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4篇文章
< 1 2 1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evalu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sediment of Yalu River estuary and its adjacent shallow sea area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月 程岩 +3 位作者 李富祥 刘敬伟 张亮 高建华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I0002-I0007,9,共6页
采用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和多金属污染度分析鸭绿江口及毗邻浅海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鸭绿江口及毗邻浅海沉积物Cu、Hg和Cd属于重要的污染因子;多金属污染度高强度分布区与高含沙量区存在对应关系,但对重金属富集影响更大的... 采用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和多金属污染度分析鸭绿江口及毗邻浅海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鸭绿江口及毗邻浅海沉积物Cu、Hg和Cd属于重要的污染因子;多金属污染度高强度分布区与高含沙量区存在对应关系,但对重金属富集影响更大的是人类活动。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与生物效应阈值浓度法2种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区的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参比工业化前全球沉积物重金属最高值为背景值进行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与生物效应阈值浓度法的评价结果一致,即研究区的生态风险评价结果属于轻微级,并具有更大范围内的可比性,但研究区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相对污染程度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文摘要 内容介绍 编辑工作 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ood and Waterlogging Disaster Damage Evaluation in Middle-Lower Yangtze River by 3S technology
2
作者 ZHAN Xiao-guoEngineer, Yangtze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Wuhan 430010,China TAN De-baoSenior Engineer, Yangtze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Wuhan 430010,China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50-52,共3页
The evaluation method, model and process for the flood and waterlogging disaster condition by GIS,RS and GPS technology and the method for setting up disaster condition database, dyke database and historical disaster ... The evaluation method, model and process for the flood and waterlogging disaster condition by GIS,RS and GPS technology and the method for setting up disaster condition database, dyke database and historical disaster damage database are presented. An index of flood damage degree(FDD) used to evaluate the relative degree of disaster loss and divide flood and waterlogging area is suggested. The value of flood damage degree can be calculated as follows :taking the various disaster losses of sample area in a base year as standard value and computing the ratios of various disaster loss values in different areas and years to the standard flood disaster loss values, then summing up the weighted ratios. The computed results are the value of flood damage degree in the every year. The macroscopic flood disaster distribution can be evaluated by the values of flood loss degre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OD and WATERLOGGING disaster evaluation method 3S(GIS RS GPS) FLOOD damage degree middle-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黄公路边坡地质灾害破坏模式及风险管控:以陕西绥德-清涧段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彦娥 赵振明 +2 位作者 冯卫 马红娜 王化齐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6-196,共11页
沿黄公路位于黄土高原黄河中游区,区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多发,对沿黄公路的道路安全造成威胁。笔者通过1∶10 000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总结了沿黄公路陕西绥德-清涧段边坡地质灾害变形破坏演化模式,定量评估了边坡地质灾害财产风险和人员... 沿黄公路位于黄土高原黄河中游区,区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多发,对沿黄公路的道路安全造成威胁。笔者通过1∶10 000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总结了沿黄公路陕西绥德-清涧段边坡地质灾害变形破坏演化模式,定量评估了边坡地质灾害财产风险和人员风险。结果表明:(1)沿黄公路陕西绥德-清涧段共发育地质灾害51处,以小型基岩崩塌为主;崩塌包括岩质和土质崩塌,其破坏模式分为倾倒式、滑移式和坠落式3种;滑坡均为黄土滑坡,为拉裂-剪切滑移式破坏模式。(2)51处地质灾害财产年损失为0.000 5~3.375万元/a,单人年死亡概率为4.16×10^(-5)~4.40×10^(-2),其中低风险源12个,中风险源9个,高风险源18个,极高风险源12个。(3)根据边坡破坏模式及风险评估结果,对研究区边坡地质灾害制定了搬迁避让、专业监测、工程防治、群策群防等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建议。该研究结果为沿黄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黄公路 地质灾害 破坏模式 风险评价 风险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渡河适宜生态流量评价研究
4
作者 卫仁娟 潘妮 +1 位作者 赵璐 史雯雨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29,35,共7页
生态流量是保障流域水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为科学确定大渡河的生态流量,基于大渡河泸定站1993-2022年实测日流量资料,采用Tennant法、枯水频率法、月保证率法等8种水文学法计算大渡河泸定站生态流量值,并建立基于偏差指数和... 生态流量是保障流域水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为科学确定大渡河的生态流量,基于大渡河泸定站1993-2022年实测日流量资料,采用Tennant法、枯水频率法、月保证率法等8种水文学法计算大渡河泸定站生态流量值,并建立基于偏差指数和满足率的综合指数评价各方法的适宜性。结果表明:①大渡河泸定站径流变化呈现不显著的增加趋势,水文情势变化较低,径流序列一致性较好;②各水文学法计算生态流量评价结果各有优劣,月保证率法和变化范围分析法(RVA法)的综合指数最高,水文节律表现较好,推荐月保证率法和RVA法作为大渡河泸定站的生态流量计算方法。③月保证率法推荐的生态流量最小值为167.1 m^(3)/s,最大值为1942 m^(3)/s,均值为801.8m^(3)/s;RVA法推荐生态流量最小值为161.9m^(3)/s,最大值为1217m^(3)/s,均值为549.6m^(3)/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 水文学法 综合评价 大渡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口湿地水文连通与生物交互作用及其生态修复应用
5
作者 刘怀湘 王一平 +2 位作者 曾玉红 左利钦 陆永军 《水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5-283,共9页
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背景下,水文连通与生物交互作用作为维持湿地稳定与生态健康的关键机制,对于高效经济地实现黄河口湿地生态修复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充分揭示了水文连通对动植物群落分布的影响及生物地貌对水... 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背景下,水文连通与生物交互作用作为维持湿地稳定与生态健康的关键机制,对于高效经济地实现黄河口湿地生态修复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充分揭示了水文连通对动植物群落分布的影响及生物地貌对水文连通的反馈机制,探讨了退养还滩、生态补水、水系网络构建与再调节等水文连通管理方案的修复机理和效果,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黄河口生态修复实践中淡水资源缺乏与互花米草入侵等关键约束条件,以及数值模型构建对生态系统演变复现和预测的重要性等。研究成果可为支撑黄河口湿地保护与国家战略实施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湿地 水文连通 生物群落 相互作用 生物地貌过程 生态修复 黄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连通性对简单斜坡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6
作者 赵玉武 潘国辉 +4 位作者 彭承文 贺友志 刘宗堡 张云峰 王鸿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1,共11页
砂体连通性研究对于明确简单斜坡油气运移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以松辽盆地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为靶区,采用三维储层随机建模和原油全烃色谱对比技术,对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连通性及其对简单斜坡成藏的控制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期旋回... 砂体连通性研究对于明确简单斜坡油气运移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以松辽盆地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为靶区,采用三维储层随机建模和原油全烃色谱对比技术,对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连通性及其对简单斜坡成藏的控制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期旋回界面对应的湖泛泥岩为单一砂岩输导层有效顶板,高台子油层垂向上划分为S1―S4共4套单一砂岩输导层;砂地比是决定砂体静态连通性的最重要因素,控制砂体静态连通性呈“S”形快速增大,砂体类型和砂体几何参数影响了相同砂地比对应的砂体静态连通性,其结果为一定区间的范围值;动态连通性砂体的砂地比的渗流阈值(C_(0))高于砂体静态连通性,动态连通性砂体的砂地比的完全连通系数(C)接近砂体静态连通性;油气主要分布在处于砂体动态连通性的砂地比C_(0)和C之间的有利区带。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实例证明建立的砂体连通性评价方法可应用于简单斜坡的区带评价与目标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斜坡 砂体连通性 砂地比 区带评价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系云的飞机轮胎滑水风险可拓评价模型
7
作者 李岳 周则圆 蔡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5-711,共7页
针对飞机轮胎滑水问题影响因素多、评价指标具备随机模糊与离散性特征问题,基于联系云可拓理论建立滑水风险评价模型,定量描述滑水评价指标在不同分类等级之间的转换态势。根据评价指标分级标准确定联系云数字特征,生成有限区间内联系云... 针对飞机轮胎滑水问题影响因素多、评价指标具备随机模糊与离散性特征问题,基于联系云可拓理论建立滑水风险评价模型,定量描述滑水评价指标在不同分类等级之间的转换态势。根据评价指标分级标准确定联系云数字特征,生成有限区间内联系云,由云相关度构建联系云可拓矩阵,结合变权权重综合评定最终风险等级,表征待评价物元与风险等级之间的动态联系;依托飞机轮胎滑水流固耦合仿真获得案例分析数据,弥补经典滑水试验工况变量条件少的不足。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正态云模型与可拓联系云模型对滑水事件样本1和样本3评价结论一致;对于样本2,由所提方法计算滑水风险等级为Ⅲ级,同等参数条件下风险控制标准更严格,上述样本风险评价置信因子均小于0.01,评价可信程度较高;所提分析模型为多重不相容指标的随机模糊及不确定性分析提供了可能,克服了正态云模型无法有效模拟指标在有限区间内分布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滑水 联系云 可拓理论 流固耦合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水系三维连通特征的湘江流域洪水风险评价
8
作者 杨柳 刘丹 +3 位作者 冯畅 项瑾 彭璐璐 潘光波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7-639,共13页
针对传统洪水风险评价中考虑距水远近或部分水系数量指标而未考虑水系连通性对区域洪水风险的影响问题,本研究建立水系连通性三维度综合评价体系,基于此构建考虑水系连通性的洪水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更为客观的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确定... 针对传统洪水风险评价中考虑距水远近或部分水系数量指标而未考虑水系连通性对区域洪水风险的影响问题,本研究建立水系连通性三维度综合评价体系,基于此构建考虑水系连通性的洪水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更为客观的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确定最优权重,自然与行政边界结合应用地图学中范围法绘制专题地图,并以湘江流域为例,研究基于水系连通性相较于传统洪水风险评价体系是否更具可行性与优越性。结果表明:①湘江流域的结构连通性和综合连通性自南向北增强,功能连通性北部水系也强于南部;干流水力连通性高于支流,下游支流水力连通性高于上中游支流。②流域内洪水风险整体从南向北递增,中风险区和较低风险区面积占59.25%,其中,中等风险区集中于湘江流域北部,及湘江流域西南部和南部中部地区,面积占25.01%;低与较低风险区集中于南部山区及西部边缘区,面积分别占22.48%、34.24%;高与较高风险区集中于湘江下游,面积分别占9.34%、8.94%。③传统洪水风险评价低估了流域上游地区洪水风险,而高估了下游地区的洪水风险。结合湘江流域近年实际洪灾情况发现考虑水系连通性相较于传统方式刻画洪水风险评价结果更为客观细腻,能进一步提高洪水风险评价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风险评价 水系连通 博弈论组合赋权法 城镇化 湘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价信息平台构建与应用
9
作者 王晓杰 王占金 +5 位作者 陈健斌 谢宝华 曹天贵 刘德龙 于晓霞 韩广轩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0-200,共11页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最年轻、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多年来,我国政府部门及科研院所在黄河三角洲及其近海开展了多次生物多样性调查,积累了大量陆海观测数据。然而,由于缺乏系统性整理和规范化数据库建设,限制...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最年轻、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多年来,我国政府部门及科研院所在黄河三角洲及其近海开展了多次生物多样性调查,积累了大量陆海观测数据。然而,由于缺乏系统性整理和规范化数据库建设,限制了相关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因此,针对黄河三角洲陆海统筹背景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提升工作对数据资源及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本文通过搜集、整理、补充调查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数据,构建了黄河三角洲陆海耦合生物多样性数据库体系,建立了包括陆海植物、动物、基础生境等多源异构的生物多样性调查数据库;以Java EE平台和Hadoop为基础框架,研发了数据库服务平台,实现了数据采集−审核−入库一体化管理、调查一张图、多样性评价、物种图谱等服务功能,为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价提供了信息平台;同时将生物多样性与区域性海洋健康评价相结合,为陆海统筹区域生物多样性数据管理、评价提供了模式探索。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了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物种及其分布特征智能化管理,量化了生物多样性指数和生态环境质量,为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数据和服务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陆海统筹 生物多样性数据库 调查评价 信息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油气勘探新进展与潜力区带预测
10
作者 倪春华 杨俊 +8 位作者 王彦青 宋在超 蒋天赐 黄炳祺 阎泽昊 邢泽正 朱珍君 李琦 陈贺贺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1-465,共15页
珠江口盆地新生界油气资源丰富,探明储量增长迅速。低角度拆离型断层控烃、古潜山走滑断裂与风化淋滤控储、深水多类型储集体富集等地质认识创新为盆地勘探迎来新机遇。然而,该盆地地质结构复杂、目标类型多样,增加了勘探的难度。因此,... 珠江口盆地新生界油气资源丰富,探明储量增长迅速。低角度拆离型断层控烃、古潜山走滑断裂与风化淋滤控储、深水多类型储集体富集等地质认识创新为盆地勘探迎来新机遇。然而,该盆地地质结构复杂、目标类型多样,增加了勘探的难度。因此,在勘探理论突破的指导下,重新评估盆地新生界油气地质条件、明确油气勘探潜力区带至关重要。通过综合分析珠江口盆地的构造—沉积耦合作用、烃源岩条件和储层条件评价、油气运移特征,开展了盆地不同区带的油气地质成功概率评估,并计算了新生界总地质资源量。珠江口盆地在新生代经历了裂陷期、裂后拗陷期及构造活化期的构造演化,形成了陆相沉积、海陆过渡相沉积及浅海相沉积充填特征,控制了古近系两套主要烃源岩及陆、海相两套储层。浅水区的陆丰、惠州、文昌凹陷油气地质条件优越,含油气概率超过20%,地质风险较低,划分为Ⅰ类有利区带。新生界总地质资源量约为138亿吨,其中石油占71%,天然气占29%。基于区带评价和勘探实例,未来应重点加强深层古潜山、古近系及深水油气藏的勘探,特别是在恩平、开平、白云凹陷寻找低角度拆离型油气藏,文昌、阳江凹陷寻找深层走滑断裂潜山裂缝型油气藏,白云、荔湾凹陷寻找深水油气藏。这些凹陷有望成为珠江口盆地未来油气勘探的重要潜力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带含油气概率 有利区带评价 油气地质 勘探进展 珠江口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关键技术创新供给能力研究
11
作者 任保平 苗新宇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0-51,共12页
制造业的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和网络化联接(简称“智改数转网联”)是数字时代推动实体经济新质化变革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途径,重点在于提升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关键技术的创新供给能力。作为制造业集中分布地区和转型发展的... 制造业的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和网络化联接(简称“智改数转网联”)是数字时代推动实体经济新质化变革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途径,重点在于提升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关键技术的创新供给能力。作为制造业集中分布地区和转型发展的前沿阵地,长三角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关键技术创新供给能力的提升对于全国而言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和示范意义。在界定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关键技术及其功能构成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全国工商企业专利信息数据,对长三角及全国其他地区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关键技术的创新供给能力进行测度与综合评价。结果发现,长三角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关键技术的创新供给能力整体上处于全国前列,其中江苏省的表现最为突出。针对创新支持、产业环境、数据要素、人才供给、治理保障、基础设施等“智改数转网联”关键技术创新供给的重要支撑点,本文提出多维支持体系建设以进一步赋能长三角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关键技术创新供给能力提升,带动数字时代全国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高质量深度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制造业 智改数转网联 数字技术 创新供给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KE21水质与水动力模型的清江流域水质改善措施影响研究
12
作者 叶永 陈雪倩 汪旭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19,共6页
为探讨清江长阳县城区段水环境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基于MIKE21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进行3种水文条件(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下的水环境模拟研究,采用单因素污染指数评价污染因子NH_(3)-N和TN两个指标,并对不达标场景提出3种排污口污染... 为探讨清江长阳县城区段水环境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基于MIKE21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进行3种水文条件(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下的水环境模拟研究,采用单因素污染指数评价污染因子NH_(3)-N和TN两个指标,并对不达标场景提出3种排污口污染物排放改善措施。结果表明:清江城区段水质特征为丰水年污染物含量优于平水年,而枯水年水质最差,NH_(3)-N和TN浓度超标较多,无法由河段的自净能力来降低但通过降低排污口污水浓度后得到明显改善,TN降幅最高可达15%,NH_(3)-N降幅最高达到20%。研究结果有利于更好地了解长阳县城区污水排放对清江水质的影响机理,为清江城区段污染的防治和改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江流域 水动力与水质模拟 MIKE21 污染物扩散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的生态护岸对河流生态系统影响评价
13
作者 廖迎娣 顾忙 +2 位作者 崔泽凯 梁恒东 李柱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1,共7页
为提高生态护岸对河流生态系统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方法,该方法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所得权重进行最优组合得到综合权重,兼顾了专家的主观判断和数据的客观性。江苏省新孟河界牌枢纽工程... 为提高生态护岸对河流生态系统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方法,该方法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所得权重进行最优组合得到综合权重,兼顾了专家的主观判断和数据的客观性。江苏省新孟河界牌枢纽工程的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博弈论组合赋权法能够体现不同赋权方法的特性,得到更加合理的评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护岸 河流生态系统 评价指标体系 博弈论 组合赋权法 界牌枢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的地铁站点与常规公交衔接换乘评价
14
作者 杜光远 谭桂菲 +1 位作者 夏齐 赵向宇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21,共9页
为了识别地铁站点与常规公交线路衔接换乘存在的换乘效率低等问题,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以及响应公众需求和监督,需要对地铁站点与常规公交衔接换乘进行全面系统评价.基于便利性、可靠性... 为了识别地铁站点与常规公交线路衔接换乘存在的换乘效率低等问题,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以及响应公众需求和监督,需要对地铁站点与常规公交衔接换乘进行全面系统评价.基于便利性、可靠性、可达性、通畅性及舒适度等5个维度15个指标,建立地铁站点与常规公交的衔接换乘评价指标体系;选取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方法对指标进行客观赋权,采用云模型生成基于基本算法的评价标准云和结果云,评价结果通过云的数字特征和云图直观展现,进而对识别出的问题和不足采取相应改进措施.以中国青岛市主城区45个地铁站点与常规公交衔接换乘为案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衔接换乘综合评价等级为“中等”,准则层(便利性、可靠性、可达性、通畅性和舒适度)的衔接换乘评价等级均为“中等”以上,基本符合青岛市主城区地铁站点与常规公交衔接换乘的特点,验证了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评价结果有助于优化公共交通资源配置,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衔接换乘 评价指标体系 CRITIC法 云模型 交通运行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水电站对赤水河连通性影响评估及恢复对策
15
作者 赵文通 贺蔚 +5 位作者 赵先富 陈锋 张晶 金小伟 毛丰 李正飞 《湖泊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265,共13页
赤水河作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连通性对于长江上游特有鱼类至关重要。但赤水河流域内广泛分布的小水电站严重影响了该区域的连通性。本研究收集了赤水河流域小水电站的空间位置、建设年份、装... 赤水河作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连通性对于长江上游特有鱼类至关重要。但赤水河流域内广泛分布的小水电站严重影响了该区域的连通性。本研究收集了赤水河流域小水电站的空间位置、建设年份、装机容量等详细信息,并采用树状水系连通性指数(DCI)、溪流连续性指数(SCI)、河流破碎化指数(CAFI)和新提出的改进的河流破碎化指数(CAFI M)全面评估小水电站对赤水河流域水系连通性影响的时空变化。研究发现,赤水河流域几乎每条河流都建有小水电站,主要分布在低阶河流。DCI和SCI指数表明,随着电站数量的增加,赤水河流域的连通性显著下降,中下游地区连通性低于上游地区。CAFI和CAFI M指数揭示了类似的趋势,随小水电站的建设河流破碎化程度不断加剧,特别是在习水河、大同河和桐梓河流域表现显著。CAFI M指数将小水电站的装机容量因素纳入考虑,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估小水电站的影响。CAFI M指数相较于传统指标,对装机容量变化更为敏感,能有效反映大型电站的影响。根据CAFI M等指数评估结果,研究评估了赤水河流域内各小水电站障碍物的优先级,提出应优先整改位于高阶河流且装机容量大的电站,以最大程度地改善流域连通性。根据各指数评估结果,研究发现电站的位置和装机容量是决定其优先拆除顺序的关键因素,位于高阶河流且装机容量大的电站(如金阳、圆满贯等)的拆除对改善流域连通性效果最为显著。该研究全面评价了赤水河流域的连通性状况,提出了优化小水电站拆除的策略,为该流域生态修复提供了决策依据,对保护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为小水电站对流域河网连通性的评估及恢复对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连通性 小水电站 改进的河流破碎化指数CAFI M 连通性指数 赤水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里雅河流域水系结构及连通性特征
16
作者 李进宝 何学敏 +2 位作者 黄鹏程 胡其荣 王冉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2-240,共9页
水系结构连通性评价作为干旱帮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实现流域内河流、湖泊、水系连通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区域水环境和水生态的合理性。科学有效评价流域水文连通性,对与水系综合治理工程有至关重要作用。笔者基于多源DEM数据,提取克... 水系结构连通性评价作为干旱帮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实现流域内河流、湖泊、水系连通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区域水环境和水生态的合理性。科学有效评价流域水文连通性,对与水系综合治理工程有至关重要作用。笔者基于多源DEM数据,提取克里雅河流域水系信息,入水系分形理论以及连通性指标(β、γ和C),对流域河网形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利用多源DEM提取河网的最佳集水面积阈值分别为:ALOS DEM为3.125 km^(2)、ASTER GDEM为11.7 km^(2)、SRTM DEM为52.65 km^(2),同时河网几何结构参数在较窄范围,证明流域河网具有较好自相似性特征:2)多源DEM计算流域水系分维值分别为:ALOS DEM(1.127)、ASTER GDEM(1.048)、SRTM DEM(1.041),这表明克里雅河流域正处于侵蚀的幼年期,河网发育尚不充分:3)水文连通性指数β和γ随着数字高程模型分辨率的提高而增加,C指数呈相反的趋势,研究还发现冲积平原下的水文连通性最优,而整体流域水文连通性相对较差。研究结果可为克里雅河流域的水系合理规划和综合治理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结构 分形结构 水文连通性 克里雅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流域饱和水汽压差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安周 李子洋 承达瑜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5-394,共10页
基于海河流域1980—2022年126个观测站点数据计算的饱和水汽压差(Vapor Pressure Deficit,VPD),评估了CRU TS 4.07、ERA5⁃Land和MERRA23套全球网格数据计算的VPD在海河流域的适用性,并采用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年和季节VPD时... 基于海河流域1980—2022年126个观测站点数据计算的饱和水汽压差(Vapor Pressure Deficit,VPD),评估了CRU TS 4.07、ERA5⁃Land和MERRA23套全球网格数据计算的VPD在海河流域的适用性,并采用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年和季节VPD时空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ERA5⁃Land数据集计算的海河流域VPD相较于其他2套网格数据的偏差(BIAS)和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更小,拟合优度更好(R^(2)=0.9851),表明ERA5⁃Land数据集更适用于海河流域VPD长期变化研究;②1980—2022年海河流域年VPD值呈显著增加趋势(Trend=0.027kPa/10a,P<0.01),VPD在春季的增加速率最快,秋季和冬季的增速较慢;③海河流域86.28%的区域年VPD呈显著增加的趋势(P<0.05),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VPD呈显著上升的面积占比分别为87.59%、63.57%、30.76%和77.48%;④海河流域年和季节VPD与饱和水汽压(Saturation Vapor Pressure,SVP)的相关性高于实际水汽压(Actual Vapor Pressure,AVP),VPD与相对湿度的相关系数绝对值高于气温,表明相对湿度对海河流域VPD的贡献高于气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水汽压差 精度评价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海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居民生计变化的区域生态修复社会效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庆 苏香燕 +5 位作者 周妍 李付全 张永帅 胡自远 李凯 孙然好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101-5112,共12页
区域生态修复工程能够影响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增进居民福祉,促进区域内生式发展,但当前对于社会效益的量化缺乏具体标准。以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为例,基于居民可持续生计框架和指标体系,量化工程实施前后区域内居民... 区域生态修复工程能够影响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增进居民福祉,促进区域内生式发展,但当前对于社会效益的量化缺乏具体标准。以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为例,基于居民可持续生计框架和指标体系,量化工程实施前后区域内居民生计活动的变化,从而分析不同修复单元之间差异的主控因子。结果表明:(1)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影响居民生计策略转变。居民收入结构由务农主导型向务工主导型和兼业多项型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由人力密集型向规模化和集约化的现代经营转变,乡村产业结构由传统农耕向特色种植和乡村旅游等生态衍生产业转变;(2)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对居民综合生计具有明显提升作用。整体工程区内居民综合生计水平几乎增长了一半,但不同生计类型的变化程度略有差异,由高到低为生计环境>生计结果>生计资本;(3)尽管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不同修复单元的差异较为显著。如森林提质主体修复单元等多元化收入来源的修复单元内居民生计指数最高;发展生态产业的修复单元内居民生计可持续性最高,如水质提升与污染防治单元;生计模式单一且资源匮乏的修复单元内居民生计水平偏低,如废弃矿山主体修复单元。分析不同生计类型和修复单元的变化差异性,有助于制订精准的政策和管理措施,推动生态修复事业向着更高标准、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发展,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 可持续生计 效益评估 生态贫困陷阱 沂蒙山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滦河流域水文连通性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19
作者 李雪涵 王阳阳 +2 位作者 崔旭辉 贾国栋 余新晓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5,54,共9页
[目的]量化2000—2019年中国海河流域山区水沙连通性的时空变化,探究土地利用变化对水文连通性的影响,为海河山区的水沙治理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采用基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植被因子(C)和植被指数(NDVI),计算两种水文连通性指数(IC),并... [目的]量化2000—2019年中国海河流域山区水沙连通性的时空变化,探究土地利用变化对水文连通性的影响,为海河山区的水沙治理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采用基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植被因子(C)和植被指数(NDVI),计算两种水文连通性指数(IC),并量化年尺度下滦河流域水文连通性。[结果](1)2000—2019年滦县水文站控制流域内IC_(c)的均值分别为-1.41,-1.41,-1.41,-1.39,-1.38,IC_(ndvi)的均值为-2.14,-2.33,-2.56,-2.36,-2.28;IC_(c)和IC_(ndvi)的空间分布格局相似,均呈现上游<中游<下游,西北低、东南高的分布特征。(2)滦河流域IC指数变化面积占比均为不显著减少>不显著增加>显著减少>显著增加,52.39%的区域呈现不显著减少,38.67%的区域不显著增加。水文连通性减少的区域为上游西部、中游和下游东部,增加的区域主要为中下游承德、迁安等市附近。IC_(ndvi)指数在刻画水文连通性及其显著变化方面优于IC_(c)指数。(3)流域IC_(c),IC_(ndvi)与年径流深度和年输沙模数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0.7)。(4)各地类IC_(ndvi)均值计算结果由大到小依次为裸地0.98,建筑-0.17,农田-2.13,森林-2.54,草原-2.78,灌木-3.00,湿地-3.80,水体-3.98。[结论]随着退耕还林等工程的实施,20年间滦河水文连通性不显著减少。由农田、草原转变为森林、建筑的主要土地利用变化导致森林、农田IC_(ndvi)减少,草原、建筑用地IC_(ndvi)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连通 IC指数 滦河流域 径流泥沙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中游支流河流栖息地评价体系构建
20
作者 赵彦颜 李冲 +6 位作者 梁媛 崔磊 程红光 殷国栋 谭平 高繁 张宏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13,共11页
构建金沙江中游支流栖息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流域水生生物栖息地保护快速评价提供技术支持。遴选金沙江中游支流栖息地重点保护修复对象,从河道物理生境参数、流域特征、污染风险参数3个层面选取14个指标,构建栖息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金沙江中游支流栖息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流域水生生物栖息地保护快速评价提供技术支持。遴选金沙江中游支流栖息地重点保护修复对象,从河道物理生境参数、流域特征、污染风险参数3个层面选取14个指标,构建栖息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借助ArcGIS、InVEST模型等工具进行指标计算,采用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栖息地质量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实地踏查评估。结果显示,金沙江中游流域栖息地质量分层面来看,河道物理特征得分较高,而污染风险参数特征得分较低;栖息地质量综合评价得分范围为0.27~0.82,其中47.3%河流为一般等级,其余河流栖息地质量评价等级处于良好以上。对金沙江流域排名前50条支流进行踏查验证,其结果与体系评价结果排名趋势较为一致,可以支撑河流栖息地评价与重要水生生物栖息地识别。研究建立的评价体系所需数据资料易于获取,方法简单高效,适用于金沙江中游支流栖息地质量状况评价,也可为其他流域栖息地评价提供借鉴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栖息地 指标体系 生境质量评价 金沙江中游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