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9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cond-Order Topological Insulators in 2D Electronic Materials
1
作者 FENG Xiao-ran NIU Cheng-wang +1 位作者 HUANG Bai-biao DAI Ying 《物理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共31页
Higher-order band topology not only enriches our understanding of topological phases but also unveils pioneering lower-dimensional boundary states,which harbors substantial potential for next-generation device applica... Higher-order band topology not only enriches our understanding of topological phases but also unveils pioneering lower-dimensional boundary states,which harbors substantial potential for next-generation device applications.The distinct electronic configurations and tunable attributes of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position them as a quintessential platform for the realization of second-order topological insulators(SOTIs).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SOTIs within the field of two-dimensional electronic materials,focusing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higher-order topological properties and the numerous candidate materials proposed in theoretical studies.These endeavors not only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higher-order topological states but also highlight potential material systems that could be experimentally real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ond order topological insulator corner state 2D electronic materi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for density-related thermal insulation capability of entangled porous metallic wire material 被引量:2
2
作者 Tao Zhou Rong-zheng Fang +3 位作者 Di Jia Pei Yang Zhi-ying Ren Hong-bai Ba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5期177-188,共12页
Entangled porous metallic wire material(EPMWM)has the potential as a thermal insulation material in defence and engineering.In order to optimize its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at the design stage,it is of great signifi... Entangled porous metallic wire material(EPMWM)has the potential as a thermal insulation material in defence and engineering.In order to optimize its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at the design stage,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veal the thermal response mechanism of EPMWM based on its complex structural effects.In the present work,virtu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VMT)was developed to restore the physics-based 3D model of EPMWM.On this basis,the transient thermal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to explore the contact-relevant thermal behavior of EPMWM,and then the spiral unit containing unique structural information are further extracted and counted.In particular,the thermal resistance network is numerically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spiral unit through the thermoelectric analogy method to accurately predict the effective thermal conductivity(ETC)of EPMWM.Finally,the thermal diffusivity and specific heat of the samples were obtained by the laser thermal analyzer to calculate the ETC and thermal insulation factor of interes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TC of EPMWM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or reducing density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The numerical prediction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and the average error is less than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tangled porous metallic wire material (EPMWM) Virtu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VMT) Thermal resistance network Effective thermal conductivity(ETC) Thermal insulation fac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纶纳米纤维/细菌纤维素复合隔热气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齐琨 赵龙 +3 位作者 马志阳 任方林 欧康康 段书霞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为制备用于保温隔热和红外隐身的相变气凝胶复合材料,利用快速冷冻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出具有多孔结构的芳纶纳米纤维/细菌纤维素(ABC)复合隔热气凝胶,进一步结合浸渍工艺制备了芳纶纳米纤维/细菌纤维素/聚乙二醇(ABP)复合隔热气凝胶。... 为制备用于保温隔热和红外隐身的相变气凝胶复合材料,利用快速冷冻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出具有多孔结构的芳纶纳米纤维/细菌纤维素(ABC)复合隔热气凝胶,进一步结合浸渍工艺制备了芳纶纳米纤维/细菌纤维素/聚乙二醇(ABP)复合隔热气凝胶。表征了ABC复合隔热气凝胶的形貌,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和隔热性能,研究了ABP复合隔热气凝胶的隔热、红外隐身和应用性能。结果表明:ABP复合隔热气凝胶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聚乙二醇在ABP复合隔热气凝胶中的负载量达到93.8%(质量分数),熔融焓为182.2 J/g,经过20次固液循环后质量保留率为92.3%,具有良好的防泄漏性和循环稳定性,可以应用于高温和低温目标的热防护和红外隐身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隔热气凝胶 冷冻干燥 相变材料 隔热 红外隐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压水堆稳压器应用的8YSZ陶瓷热物理和力学性能研究
4
作者 范武刚 周响 +3 位作者 赵冠楠 李玲 曹雄 张兆泉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5-292,共8页
基于压水堆内置稳压器对固有安全性隔热材料的需求,通过煅烧处理商业粉体结合砂磨方法,制备致密度大于96%的8 mol%Y_(2)O_(3)掺杂的ZrO_(2)(8YSZ)致密陶瓷。系统考察了8YSZ陶瓷的热物理性能包括高温稳定性、热导率、热膨胀系数、抗热老... 基于压水堆内置稳压器对固有安全性隔热材料的需求,通过煅烧处理商业粉体结合砂磨方法,制备致密度大于96%的8 mol%Y_(2)O_(3)掺杂的ZrO_(2)(8YSZ)致密陶瓷。系统考察了8YSZ陶瓷的热物理性能包括高温稳定性、热导率、热膨胀系数、抗热老化及抗热震性能等,并研究了其压缩强度、抗弯强度、硬度,断裂韧性、弹性模量及泊松比等力学指标。采用闪光法测得的8YSZ陶瓷热导率数值与温度的相关性较小,约为1.9 W·m^(-1)·K^(-1)。室温到360℃线性热膨胀系数为9.3×10^(-6)K^(-1)。在360℃、450℃、550℃温度下进行100 h至1000 h的热老化验证8YSZ立方相的稳定性。室温至800℃间热震试验后8YSZ结构仍保持完整,具有较好的抗热震性能。发现所制备的8YSZ陶瓷在350℃的压缩强度达到1.2 GPa,约为室温数值的2倍。泊松比和弹性模量分别为0.285和164.9 GPa,硬度及断裂韧性等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接近,而且评价可靠性的韦伯模数达到16.03。这些结果表明8YSZ陶瓷作为内置稳压器隔热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YSZ陶瓷 热物性 力学性能 稳压器 隔热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日光温室前屋面保温材料保温性能试验分析
5
作者 马月虹 李保明 王平智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6-435,共10页
【目的】分析保温被材料选用依据,确定适合日光温室性价比和安全性的保温被各层材料,为日光温室保温材料的设计、选用和使用维护提供合理依据和参考。【方法】保温被的保温特性以传热系数来表征,保温被的传热系数用静态热箱测试法测量... 【目的】分析保温被材料选用依据,确定适合日光温室性价比和安全性的保温被各层材料,为日光温室保温材料的设计、选用和使用维护提供合理依据和参考。【方法】保温被的保温特性以传热系数来表征,保温被的传热系数用静态热箱测试法测量。在一维稳定传热的状态下,测定覆盖材料试件两侧的空气温度差和通过试件的热流量,再根据热流量求得覆盖材料的传热阻等与保温性能有关的参数。【结果】日光温室前屋面保温被材料层数越多,传热阻越大,传热系数变小,保温性能越好。一般保温被传热阻在0.8~2.7(m^(2)·℃)/W。选择保温被时,主要考虑传热阻。首选外层材料是防水材料、中间材料为保温棉的保温被。优选外层材料无纺布,中间材料珍珠棉、夹心棉的保温被。保温被外层材料均是无纺布时,保温被中间材料选保温棉和毛网卷。【结论】外层材料是防水材料,中间材料是保温棉的保温被适合新疆日光温室,性价比和安全性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保温材料 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隔热卷材保温技术的冷藏车隔热特性与能耗分析
6
作者 郭嘉明 张霄丹 +4 位作者 羊元飞 林济诚 蔡威 刘妍华 吕恩利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1-148,共8页
为提高冷藏车的隔热性能,对采用基于高反射技术隔热卷材的冷藏车保温性能进行测试并分析能耗,获得了箱体热通量、箱内空气降温速度及均匀性等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张贴高反射隔热卷材可使箱体外壁面峰值温度降低23.6℃,使通过车顶进入车... 为提高冷藏车的隔热性能,对采用基于高反射技术隔热卷材的冷藏车保温性能进行测试并分析能耗,获得了箱体热通量、箱内空气降温速度及均匀性等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张贴高反射隔热卷材可使箱体外壁面峰值温度降低23.6℃,使通过车顶进入车厢内的热量减少。在无制冷的情况下,热通量降低比例为46.3%;在设定5℃的冷藏温度下,下降比例为16.7%~26%。隔热卷材使车厢外壁温度均匀性提高至1.12,内部均匀性提高至1.68;同时在制冷系统启动后可以更快达到设定温度,同时更容易维持较低温度。有隔热卷材车厢可使压缩机工作频率降低9.1%,从而节省能耗,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冷链运输装备节能运用提供新思路,对有隔热要求的粮库、冷库等设施亦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藏车 隔热材料 漏热量 温度均匀性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气凝胶/芳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阻燃隔热性能
7
作者 廖喜林 丁娜 +2 位作者 刘淑萍 王慧萍 刘让同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共7页
聚酰亚胺(PI)是一类主链含酰亚胺基团的大分子聚合物,具有高力学性能、低导热性和良好的加工性能,被广泛用作微电子、个人热管理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隔热材料。为拓展PI气凝胶材料在热防护服领域的应用,选用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和4,4... 聚酰亚胺(PI)是一类主链含酰亚胺基团的大分子聚合物,具有高力学性能、低导热性和良好的加工性能,被广泛用作微电子、个人热管理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隔热材料。为拓展PI气凝胶材料在热防护服领域的应用,选用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和4,4-二氨基二苯醚为单体合成了聚酰胺酸,再用三乙胺和丙酮进行后处理得到聚酰胺酸盐(PAAs),并以芳纶毡为增强纤维,采用冷冻干燥与热亚胺化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不同PAAs固含量的PI气凝胶/芳纶复合材料。通过调控PAAs的固含量,研究了其对复合材料形貌、分子结构、阻燃性能、隔热性能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AAs固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内部形成了更为致密的三维网络结构,有效锁定了纤维间的空气层,从而显著提升了隔热性能。其中,PAAs固含量为2.0 g的PI气凝胶/芳纶复合材料在氮气气氛下800℃时的残炭率达到44.8%,极限氧指数为31.6%,垂直燃烧测试中炭化长度仅为1.0 cm,展现出良好的阻燃特性;同时,该样品可有效隔绝232.6℃的高温,总热释放量低至8.5 kJ/g,表明其具有出色的热防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气凝胶 芳纶纤维 阻燃性能 隔热性能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空气介质气体开关的自击穿特性
8
作者 姚伟博 魏浩 +3 位作者 杨森 王志国 姜晓峰 楼成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5-141,共7页
开展不同温度下气体开关的自击穿特性研究,对提升脉冲功率装置的环境适应性具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在页岩油气资源开采等领域具有重大应用前景。通过建立空气介质同轴气体开关高温性能研究平台,实验研究了气体开关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自击... 开展不同温度下气体开关的自击穿特性研究,对提升脉冲功率装置的环境适应性具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在页岩油气资源开采等领域具有重大应用前景。通过建立空气介质同轴气体开关高温性能研究平台,实验研究了气体开关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自击穿电压分布,结合汤森放电理论,分析了环境温度对开关自击穿放电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影响空气介质气体开关自击穿电压的主要因素是气体介质密度和电极间隙距离。对于腔体可换气气体开关,其自击穿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对于腔体密闭气体开关,开关电极烧蚀过程中喷溅出的高温颗粒造成绝缘材料表面的分子热解和吸附气体脱吸附,以及大电流放电过程中发生气体分子化学反应等,造成开关内气体产物成份变化,气体分子总数密度降低,引起开关自击穿稳定性降低和开关自击穿电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开关 自击穿特性 高温环境 耐高温绝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锰渣固废制备建筑保温材料实验研究
9
作者 李洪强 陈治平 +4 位作者 钱想想 蔡澄汉 刘甜甜 彭逸喆 刘丽芳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4-188,共15页
针对当前电解锰渣固废的资源化利用不足、工艺复杂、经济附加值较低等问题,为有效消纳和利用电解锰渣,在前期理论分析基础上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基础原料配比(电解锰渣的质量与电解锰渣及粉煤灰的质量和之比)、碱激发剂配比(水玻璃、... 针对当前电解锰渣固废的资源化利用不足、工艺复杂、经济附加值较低等问题,为有效消纳和利用电解锰渣,在前期理论分析基础上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基础原料配比(电解锰渣的质量与电解锰渣及粉煤灰的质量和之比)、碱激发剂配比(水玻璃、氢氧化钠和混合水的用量配比)、发泡剂和稳泡剂的种类与用量等因素对目标保温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原料配比和碱激发剂配比均会对SiO_(2)/Al_(2)O_(3)摩尔比、SiO_(2)/Na_(2)O摩尔比和水灰比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试样的力学性能;基础原料配比为0.7、SiO_(2)/Al_(2)O_(3)摩尔比为4.0、SiO_(2)/Na_(2)O摩尔比为2.5、水灰比为0.5时建筑结构材料试样的力学性能最优,其抗压强度为11.15 MPa,密度为1476 kg/m^(3);发泡剂和稳泡剂的种类与用量会对试样的各项性能产生影响,当发泡剂为双氧水,用量为4~6 g,稳泡剂为实验室自制稳泡剂,用量为2 g时,建筑保温材料试样的各项性能最优,其导热系数为0.104~0.131 W/(m·K),抗压强度为0.69~1.49 MPa,密度为433~533 kg/m^(3),成本为1294~1722元/m^(3).该研究为较大量消纳和利用电解锰渣提供了新思路,在满足保温隔热性能的同时降低建筑能源需求,经进一步优化后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弃物 电解锰渣 粉煤灰 保温材料 建筑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矿井高应力巷道隔热材料的研制与性能研究
10
作者 杨明 邓辉 +3 位作者 蒋亚伟 姚丽敏 周子恒 宋柯燕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66-2178,共13页
基于深部矿井高应力巷道的隔热与支护问题,并为推动固废资源化利用,以粉煤灰陶粒作为隔热混凝土基料,开展正交试验,探究粉煤灰、玄武岩纤维和麦秆纤维混掺对材料隔热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运用功效系数法确定巷道隔热材料最佳配比,借助低场... 基于深部矿井高应力巷道的隔热与支护问题,并为推动固废资源化利用,以粉煤灰陶粒作为隔热混凝土基料,开展正交试验,探究粉煤灰、玄武岩纤维和麦秆纤维混掺对材料隔热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运用功效系数法确定巷道隔热材料最佳配比,借助低场核磁共振和扫描电镜观测试样微观形貌,深入揭示粉煤灰及纤维掺入对试样隔热性能及力学损失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麦秆纤维对导热系数和抗压强度影响最为显著,玄武岩纤维次之,粉煤灰影响偏小。当粉煤灰以30%质量分数取代水泥,玄武岩纤维和麦秆纤维分别按胶凝料质量的0.5%和6%掺入时,材料导热系数可达最佳0.185 2 W/(m·K),且能为巷道支护起到一定力学辅助支撑作用。在此最佳配比下,粉煤灰填充部分孔隙致使小孔数量减少,而纤维分割内部结构形成空腔并连通部分孔隙,使得整体孔隙率变大,隔热能力得以强化。同时从力学受损形貌看出,纤维与基体紧密粘连,发挥着桥接与延缓裂缝发展的作用,使得样品受损时维持断而不裂状态,有效保留部分力学性能。研究结果可为深部矿井高应力巷道隔热材料研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热害防治 隔热材料 正交试验 固废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纤维与多孔材料复合砂浆的隔热性能研究及高温建筑应用
11
作者 刘跃国 刘一鸣 +1 位作者 李伟 张茂钦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0-216,222,共8页
为解决传统砂浆(CM)在高温环境下隔热性能差、能耗高的问题,以水泥砂浆为基体,制备了枣椰纤维复合砂浆(DPRM)、阿尔法纤维复合砂浆(AFRM)以及白色碎石砂浆(WG),采用试验箱模型,系统分析了不同材料的热物理性能、隔热效果和热时滞性能,... 为解决传统砂浆(CM)在高温环境下隔热性能差、能耗高的问题,以水泥砂浆为基体,制备了枣椰纤维复合砂浆(DPRM)、阿尔法纤维复合砂浆(AFRM)以及白色碎石砂浆(WG),采用试验箱模型,系统分析了不同材料的热物理性能、隔热效果和热时滞性能,评估其在建筑节能中的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砂浆的热导率较传统砂浆显著降低,其中DPRM和AFRM的热导率分别为0.80 W/(m·K)和0.71 W/(m·K),降低了40.30%和47.01%。WG隔热性能最佳,最大热流仅为13.52 W/m^(2),比CM减少约70%。在屋顶内外表面温差方面,DPRM、AFRM和WG分别为18.75℃、19.60℃和22.56℃,而CM仅为12.49℃。WG的热时滞性能最突出,温度峰值较外表面延迟4 h15 min,DPRM和AFRM分别为3 h 45 min和4 h,明显优于CM的2 h 30 min。WG、AFRM和DPRM的日均热增益分别比CM减少78.31%、32.92%和26.87%。综合性能评估显示:WG以多孔性结构和高反照率成为高温地区建筑外壳和屋顶工程的理想材料;植物纤维复合砂浆则兼具保温与轻量化特点,适用于需要减轻自重的建筑。为高温环境下的绿色建筑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可提升建筑热舒适性并减少能源消耗,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纤维复合砂浆 多孔材料 隔热性能 建筑节能 高温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缆附件用加成型液体硅橡胶绝缘材料与半导电材料研究进展
12
作者 郝艳捧 叶泳钦 +3 位作者 严邦闻 申子魁 朱闻博 惠宝军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223-4234,共12页
加成型液体硅橡胶(addition-cure liquid silicone rubber,ALSR)凭借优异的力学和电学性能,广泛用于电缆附件绝缘材料与半导电材料。受原料纯度、交联网络及填充水平影响,中国ALSR在关键性能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该文综述了... 加成型液体硅橡胶(addition-cure liquid silicone rubber,ALSR)凭借优异的力学和电学性能,广泛用于电缆附件绝缘材料与半导电材料。受原料纯度、交联网络及填充水平影响,中国ALSR在关键性能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该文综述了电缆附件用ALSR绝缘材料和半导电材料的性能要求、研究进展,重点关注了填料对ALSR力学和电学性能的影响,总结了填料填充量、形貌和分散性对ALSR宏观性能的影响机制。最后,展望了电缆附件用ALSR绝缘材料与半导电材料研究趋势,包括聚合物链结构和交联网络设计,开发新型功能填料,提升原料纯度与批次稳定性,开发低成本原料合成与纯化技术。该研究可为电缆附件用高性能硅橡胶材料研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附件 加成型液体硅橡胶 绝缘材料 半导电材料 电学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铷和含铷功能材料研究进展
13
作者 谭彦妮 吕剑锋 +1 位作者 陈晔松 张培森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95,共12页
铷(Rb)作为一种具有独特物理化学性质的稀有碱金属,已在磁流体发电、铷原子钟、特种玻璃、医药等领域得到应用。随着国内外对铷和含铷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与深化。本文综述了铷和含铷材料在光催化、光伏、发光、... 铷(Rb)作为一种具有独特物理化学性质的稀有碱金属,已在磁流体发电、铷原子钟、特种玻璃、医药等领域得到应用。随着国内外对铷和含铷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与深化。本文综述了铷和含铷材料在光催化、光伏、发光、节能等领域的最新应用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提高含铷材料性能的方法,例如离子掺杂和复合材料制备策略,并指出尽管含铷材料在众多应用领域显示出巨大潜力,但许多应用仍处于研究阶段,未来的研究工作应着重于提高材料性能、产品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以及降低制备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铷 钙钛矿 铷钨青铜 透明隔热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辐照对GIS用环氧绝缘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国宝 杨为 +3 位作者 黄伟民 吴正阳 杨熙 佟辉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80-1388,共9页
采用X射线成像技术对体积厚大的电气设备进行可视化检测时,高能X射线是否会对其中的绝缘材料性能造成劣化影响尚不明确。为研究X射线辐照对绝缘材料性能的作用规律,采用最高管电压为225 kV的X射线源,分别在空气和六氟化硫(SF_(6))气氛... 采用X射线成像技术对体积厚大的电气设备进行可视化检测时,高能X射线是否会对其中的绝缘材料性能造成劣化影响尚不明确。为研究X射线辐照对绝缘材料性能的作用规律,采用最高管电压为225 kV的X射线源,分别在空气和六氟化硫(SF_(6))气氛下辐照环氧树脂/氧化铝(EP/Al_(2)O_(3))绝缘试样,经过不同时间的X射线辐照后,系统分析辐照条件对绝缘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X射线辐照10 min即可使EP/Al_(2)O_(3)绝缘试样的介电性能和体积电阻率开始朝劣化方向发展,但是变化程度极低。并且,高能X射线辐照使绝缘材料内部陷阱能级变浅甚至出现明显的浅陷阱,加剧表面电荷衰减程度和速率,帮助耗散绝缘装置表面的空间电荷,从而有利于保持电力设备的绝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辐照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环氧绝缘材料 绝缘性能 表面电荷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热材料对三元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传播抑制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友群 杨子昕 +4 位作者 郭佳涌 杨旭 喻成 杨辉前 陈来 《新能源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1,共6页
锂离子电池在滥用条件下存在热失控风险,易发生燃爆事故。阻断热失控传播对于锂离子电池安全应用具有重要作用。以方形高比能147 A·h三元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变隔热材料、玻璃纤维气凝胶、玄武岩纤维气凝胶等不同种类的隔... 锂离子电池在滥用条件下存在热失控风险,易发生燃爆事故。阻断热失控传播对于锂离子电池安全应用具有重要作用。以方形高比能147 A·h三元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变隔热材料、玻璃纤维气凝胶、玄武岩纤维气凝胶等不同种类的隔热材料来抑制电池组的热失控传播,探索了隔热材料的种类及厚度对热失控传播行为的影响,同时使用商用热失控预警传感器进行监测预警。结果显示,厚度为2.5 mm的相变隔热材料和玻璃纤维气凝胶均不能阻隔热失控传播,而当使用厚度分别为2.0、2.5、3.0 mm的玄武岩纤维气凝胶时,热失控传播能被有效阻止,下游电池后表面最高温度分别为134.0、185.9、102.5℃,且使用厚度为3.0 mm玄武岩纤维气凝胶时,热失控预警传感器成功实现预警,此时下游电池依然具备正常循环放电能力。研究结果可为锂离子电池组的安全设计以及热失控传播阻隔技术开发提供设计依据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热失控 安全 隔热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变压器绝缘介电特性模拟与老化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唐伟 刘圳 +2 位作者 徐玮宏 闫东旭 张艳丽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牵引变压器作为电力机车运行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电力设备,其运行状态决定了电力机车能否安全、正常运行。牵引变压器因运行时间等工作环境不同于电力变压器,有效模拟分析和预估油纸绝缘老化状态对牵引变压器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本... 牵引变压器作为电力机车运行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电力设备,其运行状态决定了电力机车能否安全、正常运行。牵引变压器因运行时间等工作环境不同于电力变压器,有效模拟分析和预估油纸绝缘老化状态对牵引变压器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宽频介电谱仪实验测量了油浸绝缘纸样品在加速热老化情况下的介电特性,采用Davidson-Cole模型实现了复介电常数模型建立,并求取了模型参数。通过建立加速热老化下绝缘聚合度、介电损耗与老化时间的定量对应关系,构建了以介电损耗为特征量的老化预估曲线和模型,为分析牵引变压器绝缘老化情况提供了相关的实验数据和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变压器 绝缘材料 介电特性 介电损耗 介电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寸超轻高弹聚酰亚胺纳米纤维气凝胶的制备与性能
17
作者 徐钊 申承成 +5 位作者 赵海峰 刘聪 郭栋才 张羽 王珂 盛强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47,97,共6页
采用优化的模板冻干法在不同冷冻温度(−50,−20,0℃)下制备聚酰亚胺(PI)纳米纤维质量分数为0.3%~0.7%的大尺寸PI纳米纤维气凝胶,研究了气凝胶的微观结构、导热性能、力学性能、介电性能以及吸声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模板冻干法制备的PI纳... 采用优化的模板冻干法在不同冷冻温度(−50,−20,0℃)下制备聚酰亚胺(PI)纳米纤维质量分数为0.3%~0.7%的大尺寸PI纳米纤维气凝胶,研究了气凝胶的微观结构、导热性能、力学性能、介电性能以及吸声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模板冻干法制备的PI纳米纤维气凝胶最大尺寸可达50 cm×50 cm×1 cm;−20℃冷冻温度下制备的PI纳米纤维气凝胶的孔洞尺寸更小,纤维分布更均匀;PI纳米纤维质量分数0.3%~0.5%气凝胶的密度在(3~5)×10^(−3) g·cm^(−3),导热系数在0.0236~0.0266 W·m^(−1)·K^(−1),最大压缩应变大于90%,弹性模量在1~3 kPa;PI纳米纤维质量分数0.3%气凝胶的介电常数在1 MHz处为2.65,小于PI固体树脂,PI纳米纤维质量分数0.4%气凝胶在4000~6400 Hz频段下的平均吸声系数可达0.86。制备的PI纳米纤维气凝胶具有超轻质与低导热、良好柔韧性与回弹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气凝胶 隔热材料 纳米纤维 超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保温处理对密集烤房烟叶烘烤过程中氮代谢的影响
18
作者 翟顺龙 赵永伟 +3 位作者 常剑波 王建安 贺帆 刘玲玲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5-184,共10页
为了探明密集烤房保温处理对烟叶烘烤过程中蛋白质降解和氮代谢的影响,采用2种能源类型(空气源热泵、生物质燃烧)与2种保温材料(聚氨酯、无机塑化微孔)交叉组合,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聚氨酯保温空气源热泵烤房(CK1)、聚氨酯保温生物质烤房... 为了探明密集烤房保温处理对烟叶烘烤过程中蛋白质降解和氮代谢的影响,采用2种能源类型(空气源热泵、生物质燃烧)与2种保温材料(聚氨酯、无机塑化微孔)交叉组合,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聚氨酯保温空气源热泵烤房(CK1)、聚氨酯保温生物质烤房(CK2)、无机塑化微孔保温空气源热泵烤房(T1)和无机塑化微孔保温生物质烤房(T2)。通过测定烘烤过程中烟叶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氮代谢相关酶(内肽酶、氨肽酶、羧肽酶)活性及烤后烟游离氨基酸含量,分析不同保温处理对烟叶烘烤过程中氮代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烘烤42℃时,T1、T2处理的蛋白质降解率分别为38.59%、37.26%,较CK1、CK2处理分别提高了6.99、6.39百分点;在烘烤40~42℃时,T1、T2处理氨基酸变化幅度分别为31.13%、34.60%,均高于CK1和CK2处理,且烤后烟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明显提高了71.14%、47.47%,其中,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了80.61%、52.00%,比例分别提高了4.01、2.26百分点。T1、T2处理在烘烤变黄期38~42℃的平均内肽酶活性为2.71、2.70 U/mL,平均羧肽酶活性为210.88、204.10 U/mL,平均氨肽酶活性为187.27、186.89 U/mL,均高于CK1、CK2处理。T1处理的氨肽酶活性峰值和T2处理的羧肽酶和氨肽酶活性峰值提前出现至40℃,有利于烟叶在变黄期(38~42℃)充分进行含氮物质转换和降解。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含氮物质的转化和分解起主要作用的是氨肽酶,其次是羧肽酶。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苯丙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和酪氨酸等氨基酸对烤后烟风味具有较大贡献,T1和T2处理烤后烟呈味氨基酸综合得分高于CK1和CK2处理。综上,无机塑化微孔保温处理后的密集烤房能够优化烟叶的烘烤环境,提高氮代谢相关酶活性,促进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积累,并提高烤后烟的香气量、改善香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密集烤房 保温材料 蛋白质 氨基酸 氮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天用耐高温气凝胶隔热材料研究进展
19
作者 王蒙蒙 刘瑞祥 +5 位作者 綦开宇 张京生 刘红花 曹俊倡 李占峰 孙成功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2-688,共17页
高速飞行器飞行速度的不断提升对热防护材料的使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气凝胶具有纳米多孔网状结构,因其纳米尺度效应,使得气凝胶成为一种独具特性的轻质耐高温“超级隔热材料”,在空天热防护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通过详细梳理氧... 高速飞行器飞行速度的不断提升对热防护材料的使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气凝胶具有纳米多孔网状结构,因其纳米尺度效应,使得气凝胶成为一种独具特性的轻质耐高温“超级隔热材料”,在空天热防护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通过详细梳理氧化物气凝胶(SiO_(2)气凝胶、Al_(2)O_(3)气凝胶、ZrO_(2)气凝胶、二元及多元氧化物气凝胶)和非氧化物气凝胶(炭气凝胶、碳化物气凝胶、氮化物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微观形貌、隔热性能及强度方面的研究,综述了气凝胶隔热材料的研究进展,并结合气凝胶在空天领域的研究现状对气凝胶隔热材料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后续气凝胶隔热材料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凝胶 氧化物气凝胶 非氧化物气凝胶 隔热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出温度对电缆绝缘料介观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李石琨 李文鹏 +5 位作者 史晓宁 毕舒馨 宋鹏先 唐庆华 张翀 陈新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50,共9页
为研究挤出温度对高压电缆绝缘料介观尺度晶体形貌和综合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作用机理,本文通过控制挤出温度制备得到3种绝缘料,随后结合系统表征、电气与力学性能测试及仿真模拟,揭示绝缘料结晶形貌与综合性能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在... 为研究挤出温度对高压电缆绝缘料介观尺度晶体形貌和综合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作用机理,本文通过控制挤出温度制备得到3种绝缘料,随后结合系统表征、电气与力学性能测试及仿真模拟,揭示绝缘料结晶形貌与综合性能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在挤出温度为120℃时,绝缘料呈现致密排布和均匀的晶体构型,结晶度和结晶尺寸达到最佳值,分别为42.28%和15.15μm。结晶形貌的完善能够小幅提升绝缘料的介电常数并维持极低的介质损耗,同时大幅提升绝缘料的出胶量、体积电阻率、电气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依据仿真和试验结果相互验证可知,完整的晶体构型、较大的结晶尺寸和结晶度能够将无定型区域电场畸变程度降至最低,从而抑制局部放电和击穿的发生,此时绝缘料的电气强度达到最佳值(390 kV/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观尺度 绝缘料 挤出温度 结晶行为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