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驱动桥噪声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1
作者 刘康 张飘飘 +2 位作者 田海兰 郝奔康 韩涛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5年第3期66-71,共6页
驱动桥是汽车传动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振动和噪声直接影响整车舒适性。为提高汽车舒适性,研究了驱动桥噪声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主要针对驱动桥壳振动噪声、齿轮引起的噪声、驱动桥间隙噪声进行详细分析,总结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并指... 驱动桥是汽车传动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振动和噪声直接影响整车舒适性。为提高汽车舒适性,研究了驱动桥噪声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主要针对驱动桥壳振动噪声、齿轮引起的噪声、驱动桥间隙噪声进行详细分析,总结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并指出相应改善措施。目前,驱动桥噪声的主要激励源依旧是锥齿轮副,同时优化轴承预紧力及轴承游隙是减振降噪的有效手段之一。未来驱动桥噪声技术将更注重高精度、低噪声、智能化,为驱动桥噪声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桥 振动噪声 传动误差 轴承游隙 舒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间隙对肢腿机构运动误差的影响
2
作者 陈醒 牛志刚 +1 位作者 邵佳雄 赵富强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6-223,共8页
为探究关节间隙对肢腿末端运动误差的影响,以肢腿履带足式机器人为研究对象,使用修正型D-H参数法建立肢腿运动学理论模型和间隙模型,分析不同关节位置处的间隙角在3种姿态下对肢腿末端位置误差的影响;使用蒙特卡洛法求解并利用MATLAB仿... 为探究关节间隙对肢腿末端运动误差的影响,以肢腿履带足式机器人为研究对象,使用修正型D-H参数法建立肢腿运动学理论模型和间隙模型,分析不同关节位置处的间隙角在3种姿态下对肢腿末端位置误差的影响;使用蒙特卡洛法求解并利用MATLAB仿真绘制出肢腿机构的工作空间;将间隙角的变化等效为连杆长度的变化,分析杆长变化对肢腿机构位置误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间隙角对肢腿末端位置误差的影响在3种姿态下有所不同,髋关节处的间隙主要影响末端点x轴方向的位置误差,膝关节处的间隙主要影响末端点z轴方向的位置误差,双关节间隙对位置误差的影响为髋关节间隙与膝关节间隙造成的位置误差之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间隙 肢腿机构 履带足式机器人 运动学分析 位置误差 修正型D-H参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齿形误差影响的摆线针轮承载特性分析
3
作者 李天兴 夏鑫博 +3 位作者 吴丹 姚建 代震 张阳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8,M0002,M0003,共9页
针对缺乏考虑齿形误差的承载分析软件,导致分析结果不符合实际工程状况的问题,提出了1种包含摆线轮齿形误差的摆线针轮副承载特性分析方法。利用三次非均匀B样条准确描述出包含齿形误差的摆线轮实际齿廓,构建并分析了摆线针轮误差齿廓... 针对缺乏考虑齿形误差的承载分析软件,导致分析结果不符合实际工程状况的问题,提出了1种包含摆线轮齿形误差的摆线针轮副承载特性分析方法。利用三次非均匀B样条准确描述出包含齿形误差的摆线轮实际齿廓,构建并分析了摆线针轮误差齿廓接触分析模型(error tooth contact analysis,E-TCA),得到了初始啮合位置参数及啮合间隙。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齿形误差影响下的摆线针轮副负载接触分析模型,确定了零部件多体接触之间的力矩平衡和变形协调关系,利用能量最低原理获取了真实承载特性。通过有限元模型验证了RV-40E型号减速器的摆线针轮承载特性。结果表明:由于齿形误差的影响,啮合齿数减少了1对,啮合应力和传动误差增大了5.3%和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线针轮 齿形误差 啮合间隙 承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模数齿轮传动的时变啮合刚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胡波 安锦运 +1 位作者 尹来容 周长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2,共9页
小模数齿轮传动中心距较小,其动态性能对中心距误差非常敏感,且中间级齿轮常被设计在固定轴上高速旋转,齿轮中心孔与轴之间存在间隙,考虑这些特征,建立了中心距误差与轴孔配合间隙影响下的齿轮啮合特性参数与时变啮合刚度计算模型,研究... 小模数齿轮传动中心距较小,其动态性能对中心距误差非常敏感,且中间级齿轮常被设计在固定轴上高速旋转,齿轮中心孔与轴之间存在间隙,考虑这些特征,建立了中心距误差与轴孔配合间隙影响下的齿轮啮合特性参数与时变啮合刚度计算模型,研究了二者对啮合刚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中心距误差会改变齿轮副的重合度与啮合刚度;轴孔配合间隙使实际中心距围绕理论中心距上下周期性波动,导致整个周期内啮合刚度强化区域与弱化区域共存;中心距误差与轴孔配合间隙的影响在不同的转角范围内存在既有相互叠加又有相互削弱的现象,这一现象使得各轮齿的啮合刚度有差异,存在诱发更大振动与不同噪声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模数齿轮 时变啮合刚度 中心距误差 轴孔配合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形外圈圆柱滚子轴承径向游隙测量装置设计
5
作者 潘鑫 王佳伟 +1 位作者 马雅丽 王连吉 《轴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8-102,共5页
针对异形外圈圆柱滚子轴承在高精度、定量载荷条件下的径向游隙测量问题,基于静、动态相结合的测量原理完成了异形外圈圆柱滚子轴承径向游隙测量装置设计。介绍了整机结构以及具体操作步骤,并根据异形外圈圆柱滚子轴承特殊的外圈结构以... 针对异形外圈圆柱滚子轴承在高精度、定量载荷条件下的径向游隙测量问题,基于静、动态相结合的测量原理完成了异形外圈圆柱滚子轴承径向游隙测量装置设计。介绍了整机结构以及具体操作步骤,并根据异形外圈圆柱滚子轴承特殊的外圈结构以及自重大引起摩擦力较大的问题采取了加载、测量位置可调整机构以及导轨替代滑动摩擦的设计;对形变误差、径向跳动误差和其他误差进行了分析,各部分误差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 凸缘轴承 径向游隙 误差分析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中心距变化的齿轮接触应力计算方法
6
作者 汪红兵 冯世成 +1 位作者 尹来容 胡波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52-2566,共15页
齿轮制造/安装误差和轴承径向间隙导致齿轮中心距变化,改变齿面的接触特征,影响齿面的磨损和疲劳寿命。本文基于考虑制造/安装误差和轴承径向间隙影响的2种齿轮中心距模型,结合赫兹接触理论和齿轮啮合原理,建立了考虑中心距变化的齿面... 齿轮制造/安装误差和轴承径向间隙导致齿轮中心距变化,改变齿面的接触特征,影响齿面的磨损和疲劳寿命。本文基于考虑制造/安装误差和轴承径向间隙影响的2种齿轮中心距模型,结合赫兹接触理论和齿轮啮合原理,建立了考虑中心距变化的齿面接触应力计算模型,并通过将该模型所得结果与有限元接触模型结果对比,验证所提出模型的准确性。此外,进一步研究了齿轮中心距变化对齿面接触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实际中心距的增大,本文模型结果与有限元模型结果的误差减小。随着齿轮中心距的增大,单齿对啮合区沿啮合线方向左移,齿面接触应力减小,但齿轮重合度也减小。因此,合理控制齿轮中心距变化对齿面接触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中心距 接触应力 制造/安装误差 轴承径向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配合间隙的输送链传动机构优化设计方法
7
作者 马超超 许金 +1 位作者 贾正荣 芮万智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67,共7页
为提高输送链传动机构的到位精度,首先对输送链传动机构的传动误差进行了建模与分析,得到链轮-链条配合间隙对最大总传动误差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及分析的正确性;然后,考虑到机构零部件制造加工时尺寸公差及配合间隙的随机... 为提高输送链传动机构的到位精度,首先对输送链传动机构的传动误差进行了建模与分析,得到链轮-链条配合间隙对最大总传动误差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及分析的正确性;然后,考虑到机构零部件制造加工时尺寸公差及配合间隙的随机性,提出了蒙特卡洛-多参数粒子群优化设计方法,对配合间隙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最大总传动误差进行了预测;最后,通过输送链传动机构的优化设计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优化设计后的最大总传动误差相比于优化前减小了28.923%,能够改善输送链传动机构的到位精度,可为其他多间隙传动机构的设计及最大总传动误差预测提供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送链 传动误差 配合间隙 蒙特卡洛法 多参数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运动副间隙平面机构位姿误差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义民 黄贤振 +1 位作者 张旭方 岳贵平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47-1150,共4页
将误差分析理论、优化技术与虚位移原理相结合,讨论了含运动副间隙平面机构的位姿误差,提出了一种机构位姿误差数值计算方法.利用虚位移原理,讨论了平面机构原始误差与输出端位姿误差间的映射关系;建立了平面机构中常见原始误差的数学模... 将误差分析理论、优化技术与虚位移原理相结合,讨论了含运动副间隙平面机构的位姿误差,提出了一种机构位姿误差数值计算方法.利用虚位移原理,讨论了平面机构原始误差与输出端位姿误差间的映射关系;建立了平面机构中常见原始误差的数学模型,推导出平面机构输出端位姿误差表达式.根据优化思想,进一步探讨了输出端位姿误差的极值表达式.在已知各构件原始误差的情况下,通过计算机程序可以迅速得到含间隙的平面机构输出端的位姿误差.与其他同类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概念清晰,无需施加特定的外力,通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 位姿误差 运动副间隙 极值误差 运动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空间机械臂关节动力学建模与分析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潘博 于登云 孙京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448-2455,共8页
关节是空间机械臂的核心部件,是保证空间机械臂安全、平稳运行的关键。为全面反映大型空间机械臂关节的动力学特性并从细节之处优化关节设计,利用集中参数法建立了综合考虑轮齿柔性、啮合阻尼、齿侧间隙、啮合误差等非线性因素的细化关... 关节是空间机械臂的核心部件,是保证空间机械臂安全、平稳运行的关键。为全面反映大型空间机械臂关节的动力学特性并从细节之处优化关节设计,利用集中参数法建立了综合考虑轮齿柔性、啮合阻尼、齿侧间隙、啮合误差等非线性因素的细化关节动力学模型。模型中采用一种基于tanh的连续函数对传统分段线性间隙函数进行近似,从而降低了模型的求解难度。研究了各级齿轮精度、关节转速和负载对关节动力学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三级齿轮的精度变化会影响关节转速波动的振幅并分别影响高、中、低频特性;转速的增加将提高振动频率和幅值;力矩负载的增大会使关节转速波动幅值显著增大,且在满载时,所有的高阶频率都得到明显激励;惯性负载的增大会减小转速波动,并将能量集中在中频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机械臂 关节 动力学建模 间隙 啮合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旋压缩机机构误差对密封间隙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超 赵荣珍 刘振全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6-68,71,共4页
根据曲柄销防自转涡旋压缩机的结构,从平面杆件机构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机构尺寸误差引起动涡旋自转误差模型,并建立了动涡旋自转误差对动、静涡旋密封间隙影响的计算式,通过算例对曲轴回转一周自转误差引起密封间隙的变化及对压缩机... 根据曲柄销防自转涡旋压缩机的结构,从平面杆件机构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机构尺寸误差引起动涡旋自转误差模型,并建立了动涡旋自转误差对动、静涡旋密封间隙影响的计算式,通过算例对曲轴回转一周自转误差引起密封间隙的变化及对压缩机气密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对于回转半径固定式曲轴结构的涡旋压缩机,由于曲轴偏心为定值,动涡旋逆时针自转时泄漏间隙增大使密封性能变差,泄漏增加。动涡旋顺时针自转时泄漏间隙减小,较大的自转角有可能造成动、静涡旋齿面硬接触,使摩擦损失增大,长时间运转涡旋齿易产生疲劳断裂,因此设计时应严格控制加工精度,减少尺寸误差带来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压缩机 密封间隙 机构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对中误差对机械臂末端定位精度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志雄 江志新 +2 位作者 杨拥民 唐力 闫超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5-190,共6页
针对机械臂关节对中误差对机械臂末端定位精度影响进行研究。以6自由度机械臂为研究对象,利用D-H法建立了机械臂运动学模型,并建立对中误差传递数学模型。利用蒙特卡洛方法以MATLAB为平台进行了误差分布仿真实验,得出了由于对中误差引... 针对机械臂关节对中误差对机械臂末端定位精度影响进行研究。以6自由度机械臂为研究对象,利用D-H法建立了机械臂运动学模型,并建立对中误差传递数学模型。利用蒙特卡洛方法以MATLAB为平台进行了误差分布仿真实验,得出了由于对中误差引起的机械臂末端定位误差分布特点,以及在不同对中误差等级下,机械臂末端定位误差概率分布情况。为对中误差修正提供了参考基础,同时为机械臂定位精度评价提供了定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对中误差 定位精度 蒙特卡洛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副间隙引起的并联机器人误差及其补偿 被引量:25
12
作者 余跃庆 田浩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31-1339,共9页
针对运动副间隙引起的并联机器人定位误差,提出了通过优化驱动杆的关节角位移参数来补偿运动副间隙误差的方法。以平面3-RRR并联机器人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运动副误差模型,研究了间隙误差引起的杆件实际长度误差和驱动杆实际关节角位移... 针对运动副间隙引起的并联机器人定位误差,提出了通过优化驱动杆的关节角位移参数来补偿运动副间隙误差的方法。以平面3-RRR并联机器人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运动副误差模型,研究了间隙误差引起的杆件实际长度误差和驱动杆实际关节角位移误差的变化规律。根据机器人的逆运动学方程,建立了基于全微分理论的机构误差分析模型。应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优化驱动杆的关节角位移参数,补偿了运动副间隙引起的系统结构误差。引入线性递减惯性权重和压缩因子对标准PSO算法进行改进,给出了算法的统一表达式。误差补偿结果显示,改进PSO算法能够有效提高优化算法的收敛性能,使用优化后的关节角位移参数得到的机器人末端轨迹误差值比未补偿轨迹降低了99%以上。仿真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方法能够有效补偿运动副间隙引起的系统结构误差,保证并联机器人系统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副间隙 并联机器人 误差分析模型 粒子群优化算法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着陆引导系统对机场净空要求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吴德伟 武昌 赵修斌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1期14-17,共4页
分析了飞机使用双信标着陆系统、仪表着陆系统和雷达引导着陆系统实现进场着陆时 ,实际航线相对于规定航线的误差 。
关键词 净空要求 着陆系统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2R含铰间隙机器臂末端位姿精度建模仿真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发军 李林子 +3 位作者 朱鑫 蒲胤霖 林辉 田红亮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2-236,共5页
由于多种不稳定因素对机器臂的影响,末端执行器往往会偏离理论作业位置,导致工作精度降低,其中机器臂铰接处存在的间隙对其运动影响很大。为了研究铰间隙对机器臂末端位姿的影响,采用D-H坐标系和位姿坐标变换法建立了机器臂逆运动学模型... 由于多种不稳定因素对机器臂的影响,末端执行器往往会偏离理论作业位置,导致工作精度降低,其中机器臂铰接处存在的间隙对其运动影响很大。为了研究铰间隙对机器臂末端位姿的影响,采用D-H坐标系和位姿坐标变换法建立了机器臂逆运动学模型,用MATLAB获得广义坐标解析解,并由该广义坐标出发建立含间隙机器臂正运动学模型;采Solid Works建立机器臂三维模型,分别对有、无铰间隙机器臂运动进行仿真及误差分析,得到机器臂作业时末端执行器的运动特性。结果表明,铰间隙对线性动态特性及角加速度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对线加速度和角加速度影响较大,使机器臂末端位姿存在偏差,降低了机器臂的运动稳定性与作业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R机器臂 铰间隙 位姿精度 误差分析 运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波齿轮减速器传动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秦宇辉 辛洪兵 +1 位作者 李增 肖亚平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17-20,共4页
谐波齿轮传动具有良好的阻尼特性以及可实现无间隙传动的特点,其扭转刚度呈现"磁滞"特性,传动误差具有明显的拍频现象.近些年来,随着应用谐波传动的场合如机器人等需要精密定位领域技术的发展,对谐波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 谐波齿轮传动具有良好的阻尼特性以及可实现无间隙传动的特点,其扭转刚度呈现"磁滞"特性,传动误差具有明显的拍频现象.近些年来,随着应用谐波传动的场合如机器人等需要精密定位领域技术的发展,对谐波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需要更为详细的研究和描述.本文分析了谐波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特性研究的必要性和建模方法,完成了扭转刚度、间隙和传动误差的建模分析和实验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齿轮传动 扭转刚度 传动误差 传动间隙 间隙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TPT型并联机床的精度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10
16
作者 何雪浤 张敏 +1 位作者 谢里阳 左扣成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36-1339,共4页
为提高3-TPT型并联机床的运动精度,解决杆长误差和铰链间隙误差的影响问题,将3-TPT型并联机床的各条支链作为假想的单开链,利用矩阵法结合从运动学方程微分得到的结论,推导出杆长误差和铰链间隙误差与终端动平台位置误差的映射关系... 为提高3-TPT型并联机床的运动精度,解决杆长误差和铰链间隙误差的影响问题,将3-TPT型并联机床的各条支链作为假想的单开链,利用矩阵法结合从运动学方程微分得到的结论,推导出杆长误差和铰链间隙误差与终端动平台位置误差的映射关系。以东北大学研制的3-TPT型并联机床为模型,在MATLAB下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分析了工作空间内杆长误差和铰链间隙误差对终端运动精度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床的终端输出误差较小,约为输入误差的1/15~1/12.5,基于该构型的试验平台可达到较高的运动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TPT并联机床 精度分析 杆长误差 铰链间隙误差 蒙特卡洛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驱动冗余并联机床的铰链间隙误差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梁辉 白志富 陈五一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9,共3页
基于并联机构运动学及概率论,对一种3-DOF驱动冗余并联机床进行了铰链间隙误差分析,分析了球铰间隙对动平台中心点位姿的影响。得到了动平台中心误差分布函数。为驱动冗余并联机构误差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为提高并联机床精度提供了... 基于并联机构运动学及概率论,对一种3-DOF驱动冗余并联机床进行了铰链间隙误差分析,分析了球铰间隙对动平台中心点位姿的影响。得到了动平台中心误差分布函数。为驱动冗余并联机构误差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为提高并联机床精度提供了理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冗余 间隙 误差分布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冗余约束减小间隙误差对并联机床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梁辉 白志富 陈五一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6年第2期16-17,21,共3页
文章针对一种新型结构的三自由度冗余并联机构进行了间隙误差分析,提出了冗余结构的铰链间隙误差模型,分析了冗余并联机构铰链间隙对动平台中心点位置的影响,得到了动平台中心误差分布函数。提出了采用冗余支链间隙分布的限制以降低间... 文章针对一种新型结构的三自由度冗余并联机构进行了间隙误差分析,提出了冗余结构的铰链间隙误差模型,分析了冗余并联机构铰链间隙对动平台中心点位置的影响,得到了动平台中心误差分布函数。提出了采用冗余支链间隙分布的限制以降低间隙对并联机床精度影响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可有效提高机床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冗余 间隙 误差分布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速阀内泄漏量控制试验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启定 刘冀民 +2 位作者 黄书仪 李志红 董亮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0-72,共3页
为确保调速阀内泄漏量符合标准的规定 ,以 Q - 10 B型调速阀为试件 ,对其内泄漏量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应将阀芯和阀体的配合间隙控制在 0 .0 0 7mm以内 ,节流阀对中误差控制在 30 %以内 ;将调速阀原有结构改进成柔性连接的强制... 为确保调速阀内泄漏量符合标准的规定 ,以 Q - 10 B型调速阀为试件 ,对其内泄漏量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应将阀芯和阀体的配合间隙控制在 0 .0 0 7mm以内 ,节流阀对中误差控制在 30 %以内 ;将调速阀原有结构改进成柔性连接的强制式结构 ,可以减少一条泄漏路线 ,防止节流阀阀芯偏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速阀 内泄漏量 配合间隙 液压系统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仪调平平台的误差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国新 李树德 +1 位作者 杜瑞林 孟庆筱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6-159,共4页
研究垂直摆倾斜仪调平平台三个方面的误差影响,提出改进方法。依据现有倾斜仪调平平台的数据,分析计算在结构以及环境因素影响中倾斜仪产生的系统误差,通过改进机械结构和平台零部件参数的方法使误差减小。
关键词 倾斜仪 调平平台 误差 支撑杆 配合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