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dynamic study of explosive cyclogeneses developments over the ocean
1
作者 Yonggang Zhang(张永刚) +5 位作者 Chengzhi Sun(孙成志) Meizhong Lu(吕美仲) Ziji Ouyang(欧阳子济)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58-66,共9页
A diagnostic analysis of two explosive cyclogeneses and one general cyclone over the North- west Pacific Ocean in 1979 is presented by potential vorticity and E-P flux. The analysis results demon- strate that main dyn... A diagnostic analysis of two explosive cyclogeneses and one general cyclone over the North- west Pacific Ocean in 1979 is presented by potential vorticity and E-P flux. The analysis results demon- strate that main dynamic mechanism of explosive cyclogenesis development is upper-layer forcing action and large condensation latent heatproduced by lower-layer aqueous vapour transpor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losive cyclogenesis potential vorticity e-p flux DIAGNOSTIC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海上爆发性气旋成因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永刚 孙成志 +1 位作者 吕美仲 欧阳子济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8-36,共9页
本文对1979年1月和4月发生于西北太平洋地区的两个爆发性气旋和一个非爆发性气旋,应用位势涡度和E-P通量等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揭示,爆发性气旋发生与发展,不同于普通气旋的动力机制,它是由于平流层底的涡度异常增大南侵和下族对... 本文对1979年1月和4月发生于西北太平洋地区的两个爆发性气旋和一个非爆发性气旋,应用位势涡度和E-P通量等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揭示,爆发性气旋发生与发展,不同于普通气旋的动力机制,它是由于平流层底的涡度异常增大南侵和下族对对流层扰动、上层冷空气下传形成的上下偶合垂直结构的发展性气旋。其动力主要来自上层强迫和下层的水汽输送产生的大量而集中的凝结潜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发性气旋 海洋 e-p通量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快速发展气旋的动力诊断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永刚 张磊 +1 位作者 吕美仲 欧阳子济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05-508,共4页
应用等熵位涡收支方程对发生于西北太平洋日本东海附近的爆发性气旋进行了位涡及位涡收支诊断分析 .发现爆发性气旋不同于普通气旋发展机制 ,主要是由于平流层底位涡异常对对流层扰动产生较集中凝结加热 ,使上下系统耦合打通的结果 .从... 应用等熵位涡收支方程对发生于西北太平洋日本东海附近的爆发性气旋进行了位涡及位涡收支诊断分析 .发现爆发性气旋不同于普通气旋发展机制 ,主要是由于平流层底位涡异常对对流层扰动产生较集中凝结加热 ,使上下系统耦合打通的结果 .从位涡收支来看 ,气旋爆发性发展伴随着对流层顶上空有强的涡度平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熵位涡 收支方程 爆发性快速发展气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发东北极端暴雪的黄渤海气旋爆发性发展机制 被引量:19
4
作者 何立富 齐道日娜 余文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5-399,共15页
利用高分辨率观测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分析造成2021年11月7—8日东北极端暴雪的温带气旋结构特征及爆发性发展机制,结果表明:温带气旋发生在高空冷涡背景下,地面气旋在黄海形成后出现爆发性快速增强并沿东北地区东部北上。地面降雪区... 利用高分辨率观测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分析造成2021年11月7—8日东北极端暴雪的温带气旋结构特征及爆发性发展机制,结果表明:温带气旋发生在高空冷涡背景下,地面气旋在黄海形成后出现爆发性快速增强并沿东北地区东部北上。地面降雪区主要分布在气旋西侧,且降雪强度与气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地面气旋在爆发性发展后由叶状云系演变为逗点涡旋云系,并表现出明显的锋面断裂和暖锋包卷;其垂直结构也先后出现高空锋区断裂、干暖核形成和中性锢囚锋区加强;西伯利亚高压脊、华北高空槽和东北高压脊3个异常中心构成Rossby波列,随着高度异常中心不断东移及波能量向下游地区频散,华北高空槽区的波作用通量明显增大导致华北冷涡快速增强,涡度因子的急剧增大有利于地面气旋爆发性发展;随着平流层位涡高值区沿等熵面不断向南发展和向下传播,导致中层冷涡快速发展并向下伸展,诱发地面气旋爆发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锋面断裂 中性锢囚锋 波作用通量 爆发性发展 位涡下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