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拟南芥受体激酶At CERK1胞外结构域互作蛋白的筛选与验证
1
作者 史文炯 付振超 曾洪梅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121,134,共10页
几丁质激发子受体激酶1(chitin elicitor receptor kinase 1,CERK1)是一种含有溶素基序(lysin motif,LysM)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在植物免疫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发现CERK1识别的激发子主要为碳水化... 几丁质激发子受体激酶1(chitin elicitor receptor kinase 1,CERK1)是一种含有溶素基序(lysin motif,LysM)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在植物免疫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发现CERK1识别的激发子主要为碳水化合物,是否识别蛋白类配体还不清楚。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是众所周知的真菌病原体,可以侵染谷物也可以侵染拟南芥。为了确定CERK1的新功能并筛选获得新的激发子,我们以拟南芥几丁质激发子受体激酶胞外结构域(Arabidopsis thaliana chitin elicitor receptor kinase 1 extra cellular domain,At CERK1-ECD)为诱饵,通过酵母双杂交(yeast-two-hybrid,Y2H)筛选禾谷镰刀菌cDNA文库,获得候选互作蛋白内切葡聚糖酶5(Fg-endoglucanase-5)。内切葡聚糖酶是一类参与植物免疫反应及微生物侵染、定殖、共生的蛋白,Fg-endoglucanase-5是其中的一种。进一步,通过谷胱甘肽S-转移酶下拉(GST pull-down)和双分子荧光互补(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FC)试验验证了At CERK1-ECD与Fg-endoglucanase-5的相互作用,并分析了Fg-endoglucanase-5的功能。本研究获得了At CERK1-ECD的互作蛋白Fg-endoglucanase-5并阐明了它们在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中的功能,有助于开发新型激发子并找到植物病害防治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几丁质激发子受体激酶胞外结构域 酵母双杂交 互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痹活络方联合丁苯酞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及血清MCP-1、MMP-9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韵清 唐臻一 +1 位作者 董雯 王颖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0-104,共5页
目的探究通痹活络方联合丁苯酞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AICI)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及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2023年1月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脑病一科收治... 目的探究通痹活络方联合丁苯酞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AICI)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及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2023年1月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脑病一科收治的200例AICI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于发病入院的24 h内给予丁苯酞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痹活络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脑血管储备功能(CVR)、大脑中动脉(MCV)血流速度、血流灌注指标(PI)、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比积水平)、炎症因子指标MCP-1、MMP-9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为95.00%,高于对照组90.00%(χ^(2)=1.802,P=0.179);治疗后口舌歪斜、感官障碍、半身不遂等主症和次症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CV血流速度、CVR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I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治疗后两组患者红细胞比积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MCP-1、MMP-9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为5.00%,低于对照组11.00%(χ^(2)=3.907,P=0.048)。结论通痹活络方联合丁苯酞治疗AICI患者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提高脑血管储备能力,降低血液黏度和MCP-1、MMP-9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通痹活络方 丁苯酞 脑血管储备能力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人RPE细胞分泌TGF-β2、MMP-2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晁荣荣 郑柳 +1 位作者 范晶 丁芝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2-517,共6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ARPE-19细胞分别按不同浓度IGF-1和不同浓度LY294002培养6 h、12 h、24 h、48 h...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ARPE-19细胞分别按不同浓度IGF-1和不同浓度LY294002培养6 h、12 h、24 h、48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IGF-1、LY294002的最佳作用浓度与时间。细胞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活性。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2浓度。将ARPE-19细胞分为对照组、IGF-1组(80μg·L^(-1) IGF-1)、IGF-1+LY294002组(80μg·L^(-1) IGF-1+30 mmol·L^(-1) LY294002)、LY294002组(30 mmol·L^(-1) LY294002),使用无血清DMEM/F12培养基培养,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GF-β2、MMP-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与0μg·L^(-1) IGF-1比较,80μg·L^(-1) IGF-1的细胞活力24 h变化显著(P<0.05),故确定其为IGF-1最佳作用浓度和时间。与0 mmol·L^(-1) LY294002比较,24 h的30 mmol·L^(-1) LY294002接近半数抑制浓度,故确定其为LY294002最佳作用时间和浓度。细胞划痕法检测结果显示,0μg·L^(-1) IGF-1组、40μg·L^(-1) IGF-1组、80μg·L^(-1) IGF-1组细胞迁移率整体比较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0μg·L^(-1) IGF-1组、40μg·L^(-1) IGF-1组、80μg·L^(-1) IGF-1组细胞上清液中TGF-β2浓度整体比较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IGF-1、LY294002培养24 h,与对照组比较,IGF-1组细胞中TGF-β2、MMP-2、PI3K、AKT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而LY294002组细胞中TGF-β2、MMP-2、PI3K、AKT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均为P<0.05);与IGF-1组比较,IGF-1+LY294002组细胞中TGF-β2、MMP-2、PI3K、AKT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均为P<0.05)。结论IGF-1能促进ARPE-19细胞增殖、迁移;IGF-1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ARPE-19细胞中TGF-β2、MMP-2的表达,参与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 转化生长因子Β2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P-2-ECM1(P85)促进乳腺癌细胞的生长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思源 向思琦 +3 位作者 王雅妮 朱林 朱柳 向明钧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96-1005,共10页
凋亡抑制蛋白-2(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like protein-2,ILP-2)是新发现的凋亡抑制蛋白质,其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促进其生长的分子机制有待阐明,而细胞外基质蛋白1(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 1,ECM1)所介导的信号通路与肿瘤... 凋亡抑制蛋白-2(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like protein-2,ILP-2)是新发现的凋亡抑制蛋白质,其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促进其生长的分子机制有待阐明,而细胞外基质蛋白1(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 1,ECM1)所介导的信号通路与肿瘤细胞的生长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免疫共沉淀法,检测到乳腺癌MCF-7细胞中ILP-2与ECM1(P85)存在相互作用。分别用化学合成的ILP-2-siRNA及ECM1-siRNA干扰处理MCF-7细胞。以未转染的MCF-7细胞和转染阴性对照siRNA的细胞分别作为空白和阴性对照,利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ILP-2-siRNA干扰后ECM1、FAK、Akt蛋白的表达,以及ECM1-siRNA干扰后ILP-2蛋白的表达。其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LP-2-siRNA-5(0. 32±0. 095)及ECM1-siRNA-1 (0. 42±0. 024)干扰效率较高(均P<0. 001);ILP-2-siRNA-5组待测蛋白质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调(ECM1,0. 19±0. 013,P<0. 001),FAK (0. 64±0. 069,P<0. 01),Akt (0. 35±0. 120,P<0. 01)),ECM1-siRNA-1组ILP-2 (0. 48±0. 060)蛋白表达也显著下调,表明ILP-2与ECM1-mTOR信号通路联系密切。分别在ILP-2-siRNA和ECM1-siRNA转染24、48和72 h时,使用CCK-8法检测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并用TUNEL标记荧光法和吖啶橙/溴化乙啶双荧光染色法(AO/EB)检测其凋亡。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LP-2-siRNA-5组和ECM1-siRNA-1组的存活率均显著下降(P<0. 001),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 001)。利用共转染技术同时敲低ILP-2和ECM1表达,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显示,在干扰处理后24 h(0. 55±0. 122),48 h(0. 80±0. 107)和72h(0. 73±0. 091)的凋亡率显著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 <0. 05)。但与只敲低ILP-2或ECM1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 05)。表明ILP-2可能是通过与ECM1作用激活FAK-mTOR信号通路,影响MCF-7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生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抑制蛋白-2 细胞外基质蛋白1 乳腺癌细胞MCF-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AF1 mediates apoptosis through an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pathway in colon cancer 被引量:6
5
作者 俞丽芬 王继德 +1 位作者 邹冰 王振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1-541,共1页
Background:XIAP-associated factor 1(XAF1)negatively regulates the function of the 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a member of the IAP family that exerts antiapoptotic effects.The extracellular signal-reg... Background:XIAP-associated factor 1(XAF1)negatively regulates the function of the 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a member of the IAP family that exerts antiapoptotic effects.The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pathway is thought to increase cell proliferation and to protect cells from apoptosis.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RK1/2 signaling pathway and XAF1 in colon cancer.Methods:Four human colon cancer cell lines,HCT1116 and Lovo(wildtype p53),DLD1 and SW1116(mutant p53),were used.Lovo stable transfectants with XAF1 sense and antisense were established.The effects of dominant-negative MEK1(DN-MEK1)and MEK-specific inhibitor U0126 on the ERK signaling pathway and expression of XAF1 and XIAP proteins were determined.The transcription activity of core XAF1 promoter was assessed by dual 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Cell proliferation was measured by MTT assay.Apoptosis was determined by Hoechst 33258 staining.Results:U0126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XAF1 in a time-and dose-dependent manner.A similar result was obtained in cells transfected with DN-MEK1 treatment.Conversely,the expression of XIAP was down-regulated.Activity of the putative promoter of the XAF1 gen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U0126 treatment and DN-MEK1 transient transfection.rhEGF-stimulated phosphorylation of ERK appeared to have little or no effect on XAF1 expression.Overexpression of XAF1 was more sensitive to U0126-induced apoptosis,whereas down-regulation of XAF1 by antisense reversed U0126-induced inhibition of cell proliferation.Conclusions:XAF1 expression was up-regulated by inhibition of the ERK1/2 pathway through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which required de novo protein synthesis.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XAF1 mediates apoptosis induced by the ERK1/2 pathway in colon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结肠癌 胞外信号传导激酶 路径 XIAP XAF1 细胞因子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对肺癌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
6
作者 王远 王志娟 +3 位作者 张明姝 王艺慧 张晴 叶丽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6-675,共10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对肺癌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MCP-1蛋白表达情况。体外培养人肺癌A549细胞,MCP-1-小干扰RNA(siRNA)实...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对肺癌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MCP-1蛋白表达情况。体外培养人肺癌A549细胞,MCP-1-小干扰RNA(siRNA)实验分为空白组、阴性对照组(si-NC组)、MCP-1-siRNA-1组和MCP-1-siRNA-2组;MCP-1过表达实验分为对照组、空载对照组(OE-NC组,转染MCP-1过表达空载质粒)、过表达MCP-1组(OE-MCP-1组,转染MCP-1过表达质粒)、过表达MCP-1+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抑制剂PD98059组(OE-MCP-1+PD98059组,共转染MCP-1过表达质粒和PD98059)和PD98059组(转染PD98059)。分别将MCP-1-siRNA和质粒转染至肺癌A549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验证各组A549细胞转染效率。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各组A549细胞迁移率和侵袭细胞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A549细胞中磷酸化ERK(p-ERK)、总ERK(t-ERK)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NSCLC组织中MCP-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NSCLC组织中MCP-1蛋白表达水平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联(P<0.05)。与si-NC组比较,MCP-1-siRNA-1组和MCP-1-siRNA-2组A549细胞中MCP-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和OE-NC组比较,OE-MCP-1组A549细胞中MCP-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细胞划痕实验,与si-NC组比较,MCP-1-siRNA-1组和MCP-1-siRNA-2组细胞迁移率均明显降低(P<0.01);与OE-NC组比较,OE-MCP-1组细胞迁移率明显升高(P<0.01);与OE-MCP-1组比较,OE-MCP-1+PD98059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P<0.01);与OE-MCP-1+PD98059组比较,PD98059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P<0.01)。Transwell小室实验,与si-NC组比较,MCP-1-siRNA-1组和MCP-1-siRNA-2组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与OE-NC组比较,OE-MCP-1组侵袭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与OE-MCP-1组比较,OE-MCP-1+PD98059组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与OE-MCP-1+PD98059组比较,PD98059组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Western blotting法,与si-NC组比较,MCP-1-siRNA-1组和MCP-1-siRNA-2组A549细胞中p-ERK、波形蛋白(Vimentin)和N-钙黏蛋白(N-cadherin)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OE-NC组比较,OE-MCP-1组A549细胞中p-ERK、Vimentin和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OE-MCP-1组比较,OE-MCP-1+PD98059组A549细胞中p-ERK、Vimentin和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OE-MCP-1+PD98059组比较,PD98059组A549细胞中p-ERK、 Vimentin和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MCP-1蛋白可上调肺癌A549细胞中EMT相关蛋白表达,促进肺癌A54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其作用机制与激活ER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非小细胞肺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FP-N2-ECM1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在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中的表达
7
作者 董训忠 李建生 +3 位作者 许戈良 荚卫东 陈浩 任维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构建细胞外基质蛋白-1(ECM1)稳定表达的SMMC-7721肝癌细胞系。方法应用PCR和DNA重组技术构建pEGFP-N2-ECM1真核表达载体,经酶切、测序鉴定正确后,用脂质体转染SMMC-7721细胞,G418药物筛选稳定转染的细胞系。荧光显微镜检测融合蛋白... 目的构建细胞外基质蛋白-1(ECM1)稳定表达的SMMC-7721肝癌细胞系。方法应用PCR和DNA重组技术构建pEGFP-N2-ECM1真核表达载体,经酶切、测序鉴定正确后,用脂质体转染SMMC-7721细胞,G418药物筛选稳定转染的细胞系。荧光显微镜检测融合蛋白表达,RT-PCR技术检测ECM1基因表达。结果构建的重组质粒经双酶切及测序分析鉴定,结果证实pEGFP-N2-ECM1构建成功;筛选获得稳定表达ECM1的SMMC-7721细胞。结论成功构建了pEGFP-N2-ECM1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肝癌SMMC-7721细胞中稳定表达,为研究ECM1在肝癌进展中的作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蛋白-1 肝癌细胞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基质蛋白1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侯彦强 仲人前 +2 位作者 耿红莲 倪健 孔宪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84-387,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蛋白1(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1,ECM1)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EnVision法检测乳腺癌手术切除标本中乳腺组织(正常组织和癌组织)和恶性程度不同的乳腺癌...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蛋白1(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1,ECM1)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EnVision法检测乳腺癌手术切除标本中乳腺组织(正常组织和癌组织)和恶性程度不同的乳腺癌细胞株(MCF-7、Sk-Br-3和MDA-435)中ECM1的表达,并比较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组织、淋巴结转移和未转移乳腺癌之间的ECM1表达差异。Western blotting检测确定ECM1亚型蛋白。结果:ECM1的表达在正常乳腺组织中阳性率为8.7%(2/23),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率为60.4%(29/48);其中乳腺癌淋巴结未转移者为38.5%(10/26),淋巴结转移者为86.4%(19/22)。统计分析表明,ECM1的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高于正常组织(P<0.01),在转移性乳腺癌中高于非转移性乳腺癌(P<0.01)。恶性程度低的乳腺癌细胞株MCF-7、Sk-Br-3中不表达ECM1,而恶性程度较高的MDA-435细胞株中高表达ECM1。乳腺癌细胞中高表达的ECM1蛋白主要是相对分子质量为68000的ECM1a亚型。结论:ECM1(主要为ECM1a亚型)在乳腺癌组织和恶性程度高的乳腺癌细胞中过表达,并且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蛋白1 乳腺癌 表达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WISP-1调控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姜旭 吴成爱 +1 位作者 王莹 赵丹慧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7-540,549,共5页
目的使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临床组织标本与人软骨细胞株(NHAC),以分子生物学手法探讨WISP-1在骨关节软骨基质合成和分泌中的调控机理,明确其在骨性关节炎中的作用。方法 NHAC细胞以1.4×106/m L密度播种于6孔板(直径3.5 cm)后培... 目的使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临床组织标本与人软骨细胞株(NHAC),以分子生物学手法探讨WISP-1在骨关节软骨基质合成和分泌中的调控机理,明确其在骨性关节炎中的作用。方法 NHAC细胞以1.4×106/m L密度播种于6孔板(直径3.5 cm)后培养48 h,于含有0.2%牛血清白蛋白(BSA)的DF中继续培养12 h,使细胞处于静止状态。向含0.02%BSA的DF培养基中加入10、50和100 ng/m L的Wnt刺激细胞6 h。对照siRNA与β-catenin siRNA,使用Entranser TM-R(Engreen)转染试剂转染至NHAC。转染24 h后使用PBS清洗细胞两次。向含0.02%BSA的DF培养基中加入50 ng/m L的Wnt刺激细胞。向NHAC负荷不同剂量WISP-1,24 h后观察MMPs和ADAMTS4。利用总RNA提取试剂盒提取组织标本和细胞RNA,反转录产物c DNA作为PCR扩增模板进行定量PCR;使用蛋白提取试剂盒提取蛋白。结果在膝关节组织标本中发现,在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中WISP-1、Wnt和b-catenin基因表达及蛋白水平明显增高。在NHAC细胞,Wnt诱导下WISP-1转录水平显著提高,与Wnt呈现剂量依赖关系。经敲除内源性β-catenin表达后,Wnt诱导WISP-1作用明显降低。WISP-1以量依存性的诱导细胞外基质蛋白分解酶MMP3、MMP9、MMP13和ADAMTS4基因表达在软骨细胞中Wnt诱导WISP-1信号途径通过β-catenin的可能性很大。结论 WISP-1与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软骨细胞中Wnt诱导WISP-1的信号途径通过b-caten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软骨细胞 WISP-1 信号传导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对肺纤维化大鼠MMP-2与TIMP-1表达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媛媛 王庆 杨文海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89-691,共3页
目的:观察红景天干预肺纤维化形成的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空白组在相同条件下给予生理盐水。第2d起干预组均给予红景天灌胃,其余各组在相同条件下给予... 目的:观察红景天干预肺纤维化形成的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空白组在相同条件下给予生理盐水。第2d起干预组均给予红景天灌胃,其余各组在相同条件下给予生理盐水。治疗第7d、第14d和第28d,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ipro teinase-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表达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各视野仅见少量MMP-2、TIMP-1阳性细胞,模型组在7d、14d、28d阳性细胞明显增多,治疗组与模型组对应时间点相比阳性细胞数均有减少(P<0.01),但仍比对照组增多(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景天能抑制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肺组织的MMP-2、TIMP-1的合成及分泌,能在一定程度上调整MMP-2和TIMP-1的比值使其趋于平衡,可减轻博莱霉素所致大鼠的肺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 肺纤维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2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基质蛋白1在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侯彦强 范列英 +7 位作者 屠小卿 朱烨 周演武 娄加陶 何玮 倪健 孔宪涛 仲人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314-1316,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蛋白1(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 1,ECM1)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肝脏、乳腺、直肠组织(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ECM1的表达,比较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淋巴结转移肿瘤和淋...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蛋白1(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 1,ECM1)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肝脏、乳腺、直肠组织(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ECM1的表达,比较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淋巴结转移肿瘤和淋巴结未转移肿瘤之间的ECM1表达差异。结果:ECM1的表达如下:正常肝组织阳性率20.0%(4/20),肝癌组织阳性率85.4%(70/82);正常乳腺组织阳性率9.1%(1/11),乳腺癌组织阳性率60.0%(18/30),其中淋巴结(一)者为37.5%(6/16),淋巴结(+)者为85.7%(12/14);正常直肠组织阳性率11.8%(2/17),直肠癌组织阳性率54.5%(18/33),其中淋巴结(一)者为33.3%(6/18),淋巴结(+)者为80.0%(12/15)。统计分析表明,对ECM1的表达,肿瘤组织高于正常组织,淋巴结转移性肿瘤高于非转移性(P<0.01)。结论:ECM1在肿瘤组织中过表达,并且与肿瘤的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蛋白1 肿瘤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47与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MMPs合成的关系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振彪 朱平 +3 位作者 卢宁 史战国 樊春梅 王彦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374-1377,共4页
目的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 atoid arthritis,RA)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 last-like synoviocytes,FLS)与高表达CD147的单核细胞株(THP-1)共培养后,基质金属蛋白酶(m atrix m etalloprote inases,MMPs)合成的变化。方法从手术... 目的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 atoid arthritis,RA)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 last-like synoviocytes,FLS)与高表达CD147的单核细胞株(THP-1)共培养后,基质金属蛋白酶(m atrix m etalloprote inases,MMPs)合成的变化。方法从手术切除的RA患者滑膜组织中,分离FLS,经流式细胞术测定CD14,CD68及免疫组化测定波形纤维蛋白(vim en-tin)证实后,传代培养。将FLS与高表达CD147的THP-1共培养,观察THP-1细胞对FLSMMPs合成的影响。用明胶酶谱法测FLS MMP-2,MMP-9含量。同时观察CD147拮抗肽(AP9)对MMPs表达的影响。结果高表达CD147,低表达MMP-2、MMP-9的THP-1细胞与CD147表达水平低的RA FLS混合培养后,FLS合成MMP-2、MMP-9水平显著升高,随着THP-1细胞数的增加,MMP-2、MMP-9的合成量也增加。THP-1对FLS合成MMP-2、MMP-9的刺激作用可被CD147拮抗肽AP-9所抑制。结论高表达CD147的THP-1细胞对共培养的RA FLS合成MMP-2、MMP-9有刺激作用,这种刺激作用可被CD147拮抗肽AP-9所抑制,提示THP-1表面的CD147对FLS合成MMPs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MPRIN/CD147 THP-1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 MMP-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K信号转导通路在CXCL12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侵袭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马营营 黄煜 +2 位作者 颜莉莉 叶元英 刘萍萍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0-254,共5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CXCL12/CXCR4)生物学轴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信号转导通路发挥促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方法:应用外源性CXCL12处理子宫内膜癌Ishikawa...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CXCL12/CXCR4)生物学轴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信号转导通路发挥促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方法:应用外源性CXCL12处理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株,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时间位点ERK1/2的磷酸化水平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通过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2的分泌水平。同时分析AMD3100和PD98059对细胞ERK1/2磷酸化水平、Survivin蛋白水平和MMP-2分泌水平的影响。结果:外源性CXCL12刺激后,可迅速上调ERK1/2的磷酸化水平(t=0.887,P<0.01),促进Survivin蛋白和MMP-2蛋白的表达(t=0.861,P<0.01;t=0.297,P<0.01),且三者均呈时间依赖性。PD98059和AMD3100均能明显抑制外源性CXCL12诱导后ERK1/2的磷酸化水平,而且在两者共同作用下,能完全抑制ERK1/2的磷酸化水平,阻断ERK通路的激活,下调Survivin蛋白和MMP-2蛋白的表达。结论:CXCL12/CXCR4生物学轴通过激活ERK通路上调Survivin蛋白和MMP-2蛋白表达,从而引发Ishikawa细胞一系列增殖和侵袭的生物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CXCL12 子宫内膜癌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SURVIVIN蛋白 MMP-2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榄香烯对SGC7901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俊松 刘翔龙 +6 位作者 仇广林 张正良 樊林 赵伟 贺仕才 常帅 车向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34-1238,共5页
目的探讨β-榄香烯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周期分布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β-榄香烯对SGC7901胃癌细胞的影响,同时评价β-榄香烯对正常胃黏膜上... 目的探讨β-榄香烯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周期分布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β-榄香烯对SGC7901胃癌细胞的影响,同时评价β-榄香烯对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的毒性作用;通过Western blots检测β-榄香烯对SGC7901胃癌细胞的蛋白表达影响。结果β-榄香烯显著抑制SGC7901胃癌细胞的活性并诱导细胞凋亡,两种作用在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中明显减弱。β-榄香烯降低SGC7901胃癌细胞克隆形成率,诱导SGC7901细胞发生G2/M期阻滞。β-榄香烯降低了SGC7901胃癌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增加了Bax和活化的Caspase-3(17Kd)表达水平。β-榄香烯对SGC7901胃癌细胞Pak1(p21-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的总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但降低了Pak1(Thr423)和ERK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的磷酸化水平。结论β-榄香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为抑制Pak1/ERK信号通路的活化、调控Bcl-2和Bax等凋亡相关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榄香烯 胃癌 增殖 凋亡 PAK1 E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卵巢癌组织中Rac-1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晓园 吴明富 +4 位作者 庄亮 李箫 卢运萍 廖国宁 马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0-334,共5页
目的 研究Rac 1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在人卵巢癌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卵巢癌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P法 )对 5 0例卵巢癌、 18例良... 目的 研究Rac 1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在人卵巢癌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卵巢癌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P法 )对 5 0例卵巢癌、 18例良性卵巢肿瘤及 1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Rac 1蛋白和MMP 2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Rac 1蛋白和MMP 2蛋白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明显比正常卵巢组织及良性病变高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1)。Rac 1和MMP 2在不同组织学类型标本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P >0 0 5 )。Rac 1及MMP 2在不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和肿瘤转移的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或P <0 0 5 )。Rac 1和MMP 2两者在肿瘤转移过程中密切相关 (r =0 74 0 ,P <0 0 1)。结论 Rac 1和MMP 2蛋白的表达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转移密切相关 ;Rac 1/MMP 2通路在卵巢癌的侵袭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卵巢癌 MMP-2蛋白 表达差异 分化程度 临床分期 癌组织中 卵巢组织 标本 辣根过氧化物酶 显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3通过ERK1/2信号通路促进哮喘模型小鼠气道重塑 被引量:20
16
作者 张元元 边翠霞 +5 位作者 吴金香 赵继萍 王俊飞 刘甜 刘琳 董亮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0-594,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33)诱导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机制。方法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卵清蛋白(OVA)组和IL-33中和抗体联合OVA组。HE染色观察小鼠气道重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法观察IL-33、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33)诱导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机制。方法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卵清蛋白(OVA)组和IL-33中和抗体联合OVA组。HE染色观察小鼠气道重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法观察IL-33、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1型胶原蛋白(Col1)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及丝裂原和应激激活的蛋白激酶1(MSK1)的磷酸化水平;培养HLF-1人成纤维细胞,分别给予人重组IL-33(r IL-33)、ERK1/2的抑制剂U0126联合r IL-33、MSK1的抑制剂H89联合r IL-33处理;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α-SMA与Col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观察ERK1/2及MSK1的磷酸化。结果 OVA组小鼠发生气道重塑,IL-33、α-SMA、Col1表达增加,ERK1/2及MSK1磷酸化增强;IL-33中和抗体预处理可显著降低OVA诱导的小鼠气道重塑及IL-33、α-SMA、Col1表达以及ERK1/2及MSK1的磷酸化。U0126或H89可抑制r IL-33引起的HLF-1细胞中ERK1/2及MSK1磷酸化增强及α-SMA与Col1表达增加。结论 IL-33通过ERK1/2-MSK1信号通路促进哮喘模型小鼠气道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33 ERK1/2 MSK1 支气管哮喘 气道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鼠心肌细胞中C反应蛋白对基质金属蛋白酶-10表达调控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崔传珏 魏英杰 +2 位作者 张秀芳 史强 胡盛寿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76-479,共4页
目的:研究在乳鼠心肌细胞中C反应蛋白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10(MMP-10)表达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培养乳鼠心肌细胞,以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诱导MMP-10的表达。分别应用酶谱法和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培养上清中MMP-10的活性... 目的:研究在乳鼠心肌细胞中C反应蛋白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10(MMP-10)表达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培养乳鼠心肌细胞,以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诱导MMP-10的表达。分别应用酶谱法和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培养上清中MMP-10的活性和细胞中MMP-10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杂交技术观察胞外调节激酶(ERK)通路以及转录因子活化蛋白-1的蛋白水平的变化。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C反应蛋白组,C反应蛋白+抑制剂组和抑制剂组。结果:心肌细胞给予C反应蛋白(5μg/ml)刺激后24 h,细胞培养上清中MMP-10活性较对照组升高了9.23倍(P<0.01);细胞MMP-10 mRNA水平与0 h相比,6 h增加了0.83倍(P<0.05),12 h达最高,增加了2.67倍(P<0.05),24 h略有下降,增加了1.92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反应蛋白可激活心肌细胞p-ERK1和p-ERK2,从15 min开始,可持续到240 min;C反应蛋白刺激细胞4 h,活化蛋白-1的蛋白水平与0 h相比,增加了3.66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RK抑制剂PD98059预处理心肌细胞,可阻断C反应蛋白引起的活化蛋白-1的蛋白水平的上调作用以及MMP-10活性的增加及MMP-10 mRNA的表达。结论:C反应蛋白通过ERK通路,上调转录因子活化蛋白-1的蛋白水平,从而对心肌细胞中MMP-10基因的转录和表达进行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心肌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10 胞外调节激酶通路 活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M1蛋白型特异性表位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宋建领 张文东 +6 位作者 张富强 范泉水 张应国 李作生 邱薇 王金萍 郭松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26-630,共5页
目的对流感病毒基质蛋白1(M1)型特异性表位进行定位研究。方法采用针对禽流感病毒M1蛋白的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淘选M13噬菌体展示的12肽随机肽库,进行M1蛋白表(拟)位分析。采用ELISA、竞争性ELISA、免疫印迹分析不同噬菌体拟位与单克隆... 目的对流感病毒基质蛋白1(M1)型特异性表位进行定位研究。方法采用针对禽流感病毒M1蛋白的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淘选M13噬菌体展示的12肽随机肽库,进行M1蛋白表(拟)位分析。采用ELISA、竞争性ELISA、免疫印迹分析不同噬菌体拟位与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反应性。结果筛选获得共有序列NxPHLR,定位于M1蛋白222-224位(HPN)、229-230位(LR)氨基酸区域。含有NxPHLR基序的噬菌体拟位能与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且此结合能被天然病毒抗原抑制或阻断,表明拟位多肽真实模拟了天然病毒蛋白与单克隆抗体结合的抗原决定簇或表位。结论M1蛋白222-230位氨基酸(HPNSSARLR)序列构成了流感病毒型特异性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M1蛋白 表位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对心房颤动大鼠心肌组织中VCAM-1和ICAM-1水平及ERK1/2-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小兵 王旭 +5 位作者 吕瑛 黄建成 李红英 王军 张会军 苏振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04-1010,I0004,I0005,共9页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对心房颤动(房颤)大鼠心肌组织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及细胞外信号调节酶1/2-核转录因子-κB(ERK1/2-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丹参多酚酸防治房颤的可能机制。方法:48只SD大...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对心房颤动(房颤)大鼠心肌组织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及细胞外信号调节酶1/2-核转录因子-κB(ERK1/2-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丹参多酚酸防治房颤的可能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房颤组和丹参多酚酸组,每组16只。舌下静脉注射氯化钙-乙酰胆碱混合液建立房颤大鼠模型。丹参多酚酸组大鼠用丹参多酚酸(4 mg·kg^-1·d^-1)灌胃,对照组和房颤组大鼠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共4周。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表现,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VCAM-1、ICAM-1、ERK1/2、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p-ERK1/2)、NF-κB和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未见明显异常;房颤组大鼠心肌组织间质增多,可见炎性细胞浸润;与房颤组比较,丹参多酚酸组大鼠心肌组织间质稍多,炎性细胞浸润不明显。Masson染色,对照组大鼠心肌间质胶原纤维正常;房颤组大鼠心肌间质胶原纤维明显增多;与房颤组比较,丹参多酚酸组大鼠心肌间质胶原纤维较房颤组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房颤组和丹参多酚酸组大鼠心肌组织中MMP-2、MMP-9、VCAM-1、ICAM-1、p-ERK1/2和p-NF-κB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房颤组比较,丹参多酚酸组大鼠心肌组织中MMP-2、MMP-9、VCAM-1、ICAM-1、p-ERK1/2和p-NF-κB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房颤组大鼠心肌组织中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与VCAM-1(r=0.435,P<0.01;r=0.512,P<0.01)和ICAM-1(r=0.486,P<0.01;r=0.579,P<0.01)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结论:丹参多酚酸可通过抑制房颤大鼠心房组织ERK1/2-NF-κB信号通路激活,降低VCAM-1和ICAM-1水平,抑制心肌纤维化,从而发挥对房颤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 心房颤动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细胞间黏附分子1 细胞外信号调节酶1/2-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潜伏膜蛋白1胞外区融合蛋白的表达及纯化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大为 朱进 +1 位作者 陈仁杰 冯振卿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0-423,共4页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胞外肽段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融合蛋白,并用该融合表达蛋白检测EB病毒相关鼻咽癌(NPC)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方法:用BamHⅠ和EcoRⅠ将含LMP1胞外区重组基因的质粒pMD18-LMP1双酶切...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胞外肽段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融合蛋白,并用该融合表达蛋白检测EB病毒相关鼻咽癌(NPC)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方法:用BamHⅠ和EcoRⅠ将含LMP1胞外区重组基因的质粒pMD18-LMP1双酶切后,克隆到pGEX-4T-2中。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核酸序列分析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以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表达的蛋白经谷胱甘肽S-转移酶柱亲和层析纯化,纯化的蛋白经Westernblot法检测鉴定。结果:重组表达质粒经酶切鉴定为阳性,核酸序列分析正确。SDS-PAGE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32.2ku,此抗原能够与鼻咽癌患者血清中抗体特异性结合。结论:成功获得了LMP1胞外区重组基因表达的蛋白,并证明原核表达的LMP1胞外肽段保持了原有的抗原性,能够与EBV相关鼻咽癌患者血清中的抗体特异性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B病毒 LMP1 胞外区 重组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