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0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79-2022年南极海冰范围变动特征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邓丽静 王慧 +2 位作者 金波文 吕江华 全梦媛 《海洋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4,共10页
海冰是海洋-大气交互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极海冰对于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南极海冰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1979-2022年南极以及周边5个子区域(威德尔海、印度洋海域、太平洋海域、罗斯海和别林斯高晋海-阿蒙森海)海冰范围... 海冰是海洋-大气交互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极海冰对于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南极海冰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1979-2022年南极以及周边5个子区域(威德尔海、印度洋海域、太平洋海域、罗斯海和别林斯高晋海-阿蒙森海)海冰范围的时空变化特征,基于傅里叶级数展开式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从周期波动性和趋势稳定性两个方面来探索开展南极海冰范围变化特征和趋势性分析。结果表明:(1)南极海冰范围季节变化特征明显,一般夏季(2月)最小,冬季(9月)最大;1979-2022年,南极海冰范围变化趋势总体不显著,但阶段性特征明显,其间经历几次海冰急剧减少的突变,2022年南极海冰范围为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的最小值;1980-2009年,南极海冰范围在年代际尺度上呈阶梯增加,2010-2022年,南极海冰范围减少。(2)南极每个子区域海冰范围均存在1个突变点;南极海冰范围存在3个突变点,周边区域海冰范围的共同叠加造成了南极整体海冰范围更为频繁的变动。(3)南极海冰变化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未来需要强化观测和模拟,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海冰范围 趋势稳定性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23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析
2
作者 李英华 李莉 王兰兰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6-430,共5页
目的分析2012—2023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变化趋势,为健康素养促进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全国健康素养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2年的8.80%提升至2023年的29.70%,增长幅度为20.90个百分点,... 目的分析2012—2023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变化趋势,为健康素养促进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全国健康素养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2年的8.80%提升至2023年的29.70%,增长幅度为20.90个百分点,平均年增长幅度为1.90个百分点,平均年增长速度为11.69%。从城乡分布来看,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平均年增长幅度为1.95个百分点,平均年增长速度为9.88%,农村居民平均年增长幅度1.74个百分点,平均年增长速度为12.57%,城乡差距趋于减小。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平均年增长幅度最大,为2.0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平均年增长速度最大,为12.24%,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趋于减小。从性别分布来看,男性健康素养水平平均年增长幅度和平均年增长速度均高于女性,分别为1.93个百分点和12.03%。从年龄分布来看,15~<25岁组平均年增长速度最大,为13.43%;65~<70岁组平均年增长速度最小,为6.52%。从文化程度分布来看,平均年增长幅度最大者为大专及以上人群,平均年增长幅度为2.70个百分点;平均年增长速度最大者为初中组,平均年增长速度为10.66%;不识字/少识字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各项指标均处于最低水平,平均年增长幅度为0.08个百分点,平均年增长速度为2.65%。结论11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有较大幅度提升,但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存在城乡、地区及人群间的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居民 健康素养水平 平均年增长幅度 平均年增长速度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的北极海冰范围多步预测策略研究
3
作者 王漫漫 邹斌 +3 位作者 石立坚 曾韬 张颖 路敦旺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2,共12页
已有研究对北极海冰范围开展单步预测,而多步预测及其策略研究有待进一步探索。使用1979-2022年的北极月平均海冰范围数据,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深度学习方法,结合递归(Recursive)、直接(Direct)、多输入多输出(MIMO)和Seq2Seq策略... 已有研究对北极海冰范围开展单步预测,而多步预测及其策略研究有待进一步探索。使用1979-2022年的北极月平均海冰范围数据,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深度学习方法,结合递归(Recursive)、直接(Direct)、多输入多输出(MIMO)和Seq2Seq策略实现对未来12个月北极海冰范围的多步预测。结果表明:24个月为模型的最佳输入长度;与另外3种基本的多步预测策略相比,Seq2Seq策略对12个月北极海冰范围预测的准确性更好,均方根误差为3.30×10^(5)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海冰范围 长短期记忆网络 多步预测策略 Seq2Seq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SAR影像洪水淹没范围提取
4
作者 刘艺博 葛小三 《遥感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94,共10页
快速、准确地划分洪水淹没范围对于防洪救灾工作至关重要。由于合成孔径雷达(SAR)中噪声的存在,当前的方法在洪水淹没范围提取方面表现出有限的准确性,存在提取结果粘连、边界提取粗糙、细长型洪涝淹没区域无法准确提取等问题。针对这... 快速、准确地划分洪水淹没范围对于防洪救灾工作至关重要。由于合成孔径雷达(SAR)中噪声的存在,当前的方法在洪水淹没范围提取方面表现出有限的准确性,存在提取结果粘连、边界提取粗糙、细长型洪涝淹没区域无法准确提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深度学习洪水淹没范围提取网络——Siam-FRNet。编码器部分以孪生网络为基础,设计了一种跨时相特征交互模块,对洪灾前后的SAR影像进行多尺度的特征提取,促进双时相特征耦合,抑制无关信息干扰。解码器部分构建了并行光谱轴向自注意模块,独立地从行和列两个维度获取图像对之间的依赖关系,更好地获取全局信息;最后引入了变化感知模块,有效地提取影像前后洪水变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在S1GFloods数据集上提取结果达到最优,准确率、F1分数和mIoU分别达到了97.19%、95.47%、93.67%,优化了边缘细节,增强了细长型洪涝淹没区域提取结果的联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洪水淹没范围 变化检测 深度学习 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ular extent effect of micromotion target in SAR image by polar format algorithm 被引量:1
5
作者 Bin Deng Yuliang Qin +1 位作者 Hongqiang Wang Yanpeng L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4年第3期428-433,共6页
Target micromotion not on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arget recognition but also leads to esoteric characteristics in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imaging. This paper finds out an interesting phenomenon, i.e. th... Target micromotion not on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arget recognition but also leads to esoteric characteristics in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imaging. This paper finds out an interesting phenomenon, i.e. the angular extent effect, in micro-motion target images formulated by the polar format algorithm. A micromotion target takes on multiple pairs of paired echoes (PEs) around the true point, and each PE extends for an angle which is exactly equal to the angular extent of the synthetic aperture, regardless of the micromotion frequency. The effect is derived and interpreted by us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ssel functions. Then it is demonstrated by simulation experiments of a target with different micromotion frequencies. The reve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effect is highly beneficial to micromotion-target SAR image understanding as wel as target recogn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MICROMOTION MICRO-DOPPLER polar format algorithm (PFA) angular extent eff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西秦岭矿床成矿系列及其量化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何进忠 丁振举 +3 位作者 朱永新 甄红旭 张万仁 刘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8-234,共17页
本文以中国矿产地质志项目规定的矿种为基本因素,厘定甘肃西秦岭矿床成矿系列及其各种归并形式,并通过量化评价结果反映其找矿意义。基于39种既有矿产的分布特征,按照矿床成矿系列厘定原则,在甘肃西秦岭厘定了21个矿床成矿系列和84个矿... 本文以中国矿产地质志项目规定的矿种为基本因素,厘定甘肃西秦岭矿床成矿系列及其各种归并形式,并通过量化评价结果反映其找矿意义。基于39种既有矿产的分布特征,按照矿床成矿系列厘定原则,在甘肃西秦岭厘定了21个矿床成矿系列和84个矿床式。根据矿床成矿系列对应的成矿作用、成矿地质环境和构造旋回,将该区域的矿床成矿系列归并为5个矿床成矿系列组合、12个矿床成矿系列类型和4个矿床成矿系列组;针对华力西—燕山期构造旋回中存在构造亚旋回的特点,在其中划分出了矿床成矿系列亚组;探讨了矿床成矿系列在构造旋回中的演化规律。提出了资源当量和当量密度概念,结合其他成矿广度指数和成矿强度指数,有效地进行了矿床成矿系列及其3种归并形式的量化评价。结果表明:矿床成矿系列的成矿多样性与中酸性岩浆活动强度正相关;优势矿床成矿系列是中秦岭华力西—印支期岩浆相关矿床成矿系列、中秦岭晚古生代沉积矿床成矿系列、中秦岭华力西—印支期含矿流体矿床成矿系列、南秦岭印支—燕山期岩浆相关矿床成矿系列、南秦岭古生代—三叠纪沉积矿床成矿系列和南秦岭华力西—印支期含矿流体矿床成矿系列;优势矿床成矿系列类型是前陆盆地叠加后碰撞矿床成矿系列类型和岩浆弧叠加后碰撞矿床成矿系列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成矿系列 成矿多样性 成矿广度 成矿强度 优势矿床成矿系列 优势矿床成矿系列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损伤模型下偏心不耦合装药爆破特性 被引量:1
7
作者 梁瑞 祁芳霞 +2 位作者 周文海 李生荣 楼晓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8-105,共8页
在实际爆破工程中,药包因自身重量与炮孔处于偏心不耦合的相对位置。此装药结构下,爆破荷载对其炮孔近区的岩体作用分布不均匀,会造成炮孔近区爆炸能量及损伤演化分布的差异。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分别采用HJC模型和RHT模型建立岩石单孔爆... 在实际爆破工程中,药包因自身重量与炮孔处于偏心不耦合的相对位置。此装药结构下,爆破荷载对其炮孔近区的岩体作用分布不均匀,会造成炮孔近区爆炸能量及损伤演化分布的差异。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分别采用HJC模型和RHT模型建立岩石单孔爆破结构,探究了不同本构模型下偏心不耦合装药岩体的爆炸损伤特性。结果表明,基于本文的模拟环境,同心不耦合装药条件下,炮孔周围损伤程度基本相同,但RHT模型下的损伤范围比HJC模型大近一倍;随着偏心系数的增大,HJC模型损伤范围偏向于炮孔耦合侧,RHT模型炮孔耦合侧与非耦合侧爆破损伤范围分布不均;RHT模型能更准确地呈现实际爆破工程中岩体裂纹的扩展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偏心不耦合 损伤模型 爆破载荷 损伤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多自主水下航行器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浩亮 柴亚星 +3 位作者 王丹 刘陆 王安青 彭周华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4-1034,共11页
针对考虑外部海洋环境扰动和内部模型不确定性的多自主水下航行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研究其在通信资源受限和机载能量受限下的协同路径跟踪控制问题.首先,针对水声通信信道窄造成的通信资源受限问题,设计一种基于事... 针对考虑外部海洋环境扰动和内部模型不确定性的多自主水下航行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研究其在通信资源受限和机载能量受限下的协同路径跟踪控制问题.首先,针对水声通信信道窄造成的通信资源受限问题,设计一种基于事件触发机制(Event-triggered mechanism,ETM)的协同通信策略;然后,针对模型不确定性和海洋环境扰动问题,设计一种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来逼近水下航行器的未知动力学,并降低了系统采样次数;最后,针对机载能量受限问题,设计一种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动力学控制律,在保证控制精度的前提下,降低了执行机构的动作频次,从而节省了能量消耗.应用级联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分别验证了闭环系统是输入状态稳定的且系统不存在Zeno行为.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多自主水下航行器协同路径跟踪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水下航行器 事件触发机制 协同路径跟踪 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侵权法中“故意”适用的理论基础及完善路径 被引量:1
9
作者 吕姝洁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101,共8页
在侵权法完全赔偿原则的影响下,关于故意的研究主要包含在过错问题中,涉及过错程度的研究较少。尤其在第三人侵害债权、纯粹经济利益损失等问题上,“故意”是否为要件仍存在不确定性。在责任范围上,“故意”在何种程度上影响责任范围,... 在侵权法完全赔偿原则的影响下,关于故意的研究主要包含在过错问题中,涉及过错程度的研究较少。尤其在第三人侵害债权、纯粹经济利益损失等问题上,“故意”是否为要件仍存在不确定性。在责任范围上,“故意”在何种程度上影响责任范围,也存在不确定性。侵权法关注行为人的道德可责性,故意正属于这一趋势的环节之一;且动态系统论等新理论对民法典的影响,需要梳理、分析故意在侵权法中的影响与作用。通过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关于故意对侵权损害赔偿责任认定和责任范围影响的情形的比较与分析,结合中国目前关于故意的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探究故意在中国民法典话语体系下适用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意 责任成立 责任范围 道德可责性 客观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叶摊放失水程度对夏季绿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海燕 曾维超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111-115,共5页
【目的】探明夏季茶鲜叶不同摊放失水程度对绿茶品质的影响,为有效改善夏季绿茶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湖北五峰群体种1芽2叶、1芽3叶为原料(夏暑茶鲜叶),进行不同摊放失水程度处理(摊放失水10%、15%、20%、25%)后加工成干茶样,... 【目的】探明夏季茶鲜叶不同摊放失水程度对绿茶品质的影响,为有效改善夏季绿茶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湖北五峰群体种1芽2叶、1芽3叶为原料(夏暑茶鲜叶),进行不同摊放失水程度处理(摊放失水10%、15%、20%、25%)后加工成干茶样,测定其生化成分含量,结合感官审评对其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感官品质中,摊放失水15%的茶样香气得分最高,为81.25分;摊放失水20%的茶样滋味得分最高,为77.83分;感官品质总分以摊放失水15%的茶样得分最高(78.61分),显著(P<0.05)高于摊放失水25%茶样。理化成分中,摊放失水10%和失水15%的茶样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22.29 g/kg和21.83 g/kg,显著高于摊放失水20%和25%茶样;茶多酚含量分别为177.29 g/kg和177.25 g/kg,显著低于摊放失水20%和25%茶样;摊放失水15%的茶样氨基酸含量最高,达32.59 g/kg,显著高于摊放失水25%茶样;摊放失水15%的酚氨比最低,仅5.44,显著低于摊放失水25%茶样。【结论】夏季茶树鲜叶摊放失水15%后加工制成绿茶的酚氨比最低、感官品质最好、滋味浓强、基本无苦涩味、清香带栗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绿茶 摊放失水程度 品质 感官审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气海洋多变量与海冰时序特征的北极海冰范围预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延瑞 张怡宁 +1 位作者 芦智伟 朱红春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1-533,共1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北极地区的大气海洋环境剧烈变化,导致海冰变化更加不稳定,使得海冰预测的难度增大。本研究选择海表温度、2 m平均气温、二氧化碳浓度为大气海洋变量,海冰范围距平为时序特征参数,将上述参量作为北极海冰范围(Sea ...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北极地区的大气海洋环境剧烈变化,导致海冰变化更加不稳定,使得海冰预测的难度增大。本研究选择海表温度、2 m平均气温、二氧化碳浓度为大气海洋变量,海冰范围距平为时序特征参数,将上述参量作为北极海冰范围(Sea Ice Extent,SIE)的预测要素,建立了面向SIE的多变量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模型,对比分析了2015-2021年不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结果显示:本研究所构建模型的RMSE、MAE、MAPE分别为0.353×106 km2、0.261×106 km2和3.191%。相比于其他预测模型,结合大气海洋变量和时序特征参数后的LSTM模型预测结果误差更小,拟合效果更好,可以消除夏季海冰剧烈变化对预测效果的影响,提高海冰范围的预测精度,对北极航道的通航安全保障工作具有重要的研究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海冰范围 LSTM神经网络模型 时间序列预测 时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脱石结构Fe(Ⅲ)还原程度对氧化过程·OH形成及有机质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艳琦 符俊宏 +3 位作者 刘细祥 廖文娟 张娜 崔浩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6-1066,共11页
土壤和沉积物有氧-无氧界面黏土矿物结构Fe(Ⅱ)氧化产生的羟自由基(·OH)在有机物质转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土壤和沉积物黏土矿物结构Fe(Ⅲ)的还原程度会随环境条件变化而不同,然而,关于含铁黏土矿物还原程度[Fe(Ⅱ)/Fe总]对氧化... 土壤和沉积物有氧-无氧界面黏土矿物结构Fe(Ⅱ)氧化产生的羟自由基(·OH)在有机物质转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土壤和沉积物黏土矿物结构Fe(Ⅲ)的还原程度会随环境条件变化而不同,然而,关于含铁黏土矿物还原程度[Fe(Ⅱ)/Fe总]对氧化过程中·OH的形成及有机质矿化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以富铁绿脱石为黏土矿代表,研究了不同还原程度绿脱石[Fe(Ⅱ)/Fe总:15%、22%、39%和56%]有氧氧化产生·OH的机制及该过程对溶解性有机质(DOM)转化的差异。结果表明,当不同还原程度绿脱石的悬浊液体系中结构Fe(Ⅱ)浓度为2.2 mmol·L^(-1)时,随着还原程度从15%增加到56%,其氧化120 min后·OH的累积浓度从13.6μmol·L^(-1)增加到27.1μmol·L^(-1),单位O_(2)转化为·OH的效率从3.3%提高到5.9%。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氮蓝四唑(NBT)猝灭实验和2,2′-联吡啶(BPY)钝化边缘反应位点的结果证明了还原程度为15%的绿脱石主要存在二八面体Fe(Ⅱ)[Al-Fe(Ⅱ)],并在边缘位点活化O2产生·OH;而还原程度为56%的绿脱石除二八面体Fe(Ⅱ)外,还存在高活性三八面体[Fe(Ⅱ)-Fe(Ⅱ)-Fe(Ⅱ)],底面位点和边缘位点均可活化O_(2)产生·OH,并且O2在底面位点还原形成·OH效率更高。氧化过程中·OH矿化溶解性有机质(DOM)形成CO_(2)的含量随绿脱石的还原程度的升高而升高。因此,与低还原程度绿脱石(15%)相比,高还原程度的绿脱石(56%)存在高活性三八面体并能从底面位点形成·OH从而提高了·OH生成的效率并进一步促进了DOM的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脱石 结构二价铁 还原程度 羟自由基(·OH) 天然DOM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IP6模式对北极海冰的模拟及夏季无冰时间集合预估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海波 李佳琦 +1 位作者 王梓琦 王晓春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8-253,共16页
CMIP6(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共有52个模式提供了历史试验海冰密集度和海冰厚度的模拟数据,其中有35个模式提供了中等排放情景(SSP245)和高排放情景(SSP585)下未来海冰的模拟数据。本文从历史试验中3月、9月... CMIP6(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共有52个模式提供了历史试验海冰密集度和海冰厚度的模拟数据,其中有35个模式提供了中等排放情景(SSP245)和高排放情景(SSP585)下未来海冰的模拟数据。本文从历史试验中3月、9月以及海冰年内变化模拟的角度综合评估了52个模式,并依据评估结果及1982—2012年预估试验的结果选择了部分模式使用相关约束法及多模式集合平均法预估了北极出现夏季无冰的时间。筛选出排名前19的模式用于预估未来海冰范围。在中等排放情景(SSP245)下,相关约束法预估在2065年北极将会首次出现夏季无冰的情况,而多模式集合平均法预估夏季无冰的情况将于2064年出现,两者预估的时间仅相差1年。在高排放情景(SSP585)下,相关约束法预估在2051年北极将会首次出现夏季无冰的情况,而多模式集合平均法预估夏季无冰的情况将于2050年以后出现,两者预估的时间也仅相差1年。2种方法在使用同样的模式组合时预估的结果相差不大。与其他研究类似,2种情景下的预估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6 模式评估 北极海冰范围 海冰范围预估 北极夏季无冰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状态量特征的电网安全稳定紧急控制策略制定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亚洲 李威 +2 位作者 刘福锁 薛峰 李兆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112,共10页
高比例新能源大电网的运行方式呈现强不确定性和强非线性,利用单一状态量作为方式字(如断面功率)制定的紧急控制策略失配风险愈发增加。基于扩展等面积准则量化分析理论,分析了节点功率注入空间变化引起主导模式稳定性变化及紧急控制策... 高比例新能源大电网的运行方式呈现强不确定性和强非线性,利用单一状态量作为方式字(如断面功率)制定的紧急控制策略失配风险愈发增加。基于扩展等面积准则量化分析理论,分析了节点功率注入空间变化引起主导模式稳定性变化及紧急控制策略失配的机理,提出了一种从海量节点功率注入空间中获取影响策略失配的主导特征挖掘方法。基于主导特征的暂态稳定参与因子,通过主导特征量的分群聚合,提出基于多状态量特征的紧急控制策略扩展方式字确定方法。通过扩展紧急控制策略方式字,降低离线紧急控制策略失配风险,提高紧急控制策略的适应性。最后,以实际电网的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控制 暂态稳定 扩展等面积准则 策略失配 多状态量 参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EX-LLM的本地轻量化课程教学智能辅助系统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嘉睿 张豈明 +4 位作者 毕枫林 张琰彬 王伟 任而今 张海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172,共11页
提出并实现了一个本地轻量化课程教学智能辅助系统.该系统利用IPEX-LLM(Intel PyTorch extention for large language model)加速库,在计算资源受限的设备上高效部署并运行经过QLoRA(quantum-logic optimized resource allocation)框架... 提出并实现了一个本地轻量化课程教学智能辅助系统.该系统利用IPEX-LLM(Intel PyTorch extention for large language model)加速库,在计算资源受限的设备上高效部署并运行经过QLoRA(quantum-logic optimized resource allocation)框架微调的大语言模型,并结合增强检索技术,实现了智能问答、智能出题、教学大纲生成、教学演示文档生成等4个主要功能模块的课程灵活定制,在帮助教师提高教学备课和授课的质量与效率、保护数据隐私的同时,支撑学生个性化学习并提供实时反馈.在性能实验中,以集成优化后的Chatglm3-6B模型为例,该系统处理64-token输出任务时仅需4.08 s,验证了其在资源受限环境下快速推理的能力.在实践案例分析中,通过与原生Chatgml-6B和ChatGPT4.0在功能实现上的对比,进一步表明了该系统具备优越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辅助 计算资源受限 IPEX-LLM 微调 增强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器齿形参数对换挡冲击的影响
16
作者 陈潘明 丁华 赵敬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90-2098,共9页
针对同步器换挡过程中出现的二次冲击问题,分析冲击产生的机理,利用AMESim软件建立同步器换挡仿真模型。分析齿宽、锁止角、切向间隙、背角4个齿形参数对同步器换挡冲击的影响,提出换挡时间、二次冲击力峰值、冲击度3个换挡冲击评价指... 针对同步器换挡过程中出现的二次冲击问题,分析冲击产生的机理,利用AMESim软件建立同步器换挡仿真模型。分析齿宽、锁止角、切向间隙、背角4个齿形参数对同步器换挡冲击的影响,提出换挡时间、二次冲击力峰值、冲击度3个换挡冲击评价指标。引入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筛选出对换挡冲击影响显著的齿形参数。通过全因子试验得出评价指标的响应面近似模型,确定齿形参数最优水平方案。结果表明:齿宽和锁止角增大时,换挡冲击明显减小,切向间隙和背角对换挡冲击几乎没有影响。当齿宽为4.2 mm,锁止角为36°时,换挡冲击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器 换挡冲击 换挡时间 二次冲击力峰值 冲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20年逐年1Km中国夏季地表城市热岛空间数据集及空间扩张分析
17
作者 贾若愚 刘洛 +2 位作者 徐新良 韩冬锐 乔治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9-154,共6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城市热岛效应日益加剧。本研究耦合地表温度、土地利用覆被、城市建成区边界和数字高程模型等数据,基于GEE(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对逐8天MODIS LST(Land Surface Temperature)产品进行时间...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城市热岛效应日益加剧。本研究耦合地表温度、土地利用覆被、城市建成区边界和数字高程模型等数据,基于GEE(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对逐8天MODIS LST(Land Surface Temperature)产品进行时间线性插值并生产全国无缝LST数据,进一步利用动态简化城市边界算法,研发2005—2020年逐年1 km空间分辨率中国夏季地表城市热岛空间数据集。在此基础上,使用城市热岛空间扩张指数揭示2005—2020年夏季昼夜中国城市热岛空间扩张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5—2020年夏季昼夜中国地表城市热岛面积分别增长1.95和2.49倍。2020年夏季昼夜中国地表城市热岛强度分别为1.36℃和1.33℃,较2005年增长0.08℃和0.38℃。2005—2020年夏季昼夜中国地表城市热岛空间扩张均以边缘型为主,2015—2020年城市热岛空间扩张程度在各时期最高。填充型城市热岛空间扩张城市热岛强度最高。本研究所研发的时间线性插值算法和动态简化城市边界算法为长时间序列城市热岛效应空间识别和城市热岛强度表征提供技术范式,中国地表城市热岛空间数据集为主动适应和减缓城市热环境风险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效应 地表温度 时间线性插值 动态简化城市边界算法 空间扩张 GE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progressive framework for rotary motion deblurring
18
作者 Jinhui Qin Yong Ma +2 位作者 Jun Huang Fan Fan You D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59-172,共14页
The rotary motion deblurring is an inevitable procedure when the imaging seeker is mounted in the rotating missiles.Traditional rotary motion deblurring methods suffer from ringing artifacts and noise,especially for l... The rotary motion deblurring is an inevitable procedure when the imaging seeker is mounted in the rotating missiles.Traditional rotary motion deblurring methods suffer from ringing artifacts and noise,especially for large blur extents.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we propose a progressive rotary motion deblurring framework consisting of a coarse deblurring stage and a refinement stage.In the first stage,we design an adaptive blur extents factor(BE factor)to balance noise suppression and details reconstruction.And a novel deconvolution model is proposed based on BE factor.In the second stage,a triplescale deformable module CNN(TDM-CNN)is designed to reduce the ringing artifacts,which can exploit the 2D information of an image and adaptively adjust spatial sampling locations.To establish a standard evaluation benchmark,a real-world rotary motion blur dataset is proposed and released,which includes rotary blurred images and corresponding ground truth images with different blur angles.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outperforms the state-of-the-art models on synthetic and real-world rotary motion blur datasets.The code and dataset are available at https://github.com/JinhuiQin/RotaryDeblur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tary motion deblurring Progressive framework Blur extents factor TDM-C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化检测和直方图斜率差分割的洪水监测应用
19
作者 陈赛楠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47-251,共5页
洪水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了解极端洪水空间范围,有益于决策者和救灾机构为受洪水灾害影响的人员提供即时支持。本文提出了一种图像分割方法CDHSD提取洪水范围,首先通过变化检测获取初始分割差异图,然后基于直方图斜率差异分... 洪水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了解极端洪水空间范围,有益于决策者和救灾机构为受洪水灾害影响的人员提供即时支持。本文提出了一种图像分割方法CDHSD提取洪水范围,首先通过变化检测获取初始分割差异图,然后基于直方图斜率差异分布确定分割阈值,最后利用地形数据和形态学操作细化分割结果,获取淹没区域。以RadarSat-2 SAR雷达数据进行灾中洪水检测,与常用阈值分割方法KI、ISO相比,CDHSD在渥太华RadarSat-2 SAR试验总体分类精度达到98.27%,可很好地识别洪水边界细节。以2019年英国约克洪水为例,针对洪水实况数据稀缺的问题,对Sentinel-2光学影像进行CDHSD洪水区域识别,总体分类精度为99.6%,验证了光学影像作为洪水检测对比数据的可行性。以Sentinel-1 SAR影像进行洪水灾中检测,洪水用户精度为85.74%。研究表明,CDHSD方法可以较好检测洪水区域,为洪水监测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没范围 变化检测 SAR 直方图斜率差 图像分割 洪水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入回水壅高的水库临时淹没范围快速确定方法
20
作者 邓理思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6-70,共5页
为快速分析水电站汛期不同水位控制下的临时淹没影响,评估可能产生的淹没损失情况,以满足水电站汛期水位动态控制的需要,提出了一种考虑回水壅高的临时淹没范围快速确定方法。该方法基于Python语言进行ArcGIS平台的线性插值工具二次开发... 为快速分析水电站汛期不同水位控制下的临时淹没影响,评估可能产生的淹没损失情况,以满足水电站汛期水位动态控制的需要,提出了一种考虑回水壅高的临时淹没范围快速确定方法。该方法基于Python语言进行ArcGIS平台的线性插值工具二次开发,从而获得了回水的DEM,之后再与库区DEM进行相应计算,即可获得水电站汛期不同抬高运行水位下的库区淹没范围。将该方法在红水河岩滩水电站进行了应用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在8 s内输出临时淹没范围,与经典水动力学模型HEC-RAS进行了对比分析,所建模型的总体精度为0.92,能大幅提高水库不同水位控制下临时淹没影响的分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水壅高 水库临时淹没范围 淹没影响 岩滩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