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6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odegradation of ferulic acid by a newly isolated strain of Cupriavidus sp. B-8 被引量:3
1
作者 CHAI Li-yuan ZHANG Huan +4 位作者 YANG Wei-chun ZHU Yong-hua YANG Zhi-hui ZHENG Yu CHEN Yue-hu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7期1964-1970,共7页
As a major component of lignin and abundantly existing in softwood and hardwood, ferulic acid has been used as a lignin-related compound for lignin biodegradation study. Biodegradation of ferulic acid by Cupriavidus s... As a major component of lignin and abundantly existing in softwood and hardwood, ferulic acid has been used as a lignin-related compound for lignin biodegradation study. Biodegradation of ferulic acid by Cupriavidus sp. B-8, a newly isolated strain, was studied. This strain is able to utilize a wide range of lignin-related aromatic compounds as the sole carbon and energy source, including guaiacol, veratric acid, vanillic acid, cinnamic acid, p-coumaric acid, ferulic acid, and sinapic acid. In addition,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ferulic acid on growth of Cupriavidus sp. B-8 were studied. The growth of Cupriavidus sp. B-8 is better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wer concentration.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analysis reveals that above 95% of ferulic acid is degraded within 12 h by Cupriavidus sp. B-8. Based on identification of biodegradation intermediates and further metabolites, the biodegradation pathway of ferulic acid by Cupriavidus sp. B-8 was proposed. Ferulic acid is initially converted to 4-vinylguaiacol, and further oxidized to vanillic acid and protocatechuic ac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priavidus sp. B-8 lignin biodegradation ferulic acid gas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化预处理对菌酶协同发酵玉米秸秆微贮饲料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红梅 母宇辉 +2 位作者 宋跃君 章海欧 司丙文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9-2749,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膨化预处理对玉米秸秆木质纤维结构的降解作用以及菌酶协同发酵对膨化玉米秸秆微贮饲料感官评定、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根据膨化机出料口间隙的不同,设置4个组,其中对照组为未膨化玉米秸秆,3个膨化组出料口间隙分别... 本试验旨在研究膨化预处理对玉米秸秆木质纤维结构的降解作用以及菌酶协同发酵对膨化玉米秸秆微贮饲料感官评定、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根据膨化机出料口间隙的不同,设置4个组,其中对照组为未膨化玉米秸秆,3个膨化组出料口间隙分别为1.5(E1.5组)、2.5(E2.5组)和4.0 mm(E4.0组),每组5个重复。根据膨化预处理试验结果,确定秸秆膨化预处理优化参数,并进一步开展微贮试验。微贮试验设置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膨化玉米秸秆无任何添加剂,CK组)、膨化玉米秸秆+4 mg/kg植物乳杆菌组(LP组)、膨化玉米秸秆+1.0 g/kg纤维素酶组(EC组)以及膨化玉米秸秆+4 mg/kg植物乳杆菌+1.0 g/kg纤维素酶组(LP+EC组),每组5重复,每个重复1袋,30℃条件下密封发酵4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膨化组玉米秸秆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显著提高(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中,E4.0组膨化预处理效果最佳,用于后续微贮试验。2)扫描电镜观察微观结构结果表明,膨化预处理后玉米秸秆细胞壁结构被破坏和降解,且秸秆表面细菌总数显著降低(P<0.05)。3)与CK组相比,试验组膨化预处理玉米秸秆微贮饲料pH均降低,具有酸香味,感官品质较好,综合评价均为优等,且感官评定总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LP+EC组(87分)>LP组(86分)>EC组(82分)。4)与CK组相比,各试验组微贮饲料pH均显著降低(P<0.05);LP组和LP+EC组乙酸含量和氨态氮(NH_(3)-N)/总氮(TN)值均显著降低(P<0.05),乳酸含量和乳酸/乙酸值均显著提高(P<0.05)。5)与CK组相比,试验组微贮饲料NDF和ADF含量显著降低(P<0.05),阿魏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EC组和LP+EC组CP和EE含量显著提高(P<0.05)。同时,LP+EC组CP、EE和阿魏酸含量显著高于LP组(P<0.05),NDF和ADF含量显著低于LP组(P<0.05)。综上所述,膨化机出料口间隙为4.0 mm时,膨化预处理能够降解玉米秸秆的木质纤维结构,释放更多的WSC,从而提升其营养价值;膨化预处理再与微贮结合处理,菌酶协同发酵的效果最佳,能够有效降低玉米秸秆的纤维含量,并释放更多的阿魏酸活性物质,从而改善玉米秸秆微贮饲料的发酵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膨化 微贮 菌酶协同 阿魏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对麦谷蛋白亚基聚集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3
作者 张一文 沈伟 徐开秀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1,共7页
[目的]研究阿魏酸对麦谷蛋白亚基聚集行为的影响及对馒头品质的影响效应。[方法]比较阿魏酸(FA)与高相对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HMW-GS)和低相对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LMW-GS)的互作行为,明确FA添加量对麦谷蛋白亚基聚集的影响及其机制。[结... [目的]研究阿魏酸对麦谷蛋白亚基聚集行为的影响及对馒头品质的影响效应。[方法]比较阿魏酸(FA)与高相对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HMW-GS)和低相对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LMW-GS)的互作行为,明确FA添加量对麦谷蛋白亚基聚集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添加质量分数为0.5%的FA能够有效促进HMW-GS及LMW-GS的聚集,诱导游离巯基氧化形成更多的二硫键,增大蛋白聚集体的平均粒径,同时增加稳定的α-螺旋和β-折叠含量,减少无序的无规卷曲含量,促进HMW-GS及LMW-GS聚集体的形成,进一步导致疏水基团掩埋,降低其表面疏水性,并形成更为稳定的三级结构。相较于LMW-GS,添加0.5%的FA可诱导HMW-GS更多地聚集。HMW-GS+0.5%FA能够有效改善馒头品质,相较于原生面粉,比容增加了29.62%,硬度降低了18.59%。[结论]高相对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0.5%阿魏酸能有效改善馒头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 高相对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 低相对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 聚集 馒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TB4/BLT1/NF-κB信号通路研究阿魏酸对银屑病的抗炎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瑶 孙雪淞 +1 位作者 薛宇 张丽宏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阿魏酸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银屑病炎症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明确LTB4/BLT1/NF-κB信号通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RAW264.7巨噬细胞分组培养,分为空白组(Control组)、模型组(Model组)、阿魏酸组(FA组)、齐留通组(Z... 目的探讨阿魏酸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银屑病炎症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明确LTB4/BLT1/NF-κB信号通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RAW264.7巨噬细胞分组培养,分为空白组(Control组)、模型组(Model组)、阿魏酸组(FA组)、齐留通组(Zileuton组)、齐留通+阿魏酸组(Zileuton+FA组)。在处理每组24 h后收集细胞和细胞培养液。采用酶联免疫法测量LTB4表达量,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定5-LOX、BLT1、P-65、p-P65蛋白表达量。并用5-LOX的抑制剂齐留通来研究阿魏酸抗银屑病炎症的作用机制。结果与Model组相比,FA组5-LOX(P<0.01)、LTB4(P<0.01)、BLT1(P<0.01)含量,p-P65/P65比值(P<0.05)均显著降低。Zileuton组5-LOX含量高于Control组(P<0.01),低于Model组(P<0.01);LTB4含量高于Control组(P<0.05),低于Model组(P<0.01);BLT1表达量低于Model组(P<0.01),且高于Contro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P65/P65比值高于Contro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于Model组(P<0.05)。Zileuton+FA组5-LOX含量高于Control组(P<0.01),低于Model组,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TB4含量高于Control组(P<0.05),低于Model组(P<0.01);BLT1表达量均低于Model组(P<0.01),且高于Contro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P65/P65比值高于Contro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于Model组(P<0.05)。结论阿魏酸对LTB4/BLT1/NF-κB信号活性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防治银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 银屑病 白三烯 5-LOX LTB4 BLT1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曲霉阿魏酸酯酶异源表达、酶学性质及在阿魏酸制备中的应用
5
作者 韩红祥 郭成城 +2 位作者 魏胜华 陈阿娜 李松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55-163,共9页
为提高阿魏酸酯酶(ferulic esterase,FAE)的发酵单位活力,将土曲霉FAE编码基因在毕赤酵母实现异源高效表达。重组毕赤酵母发酵活力为(17.38±0.34)U/mL,是原始菌株的35倍左右。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验得出,重组土... 为提高阿魏酸酯酶(ferulic esterase,FAE)的发酵单位活力,将土曲霉FAE编码基因在毕赤酵母实现异源高效表达。重组毕赤酵母发酵活力为(17.38±0.34)U/mL,是原始菌株的35倍左右。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验得出,重组土曲霉阿魏酸酯酶(recombinant Aspergillus terreus ferulic esterase,rAtFAE)分子质量约为39 kDa。酶学性质研究表明rAtFAE最适pH值为6.0、最适反应温度为50℃,以咖啡酸甲酯、香豆酸甲酯、阿魏酸甲酯、芥子酸甲酯为底物时测得的kcat/Km值分别为255、237、112.64、96.85 L/(mol·min)。在以麸皮为原料制备阿魏酸的应用实验中,rAtFAE可以与木聚糖酶产生良好的协同作用并有效提升阿魏酸的释放量,最大释放量为(1 876.45±30.05)μg/g(以麸皮质量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曲霉 阿魏酸酯酶 异源表达 毕赤酵母 阿魏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处理和漆酶原位催化二聚的阿魏酸-淀粉复合物的制备及理化特性研究
6
作者 葛怿泽 辛嘉英 +4 位作者 孙立瑞 刘思淼 锁博海 宋增武 夏春谷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4,共8页
采用一种新型的复合改性方法对淀粉进行改性,以漆酶原位催化阿魏酸二聚结合超声复合方法处理玉米淀粉,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漆酶添加量为4.5 U/g,超声时间为30 min,超声温度为50℃,超声功率为400 W,此时得到的... 采用一种新型的复合改性方法对淀粉进行改性,以漆酶原位催化阿魏酸二聚结合超声复合方法处理玉米淀粉,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漆酶添加量为4.5 U/g,超声时间为30 min,超声温度为50℃,超声功率为400 W,此时得到的阿魏酸-淀粉复合物的复合率最高,为22.68%。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阿魏酸与淀粉的结合都是通过非共价作用实现的。阿魏酸-淀粉复合物形成了V型晶体结构,两者结合主要是通过非共价作用的疏水作用力,漆酶原位催化阿魏酸二聚结合超声处理后阿魏酸-淀粉复合物仍然是V型,结晶度有所下降。此外,漆酶原位催化阿魏酸二聚结合超声处理的阿魏酸-淀粉复合物相较机械搅拌的阿魏酸-淀粉复合物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提高,淀粉的凝沉作用降低,淀粉的抗老化能力升高,淀粉的透光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阿魏酸 二聚 玉米淀粉 复合物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处理对当归阿魏酸生物合成和JAZ基因家族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袁成晓 李勒松 +5 位作者 黄桂林 周品含 梁艳丽 杨生超 栗孟飞 赵艳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3-693,共11页
[目的]探究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对当归阿魏酸生物合成及茉莉酮酸酯ZIM结构域蛋白(JAZ)基因家族表达的影响,为探究当归中阿魏酸的生物合成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当归幼苗为试验材料,使用100μmol/L的MeJA对当归幼苗进行处理,... [目的]探究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对当归阿魏酸生物合成及茉莉酮酸酯ZIM结构域蛋白(JAZ)基因家族表达的影响,为探究当归中阿魏酸的生物合成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当归幼苗为试验材料,使用100μmol/L的MeJA对当归幼苗进行处理,并进行时间梯度(0、1.5、3.0、9.0和12.0 h)取样,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不同处理时间当归根、茎、叶中阿魏酸含量。从当归基因组中筛选JAZ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编码的AsJAZs蛋白进行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亚细胞定位预测等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sJAZs基因在MeJA处理后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在MeJA处理下当归根和茎中阿魏酸含量总体上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叶片中阿魏酸含量则呈上升趋势。从当归基因组中共筛选出11个JAZ基因家族成员(AsJAZ1~AsJAZ11),编码的氨基酸数量为136~586个,且大部分为碱性蛋白。通过亚细胞定位预测发现,除AsJAZ3蛋白定位于叶绿体外,其余蛋白定位于细胞核。11个AsJAZs蛋白被分为4个亚家族,共含有5个保守结构域,包括典型的tify结构域和jas_motif结构域,同亚家族的AsJAZs蛋白结构域组成较相似。外源MeJA处理后当归中11个AsJAZs基因在根、茎、叶中的相对表达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AsJAZ8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阿魏酸含量呈正相关。[结论]外源MeJA处理当归幼苗后,在一定时间内能影响当归根、茎、叶中阿魏酸的生物合成,且AsJAZs基因主要在茎和叶中对MeJA有响应,其中AsJAZ8基因可能是响应MeJA信号的关键转录调节基因,并参与调控阿魏酸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阿魏酸 茉莉酸甲酯(MeJA) JAZ基因家族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酯酶和木聚糖酶在大肠杆菌中共表达高效制备阿魏酸
8
作者 兰佳鑫 李诚昊 +1 位作者 姬淑洁 李晓敏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2,共10页
【目的】实现阿魏酸酯酶(feruloyl esterases,Fae)和木聚糖酶(xylanase,Xyn)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中的高效分泌表达。【方法】从7种信号肽中筛选出适于中国荷斯坦奶牛瘤胃宏基因组来源的Fae和骆驼瘤胃宏基因组来源的β-1... 【目的】实现阿魏酸酯酶(feruloyl esterases,Fae)和木聚糖酶(xylanase,Xyn)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中的高效分泌表达。【方法】从7种信号肽中筛选出适于中国荷斯坦奶牛瘤胃宏基因组来源的Fae和骆驼瘤胃宏基因组来源的β-1,4-内切木聚糖酶在大肠杆菌中分泌表达的信号肽,并构建相应的大肠杆菌工程菌,通过对发酵条件的优化实现2种酶的高效分泌表达。进一步以脱淀粉麦麸(de-starched wheat bran,DSWB)为底物发酵制备阿魏酸,确定了最佳发酵工程菌及最佳发酵条件。【结果】摇瓶发酵48 h,阿魏酸产量和释放率分别达314.1 mg/L和90.0%。【结论】以共表达Fae与Xyn的大肠杆菌工程菌发酵制备阿魏酸,为提高阿魏酸的快速高效生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酯酶 木聚糖酶 分泌表达 信号肽 阿魏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肉品质的影响
9
作者 高从友 徐前明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4,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水平的阿魏酸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肉品质的影响。研究选择240头健康的“杜×长×大”育肥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各组育肥猪分别饲喂添加0、200、400、800 mg/kg阿魏酸的试验...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水平的阿魏酸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肉品质的影响。研究选择240头健康的“杜×长×大”育肥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各组育肥猪分别饲喂添加0、200、400、800 mg/kg阿魏酸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400、800 mg/kg的阿魏酸可以显著增加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添加400、800 mg/kg的阿魏酸可以显著降低育肥猪血清中乳酸脱氢酶的活性(P<0.05),添加400 mg/kg的阿魏酸可以显著降低育肥猪血清中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5),添加200、400mg/kg阿魏酸可以显著提高育肥猪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5)。添加400、800 mg/kg的阿魏酸可以显著提高育肥猪的胴体重(P<0.05),添加400 mg/kg的阿魏酸可以显著增加屠宰率和眼肌面积(P<0.05)。添加400 mg/kg和800 mg/kg阿魏酸可以显著提高育肥猪肌肉pH24 h值(P<0.05),所有阿魏酸组育肥猪肌肉的剪切力均显著降低(P<0.05);添加400 mg/kg的阿魏酸可以显著增加育肥猪肌肉的弹性和胶黏性(P<0.05)。研究表明,饲粮添加400 mg/kg的阿魏酸在改善育肥猪生长性能、机体健康及肉品质方面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肉品质 育肥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食源性多酚对马铃薯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10
作者 陈天鸽 李泳娴 +3 位作者 王露 许敏 黄立新 刘磊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3-101,共9页
马铃薯是含有多酚和淀粉的粮菜兼用型作物,在其加工过程中多酚和淀粉会发生相互作用。为了探究不同食源性多酚对马铃薯淀粉理化性质及功能性质的影响,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添加不同比例(5%、10%、15%、20%)的阿魏酸、没食子酸和芦丁后,... 马铃薯是含有多酚和淀粉的粮菜兼用型作物,在其加工过程中多酚和淀粉会发生相互作用。为了探究不同食源性多酚对马铃薯淀粉理化性质及功能性质的影响,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添加不同比例(5%、10%、15%、20%)的阿魏酸、没食子酸和芦丁后,测定马铃薯淀粉溶解度、膨胀度、凝沉性、冻融稳定性、糊化特性、热力学特性和流变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原马铃薯淀粉相比,阿魏酸和没食子酸能显著提高马铃薯淀粉的溶解度,并降低其膨胀度(P<0.05)。添加20%的阿魏酸和没食子酸能使马铃薯淀粉的溶解度分别提高1.3和1.8倍。三种多酚均能显著降低马铃薯淀粉的凝沉性、析水率和峰值黏度(P<0.05)。阿魏酸和没食子酸均能显著降低马铃薯淀粉的起糊温度和峰值温度(P<0.05),而芦丁的影响不显著。马铃薯淀粉糊稳态流变特性测定发现多酚-淀粉糊出现了明显的剪切稀化现象,为假塑性流体。本研究结果可为马铃薯淀粉基食品的加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 阿魏酸 没食子酸 芦丁 热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对乙醇诱导的LO2肝细胞DNA损伤的修复机制研究
11
作者 钟恒 陈杉彬 +4 位作者 王德良 杨冬莹 温银萍 罗蕊琪 黄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181,共8页
阿魏酸是一种天然化合物,其对肝细胞的影响尚不完全清楚。该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浓度阿魏酸对乙醇诱导的LO2肝细胞DNA损伤的潜在修复机制。通过将不同浓度的阿魏酸作用于LO2肝细胞,并分析其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乙醇对LO2细... 阿魏酸是一种天然化合物,其对肝细胞的影响尚不完全清楚。该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浓度阿魏酸对乙醇诱导的LO2肝细胞DNA损伤的潜在修复机制。通过将不同浓度的阿魏酸作用于LO2肝细胞,并分析其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乙醇对LO2细胞周期的影响及阿魏酸的干预作用,使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DNA损伤标记物p-H2AX的表达,以及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活性氧水平和细胞自噬的变化。结果表明,阿魏酸在低浓度时能促进LO2细胞增殖,中等浓度(0.25~2 mmol/L)能显著减少乙醇诱导的p-H2AX表达,降低活性氧水平,并可能促进细胞自噬。然而,高浓度阿魏酸则显示出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在DNA修复和自噬方面有潜在抑制效应。该研究表明,在特定浓度范围内,阿魏酸能够对抗乙醇诱导的LO2肝细胞DNA损伤,并可能通过促进细胞自噬机制来增强细胞的修复能力。但在高浓度下,阿魏酸则可能逆转其保护效应,表现出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 LO2肝细胞 DNA损伤修复 细胞周期 活性氧 细胞自噬 流式细胞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杂合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血小板凝集活性研究
12
作者 吴涛涛 贾镇 +2 位作者 杨娅 樊玲玲 李永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5-1013,共9页
为了提高丁苯酞的抗血小板凝集活性,分别以6-羧基丁苯酞、6-胺基丁苯酞、阿司匹林和阿魏酸为起始原料,经还原、氯代、亲核取代、氧化、酰化、酯化、醚化、硝化、和环化等多步反应合成了10个丁苯酞衍生物,其结构经^(1)H-NMR、^(13)C-NMR... 为了提高丁苯酞的抗血小板凝集活性,分别以6-羧基丁苯酞、6-胺基丁苯酞、阿司匹林和阿魏酸为起始原料,经还原、氯代、亲核取代、氧化、酰化、酯化、醚化、硝化、和环化等多步反应合成了10个丁苯酞衍生物,其结构经^(1)H-NMR、^(13)C-NMR和HRMS确证。体外抗血小板凝集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7(IC_(50)=1033μmol·L^(-1))和12a(IC_(50)=739.7μmml·L^(-1))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凝集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优于阳性对照丁苯酞(IC_(50)=1252μmol·L^(-1))、阿司匹林(IC_(50)=1153μmol·L^(-1))和阿魏酸(IC_(50)=2016μmol·L^(-1))。化合物3(IC_(50)=37.1μmol·L^(-1))和4(IC_(50)=34.4μmol·L^(-1))对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凝集的抑制活性高于阿司匹林(IC_(50)=42.9μmol·L^(-1))和丁苯酞(IC_(50)=262.5μmol·L^(-1)),可作为潜在的候选化合物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阿司匹林 阿魏酸 结构修饰 抗血小板凝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漆酶协同阿魏酸对小麦面团理化特性及面包品质的影响
13
作者 李冰 何敏 +5 位作者 何霓 潘志琴 张霞 陈欣冉 李均羿 李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124,共12页
我国是小麦种植大国,但国产小麦粉的品质不能完全满足高质量面包制品的生产需求。目前,漆酶(LAC)和阿魏酸(FA)对小麦面包品质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讨论二者单独对面包烘焙性能的影响,而LAC和FA的复合添加对小麦面包烘焙性能的影响尚不明... 我国是小麦种植大国,但国产小麦粉的品质不能完全满足高质量面包制品的生产需求。目前,漆酶(LAC)和阿魏酸(FA)对小麦面包品质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讨论二者单独对面包烘焙性能的影响,而LAC和FA的复合添加对小麦面包烘焙性能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利用质构仪、流变仪、低场核磁共振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气相离子迁移谱风味分析联用仪等仪器,研究了LAC和FA对小麦面团流变特性、水分迁移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了小麦面包的比容、色泽、质构和挥发性物质等品质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和FA组相比,LAC组和LAC+FA组的面团具有较低的弱化度,且面团的最大拉伸阻力增大,延伸度降低,面团硬化。此外,通过低场核磁共振分析的结果发现,LAC和FA无论是单独或复合添加均可以使不易流动水从T_(21b)状态转变为T_(21a)状态,即LAC和FA单独或复合使用均能使水分的自由度下降,使水分与面团组分结合更紧密,对面团中水分迁移产生一定影响。面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LAC和FA的复合添加使面团的面筋网络更加完整、均一。在面包方面,LAC组和LAC+FA组均降低了面包芯的硬度,且对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影响均很小。因此,LAC及其复合FA的添加对面团强度和面包的品质改善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阿魏酸 面团 流变特性 水分迁移特性 微观结构 面包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人体内代谢产物定性分析
14
作者 潘倩 李玮 +6 位作者 杨阳 赵勇强 连俐 丛晴晴 王立红 宋月林 洪倩 《质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5-276,共12页
阿魏酸(FA)是当归等多种中药的药效成分,其钠盐阿魏酸钠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等相关疾病的辅助治疗,但其体内的代谢产物并未被彻底阐明。因此,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技术鉴定人体口服F... 阿魏酸(FA)是当归等多种中药的药效成分,其钠盐阿魏酸钠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等相关疾病的辅助治疗,但其体内的代谢产物并未被彻底阐明。因此,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技术鉴定人体口服FA后的体内代谢产物,并推测可能的代谢途径。通过收集轻度认知障碍受试者口服阿魏酸钠后不同时间点(段)的血浆、尿液及粪便样品,在负离子模式下采集质谱数据,结合对照品比对、体外孵育代谢产物、质谱裂解规律及相关文献,鉴定不同样品中代谢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从体内样品中发现并初步鉴定了31个代谢产物,其中9个来源于血浆、15个来源于粪便、27个来源于尿液。FA在体内的主要代谢途径包括甲基化、去甲基化、羟基化、脱羟基化、还原、葡萄糖醛酸化、硫酸化等。本研究系统地鉴定了FA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并揭示其代谢途径,可为临床精准用药和体内药效形式的深入探讨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 代谢产物 代谢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固体发酵对复方中药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侯楠楠 谢全喜 +3 位作者 王俊贤 王倩 王梅 谷巍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1-225,共5页
该研究采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BLCC2-0015、BLCC2-0126和BLCC2-0410固体发酵复方中药(黄芪、甘草和益母草等),测定发酵过程中复方中药的pH、微生物数量及总酸、有机酸、粗多糖等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评价其对复方中药... 该研究采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BLCC2-0015、BLCC2-0126和BLCC2-0410固体发酵复方中药(黄芪、甘草和益母草等),测定发酵过程中复方中药的pH、微生物数量及总酸、有机酸、粗多糖等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评价其对复方中药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可降低复方中药的pH值,提高乳杆菌活菌数,抑制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及霉菌的生长,并提高总酸、乳酸、苹果酸、粗多糖、阿魏酸及甘草次酸的含量。其中,植物乳杆菌BLCC2-0410发酵效果最好,发酵72 h时,复方中药的pH为4.32;乳杆菌活菌数为4.53×10^(9)CFU/g,大肠杆菌及霉菌未检出;总酸、乳酸、苹果酸、粗多糖、阿魏酸和甘草次酸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分别为27.82 g/kg、19.25 g/kg、4.06 g/kg、5.83%、42.00 mg/kg和517.9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复方中药 固体发酵 乳酸 阿魏酸 甘草次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芯功能性低聚糖分级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元琳 白宇仁 +2 位作者 蔡文强 刘瑞 王晓闻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69,共7页
探究玉米芯功能性低聚糖分级纯化前后不同组分的组成、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以玉米芯为原料,采用活性炭柱层析法对玉米芯功能性低聚糖进行分级纯化,对纯化前后组分的聚合度、相对分子质量、阿魏酸基团以及红外光谱特性进行分析,并对... 探究玉米芯功能性低聚糖分级纯化前后不同组分的组成、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以玉米芯为原料,采用活性炭柱层析法对玉米芯功能性低聚糖进行分级纯化,对纯化前后组分的聚合度、相对分子质量、阿魏酸基团以及红外光谱特性进行分析,并对酶解低聚糖粗提物(EH)及其纯化组分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活性炭水洗脱低聚糖组分(WO)、醇洗脱低聚糖组分(EO)均主要由木糖和阿拉伯糖组成,其中WO含有结合态阿魏酸,为阿魏酰阿拉伯低聚木糖;EO不含结合态阿魏酸,为阿拉伯低聚木糖。EH及其纯化组分WO、EO均具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DPPH·、·OH、ABTS^(+)·)能力和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且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WO抗氧化活性最强,EH次之,EO抗氧化活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阿魏酰阿拉伯低聚木糖 阿魏酸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选紫归方最佳提取工艺
17
作者 陈晓文 廖明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2-135,共4页
目的建立紫归方中紫草及当归的含量测定方法,并优选其提取工艺。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波长切换联合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紫归方中阿魏酸和左旋紫草素的含量。以液料比、提取溶剂、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分别以左旋紫草素和阿魏酸含量为评价指... 目的建立紫归方中紫草及当归的含量测定方法,并优选其提取工艺。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波长切换联合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紫归方中阿魏酸和左旋紫草素的含量。以液料比、提取溶剂、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分别以左旋紫草素和阿魏酸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优选紫草和当归的提取工艺并验证。结果左旋紫草素在5.15~206 ng(R^(2)=0.9997)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10.5%,RSD为1.1%。阿魏酸在5.13~205.2 ng(R^(2)=0.9999)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10.5%,RSD为1.1%。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1:35,75%乙醇作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40分钟,出膏率约为36.5%。结论优选的工艺和方法简便可行,可用于紫归方中紫草及当归的质量控制和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正交实验 紫归方 左旋紫草素 阿魏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和高糖诱导的人RPE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18
作者 朱德军 邹文青 +2 位作者 曹相枚 王潇飞 陆钊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05-715,共11页
目的探讨阿魏酸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和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SPF级雄性8周龄2型糖尿病db/db小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模型组和阿魏酸组,每组15只,另选取15只同周龄db/m小鼠作... 目的探讨阿魏酸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和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SPF级雄性8周龄2型糖尿病db/db小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模型组和阿魏酸组,每组15只,另选取15只同周龄db/m小鼠作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对照组每日采用生理盐水灌胃(5 ml/kg),阿魏酸组采用阿魏酸溶液灌胃(0.05 g/kg),治疗后2个月处死各组小鼠并摘除眼球。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小鼠视网膜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线粒体钙离子单向转运蛋白(MCU)、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 MAPK)蛋白荧光强度和表达水平。取人RPE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高糖组和高糖+阿魏酸组,其中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各组用相应试剂培养24 h。采用活性氧簇(ROS)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RPE细胞ROS水平;采用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检测各组RPE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采用微丝绿色荧光探针检测各组RPE细胞MCU和微丝荧光强度;通过慢病毒转染技术沉默和过表达MCU蛋白水平探讨MCU与p38 MAPK、p-p38MAPK间的调控关系;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RPE细胞MCU、p38 MAPK、p-p38MAPK蛋白荧光强度和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视网膜组织外核层、内核层和神经节细胞层细胞间隙增大、排列紊乱,阿魏酸组小鼠视网膜组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阿魏酸组小鼠视网膜组织MCU、p-p38 MAPK和MCU+p-p38 MAPK蛋白荧光强度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阿魏酸组小鼠视网膜组织MCU、p-p38 MAPK和MCU+p-p38 MAPK蛋白荧光强度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视网膜组织MCU、p38 MAPK和p-p38 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阿魏酸组小鼠视网膜组织MCU、p38 MAPK和p-p38 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DMSO组、高糖组和高糖+阿魏酸组细胞ROS荧光强度分别为0.22±0.02、0.22±0.03、0.30±0.02和0.24±0.02,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845,P<0.01),其中高糖组细胞ROS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和DMSO组,高糖+阿魏酸组细胞ROS荧光强度明显低于高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糖组、高糖+阿魏酸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DMSO组,高糖+阿魏酸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明显高于高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DMSO组比较,高糖组MCU荧光强度较高,并伴随着细胞微丝减少和变细;高糖+阿魏酸组MCU蛋白荧光强度明显下降,细胞微丝数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DMSO组比较,高糖组细胞MCU、p38 MAPK和p-p38 MAPK蛋白荧光强度和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高糖组比较,高糖+阿魏酸组细胞MCU、p38 MAPK和p-p38 MAPK蛋白荧光强度和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比较,MCU过表达组细胞MCU、p38 MAPK和p-p38 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MCU shRNA组、MCU过表达+阿魏酸组细胞MCU、p38 MAPK和p-p38 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MCU过表达组比较,MCU shRNA组、MCU过表达+阿魏酸组细胞MCU、p38 MAPK和p-p38 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魏酸能够调控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进而改善糖尿病小鼠视网膜和高糖诱导的RPE细胞损伤,其可能通过MCU及p38MAPK信号通路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 糖尿病 视网膜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线粒体钙离子单向转运蛋白 氧化应激 线粒体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优化
19
作者 崔业波 马晓静 +2 位作者 宋瑩 王丹彧 马彧 《特产研究》 2024年第6期109-113,119,共6页
本研究旨在优化当归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并建立新方法,为当归的鉴别提供更好的方案。试验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藁本内酯、阿魏酸和当归为对照,考察不同展开剂、显色剂及温湿度影响,确定当归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和最佳的薄层色谱条件。结果... 本研究旨在优化当归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并建立新方法,为当归的鉴别提供更好的方案。试验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藁本内酯、阿魏酸和当归为对照,考察不同展开剂、显色剂及温湿度影响,确定当归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和最佳的薄层色谱条件。结果表明,当归中挥发油成分,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体积比为8.5:1.5)为展开剂,置365 nm紫外灯下检视,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藁本内酯对照品与当归药材相应的位置上显示相同的荧光斑点;当归乙醚萃取物,以环己烷乙酸乙酯冰醋酸(体积比为7:2:1)为展开剂,置365 nm紫外灯下检视,喷以2%三氯化铁-2%铁氰化钾(体积比为1:1)溶液,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阿魏酸对照品和当归药材相应位置上,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当归正丁醇萃取物,以乙酸乙酯三氯甲烷甲酸冰醋酸水(体积比为15:1:1:1:2)为展开剂,在254 nm紫外灯下检视,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当归对照药材相应位置上,显示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本方法简单易操作,定性特征明显,重复性好,比现行药典方法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藁本内酯 阿魏酸 薄层色谱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机肥与配方肥配施对当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20
作者 龚成文 米永伟 +2 位作者 崔增团 顿志恒 邵武平 《特产研究》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为确定当归成药期适宜的商品有机肥及合理的当归专用配方肥施用量。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有机质源有机肥与当归专用配方肥,配施下当归成药期根部形态、药材产量及指标性成分阿魏酸和挥发油等的变化。结果表明,羊粪源、... 为确定当归成药期适宜的商品有机肥及合理的当归专用配方肥施用量。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有机质源有机肥与当归专用配方肥,配施下当归成药期根部形态、药材产量及指标性成分阿魏酸和挥发油等的变化。结果表明,羊粪源、鸡粪源、牛粪源3种商品有机肥均对当归商品性状无显著差异。羊粪源有机肥1800kg/hm~2与配方肥1050kg/hm~2配合施用,当归药材主根长、根粗和单根鲜重及药材产量均最大;等量有机肥施用条件下,药材浸出物和阿魏酸含量依次为羊粪源有机肥>鸡粪源有机肥>牛粪源有机肥,而鸡粪源有机肥挥发油含量最高,羊粪源有机肥则是随着施入量的增加,药材浸出物、阿魏酸和挥发油含量呈增加趋势。综上所述,当归成药期施肥采用羊粪源有机肥1800 kg/hm~2和专用配方肥1050 kg/hm~2配合施用,可有效提高当归产量并保证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施肥 药材产量 阿魏酸 挥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