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wards Breaking through Bottlenecks of Developing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1
作者 Chen Huihui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85-289,共5页
With the effective measure of curriculum maturity,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makes a breakthrough in the bottleneck period,ultimately providing an external driving force for the effective study on subs... With the effective measure of curriculum maturity,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makes a breakthrough in the bottleneck period,ultimately providing an external driving force for the effective study on substance of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should mak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quality evaluation by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 sustainability,which encourages the quality-oriented innov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thus forming a substantive breakthrough i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评价体系 教育课程 课程开发 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 成熟度 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困境纾解:基于痛点-堵点-难点的解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邵伟德 朱丹阳 李启迪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120,共8页
“高质量发展”是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最初属于我国经济领域。而“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则是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延伸至学校体育领域的创新概念。研究认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既要契合国家经济社... “高质量发展”是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最初属于我国经济领域。而“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则是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延伸至学校体育领域的创新概念。研究认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既要契合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又要体现体育学科特有的育人规律,更要立足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核心诉求。自第八次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在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变革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然而,当前改革进程仍面临“学生素养提升有限”痛点、“多元协调路径梗阻”堵点,以及“评价标准体系缺失”难点等困境。针对上述问题,构建“1+2+4”立体化的发展模型: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构建课内外、校内外双循环体系;完善理念保障、政策保障、手段保障、质量保障四维支撑系统。在实践路径层面,提出“研制评价标准、研判发展状态、探究关键因素、提供破解策略”的实施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高质量发展 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课内外、校内外双循环体系 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基础教育评价生态的重塑
3
作者 孙杰远 潘芳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共11页
在中国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构建良好的基础教育评价生态是重塑基础教育生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生态学视角,基础教育评价生态具有不平衡性,表现在以下方面:评价生态位高度重叠,主体差异性模糊;评价生态因子固化,评价指... 在中国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构建良好的基础教育评价生态是重塑基础教育生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生态学视角,基础教育评价生态具有不平衡性,表现在以下方面:评价生态位高度重叠,主体差异性模糊;评价生态因子固化,评价指标缺乏灵活性;评价生态场单一,评价范围窄化;评价生态环境支持力不足,评价改革乏力;评价生态节律弱化,评价过程简单化。在重塑基础教育评价生态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聚焦分化评价生态位、监测评价生态因子、联通评价生态场、优化评价生态环境、依循评价生态节律等方面,以维持基础教育评价生态平衡,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动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现代化 生态学 基础教育生态 评价生态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学科评估价值取向的偏离及其矫正 被引量:1
4
作者 包水梅 陈秋萍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1,共8页
学科评估是保障学科建设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高等教育治理的基本工具。学科评估的应然价值在于彰显教育正义、笃行以评促建、助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但在实践中,学科评估价值导向出现偏离并引起一些负面影响... 学科评估是保障学科建设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高等教育治理的基本工具。学科评估的应然价值在于彰显教育正义、笃行以评促建、助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但在实践中,学科评估价值导向出现偏离并引起一些负面影响,比如:为了遴选优秀而评估,导致高校学科发展生态失衡;为了重点扶持而评估,导致高校学科建设窄化为“以资促建”;为了制度规训而评估,阻碍了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为了教育优绩而评估,学科评估中的人才培养存在功利化倾向;等等。鉴于此,未来学科评估要彰显教育正义,构建和谐的学科评估生态系统;突破工具理性逻辑,坚守以评促建初衷;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学科评估治理机制,助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归学科育人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评估 学科建设 价值取向 立德树人 教育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型化背景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探析
5
作者 李作章 刘玲琨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51-57,共7页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在人才培养、技能发展和服务社会等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质量评价遵循牢守职业教育初心的育人使命、以教育强国导向的治理变革、以“强就业、高技能”为表征的实践取向和以数字...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在人才培养、技能发展和服务社会等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质量评价遵循牢守职业教育初心的育人使命、以教育强国导向的治理变革、以“强就业、高技能”为表征的实践取向和以数字重塑供需匹配的技术赋能。根据其发展脉络,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经历了初期探索阶段“重衔接”、深化发展阶段“突规范”和创新引领阶段“显特色”的演进历程。作为目前我国在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中的薄弱环节,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质量评价需要构建国家标准体系,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建立特色标准体系,激发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内部活力;优化评价标准管理机制,形成评价实施的“动态回路”;强化标准监管体系,健全教育质量评估和督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质量评价 评价标准 发展演进 类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立体化课程群的构建探索
6
作者 姚敏 范永丽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1-64,共4页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立体化课程群构建应遵循基于“产出导向”的动向逻辑、基于“产教融合”的生成逻辑、基于“赛课一体”的运行逻辑、基于“课证融通”的应用逻辑的逻辑理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立体化课程群构建的实践路径是:依...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立体化课程群构建应遵循基于“产出导向”的动向逻辑、基于“产教融合”的生成逻辑、基于“赛课一体”的运行逻辑、基于“课证融通”的应用逻辑的逻辑理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立体化课程群构建的实践路径是:依托“多主体协同”的交互机制,建构课程体系;厘清“岗课赛证”的关联体系,助力课程开发;搭建“分层多场域”的数字化模式,推动课程实施;搭建“虚实交互”的评估系统,赋能课程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前教育专业 立体化课程群 课程体系 课程开发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赋能基础教育学业质量评价的机理、困境与破解路径 被引量:9
7
作者 周海银 韩璐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4,共10页
大数据重塑了教育评价生态,推动了基础教育学业质量评价的转型与变革。大数据通过革新评价理念、优化评价方式、扩展评价内容、改进评价结果,全面赋能基础教育学业质量评价。然而,囿于大数据的“双刃剑”属性,基础教育学业质量评价面临... 大数据重塑了教育评价生态,推动了基础教育学业质量评价的转型与变革。大数据通过革新评价理念、优化评价方式、扩展评价内容、改进评价结果,全面赋能基础教育学业质量评价。然而,囿于大数据的“双刃剑”属性,基础教育学业质量评价面临着数据滥用、教师数据素养缺失、学生主体性消解等现实困境。为破解困境,大数据赋能基础教育学业质量评价应从加强顶层设计、提升教师数据素养、厘清数据技术价值观念等方面着力,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学业质量评价 大数据 教育评价 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教育评价体系的价值定位:国际趋势与中国方案 被引量:13
8
作者 辛涛 洪倩 李刚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共9页
教育评价体系的价值定位是指人们在开展评价过程中遵循的准则、理念或偏好,体现在各领域的评价样态之中。近十年来,发达国家在教育评价改革中存在服务发展、精准刻画、多元参与这三类主要价值定位,我国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亦对这些价值... 教育评价体系的价值定位是指人们在开展评价过程中遵循的准则、理念或偏好,体现在各领域的评价样态之中。近十年来,发达国家在教育评价改革中存在服务发展、精准刻画、多元参与这三类主要价值定位,我国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亦对这些价值导向有所探索。进一步构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评价体系的价值体系,需要构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评价价值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统合“服务发展”的价值定位,以开放的态度对待“精准刻画”的技术倡议并加强研究澄清,加强“多元参与导向”的制度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 价值定位 服务发展 精确刻画 多元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高等教育评估的困境与应对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少军 王晶晶 蒋艳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3,共7页
在应然层面,高等教育评估能够引导高等教育向“内涵式”方向发展、促进教育本体“内涵式”回归、实现教育效益“内涵式”提升。然而,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视角下高等教育评估存在着量化评估模式与内涵式发展高质量评估的要求错位、评估... 在应然层面,高等教育评估能够引导高等教育向“内涵式”方向发展、促进教育本体“内涵式”回归、实现教育效益“内涵式”提升。然而,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视角下高等教育评估存在着量化评估模式与内涵式发展高质量评估的要求错位、评估忽视内源性需求致使高等教育偏离本位、评估模式单一化引发高校发展同质化风险、评估法律规范滞后制约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困境。高校要深刻把握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意蕴,坚持“政府宏观把控、高校协调落实”的高等教育评估方式,以“量化评估”补强“质性评估”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评估,通过建立融合高校特色的弹性评估标准破除高校发展同质化风险,从实体与程序两个层面入手保障高等教育评估的法治化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内涵式发展 高等教育评估 高等教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教育发展背景下教育评估专业伦理规范:意蕴与维度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丽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25,共6页
在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及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下,加强教育评估的专业化建设是推动高质量教育发展的重要驱动与保障。当前从评估专家的立场来看,在教育评估实践中存在的伦理困境主要有“一团和气”“先入为主”“居高临下”“不负责任... 在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及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下,加强教育评估的专业化建设是推动高质量教育发展的重要驱动与保障。当前从评估专家的立场来看,在教育评估实践中存在的伦理困境主要有“一团和气”“先入为主”“居高临下”“不负责任”等四种评估,需要伦理规范来调适。教育评估专业伦理规范是评估人员在评估中需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评估人员在评估实践中的行动指南,以保证评估的客观公正,属于规范伦理学研究范畴。从当前国际教育评估组织制定的伦理规范来看,教育评估专业伦理规范构建需要从专业能力、责任和公正等三个维度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估 专业建设 伦理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开放教育学习评价的价值转向与体系重构 被引量:3
11
作者 国兆亮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55,共7页
学习评价是开放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和难点。基于新时代开放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和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政策要求,开放教育学习评价必然要实现价值转向,由“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转向“为”学生的学习评价、由目标达成评价转向价值... 学习评价是开放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和难点。基于新时代开放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和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政策要求,开放教育学习评价必然要实现价值转向,由“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转向“为”学生的学习评价、由目标达成评价转向价值增值评价、由正式学习评价转向终身学习评价、由人工主观评价转向大数据客观评价。新时代开放教育学习评价需要扩大学习评价主体、建立多元共融新组合;拓展学习评价内容、实现学习成果全覆盖;改善学习评价形式、形成多元立体新模态;优化学习评价结果,实现立德树人新使命。以此构建新的学习评价体系,推动开放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教育 高质量发展 学习评价 价值转向 体系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战略下职普融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璐璐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69-73,共5页
教育强国战略下,职普融通高质量发展是拓宽学生发展路径的有益探索,建立职普融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行动指南。运用文献归纳法、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及层次分析法,... 教育强国战略下,职普融通高质量发展是拓宽学生发展路径的有益探索,建立职普融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行动指南。运用文献归纳法、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含“创新水平”“协调水平”“绿色水平”“开放水平”和“共享水平”5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25项三级指标的职普融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共享水平”“共建共享”和“职普融通实践共享专业课程数”权重均为各级指标最高值。为进一步推进职普融通高质量发展,具体改进建议是: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推动评价方式革新,促进评价过程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职普融通 高质量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征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中部六省高职教育质量年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杰 李小球 刘蓉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0-67,共8页
高职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高职教育系统中各要素的有机整合,以人为本、生态调适、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为其内涵要义,结构层面系统性、目标层面双向保障性、行动层面协同性为其基本特征。根据“承载力—支持力—吸引力—延续力—... 高职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高职教育系统中各要素的有机整合,以人为本、生态调适、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为其内涵要义,结构层面系统性、目标层面双向保障性、行动层面协同性为其基本特征。根据“承载力—支持力—吸引力—延续力—发展力”(CSAED)模型,可从高职教育环境质量有效改善、规模增长适度增强、资源结构不断优化、产出价值充分发挥、投入活力显著提升五个方面构建高职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中部六省高职教育质量年报数据,对各地区高职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为各地区高职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提供基础理论支持与实践应用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生态可持续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中部六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自我评价的时代意义、现实困境与体系重构
14
作者 姜华 杨莹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28,共9页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评价是教育发展的指挥棒,关系到教育的发展方向。目前,高等教育评价以政府评价和第三方评价为主,高校自我评价在理念和实践上严重缺失,高校不仅对自我评价认知不清晰,...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评价是教育发展的指挥棒,关系到教育的发展方向。目前,高等教育评价以政府评价和第三方评价为主,高校自我评价在理念和实践上严重缺失,高校不仅对自我评价认知不清晰,而且割裂了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的关系。高校要在理念上对自我评价进行再认识,在实践上运用“制度-知识-人才”体系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体系以制度效能彰显、知识水平创新、育人育才能力卓越为导向,并通过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自我评价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 自我评价 高质量发展 体系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牧草与饲料作物栽培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宪龙 杨惠敏 +3 位作者 张建全 沈禹颖 王自奎 杨倩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9-525,共7页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举措。本研究基于多年教学实践,构建了牧草与饲料作物栽培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应从国家需求、学科发展、耕读教育、科研成果转化...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举措。本研究基于多年教学实践,构建了牧草与饲料作物栽培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应从国家需求、学科发展、耕读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案例、草业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中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元素,从推进实践教学、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拓宽教学渠道、坚持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促进牧草与饲料作物栽培学课程思政教学成效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发展机遇 元素挖掘 教学模式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感知到证据:循证教学评价的结构体系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28
16
作者 牟智佳 冯西雅 苏福根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5,共8页
改进教学评估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进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命题。在全面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行动中,教学评价的动力结构得到进一步转变,教学评价的模式与机制也在逐步实现结构重组与流程再造。通过对循证教育发展的系... 改进教学评估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进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命题。在全面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行动中,教学评价的动力结构得到进一步转变,教学评价的模式与机制也在逐步实现结构重组与流程再造。通过对循证教育发展的系统化分析,阐释循证教学评价的内涵与意蕴,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材料与数据的实质融通、证据与事实的关联推论、评价与发展的动态循环。循证教学评价在结构体系上是以立德树人、教师发展、教学证据、循证实践、教师效能为理念遵循,以循证评价意识与思维、循证评价知识与能力、循证评价实践与规范、循证评价改进与决策为构成要素,以六类复杂创生的多源证据为评价支撑,通过建立实践渐进与迭代共生的运行机制来保障评价的稳定运转。循证教学评价的运行机制以证据导向和迭代循环为整体运行原则,通过循证规划、证据推论、后效评价形成以循证实践为运行秩序的动态评价循环系统。为此,需要通过提升循证素养、构造循证评价模式、探索智能化评测、创建评价证据库、强化共同体循证实践等方式,实现教学评价从感知走向证据的理念与范式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教学评价 循证教育 教学证据 教师发展 教师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的关键特征及现实启示 被引量:7
17
作者 宋雅 万东升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9-128,共10页
深化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评价改革是建立高素质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关键。美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评价具有发展性与终结性评价导向相结合、基础性与差异性评价标准相补充、实践性与应用性评价内容相协调、奖励表彰与职称晋升评价... 深化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评价改革是建立高素质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关键。美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评价具有发展性与终结性评价导向相结合、基础性与差异性评价标准相补充、实践性与应用性评价内容相协调、奖励表彰与职称晋升评价激励相统一的内涵特征。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的研制应秉持发展性评价理念,充分发挥教师主体作用;合理配置评价权力,构建分类型一体化标准体系;凸显评价内容的应用性特征,重视考核教师实践能力;有效运用评价结果,完善激励机制和组织支持,推动教师专业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职业教育 “双师型”教师 教师评价标准 教师专业发展 发展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衡发展指向下老年教育满意度影响机制与模型测评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雪燕 程仙平 马丽华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12,共10页
老年教育满意度是老龄群体对老年教育发展最为直接的体验,也是研判老年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指标。以2354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基于“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均衡发展理论视角,主要从教育机会、教育支持和教育质量三个维度审视和观测老年教育... 老年教育满意度是老龄群体对老年教育发展最为直接的体验,也是研判老年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指标。以2354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基于“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均衡发展理论视角,主要从教育机会、教育支持和教育质量三个维度审视和观测老年教育满意度,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索老年教育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及影响机制。结果显示,教育公平感知对教育总体满意度的路径系数为0.515***,教育公平感知通过教育质量感知间接影响教育总体满意(0.039),教育支持感知对教育总体满意度的路径系数为0.230***,教育支持感知对教育总体满意度的总效应(0.792)最大,教育质量感知对教育总体满意度的路径系数为0.240***。可以看出,老年人对老年教育满意度的关注点是“有学上”,现阶段对于老年教育“上好学”关注度不高。遵循均衡发展趋向,今后需要进一步推动老年教育服务体系和支持体系保障老年人的教育机会和教育支持,构建老年教育质量体系提高老年人教育获得感,进而提升老年教育总体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衡发展 老年教育满意度 影响机制 模型 测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素养导向下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厘定、现实价值与实践理路 被引量:3
19
作者 薛昭铭 高升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51,共8页
实现课堂“教-学-评”一致性是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路径,能够为培育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强有力的教学保障,也有利于促进基层体育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研究认为: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 实现课堂“教-学-评”一致性是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路径,能够为培育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强有力的教学保障,也有利于促进基层体育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研究认为: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始终以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预期层、感知层与运作层课堂的“教-学-评”要素均要保持素养目标的一致。以水平四篮球运动教学为例,阐明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理路:1)从课程标准、体育教材、学生学情方面解析素养目标大概念,形成预期课堂素养目标;2)对素养目标进行具体化与层次划分后确立学习目标,并设置课堂学习效果评价框架,以此设立学习路径与学习任务;3)在教学实施上应秉持以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思维,达成“教师教导-学生学习-课堂评价”三者的互通互联;4)加强对体育与健康3个层次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 体育与健康课程 “教-学-评”一致性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势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评价学审视——基于德国学校奖的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文娇 彭湃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5-51,共17页
德国学校奖是德国影响力最大的学校荣誉之一,让那些虽属弱势但经过改革创新取得显著成果的学校有了展示机会。该奖项评价理念先进,评价方法和流程公开透明,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对18年间获奖弱势学校的资料分析发现,德国弱势学校面临的问... 德国学校奖是德国影响力最大的学校荣誉之一,让那些虽属弱势但经过改革创新取得显著成果的学校有了展示机会。该奖项评价理念先进,评价方法和流程公开透明,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对18年间获奖弱势学校的资料分析发现,德国弱势学校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教育分流地位较低、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不佳等因素造成的。获奖学校在管理、教师、学生、课程、学习及教学方式上有诸多特色和改革创新举措,取得了超过期望的教育成果。在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下,德国学校奖可在多个方面为我国的中小学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德国学校奖 教育评价 弱势学校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