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0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hancing energy density in planar micro-supercapacitors:The role of few-layer graphite/carbon black/NiCo_(2)O_(4) composite materials
1
作者 ZHANG Wanggang HUANG Lei +3 位作者 WANG Menghu WANG Jian WEI Aili LIU Yiming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6-662,共17页
The advancement of planar micro-supercapacitors(PMSCs)for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has been significantly hindered by the challenge of achieving high energy and power densities.This study addresses this is... The advancement of planar micro-supercapacitors(PMSCs)for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has been significantly hindered by the challenge of achieving high energy and power densities.This study addresses this issue by leveraging screen-printing technology to fabricate high-performance PMSCs using innovative composite ink.The ink,a synergistic blend of few-layer graphene(Gt),carbon black(CB),and NiCo_(2)O_(4),was meticulously mixed to form a conductive and robust coating that enhanced the capacitive performance of the PMSCs.The optimized ink formulation and printing process result in a micro-supercapacitor with an exceptional areal capacitance of 18.95 mF/cm^(2)and an areal energy density of 2.63μW·h/cm^(2)at a current density of 0.05 mA/cm^(2),along with an areal power density of 0.025 mW/cm^(2).The devices demonstrated impressive durability with a capacitance retention rate of 94.7%after a stringent 20000-cycle test,demonstrating their potential for long-term applications.Moreover,the PMSCs displayed excellent mechanical flexibility,with a capacitance decrease of only 3.43%after 5000 bending cycles,highlighting their suitability for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s.The ease of integrating these PMSCs into series and parallel configurations for customized power further underscores their practicality for integrated power supply solutions in various technolo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hite/carbon black composite NiCo_(2)O_(4) screen printing planar micro-supercapacitor energy density mechanical flexi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对珊瑚水泥基材料强度的影响
2
作者 王磊 谷健 +1 位作者 余涵 卢家慧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9-133,共5页
为研究纤维在珊瑚水泥基材料中的增强效果及作用机理,考虑纤维类型、长度、掺量等因素,开展了碳纤维、聚丙烯纤维和混杂纤维增强珊瑚水泥基材料性能的试验研究,结合SEM扫描电镜从微观层面分析纤维对珊瑚水泥基材料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 为研究纤维在珊瑚水泥基材料中的增强效果及作用机理,考虑纤维类型、长度、掺量等因素,开展了碳纤维、聚丙烯纤维和混杂纤维增强珊瑚水泥基材料性能的试验研究,结合SEM扫描电镜从微观层面分析纤维对珊瑚水泥基材料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纤维的掺入对珊瑚水泥基劈裂抗拉强度与韧性有明显提升,在分散均匀的情况下,增加纤维掺量和长径比能有效提升珊瑚水泥基材料的强度,但过高的掺量与长径比甚至会降低水泥基的力学性能,每种纤维的最优长径比与掺量有所不同。其中聚丙烯纤维表面较碳纤维更有利于水化产物的附着,对水泥基试件性能提升幅度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水泥基 碳纤维 聚丙烯纤维 劈裂抗拉强度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导电特性的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3
作者 肖力光 段振强 +1 位作者 王一鸣 雷潭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75,81,共5页
从粉末导电填料、纤维导电填料、纳米导电填料等方面出发,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导电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导电水泥基复合材料现阶段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给出了合理建议,最后对未来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导电水泥基复合材料 导电填料 导电特性 低碳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中模型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冲击损伤比较研究
4
作者 李珂 巴金石 李伟东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36-738,共3页
对国产高强中模型碳纤维环氧、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分别进行了冲击试验和冲击后压缩强度试验,获得了不同冲击能量下的凹坑深度、冲击后压缩强度以及压缩破坏应变等数据。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可知:两种复合材料的冲击能量—凹坑深度... 对国产高强中模型碳纤维环氧、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分别进行了冲击试验和冲击后压缩强度试验,获得了不同冲击能量下的凹坑深度、冲击后压缩强度以及压缩破坏应变等数据。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可知:两种复合材料的冲击能量—凹坑深度曲线和凹坑深度—剩余压缩强度曲线均存在拐点。冲击能量低于40 J时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损伤阻抗性能高于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冲击能量高于40 J时存在相反关系。凹坑深度小于2 mm时,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损伤容限性能高于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大于2 mm时两者性能相当。两种复合材料层合板在6.7 J/mm冲击能量下的冲击后压缩强度(CAI)差异较大,在目视勉强可见损伤(BVID)下的CAI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中模型碳纤维 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 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 冲击损伤 损伤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基吸波和隐身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甜甜 李威 +3 位作者 孟育 童树华 徐婷 司传领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67,共9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磁污染日益严重,为了能更好的吸收电磁波,提升战斗机等军事设备的隐身性能,吸波材料的发展越发重要。纤维素基吸波材料具有轻质柔韧、吸收频带宽、吸收强度高等优点,能够同时满足材料轻量化和对有效吸收电磁波的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磁污染日益严重,为了能更好的吸收电磁波,提升战斗机等军事设备的隐身性能,吸波材料的发展越发重要。纤维素基吸波材料具有轻质柔韧、吸收频带宽、吸收强度高等优点,能够同时满足材料轻量化和对有效吸收电磁波的需求,是隐身材料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纤维素基碳质吸波材料和纤维素基复合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纤维素衍生碳材料、纤维素基不同维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结构特点及其吸波性能。同时,探讨了如何通过材料设计提升其吸波效率和阻抗匹配性能的方法,以满足现代军事装备对隐身材料轻量化、高性能的需求,最后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纤维素基碳材料 复合材料 吸波和隐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基复合材料用作电芬顿阴极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魏一恺 杨俊 +3 位作者 武梦杰 周欣然 游自强 王趁义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8,58,共8页
针对目前电芬顿复合电极原料昂贵及制备工艺复杂等问题,以活性炭和Fe_(3)O_(4)为基础原料,以钛网、不锈钢网、铁网为导电基底制备3种碳基复合阴极材料(CEM),分别记为TBT、SSBT、IBT。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CEM的最佳制备条件,选取性能最优... 针对目前电芬顿复合电极原料昂贵及制备工艺复杂等问题,以活性炭和Fe_(3)O_(4)为基础原料,以钛网、不锈钢网、铁网为导电基底制备3种碳基复合阴极材料(CEM),分别记为TBT、SSBT、IBT。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CEM的最佳制备条件,选取性能最优的CEM用于电芬顿处理垃圾渗滤液,用响应面法得到电芬顿处理的初始pH、外接电压、Fe^(2+)投加量与COD去除率之间的二次多项式模型,优化电芬顿的运行条件。结果表明:3种CEM材料中SSBT的性能最优,其最佳制备条件为黏结剂(Na_(2)SiO_(3)·9H_(2)O)∶基础原料的质量比为4∶10,基础原料中Fe_(3)O_(4)的掺杂量为2%(质量分数),煅烧温度为600℃;SSBT用于电芬顿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运行条件为初始pH 2.6,外接电压10.08 V,Fe^(2+)投加量0.47 mmol/L,在此条件下COD的去除率的实测值与预测值分别为86.10%和86.41%,平均绝对误差为0.36%,说明模型模拟结果符合实际;SSBT表面三维结构丰富,Fe_(3)O_(4)在材料中稳定负载,经15次重复性测试,SSBT的COD去除率仅下降7.81百分点,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为电芬顿CEM材料的设计和运行条件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芬顿 碳基复合阴极 制备与表征 垃圾渗滤液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掺杂类石墨涂层/蓖麻油酸固液复合润滑体系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马鹏程 周海斌 +4 位作者 鲁晓龙 隋旭东 杨柳青 玄翠娟 王强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5-723,共9页
钨掺杂类石墨涂层和蓖麻油酸组成的固液复合体系具有优异的摩擦磨损性能,有望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以及机械装备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本文中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出钨掺杂类石墨涂层,并研究了其在蓖麻油酸微量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结... 钨掺杂类石墨涂层和蓖麻油酸组成的固液复合体系具有优异的摩擦磨损性能,有望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以及机械装备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本文中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出钨掺杂类石墨涂层,并研究了其在蓖麻油酸微量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钨掺杂类石墨涂层和蓖麻油酸组成的固液复合润滑体系的摩擦系数低至约0.02,磨损率约为6.25×10^(-19)m^(3)/(N·m),比钨掺杂类石墨涂层和聚α烯烃(PAO)组成的固液复合体系的磨损率低约1个数量级,其磨痕在三维轮廓仪可观测的范围内几乎不可见,实现超低磨损.本文中研究结果为碳基涂层/蓖麻油酸固液复合体系的未来应用和发展提供了研究基础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复合润滑 绿色润滑剂 超低磨损 蓖麻油酸 碳基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石墨/碳纳米管复合增强铝碳耐火材料性能研究
8
作者 郭宇琦 廖宁 +2 位作者 李亚伟 王庆虎 朱天彬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0,共6页
为充分发挥低维纳(微)米材料的协同强韧化作用,以板状刚玉、活性氧化铝微粉、单质硅、纳米炭黑为原料,以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分别引入膨胀石墨(EG)、预合成碳纳米管改性的膨胀石墨(EG-CNTs)以及表面负载含镍催化剂的膨胀石墨(EG-Ni)... 为充分发挥低维纳(微)米材料的协同强韧化作用,以板状刚玉、活性氧化铝微粉、单质硅、纳米炭黑为原料,以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分别引入膨胀石墨(EG)、预合成碳纳米管改性的膨胀石墨(EG-CNTs)以及表面负载含镍催化剂的膨胀石墨(EG-Ni),经混料、成型、固化后,再经800、1000、1200和1400℃保温3 h热处理,制备了低碳铝碳耐火材料。研究了膨胀石墨种类(EG、EG-CNTs、EG-Ni)对铝碳耐火材料结构演变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引入EG-CNTs、EG-Ni的试样的常温抗折强度比引入EG的试样的提高很多,因为EG-CNTs、EG-Ni均能促进试样中SiC晶须的形成,从而起到了很好的增强作用。2)引入EG-Ni的试样的抗热震性最好,因为EG-Ni可以原位生成碳纳米管,伴随有碳纳米管/SiC晶须的原位协同增韧的作用,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抗热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碳耐火材料 膨胀石墨 碳纳米管 力学性能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基定型复合相变材料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安明泽 张兵兵 +5 位作者 王盛 陈蔚洁 刘世旺 薛斌 徐国敏 秦舒浩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02-2118,共17页
相变材料(PCMs)是指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物质的物理性质并能提供潜热的材料,在太阳能热储存、电子设备、动力电池热管理、建筑温度控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我国已经被列为国家级研发利用序列。然而,相变材料容易出现渗漏、热导率... 相变材料(PCMs)是指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物质的物理性质并能提供潜热的材料,在太阳能热储存、电子设备、动力电池热管理、建筑温度控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我国已经被列为国家级研发利用序列。然而,相变材料容易出现渗漏、热导率低、光吸收弱等问题,阻碍了其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为了克服这些固有问题,提高热物理性能,将碳基材料作为封装载体构建形状稳定的定型复合相变材料可以有效防止固-液相变渗漏,提高潜热性能。本文综述了碳纳米管、石墨烯、活性炭、生物炭等多孔碳支撑材料作为相变材料封装载体的主要研究进展,介绍了不同多孔碳材料作为封装载体对相变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潜热、相变温度、过冷度、形状稳定性和热循环稳定性等物理性能的影响,总结了不同多孔碳基复合相变材料在潜热性能方面的研究动态和各行业中的应用。最后,对多孔碳基材料在未来发展中的研究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基 载体 相变 复合材料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石墨和碳纳米管涂层对相变材料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赵新波 屈治国 +1 位作者 张剑飞 江智元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72,共10页
针对目前光热转换和储存复合相变材料制备较为复杂和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低成本、易制备的添加涂层的方法。采用膨胀石墨和碳纳米管来改善石蜡/膨胀珍珠岩复合相变材料的储热性能以及光热转换性能,研究了不同太阳光强度下,碳纳米管... 针对目前光热转换和储存复合相变材料制备较为复杂和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低成本、易制备的添加涂层的方法。采用膨胀石墨和碳纳米管来改善石蜡/膨胀珍珠岩复合相变材料的储热性能以及光热转换性能,研究了不同太阳光强度下,碳纳米管和不同质量比的膨胀石墨对太阳能光热转换和储存性能的影响。太阳能光热转换实验结果表明:添加膨胀石墨可以提高纯石蜡和石蜡/膨胀珍珠岩的储热速率,与纯石蜡和石蜡/膨胀珍珠岩相比,添加膨胀石墨的复合相变材料的储热速率分别提高了2倍、0.63倍。添加碳纳米管涂层可有效提高太阳能光热转换性能,石蜡和石蜡/膨胀珍珠岩的光热转换效率分别提高了1.82倍、0.6倍。随着循环时间的增加,复合相变材料的光热转换性能有所下降,并逐渐保持稳定,最高温度稳定在65℃左右。大多数研究样品的光热转换效率在90%以下,所研究的光热转换效率能达到90.76%,这表明在复合相变材料表面添加碳纳米管以提高光热转换性能是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石墨 相变材料 膨胀珍珠岩 碳纳米管 光热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点发光机制与结构之间的构效关系
11
作者 刘翼泽 李鹏飞 孙再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1-54,共14页
碳点(CDs)作为一类新型零维碳基纳米材料,因其可调发光性、低毒性和多功能性,在生物成像、光电器件及环境传感等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由于制备方法不同、原料来源多样以及组成结构复杂,碳点的发光机制一直是研究重点.不明确的发光机... 碳点(CDs)作为一类新型零维碳基纳米材料,因其可调发光性、低毒性和多功能性,在生物成像、光电器件及环境传感等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由于制备方法不同、原料来源多样以及组成结构复杂,碳点的发光机制一直是研究重点.不明确的发光机制制约了高荧光性能碳点的设计与应用.本文系统梳理了碳点的结构与发光机制之间的构效关系,重点解析了量子限域效应、有效共轭长度、表面-边缘态、分子态及交联增强发射效应等5种核心机制的作用,以期为高荧光性能碳点的可控合成与功能化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发光机制 碳基纳米材料 结构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D法制备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雪荣 曹轲 +4 位作者 赵喜哲 王彦君 顾广安 刘见华 万烨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93,共11页
锂离子电池已成为能源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储能体系。开发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低成本的锂离子电池是当今电池科研领域的一项核心挑战。硅材料有着4200 mAh·g^(-1)的理论容量及低廉的成本,使其成为最有潜力的负极候选材料之一,... 锂离子电池已成为能源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储能体系。开发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低成本的锂离子电池是当今电池科研领域的一项核心挑战。硅材料有着4200 mAh·g^(-1)的理论容量及低廉的成本,使其成为最有潜力的负极候选材料之一,然而硅在充放电循环中高达近300%的体积膨胀严重阻碍了其商业化进程。迄今为止,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技术已经历3次迭代。本综述介绍了CVD法在三代硅碳负极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并从材料结构设计、实验方法、反应过程机理、材料性能等方面展开讨论。最后,总结了三代硅碳负极材料制备技术的优势及劣势,并对未来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中硅碳负极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碳复合材料 硅负极 化学气相沉积法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CNTs杂化碳气凝胶基向异性柔性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13
作者 陈丽瑛 朱智慧 +5 位作者 郜昆伦 杨彤 石佳鑫 章涛 卢焕坤 李皖皖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1-146,158,共7页
目前制备出的向异性柔性相变材料(FPCM),其热导率的向异性程度仍难以满足集成式电子器件的散热需求,为此,将1D碳纳米管(CNTs)与3D膨胀石墨(EG)协同构建制备向异性更高的杂化碳气凝胶(CA),代替传统的单一碳材料制备的CA,被作为FPCM的导... 目前制备出的向异性柔性相变材料(FPCM),其热导率的向异性程度仍难以满足集成式电子器件的散热需求,为此,将1D碳纳米管(CNTs)与3D膨胀石墨(EG)协同构建制备向异性更高的杂化碳气凝胶(CA),代替传统的单一碳材料制备的CA,被作为FPCM的导热骨架,通过定向冷冻、真空吸附、熔融共混三步制备法,与石蜡、烯烃前段共聚物(OBC)复合,形成向异度更高的FPCM。结果表明:与单一EG基CA制备的FPCM相比,所制备的FPCM微观结构的定向性更高,当CA含量为8%时,径向热导率提升7.7%,轴向热导率提升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异性热导率 相变材料 碳纳米管 膨胀石墨 碳气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煤制石墨烯的微观结构演化特征:综合表征分析
14
作者 李瑞青 唐跃刚 +2 位作者 罗鹏 琚敏敏 徐晓婷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0-406,共17页
煤基碳材料的制备和表征是一个热门研究领域。煤基石墨烯的结构特征不仅决定了产品的性能,还可为产品制备过程中的工艺调控提供参考。因此,有必要对煤基石墨烯的微观形态和结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研究采集了宁夏回族自治区8个不同煤阶... 煤基碳材料的制备和表征是一个热门研究领域。煤基石墨烯的结构特征不仅决定了产品的性能,还可为产品制备过程中的工艺调控提供参考。因此,有必要对煤基石墨烯的微观形态和结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研究采集了宁夏回族自治区8个不同煤阶的煤样,化学脱矿后高温石墨化处理得到煤基石墨,采用改进的Hummer’s氧化还原法制备煤基石墨烯,并通过X射线衍射、拉曼、原子力显微镜和高分辨率透射电镜综合表征获得了煤基石墨烯的微观形貌和结构参数。结果表明:宁夏回族自治区不同煤阶的煤样所制备的煤基石墨烯均为少层石墨烯,高温石墨化可显著提高煤结构的有序度和石墨化度,有利于煤基石墨烯的制备,尤其对低煤阶的煤最为显著。煤基石墨的石墨化度均超过0.70,最高为0.99。煤阶越高,所制备的石墨烯片层的直径和堆砌高度越大、缺陷更少、剥离效果也越好。所制备的煤基石墨烯的直径在3.78~13.04 nm,层间距均超过了0.3550 nm,最高可达0.3661 nm。且随煤阶的升高,煤基石墨烯直径的增大要比堆砌高度更显著,因此,煤基石墨烯的形态总体趋于扁平状演化。煤的黏结性会造成煤基石墨烯表面粗糙度的增大,但不会影响石墨烯芳香层的晶型与有序度的发展。随煤阶的升高,石墨烯结构经历了涡轮型—Y型—半直面型—直面型的演化路径。直面型的石墨烯结构是煤结构在煤基石墨烯制备过程中演化的最终形态,表现为明显的剥离、卷曲和舒展的特征,这也为石墨烯台阶状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碳材料 煤基石墨烯 煤阶 微观结构 结构参数 高温石墨化 石墨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双极板的接触角调控及性能优化
15
作者 张璐瑶 郑俊生 +1 位作者 樊润林 明平文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8-226,共9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能量转换效率高,发电效率受负载变化影响小,有害物和碳排放少。双极板是其关键结构部件之一,承担传递电子、分配气体、电池内水管理、支撑膜电极组件等作用。复合双极板有质轻、耐腐、成本低等优势,受到了较...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能量转换效率高,发电效率受负载变化影响小,有害物和碳排放少。双极板是其关键结构部件之一,承担传递电子、分配气体、电池内水管理、支撑膜电极组件等作用。复合双极板有质轻、耐腐、成本低等优势,受到了较多的关注。然而,为了保持燃料电池的稳定运行,应保证膜电极充分润湿的情况下,确保积累在流道内的液态水顺利排出,这对于双极板的表面特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复合石墨板而言,可以通过极板组分与制备工艺的改变,实现接触角的调节,进而调控电池的水、气状况。本工作在鳞片石墨-树脂复合材料中,加入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的纳米碳纤维(CF-CVD)作添加剂,调控复合双极板的亲水性。同时,通过改变鳞片石墨粒径,验证其对复合双极板亲水性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极板表面的亲水性随着碳纤维含量的升高而增强,接触角降低幅度可达10.28°。鳞片石墨粒径影响复合双极板的接触角调控效果,为配合CF-CVD实现极板最佳亲水性,应选择500~1500目石墨作为导电基材。CF-CVD含量为3%、鳞片石墨为1000目的亲水复合双极板综合性能最佳,电导率达到239.33 S/cm,抗弯强度达到73.47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双极板 接触角 纳米碳纤维 鳞片石墨 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热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研究进展
16
作者 孟征 卫豪 +1 位作者 刘继丹 杨亚光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0-177,共8页
整理了近年来在尼龙复合材料中使用无机非金属填料、碳类填料、金属填料以提升尼龙材料热导率的相关研究内容,归纳了使用不同类型导热填料制备导热尼龙复合材料的主要方法,重点介绍了尼龙/无机非金属填料和尼龙/碳类填料导热复合材料的... 整理了近年来在尼龙复合材料中使用无机非金属填料、碳类填料、金属填料以提升尼龙材料热导率的相关研究内容,归纳了使用不同类型导热填料制备导热尼龙复合材料的主要方法,重点介绍了尼龙/无机非金属填料和尼龙/碳类填料导热复合材料的不同制备工艺对材料热导率的影响。通过分析,指出在导热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中实现导热网络的高效构建尤为关键,而对导热填料进行预处理、复配多种导热填料、实现材料的特殊结构设计都是提升导热网络构建效率的重要方法。最后,对导热尼龙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 尼龙 复合材料 导热填料 碳类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电容器用酚醛树脂/竹基复合活性炭的制备及表征
17
作者 文秀婵 张博 +3 位作者 王玺 桂柳成 黄思玉 何旻雁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7-156,共10页
为探究酚醛树脂添加量对活性炭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寻找相对经济的制备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炭的方法,本文以毛竹废弃物为原材料,酚醛树脂为改性剂,通过KOH活化制备酚醛树脂/竹基复合活性炭,并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活性炭微... 为探究酚醛树脂添加量对活性炭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寻找相对经济的制备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炭的方法,本文以毛竹废弃物为原材料,酚醛树脂为改性剂,通过KOH活化制备酚醛树脂/竹基复合活性炭,并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活性炭微观结构受酚醛树脂添加量影响,树脂添加量为15%~35%的复合活性炭比表面积及总孔容均增大,平均孔径减小,为电荷的存储提供更多吸附位点。其中,树脂添加量为35%的复合活性炭相较于纯竹基活性炭比表面积及总孔容分别提高28.5%及29.2%,平均孔径减小为1.78 nm,在电流密度为0.5 A·g^(-1)时比电容为263.85 F·g^(-1),相较纯竹基活性炭提高53.3%,说明加入酚醛树脂后所制备的活性炭电化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活性炭 酚醛树脂 竹基 可调控 微观结构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VO_(4)/g-C_(3)N_(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Cd^(2+)的电致化学发光检测研究
18
作者 宋珍勇 王婷婷 +2 位作者 吴芳辉 吴孔林 周经伟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2-309,共8页
以片状g-C_(3)N_(4)为载体,掺杂具有4f活性电子的电催化性能良好、含丰富氧空位、稳定性更佳的TbVO_(4),成功制备了在溶解氧作为共反应剂的条件下可用于重金属离子Cd^(2+)响应及微量检测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 以片状g-C_(3)N_(4)为载体,掺杂具有4f活性电子的电催化性能良好、含丰富氧空位、稳定性更佳的TbVO_(4),成功制备了在溶解氧作为共反应剂的条件下可用于重金属离子Cd^(2+)响应及微量检测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能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详细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形貌、相态及元素组成和化学状态后,进一步研究发现增强了导电性和电催化活性的TbVO_(4)/g-C_(3)N_(4)复合材料具有比单一g-C_(3)N_(4)更强的ECL发光信号,由此触发了因Cd^(2+)阻抑作用引起的更为灵敏且线性检测范围更宽的ECL响应变化。该复合材料构筑的传感器检出限低(3.98nmol/L),选择性和重现性佳,用于真实样品中Cd^(2+)检测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状石墨相氮化碳 TbVO_(4) 复合材料 电致化学发光 Cd^(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改性纳米碳酸钙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章婷 王帝 王文平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0,共5页
纳米碳酸钙经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后,再与丙烯酸、羟丁基乙烯基聚醚(VPEG)进行共聚得到改性纳米碳酸钙。FT-IR、TG等测试证明纳米碳酸钙表面成功接枝聚羧酸减水剂,其接枝率约为25%。试验结果表明改性纳米碳酸钙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够促... 纳米碳酸钙经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后,再与丙烯酸、羟丁基乙烯基聚醚(VPEG)进行共聚得到改性纳米碳酸钙。FT-IR、TG等测试证明纳米碳酸钙表面成功接枝聚羧酸减水剂,其接枝率约为25%。试验结果表明改性纳米碳酸钙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够促进水泥水化反应,优化水泥基材料内部的微观结构,增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在改性纳米碳酸钙掺量为0.5%时,与参考样混凝土相比,28 d后掺杂改性纳米碳酸钙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提升4%,抗折强度提升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水泥基复合材料 表面改性 梳形聚合物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基复合材料在油水分离领域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韩少勋 张楠 +2 位作者 殷承玉 田琳 陈培鑫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7-137,共11页
海上石油泄漏和工业含油废水严重威胁着水生环境和人类健康,因此对含油废水的治理已成为一个广泛关注的热点。碳基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油水分离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近年来碳基复合材料在油水分离领域的研究... 海上石油泄漏和工业含油废水严重威胁着水生环境和人类健康,因此对含油废水的治理已成为一个广泛关注的热点。碳基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油水分离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近年来碳基复合材料在油水分离领域的研究进展,首先从表面润湿性的角度阐述了油水分离的理论基础,之后分类评述了不同类型碳基复合材料,如石墨基复合材料、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碳基气凝胶等在油水分离领域的应用可行性以及改性方式。最后,展望了碳基复合材料在油水分离领域的发展方向,提出未来应侧重于开发具有可切换润湿性以同时吸附多种污染物组分的碳基材料,耐极端环境的高稳定性碳基材料,以及具有自清洁、自修复等特殊功能的碳基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基复合材料 油水分离 石墨基 碳纳米管 碳气凝胶 特殊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