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职培训满意度量表的研制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本连 刘倩倩 张海燕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依据国家相关文件、教师教育相关理论以及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的实际情况,研制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职培训满意度量表,为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绩效评价和质量提升提供相应的测量工具。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职培训满... 依据国家相关文件、教师教育相关理论以及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的实际情况,研制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职培训满意度量表,为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绩效评价和质量提升提供相应的测量工具。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职培训满意度的概念以及相关维度,并建立条目池;随后采用专家问卷调查,完成量表条目初筛;最后运用初始量表进行测试,并分析项目鉴别度、区辨力、信度、效度等对量表进行科学性检验和修订。研制出的量表包括培训制度、培训资源、培训过程、培训服务和培训效果5个维度,共35个条目。分量表和总量表的重测信度在0.780~0.919之间(P<0.01),Cronbach’sα系数在0.754~0.904之间(P<0.01);各条目因子载荷在0.415~0.876之间,符合量表研制的测量学指标要求。该量表研制程序规范,信效度理想,可作为相关培训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的测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体育教师 在职培训 满意度 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学通用课程大纲》的应用价值与实践探索——以英国中文教育国际合作项目的应用为例
2
作者 于泓珊 杨薇 钟英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161,206,共10页
《国际中文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中小学阶段)作为中文教学实践标准,为海外低龄中文教学提供了规范性的指导和参考。《大纲》在“中文培优”项目中的应用,本质上是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与英国外语教育体系的衔接,具有重要价值,能助力解决“中... 《国际中文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中小学阶段)作为中文教学实践标准,为海外低龄中文教学提供了规范性的指导和参考。《大纲》在“中文培优”项目中的应用,本质上是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与英国外语教育体系的衔接,具有重要价值,能助力解决“中文培优”项目面临的三重挑战、达成关键成果目标、推动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与英国本土实践的深度联结。在英国中文教育国际合作项目中,《大纲》可以从课程整体设计、教学大纲编写、课堂教学实施、教学资源建设、考核评价设计五个方面具体实施,并在“中文培优”项目暑期来华研修项目的实践应用中提供指导和支持。效果评价显示,《大纲》的应用能显著提升低龄学习者的中文学习积极性,为中外教师搭建合作平台。未来,可以通过开展专题培训及构建中外教师专业共同体进行师资赋能,开展国别化修订以适应不同地区中文教学需求,进一步提升《大纲》的海外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学通用课程大纲》 英国外语教育体系 “中文培优”项目 国际中文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命题能力:现状剖析、提升路径与整体支持
3
作者 张雨强 李琪 尹学慧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98,共18页
教师命题能力对教师评价素养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研究中小学教师的命题能力现状,首先从命题认识、命题理论与技术、命题工具的科学性和使用规范性三方面进行整体剖析,其次将命题能力的关键场景作为X轴,将教师水平作为Y轴,构建了中... 教师命题能力对教师评价素养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研究中小学教师的命题能力现状,首先从命题认识、命题理论与技术、命题工具的科学性和使用规范性三方面进行整体剖析,其次将命题能力的关键场景作为X轴,将教师水平作为Y轴,构建了中小学教师命题能力二维四象限分析框架。研究发现:虽然高水平教师在明确认知要求、命制高质量试题、科学组配试卷、合理解释与运用结果四个关键场景上显著优于普通教师,但从总体上看中小学教师的命题能力相对比较薄弱,亟待进一步提升。鉴于此,必须基于普通教师和高水平教师各自相应的实际教学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升具体命题技术:要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秉持整体理解观;明确试题的认知要求,进行认知任务分析;编制多维细目表,命制高质量试题;掌握试题质量指标,科学组配试卷;合理解释与运用结果。还需要为中小学教师命题能力提供整体支持:要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命题能力培养的相关政策;系统完善高校师范专业命题能力的课程设置;创新中小学在职教师命题能力的培训模式;丰富以命题能力提升为核心要务的日常校本教研专业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命题能力 现状剖析 命题技术 整体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小学教师退出程序公正性的原则、流程与实践路径
4
作者 鲍传友 任荣 任俐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41,共10页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退出不畅”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建设高质量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瓶颈。基于程序公正性理论,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退出程序的设计经验,通过对我国T市部分中小学教师、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行政部门人员...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退出不畅”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建设高质量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瓶颈。基于程序公正性理论,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退出程序的设计经验,通过对我国T市部分中小学教师、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行政部门人员的调研,提出我国中小学教师退出程序公正性的六项原则,即标准性和差别性相结合原则、准确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人际尊重原则、参与性原则及情理结合原则。在这些原则基础上,细化我国中小学教师退出程序的流程。为确保此流程的实现需要做到:政策制定“纵横联动”,达成利益群体共识;考核标准“分层量化”,提供科学考评依据;执行机构“优化权责”,建立三级联动机制;竞争机制“民主公开”,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评价监督“主体多元”,构建协同配合模式;帮扶培训“补救优先”,遵循情理结合原则;维权保障“精准有效”,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退出 程序公正性 利益相关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小学教师教材使用的行动策略
5
作者 刘旭东 黎进萍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0,共7页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学生全面开启学校生活的起点,在教学变革和教师发展中发挥着支架作用。教材使用是在学生个人经验与社会生活经验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行动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能动作用。创设情境是教材使用的内在机制,把...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学生全面开启学校生活的起点,在教学变革和教师发展中发挥着支架作用。教材使用是在学生个人经验与社会生活经验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行动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能动作用。创设情境是教材使用的内在机制,把握时机、审时度势地对情境作出回应和对教材作出个性化的阐释,是提升教材使用水平的重要契机与关键。为了能够拓展教材使用空间、提升教材使用的能力,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的功能和作用,厘清教材的知识逻辑,恪守教学的教育性,科学规划学习路径,积极创设活动,丰富教材使用的路径与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学生个人经验 教师 教材使用 行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自主权的属性、实践限度及保障思路
6
作者 张晓伟 黄胤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中小学教师自主权具有职务权力的属性,兼具职务权力、专业权利和多维度权利的属性。在学校管理层面,中小学教师在与学校宏观课程决策、学生纪律制度制定,以及与学校人事管理相关的招聘录用、考核奖惩等方面的自主权十分有限,然而,在教... 中小学教师自主权具有职务权力的属性,兼具职务权力、专业权利和多维度权利的属性。在学校管理层面,中小学教师在与学校宏观课程决策、学生纪律制度制定,以及与学校人事管理相关的招聘录用、考核奖惩等方面的自主权十分有限,然而,在教育教学层面,中小学教师在决定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评估学生学习、惩戒学生和布置家庭作业方面则具有适度的自主权。为了保障中小学教师自主权真正落地,化解权利行使的实践困境,应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相应条款,赋予教师适度拒绝从事与教学无关的工作或活动的权利,提升教师的自主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教师自主权 权利属性 实践限度 法律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支持感对中小学教师离职倾向的影响——职业适应的中介作用和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
7
作者 肖瑶 杨蕊羽 +2 位作者 姜鑫婷 周杜易 陈欣钰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0-301,336,共13页
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关乎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组织支持感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适应能力和专业素质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目前组织支持感影响中小学教师离职倾向的内部机制尚不明确。以1118名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组织支持感对... 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关乎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组织支持感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适应能力和专业素质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目前组织支持感影响中小学教师离职倾向的内部机制尚不明确。以1118名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组织支持感对中小学教师离职倾向的影响,以及职业适应和社会资本的作用路径。结果发现:(1)组织支持感和教师离职倾向呈显著负相关关系;(2)职业适应在组织支持感对教师离职倾向的影响过程中存在显著中介作用;(3)社会资本调节了组织支持感通过职业适应影响教师离职倾向的中介过程的前半段路径,表现为高社会资本的教师感知到的组织支持感对职业适应的预测作用更强。研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探讨了中小学教师的社会资本在组织支持感通过职业适应影响其离职倾向的路径中扮演的角色,丰富了社会资本理论在教师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为优化学校组织文化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实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组织支持感 离职倾向 职业适应 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2
8
作者 郭洪亮 许文鑫 +2 位作者 郭永波 于永晖 姚蕾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22,共9页
基于新课改背景编制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量表,实现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的量化评价。运用文献资料法厘定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的基本内涵和提出其核心要素,并据此采用专家咨询法、数理统计法编制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初始量表... 基于新课改背景编制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量表,实现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的量化评价。运用文献资料法厘定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的基本内涵和提出其核心要素,并据此采用专家咨询法、数理统计法编制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初始量表;选取784名中小学体育教师(样本1)的问卷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选取833名中小学体育教师(样本2)的问卷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信效度以及恒等性检验;间隔4周后,对来自样本2的120名中小学体育教师(样本3)的问卷进行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量表信度重测。结果表明: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评价素养量表由评价知识、评价技能、评价态度、评价习惯、评价品格5个分量表构成,共22个题项。二阶五因子结构模型各项拟合指标达到统计学意义;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重测信度系数、内容效度系数、收敛效度系数均介于标准值区间;量表具有跨性别、跨学段、跨地区的测量等值性。研究认为,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量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以作为测量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中小学体育教师 评价素养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量化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课程领导力发展影响机制研究
9
作者 屈曼祺 李宝敏 宫玲玲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107,共12页
在新课程改革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双重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发展是助力高质量课程改革深化落实的迫切需求,教师课程领导力发展的影响机制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基于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构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课程领导... 在新课程改革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双重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发展是助力高质量课程改革深化落实的迫切需求,教师课程领导力发展的影响机制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基于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构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影响路径假设,从教师课程领导力内部结构、教师个人特质和学校组织环境三个维度探究九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并验证构建的影响路径模型和假设,并据此提出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发展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课程领导力内部结构中,课程领导认知和课程领导认同都对课程领导实践有显著且正向的影响;个人特质方面,数字素养和技术接受均对课程领导认知和课程领导认同有显著且正向的影响;组织环境方面,课程领导认同作为技术环境影响课程领导实践的完全中介,组织文化分别对课程领导认知和课程领导认同有显著且正向的影响。基于研究发现,从教师课程领导力内部结构、教师个人特质和学校的组织环境三个层面提出了数字化时代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发展策略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中小学教师 课程领导力 发展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授者”到“架构师”:教育强国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角色转型研究
10
作者 侯玺超 范尧 +1 位作者 白敬 王戬勋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7,共7页
随着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中小学体育教师角色转型成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目标。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调研法,通过政策驱动、目标转型、专业塑造和价值引领阐明中小学体育教师从运动技能“传授者”向全面发展“... 随着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中小学体育教师角色转型成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目标。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调研法,通过政策驱动、目标转型、专业塑造和价值引领阐明中小学体育教师从运动技能“传授者”向全面发展“架构师”转型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教育强国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型存在机制滞后、理念桎梏、能力约束和价值弱化四重结构性矛盾。据此提出实践路径:推动“评价体系”与“协同网络”的联合共建,促进“技能传授”与“综合育人”的范式重构,深化“学科整合”与“数字赋能”的联动发展,加快“学校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内外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中小学 体育教师 角色转型 全面发展“架构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期叠加”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系统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艳红 刘峰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6-120,128,共6页
文章在“三期叠加”的特殊背景下,研究了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问题。研究目的旨在探索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的意义、面临的现实困境及系统化发展路径。方法上,文章首先分析了教师数字素养在教育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随后指出了当前教师... 文章在“三期叠加”的特殊背景下,研究了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问题。研究目的旨在探索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的意义、面临的现实困境及系统化发展路径。方法上,文章首先分析了教师数字素养在教育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随后指出了当前教师在数字素养提升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研究提出了“5-1-2三维联动发展模型”,通过“5维协同”机制整合资源,“1体贯通”实施体系构建支持系统,“双核驱动”创新引擎激发教师发展动力。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有效破解教师数字素养发展的困境。结论认为,该模型为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对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了专业化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数字素养 三期叠加 5-1-2三维联动发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长变革型领导如何影响中小学教师活力——教师工作自主性和教师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12
作者 彭艳红 徐金海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5-177,共13页
为探讨校长变革型领导对中小学教师活力的影响及内在机制,采用变革型领导问卷、工作自主性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和教师活力测评问卷对浙江省、福建省、安徽省、江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陕西省6省(自治区)14932名中小学教师展开调查,结... 为探讨校长变革型领导对中小学教师活力的影响及内在机制,采用变革型领导问卷、工作自主性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和教师活力测评问卷对浙江省、福建省、安徽省、江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陕西省6省(自治区)14932名中小学教师展开调查,结果显示:校长变革型领导、教师活力、教师工作自主性和教师工作满意度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且校长变革型领导能够直接正向预测中小学教师活力;教师工作自主性、教师工作满意度在校长变革型领导和中小学教师活力间既起独立的中介作用,又发挥着显著的链式中介作用。基于此,为提升中小学教师活力,促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需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校长变革型领导水平,增强中小学教师工作自主性,提升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长变革型领导 教师活力 工作自主性 工作满意度 中小学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体育教师教研行动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破解之策
13
作者 张丽军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32,共12页
推进中小学体育教研工作高水平发展、引领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胜任力的持续成长、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学问题的精准解决和服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是中小学体育教师教研行动的价值意蕴。中小学体育教师教研行动的参与主体包括奖赏... 推进中小学体育教研工作高水平发展、引领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胜任力的持续成长、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学问题的精准解决和服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是中小学体育教师教研行动的价值意蕴。中小学体育教师教研行动的参与主体包括奖赏权力主导者(体育教研员)、强制权力支配者(中小学校长)、参照权力持有者(校外体育学科专家)和相关利益关联者(中小学体育教师同伴、学生),其影响因素包括约束性因素(制度规制)、能动性因素(价值取向)和中介性因素(情境作用)。体育教师的教研意愿及条件保障不足、体育教师的教研职责及任务目标不清、体育教研管理运行的行政化倾向明显和体育教研评价制度存在过度功利化是中小学体育教师教研行动的现实困境。提出中小学体育教师教研行动的破解之策:健全体育教研制度体系,完善体育教研工作方式;加强体育教研队伍建设,明确体育教研员准入标准;重塑体育教研价值理念,优化体育教研保障机制;确立体育教师教研地位,破解体育教研思维惯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教研工作 中小学体育教师 教研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规模化到精准化: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师研修的差异化需求及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何春 冯晓英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52,共9页
立足常态化的新发展阶段,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教师寒暑假研修如何从规模化走向差异化、精准化,“按需施训”尤为关键。研究以基础教育阶段参训教师的9.06万条、149万余字反馈文本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结构主题模型(STM)及重要性-绩效分析法(... 立足常态化的新发展阶段,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教师寒暑假研修如何从规模化走向差异化、精准化,“按需施训”尤为关键。研究以基础教育阶段参训教师的9.06万条、149万余字反馈文本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结构主题模型(STM)及重要性-绩效分析法(IPA),构建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师研修需求框架,并深入分析其差异、明确基于需求要素的优化方向。研究发现:参训教师需求包含个体发展和系统环境两个层面的五类需求,且均存在显著的区域及城乡差异,针对时间安排及学时认定等研修机制需求仍须优化改进。研究为教师寒暑假研修精准化、差异化发展提供实证依据与决策支持,为优化研修服务提供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研修 需求差异 结构主题模型 IPA分析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精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意愿、需求及建议 被引量:6
15
作者 庞丽娟 王红蕾 +1 位作者 张雅倩 陆振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47,共9页
教育强国建设与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对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意愿整体比较强烈,其中重点关注提升引导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同时,教师对专业发展保... 教育强国建设与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对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意愿整体比较强烈,其中重点关注提升引导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同时,教师对专业发展保障的需求整体比较强烈,其中对保障集体教研和备课、健全考核评价制度、完善职称评审制度和薪酬待遇等保障制度的需求更为强烈。建议建立健全高质量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完善教师考核评价、职称评审等激励保障制度,抓紧研制出台配套的待遇保障政策,引导全社会进一步理解尊重和支持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 提升意愿 保障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的核心要义、现实挑战及推进策略 被引量:13
16
作者 庞立生 郗厚军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57,共9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作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环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应被高度重视、全面理解和科学把握。在核心要义方面,大中小学思政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作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环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应被高度重视、全面理解和科学把握。在核心要义方面,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注重恪守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遵循协同育人的理念指导,强调“六要素养”的队伍锻造。就其面临的现实挑战而言,当前存在一些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意识不够、教师配备不足、教师素质能力不齐、教师培训和协同不强等问题。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要在打通各学段思政课教师队伍意识、配备、素质、培训、协同、管理之间的环节上下功夫、见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 思政课教师一体化 立德树人 推进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职称与工资收入的性别差异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沈有禄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77,共9页
通过对全国15044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学段及城乡间的中小学女性教师在职称及工资收入上均明显低于男性教师,女教师不仅获得初级及以下职称、较低收入的占比均要明显高于男教师,且获得中高级职称、中高收入... 通过对全国15044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学段及城乡间的中小学女性教师在职称及工资收入上均明显低于男性教师,女教师不仅获得初级及以下职称、较低收入的占比均要明显高于男教师,且获得中高级职称、中高收入的占比要明显低于男教师。女性青年教师在职称晋升上难度更大,还有较大比例的教师职称未定级。东部地区女教师、农村及乡镇女教师的职称晋升相对较难,较难晋升到中高级职称;而县城及农村女教师、小学女教师和中部地区女教师则深陷中低收入陷阱,较难进入到较高及高收入段,她们在职称晋升及工资收入上与男性教师差距明显。因此,应对真正在农村地区工作的教师给予更多补助,要关注并提高县城及中部地区教师的工资待遇,在职称晋升与评审中应增设一些体现性别平等结果的指标要求,以阻止性别差距进一步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职称 工资收入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学龄人口格局下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重点趋势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新翠 英成金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76,93,共8页
基于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运用队列要素法模拟2020-2050年间我国分城乡各阶段学龄儿童的规模和结构变动。基于学龄人口预测结果和经综合研究确定的生师比,充分考虑教师退休等变动情况,预测我国未来教师需求及待补充情况。研究... 基于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运用队列要素法模拟2020-2050年间我国分城乡各阶段学龄儿童的规模和结构变动。基于学龄人口预测结果和经综合研究确定的生师比,充分考虑教师退休等变动情况,预测我国未来教师需求及待补充情况。研究发现,各学段适龄学生呈现总体减少且不同时段变动趋势不同,师资需求趋势存在典型的学段特征,同学段内城乡师资需求差异明显。为此,建议从多领域调整教师队伍建设战略、分阶段规划教师队伍建设、多环节提升教师培养层次和多路径优化教师城乡调配等方面谋划教师队伍建设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学龄人口格局 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重点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减负中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困局与突围路径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家军 王嘉龄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4-54,共11页
中小学教师减负是党和国家基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综合考量下的重要举措。然而,教师减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不同主体的利益。以行政部门为代表的权威利益相关者、以教师和中小学校为代表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以学生家长与学生为代... 中小学教师减负是党和国家基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综合考量下的重要举措。然而,教师减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不同主体的利益。以行政部门为代表的权威利益相关者、以教师和中小学校为代表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以学生家长与学生为代表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共同构成了教师减负的利益相关者群体。权威利益相关者与核心利益相关者合作博弈的异化、主要利益相关者与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负和博弈、权威利益相关者与主要利益相关者的非合作博弈造成了教师减负复杂的博弈困局。究其根本,各利益相关者共识不清、权责模糊与利己决策是造成教师减负博弈困局的根源。为真正减轻教师负担,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建议广泛凝聚社会共识以营造良好的减负生态环境,明晰各主体的权责关系以形成各利益主体的共治格局,重视整体利益提升以缓解多元主体的利益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教师减负 利益相关者 博弈困局 负担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对其孩子接受职业教育意愿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沈有禄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86,共6页
国家有关政策及法律要求社会各界要积极营造职业教育良好发展氛围,在普职分流及民众对职业教育接受度不高的情况下,中小学教师对职业教育的接受度值得关注。通过对全国15625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让其孩子接受职业教育的意... 国家有关政策及法律要求社会各界要积极营造职业教育良好发展氛围,在普职分流及民众对职业教育接受度不高的情况下,中小学教师对职业教育的接受度值得关注。通过对全国15625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让其孩子接受职业教育的意愿比较低,仅为27.9%,在各人口学变量间存在显著差异,学段越高的教师越不愿意让其孩子上职业院校,经济越发达的东部地区及地级市、省会地区的教师越不愿意让其孩子上职业院校,除了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高收入水平及职称未定级的教师外,年收入水平越高及职称越高的教师越愿意让其孩子上职业院校。为此,建议:为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与职业观,很有必要要求中小学教师在平时的课程与活动中逐步渗透有关的职业启蒙教育知识,应要求初中及普通高中教师越来越多地正面向学生宣讲职业教育,让学生明白职业教育同样是适合的成长成才途径,在正面宣讲职业教育中应更多地要求男性教师及年收入水平在10万元以下中的收入越高的教师及职称越高的教师,因他们更能接受职业教育,其有利身份与地位也更容易取得学生及家长的信任与接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意愿 中小学教师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