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桉树早期林分结构特征与生态服务功能关系
1
作者 刘康祺 李青粉 +5 位作者 何茜 王本洋 陈才雄 刘恒智 吴阳旭 邓成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9-758,共10页
【目的】探究桉树Eucalyptus早期林分结构与生态服务功能之间关系,阐明林分结构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为桉树人工林提质增效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广东省罗定市布设12块20 m×20 m样地进行林分结构和生态服务功能调查,运用... 【目的】探究桉树Eucalyptus早期林分结构与生态服务功能之间关系,阐明林分结构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为桉树人工林提质增效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广东省罗定市布设12块20 m×20 m样地进行林分结构和生态服务功能调查,运用描述性统计和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对胸径峰度、胸径偏度、胸径基尼系数、树高峰度、树高偏度、树高基尼系数、角尺度、大小比数、聚集指数9个林分结构指标与固碳释氧、涵养水源、改善空气环境、保育土壤和保护生物多样性5种生态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究林分结构与生态功能之间的关联机制。【结果】桉树早期林分胸径结构、树高结构近似正态分布特征;林分角尺度、大小比数和聚集指数显示出林分整体分布较为均匀,局部呈现聚集状态;林分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育土壤>改善空气环境;林分树高峰度和树高偏度与林分固碳释氧功能呈显著正相关,林分胸径基尼系数与林分调节温度功能呈显著正相关,林分角尺度与林分释氧功能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增加水平结构上林木分布的均匀性和垂直结构上树高分布的异质性有利于促进林分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林分结构特征 生态服务功能 结构功能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林场生态修复工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2
作者 王朝远 陶韬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2期214-216,共3页
国有林场生态修复工程是维护生态安全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典型国有林场为例,构建多维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经济价值量化、生态功能对比和服务价值计算等方法,系统评估生态修复工程的生态系统服... 国有林场生态修复工程是维护生态安全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典型国有林场为例,构建多维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经济价值量化、生态功能对比和服务价值计算等方法,系统评估生态修复工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结果显示:经生态修复后,研究区域碳固定服务价值年均增加32.5%,水源涵养服务价值提升27.8%,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改善18.6%。不同修复模式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存在显著差异,综合生态修复模式的服务价值显著高于单一修复模式。研究还发现,生态修复工程不仅能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还能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国有林场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场 生态修复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估 生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天然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3
作者 杨桂贤 梁波 赵琦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1期64-68,共5页
本文基于2023年监测数据,根据GB/T 38582—2020《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采用费用分析、市场价格等评估方法对广西天然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积累营养物质、土壤保持、森林防护7项生态服务价值... 本文基于2023年监测数据,根据GB/T 38582—2020《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采用费用分析、市场价格等评估方法对广西天然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积累营养物质、土壤保持、森林防护7项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23年研究区天然林的生态服务总价值为5846.65亿元,各林分类型提供的生态服务总价值由高到低排序为阔叶林>石山灌木林>其他灌木林>针叶林>竹林,各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固碳释氧>保持土壤>净化大气>积累营养物质>森林防护。其中,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2298.93亿元;水源涵养价值1811.42亿元;固碳释氧价值1330.97亿元;净化大气价值293.41亿元;积累营养物质价值55.38亿元;土壤保持价值6.39亿元;森林防护价值50.15亿元。综上,研究区天然阔叶林生态服务价值较高,其中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较高。本文为相关地区天然林的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价值 天然林 价值评估 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森林旅游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与价值估算 被引量:2
4
作者 文连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0-188,共9页
【目的】湘西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在森林旅游区域实施林分抚育协同森林旅游开发,对推动地区绿色发展有益。【方法】面积迭置获取森林旅游区域生态服务价值估算依据,采用货币价值法、森林旅游功能指数(FTFI)和偏离-份额分析法(SS... 【目的】湘西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在森林旅游区域实施林分抚育协同森林旅游开发,对推动地区绿色发展有益。【方法】面积迭置获取森林旅游区域生态服务价值估算依据,采用货币价值法、森林旅游功能指数(FTFI)和偏离-份额分析法(SSM),系统评价湘西森林旅游区域生态服务价值演变与空间特征。【结果】1)近20年来湘西森林旅游区域生态服务价值增加了771.90万元/hm^(2),年均增长38.59万元/hm^(2),县均增加32.16万元/hm^(2)。区域单位面积价值排序为: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352.14亿元)>国有林场(121.06亿元)>国家森林(湿地)公园(115.86亿元)>自然保护区(99.18亿元)>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47.83亿元)>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7.71亿元)>文物保护单位(8.12亿元),森林旅游区域年均价值居前五位的是慈利县、永顺县、桑植县、永定区和沅陵县,居后五位的是洪江市、辰溪县、麻阳县、花垣县和新晃县;2)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价值最少县域为洪江市(1.16万元/hm^(2)),永定区、慈利县等12个县域的自然保护区区域价值为0,靖州县、龙山县等10个县域文物保护单位价值为0.01万元/hm^(2),桑植县、泸溪县等4个县域国家森林(湿地)公园单位价值为0,国有林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单位价值最少县域为芷江县(0.18万元/hm^(2))、花垣县(0.12万元/hm^(2))和麻阳县(0.08万元/hm^(2));3)森林旅游区域的固碳释氧、涵养水源功能价值县均达390.43万元/hm^(2)和382.94万元/hm^(2),保育土壤、积累营养物质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较大,森林景观价值县均为11.01万元/hm^(2)。各时段永定区、慈利县、桑植县、永顺县的森林旅游功能指数较大,均超过了1.5的水平值,其他20个县域基本持平。【结论】湘西森林旅游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多样、价值不断增加,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国有林场、国家森林(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是发挥生态服务价值的主要区域类型。加强县域协作,坚持森林主体功能定位,调整森林生态绩效结构,合理划定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分区,能提高森林旅游区域生态服务价值供给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旅游区域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 货币化核算 湘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岸线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登成 王中敏 +2 位作者 李亚俊 樊皓 刘扬扬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9-297,共9页
河流岸线是构成河流自然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人为活动影响,河流岸线生态服务功能受到破坏,为精准开展河流岸线修复,亟需制定有针对性的河流岸线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河流岸线的类型、结构进行了分析,在... 河流岸线是构成河流自然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人为活动影响,河流岸线生态服务功能受到破坏,为精准开展河流岸线修复,亟需制定有针对性的河流岸线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河流岸线的类型、结构进行了分析,在国内相关研究成果以及水利、生态环境、海洋等行业有关技术规范的基础上,依据科学性、全面性、独立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经过初步梳理和综合遴选筛选了河流岸线生态功能评价指标;综合相关技术规范以及研究成果,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效用赋值,并制定河流岸线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方法。结果表明:1)河流岸线可分为生态保护型岸线与生态修复型岸线,前者可细分为植被良好型、沙漠型以及岩石型3类,后者可细分为堤防型、农田型、村落型、养殖塘型、城镇型、河口型以及复合型7类。河流岸线具有防洪、控制侵蚀、保护水质、生物栖息、景观功能5项生态服务功能。2)构建的河流岸线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其中目标层为河流岸线生态服务功能,准则层为河流岸线所具备的5项生态服务功能,指标层包括防洪达标率、堤防安全、植被覆盖率、岸坡稳定性、排污口布局合理程度、生态缓冲带状况、生物多样性指数、植物群落状况、水鸟状况、景观生态价值、景观舒适度11项评价指标,对各项指标根据总体评价进行五级效能赋值。3)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多属性效用理论计算河流岸线生态服务功能综合指数,将河流岸线生态服务功能划分为优、良、中、差、极差5个等级,以评价河流岸线生态服务功能状况。研究可为识别河流岸线生态问题、评估河流岸线生态修复成效、健全河流岸线管理长效机制等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岸线 生态服务功能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多属性效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核算的滇池环湖湿地综合效能评估 被引量:7
6
作者 赵晨羽 赵思劼 +1 位作者 姜妮 曾思育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1-1079,共9页
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具有水质净化、蓄水调洪、固碳释氧及气候调节等多项生态服务功能,潜藏着巨大的生态服务价值.作为削减滇池入湖污染的重要措施,环湖湿地是滇池水环境治理重要建设工程之一,具有改善滇池水质进而提升水环境价值... 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具有水质净化、蓄水调洪、固碳释氧及气候调节等多项生态服务功能,潜藏着巨大的生态服务价值.作为削减滇池入湖污染的重要措施,环湖湿地是滇池水环境治理重要建设工程之一,具有改善滇池水质进而提升水环境价值量等作用.基于EFDC模型识别湿地的削减负荷与滇池水质的响应关系,可得到有、无湿地建设工程条件下滇池水质变化情况,采用Logistic“污染-损失”模型计算滇池水质改善带来的水环境功能价值;进而从湿地本身及滇池两类对象的生态服务价值出发,综合运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等手段评估目前正在运行的11块环湖湿地的综合效能.结果表明:①湿地自身总价值量为24981.2×10^(4)元,对滇池价值的提升量为2450.4×10^(4)元.②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主要体现在气候调节功能,该功能价值量最高的为东大河湿地,达8535.8×10^(4)元,旅游休闲、物质生产也在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中占一定比例.③湿地综合效能的评价聚焦于湿地本身和滇池两类对象,其综合效能和单位面积综合效能排名有所差异.参评湿地中,东大河湿地的综合效能最好,新河湿地的单位面积综合效能最高,外海湿地的综合效能总体优于草海.鉴于此,未来可考虑扩大现有湿地规模,优化滇池周边湿地布局,并与其他工程联合削减滇池入湖负荷,从而进一步提升环湖湿地的综合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生态服务功能 效能评估 EFDC模型 滇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浪河流域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高敏 刘学录 +3 位作者 郁文婷 张新宇 王鹏凯 孙静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272,共10页
【目的】识别庄浪河流域生态保护重要性的等级及其空间分布,为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化模型法与NPP定量指标法,完成流域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综合敏感性评价,形成不同重要性... 【目的】识别庄浪河流域生态保护重要性的等级及其空间分布,为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化模型法与NPP定量指标法,完成流域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综合敏感性评价,形成不同重要性等级分区。【结果】庄浪河流域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占总面积的52.56%,集中分布在流域上游生态极重要区和流域下游生态极敏感区,区内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以生物多样性和水土保持为主导;生态敏感性类型以极敏感为主,土地沙化是主要的生态问题。【结论】庄浪河流域的生态敏感性极高,生态综合服务功能极重要,土地利用类型与生态重要性、生态敏感性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国土空间优化的主要方向为耕地、建设用地从生态保护极重要区有序退出;生态修复的重点在于避免土地利用引起的土地沙化和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生态敏感性评价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庄浪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8
作者 王鹏翔 姜晓萱 +3 位作者 徐杨 王冬 霍军军 周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8,共11页
针对水电工程生态效益内涵模糊、生态效益价值难以量化等问题,以三峡工程为例,梳理现有生态效益研究,界定了水电工程生态效益内涵。基于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从供给服务功能、支持服务功能、调节服务功能、文化服务功能4个方面提出水... 针对水电工程生态效益内涵模糊、生态效益价值难以量化等问题,以三峡工程为例,梳理现有生态效益研究,界定了水电工程生态效益内涵。基于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从供给服务功能、支持服务功能、调节服务功能、文化服务功能4个方面提出水电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框架,构建水电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收集相关数据,针对不同效益指标进行定量分析,采取影子价格法等方法将其转换成可量化的经济价值数据。结果表明,三峡工程供给服务功能效益价值为1 047.83亿元,支持服务功能效益价值为200.74亿元,调节服务功能效益价值为833.8亿元,文化服务功能效益价值为195.56亿元,共计2 277.93亿元。研究结果可为长江流域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效益评价 三峡工程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塬沟壑区苹果园生态服务功能综合评价研究
9
作者 台辉 秦富仓 +3 位作者 张茂林 李龙 杨振奇 任小同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2,共7页
为评价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典型林果经济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服务状况,以陕西省永寿县苹果园为研究对象,采用专家咨询、频度分析等方法构建了包含涵养水源、抗侵蚀性等10个方面17个生态服务指标评价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 为评价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典型林果经济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服务状况,以陕西省永寿县苹果园为研究对象,采用专家咨询、频度分析等方法构建了包含涵养水源、抗侵蚀性等10个方面17个生态服务指标评价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构建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价模型,对苹果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可得,生态功能、生活功能和生产功能权重分别为0.6753、0.0715、0.2532,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是影响果园生态系统服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度隶属度评价矩阵表明,林田灌水量、土壤侵蚀强度、Shannon-Wiener指数和苹果产是影响果园生态功能服务状况主要影响因子。残塬沟壑区苹果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评价指数0.5535,评价结果为Ⅲ等级。主要原因是人为干扰所致,导致林田施肥量过高,不合理经营导致土壤养分较低,根系土壤层含水率低,林分结构单一负离子浓度较低,导致了隶属度评价值较低。研究结果为残塬沟壑区林果经济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价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功能 AHP 模糊度综合评价法 残塬沟壑区 苹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森林研究热点 被引量:17
10
作者 柴一新 王晓春 +1 位作者 孙洪志 李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4-77,共4页
从“3S”技术在城市森林研究中的应用、城市森林植物的引种驯化、城市森林环境价值的货币评价研究及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四个方面阐述了国内近期城市森林研究的热点 ,概述了城市森林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实践 ,并展望了未来城市森林研... 从“3S”技术在城市森林研究中的应用、城市森林植物的引种驯化、城市森林环境价值的货币评价研究及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四个方面阐述了国内近期城市森林研究的热点 ,概述了城市森林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实践 ,并展望了未来城市森林研究的方向 ,为我国城市林业的学科发展和城市现化代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城市森林 “3S”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 引种 驯化 森林环境价值 生态服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未来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特征 被引量:46
11
作者 徐雨晴 周波涛 +2 位作者 於琍 石英 徐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52-1963,共12页
基于用CEVSA模型计算的NPP及Costanza等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基准期(1971—2000年)及未来(2021—2050年)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基准期及未来RCP4.5、RCP8.5两情景下,我国森林生态系统... 基于用CEVSA模型计算的NPP及Costanza等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基准期(1971—2000年)及未来(2021—2050年)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基准期及未来RCP4.5、RCP8.5两情景下,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均呈逐年增加趋势,年均值分别为12.80(4.55—20.72)万亿元、14.81(5.26—23.97)万亿元、15.13(5.38—24.49)万亿元。总价值在空间上均呈现出西部、东北低及南部高的格局。未来总价值除了在少数地区(新疆中部、内蒙古西部、甘肃西北部、西藏东南部以及我国东北和南方部分森林边缘地区)将降低外,在其他地区均增加,且增幅在东部大于西部,南部大于北部,其中华南增幅最大(RCP4.5、RCP8.5情景下年均增幅分别达1.87亿元、2.13亿元)。高增幅比例(>45%)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北端。生态系统服务各功能构成项对总价值的贡献率依次为:土壤形成与保护(17.8%)>气体调节(16.0%)>生物多样性保护(14.9%)>水源涵养(14.6%)>气候调节(12.4%)>原材料生产(11.9%)>废物处理(6.0%)>娱乐文化(5.9%)>食物生产(0.5%),即物质产品产出价值(12.4%)远低于非物质价值(87.6%)。揭示了未来30年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格局动态演化及气候变化的影响,为气候变化背景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量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典型浓度路径(RCPs) 时空特征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域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被引量:38
12
作者 高琼 李月辉 +1 位作者 肖笃宁 胡远满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9-72,共4页
采用费用支出法、机会成本法、替代成本法等方法对沈阳市森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固碳释氧、保持土壤、净化环境、旅游等生态功能价值进行了初步估算。结果表明,沈阳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359.631亿元,其中,直接经... 采用费用支出法、机会成本法、替代成本法等方法对沈阳市森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固碳释氧、保持土壤、净化环境、旅游等生态功能价值进行了初步估算。结果表明,沈阳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359.631亿元,其中,直接经济价值为4.374亿元、涵养水源价值为3.652亿元、调节气候价值为281.5亿元、固碳释氧价值为34.194亿元、保持土壤价值为0.699亿元、净化环境价值为35.133亿元、旅游价值为80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森林生态系统 沈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被引量:24
13
作者 牛香 宋庆丰 +5 位作者 王兵 房瑶瑶 任军 汪兆洋 薛沛沛 郭慧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6-41,共6页
应对导致生态环境变化的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影响因素要求生态系统的管理在局地、区域和全球层次的政策、制度和投资必须正确有效。以2011年吉林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长期、连续、定位观测研究数据集,... 应对导致生态环境变化的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影响因素要求生态系统的管理在局地、区域和全球层次的政策、制度和投资必须正确有效。以2011年吉林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长期、连续、定位观测研究数据集,以及吉林省2011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我国权威机构公布的社会公共数据为基础,按照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对吉林省10个地级市行政区划的23个主要植被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展开研究,结果显示:2011年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5 934.49亿元;东部城市延边州、吉林市、白山市、通化市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对全省的服务功能贡献最大;生态区位商(ELQ)的计算确定了各市(州)森林生态系统的主导服务功能和潜在服务功能;通径分析表明森林面积对服务功能价值有着直接较高影响;活立木蓄积、森林覆盖率和林业投资对森林生态效益均呈现出直接和间接正效应。降雨量、林业产值、第一产业总值、财政支出、森林GDP弹性系数对森林生态效益均呈现直接负效应,但是第一产业总值和森林GDP弹性系数经过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等因子的作用后,对森林生态效益呈现出间接正效应。剩余通径系数为0.297,表明除已知变量因子之外,还有一些未知因子影响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区位商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镇海区生态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11
14
作者 沈沉沉 尹俊光 +2 位作者 张净 黄焰城 达良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0-130,共11页
通过在宁波市镇海区的4条生态公益林带设置9个样点,对林带内外的微生物含量、温湿度、负氧离子个数和噪音值进行实地测定,并采集植物叶片样本,分析滞尘量和硫、氯、氟含量.基于以上数据,采用影子工程法和替代费用法等方法对宁波市镇海... 通过在宁波市镇海区的4条生态公益林带设置9个样点,对林带内外的微生物含量、温湿度、负氧离子个数和噪音值进行实地测定,并采集植物叶片样本,分析滞尘量和硫、氯、氟含量.基于以上数据,采用影子工程法和替代费用法等方法对宁波市镇海区生态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结果显示,2008年镇海区生态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6 527.61万元;各项功能的价值量依次为净化大气环境>涵养水源>调节温度>固碳释氧>保护生物多样性>活立木蓄积>固定土壤.并提出了两个影响城市生态公益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的因素,分别为:评估对象的植物配置情况、评估体系与方法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5
作者 郭朝霞 邓玉林 +1 位作者 王玉宽 李春艳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3-177,182,共6页
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生命系统的重要结构和功能单元,其生态服务功能体现于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所形成的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与效用。评价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多运用实际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和假想市场法对其空气净... 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生命系统的重要结构和功能单元,其生态服务功能体现于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所形成的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与效用。评价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多运用实际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和假想市场法对其空气净化、固碳释氧、水土保持、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指标进行价值计量。通过对生态服务功能实现机理、干扰机制的研究证实了要稳定发挥生态服务功能就必须首先保证系统结构的完整和稳定;系统服务功能评价、动态管理及补偿机制的研究则为系统的经营和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决策参考。然而,现有的评估体系和评估方法尚不统一、功能机理研究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理论成果。因此,今后的研究需进一步统一评估体系与方法,拓展研究的时空尺度,揭示系统的功能机理,建立评价模型,从而服务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持续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服务功能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生态屏障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以韶关市为例 被引量:17
16
作者 韩秋萍 张修玉 +3 位作者 许振成 郑翔 谈可可 邹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430-434,共5页
近年来,随着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认识的日益提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核算愈显重要。本文应用生态价值法、碳税法、影子工程法与意愿调查评估法等研究方法,对韶关森林涵养水源、固碳释氧、保育土壤、净化空气、休闲娱乐及保... 近年来,随着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认识的日益提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核算愈显重要。本文应用生态价值法、碳税法、影子工程法与意愿调查评估法等研究方法,对韶关森林涵养水源、固碳释氧、保育土壤、净化空气、休闲娱乐及保护生物多样性6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韶关森林生态系统6项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769亿元,相当于该区GPD总量的94.14%;而6项功能指标中涵养水源功能价值最高,为3.25×1010元,占总价值42.26%;单位面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约为全国单位价值的4.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韶关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服务功能 价值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高天岩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被引量:20
17
作者 缪建群 孙松 +1 位作者 王志强 黄国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6422-6430,共9页
高天岩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莲花县,为当地人提供了多项生态服务功能。根据高天岩自然保护区生态与社会经济系统的特征,构建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并以2014年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成本替代、市场价值、影子工程、造林成本... 高天岩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莲花县,为当地人提供了多项生态服务功能。根据高天岩自然保护区生态与社会经济系统的特征,构建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并以2014年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成本替代、市场价值、影子工程、造林成本、成果参数和旅行费用等定量分析方法,评估其生态系统的经济价值。结果表明:2014年,高天岩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总经济价值为7.20×10~8元,其中,土壤保持和固碳释氧的经济价值居前两位,分别为4.39×10~8元和1.16×10~8元,各占服务总经济价值的60.89%和16.11%。9项服务指标按评估的经济价值大小排序为:土壤保持>固碳释氧>产品供给>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净化>气候调节>旅游休憩>调洪蓄水>社会保障。直观的经济数字反映了高天岩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的重要贡献,一方面有利于强化管理者和公众保护高天岩自然保护区的意识,另一方面为政府制定高天岩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补偿标准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森林生态系统 价值评估 经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布尔津县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被引量:9
18
作者 黄继红 路兴慧 +2 位作者 郭仲军 王计平 臧润国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2-69,共8页
采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游憩7项功能10个指标,以2001、2006和2011年布尔津县天然林区一类连清数据为基础,评估了新疆布尔津县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新疆... 采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游憩7项功能10个指标,以2001、2006和2011年布尔津县天然林区一类连清数据为基础,评估了新疆布尔津县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新疆布尔津县天然林资源的面积和蓄积量平均值分别为77 047.98 hm2和1 751.13万m3,各年森林面积分别为72 927.76、77 872.02和82 816.27 hm2;蓄积量分别为1 675.55万、1 762.76万和1 815.07万m3。新疆布尔津县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平均为50.34亿元/a,各年价值分别为41.80亿、51.72亿和57.50亿元。从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项看,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价值量最大,平均为35.59%;森林游憩价值增幅最大,2006年森林游憩价值是2001年的35.95倍;不同林分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其对应的林分面积排序一致。这说明布尔津县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森林面积、蓄积量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都有明显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保工程 生态效益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38
19
作者 刘兴元 龙瑞军 尚占环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7-174,共8页
草地不仅是畜牧业的生产基地,而且是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牧民生活与草原文化传承的基础,具有生态、生产和生活功能。然而,草地日益退化导致的生态经济问题越来越突出,评价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对于制定合理的草地保护与经济... 草地不仅是畜牧业的生产基地,而且是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牧民生活与草原文化传承的基础,具有生态、生产和生活功能。然而,草地日益退化导致的生态经济问题越来越突出,评价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对于制定合理的草地保护与经济开发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Costanza等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没能充分体现出草地生态系统本质特征。因此,本研究以草地生态系统的"三生功能"为基础,综合考虑草地的地域和空间的异质性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选择水源涵养、侵蚀控制、废物处理、滞留沙尘、生物多样性保护、养分循环、固定CO2、释放O2、消减SO2、畜牧生产、文化传承和休闲旅游12项贡献率较高的功能指标,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建立了适宜于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的评价体系和方法,并以藏北高寒草地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评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 生态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宁夏平原不同湿地类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被引量:11
20
作者 卜晓燕 米文宝 +1 位作者 许浩 董军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8-244,共17页
通过市场价值法、碳税率法、影子工程法、发展阶段系数法、旅行费用法和成果参数法对宁夏平原河流、湖泊、沼泽、人工湿地4种不同类型湿地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估算,以最终服务价值作为宁夏平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并在景观分类的... 通过市场价值法、碳税率法、影子工程法、发展阶段系数法、旅行费用法和成果参数法对宁夏平原河流、湖泊、沼泽、人工湿地4种不同类型湿地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估算,以最终服务价值作为宁夏平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并在景观分类的基础上结合遥感影像对宁夏平原不同类型湿地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空间表达。结果表明:2014年宁夏平原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约为228.22×108元,占宁夏平原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15%,中间服务价值为125.69×108元;单位面积湿地生态服务最终价值约为15.27×104元/hm^2,低于全球和全国湿地而高于西北内陆干旱区,显示出其特有的绿洲湿地特点;最终服务价值按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旅游休闲>提供水源>固碳释氧>气候调节>土壤保持>物质生产>净化水质>文化科研价值;从不同湿地类型最终服务价值来看,各湿地类型总价值为河流(136.82×108元)>沼泽(36.80×108元)>湖泊(32.56×108元)>人工湿地(22.04×108元),单位面积生态最终服务价值为河流(19.85×104元/hm^2)>人工湿地(12.42×104元/hm^2)>湖泊(11.07×104元/hm^2)>沼泽(11.02×104元/hm^2);宁夏平原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空间差异很大,河流、湖泊、沼泽湿地服务功能价值量均是平罗县最高,人工湿地服务价值量最高的是贺兰县,银川市西夏区和金凤区4类湿地的价值量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湿地 宁夏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