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人机遥感与面向对象法的田间渠系分布信息提取 被引量:43
1
作者 韩文霆 张立元 +3 位作者 张海鑫 师志强 苑梦婵 王紫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5-214,共10页
针对目前农田灌排系统识别研究中遥感影像分辨率不足,难以提取田间毛渠且对无水或少水灌排沟渠识别不足等问题,以内蒙古河套灌区磴口县坝塄村为研究区域,利用固定翼无人机搭载520~920 nm多光谱相机进行航拍试验,采用基于面向对象法的特... 针对目前农田灌排系统识别研究中遥感影像分辨率不足,难以提取田间毛渠且对无水或少水灌排沟渠识别不足等问题,以内蒙古河套灌区磴口县坝塄村为研究区域,利用固定翼无人机搭载520~920 nm多光谱相机进行航拍试验,采用基于面向对象法的特征组合分层分类的提取方法对获取的高分辨率单幅多光谱影像数据进行解译,采用分割阈值为65、合并阈值为90的遥感影像最佳分割参数。利用含水田间毛渠和无水、少水田间毛渠在光谱、几何、空间关系等特征参量中表现出的与其它地物的特异性,建立不同分类层次的规则提取田间毛渠分布信息。提取结果表明,由于水体对近红外波段光谱的强烈吸收,含水毛渠提取效果很好,精度达到97.8%;无水、少水田间毛渠提取精度为75.7%。无人机遥感技术和面向对象法的特征组合分层分类方法为灌区田间渠系识别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渠系分布 信息提取 无人机遥感 多光谱遥感图像 田间毛渠 面向对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ETM^+遥感技术进行尾亚杂岩体的岩性识别 被引量:25
2
作者 杨建民 张玉君 姚佛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397-2402,共6页
地处新疆东天山地处荒漠戈壁区的尾亚椭团形杂岩体,在构造上位于卡瓦布拉克微地块中部几个大构造线交切处的构造软弱部位,面积167.40km^2,其中外环面积77.28km^2,内环面积90.12km^2。其近等轴状形态和多期次侵入的复杂岩性,对研究该区构... 地处新疆东天山地处荒漠戈壁区的尾亚椭团形杂岩体,在构造上位于卡瓦布拉克微地块中部几个大构造线交切处的构造软弱部位,面积167.40km^2,其中外环面积77.28km^2,内环面积90.12km^2。其近等轴状形态和多期次侵入的复杂岩性,对研究该区构造-岩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引起众多学者的注目。长期以来,岩性提取一直是遥感地质工作者希望攻克的难题之一。通过利用多光谱遥感技术对于这样一个面积较大,岩石裸露,岩相复杂的杂岩体进行岩性识别,不仅可以对前人的工作进行补充与完善,为岩浆活动、岩石学、区域构造研究提供新的证据,将遥感岩性识别信息用于尾亚杂岩体的形成、演化机制的探讨,扩大了多光谱遥感技术在地质中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谱遥感岩性信息提取 尾亚杂岩体岩相识别 荒漠戈壁景观区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的台风灾后玉米倒伏信息提取 被引量:16
3
作者 赵静 闫春雨 +4 位作者 杨东建 温昱婷 黎文华 鲁力群 兰玉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56-64,共9页
为快速获取台风过后玉米倒伏信息,该研究以生态无人农场大田玉米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搭载多光谱相机获取玉米田块图像。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变换多光谱图像,保留信息量最多的前3个主成分波段;应用最... 为快速获取台风过后玉米倒伏信息,该研究以生态无人农场大田玉米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搭载多光谱相机获取玉米田块图像。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变换多光谱图像,保留信息量最多的前3个主成分波段;应用最小噪声分离变换(Minimum Noise Fraction Rotation,MNF)对48项纹理特征降维,保留信息量最多的前6项特征;计算选择10种植被指数;对多光谱图像进行低通、高通滤波,将以上特征作为全特征集。使用支持向量机递归(Support VectorMachines-RecursiveFeatureElimination,SVM-RFE)、Relief F和套索算法(LeastAbsoluteShrinkageandSelection Operator,Lasso)筛选出3种特征子集,建立5种监督分类模型,对4种数据集进行训练。Relief F特征子集训练的5种监督分类模型测试集最低分类准确率为89.02%,SVM-RFE和Lasso特征子集训练的5种监督分类模型测试集最低分类准确率均为95.38%,与全特征相比仅相差0.58%,表明通过特征筛选方法可在取得较高分类精度同时大幅减少特征输入数量;运用3种特征筛选方法与不同分类模型的最佳组合提取验证区域玉米倒伏信息,通过混淆矩阵验证结果可知,K最近邻模型结合SVM-RFE特征筛选方法分类精度最高,达93.49%,Kappa系数为0.90,表明了分类模型普适性较强。该研究使用较少特征数量参与分类,且获得较高分类识别精度,可为无人机多光谱技术快速、准确提取台风灾后玉米倒伏信息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感 提取 多光谱 玉米 倒伏信息 台风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在岩性分类及蚀变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郑桂香 池天河 蔺启忠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0-115,共6页
为了推进多重分形思想在遥感地质找矿领域的应用,以新疆西准噶尔地区为实验区,通过分析该区的成矿特点与遥感影像特征,构建分形维数谱,并将其与图像光谱特征相结合进行岩性分类与含黄铁矿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在现有矿点统计资料与专家经... 为了推进多重分形思想在遥感地质找矿领域的应用,以新疆西准噶尔地区为实验区,通过分析该区的成矿特点与遥感影像特征,构建分形维数谱,并将其与图像光谱特征相结合进行岩性分类与含黄铁矿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在现有矿点统计资料与专家经验知识的支撑下,确定找矿靶区。实践证明,基于遥感图像的分形理论并结合图像的光谱特征,建立相应的找矿模型和找矿标志,能更好地为区域矿产勘查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遥感找矿 岩性分类 蚀变信息提取 分形维数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高山峡谷区岩性信息提取研究——以新疆乌什县北山1∶50000填图试点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孟鹏燕 孙杰 +4 位作者 于长春 穆超 帅爽 谢菲 孟丹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07-920,共14页
新疆乌什县北山1∶50000填图试点项目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和西南天山交接部位,海拔较高,地形切割较深,属于典型的高山峡谷区。利用ASTER、SPOT6、GF-2等多源遥感数据,基于典型岩性光谱吸收特征,进行岩性差异信息增强与提取研究,总结... 新疆乌什县北山1∶50000填图试点项目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和西南天山交接部位,海拔较高,地形切割较深,属于典型的高山峡谷区。利用ASTER、SPOT6、GF-2等多源遥感数据,基于典型岩性光谱吸收特征,进行岩性差异信息增强与提取研究,总结出一套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进行岩性单元边界划分的方法。以ASTER数据、ASTER与SPOT6协同数据、ASTER与GF-2协同数据等为基础影像数据,并选择最佳波段组合进行RGB彩色合成,从而增强影像差异,结合已有研究区地质资料,初步圈定不同影像单元边界;继而利用矿物丰度指数、SMACC端元丰度提取等方法识别研究区内主要岩性的分布位置和范围;最后结合野外实际调查数据,依据实际地质背景和影像质量进行筛选,获得最终的岩性单元解译图。研究结果为该区进一步进行地层优化划分及对比提供了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峡谷区 多源数据协同 矿物丰度指数 SMACC 岩性信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北非努比亚地盾Wadi Halfa地区金矿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姚伟 刘亮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7-172,共6页
努比亚地盾位于北非撒哈拉克拉通以东,是北部非洲的一个工作程度极低但找矿潜力巨大的金矿成矿区。该区干旱、无植被和基岩出露良好的自然条件非常有利于应用遥感技术进行找矿勘查。本文主要利用多波谱遥感技术指导努比亚地盾西北端Wadi... 努比亚地盾位于北非撒哈拉克拉通以东,是北部非洲的一个工作程度极低但找矿潜力巨大的金矿成矿区。该区干旱、无植被和基岩出露良好的自然条件非常有利于应用遥感技术进行找矿勘查。本文主要利用多波谱遥感技术指导努比亚地盾西北端Wadi Halfa地区的金矿找矿,通过遥感图像处理和蚀变信息提取,分析金矿找矿潜力和圈定勘查靶区。野外勘查验证表明多波谱遥感技术在该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努比亚地盾及其他类似区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谱遥感 信息提取 金矿勘查 努比亚地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嵩县磨沟地区富钾岩体遥感信息提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雪 周萍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5,共6页
以河南嵩县磨沟地区富钾岩体及外围为研究对象,研究如何利用ASTER遥感数据,实现对该区富钾岩体信息的快速自动提取。通过对采样点光谱进行的各种变换,基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技术,建立MgO、CaO、Na2O、FeO、Fe2O3、K2O、Al2O3 MnO、TiO2... 以河南嵩县磨沟地区富钾岩体及外围为研究对象,研究如何利用ASTER遥感数据,实现对该区富钾岩体信息的快速自动提取。通过对采样点光谱进行的各种变换,基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技术,建立MgO、CaO、Na2O、FeO、Fe2O3、K2O、Al2O3 MnO、TiO2九种氧化物含量反演模型,利用ASTER遥感数据,对研究区氧化物含量进行反演;通过IDL语言将CIPW(标准矿物计算)算法实现,得到研究区岩石主要标准矿物石英、钠长石、正长石、钙长石的质量分数。最后在算数运算和比值运算的基础上,建立富钾岩石的提取规则,对研究区富钾岩体进行提取。提取出的富钾岩体区域与已知范围大致吻合,但是岩体整体范围变小,且新发现了一些小岩体,并对这些提取结果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钾岩体 岩性信息提取 氧化物含量 标准矿物 ASTER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和田玉成矿要素识别与找矿预测中的应用——以南阿尔金塔什萨依一带为例 被引量:14
8
作者 高猛 付翰泽 陈川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0-252,共13页
中国玉石文化源远流长,而国人对新疆和田玉更是喜爱有加。中国和田玉主要产在昆仑—阿尔金一带,由于其艰险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在这些地区一直以来较难开展相关地面调查工作,对在该地区进行玉石找矿造成极大的困扰,有关和... 中国玉石文化源远流长,而国人对新疆和田玉更是喜爱有加。中国和田玉主要产在昆仑—阿尔金一带,由于其艰险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在这些地区一直以来较难开展相关地面调查工作,对在该地区进行玉石找矿造成极大的困扰,有关和田玉系统的勘查方法亦鲜有实例报道。近年来,在特殊地理环境下遥感技术的应用不断取得突破,为和田玉矿床的勘查提供一种新视角。笔者在分析南阿尔金塔什萨依一带和田玉成矿原理的基础上,总结成矿条件,梳理地质找矿标志与遥感应用要点,采用ASTER和Worldview2数据,以岩性指数法提取与成矿有关的中酸性侵入体和大理岩;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和田玉蚀变分带信息;以人机交互解译的方式识别与成玉有关的“三位一体”构造重合面。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遥感找矿模型,圈定6处找矿远景区,其中2处与矿业生产活动相关,证明遥感找矿法在和田玉矿产勘查中的可行性,为今后寻找同类型的矿床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和田玉 遥感找矿 遥感岩性信息提取 找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光谱遥感数据的地理信息系统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付国燕 赵小浩 +1 位作者 马玉军 张凯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3-98,共6页
以提升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准确率、增强图像配准效果为目的,研究基于多光谱遥感数据的地理信息系统。系统通过空间数据库引擎ArcSDE和数据库SQL Server完成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管理,由数据库、遥感影像三维可视化、空间分析和网... 以提升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准确率、增强图像配准效果为目的,研究基于多光谱遥感数据的地理信息系统。系统通过空间数据库引擎ArcSDE和数据库SQL Server完成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管理,由数据库、遥感影像三维可视化、空间分析和网络发布等实现系统的功能。其中多光谱遥感图像经提取、处理、配准后以Shape格式存储到数据库中;经SURF特征点提取和匹配预处理遥感影像后,应用DEM与预处理完成多光谱遥感影像在AcrScene程序中实现遥感影像的三维可视化。实验表明:该系统的城市道路和山区地质情况数据采集准确率高、特征点匹配率高、配准效果好;可清晰反映山区地形形态、坡向情况和自然生态状况,实现遥感影像的三维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谱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三维可视化 特征点提取 特征点匹配 空间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