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可降解的螯合剂EDDS提取城市污泥中Cu,Zn,Pb和Cd 被引量:14
1
作者 胡忻 罗璐瑕 陈逸珺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0-114,共5页
研究了生物可降解的螯合剂EDDS对城市污泥中的Cu,Zn,Cd和Pb的提取效应.EDDS提取动力学研究表明,Cu,Zn,Cd和Pb达到最大提取量的时间分别为12,24,36和36 h.EDDS提取液pH效应研究表明,pH对4种重金属元素的释放没有显著的影响.4种重金属元素... 研究了生物可降解的螯合剂EDDS对城市污泥中的Cu,Zn,Cd和Pb的提取效应.EDDS提取动力学研究表明,Cu,Zn,Cd和Pb达到最大提取量的时间分别为12,24,36和36 h.EDDS提取液pH效应研究表明,pH对4种重金属元素的释放没有显著的影响.4种重金属元素的EDDS提取率:Cu为23%-39%,Zn为41%-42%,Cd为18%-24%,Pb为24%-44%.对比EDDS和EDTA对重金属的提取率:Cu为EDDS〉EDTA;Zn为EDDS≈EDTA;Cd和Pb为EDTA〉EDDS.提取之后,用BCR连续提取法研究污泥中残留的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表明,酸溶/可交换态、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金属浓度明显降低.综合考虑运行成本、提取率和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价值,建议EDDS提取城市污泥条件为pH中性、提取时间24 h,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城市污泥中有效态重金属元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 重金属 污泥 ed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EDDS对海州香薷铜锌吸收的强化作用及淋溶风险 被引量:9
2
作者 裘希雅 孙小峰 +5 位作者 何旭华 蒋玉根 吴龙华 胡宁静 骆永明 戴学龙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86-89,共4页
通过田间盆栽试验,研究了加入易降解螯合剂EDDS后污染土壤及修复植物海州香薷地上部Cu和Zn含量的变化,及地下50 cm处渗滤水中Cu、Zn浓度。结果显示,添加EDDS提高了海州香薷对Cu和Zn的吸收量,同时增加了50 cm土层处渗滤液的Cu和Zn浓度,... 通过田间盆栽试验,研究了加入易降解螯合剂EDDS后污染土壤及修复植物海州香薷地上部Cu和Zn含量的变化,及地下50 cm处渗滤水中Cu、Zn浓度。结果显示,添加EDDS提高了海州香薷对Cu和Zn的吸收量,同时增加了50 cm土层处渗滤液的Cu和Zn浓度,但是渗滤液中重金属浓度仍低于国家Ⅲ类地下水水质标准,表明EDDS对于海州香薷吸收铜、锌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对于地下水的潜在淋滤风险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州香薷(Elsholtzia splendens) edds 植物修复 环境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EDDS/Fe^(3+)/H_(2)O_(2)体系降解罗丹明B废水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赵佳 李海松 王丹丹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91-195,共5页
采用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强化Fe^(3+)/H_(2)O_(2)体系降解罗丹明B废水,探究了H_(2)O_(2)浓度、Fe^(3+)浓度和EDDS浓度对罗丹明B去除率的影响,并用响应曲面法对以上3个因素进行优化,预测的最佳条件为H_(2)O_(2)浓度0.62 mmol/L、Fe^(3+... 采用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强化Fe^(3+)/H_(2)O_(2)体系降解罗丹明B废水,探究了H_(2)O_(2)浓度、Fe^(3+)浓度和EDDS浓度对罗丹明B去除率的影响,并用响应曲面法对以上3个因素进行优化,预测的最佳条件为H_(2)O_(2)浓度0.62 mmol/L、Fe^(3+)浓度0.43 mmol/L、EDDS浓度0.29 mmol/L,在该条件下预测的罗丹明B的去除率为90.15%,验证实验的平均去除率为89.28%,相对偏差为0.97%。由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结果可知,罗丹明B在反应过程中被有效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胺二琥珀酸 类FENTON 罗丹明B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DS处理对硒胁迫下彩叶草根系FTIR-ATR、SEM-EDXS特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袁菊红 胡绵好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0-629,共10页
为了解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诱导植物耐受硒(Se)胁迫的生理机制,以彩叶草(Coleus blumei)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借助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AT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色散谱(SEM-EDXS)分析方法及生理指标... 为了解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诱导植物耐受硒(Se)胁迫的生理机制,以彩叶草(Coleus blumei)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借助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AT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色散谱(SEM-EDXS)分析方法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1.0 mg/L Se胁迫条件下添加0、0.5、1.0、1.5、2.5、5.0 mmol/L EDDS对彩叶草根系化学成分变化的影响。利用FTIR-ATR图谱分析发现,随着EDDS处理浓度的提高,彩叶草根系透射峰所对应峰形基本不变,而参与Se吸附的基团如羟基、酰胺基和指纹区等的透射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位移。FTIR-ATR的特征峰与彩叶草根系响应Se胁迫的各生理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FTIR-ATR比传统的生理指标测定更敏感、便捷。SEM-EDXS扫描还发现随着EDDS处理浓度的升高,根系中K、Mg、Fe、Si等元素的含量升高,而营养元素Ca含量降低。该研究结果可为深入了解EDDS处理下彩叶草对Se胁迫的响应机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胁迫 彩叶草 生理指标 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色散谱 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 乙二胺二琥珀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DS螯合Fe(Ⅲ)活化过硫酸盐技术对TCE的降解效果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琰涤 吕树光 +3 位作者 顾小钢 邱兆富 隋倩 郭旭虹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28-1733,共6页
为解决传统Fe(Ⅱ)活化过硫酸盐过程中Fe有效性较低的问题,采用可生物降解的EDDS(乙二胺二琥珀酸)螯合Fe(Ⅲ)活化过硫酸盐处理水溶液中的TCE(三氯乙烯),考察c(过硫酸盐)、c〔Fe(Ⅲ)〕/c(EDDS)〔下称Fe(Ⅲ)/EDDS〕、溶液... 为解决传统Fe(Ⅱ)活化过硫酸盐过程中Fe有效性较低的问题,采用可生物降解的EDDS(乙二胺二琥珀酸)螯合Fe(Ⅲ)活化过硫酸盐处理水溶液中的TCE(三氯乙烯),考察c(过硫酸盐)、c〔Fe(Ⅲ)〕/c(EDDS)〔下称Fe(Ⅲ)/EDDS〕、溶液初始p H以及阴离子浓度对TCE降解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体系中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结果表明:c(过硫酸盐)为15.0 mmol/L、Fe(Ⅲ)/EDDS为4时,60 min内TCE去除率达99.7%;提高c(过硫酸盐)、Fe(Ⅲ)/EDDS均有利于TCE降解,但超过一定限值后对TCE去除效果增强不明显;溶液初始p H(3~11)越高,TCE去除率越低;加入Cl-、HCO3-、SO42-和NO3-4种阴离子均会抑制TCE降解,抑制程度表现为HCO3-〉Cl-〉SO42-〉NO3-;自由基清扫试验证实体系中存在SO4-·、·OH和O2-·等3种活性氧自由基,·OH对TCE的降解起主导作用.因此,EDDS螯合Fe(Ⅲ)活化过硫酸盐技术能够产生以·OH为主的活性氧自由基,从而快速高效去除水溶液中TCE,但降解过程受水质参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E(三氯乙烯) 活化过硫酸盐 edds(乙二胺二琥珀酸) 螯合Fe(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胺二琥珀酸功能化硅胶协同去除孔雀石绿及Cr(Ⅵ)
6
作者 姚璐 何敏 +3 位作者 胡洪彬 赵浪 吕玉玮 李蓉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63-971,共9页
孔雀石绿(MG)与Cr(Ⅵ)普遍共存于印刷、皮革和纺织等工业领域的废液中,给人类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开发从废水环境中协同去除MG及Cr(Ⅵ)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该工作以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及硅胶(Silica)为原料,成功制备... 孔雀石绿(MG)与Cr(Ⅵ)普遍共存于印刷、皮革和纺织等工业领域的废液中,给人类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开发从废水环境中协同去除MG及Cr(Ⅵ)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该工作以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及硅胶(Silica)为原料,成功制备了非均相类芬顿(Fenton)催化剂EDDS-Silica、EDDS-Co^(2+)-Silica,并进一步开发了一种非均相类Fenton催化法高效协同去除废水中MG及Cr(Ⅵ)的新工艺。在MG一元体系的降解过程中,两种材料的加入均可克服传统Fenton反应仅适用于酸性环境的限制,且EDDS-Co^(2+)-Silica对MG表现出更优越的降解效果。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和分子轨道计算,预测了金属Co^(2+)与EDDS-Silica的最佳配位方式,以及MG在降解过程中易捕获或逸出电子的位点。二元体系降解实验发现,在不同影响因素下,EDDS-Co^(2+)-Silica对Fenton反应仍具有显著促进效果,且MG与Cr(Ⅵ)之间存在正向协同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EDDS配体优越的金属螯合特性,将EDDS-Silica作为吸附剂用于去除Fenton反应后残余的、不同价态的总Fe和总Cr。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氨基多羧酸类改性材料作为非均相类Fenton催化剂,具备促Fenton反应和去除残留金属离子的双重性质,在有效处理MG及Cr(Ⅵ)共存废水的同时,确保体系中残留金属离子含量均满足环境排放标准。该研究在染料降解和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为类似配体改性材料的开发提供了参考价值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胺二琥珀酸 孔雀石绿 铬(Ⅵ) 非均相类Fenton催化 降解和去除 密度泛函理论 分子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物转化反应液中N,N′-乙二胺二琥珀酸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智超 吴恩国 +3 位作者 杨仲毅 陶宇翔 陈潭 钟永军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18-1123,共6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生物转化反应液中 N,N ′-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InertSustain AQ-C 18 色谱柱(250 mm×4.6 mm, 5 μ m),以体积分数25%的甲醇水溶液(含有1.0 g/L 一水乙酸铜、2.0 g/L 四丁基氢氧化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生物转化反应液中 N,N ′-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InertSustain AQ-C 18 色谱柱(250 mm×4.6 mm, 5 μ m),以体积分数25%的甲醇水溶液(含有1.0 g/L 一水乙酸铜、2.0 g/L 四丁基氢氧化铵,以磷酸调节pH至2.8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 ,柱温为30 ℃,进样量为20 μ L,检测波长为254 nm。该方法可在8 min内分离EDDS及其生物合成相关物质(苹果酸、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富马酸),且峰形良好。EDDS在0.06~0.6 g/L 范围内线性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 r )为 0.999 5 ),平均回收率为100.39%( n =9, RSD=1.15%)。EDDS生物合成反应液中EDDS含量为0.25 g/L ,大部分底物被转化为苹果酸(36.56 g/L );而EDDS的水解反应中富马酸产生较少,形成了3.05 g/L 的苹果酸。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可靠,适用于EDDS生物合成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反相离子对色谱 生物转化 螯合剂 N N-乙二胺二琥珀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