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前陆盆地的发展演化、地层充填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意义 被引量:25
1
作者 雍自权 刘庆松 李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29,162,共4页
前陆盆地构造位置重要、油气资源丰富,是盆地分析和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为此,利用构造、沉积及钻井等资料,综合研究了已经成为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的川西前陆盆地的发展演化、地层充填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意义。结果表明,川西前... 前陆盆地构造位置重要、油气资源丰富,是盆地分析和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为此,利用构造、沉积及钻井等资料,综合研究了已经成为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的川西前陆盆地的发展演化、地层充填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意义。结果表明,川西前陆盆地发展始于印支运动的卡尼期而终于喜山期;盆地的发展在各个时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沉积沉降中心的迁移、构造应力场的变化、构造格局的变化。上述三方面的差异性决定了川西前陆盆地天然气藏的生、运、聚、保条件。该区油气藏主要受前陆盆地形成过程中的坳陷和隆起带控制,燕山期形成的绵竹—盐亭隆起带、邛崃—新津隆起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也是川西前陆盆地油气勘探的主要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西 前陆盆地 发展 演化 构造 油气藏形成 勘探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合兴场-丰谷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精细勘探 被引量:17
2
作者 林小兵 刘莉萍 +3 位作者 田景春 付菊 伍玲 杨映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7-84,共8页
为了提高致密砂岩气藏的勘探成功率,以川西坳陷合兴场-丰谷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为例,建立了以地质综合研究为指导,地震、地质紧密结合的精细勘探技术。合兴场-丰谷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精细勘探的核心,是在砂组精细等时划分及... 为了提高致密砂岩气藏的勘探成功率,以川西坳陷合兴场-丰谷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为例,建立了以地质综合研究为指导,地震、地质紧密结合的精细勘探技术。合兴场-丰谷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精细勘探的核心,是在砂组精细等时划分及对比的基础上,以砂组为单位,将生产动态资料与静态地质特征相结合进行典型气藏解剖,明确气藏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通过加强地震预测、钻井跟踪、测试选层及工程工艺过程中的地质综合研究,完成油气富集区预测及井位部署,且在钻井跟踪过程中即时修正认识,提高钻探成功率。精细勘探的结果显示,研究区气藏具水溶脱气特征,为古构造-成岩圈闭气藏,控制成藏的关键因素是古构造高部位,其中须二段的CH148-CH137-GM3井区和GM2-CG561井区及须四段的GM2-CG561-GM4井区和CF563-CF175井区被预测为有利油气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勘探 须家河组 致密砂岩气藏 合兴场-丰谷地区 川西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体系及其应用——以川西坳陷为例 被引量:66
3
作者 朱华 姜文利 +3 位作者 边瑞康 宋晓微 姜生玲 尹腾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0-134,共5页
根据页岩气发育条件及富集机理,结合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的基本原则,系统归纳并建立了适合于不同地质及资料条件下的页岩气资源量与储量评价方法体系,包括:类比法(规模类比法、聚集条件类比法、综合类比法等)、成因法(产气历史分析法、剩... 根据页岩气发育条件及富集机理,结合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的基本原则,系统归纳并建立了适合于不同地质及资料条件下的页岩气资源量与储量评价方法体系,包括:类比法(规模类比法、聚集条件类比法、综合类比法等)、成因法(产气历史分析法、剩余资源分析法、成因分析法等)、统计法(体积统计法、吸附要素分析法、地质要素分布概率风险分析法、产量分割法等)和综合分析法(蒙特卡洛法、打分法、盆地模拟法、专家赋值法、特尔菲综合法等)。通过对四川盆地川西坳陷页岩气地质条件和富集有利性的分析,优选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五段为该地区页岩气发育且具有经济可采意义的有利层段。结合该地区实际地质条件,分别采用地质类比法、成因分析法和体积法对川西坳陷页岩气资源量进行了计算,运用特尔菲法加权得到该地区页岩气资源总量为1.47×1012~1.68×1012m3,均值为1.58×1012m3。平面上,页岩气勘探研究有利区主要分布于新场—德阳—广汉—新都—温江—大邑一线的成都凹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西部 晚三叠世 页岩气 资源评价 类比法 成因法 统计法 综合分析法 有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部龙门山地区中二叠统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60
4
作者 张本健 谢继容 +4 位作者 尹宏 胡欣 王宇峰 杨迅 裴森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42,共10页
四川盆地西部龙门山地区近年来相继在ST1井、LT1井中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钻获高产工业气流,展现出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为了进一步认识该区天然气聚集层系的储集性,基于大量的地面露头与钻井资料,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 四川盆地西部龙门山地区近年来相继在ST1井、LT1井中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钻获高产工业气流,展现出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为了进一步认识该区天然气聚集层系的储集性,基于大量的地面露头与钻井资料,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该区栖霞组—茅口组的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并结合已开发气藏的特征,综合评价了有利的天然气勘探区带。研究结果表明:(1)龙门山北段前缘及南段前缘在中二叠世沉积期发育台地边缘滩微相,是有利于规模储集体发育的地区;(2)中二叠统储集体主要为缝洞—孔隙型与孔隙—缝洞型,前者常见于栖霞组,而后者则多见于茅口组;(3)控制中二叠统储层大规模发育的因素主要是沉积微相、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及构造破裂,沉积微相是储层规模发育的基础,白云石化作用和溶蚀作用改善了储层的渗流能力,构造破裂则促进了大规模的溶蚀改造作用。结论认为:(1)龙门山北段中坝—双鱼石台缘滩区是最有利的天然气勘探区带;(2)龙门山南段莲花山—平落坝台缘滩区是次有利的勘探区带;(3)九龙山—老关庙、大邑—大兴场台内滩区是积极探索寻找大规模岩溶缝洞型气藏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西部 龙门山 中二叠世 缝洞—孔隙型 孔隙—缝洞型 储集层特征 控制因素 勘探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西北陆架油气分布规律与主控因素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白国平 邓超 +4 位作者 陶崇智 王大鹏 刘君兰 仲米虹 邹建红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25-1232,共8页
澳大利亚西北陆架油气资源,特别是天然气资源富集,是全球液化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地之一。西北陆架不仅是澳洲油气勘探潜力最大的地区,而且也是中国油公司拓展海外油气业务的重要地区。以多方面收集的数据资料为基础,探讨澳大利亚西北陆架... 澳大利亚西北陆架油气资源,特别是天然气资源富集,是全球液化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地之一。西北陆架不仅是澳洲油气勘探潜力最大的地区,而且也是中国油公司拓展海外油气业务的重要地区。以多方面收集的数据资料为基础,探讨澳大利亚西北陆架油气分布规律,揭示油气分布主控因素,进而优选有利勘探区。区域上,已发现的油气储量主要分布于西北陆架最西南端的北卡那封盆地;层系上,油气主要富集于下白垩统泥页岩区域盖层之下的上三叠统、侏罗系或下白垩统碎屑岩储集层。油气分布整体表现为"内油外气、下气上油、以气为主"的特征,油田多局限于侏罗纪裂谷作用控制的发育有成熟生油岩的次盆地。腐殖型干酪根类型和烃源岩的高成熟度决定了西北陆架的富气特征,侏罗纪发育的裂谷控制了石油的区域分布。基于油气地质综合研究和油气发现过程,优选出了埃克斯茅斯高地、埃克斯茅斯次盆、巴科次盆、卡斯韦尔次盆、萨胡尔台地、卡尔德尔地堑和武尔坎次盆7个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陆架 油气分布 主控因素 有利勘探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地区中部存在泥盆系—石炭系吗?——一个不整合面的地质属性推论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殊 王浩 +3 位作者 吕其彪 董霞 刘红爱 孙玮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0,共10页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泥盆系具有发育大型油气藏的成藏条件,但由于泥盆系埋藏深度大、研究程度低,其分布状况长期存疑。近期,在川西坳陷中部二叠系底与寒武系底之间新发现了一个角度不整合面,因资料限制,不能直接确认该不整合面的地质属性...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泥盆系具有发育大型油气藏的成藏条件,但由于泥盆系埋藏深度大、研究程度低,其分布状况长期存疑。近期,在川西坳陷中部二叠系底与寒武系底之间新发现了一个角度不整合面,因资料限制,不能直接确认该不整合面的地质属性。为此,以该角度不整合面为研究对象,依据地表露头、钻井、区域构造演化、川西坳陷北部泥盆系—石炭系残余地层分布以及沉积相等资料,分析推断该不整合面的地质属性;详细对比、追踪该不整合面,研究泥盆系—石炭系残余地层的分布,编制二叠纪前古地质图;结合加里东秦祁洋的演化历史,探讨断陷槽的形成机理;进而依据礁滩地震相特征,预测该区泥盆系—石炭系的油气勘探前景。研究结果表明:①该不整合面可能为泥盆系的底界面,主要分布于文星—中江—绵阳老关庙一带,其上为泥盆系—石炭系残余地层;②泥盆系—石炭系残余地层呈现出断陷槽的特征,并且存在着多个断陷;③断陷槽可能为秦祁洋在奥陶纪—石炭纪期间扩展,于龙门山裂谷内形成的次级断陷;④以川西断陷槽为中心,泥盆系—石炭系礁滩相在其两侧对称分布,规模大、礁滩相特征明显。结论认为,川西坳陷泥盆系—石炭系发育礁滩相,其上叠置二叠系礁滩相,下伏寒武系生烃中心,具有多层系立体勘探的有利条件和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川西坳陷中部 断陷槽 泥盆纪—石炭纪 礁滩相 不整合面 多层系立体勘探 油气勘探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仑麻扎—黑恰达坂多金属矿化带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博秦 姚建新 +9 位作者 王峰 罗乾周 计文化 尹宗义 蔺新望 张清胜 孔文年 刘曦鹏 张俊良 陈高潮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1-576,I0006,共7页
西昆仑以其强烈的构造变形、频繁的岩浆活动、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及特殊的大地构造环境而具有得天独厚的成矿地质条件。然而由于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所限,该区地质矿产工作程度一直较低。2002~2003年度,作者在野外调查过程中,在麻扎东... 西昆仑以其强烈的构造变形、频繁的岩浆活动、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及特殊的大地构造环境而具有得天独厚的成矿地质条件。然而由于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所限,该区地质矿产工作程度一直较低。2002~2003年度,作者在野外调查过程中,在麻扎东陆续发现了三处五个以铜为主的多金属矿(化)体。它们与康西瓦—苏巴什构造带在空间、时间和成因上有着密切的依存关系,构成黑恰达坂多金属矿化带。虽然带内矿体品位较低,但规模巨大,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明显的化探异常显示,找矿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化带 找矿勘查 麻扎-黑恰达坂 西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斜坡区油型气成藏与分布的主控因素及有利勘探区预测 被引量:6
8
作者 赵荣 梅丽 +1 位作者 陈峰 许洪东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8,共4页
通过研究西斜坡区油型气藏分布与各成藏条件的叠合关系,得到西斜坡区油型气成藏与分布主要受气源供给条件、西运通道条件和圈闭条件的控制.充足的游离相和油溶相油气是油型气成藏的物质基础,良好的输导通道是油型气在西斜坡区聚集成藏... 通过研究西斜坡区油型气藏分布与各成藏条件的叠合关系,得到西斜坡区油型气成藏与分布主要受气源供给条件、西运通道条件和圈闭条件的控制.充足的游离相和油溶相油气是油型气成藏的物质基础,良好的输导通道是油型气在西斜坡区聚集成藏的桥梁,位于运移路径上的圈闭是油型气成藏的关键.油型气成藏具有沿砂体侧向长距离运移岩性上倾尖灭、构造及构造-岩性、断层遮挡和透镜体聚集成藏4种模式.综合分析可以得到泰康隆起带及其周边附近是油型气聚集成藏的有利地区,其内位于油气运移路径上的各种类型圈闭应是下一步油型气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斜坡区 油型气 成藏条件 有利勘探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途径 被引量:4
9
作者 赵娟 杨立社 陈国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76-377,共2页
人力资源作为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对经济增长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论述了西部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及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的途径。
关键词 西部农村 人力资源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西盆地烃源岩特征及天然气成藏条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国永 徐波 刘丽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8-51,共4页
台西盆地是中国东南海域新生代陆缘扩张形成的一系列北东向裂陷—坳陷盆地之一。该盆地主要发育3套烃源岩:①渐新统—中新统海相泥岩和海陆过渡相含煤岩系;②古新统—始新统浅海—半深海相碎屑岩;③白垩系海相泥岩和海陆交互相含煤层系... 台西盆地是中国东南海域新生代陆缘扩张形成的一系列北东向裂陷—坳陷盆地之一。该盆地主要发育3套烃源岩:①渐新统—中新统海相泥岩和海陆过渡相含煤岩系;②古新统—始新统浅海—半深海相碎屑岩;③白垩系海相泥岩和海陆交互相含煤层系。其烃源岩指标分析显示为好的生气源岩,并达到生气门限。这些烃源岩与上覆储、盖层形成有利生储盖组合,为天然气成藏提供了良好条件。在整体分析基础上,重点对该盆地西部海域的南日坳陷和澎湖坳陷进行了研究,认为白垩系和古新统—始新统烃源岩为其主要烃源岩,埋深接近2800m时进入大量生气阶段。通过对烃源岩成烃作用和含气系统的分析认为,以上2个坳陷具备天然气成藏的良好时空配置,是台西盆地天然气勘探的重要前景区。进一步推测分析认为,南日坳陷构造深部位可能具备根缘气成藏的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西盆地 烃源岩 特征 气藏形成 根缘气 勘探区 中国 东南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斜坡南部地区滚动勘探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红日 李晨 +2 位作者 纪彤洲 宁小平 邱津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7-41,共5页
针对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西斜坡南部地区勘探现状 ,为了选择有利目标区进而寻找有利圈闭 ,为油田发展寻找后备储量 ,在复式油气藏理论的指导下 ,利用地震、地质等多种资料对该区进行滚动勘探研究。发现了欢 6 2 3、齐 6 0 4、齐 6 0 7、锦 ... 针对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西斜坡南部地区勘探现状 ,为了选择有利目标区进而寻找有利圈闭 ,为油田发展寻找后备储量 ,在复式油气藏理论的指导下 ,利用地震、地质等多种资料对该区进行滚动勘探研究。发现了欢 6 2 3、齐 6 0 4、齐 6 0 7、锦 136、锦 6 0 5及锦 6 0 7等含油区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成熟探区 稠油 复式油气藏 地质规律 滚动勘探 油藏精细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排6区块浅层稠油实用勘探技术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明水 王学忠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5期19-21,共3页
排6区块位于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地区,曾因油层薄、油稠而放缓了勘探步伐。借鉴排2块勘探的成功经验,采集高精度的三维地震资料,应用地震拓频处理等新的解释技术,对排6区块油气源、油气输导体系、油气成藏期次及沉积体系进行研究,明确... 排6区块位于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地区,曾因油层薄、油稠而放缓了勘探步伐。借鉴排2块勘探的成功经验,采集高精度的三维地震资料,应用地震拓频处理等新的解释技术,对排6区块油气源、油气输导体系、油气成藏期次及沉积体系进行研究,明确了油气来源,证实了油气输导通道,发现了2期成藏的特点,为储层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部署探井和滚动井22口,成功20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探区 准噶尔盆地西缘 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 排6区块 稠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深层天然气勘探目标评价与优选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亮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25,共3页
在勘探评价前期,勘探目标评价与优选是优化投资、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为此,从分析影响川西坳陷深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勘探油气发现的地质风险出发,进行概率统计研究,可以得出各勘探层圈闭与勘探目标的油气发现概率;接着... 在勘探评价前期,勘探目标评价与优选是优化投资、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为此,从分析影响川西坳陷深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勘探油气发现的地质风险出发,进行概率统计研究,可以得出各勘探层圈闭与勘探目标的油气发现概率;接着研究储层体积参数并结合相关软件,运用蒙特卡洛法进行了资源评价;然后对该区各勘探层圈闭与勘探目标进行了详细的经济评价,以经济效益杠杆指导投资与勘探;最后结合无风险资源评价与经济内部收益率的权值综合研究,优选了勘探目标。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西 深层 天然气 勘探风险 资源评价 经济评价 勘探区 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北探区萨、葡、高油层油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桂雄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113,共7页
为研究中国石化松北探区萨尔图、葡萄花、高台子油层(简称萨、葡、高油层)油气成藏条件,与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萨、葡、高油层油气成藏条件对比,分析松北探区成藏条件和预测有利区.结果表明:中国石化松北探区烃源岩处于未成熟阶段,萨、... 为研究中国石化松北探区萨尔图、葡萄花、高台子油层(简称萨、葡、高油层)油气成藏条件,与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萨、葡、高油层油气成藏条件对比,分析松北探区成藏条件和预测有利区.结果表明:中国石化松北探区烃源岩处于未成熟阶段,萨、葡、高油层油气来源于三肇凹陷,虽然整体上在油气源、运移输导和保存3方面条件不如西部斜坡区;中国石化松北探区萨、葡、高油层也存在着油气富集条件,哈尔滨东和呼兰附近应是松北探区萨、葡、高油层油气成藏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北探区 西斜坡区 萨、葡、高油层 油气成藏条件 有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曙光—雷家地区隐蔽油气藏及其成藏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9
15
作者 赵会民 刘雪松 +2 位作者 孟卫工 陈振岩 韩宏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28,共8页
为深化辽河西部凹陷曙光—雷家地区隐蔽油气藏勘探,根据油气勘探研究成果,结合隐蔽油气藏的分类,将研究区的隐蔽油气藏划分为前新生代潜山油气藏和古近系特殊岩性体油气藏两类。其中:前新生代潜山油气藏包括太古宇潜山油气藏,中、上元... 为深化辽河西部凹陷曙光—雷家地区隐蔽油气藏勘探,根据油气勘探研究成果,结合隐蔽油气藏的分类,将研究区的隐蔽油气藏划分为前新生代潜山油气藏和古近系特殊岩性体油气藏两类。其中:前新生代潜山油气藏包括太古宇潜山油气藏,中、上元古界潜山油气藏及中生界潜山油气藏;古近系特殊岩性体油气藏包括碳酸盐岩油气藏,火山角砾岩油气藏及玄武岩油气藏。在综合研究曙光—雷家地区的地质背景、油气成藏条件及成藏过程的基础上,认为该区具有形成隐蔽油气藏优越的地质条件,如多期的构造运动、复杂的构造背景、充足的油源条件、封闭性良好的盖层和畅通、多样的油气疏导体系等。基于成藏动力学系统理论,探讨了隐蔽油气藏的动力学特征,确定古近系特殊岩性体油气藏属于自源封闭型成藏动力学系统,前新生代潜山油气藏属于它源半封闭型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类隐蔽油气藏具有匹配良好的生烃、储层、盖层、圈闭、运移、聚集的石油地质动力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隐蔽油气藏 成藏动力学 曙光一雷家地区 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人工地震和地质雷达在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中的联合应用--以鹤壁市汤东断裂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彭白 苏鹏 +3 位作者 鲁人齐 蔡明刚 郝重涛 刘冠伸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9-277,共9页
浅层人工地震勘探是探查城市隐伏活动断层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然而受近地表探测盲区和探测分辨率的限制,该方法难以获取活动断层超浅层上断点的准确埋深位置。地质雷达探测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浅层人工地震勘探的不足。为探索浅层人工... 浅层人工地震勘探是探查城市隐伏活动断层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然而受近地表探测盲区和探测分辨率的限制,该方法难以获取活动断层超浅层上断点的准确埋深位置。地质雷达探测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浅层人工地震勘探的不足。为探索浅层人工地震勘探和地质雷达探测的联合应用效果,分析其在城市隐伏活动断层探测中的应用潜力,选取河南省鹤壁市汤东断裂西支为研究对象,并在冯屯村和前交卸村分别开展联合探测,获取高信噪比的浅层人工地震反射剖面和地质雷达剖面。浅层人工地震勘探揭示的冯屯村处汤东断裂西支上断点埋深为60~70 m,地质雷达探测揭示的上断点埋深约为2.5 m,结合平均沉积速率推测汤东断裂西支在冯屯村的最新活动时代约为25 ka。浅层人工地震勘探揭示的前交卸村处汤东断裂西支上断点埋深为50~60 m,地质雷达探测揭示出汤东断裂西支在前交卸村处未造成近地表约10 m以内的地层断错。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隐伏活动断层探测中,采用浅层人工地震勘探和地质雷达探测相结合的方法,不但可有效确定活动断层的位置,且可进一步约束活动断层上断点的准确埋深,有利于指导后期地震地质勘探中的探槽和钻孔布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人工地震勘探 地质雷达探测 城市隐伏活动断层 汤东断裂西支 上断点埋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西南部西纳土纳盆地油气成藏组合分析与资源潜力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倪仕琪 王志欣 +1 位作者 宋继叶 逄林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0-143,共14页
为明确南海西南部西纳土纳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基于最新的地震、测井、地化和油气藏储量等数据,结合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和油气成藏地质条件的综合研究成果,从盆地含油气系统、成藏组合特征研究等方面开展系统的描述、刻画和分析,从而预测... 为明确南海西南部西纳土纳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基于最新的地震、测井、地化和油气藏储量等数据,结合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和油气成藏地质条件的综合研究成果,从盆地含油气系统、成藏组合特征研究等方面开展系统的描述、刻画和分析,从而预测盆地资源潜力和评价地质风险,优选勘探有利区。研究表明,西纳土纳盆地发育4套含油气系统,分别对其中6个具有商业油气价值的已证实和远景成藏组合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和资源面积丰度类比法计算待发现资源量,最终预测盆地待发现油气总资源量890.16MMboe,其中Penyu次盆Penyu组成藏组合内资源量(587.22MMboe),占全盆地总资源量的66%。参考烃源岩、储集层、圈闭、运移、盖层和保存等成藏要素的评价结果,应用资源—地质风险概率双因素法优选出1个Ⅰ类成藏组合,1个Ⅱ类成藏组合,2个Ⅲ类成藏组合和2个Ⅳ成藏组合。应用成藏组合范围叠合法,综合分析认为Anambas地堑西北部Arang组构造—地层成藏组合是盆地最有利勘探区。首次应用的盆地演化—含油气系统—成藏组合递进研究思路和成藏组合评价方法对东南亚陆内裂谷盆地油气资源潜力研究具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纳土纳盆地 含油气系统 成藏组合 资源评价 有利勘探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横山堡地区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目标优选 被引量:11
18
作者 欧阳征健 冯娟萍 +5 位作者 龚慧山 马玉香 高敏敏 李彦虾 王想霞 王雪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27,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区横山堡地区是重要的油气接替区域。本文利用构造解析、地震勘探等技术方法,对研究区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目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晚侏罗纪末期,研究区为银川复背斜东翼,喜山期构造调整后转为前缘反冲带,由一系列...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区横山堡地区是重要的油气接替区域。本文利用构造解析、地震勘探等技术方法,对研究区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目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晚侏罗纪末期,研究区为银川复背斜东翼,喜山期构造调整后转为前缘反冲带,由一系列西冲东倾逆冲断层与断背斜组成;该区可分为西部逆冲断褶带、中部逆冲断阶带和东部过渡构造带3个构造单元。断层可分为4级;以燕山期近南北—北北东向逆断层为主,其次为喜山期近东西向走滑断层,并错断了燕山期逆断层。构造样式为一系列东倾单向叠瓦状冲断组合,由近南北向逆断层及加持于其中的断块组成,断块往往为一些小型断背斜,其轴迹走向以近南北—北北东向为主。地质结构为深层滑脱型单向东倾冲断构造。根据上述研究,在沙亥庙断裂上盘断背斜构造高部位优选出一个钻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 横山堡地区 构造特征 油气勘探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非海岸盆地深水区油气地质特征和勘探前景 被引量:26
19
作者 徐志诚 吕福亮 +3 位作者 范国章 毛超林 张勇刚 吴敬武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111,共5页
以板块构造理论和石油地质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西非海岸盆地的形成和演化,结合西非深水区油气勘探现状和深水油气藏研究结果,总结了西非深水区油气地质特征,并探讨了深水区油气勘探前景。西非海岸盆地的形成演化可以分为前裂谷、裂谷... 以板块构造理论和石油地质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西非海岸盆地的形成和演化,结合西非深水区油气勘探现状和深水油气藏研究结果,总结了西非深水区油气地质特征,并探讨了深水区油气勘探前景。西非海岸盆地的形成演化可以分为前裂谷、裂谷和后裂谷3个阶段。受盆地形成演化的控制,西非海岸盆地烃源岩主要包括裂谷阶段下白垩统湖相烃源岩、后裂谷阶段上白垩统海相烃源岩和古近系——新近系海相烃源岩3套;深水区储层以后裂谷阶段上白垩统和古近系——新近系深水浊积砂岩为主;主要圈闭类型为构造-地层或构造-岩性圈闭,其次为构造圈闭和地层-岩性圈闭。西非海岸盆地中以下刚果盆地和尼日尔三角洲深水区勘探前景最好,其次是科特迪瓦盆地、贝宁盆地和塞内加尔盆地深水区,杜阿拉盆地和里奥穆尼盆地深水区有一定的勘探潜力,宽扎盆地深水区目前勘探风险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区 油气地质 勘探前景 深水浊积岩 西非海岸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手段的高寒山区矿产资源远景区快速圈定与综合评价技术集成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理善 李学彪 +4 位作者 荆林海 丁海峰 莫江平 裴超 曾晖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53-270,共18页
【研究目的】新疆西昆仑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成矿带,海拔高、气候恶劣、地形切割强烈,开展找矿工作极其困难,急需一套高效找矿技术体系实现找矿突破。【研究方法】本文利用TM、ETM+、OLI、ASTER、高分1号与2号、WorldView-2/3等卫星数据,... 【研究目的】新疆西昆仑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成矿带,海拔高、气候恶劣、地形切割强烈,开展找矿工作极其困难,急需一套高效找矿技术体系实现找矿突破。【研究方法】本文利用TM、ETM+、OLI、ASTER、高分1号与2号、WorldView-2/3等卫星数据,采用雷达图像与光学图像的融合技术、改进的Crosta方法(iCrosta)、能谱-面积(S-A)分形滤波方法、图像滤波等一系列遥感蚀变异常提取方法提取矿化蚀变信息,并利用证据权模型和模糊证据权模型方法将遥感信息与地质、地球化学数据进行信息融合,圈定找矿远景区;在重点远景区的找矿靶区内开展地面土壤/岩屑地球化学野外现场快速分析(XRF和LIBS)和轻便地球物理探测(AMT、IP等),快速追索、圈定和评价异常。【研究结果】结合成矿地质背景、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圈定了24处找矿远景区,经地面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和浅部工程验证,确认了黑山、平地等铅锌矿(化)点,实现快速找矿。【结论】集遥感综合信息提取、多元地学信息融合及地面物化探快速评价方法为一体的矿产资源圈定与评价技术非常适合在高寒山区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示矿信息提取 地球物理勘探 地球化学勘探 矿产勘查工程 高寒山区 新疆西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