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ergy Transfer and Photoluminescence Enhancement in WS_(2)/hBN/MoS_(2) Heterostructures
1
作者 CHEN Pengyao REN Bingyan +4 位作者 ZHANG Chengyu LI Boyuan WANG Jiaxi ZHANG Kaixuan ZHAO Weijie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21-2029,共9页
Two-dimensional(2D)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TMDs)and their heterostructures(HSs)exhibit unique optical properties and show great promise for developing next-generation optoelectronics.However,the photo-lumines... Two-dimensional(2D)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TMDs)and their heterostructures(HSs)exhibit unique optical properties and show great promise for developing next-generation optoelectronics.However,the photo-luminescence(PL)quantum yield of monolayer(1L)TMDs is still quite low at room temperature,which severely lim-its 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s.Here we report a PL enhancement effect of 1L WS_(2) at room temperature when con-structing it into 1L-WS_(2)/hBN/1L-MoS_(2) vertical HSs.The PL enhancement factors(EFs)can be up to 4.2.By using transient absorption(TA)spectroscopy,we demonstrate that the PL enhancement effect is due to energy transfer from 1L MoS_(2) to 1L WS_(2).The energy transfer process occurs on a picosecond timescale and lasts more than one hundred picoseconds which indicates a prominent contribution from exciton-exciton annihilation.Furthermore,the PL en-hancement effect of 1L WS_(2) can be observed in 2L-MoS_(2)/hBN/1L-WS_(2) and 3L-MoS_(2)/hBN/1L-WS_(2) HSs.Our study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energy transfer process in the PL enhancement of 2D TMDs and a fea-sible way to optimize the performance of TMD-based optoelectronic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 van der Waals heterostructures PHOTOLUMINESCENCE Förster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exciton-exciton annihi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构象对稀溶液中MEH-PPV的光致发光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孔凡 欧昌刚 +4 位作者 郑怡 张苏洋 杨昌正 吴兴龙 袁仁宽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31-736,共6页
聚(2 甲氧基 5 (2′ 乙基己氧基) 1,4 对苯乙炔)(MEH PPV)在溶液中的链构象依赖于溶剂的性质,共轭聚合物的发光特性受链构象影响明显。在稀溶液中,不良溶剂含量的增加使MEH PPV分子链更加紧缩卷曲,单个分子链内更多共轭链段发生聚集,光... 聚(2 甲氧基 5 (2′ 乙基己氧基) 1,4 对苯乙炔)(MEH PPV)在溶液中的链构象依赖于溶剂的性质,共轭聚合物的发光特性受链构象影响明显。在稀溶液中,不良溶剂含量的增加使MEH PPV分子链更加紧缩卷曲,单个分子链内更多共轭链段发生聚集,光激发形成的链间激子增加。通过对MEH PPV稀溶液的光谱分析,发现链间激子的形成过程依赖于激发光的能量(hν)。在激发光能量大于聚合物的最低激发能(Ea)的情况下,大部分链内激子通过辐射复合发光,少部分链内激子沿分子链转移到聚集的共轭链段上形成链间激子。在hν<Ea的情况下,单个分子链内聚集共轭链段吸收光子能量形成链间激子并复合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聚合物 光致发光 链内激子 链间激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晶体非线性吸收电场效应的时间过程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智虹 娄素云 +4 位作者 熊光楠 徐叙容 李振钢 路明哲 李多禄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53-158,共6页
建立了一套光泵浦探针法测量CdS晶体光学非线性快过程的实验,同时测定外加电场对激子-电子相互作用时间的影响,以揭示光学非线性的特性和起源.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模拟得出:在没有外加电场作用下,激子-电子相互作用的衰减时间为60ps.由... 建立了一套光泵浦探针法测量CdS晶体光学非线性快过程的实验,同时测定外加电场对激子-电子相互作用时间的影响,以揭示光学非线性的特性和起源.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模拟得出:在没有外加电场作用下,激子-电子相互作用的衰减时间为60ps.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外加电场使衰减时间略有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非线性 吸收 硫化镉 电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聚集体的光谱模拟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凯 韩蛟 +2 位作者 张厚玉 ABRAMAVICIUS Darius 张汉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872-2876,共5页
采用Frenkel激子理论研究了一维线性和二维人字形分子聚集体的吸收和发射光谱.通过引入激子离域长度的概念,将聚集体与单分子的光谱线形函数联系起来.计算的光谱结果表明,聚集体的光谱与分子在聚集体中的排列紧密相关.分析了一维J聚集... 采用Frenkel激子理论研究了一维线性和二维人字形分子聚集体的吸收和发射光谱.通过引入激子离域长度的概念,将聚集体与单分子的光谱线形函数联系起来.计算的光谱结果表明,聚集体的光谱与分子在聚集体中的排列紧密相关.分析了一维J聚集光谱发生红移以及二维人字形分子聚集体吸收光谱形成J和H激子谱带的内在原因.模拟得到的聚集体的吸收和发射光谱与实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聚集体 吸收和发射光谱 FRENKEL激子 激子离域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给体/受体有机太阳电池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高银浩 闫雷兵 《物理实验》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8-40,46,共4页
以酞菁铜(CuPc)、对北艹四甲酸二酐(PTCDA)和富勒烯(C60)作为光敏材料分别制备了3个有机太阳电池器件:器件1为ITO/PEDOT(3,4-乙撑二氧噻吩)/CuPc/Al;器件2为ITO/PEDOT/CuPc/PTCDA/Al;器件3为ITO/PEDOT/CuPc/C60/Al.研究发现器件2、3的... 以酞菁铜(CuPc)、对北艹四甲酸二酐(PTCDA)和富勒烯(C60)作为光敏材料分别制备了3个有机太阳电池器件:器件1为ITO/PEDOT(3,4-乙撑二氧噻吩)/CuPc/Al;器件2为ITO/PEDOT/CuPc/PTCDA/Al;器件3为ITO/PEDOT/CuPc/C60/Al.研究发现器件2、3的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比1的提高了很多,主要是因为2、3是给体/受体异质结构,它不仅增大了器件的吸收光谱并提供了一个激子解离的有效位置.器件2和3相比,3的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比2的提高了1倍多,这主要是因为C60的激子扩散长度比PTCDA的要长,激子解离的几率比激子复合的几率大得多,因此3的性能比2的有了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体/受体 短路电流 开路电压 激子 扩散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轭高聚物双分子链中激子生成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邱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7-40,共4页
通过对耦合共轭高分子双链中激子生成的动力学研究,讨论了受到光激发后,激子在分子内或分子间生成的制约因素.激子的生成除了受分子链间耦合强度的制约,还受到光激发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子既可以在分子内生成,也可以在耦合分子间生成... 通过对耦合共轭高分子双链中激子生成的动力学研究,讨论了受到光激发后,激子在分子内或分子间生成的制约因素.激子的生成除了受分子链间耦合强度的制约,还受到光激发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子既可以在分子内生成,也可以在耦合分子间生成.增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可以增大在分子之间生成激子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高聚物 双分子链 分子内激子 分子间激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ZnO六棱微管结构及发光特性的影响(英文)
7
作者 高晖 邓宏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6年第12期572-576,591,共6页
采用水热法在p-Si(111)衬底上生长出六棱ZnO微管,在空气中进行了300~600℃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并用XRD、XPS、PL谱研究了热处理对ZnO微管的结构、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热处理后,ZnO微管的晶体质量显著改善。室温下的光致发光测... 采用水热法在p-Si(111)衬底上生长出六棱ZnO微管,在空气中进行了300~600℃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并用XRD、XPS、PL谱研究了热处理对ZnO微管的结构、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热处理后,ZnO微管的晶体质量显著改善。室温下的光致发光测试显示,在可见发射几乎消失的情况下,近带边发射的强度显著增大。与原位生长的ZnO微管相比,在泵浦密度为28kW/cm2时,热处理400℃的样品在近紫外区产生一个新的发射峰P。通过验证发射峰A与P之间的相对能量位置,认为新发射峰P可能是由激子-激子碰撞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微管 热处理 光致发光 激子-激子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视紫红质三阶非线性光感应超快过程研究
8
作者 黄燕萍 沈珊雄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1-394,共4页
用前向立体简并四波混频实验对光能转换生物分子细菌视紫红质 ( b R)作三阶非线性光学超快过程研究 ,观察到时间响应由快成份和慢成份组成 .用激子位相空间充满理论和构形变化模型分别给予动力学机制解释 .快成份对应于自由电子 -空穴... 用前向立体简并四波混频实验对光能转换生物分子细菌视紫红质 ( b R)作三阶非线性光学超快过程研究 ,观察到时间响应由快成份和慢成份组成 .用激子位相空间充满理论和构形变化模型分别给予动力学机制解释 .快成份对应于自由电子 -空穴对形成的激子 ,慢成份对应于无辐射衰变形成的极化子 .通过对实验曲线的数学拟合 ,得到激子饱和密度和激子长度 ,激子和极化子寿命、以及极化子形成效率等动力学参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视紫红质 BR 激子饱和密度 激子长度 极化子态 三阶非线性光学 动力学 曲线拟合 生物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CdTe-ZnTe多量子阱的光泵受激发射 被引量:1
9
作者 郑伟 范希武 +4 位作者 郑著宏 王惟彪 张吉英 杨宝均 申德振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5-109,共5页
本文报导了ZnCdTe-ZnTe多量子阱的受激发射机理.阈值时(Jth)受激发射峰相对于激子吸收峰的能量差(19meV)与激子束缚能接近.激发光强度在3Jth~4.8Jth之间变化时,该能量差随激发光强度的变化规律与... 本文报导了ZnCdTe-ZnTe多量子阱的受激发射机理.阈值时(Jth)受激发射峰相对于激子吸收峰的能量差(19meV)与激子束缚能接近.激发光强度在3Jth~4.8Jth之间变化时,该能量差随激发光强度的变化规律与激子—激子散射过程的理论结果符合得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量子阱 受激发射 激子散射 锌镉碲 受激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磁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晓雪 关云霞 +2 位作者 贾西贝 吕建凤 牛连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9-65,共7页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磁效应是指在不含任何磁性材料功能层的情况下,其电流或者发光受外加磁场影响而发生改变的现象。由于电磁效应具有极高的灵敏性,即使在室温和微小的外加磁场范围内也能发生,所以此效应具有较大的科学价值和社会应...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磁效应是指在不含任何磁性材料功能层的情况下,其电流或者发光受外加磁场影响而发生改变的现象。由于电磁效应具有极高的灵敏性,即使在室温和微小的外加磁场范围内也能发生,所以此效应具有较大的科学价值和社会应用前景,进而引起了科研人员极大的研究兴趣。详细介绍了该电磁效应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磁电导/磁电阻以及磁电致发光的发展进程,对其在不同条件下出现的物理机制进行比较,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ED电磁效应 超精细作用 电子-空穴对 三重态激子-电荷反应 三重态激子淬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度依赖的Poly(3-hexylthiophene)光伏器件中的磁场效应
11
作者 马超 胡煜峰 +3 位作者 李剑焘 侯延冰 娄志东 邓振波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2-696,共5页
对poly(3-hexylthiophene)(P3HT)光伏器件产生正、负向磁场效应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制作了不同活性层厚度的光伏器件,光电流的磁场效应对厚度的依赖非常明显:在活性层厚度为44nm时,有2.8%的正效应;当活性层厚度提高为105nm时,磁场效应变... 对poly(3-hexylthiophene)(P3HT)光伏器件产生正、负向磁场效应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制作了不同活性层厚度的光伏器件,光电流的磁场效应对厚度的依赖非常明显:在活性层厚度为44nm时,有2.8%的正效应;当活性层厚度提高为105nm时,磁场效应变为负值(-5.2%)。为了研究产生这种效应的原因,制备了1-(3-methyloxycarbonyl)propyl-1-phenyl[6,6]C61(PCBM)与P3HT共混的器件。在共混器件中,磁场效应随着PCBM比例的提升而逐渐下降直至湮灭且磁场效应不再随活性层厚度发生变化。磁场效应的产生源于磁场可以调控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的比例,进而调节单线态激子主导的激子分离作用和三线态激子主导的激子-电荷分离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出在纯P3HT光伏器件中,当PCBM加入到活性层中时,大量激子在给受体界面处分离成为自由载流子,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都可以高效地通过激子分离使光电流增强,激子比例不再影响光电流大小,所以磁场效应逐渐消失且对活性层厚度失去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阻效应 激子分离 激子-电荷作用 系间窜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光电性能的测试
12
作者 郭媛 陈鹏 +4 位作者 孟庆芳 于治国 杨国锋 张荣 郑有炓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17-820,共4页
主要通过光致发光的实验手段,研究分析了在自支撑GaN衬底上生长的InGaN/GaN多量子阱(InGaN/GaN MQW)有源层中的载流子复合机制,实验中发现多量子阱的光致发光光谱中有一个与有源区中的深能级相关的额外的发光峰。在任何温度大功率激发... 主要通过光致发光的实验手段,研究分析了在自支撑GaN衬底上生长的InGaN/GaN多量子阱(InGaN/GaN MQW)有源层中的载流子复合机制,实验中发现多量子阱的光致发光光谱中有一个与有源区中的深能级相关的额外的发光峰。在任何温度大功率激发条件下,自由激子的带边复合占主导地位,并且带边复合的强度随温度或激发功率的下降而减弱;在室温以下小功率激发条件下,局域化能级引入的束缚激子复合占主导地位,其复合强度随温度的下降而单调上升,随激发功率的下降而上升。带边复合在样品温度上升或者激发功率变大时发生蓝移,而局域的束缚激子复合辐射的峰值波长,随样品温度和激发功率的变化没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发光 深能级 自由激子 束缚激子 多量子阱 蓝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As单量子点精细结构光谱
13
作者 李文生 孙宝权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2-817,共6页
在5K下,采用光致发光光谱和时间分辨光谱研究了不同单量子点的精细结构和对应发光光谱的偏振性、单激子/双激子发光光谱和相应发光动力学。给出InAs单量子点发光光谱所对应能级的精细结构及激子本征态的偏振特性。当精细结构能级劈裂为... 在5K下,采用光致发光光谱和时间分辨光谱研究了不同单量子点的精细结构和对应发光光谱的偏振性、单激子/双激子发光光谱和相应发光动力学。给出InAs单量子点发光光谱所对应能级的精细结构及激子本征态的偏振特性。当精细结构能级劈裂为零时,激子的本征态为简并的圆偏振态。而当精细结构能级劈裂大于零时,一般在几十到几百μeV,激子的本征态为非简并的线偏振态。相对于单激子发光寿命,激子-激子间的散射使单激子的复合发光寿命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精细结构光谱 激子本征态 激子发光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ectronic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TiO_2 and its polymorphs by Z-scan method
14
作者 S. Divya V P N Nampoori +1 位作者 P Radhakrishnan A Mujeeb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8期340-344,共5页
TiO2 is a material which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from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for its innumerable prop- erties. TiO2 is known to exist in nature in three different crystalline structures: rutile, anatas... TiO2 is a material which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from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for its innumerable prop- erties. TiO2 is known to exist in nature in three different crystalline structures: rutile, anatase, and brookite. Anatase and rutile TiO2 films have been widely characterized for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solar cells, self-cleaning coatings, and photocatalysis. In the present report, the third-order nonlinear susceptibilities of TiO2 and its polymorphs, anatase, and rutile, prepared by the sol-gel technique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a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Z-scan technique at a wavelength of 532 nm with a duration of 7 ns. Imaginary and real values of Z(3) for amorphous, anatase, and rutile are also calculated and found to be 5 × 10^-19 m2/V2, 27 × 10^-19 m2/V2, 19 × 10^-19 m2/V2, respectively. It is found that the values of the optical constants of amorphous TiO2 after heat treatment vary considerably. It is assumed that this could be due to the variation in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TiO2 synchronous with the formation of its polymorphs, anatase, and rutile. Amorphous TiO2 is marked by the localization of the tail states near the band gap, whereas its crystalline counterparts are characterized by completely delocalized tail st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CITONS reverse saturable absorption (RSA) excitonic nonlinear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