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旋弹二维修正引信双旋结构气动特性及气动力表征 被引量:4
1
作者 申强 仇李良 +1 位作者 蒲文洋 李红云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9-368,共10页
针对配二维弹道修正引信高旋弹具有弹体气动参数非对称、纵向和横向修正紧密耦合等问题,为了准确表征高旋弹气动参数、明确修正弹丸气动特性和产生机理,提出了基于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仿真的双旋结构气动力计算分析方法.... 针对配二维弹道修正引信高旋弹具有弹体气动参数非对称、纵向和横向修正紧密耦合等问题,为了准确表征高旋弹气动参数、明确修正弹丸气动特性和产生机理,提出了基于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仿真的双旋结构气动力计算分析方法.在构建双滚转域流场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对比了二维修正引信不同控制状态下的弹丸受力情况;明确了高旋弹固有气动力和二维修正引信所引起的气动力;建立并推导了攻角与滚转角耦合情况下的舵片受力模型.研究表明:针对二维修正组件,需要考虑合攻角与舵滚转角的相对位置关系以计算诱导阻力;受迎背风和舵片绕流影响,舵片受力模型和弹体的横、纵向气动力均随攻角、滚转角及马赫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旋弹 二维弹道修正 CDF仿真计算 固定舵 双旋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后舵尾控修正弹的弹道控制仿真 被引量:3
2
作者 郭首邑 王良明 +1 位作者 傅健 雷鑫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09-2217,共9页
为增强修正弹控制舵的快速响应能力和弹道修正效果,且理论上减弱舵片在高旋状态下对弹体的气动扰流影响,设计一种控制舵置于质心后部、与弹尾部高度配合的新型二维修正弹。建立弹体模型,设计以优化后的新式制导方案和比例微积分控制法... 为增强修正弹控制舵的快速响应能力和弹道修正效果,且理论上减弱舵片在高旋状态下对弹体的气动扰流影响,设计一种控制舵置于质心后部、与弹尾部高度配合的新型二维修正弹。建立弹体模型,设计以优化后的新式制导方案和比例微积分控制法为主体的组合控制策略,分析无控和有控状态下关键变量参数的变化规律,对基于参数最优值下的弹道修正过程进行仿真计算;采用蒙特卡洛打靶法分析扰动状态下的落点散布情况。仿真结果表明:此控制策略下后舵尾控弹的实际滚转角吻合于输入指令,整个过程速度高低角和方向角的变化范围仅为2°和7°,基于最优值的控制修正过程和扰动状态下的最终落点情况也保证了弹体进行平稳运动的同时具备更优的偏差修正能力,进一步证实了设计的新型弹体模型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制导弹药 弹道修正弹 尾控舵 控制策略 弹道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式布局二维修正双旋弹角运动及转向响应特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红云 申强 邓子龙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66-1876,共11页
为研究鸭式布局双旋弹受控状态下的动态响应规律,对弹丸角运动特性及转向响应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基于7自由度刚体弹道模型,求解弹丸受控状态下的攻角瞬态及稳态解析解,并推导弹丸瞬态及稳态转向响应解析表达式。研究控制指令更新周期、... 为研究鸭式布局双旋弹受控状态下的动态响应规律,对弹丸角运动特性及转向响应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基于7自由度刚体弹道模型,求解弹丸受控状态下的攻角瞬态及稳态解析解,并推导弹丸瞬态及稳态转向响应解析表达式。研究控制指令更新周期、射角、转速及初速对转向响应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输入控制力方向对转向响应相移角影响较小;控制指令更新周期较短时,在弹道顶点相移角瞬态解与稳态解相差较大,采用瞬态解修正后弹丸横纵向耦合程度较低,随着指令更新周期的增大,转向响应相移角瞬态解逐渐趋于稳态解;相移角稳态解随转速增加而减小,随初速增加而增加。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可为鸭式布局双旋弹二维修正控制系统分析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弹道修正弹 鸭式布局 角运动特性 转向响应特性 瞬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脉冲修正弹弹道设计方法
4
作者 柏绍波 周宇 +4 位作者 马佳佳 姚新涛 彭家宝 王成 刘欢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62,共5页
脉冲修正弹由于点火修正次数有限,所以必须合理进行弹道设计才能达到最佳作战效果。针对高炮配用脉冲修正弹弹道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脉冲修正弹弹道设计方法,将脉冲修正弹点火时刻序列作为控制变量,引炸时刻实际弹道与目... 脉冲修正弹由于点火修正次数有限,所以必须合理进行弹道设计才能达到最佳作战效果。针对高炮配用脉冲修正弹弹道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脉冲修正弹弹道设计方法,将脉冲修正弹点火时刻序列作为控制变量,引炸时刻实际弹道与目标未来点的位置偏差作为优化目标,建立优化问题进行求解。以高低角偏差及方位角偏差下的射向偏差弹道作为实际弹道,对不同修正能力的脉冲修正弹进行弹道设计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弹道设计方法有效,通过求解脉冲修正弹的点火时刻序列,可得到终端位置无偏的弹道方案。该弹道设计方法可作为考虑误差项的抗干扰弹道设计以及点火时刻序列表编制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修正弹 弹道设计 方案弹道 高炮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磁与卫星组合的高旋弹丸滚转角高频测量及系统误差计算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曹鹏 于纪言 +2 位作者 王晓鸣 姚文进 吴有龙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95-800,共6页
为了研究地磁与卫星组合测量的系统误差并提高其测量频率,利用高旋弹丸的飞行特性,建立了基于小攻角及单轴旋转假设的弹丸滚转角及其角速率的高频测量方法,并推导了其滚转角及其角速率计算的系统误差方程。通过建立以俯仰角为变量的仿... 为了研究地磁与卫星组合测量的系统误差并提高其测量频率,利用高旋弹丸的飞行特性,建立了基于小攻角及单轴旋转假设的弹丸滚转角及其角速率的高频测量方法,并推导了其滚转角及其角速率计算的系统误差方程。通过建立以俯仰角为变量的仿真模型,完成了组合测量系统在全域范围内实时变化的系统误差计算。经6自由度(DOF)外弹道仿真验证,在排除弹轴与地磁矢量的较小夹角区域后,其整体滚转角误差小于±5°,角速率误差小于±5°/s.在中小射角发射条件下,地磁与卫星组合的滚转角计算方法能够满足高旋弹丸的高频高精度的滚转角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地磁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组合测量 滚转角 弹道修正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转鸭舵式弹道修正弹气动力工程模型与辨识 被引量:16
6
作者 程杰 于纪言 +1 位作者 王晓鸣 姚文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42-1548,共7页
修正弹的气动力可表示为外形和飞行状态的函数,其模型直接影响动力学系统求解的准确性。在风洞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适用于隔转鸭舵式弹道修正弹的气动力工程模型。模型综合考虑复攻角和鸭舵相位角的复合效应,并利用最小二乘方法对修... 修正弹的气动力可表示为外形和飞行状态的函数,其模型直接影响动力学系统求解的准确性。在风洞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适用于隔转鸭舵式弹道修正弹的气动力工程模型。模型综合考虑复攻角和鸭舵相位角的复合效应,并利用最小二乘方法对修正弹阻力、升力、侧向力以及俯仰力矩的工程模型进行参数辨识,模型预测结果得到了计算流体力学计算的验证。结果表明:鸭舵的诱导阻力较小,小攻角范围内利用对称拟合表征修正弹阻力的误差小于3.3%;在攻角和鸭舵相位角的综合影响下,升力表现为正弦特性,侧向力在鸭舵相位角为180°时会出现二次正弦叠加现象。气动力模型为隔转鸭舵式弹道修正弹的飞行特性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弹道修正 双旋弹 气动力 鸭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弹道模型的末段修正弹落点预测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兴隆 贾方秀 +2 位作者 王晓鸣 姚文进 吴巍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88-1194,共7页
针对末段修正弹在弹道末段快速预测落点的问题,提出一种将六自由度刚体外弹道模型线性化的方法,得到线性弹道方程组并求其解析解,结合剩余飞行弧长估算公式,推导出弹道落点快速预测解析公式。以六自由度弹道为基准,通过仿真分析了不同... 针对末段修正弹在弹道末段快速预测落点的问题,提出一种将六自由度刚体外弹道模型线性化的方法,得到线性弹道方程组并求其解析解,结合剩余飞行弧长估算公式,推导出弹道落点快速预测解析公式。以六自由度弹道为基准,通过仿真分析了不同射角不同预测点下线性弹道模型预测法的预测精度和解算时间,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偏流方向的落点预测误差小于8 m,解算速度相比三自由度数值积分落点预测法提高了一个数量级。该方法为弹载计算机进行实时快速弹道解算提供理论依据,对末段修正弹的工程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弹道解算 落点预测 末段修正弹 线性弹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转鸭舵式弹道修正弹电磁执行机构工况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程杰 于纪言 +1 位作者 王晓鸣 姚文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010-2015,共6页
为研究隔转鸭舵式弹道修正弹执行机构的工况,对鸭舵和轴承进行动力学建模,改进基于欧拉方法的双旋弹道模型,并利用弹道参数对电磁执行机构的设计工况进行验证.以不同发射条件下弹体和鸭舵的滚转状态为基础,提取执行机构的工作转速和电... 为研究隔转鸭舵式弹道修正弹执行机构的工况,对鸭舵和轴承进行动力学建模,改进基于欧拉方法的双旋弹道模型,并利用弹道参数对电磁执行机构的设计工况进行验证.以不同发射条件下弹体和鸭舵的滚转状态为基础,提取执行机构的工作转速和电磁扭矩.计算结果表明:鸭舵在出炮口后能够快速实现相对弹体的反向滚转,并逐渐达到低速的平衡状态,且平衡转速受发射条件影响小.弹体转速是引起执行机构工作转速范围较大的原因,弹丸经过弧顶后,执行机构的工况趋于平稳,转速保持在130 ~230 r/s范围,所需扭矩小于0.5 N·m.从执行机构工作带宽的角度考虑,最佳启控点宜在弧顶之后.基于顶层弹道模型获取关键部件设计指标的方法为双旋弹道修正弹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弹道修正 双旋弹 外弹道 执行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旋弹丸弹道修正组件控制响应模型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殷婷婷 贾方秀 +1 位作者 于纪言 王晓鸣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3-189,共7页
为提高靶场试验中修正组件的打击精度,获得更好的滚转控制效果,评估滚转控制算法和弹道修正策略的性能,建立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双旋弹丸弹道修正弹修正组件控制响应模型,提出了一种数值仿真与试验测试相结合的执行机构建模方法.该方法... 为提高靶场试验中修正组件的打击精度,获得更好的滚转控制效果,评估滚转控制算法和弹道修正策略的性能,建立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双旋弹丸弹道修正弹修正组件控制响应模型,提出了一种数值仿真与试验测试相结合的执行机构建模方法.该方法通过获取双旋执行机构在阶跃冲击下的时域响应特性,结合拉氏变换计算传递函数,建立电磁控制力矩动态响应模型;通过飞行试验进一步获得准确的气动力矩和隔转阻尼力矩模型,建立了双旋弹道修正组件固定鸭舵滚转控制响应模型.风洞环境下的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双旋弹丸弹道修正组件控制响应模型能够以较高的精度评估组件动态控制响应特性,误差小于1.5%.试验验证了建模方法的可行性,也为后续弹道修正策略和控制算法研究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分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弹道修正 双旋弹 滚转控制 控制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道修正弹滚转角辨识系统模型与误差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陈勇巍 程翔 张河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47,51,共5页
建立了航用弹道修正弹滚转角辨识系统数学模型,利用向弹上引信装定的初始信息及磁阻传感器探测到的地磁信息,使用滚转角解算算法求出滚转角。对理想弹道条件下的误差进行分析并通过实例进行仿真,验证该滚转角辨识系统可有效辨识出弹体... 建立了航用弹道修正弹滚转角辨识系统数学模型,利用向弹上引信装定的初始信息及磁阻传感器探测到的地磁信息,使用滚转角解算算法求出滚转角。对理想弹道条件下的误差进行分析并通过实例进行仿真,验证该滚转角辨识系统可有效辨识出弹体滚转角,在给定条件下能达到较高精度,误差基本在弹丸实际使用的允许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修正弹 地磁 滚转角 引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舵二维修正弹外弹道仿真与动态模拟 被引量:6
11
作者 郝永平 陈闯 +1 位作者 张嘉易 潘雷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8-697,共10页
为研究固定舵二维弹道修正弹的修正能力,采用流体力学分析软件Fluent与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软件Adams联合仿真方法建立了固定舵二维修正弹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基于鸭舵修正原理提出了仿真环境下鸭舵减旋和测姿的模拟方法,在Adams软件... 为研究固定舵二维弹道修正弹的修正能力,采用流体力学分析软件Fluent与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软件Adams联合仿真方法建立了固定舵二维修正弹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基于鸭舵修正原理提出了仿真环境下鸭舵减旋和测姿的模拟方法,在Adams软件环境下通过在舵片模型上建立Marker监测点实现了对鸭舵实时滚转角的直接监测;应用该仿真方法对横风作用力从1 N增大到10 N的情况进行仿真,相比于无风干扰,横偏增加了36.5%到298.0%;分别对10 N横风作用力、0.5°横向跳角和0.5°定起角干扰下的弹道修正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无修正情况下的横偏,在10 N横风作用力下的修正量能够达到90%,由跳角引起的横向、纵向落点偏差得到显著降低;通过与半实物仿真实验及实弹射击试验的对比,证明该仿真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修正弹 弹道修正 固定舵 减旋 测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载跟踪雷达测量弹道修正弹坐标转换模型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义 汪德虎 +1 位作者 王建明 李进军 《兵工自动化》 2012年第8期3-5,共3页
弹道修正弹是目前信息化弹药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对舰炮发射修正弹后的实际弹道与预定弹道进行比较、形成修正指令,建立了舰载雷达所测量的相对弹道到相对地球静止的绝对坐标系的转换模型,解决了舰炮发射修正弹以后舰艇继续航行,雷达随... 弹道修正弹是目前信息化弹药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对舰炮发射修正弹后的实际弹道与预定弹道进行比较、形成修正指令,建立了舰载雷达所测量的相对弹道到相对地球静止的绝对坐标系的转换模型,解决了舰炮发射修正弹以后舰艇继续航行,雷达随舰艇运动、摇摆和升沉对测量弹道的影响。仿真结果证明,该模型是可行的,可为进一步研究弹道辨识问题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修正弹 坐标变换 舰艇航行 摇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流调节的横向弹道修正方案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常思江 王中原 +1 位作者 史金光 刘铁铮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3-578,共6页
为了对旋转稳定炮弹的横向弹道进行修正,讨论了一种采用阻尼片机构进行偏流调节的横向弹道修正方案。阐述了该方案的原理及应用过程,给出了方案有效性的判别式及二维弹道修正计算模型。以某二维弹道修正弹为例,通过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 为了对旋转稳定炮弹的横向弹道进行修正,讨论了一种采用阻尼片机构进行偏流调节的横向弹道修正方案。阐述了该方案的原理及应用过程,给出了方案有效性的判别式及二维弹道修正计算模型。以某二维弹道修正弹为例,通过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定量和定性地分析了弹丸射角、阻尼片张开时刻以及阻尼片机构脱落子方案对横向修正方案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案不宜用于小射角射击条件;横向修正启控点应设计在弹道升弧段;采用阻尼片机构脱落子方案对弹丸的稳定飞行较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弹道学 旋转稳定弹 横向弹道 偏流 阻尼片 弹道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弹弹道修正引信修正能力仿真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虎全 李世义 +3 位作者 罗会浦 肖洪兵 王琴 郑倩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543-2545,共3页
首先分析了舵修正引信可行性,之后通过舵修正时全弹受力分析,给出了合并舵后对应的全弹受力表达式。在研究舵工作时弹丸攻角方程的基础上,推导出舵工作时动力平衡攻角的表达式,结合该表达式和修正力分析,提出了修正力计算公式。并对某... 首先分析了舵修正引信可行性,之后通过舵修正时全弹受力分析,给出了合并舵后对应的全弹受力表达式。在研究舵工作时弹丸攻角方程的基础上,推导出舵工作时动力平衡攻角的表达式,结合该表达式和修正力分析,提出了修正力计算公式。并对某旋转稳定弹修正力能力进行了计算仿真,结果表明所选用的舵修正某弹,修正能力足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稳定弹 弹道修正 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摄动原理的火箭弹落点实时预测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超旺 高敏 宋卫东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64-1171,共8页
基于摄动原理,提出了以6自由度弹道方程解算的弹道为火箭弹基准弹道,求解参数扰动引起的落点偏差变化量的落点实时预测方法,并给出了详细解算步骤。将各种扰动系数的解算赋予地面火控计算机,降低了弹载计算机的解算复杂度和解算量。以12... 基于摄动原理,提出了以6自由度弹道方程解算的弹道为火箭弹基准弹道,求解参数扰动引起的落点偏差变化量的落点实时预测方法,并给出了详细解算步骤。将各种扰动系数的解算赋予地面火控计算机,降低了弹载计算机的解算复杂度和解算量。以122 mm火箭弹为例,选取一条基准弹道,分别对无扰动、仅存在初始扰动和全弹道存在随机扰动3种条件下的无控弹道进行了落点预测仿真实验和火箭弹落点预测飞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仿真实验和实际飞行试验中都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横向偏差收敛速度较纵向偏差快,其波动幅度在全弹道上较纵向偏差小,而且纵向偏差预测在火箭弹降弧段才趋于收敛;采用该方法进行预测时每次解算时间为167 ns左右,远小于弹载控制器2 ms的控制周期,实现了实时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火箭弹 弹道修正弹 落点实时预测 摄动原理 弹道仿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修正弹末段弹道修正能力分析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巍 芮筱亭 王国平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9-453,共5页
该文以脉冲发动机作为某型迫弹修正执行机构,进行末段弹道修正研究,建立了简易修正弹道模型,给出了脉冲选择和点火算法方案,分析了影响修正能力的关键因素,确定了优化设计数学模型。通过采用Powell优化算法结合外点罚函数法进行了仿真计... 该文以脉冲发动机作为某型迫弹修正执行机构,进行末段弹道修正研究,建立了简易修正弹道模型,给出了脉冲选择和点火算法方案,分析了影响修正能力的关键因素,确定了优化设计数学模型。通过采用Powell优化算法结合外点罚函数法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文给出的修正机构数学模型对简易修正弹的结构研制和性能改进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迫弹 修正能力 优化设计 末段弹道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转鸭舵式弹道修正弹双旋通道参数辨识 被引量:7
17
作者 程杰 王晓鸣 +1 位作者 于纪言 贾方秀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12-1819,共8页
双旋弹概念为旋转稳定榴弹的智能化改造提供了新思路,解耦后前后级之间通过执行机构进行控制。为实现对控制内回路的高效设计和分析,建立双旋通道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以准静态气动力和改进形式的Lu Gre摩擦之间的匹配关系预测鸭舵的运... 双旋弹概念为旋转稳定榴弹的智能化改造提供了新思路,解耦后前后级之间通过执行机构进行控制。为实现对控制内回路的高效设计和分析,建立双旋通道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以准静态气动力和改进形式的Lu Gre摩擦之间的匹配关系预测鸭舵的运动。通过瞬态数值计算和动态风洞试验获取气动力和摩擦的时域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方法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鸭舵的侧向力和滚转力矩分别受到相位角和滚转速率的影响,准静态气动力的估计精度在4×10-3以内;前后级之间的摩擦是轴向力和相对转速的函数,改进的Lu Gre模型对摩擦的估计能够满足工程需求。飞行试验中双旋参数的测试结果验证了双旋模型在全弹道过程中对鸭舵运动预测的可行性,为双旋修正弹的工况预测和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弹道修正 双旋弹 外弹道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力作用下弹道修正弹飞行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姚文进 王晓鸣 高旭东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248-250,共3页
根据提高高射弹丸对机动目标命中率的实际需求,研究了空射型二维弹道修正弹。文中基于外弹道理论,建立了在脉冲力和脉冲力矩共同作用下的弹道修正弹刚体弹道模型。以某高炮弹丸为例,利用6自由度弹道程序进行仿真,分析了脉冲力、喷管径... 根据提高高射弹丸对机动目标命中率的实际需求,研究了空射型二维弹道修正弹。文中基于外弹道理论,建立了在脉冲力和脉冲力矩共同作用下的弹道修正弹刚体弹道模型。以某高炮弹丸为例,利用6自由度弹道程序进行仿真,分析了脉冲力、喷管径向位置偏差、轴向位置偏差对弹丸飞行稳定性的影响,通过仿真得到了该弹丸的最大允许作用脉冲力、径向与轴向稳定区域。这对弹道修正方案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修正弹 脉冲力 脉冲力矩 刚体弹道 飞行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防空指令修正弹控制模式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常思江 王中原 林献武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2-96,共5页
针对防空指令修正弹的方案设计问题,探讨了一种通过选择弹丸在有控段某点停止控制而恰能完成修正指标的外弹道控制模式,推导了有控弹丸平均侧向速度和剩余飞行时间的估算公式,给出了最佳停控点的确定判据。对上述控制模式进行了仿真计算... 针对防空指令修正弹的方案设计问题,探讨了一种通过选择弹丸在有控段某点停止控制而恰能完成修正指标的外弹道控制模式,推导了有控弹丸平均侧向速度和剩余飞行时间的估算公式,给出了最佳停控点的确定判据。对上述控制模式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不同修正条件下的侧偏修正量及攻角曲线。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模式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侧偏修正最大误差不超过±2.5%,且在该模式下弹丸也可保持飞行稳定。该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防空指令修正弹的方案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修正弹 防空炮弹 鸭舵 有控弹道 控制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弹道飞行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中原 王良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98-300,共3页
对弹道修正弹当修正力系作用时,其飞行稳定性状况与条件、攻角的衰减程度等影响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弹丸所必需满足的飞行稳定性条件。
关键词 修正弹道 弹丸 外弹道 飞行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