算多季相遥感影像每个像元的上分形信号和下分形信号,对比分... 利用遥感技术快速准确地提取耕地信息是耕地保护的关键环节。以山东省商河县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季相分形特征的Landsat 8 OLI影像耕地信息提取方法。首先采用毯子覆盖法计算多季相遥感影像每个像元的上分形信号和下分形信号,对比分析耕地和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形特征,选取上分形信号的第3尺度作为特征尺度,提取商河县耕地空间分布特征;其次采用同时期的土地利用矢量数据、Esri land cover数据和统计数据进行耕地信息提取精度评价;最后分别设置多季相分形提取与单季相分形提取、现有土地利用数据产品的对比实验,并基于点位匹配度和面积匹配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多季相数据更能反映农作物生长的复杂性,有助于提高耕地信息的提取精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分形尺度的信号值各不相同,分形特征可以在不同尺度上清晰地刻画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异性;基于矢量数据和Esri land cover数据评价的多季相分形特征耕地提取点位匹配度为87.13%和89.83%,面积匹配度为99.73%和97.91%,均比单季相分形提取结果精度高;综合考虑点位匹配度、面积匹配度和空间分布特征,研发方法能有效区分耕地和其他土地利用类型,提取结果更优,且与统计数据有更高的一致性。该方法可准确提取耕地信息,为耕地的动态监测和损害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信息提取 多季相 遥感影像 分形特征 毯子覆盖法 Landsat 8 OL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典型岩溶区岩性分类技术-以广西平果地区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杜伟 孟小前 +5 位作者 涂杰楠 刘嵩 胡伟 张益明 戴媛媛 吴漾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616,共11页
快速准确识别碳酸盐岩对于岩溶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工程实施十分重要,通过遥感岩性分类实现碳酸盐岩的快速提取目前仍然是最高效的途径之一。文章基于Landsat和AW3D 30DSM遥感数据,以广西平果地区典型岩溶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碳酸盐岩... 快速准确识别碳酸盐岩对于岩溶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工程实施十分重要,通过遥感岩性分类实现碳酸盐岩的快速提取目前仍然是最高效的途径之一。文章基于Landsat和AW3D 30DSM遥感数据,以广西平果地区典型岩溶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碳酸盐岩的可见光到短波红外的多光谱信息、熵和角二阶矩等纹理信息及曲率和坡度等地形特征,对平果地区岩溶分布区的碳酸盐岩、碎屑岩、第四系及水体进行岩性分类,在选取606个总体样本并验证303个分类样本的基础上,采用最大似然分类方法对区域岩性进行快速分类。结果表明:碳酸盐岩的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分别达到94.54%和97.64%,基本能够实现碳酸盐岩的快速提取和准确识别的需求,在典型岩溶区的岩性分类方法中具有准确率高、实现路径简单、所需数据源易获取的特点,将为典型岩溶区的岩性快速分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遥感 最大似然分类 信息提取 平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