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ling and Generating Realistic Background Traffic by Hybrid Approach 被引量:2
1
作者 QIAN Yaguan GUAN Xiaohui +1 位作者 JIANG Ming CEN Gang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5年第10期147-157,共11页
One of the key challenges in largescale network simulation is the huge computation demand in fine-grained traffic simulation.Apart from using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facilities and parallelism techniques,an alterna... One of the key challenges in largescale network simulation is the huge computation demand in fine-grained traffic simulation.Apart from using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facilities and parallelism techniques,an alternative is to replace the background traffic by simplified abstract models such as fluid flows.This paper suggests a hybrid modeling approach for background traffic,which combines ON/OFF model with TCP activities.The ON/OFF model is to characterize the application activities,and the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ODEs) based on fluid flows is to describe the TCP congestion avoidance functionality.The apparent merits of this approach are(1) to accurately capture the traffic self-similarity at source level,(2) properly reflect the network dynamics,and(3) efficiently decrease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proach perfectly makes a proper trade-off between accuracy and complexity in background traffic si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work simulation background traffic ON/ofF models fluid flows self-similar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网络视角下全球ICT隐含金属流动格局及演化特征研究
2
作者 范梦涵 史江兰 凌昕怡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72,共11页
信息通信(ICT)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但也带来了对金属资源的持续消耗。随着ICT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和消费,其隐含金属在全球各经济体之间流动,形成了复杂的网络结构。为了揭示全球ICT隐含金属的流动格局及演化特征,... 信息通信(ICT)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但也带来了对金属资源的持续消耗。随着ICT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和消费,其隐含金属在全球各经济体之间流动,形成了复杂的网络结构。为了揭示全球ICT隐含金属的流动格局及演化特征,本文结合投入产出模型和复杂网络模型,核算2000—2022年全球ICT隐含金属的消耗,构建有向加权的隐含金属流动网络,分析全球ICT隐含金属流动网络的整体特征,识别全球ICT隐含金属流动中的关键地区和关键路径,并进一步探讨流动网络中的社团结构及其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全球ICT隐含金属呈现增长趋势,其中约一半参与跨区域流动;全球ICT隐含金属流动网络表现出典型的小世界特征,某一地区的变化可以迅速传导并影响全球流动;少数地区在ICT隐含金属流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美国、德国、英国等地区是关键的ICT隐含金属流入地区,中国内地、美国、中国台湾、墨西哥等地区控制着ICT隐含金属的流出,其他亚太地区、美国、中国内地等地区在流动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前20%的流动路径贡献了约90%的流量,“中国大陆→美国”“墨西哥→美国”及“中国大陆→印度”等关键路径的流量逐年上升;ICT隐含金属流动呈现明显的集聚特征,逐渐演化为以中国内地、英德、日韩和美国为核心的四个社团,且社团内部联系逐渐增强。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推动ICT隐含金属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ICT产业 隐含金属流动 投入产出模型 社团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NaSch模型的网联异质交通流特性分析
3
作者 张萌萌 宋家恕 解树坤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6-91,共6页
为研究智能网联环境下异质交通流演变规律,设计典型场景驾驶模拟实验,采集传统车辆(human driven vehicle,HDV)与智能网联车辆(connected vehicle,CV)驾驶行为特征指标,对异质交通流关键参数进行分析和标定;构建考虑HDV与CV驾驶行为差... 为研究智能网联环境下异质交通流演变规律,设计典型场景驾驶模拟实验,采集传统车辆(human driven vehicle,HDV)与智能网联车辆(connected vehicle,CV)驾驶行为特征指标,对异质交通流关键参数进行分析和标定;构建考虑HDV与CV驾驶行为差异的异质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并基于改进的NaSch模型进行仿真实验,解析智能网联环境下交通流基本图,分析异质交通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较于HDV,CV驾驶员捕捉道路信息和反应时间提升约11.4%;自由流状态下,CV车速比HDV车速提升了7.4%,且同一车速下安全跟驰距离缩短了18.2%;随着CV所占比例由20%增至80%,交通流基本图显示交通流平均车速显著提升,交通流率增加,时空轨迹图显示局部拥堵状况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智能网联 异质交通流 NaSch模型 元胞自动机 驾驶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WO-HMM的空中交通网络流系统态势预测研究
4
作者 张兆宁 杨刚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0-55,共6页
针对空中交通流量管理部门如何更高效地实施流量管理的问题,本文将态势感知理论应用于空中交通网络流系统(ATNFS,air traffic network flow system),建立空中交通网络流系统的运行态势预测模型。首先,给出了空中交通网络流系统的态势感... 针对空中交通流量管理部门如何更高效地实施流量管理的问题,本文将态势感知理论应用于空中交通网络流系统(ATNFS,air traffic network flow system),建立空中交通网络流系统的运行态势预测模型。首先,给出了空中交通网络流系统的态势感知过程,从节点和航线的角度筛选出航线饱和度、不正常航班率、节点饱和度、节点延误架次比、节点航班取消率5个态势要素,使用态势值作为态势理解的指标;其次,分析隐马尔可夫模型(HMM,hidden Markov model)的优势与不足,建立了基于灰狼优化(GWO,grey wolf optimization)算法和改进隐马尔可夫模型的态势预测模型;最后,使用某空中交通网络流系统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算例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预测模型相较于原本的隐马尔可夫预测模型精度更高,预测结果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 空中交通网络流系统 隐马尔可夫模型(HMM) 灰狼优化(GWO)算法 态势感知 态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ACO-Bi-LSTM的交通流量预测 被引量:2
5
作者 郭金城 潘伟民 《信息技术》 2024年第5期8-14,21,共8页
针对交通流量预测任务存在预测精度低、泛化性不足且对深度学习模型调参不全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蚁群优化算法的双向LSTM交通流量预测模型,利用改进蚁群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对Bi-LSTM网络的层数、神经元个数、批次大小、训练次... 针对交通流量预测任务存在预测精度低、泛化性不足且对深度学习模型调参不全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蚁群优化算法的双向LSTM交通流量预测模型,利用改进蚁群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对Bi-LSTM网络的层数、神经元个数、批次大小、训练次数进行优化调参。在英国高速公路和深圳政府开放平台发布的宝安区日车流量两个公开数据集上进行实验,以RMSE、MAE为评估指标,结果表明:DACO-Bi-LSTM模型具有较强的寻优能力,同时表现出更好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量预测 蚁群算法优化 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模型调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交通流视角下城市群网络重要节点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焦柳丹 张鑫宇 +1 位作者 霍小森 张羽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84,共8页
当城市群中某些节点运输能力下降时,其相较于其他节点会对整体网络产生更大的影响,则认为该类节点为重要节点,通过对城市群中重要节点进行识别,加强重要城市保护,对于保证城市群正常运作,维持城市群内部正常流动,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当城市群中某些节点运输能力下降时,其相较于其他节点会对整体网络产生更大的影响,则认为该类节点为重要节点,通过对城市群中重要节点进行识别,加强重要城市保护,对于保证城市群正常运作,维持城市群内部正常流动,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基于高速铁路流与高速公路流双视角构建城市群网络模型,通过借鉴引力模型,从城市关联性、聚类性、中介性构建城市群网络重要节点评价模型,并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高速铁路网络模型中,各个节点城市整体重要性结果呈非线性下降;在高速公路网络模型中,整体重要性结果呈线性下降,下降较为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高速交通网 交通流 引力模型 重要度分析 成渝经济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多视图融合图神经网络地铁客流预测模型
7
作者 鲁文博 张永 +2 位作者 李培坤 王亭 丛雅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4-203,共10页
针对传统方法对地铁车站的多视角空间交互建模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自适应多视图融合图神经网络模型(Adaptive Multi-view Fusion Graph Neural Network Model, AMFGNN)进行地铁车站短时客流预测。在空间维度,模型包括了物理拓扑图、线... 针对传统方法对地铁车站的多视角空间交互建模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自适应多视图融合图神经网络模型(Adaptive Multi-view Fusion Graph Neural Network Model, AMFGNN)进行地铁车站短时客流预测。在空间维度,模型包括了物理拓扑图、线路可达性图、空间距离图等多个局部视图,并使用图注意力网络(Graph Attention Networks, GAT)学习每个视图内车站间的动态空间交互;以单视图车站为中心节点,结合其他视图中该车站作为邻居节点构建融合视图,并使用GAT学习多视图间动态交互;在时间维度,使用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学习车站客流的时变特征。以重庆市地铁网络为例,全网出站客流的预测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基线中的物理虚拟结合图网络模型(PVCGN),AMFGNN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3.06%和2.49%。多视图内节点间注意力分数可视化结果表明,基于GAT的多视图建模思路能够自适应地融合不同视图中提取到的车站空间信息。此外,AMFGNN模型性能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以物理拓扑、线路可达性等结构稳定的视图作为中心节点构建融合视图能够获得更准确、稳定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地铁客流预测 图注意力机制 多视图建模 图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tt-DGCN模型的高速公路短时交通流预测
8
作者 唐嘉立 舒宏柯 +1 位作者 黄小峰 陈梦宇 《市政技术》 2024年第11期84-91,126,共9页
短时交通流精准预测是高速公路交通运行状态精细化监管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前监测高速公路潜在车流拥挤事件并及时管控。国内外学者已经从数理统计、数据驱动的维度提出了多种短时交通流的预测方法,虽然成果颇丰,但对交通流数据在时间... 短时交通流精准预测是高速公路交通运行状态精细化监管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前监测高速公路潜在车流拥挤事件并及时管控。国内外学者已经从数理统计、数据驱动的维度提出了多种短时交通流的预测方法,虽然成果颇丰,但对交通流数据在时间关联性、空间关联性方面的共同建模能力不足,导致预测精度仍然有提升的空间。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一种时空注意力扩散图卷积模型(STAtt-DGCN),来进行高速公路交通流的短时预测。该模型依托经典的时间注意力机制、空间注意力机制和图卷积网络,设计了时空模块、时空卷积模块以及扩散图卷积网络模块,来分别建立交通流数据在时间、空间维度的关联性,从而使预测精度得到有效提升。选取了江西省某高速公路3个月的ETC数据集来验证所提模型的性能,并选用ARIMA、LSTM、STGCN等常见基线模型来进行模型的对比评估。实验结果表明:STAtt-DGCN模型几乎在每个月的数据集上都展现出较好的预测能力。以2022年4月为例,与最具挑战的STGCN基线模型相比,所提模型在平均绝对误差、均方绝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上分别下降了17.9%、40.0%、11.0%。这意味着STAtt-DGCN模型的预测精度相较于基准方法有较大提升,可应用于高速公路交通流精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交通流预测 高速公路 深度学习模型 时空注意力机制 扩散图卷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缝换乘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配模型及算法 被引量:86
9
作者 四兵锋 毛保华 刘智丽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18,共7页
结合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无缝换乘的运营特点,充分考虑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配的主要因素(包括出行时间和换乘次数),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特有属性,构造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广义费用函数,并分析乘客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路径选... 结合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无缝换乘的运营特点,充分考虑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配的主要因素(包括出行时间和换乘次数),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特有属性,构造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广义费用函数,并分析乘客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路径选择行为。在此基础上,基于随机用户平衡原则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配问题的数学优化模型,在模型的求解中,分析目前常用的有效路径搜索方法并设计了基于图的深度优先搜索算法,以得出符合现实的有效路径集合,并给出求解配流模型的连续平均算法。最后通过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的数据对模型和算法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网络 流量分配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城市交通流预测研究 被引量:34
10
作者 马君 刘小冬 孟颖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92-1094,共3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交通流量动态预测模型,分别采用BP神经网络和径向基网络(RBF)建立了预测模型,给出了数据预处理方法和预测模型评价指标.仿真结果表明该交通流量预测方法的有效性,结果分析得出径向基网络能够更加快速有效的进... 建立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交通流量动态预测模型,分别采用BP神经网络和径向基网络(RBF)建立了预测模型,给出了数据预处理方法和预测模型评价指标.仿真结果表明该交通流量预测方法的有效性,结果分析得出径向基网络能够更加快速有效的进行城市交通流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交通流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双向交通的城市路网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 被引量:12
11
作者 施俊庆 李志强 +2 位作者 李素兰 毛程远 张欣环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0-96,共7页
允许车辆借反向车道超车的双向交通道路是城市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考虑了双向交通道路的车辆行驶规则,研究了无信号控制交叉口的车辆优先通行权分配规则,构建了一个双向交通的城市路网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了城市路网交通流的... 允许车辆借反向车道超车的双向交通道路是城市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考虑了双向交通道路的车辆行驶规则,研究了无信号控制交叉口的车辆优先通行权分配规则,构建了一个双向交通的城市路网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了城市路网交通流的动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临界密度随着路网规模的增加而下降,路网交通密度的增加会加速拥堵闭环的形成,换道概率的增加会降低路网车速和缩短局部死锁现象形成的时间,单位时间换道车辆数与换道概率及交通密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仿真模型 元胞自动机 双向交通 路网交通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多方法组合的短时交通流量预测 被引量:23
12
作者 王建 邓卫 赵金宝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1年第4期147-153,共7页
贝叶斯网络是处理不确定信息和进行概率推理的有力工具,针对短时交通流量预测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多方法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建立几种基本预测模型并对交通流量进行预测,然后将预测的结果和实际结果按一定步长进行离散处理,... 贝叶斯网络是处理不确定信息和进行概率推理的有力工具,针对短时交通流量预测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多方法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建立几种基本预测模型并对交通流量进行预测,然后将预测的结果和实际结果按一定步长进行离散处理,把离散后的结果用贝叶斯网络进行学习,更新贝叶斯网络参数,通过联合推理求得各个基本预测模型预测结果组合下可能组合预测值的后验概率,把后验概率最大所对应的值作为预测值.通过对实际道路交通流量的预测表明,本文提出的贝叶斯网络多方法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精度优于单一的预测模型,从而论证了本文提出的贝叶斯网络多方法组合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组合模型 贝叶斯网络 交通流 小波分析 ARIMA算法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动态交通流的神经网络模型 被引量:13
13
作者 撒元功 胡郁葱 徐建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1-94,共4页
通过对高速公路宏观动态交通流模型的分析 ,提出了动态交通流的神经网络模型 .结合交通调查数据 ,利用仿真和优化技术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 ,从而获得了比较准确的描述交通流真实行为的模型 .仿真结果表明 。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交通流模型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交通流预测 被引量:12
14
作者 秦伟刚 黄琦兰 +1 位作者 尹海欣 贾磊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71-73,共3页
针对交通模型是一个非线性、不确定的复杂动力学系统,难以用精确模型来表达的问题,采用RBF神经网络建立交通流预测模型,具有较强的局部泛化能力,收敛速度快,克服了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的缺点.实例仿真研究表明,该方... 针对交通模型是一个非线性、不确定的复杂动力学系统,难以用精确模型来表达的问题,采用RBF神经网络建立交通流预测模型,具有较强的局部泛化能力,收敛速度快,克服了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的缺点.实例仿真研究表明,该方法预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 RBF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高斯核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的BP神经网络-Markov船舶交通流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19
15
作者 范庆波 江福才 +1 位作者 马全党 马勇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27,54,共7页
为对船舶交通流量进行准确预测,结合BP神经网络和Markov算法,构建BP神经网络-Markov预测模型。引入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克服利用Markov模型选取白化系数的不足。用该模型预测武汉长江大桥... 为对船舶交通流量进行准确预测,结合BP神经网络和Markov算法,构建BP神经网络-Markov预测模型。引入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克服利用Markov模型选取白化系数的不足。用该模型预测武汉长江大桥船舶交通流量的月度数据,结果表明:与BP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82.439 0%相比,基于PSO的BP神经网络-Markov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提高到91.050 8%,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交通流量预测 BP神经网络 马尔科夫模型(Markov模型) 粒子群优化(PS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统计特征的网络应用协议识别方法 被引量:9
16
作者 徐莉 赵曦 +1 位作者 赵群飞 秦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3-47,共5页
在网络流统计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应用协议识别算法.根据网络流概念,在网络层建立应用协议特征的描述方法,并采用数据量、数据包、时间3种属性全面地描述网络协议的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来确定网络流特征属性的主要成分,以减少... 在网络流统计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应用协议识别算法.根据网络流概念,在网络层建立应用协议特征的描述方法,并采用数据量、数据包、时间3种属性全面地描述网络协议的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来确定网络流特征属性的主要成分,以减少环境因素的影响.结合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的网络协议识别模型,其网络特征具有良好的持久性和稳定性,模型分类结果也不易受网络环境的影响.真实网络环境下的实验结果显示,所提方法能够准确识别目前网络中常用的应用协议,包括HTTP、FTP、BitTorrent及TELNET,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模型 网络流 应用协议 协议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城市交通网络的一种新型动态路径寻优方法 被引量:13
17
作者 曹政才 韩丁富 王永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062-2067,共6页
针对静态路径寻优方法中没有考虑到交通流随时间变化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交通流量预测的路径寻优方法.首先,从实际交通路网本身的特点和人类对路网的认识出发,构建以"道路"为基本元素的新型路网模型;其次,采用基于单变量... 针对静态路径寻优方法中没有考虑到交通流随时间变化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交通流量预测的路径寻优方法.首先,从实际交通路网本身的特点和人类对路网的认识出发,构建以"道路"为基本元素的新型路网模型;其次,采用基于单变量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对路网上各路段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道路交通流量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估计出行者在未来时段各路段上的交通代价;再次,通过估计的交通代价把车辆从起点到该路段时间内的道路交通变化状况融入改进A*算法的路径搜索过程,从而建立一种高效的动态改进A*路径搜索算法;最后,实例表明预测交通流量与实际交通流量具有很好的拟合度,路径搜索结果能够对出行者起到诱导作用,提高出行者行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预测 路径搜索算法 路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git随机网络配流模型的改进Dial算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泳 严余松 +1 位作者 户佐安 马毅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8-163,共6页
研究Logit随机网络配流模型及实现模型求解的Dial算法,针对原模型及算法的缺陷,通过引入路段长度相关的容错系数指标重新定义有效路径的判定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Dial算法,并应用于Logit随机网络配流模型中.改进算法在不降低... 研究Logit随机网络配流模型及实现模型求解的Dial算法,针对原模型及算法的缺陷,通过引入路段长度相关的容错系数指标重新定义有效路径的判定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Dial算法,并应用于Logit随机网络配流模型中.改进算法在不降低原算法精度下不仅保留了原算法的无需路径枚举、计算效率高等优越性,而且满足实际出行者偏好在较短路段上'迂回'选择潜在有效路段的特点.最后通过一个路网实例对2种算法的配流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避免了原算法缺陷导致的结果异常,配流效果更加符合实际,其计算效果明显优于原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配流 有效路段 LOGIT模型 DIAL算法 交通网络 容错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延特性建模的多断面短时交通流预测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小明 田玉林 +2 位作者 唐少虎 尚春琳 魏路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60,共7页
针对现有交通流预测方法未充分考虑多断面车流演变规律,提出基于时延特性建模的时空相关性计算方法.该方法采用对不同断面、不同时刻交通流的分布相似性度量,对输入的车辆到达数据序列进行切割构建时空相似度矩阵,得到相邻断面之间的时... 针对现有交通流预测方法未充分考虑多断面车流演变规律,提出基于时延特性建模的时空相关性计算方法.该方法采用对不同断面、不同时刻交通流的分布相似性度量,对输入的车辆到达数据序列进行切割构建时空相似度矩阵,得到相邻断面之间的时延参数.基于时延特性建模,将多断面之间的流量信息进行融合,使用长短时记忆(LSTM)网络进行流量预测.通过对实际路段数据的预测和结果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交通流预测 时延建模 LSTM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交通量的BP神经网络-马尔科夫预测模型 被引量:14
20
作者 吕鹏飞 庄元 +1 位作者 李洋 杨坤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21,28,共6页
为提高船舶交通量的预测精度,在BP神经网络的基础上结合马尔科夫预测模型建立一个新的预测模型.采用通过长江九江大桥的月度船舶交通量数据进行模型训练、验证和预测,求出相对残差值,将相对残差的前8项归一化后划分为3个状态,利用马尔... 为提高船舶交通量的预测精度,在BP神经网络的基础上结合马尔科夫预测模型建立一个新的预测模型.采用通过长江九江大桥的月度船舶交通量数据进行模型训练、验证和预测,求出相对残差值,将相对残差的前8项归一化后划分为3个状态,利用马尔科夫预测模型修正BP神经网络的预测值.该新模型将BP神经网络的相对残差值区间从[-12.9%,12.3%]降低至[-9.9%,5.4%].该模型能提高船舶交通量的预测精度,用于预测船舶交通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交通量 BP神经网络 马尔科夫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