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5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odegradable nanoparticles from methoxy poly(ethylene glycol)-poly(D,L-lactide)block copolymers as novel drug carriers
1
作者 姜维 王运东 +5 位作者 张建铮 甘泉 张汉威 贝建中 赵秀文 费维扬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61-464,共4页
Methoxy poly(ethylene glycol)-poly(D,L-lactide) block copolymers (PEG-PLA) were prepared through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The oil in water suspension method was used to prepare block copolymer micelles. The critica... Methoxy poly(ethylene glycol)-poly(D,L-lactide) block copolymers (PEG-PLA) were prepared through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The oil in water suspension method was used to prepare block copolymer micelles. The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 b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was 0.0056 mg·ml -1 . The physical state of the inner core region of micelles was characterized with 1HNMR. The size of indomethacin (IMC) loaded micelles measured by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DLS) showed narrow monodisperse size distribution and the average diameters were less than 50 nm. In addition, the nanoparticles with relatively high drug loading content (DLC) wer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载体 聚乙醇-聚丙交酯 载药颗粒 制备 表征 胶囊 共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来酸酐苯乙烯交替共聚物的耐候聚丙烯的制备及机理研究
2
作者 赖金梅 郭照琰 +3 位作者 茹越 戚桂村 蔡传伦 宋志海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共5页
基于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微球制备系列耐候聚丙烯样品,研究了改性聚丙烯在人工加速紫外老化前后的相对分子质量、力学性能、黄色指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马来酸酐苯乙烯交替共聚物含量为0.1%时,样品经紫外加速老化后的力学性能保持率很高... 基于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微球制备系列耐候聚丙烯样品,研究了改性聚丙烯在人工加速紫外老化前后的相对分子质量、力学性能、黄色指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马来酸酐苯乙烯交替共聚物含量为0.1%时,样品经紫外加速老化后的力学性能保持率很高,与受阻胺光稳定剂改性样品相当;由于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的尺寸为400 nm左右,均匀分散在树脂基体中,对紫外光能产生强反射;同时其可以吸收紫外光并以低能蓝光的形式辐射,从而减少紫外光对聚丙烯的破坏,所以其可以在含量较低时,提高基体材料的耐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苯乙烯交替共聚物 聚丙烯 抗紫外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桥剂对MS-PTPE结构组成及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刘永超 孙长红 +6 位作者 王晓燕 曹伟 刘恒源 田谋锋 张磊 韩丹辉 周少杰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6,共6页
为了改善橡胶和塑料共混物的相容性,得到相畴尺寸均匀且细小、形态结构易控、力学性能稳定的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以PP、乙丙橡胶和丁苯橡胶为原料,不饱和羧酸盐为架桥剂,采用过氧化物引发剂,制备得到力学参数综合指标较好的微相分离型... 为了改善橡胶和塑料共混物的相容性,得到相畴尺寸均匀且细小、形态结构易控、力学性能稳定的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以PP、乙丙橡胶和丁苯橡胶为原料,不饱和羧酸盐为架桥剂,采用过氧化物引发剂,制备得到力学参数综合指标较好的微相分离型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MS-PTPE)样品,研究了架桥剂含量对MS-PTPE的化学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架桥剂含量的增加,MS-PTPE样品中,参与反应的PP及弹性体的比例得到提高;当架桥剂的含量为14.50%时,样品力学参数综合指标达到最优,拉伸强度为8.42 MPa、100%定伸应力为6.55 MPa、断裂伸长率为363%、撕裂强度为49.5 kN/m、扯断永久变形为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乙丙橡胶 丁苯橡胶 热塑性弹性体 架桥剂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熔体流动速率、高抗冲聚丙烯产品性能分析及优化
4
作者 刘洋 李慧 张悦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60,共6页
高流动、高抗冲共聚聚丙烯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结合近期开发的高流动、高抗冲共聚聚丙烯新产品(熔体流动速率≥50 g/10 min,23℃下,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25 kJ/m^(2))的性能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及优化。结果表明,实际加工应用过... 高流动、高抗冲共聚聚丙烯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结合近期开发的高流动、高抗冲共聚聚丙烯新产品(熔体流动速率≥50 g/10 min,23℃下,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25 kJ/m^(2))的性能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及优化。结果表明,实际加工应用过程中,该产品中黏度相对较低的乙丙橡胶相结构使其中的橡胶相易发生剪切变形、融合甚至破裂,因此,产品的冲击强度及稳定性波动较大,无法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为解决该问题,通过在体系中添加适量高密度聚乙烯,对产品性能进行了优化。聚乙烯的加入能有效地改善该抗冲聚丙烯橡胶分散相的形态及与连续相基底树脂的相互作用,提高应力在两者之间的有效传递和耗散,最终实现改善产品的抗冲击强度及稳定性的目的。其中,当高密度聚乙烯的添加量为1%~10%时,10根样条的室温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较稳定,均值可达到53.31~60.96 k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核-壳”结构 橡胶相 乙丙共聚物 高密度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偶联剂改性铜尾矿对PP/EVA复合材料性能影响
5
作者 黄峰 夏忠浩 +6 位作者 万仁康 力文玉 蔡国俊 张继梅 华苏东 张亚男 延伟康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4,共8页
目的解决铜尾矿(CT)堆积对生态环境的严重影响,探索改性铜尾矿作为增强填料在PP/EVA共混物中的高效利用。方法使用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和KH570对铜尾矿进行表面改性以改善其疏水性,评估不同偶联剂改性铜尾矿填充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目的解决铜尾矿(CT)堆积对生态环境的严重影响,探索改性铜尾矿作为增强填料在PP/EVA共混物中的高效利用。方法使用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和KH570对铜尾矿进行表面改性以改善其疏水性,评估不同偶联剂改性铜尾矿填充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并通过SEM分析改性铜尾矿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情况及与基体的界面结合情况。结果KH570改性的铜尾矿复合材料拉伸强度达到17.23 MPa、弯曲强度达到28.06 MPa、缺口冲击强度达到15.31 kJ/m^(2),热稳定性显著提高,最大降解温度tmax为498℃,且SEM显示改性铜尾矿在复合材料中分散均匀,与树脂基体界面结合良好,应力集中现象减少。结论研究结果为废弃铜尾矿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思路,为其在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实现了对铜尾矿高效利用的研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铜尾矿 表面改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树脂常温与低温抗冲击性能的影响因素
6
作者 徐永田 周天璞 毛海林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3-36,共4页
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简称ABS树脂)进行了韧性、抗静电性能、阻燃性能改性,研究了橡胶含量对ABS树脂冲击强度的影响,以及橡胶质量分数为35%的抗静电ABS树脂、阻燃ABS树脂在常温至-40℃冲击强度的变化,并对比了2种丙烯腈-苯乙... 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简称ABS树脂)进行了韧性、抗静电性能、阻燃性能改性,研究了橡胶含量对ABS树脂冲击强度的影响,以及橡胶质量分数为35%的抗静电ABS树脂、阻燃ABS树脂在常温至-40℃冲击强度的变化,并对比了2种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简称AS树脂)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结果表明:橡胶含量为10%~35%(w)时,ABS树脂的常温冲击强度提升较快,橡胶的增韧效率较高;常温至-40℃,纯ABS树脂及改性ABS树脂的冲击强度基本以线性规律下降,且下降程度受助剂添加量影响;适当提高AS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丙烯腈含量,可有效改善ABS树脂的常温、低温冲击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温度 冲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仪表板浇注系统与冷却系统优化
7
作者 谭安平 许登极 +1 位作者 宋鸿煜 李玲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55,共5页
运用Moldflow软件对汽车仪表板模具浇注系统及冷却系统进行验证及优化。结果表明:原经验设计6点进浇方案填充不均匀、模腔压力大、锁模力较高、模温不均匀、翘曲变形量较高;增加2个进浇口后填充较为均匀,锁模力降低15%,翘曲变形量降低2... 运用Moldflow软件对汽车仪表板模具浇注系统及冷却系统进行验证及优化。结果表明:原经验设计6点进浇方案填充不均匀、模腔压力大、锁模力较高、模温不均匀、翘曲变形量较高;增加2个进浇口后填充较为均匀,锁模力降低15%,翘曲变形量降低22%,表面质量缺陷风险降低;增加1条水路后,凸、凹模模温相差在10.00℃以内,模温较均匀,冷却系统优化成功。浇注系统及冷却系统的优化使得大型模具的研发与制造成本降低,缩短了产品成型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汽车仪表板 验证 优化 浇注系统 冷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基防水透气膜的性能及其复合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慧慧 刘茜 +2 位作者 胡东兴 周加权 王晓娟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8-164,共7页
本文旨在探讨将聚(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SEBS)作为防水透气膜与不同规格针织、机织面料复合后的性能特点。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接触角测定仪、全自动透气量仪、电脑式织物透湿仪、电子织物强力机对该种防水透气膜和... 本文旨在探讨将聚(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SEBS)作为防水透气膜与不同规格针织、机织面料复合后的性能特点。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接触角测定仪、全自动透气量仪、电脑式织物透湿仪、电子织物强力机对该种防水透气膜和不同种复合织物的微观结构、化学组成、接触角、透气量、透湿率、拉伸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SEBS膜相比,复合织物的透气率提升了29.4%~935.1%,透湿率提升了3.8%~260.0%。复合织物均具有疏水性。复合织物与未进行膜复合的面料相比,拉伸强度增加了6.4%~22.4%,断裂伸长率提升了2.2%~23.0%。与市面上应用的聚氨酯复合织物相比,SEBS复合织物具有优良的疏水性和透气性。SEBS复合织物相较于未复合的面料更加耐用,具有更出色的柔韧性和弹性,在透气性和防水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是户外服装和用品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 防水透气膜 复合织物 热塑性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改性聚乙烯消光薄膜制备与性能
9
作者 杨康 曾舒 +5 位作者 黄晓枭 张怡 王聚恒 麻玉龙 钟安澜 刘蔚凯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31,共8页
以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SEPS)共混改性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E-LLD),通过流延工艺制备了PELLD/SEPS共混物消光薄膜。测试了不同SEPS含量下PE-LLD/SEPS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熔融结晶行为及相应薄膜的光学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E-LL... 以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SEPS)共混改性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E-LLD),通过流延工艺制备了PELLD/SEPS共混物消光薄膜。测试了不同SEPS含量下PE-LLD/SEPS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熔融结晶行为及相应薄膜的光学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E-LLD/SEPS共混物呈现单一熔融峰,说明两种组分具有良好的相容性;随SEPS含量增加,PE-LLD的结晶度以及共混物的表观黏度逐渐降低,消光薄膜的雾度、纵横向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以及耐穿刺强度和落镖冲击强度逐渐上升,而透光率和光泽度降低。当SEPS质量分数为20%时,薄膜的雾度为68.56%,透光率为89.36%,光泽度为6.04 GU,呈现优异的消光特性;当SEPS质量分数为10%~20%时,薄膜纵横向拉伸强度差值较小,表现出良好的纵横向拉伸强度均匀性。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进一步证实了SEPS对PE-LLD具有显著的增韧效应。综上所述,SEPS改性PE-LLD制备的消光薄膜在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及消光特性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有望在高端快速包装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 聚乙烯 消光薄膜 共混改性 消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钙对氢氧化镁/EVA热缩材料绝缘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亚欣 刘树博 +3 位作者 梁运增 郭天飞 张丁丁 杨帆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3,76,共9页
为探究碳酸钙(CaCO_(3))与氢氧化镁(MH)复配后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阻燃性能及绝缘性能的影响,本文通过熔融共混法将不同配比的CaCO_(3)和MH加入EVA中,并利用辐射交联技术制备出EVA热缩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 为探究碳酸钙(CaCO_(3))与氢氧化镁(MH)复配后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阻燃性能及绝缘性能的影响,本文通过熔融共混法将不同配比的CaCO_(3)和MH加入EVA中,并利用辐射交联技术制备出EVA热缩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力学性能、电性能、热重分析(TG)、极限氧指数(LOI)、锥形量热仪(CONE)等多种表征及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适量CaCO_(3)的添加,可以提高热缩材料的力学性能、电性能、阻燃性能;添加过多CaCO_(3)反而使得各项性能下降。在CaCO_(3)和MH总添加量为120 phr的前提下,添加10 phr CaCO_(3)的材料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最好,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LOI分别达到最大值11 MPa、370%和30.5%,添加20 phr CaCO_(3)的材料的绝缘性能最好,介电强度和体积电阻率分别取得最大值32.7 kV/mm和8×10^(12)Ω·m。阻燃效果主要来自MH在350℃分解成氧化镁和水。CaCO_(3)提高了材料的热稳定性,其添加量在20 phr及以下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比较好,添加量大于20 phr后各项性能都逐渐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碳酸钙 氢氧化镁 绝缘性能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1-丁烯-1-己烯三元共聚物的链结构与结晶性能
11
作者 朱官来 邱冬 +4 位作者 姜艳峰 姜泽钰 张明强 安彦杰 李瑞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69,共5页
通过将乙烯-1-丁烯二元共聚物与乙烯-1-丁烯-1-己烯三元共聚物进行对比,分析了三元共聚物链结构及其对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元共聚物与三元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都非常宽,表明分子链间具有非均匀性;三元共聚物的亚甲基序列... 通过将乙烯-1-丁烯二元共聚物与乙烯-1-丁烯-1-己烯三元共聚物进行对比,分析了三元共聚物链结构及其对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元共聚物与三元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都非常宽,表明分子链间具有非均匀性;三元共聚物的亚甲基序列长度分布较窄,片晶厚度相对小,有利于提高共聚物透明性和加工性能;在较高的冷却速率下,三元共聚物的结晶度较二元共聚物小,有助于提高共聚物的透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1-丁烯-1-己烯三元共聚物 乙烯-1-丁烯二元共聚物 链结构 结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BS-g-MAH对PPO/PA66复合材料性能和形貌的影响
12
作者 杨青林 周松 +2 位作者 李璨然 余闻达 罗玉梅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5,共6页
采用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g-MAH)改性,用双螺杆挤出和注射成型制备了增韧的聚苯醚/聚酰胺66(PPO/PA66)复合材料,测试了材料吸水率、力学和熔体流动性能,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结晶行为,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 采用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g-MAH)改性,用双螺杆挤出和注射成型制备了增韧的聚苯醚/聚酰胺66(PPO/PA66)复合材料,测试了材料吸水率、力学和熔体流动性能,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结晶行为,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断面形貌。结果表明,由于PPO和PA66之间弱的界面黏附,添加PPO使PA66的韧性和拉伸强度明显降低;源于SEBS-g-MAH所产生的能量耗散以及PPO和PA66之间相容性改善,PPO/PA66(30/70)中添加10份SEBS-g-MAH,使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23.95%、81.58%和157.39%;当SEBS-g-MAH含量为10份时,PPO/PA66(30/70)的综合力学性能较高;当SEBS-g-MAH含量为18份时,复合材料获得较高韧性;与纯PA66的吸水率(1.36%)比较,含10份SEBS-g-MAH的PPO/PA66(30/70)的吸水率(0.60%)降低了55.88%;PPO能促进PPO/PA66中PA66的结晶;添加SEBS-g-MAH会抑制PPO/PA66(30/70)中PA66的结晶。PPO和SEBS-g-MAH可改善PA66的熔体加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醚 聚酰胺66 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 力学性能 吸水率 结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含量及其分布对丙烯-乙烯共聚物热输运性质的影响
13
作者 符明恒 高建树 +4 位作者 杨啸 邵磊山 李静静 蒋文军 刘振宇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1,共5页
通过将等规聚丙烯分子链中丙烯链段替代为乙烯链段,建立了丙烯-乙烯共聚物的物理模型,利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乙烯含量及其分布对共聚物热输运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度为50的分析模型可反映聚合物的真实性质且计算量适中;... 通过将等规聚丙烯分子链中丙烯链段替代为乙烯链段,建立了丙烯-乙烯共聚物的物理模型,利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乙烯含量及其分布对共聚物热输运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度为50的分析模型可反映聚合物的真实性质且计算量适中;随着乙烯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的热导率逐渐增加;相同乙烯含量时,共聚物中乙烯链段数越小,对其声子振动态密度的影响越小,有助于提升其热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乙烯共聚物 分子动力学模拟 乙烯含量 热导率 振动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单体含量对乙烯-辛烯共聚物加速光老化的影响
14
作者 杨子夜 卓文越 +2 位作者 赵桐 牛艳华 李光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7-130,共14页
研究了不同共聚单体含量的乙烯-辛烯共聚物(EOCs)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加速光老化行为及其机理。通过凝胶含量、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微观形貌、流变性能、晶体性能和官能团变化的表征分析,揭示了共聚单体含量对EOCs光老化行为的影响... 研究了不同共聚单体含量的乙烯-辛烯共聚物(EOCs)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加速光老化行为及其机理。通过凝胶含量、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微观形貌、流变性能、晶体性能和官能团变化的表征分析,揭示了共聚单体含量对EOCs光老化行为的影响。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高共聚单体含量的EOCs在老化后期易产生裂纹。凝胶含量、热失重及流变结果表明,共聚单体含量越高,加速光老化中光交联和断链降解的能力越强;LDPE在老化过程中以交联为主,而EOCs在老化后期以断链为主。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所有EOCs样品的力学强度随辐照时间延长而降低。X射线衍射与差示扫描量热结果表明,随着共聚单体含量增加,晶体形貌由链折叠层状晶体转变为束状晶体;共聚单体含量高的EOC2和EOC3样品中,束状晶体在老化过程中能够稳定存在。衰减全反射红外分析结果显示,各样品的光降解机制相似,主要以羰基和少量乙烯基为降解产物;但高共聚单体含量的EOC2和EOC3样品在老化前期产生较多碳碳双键结构,老化后期双键转变为酮、酯、醛等降解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辛烯共聚物 加速光老化 共聚单体含量 断链与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改性聚乙烯消光薄膜的制备与性能
15
作者 吕金龙 曾舒 +3 位作者 黄晓枭 张怡 王聚恒 杨康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68,共6页
为了实现聚乙烯薄膜具备高透光性、高雾度和低光泽等性能特征,本文采用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R)对聚乙烯(PE)进行改性,通过流延工艺制备了PE消光膜。同时,通过对SBR/PE共混物薄膜的性能表征与测试,研究了SBR对PE薄膜性能的影响规律。... 为了实现聚乙烯薄膜具备高透光性、高雾度和低光泽等性能特征,本文采用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R)对聚乙烯(PE)进行改性,通过流延工艺制备了PE消光膜。同时,通过对SBR/PE共混物薄膜的性能表征与测试,研究了SBR对PE薄膜性能的影响规律。光电雾度仪和光泽度仪的测试结果显示,随着SBR含量的增加,PE消光膜的雾度逐渐上升,而透光率和光泽度则相应降低。当SBR质量分数超过15%时,PE薄膜的雾度超过60%,透光率大于88%,光泽度低于10 GU,展现出优异的消光特性。万能拉力试验机的测试结果表明,PE消光膜在纵向和横向方向上的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随SBR质量分数的增加趋于一致,显示出良好的纵/横向力学均匀性。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结果进一步证实了SBR对PE具有显著的增韧效应。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表征显示,SBR/PE共混物呈现单一熔融峰,表明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同时,随着SBR质量分数的增加,PE的结晶度逐渐降低。毛细管流变仪测试结果表明,SBR能够有效提高PE的加工性能。综上所述,SBR改性PE制备的消光膜在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及消光特性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有望在高端快速包装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聚乙烯 消光膜 共混改性 消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泥-磷石膏填料对ABS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黎春燕 温咏兰 +2 位作者 郭建兵 陈旭 冉全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3-168,共6页
随着全球对环保和资源高效利用的关注日益增加,固体废弃物的高值化应用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以赤泥和磷石膏(RP)这两种典型的固体废弃物为主要原料,通过优化配比、表面活化处理等技术手段,制备中性填充粉体,并将其应用于丙烯腈-丁二... 随着全球对环保和资源高效利用的关注日益增加,固体废弃物的高值化应用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以赤泥和磷石膏(RP)这两种典型的固体废弃物为主要原料,通过优化配比、表面活化处理等技术手段,制备中性填充粉体,并将其应用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复合材料的改性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添加适量的RP填料能够显著提升AB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动态力学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RP颗粒在ABS基体中分散均匀,且随着RP填料含量的增加,颗粒分布更加密集。力学性能测试表明,RP/ABS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均随RP填料含量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热稳定性测试结果显示,添加RP填料后,ABS复合材料的热降解残余量随填料含量增加而上升,并且热重分析曲线在快速降解阶段(400~450℃)呈现向低温方向偏移的趋势,复合材料的降解速率峰值温度随填料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说明RP填料对ABS热分解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动态力学性能测试中,随着RP填料含量的增加,RP/ABS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显著提高,阻尼峰值强度在RP填料质量分数为6%时达到最大值,表现出最优的能量耗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磷石膏 填料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孔剂对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孔结构及强度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朱磊 都世杰 +3 位作者 刘才林 任先艳 杨海君 林树东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09-2316,共8页
Pt/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Pt/SDB)疏水催化剂是核电含氚废水处理工艺中氢水液相催化交换(LPCE)技术的关键材料。其中,SDB载体的孔结构和抗压强度对Pt/SDB的催化效率及使用寿命有显著影响,本文通过调配混合致孔剂溶解度参数,制备了大... Pt/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Pt/SDB)疏水催化剂是核电含氚废水处理工艺中氢水液相催化交换(LPCE)技术的关键材料。其中,SDB载体的孔结构和抗压强度对Pt/SDB的催化效率及使用寿命有显著影响,本文通过调配混合致孔剂溶解度参数,制备了大孔径SDB3、高抗压强度SDB7等两类载体。SDB3比表面积为303.92 m^(2)·g^(-1)、平均孔径;33.15 nm、抗压强度为48.2 N、静态水接触角为150.27°,热分解温度为394.10℃;SDB7比表面积为343.91 m^(2)·g^(-1)、平均孔径为7.91 nm,抗压强度264.9N,静态水接触角为143.30°,热分解温度为393.30℃。Pt/SDB3、Pt/SDB7的催化效率分别为86.0%、81.8%,对比国际商售产品、文献报道的Pt/SDB的催化效率分别为81.6%、81.0%。本文制备的两类SDB载体孔结构合理且抗压强度较高,它们的Pt/SDB催化效率与文献报道水平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 致孔剂体系 溶解度参数 大孔径 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品质瓷白ABS树脂的制备
18
作者 赵雪悠 姬云飞 +3 位作者 李恺祺 胡慧林 康宁 兰苗宇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32,共5页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瓷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简称ABS树脂),考察了钛白粉种类、用量及分散剂种类对瓷白ABS树脂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4种分散剂对钛白粉在ABS树脂中分散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氯化法钛白粉制备的瓷白AB...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瓷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简称ABS树脂),考察了钛白粉种类、用量及分散剂种类对瓷白ABS树脂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4种分散剂对钛白粉在ABS树脂中分散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氯化法钛白粉制备的瓷白ABS树脂综合性能最佳,随着钛白粉用量的增加,瓷白ABS树脂的白度增加,冲击强度下降;4种分散剂对瓷白ABS树脂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其中,聚乙烯蜡和乙撑双硬脂酰胺能够提高瓷白ABS树脂的流动性,同时提高钛白粉在连续相中的分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白粉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复合材料 分散性能 加工与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纳米片的原位制备及其对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阻燃复合材料低温韧性的影响
19
作者 周小凤 潘洋 +1 位作者 吴宏 郭少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4-93,共10页
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阻燃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特别是低温韧性较低,限制了其应用。文中通过ABS高胶粉辅助球磨,利用其高韧性吸收球磨中的冲击力促进石墨(GT)的原位剥离,制备了ABS高胶粉和石墨纳米片(GNP)增韧母料... 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阻燃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特别是低温韧性较低,限制了其应用。文中通过ABS高胶粉辅助球磨,利用其高韧性吸收球磨中的冲击力促进石墨(GT)的原位剥离,制备了ABS高胶粉和石墨纳米片(GNP)增韧母料,进一步与PC,ABS和阻燃剂经双螺杆挤出制备了PC/ABS阻燃复合材料。结果表明,ABS高胶粉辅助球磨GT 10 h制备得到的GNP横向尺寸3μm,厚度10~15 nm;与不含GNP体系相比,含有0.1%GNP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从55.11 MPa提升至57.13 MPa,增加了3.67%;23℃冲击强度从42.45 k J/m^(2)提升至50.44 kJ/m^(2),增加了18.82%;特别是-30℃低温冲击强度从13.73 kJ/m^(2)提升至20.96 kJ/m^(2),增加了52.66%;GNP在复合材料中不仅能传递应力,产生微裂纹、层间断裂及界面脱粘,而且能促进塑性变形的产生,分散和消耗能量,减少应力集中,从而提高力学性能特别是低温韧性。该研究为PC/ABS阻燃复合材料的高性能化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石墨纳米片 球磨 低温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种类对本体透明ABS树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牛琪 徐璐 +1 位作者 刘伯军 张明耀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3,共7页
用4种含有丁二烯链段的橡胶进行本体聚合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简称透明ABS树脂),研究了橡胶种类及其微观结构对透明ABS树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体树脂MMA-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中MMA含量是... 用4种含有丁二烯链段的橡胶进行本体聚合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简称透明ABS树脂),研究了橡胶种类及其微观结构对透明ABS树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体树脂MMA-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中MMA含量是决定透明ABS树脂光学性能的关键因素;橡胶相对分子质量及其黏度对聚合过程中形成的橡胶粒子粒径和透明ABS树脂的力学性能均有影响,反式1,4结构会影响两相界面的稳定性从而影响透明ABS树脂的光学性能;球形结构橡胶粒子与骨架结构橡胶条带的协同增韧作用有利于提高透明ABS树脂的力学性能;当MMA含量为78%(w)时,使用牌号为565T的橡胶制备的透明ABS树脂综合性能最优,透光率为89.9%,雾度为5.17%,缺口冲击强度为223 J/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聚合 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橡胶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