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gineering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expansive soil treated with nanographite powder 被引量:4
1
作者 LI Jia-ming TANG Shi-bin +1 位作者 SONG Huai-bo CHEN Xue-j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2期499-514,共16页
To reduce geological disasters caused by expansive soil,it is crucial to use a new type of modified material to rapidly improve soil strength instead of traditional soil improvement materials such as lime and cement.N... To reduce geological disasters caused by expansive soil,it is crucial to use a new type of modified material to rapidly improve soil strength instead of traditional soil improvement materials such as lime and cement.Nanographite powder(NGP)has excellent properties,such as high adsorption,conductivity,and lubrication,since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size,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and high surface energy.However,previous studies on the improvement of expansive soil with NGP are not processed enough.To study the improvement effect of NGP on expansive soil,non-load swelling ratio tests,consolidation tests,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tests,mercury injection tests,and micro-CT tests on expansive soil mixed with different NGP contents were perform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n-load swelling ratio,mechanical properties,and porosity of expansive soil show some increasement after adding NGP.The strength of expansive soil reaches the maximum when the NGP content is 1.450%.The cumulative mercury volume and compressive strain of expansive soil reach the maximum with the 2.0%NGP content.Finally,the modification mechanism of swelling,compressibility,microstructure,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expansive soil by NGP is reveal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graphite powder expansive soil engineering properties microstructure micro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石膏改性膨胀土工程特性演变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波 李浩洋 +3 位作者 童军 王卫 查恒 夏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6-161,共6页
采用磷石膏改良膨胀土可以同时实现磷石膏的资源化利用和膨胀土的改良。以引江济淮Y003标段的中膨胀土为例,通过液限、塑限、击实、膨胀率、直剪和崩解试验对磷石膏改性膨胀土的工程特性演变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土的液限与塑性... 采用磷石膏改良膨胀土可以同时实现磷石膏的资源化利用和膨胀土的改良。以引江济淮Y003标段的中膨胀土为例,通过液限、塑限、击实、膨胀率、直剪和崩解试验对磷石膏改性膨胀土的工程特性演变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土的液限与塑性指数均低于素膨胀土,其中50%(质量百分比)掺量的磷石膏混合土液限较素膨胀土下降了19.7个百分点,塑性指数下降了20.3;改性土的膨胀率均低于素膨胀土,50%掺量的磷石膏混合土自由膨胀率较素膨胀土下降了36个百分点,无荷膨胀率下降了5.12个百分点;随着磷石膏掺量的增加,改性土的内摩擦角逐渐增大,黏聚力逐渐降低;磷石膏的掺入导致改性土的抗崩解能力下降,实际应用中要考虑添加其他胶凝材料。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膨胀土改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磷石膏 资源化利用 工程特性 引江济淮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渣改良膨胀土的工程性质及环境效应
3
作者 吴杰 查甫生 康博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52-1059,共8页
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固体废弃物铜渣过度堆存引发了一系列土地占用及环境污染问题。文章以铜渣部分替代传统改良剂石灰来改良膨胀土,通过一系列宏观、微观试验对改良土的工程特性及微观结构进行研究,揭示铜渣改良膨胀土的作用机理,同时结... 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固体废弃物铜渣过度堆存引发了一系列土地占用及环境污染问题。文章以铜渣部分替代传统改良剂石灰来改良膨胀土,通过一系列宏观、微观试验对改良土的工程特性及微观结构进行研究,揭示铜渣改良膨胀土的作用机理,同时结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改良土的环境效应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铜渣作为改良剂可有效降低膨胀土的胀缩性及压缩性,显著改善土体强度特性;相较于未添加铜渣的试样,6%铜渣掺量下的改良膨胀土强度可达1.2 MPa,满足路用标准。微观试验结果则揭示了改良剂通过填充作用、阳离子交换、火山灰反应等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使土体结构致密化的过程。同时,将石灰-铜渣复合胶凝材料与膨胀土的相互作用划分为物理填充阶段、初次水解水化阶段、二次水化阶段。环境效应评价结果表明石灰-铜渣在改良膨胀土过程中的环境无害性。该研究证明了铜渣作为土壤稳定剂的效果十分显著,在资源化利用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渣 膨胀土 工程性质 微观结构 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矿渣-电石渣复合改良膨胀土工程特性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其志 李俊杰 +1 位作者 陶高梁 李子天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2-612,共11页
膨胀土因具有吸水膨胀软化、失水收缩开裂等特性不宜直接用于路基填方。采用高炉矿渣、电石渣复合改良膨胀土,通过击实试验、自由膨胀率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水稳定性试验,研究不同配比对改良膨胀土强度、水稳定性等工程特性的影... 膨胀土因具有吸水膨胀软化、失水收缩开裂等特性不宜直接用于路基填方。采用高炉矿渣、电石渣复合改良膨胀土,通过击实试验、自由膨胀率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水稳定性试验,研究不同配比对改良膨胀土强度、水稳定性等工程特性的影响;开展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微观测试,研究高炉矿渣、电石渣对膨胀土的复合改良机理。结果表明:掺入高炉矿渣、电石渣能抑制膨胀土的膨胀特性,提升膨胀土强度和水稳定性,6%(质量分数)的高炉矿渣和6%(质量分数)的电石渣复合改良效果最佳,养护后自由膨胀率降低至11%,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2.84 MPa,水稳定系数为82.5%;高炉矿渣、电石渣与膨胀土之间发生水化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和钙矾石,水化产物相互胶结,填充土体孔隙并黏结土颗粒,使土体更加密实,从而提升改良膨胀土的强度。研究成果为高炉矿渣、电石渣复合改良膨胀土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高炉矿渣 电石渣 工程特性 改良机理 路基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纤维-高钙粉煤灰复合改良膨胀土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颖辉 蔡祎 欧明喜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8-985,共8页
为改进单一方法改良膨胀土存在的不足,选用木质素纤维和粉煤灰复合改良膨胀土,提升改良土强度和破坏韧性,抑制膨胀变形。分别开展了自由膨胀率、有荷膨胀率(50 kPa)、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低应力直剪试验获得单掺粉煤灰时的最优掺量,再... 为改进单一方法改良膨胀土存在的不足,选用木质素纤维和粉煤灰复合改良膨胀土,提升改良土强度和破坏韧性,抑制膨胀变形。分别开展了自由膨胀率、有荷膨胀率(50 kPa)、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低应力直剪试验获得单掺粉煤灰时的最优掺量,再掺入木质素纤维进行力学强度试验、水稳试验和微观试验,以力学特性变化结合微观结构特征分析复合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单掺粉煤灰能够抑制膨胀土的膨胀特性,提升改良土强度,最佳粉煤灰掺量为20%;加入木质素纤维进行复合改良能够进一步提升土体强度,增强破坏韧性,水稳性也大大增强,20%粉煤灰和1.0%木质素纤维复合改良效果最好;复合改良能够很好地改善孔隙分布,抑制土体裂缝延伸,增强土体密实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膨胀土 粉煤灰 木质素纤维 力学特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纤维改良膨胀土的冻融特性及微观机理 被引量:6
6
作者 朱锐 王燕杰 +3 位作者 黄英豪 张文 邢玮 周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272,共10页
高寒区复杂环境场是渠基膨胀土劣化的主要原因,渠基膨胀土改良是保障渠系工程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为探索冻融循环下膨胀土的纤维改良效果,以北疆某引调水工程为背景,开展木质素纤维改良膨胀土的系列室内试验,探明冻融循环下改良膨胀土... 高寒区复杂环境场是渠基膨胀土劣化的主要原因,渠基膨胀土改良是保障渠系工程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为探索冻融循环下膨胀土的纤维改良效果,以北疆某引调水工程为背景,开展木质素纤维改良膨胀土的系列室内试验,探明冻融循环下改良膨胀土的体变特性、抗压强度特性、抗拉强度特性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相较于未改良试样,冻融循环下改良试样的体积变化率减小了24%~37%;在15次冻融循环后,未改良试样抗剪强度衰减率在42.2%以上,而改良试样抗剪强度衰减率则显著低于29.1%;反复冻融作用并未显著影响试样的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特征,而是造成试样拉应力-应变关系由“线弹性增长-强化-软化”特征发展为“线弹性增长-软化”特征;木质素纤维的掺入可以有效改善冻融循环下膨胀土的体变特性、抗剪强度特性、抗压强度特性、抗拉强度特性,且当掺量和长度分别为2%和1 mm时,木质素纤维改良膨胀土冻融特性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同时,冻融循环下改良试样内部结构损伤程度显著低于未改良试样,原因在于木质素纤维的存在限制了冻融循环下土颗粒间的错动、重分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膨胀土内部结构完整性。该研究为木质素改良膨胀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纤维 膨胀土 冻融循环 力学特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条件下复合改良膨胀土的工程特性及微观机理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蔡祎 欧明喜 +2 位作者 陈颖辉 李强 史伟中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83-289,共7页
为研究粉煤灰(高钙)复合木质素纤维改良云南蒙自膨胀土的工程特性和微观机理,开展改良土的胀缩特性试验,并且在干湿循环条件下进行复合改良土的力学特性试验,结合改良前后微观结构和物相变化分析得出改良机理。试验表明:粉煤灰能降低膨... 为研究粉煤灰(高钙)复合木质素纤维改良云南蒙自膨胀土的工程特性和微观机理,开展改良土的胀缩特性试验,并且在干湿循环条件下进行复合改良土的力学特性试验,结合改良前后微观结构和物相变化分析得出改良机理。试验表明:粉煤灰能降低膨胀土的膨胀率,单掺粉煤灰改良土胀缩率降低至无膨胀性水平,土体强度提升,黏聚力增幅显著,试样趋于脆性破坏,最佳掺量为20%。以最优粉煤灰掺量复合木质素纤维进行力学特性试验,复合改良土强度较单一改良土均有进一步提升,且强度随养护龄期延长而继续增加;土体内摩擦角随改良物掺入并无明显变化,基于素膨胀土上下微小波动,20%粉煤灰+1.0%木质素纤维为最佳复合改良配比。进行干湿循环试验后,试样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和黏聚力均随干湿循环次数增加而减小,在前三次干湿循环中降幅较大,内摩擦角随干湿循环次数增加无明显规律变化。改良土强度在数次干湿循环过程中力学特性均优于膨胀土,其中复合改良抑制干湿循环破坏效果比单掺改良更好。结合微观试验结果可知,掺入粉煤灰后土体中生成了硅酸胶凝产物,该产物可填充土体中的孔隙,增加土体密实度,纤维掺入可抑制土体干湿循环过程裂隙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膨胀土 粉煤灰(高钙) 木质素纤维 工程特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土工程特性及其石灰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3
8
作者 陈善雄 孔令伟 郭爱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9-12,共4页
系统地开展了弱、中膨胀土及石灰稳定土的物理力学试验。试验表明:中膨胀土具有较强的吸水膨胀软化特性,其 CBR 值低于3%,不能满足路基对填料的强度要求,用作路基填料必须改性;当压实含水量控制得当,弱膨胀土 CBR 可满足规范要求,其压... 系统地开展了弱、中膨胀土及石灰稳定土的物理力学试验。试验表明:中膨胀土具有较强的吸水膨胀软化特性,其 CBR 值低于3%,不能满足路基对填料的强度要求,用作路基填料必须改性;当压实含水量控制得当,弱膨胀土 CBR 可满足规范要求,其压实含水量宜按最优含水量加3%~4%控制;用石灰对中膨胀土改性效果显著,能有效抑制其胀缩潜势和提高土体强度,满足路堤填筑的要求。中膨胀土石灰改性的质量掺合比宜按5%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石灰稳定土 工程特性 掺灰比 高速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害性膨胀土的微结构特征及其工程性质 被引量:47
9
作者 谭罗荣 张梅英 +1 位作者 邵梧敏 花莉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8-57,共10页
文中研究了我国一些典型膨胀土的微观结构特征,将膨胀土中的微观结构单元归纳为三种类型,并将由结构单元组成的微结构特征分为六种。讨论了微结构特征与膨胀势的关系。研究了膨胀土中的光滑裂隙面的特征,如物质组成、微结构定向性等... 文中研究了我国一些典型膨胀土的微观结构特征,将膨胀土中的微观结构单元归纳为三种类型,并将由结构单元组成的微结构特征分为六种。讨论了微结构特征与膨胀势的关系。研究了膨胀土中的光滑裂隙面的特征,如物质组成、微结构定向性等,并将定向特征与力学强度建立了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微观结构 工程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徐高速北段膨胀土的物质组分及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柏立懂 罗志华 +2 位作者 崔可锐 徐卫明 郑宗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1-36,共6页
文章以X射线衍射为主,并结合化学全分析、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对合徐高速北段沿线经过的蚌埠、怀远和宿州地区的膨胀土进行矿物化学成分以及微结构特征研究,探明膨胀土的液限、塑性指数以及胀缩性与其矿物组分、阳离子交换容量、氧化... 文章以X射线衍射为主,并结合化学全分析、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对合徐高速北段沿线经过的蚌埠、怀远和宿州地区的膨胀土进行矿物化学成分以及微结构特征研究,探明膨胀土的液限、塑性指数以及胀缩性与其矿物组分、阳离子交换容量、氧化度及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并对其微结构进行分类。研究表明:膨胀土在其蒙脱石含量基本相等的情况下,伊利石含量的多寡对膨胀土工程性质的控制影响十分明显,而膨胀土的氧化程度则是控制膨胀土工程特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徐高速北段 膨胀土 胀缩性 氧化度 微结构 工程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塞俄比亚铁路黑棉土勘察方法及工程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正宣 唐林 +2 位作者 张昆 何小军 侯伟龙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18,共4页
研究目的:黑棉土是埃塞俄比亚及非洲部分国家大面积分布的一种特殊的土层,呈灰黑色、灰褐色,当地俗称黑棉土,一般具有膨胀性。目前中资公司大量进入埃塞俄比亚勘察设计及施工市场,对黑棉土的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在无既有经验可... 研究目的:黑棉土是埃塞俄比亚及非洲部分国家大面积分布的一种特殊的土层,呈灰黑色、灰褐色,当地俗称黑棉土,一般具有膨胀性。目前中资公司大量进入埃塞俄比亚勘察设计及施工市场,对黑棉土的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在无既有经验可循的条件下,研究一套适合该国国情的勘察方法,查清黑棉土的工程特性,为铁路工程选择合适的工程措施提供基础资料。研究结论:(1)黑棉土具有中~强膨胀性、中等一高压缩性等工程特性;(2)提出加强路基排水系统设置;堑坡高度≤3m,边坡采用灌草防护;堑坡高度〉3m,边坡采用骨架护坡等防护;边坡较高时,设挡土墙;弱中膨胀土路堑基床底层换填不小于0.5m,中-强膨胀土路堑基床底层换填不小于1m等处理措施;(3)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埃塞俄比亚的铁路、公路、轻轨交通建设等的勘察设计工作提供指导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塞俄比亚 黑棉土 膨胀土 勘察方法 工程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海积软土微观结构与工程性质初探 被引量:22
12
作者 雷华阳 肖树芳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1-85,共5页
以天津地区海积软土为代表,讨论了海积软土在固结、剪切作用下微观结构的变化,阐述了海积软土力学行为的本质,并将微结构参数与力学强度建立了关系。
关键词 海积软土 微观结构 工程性质 力学强度 剪切作用 几何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膨胀土工程特性及其路基处治对策 被引量:36
13
作者 陈善雄 李伏保 孔令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3-359,共7页
针对湖北襄—荆高速公路膨胀土,在室内开展了弱膨胀土的压实特性、胀缩性状、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发现压实膨胀土的工程性状受含水率与压实度的影响,胀缩特性是膨胀土的固有特性,其大小取决于起始湿度和密度;击实膨胀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 针对湖北襄—荆高速公路膨胀土,在室内开展了弱膨胀土的压实特性、胀缩性状、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发现压实膨胀土的工程性状受含水率与压实度的影响,胀缩特性是膨胀土的固有特性,其大小取决于起始湿度和密度;击实膨胀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随击实功变化而变化,压实功愈大,土的最大干密度也愈大,而对应的最佳含水量愈小;膨胀土的CBR值随其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类似于击实曲线,但CBR峰值含水率大于最佳含水率,为深入认识膨胀土的工程特性提供了帮助。因此,利用弱膨胀土填筑路堤时,不仅要考虑经过击实后的土的性质,而且还要考虑在填方建成、条件改变后土的性能;膨胀土路堤填筑除考虑压实度与CBR值要求外,尚需考虑胀缩总率的影响。最后,推荐了弱膨胀土路堤结构型式,并提出了弱膨胀土用于路堤填筑的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膨胀土 工程特性 压实特性 胀缩性状 力学特性 路基 处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德—张家界高速公路慈利东互通段膨胀土工程特性及改性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果林 范臻辉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268-273,共6页
在对常德—张家界高速公路慈利东互通段工程地质综合测试、补充勘探的基础上 ,通过对膨胀土及其改良土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 ,如自由膨胀率、有荷膨胀量、收缩、胀缩总率、颗粒分析、压缩、抗剪强度、承载比试验 ,评价了该段膨胀土的工... 在对常德—张家界高速公路慈利东互通段工程地质综合测试、补充勘探的基础上 ,通过对膨胀土及其改良土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 ,如自由膨胀率、有荷膨胀量、收缩、胀缩总率、颗粒分析、压缩、抗剪强度、承载比试验 ,评价了该段膨胀土的工程特性 ,对于指导膨胀土路基的设计与施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路基 高速公路 改良土 承载比 工程特性 土工 自由膨胀率 抗剪强度 收缩 颗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膨胀土的发现和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张加桂 曲永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24-727,共4页
在三峡库区地质调查中 ,遇到了一种工程性质不良、易于导致滑坡等地质灾害的粘土 ,通过对物质组成、水理和物化性质的测试 ,按粘土膨胀势判别的国家标准 ,它们为弱膨胀性粘土 ,而按国外流行的WilliamsandDonaldson( 1980 )粘土膨胀势判... 在三峡库区地质调查中 ,遇到了一种工程性质不良、易于导致滑坡等地质灾害的粘土 ,通过对物质组成、水理和物化性质的测试 ,按粘土膨胀势判别的国家标准 ,它们为弱膨胀性粘土 ,而按国外流行的WilliamsandDonaldson( 1980 )粘土膨胀势判别法 ,它们介于mediumexpansion与highexpansion势粘土之间。通过采用XRD技术对粘土矿物定量测试 ,表明主要膨胀性粘土矿物为中等混层比的I/S混层矿物。综合野外调查和室内测试结果 ,研究了它们的成因、分布和成灾机理 ,提出了治理措施。三峡库区膨胀土的发现和研究对我国膨胀土形成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对三峡库区移民迁建工程规划以及地基边坡处理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性质 膨胀土 灾害 三峡库区 成因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地区膨胀土微观结构与膨胀性 被引量:11
16
作者 马晓宁 王选仓 +2 位作者 孙进玲 王欢 付良举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1-114,149,共5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试验研究了陇南地区十天高速公路沿线膨胀土的微观结构和矿物成分,并对该地区膨胀土膨胀性进行了判断。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膨胀土颗粒基本呈无弯曲或有弯曲薄片状,即应为蒙脱石或蒙脱石伊利石...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试验研究了陇南地区十天高速公路沿线膨胀土的微观结构和矿物成分,并对该地区膨胀土膨胀性进行了判断。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膨胀土颗粒基本呈无弯曲或有弯曲薄片状,即应为蒙脱石或蒙脱石伊利石混层矿物颗粒;薄片状矿物颗粒以层状面-面接触,各矿物颗粒间存在狭小缝隙;定性与定量分析了膨胀土的矿物组成,其中蒙脱石含量较少,伊利石、高岭石和石英含量较高。经判断得出陇南地区十天高速公路甘肃段沿线膨胀土为弱膨胀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子显微镜试验 X射线衍射试验 微观结构 矿物成分 蒙脱石 膨胀性 弱膨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煤矸石改良膨胀土工程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雁 康雪成 郭利勇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720-2724,2730,共6页
基于非饱和膨胀土工程病害处治及煤矸石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社会需求,通过液塑限试验、击实试验、直剪试验,研究同时加入石灰和煤矸石膨胀土的工程性质变化,通过XRD检测,从各配比混合料的物相变化情况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基于非饱和膨胀土工程病害处治及煤矸石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社会需求,通过液塑限试验、击实试验、直剪试验,研究同时加入石灰和煤矸石膨胀土的工程性质变化,通过XRD检测,从各配比混合料的物相变化情况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石灰煤矸石膨胀土混合料的塑性、击实性、抗剪性能都得到改善,且优于石灰改良膨胀土。经XRD检测得到在膨胀土中掺加石灰和煤矸石后物相发生了变化,生成晶体结构较为稳定、晶粒较大的新物质钙长石和白云石,为膨胀土提供一定的Ca O、Mg O、Si O2和Al2O3等有效矿物成分,促使膨胀土的塑性、击实性等工程性质有所改善。因掺入石灰煤矸石比只掺石灰为膨胀土提供更多的有效矿物成分,因此石灰煤矸石优于石灰改良膨胀土的工程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 煤矸石 膨胀土 工程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透水层释水对黏性土工程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吉龙 李静 +4 位作者 肖国强 梁杏 赵长荣 胡云壮 杜东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2-167,共6页
华北平原地下水持续超采}I起黏性土压密释水。利用天津塘沽1200m深层钻孔原状土样测试分析,探讨第四纪地层弱透水层释水对黏性土工程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黏性土工程指标变化主要受压密释水的影响,释水段黏性土密度增大... 华北平原地下水持续超采}I起黏性土压密释水。利用天津塘沽1200m深层钻孔原状土样测试分析,探讨第四纪地层弱透水层释水对黏性土工程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黏性土工程指标变化主要受压密释水的影响,释水段黏性土密度增大,孔隙度、含水量降低,渗透性减弱,固结度增高,且在厚层黏土、砂粘互层及邻近含水层处表现显著。按含水层组分析,第一含水组(0~100m)黏性土释水程度较小或以弹性变形,第二含水组(100~260m)为早期压密释水段,第三、四含水组(260~400m)为目前压密释水段并逐步增加。对比压榨前后黏性土微观结构变化发现,絮状结构黏土垂向压缩量较大,即引起水平渗透系数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透水层 黏性土 释水 工程特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益城际宁乡Q_2网纹黏土工程地质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汪莹鹤 郭建湖 +1 位作者 赵新益 高威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5-29,共5页
研究目的:长沙至益阳城际铁路宁乡境内广泛分布Q2网纹状红黏土,这种土体性质有很强的区域性,城际铁路对路基的沉降变形控制十分严格,所以针对此类路基如何采用合理的处理方法是一个关键问题。为了全面了解宁乡Q2网纹状红黏土的工程性质... 研究目的:长沙至益阳城际铁路宁乡境内广泛分布Q2网纹状红黏土,这种土体性质有很强的区域性,城际铁路对路基的沉降变形控制十分严格,所以针对此类路基如何采用合理的处理方法是一个关键问题。为了全面了解宁乡Q2网纹状红黏土的工程性质,结合现场地质调绘、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对土体的形态成因、物理性质、强度特性、变形固结特性以及膨胀特性进行系统的探讨,为路基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研究结论:网纹状土是在湿热的气候条件及多水的环境下,红黏土经多次淋溶沉淀作用而形成;网纹土的孔隙比比一般黏土要大,饱和度一般低于90%,为非饱和土;液限及液性指数较高,为高液限土;天然状态下网纹土的强度较高,一般处于硬塑~坚硬状态,承载力可达200 kPa;网纹土属于中压缩性土,下层网纹土压缩性比上层土要高;网纹土是典型的超固结土,表层的超固结比达到15.4;网纹土一般为弱膨胀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纹状红黏土 工程地质特性 前期固结压力 膨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津巴布韦泥岩残积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及其微观机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先伟 孔令伟 +3 位作者 李宏程 翟路平 王占高 刘新宇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24-1432,共9页
津巴布韦泥岩残积土是一种性质特殊的风化土,系统地评价这类问题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对于推动我国海外的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室内物理与力学试验,评价泥岩残积土的工程特性,并通过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论述其特殊性质... 津巴布韦泥岩残积土是一种性质特殊的风化土,系统地评价这类问题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对于推动我国海外的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室内物理与力学试验,评价泥岩残积土的工程特性,并通过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论述其特殊性质的机理。结果表明,该土可定义为坚硬的非饱和黏性土,具有较弱膨胀性和较差的压实性;天然状态下,由于含有母岩残留的结构强度,表现出偏高的强度特征,但泡水后土的黏聚力明显减低,干湿循环作用也会导致内摩擦角的降低,但浸水过程不会出现明显的湿陷沉降;强烈的水敏性也导致该土浸水后产生强烈的泥化崩解,因此,雨季施工中应重点关注降雨引发的工程灾害。研究还表明,津巴布韦泥岩残积土的工程特性受控于土的物化成分与结构特性,该土的黏土矿物主要是伊利石-高岭石型,微观结构主要是含有高定向性的高岭石团与大裂隙的团粒结构,团粒间的铁质胶结是导致土的较高强度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残积土 工程地质特性 胶结特性 强度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