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点并联驱动精密压力机几何误差建模与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勇 杨江帆 +3 位作者 寿康力 詹晨 胡火根 黄明玖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69,共8页
为提高芯片塑封精度,文章以一种多点并联驱动精密压力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精度分析和误差分配方法。介绍了多点并联驱动压力机的拓扑结构,采用低序列阵列法描述了压力机传动系统各零部件之间的并联关系,并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和齐次变换... 为提高芯片塑封精度,文章以一种多点并联驱动精密压力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精度分析和误差分配方法。介绍了多点并联驱动压力机的拓扑结构,采用低序列阵列法描述了压力机传动系统各零部件之间的并联关系,并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和齐次变换法构建了多点并联驱动精密压力机的位置误差传递模型和角度误差传递模型;以一阶敏感度函数为理论基础,建立多点并联驱动精密压力机的误差灵敏度分析模型,对求出的误差传递模型中各项误差进行灵敏度分析,找到了位置误差和角度误差的主要误差源并计算出各项几何误差的灵敏度系数,以此为依据为整机的精度分配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并联驱动精密压力机 多体系统理论 误差传递模型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自研装置的五轴RTCP误差检测及补偿方法
2
作者 邱明勇 杨赟 +1 位作者 陈阁 杜正春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48,共5页
五轴机床的旋转刀具中心点(rotational tool center point, RTCP)误差会极大地影响机床加工零件的精度,研究五轴机床的RTCP误差检测及补偿方法,对提升五轴机床的精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决现有的RTCP误差检测及补偿方法在精确性、... 五轴机床的旋转刀具中心点(rotational tool center point, RTCP)误差会极大地影响机床加工零件的精度,研究五轴机床的RTCP误差检测及补偿方法,对提升五轴机床的精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决现有的RTCP误差检测及补偿方法在精确性、经济性、测量效率方面的有效平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研装置的RTCP检测方法,能快速、简单、高效地补偿五轴联动机床回转中心的位置误差和角度误差。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显著提升机床各方向上的RTCP精度,最高接近90%,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系统 五轴机床 RTCP 精度检测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加工中心精度优化分配方法
3
作者 李珂 黄祖广 +4 位作者 程竑力 张大卫 梁爽 任国喜 周雪鹏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0-176,共7页
为优化几何精度并提升五轴卧式加工中心的正向设计水平,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精度分配方法。以某公司生产的精密五轴卧式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其结构和误差元素,利用多体系统理论和齐次坐标变换原理建立几何误差模型;其次,在... 为优化几何精度并提升五轴卧式加工中心的正向设计水平,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精度分配方法。以某公司生产的精密五轴卧式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其结构和误差元素,利用多体系统理论和齐次坐标变换原理建立几何误差模型;其次,在加工空间中不同的位置对误差模型中的37项误差进行灵敏度分析,取单项误差在各位置的最大灵敏度作为全局灵敏度;最后,结合误差模型与灵敏度结果,通过Isight和Matlab软件结合,以总成本最小化和全局灵敏度与误差乘积之和最大化为目标,采用遗传算法进行精度分配。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加工中心能在保持原有精度的基础上成本降低5.89%,为五轴加工中心的工艺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式加工中心 遗传算法 误差建模 灵敏度分析 误差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量敏感度筛选的回归型支持向量机的数控机床热误差预测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铁军 崔尚仪 张义民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1-43,50,共4页
随着机械制造行业的迅猛发展,对于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机床定位精度,建立了基于变量敏感度筛选与回归型支持向量机(SVR)混合模型,并将其用于数控机床热误差预测方法。该方法基于对变量敏感度分析,筛选掉敏感度低... 随着机械制造行业的迅猛发展,对于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机床定位精度,建立了基于变量敏感度筛选与回归型支持向量机(SVR)混合模型,并将其用于数控机床热误差预测方法。该方法基于对变量敏感度分析,筛选掉敏感度低的干扰自变量。本方法与基本SVR模型对数控机床热误差预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本SVR受到敏感度低的干扰自变量影响,预测结果与实测热误差结果偏差较大;经过变量敏感度筛选之后的SVR混合模型预测值具有更高的准确度,验证了此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回归型支持向量机 变量敏感度筛选 热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项式混沌的机床几何误差灵敏度分析
5
作者 郑华林 赵兴 +2 位作者 胡腾 魏小建 王小虎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31,共8页
为解决目前灵敏度分析方法普遍存在的样本需求量大且计算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项式混沌展开的全局灵敏度分析方法。首先,以AC型双转台五轴数控机床为研究对象,根据旋量理论建立了完备的空间误差模型。其次,构建了机床几何误... 为解决目前灵敏度分析方法普遍存在的样本需求量大且计算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项式混沌展开的全局灵敏度分析方法。首先,以AC型双转台五轴数控机床为研究对象,根据旋量理论建立了完备的空间误差模型。其次,构建了机床几何误差的多项式混沌展开模型,采用正交匹配追踪实现模型的稀疏化,并给出了基于该方法的Sobol灵敏度指数。进而,对五轴数控机床几何误差进行了实例分析,测量并统计出41项误差的近似概率分布,分析了影响各方向位姿误差分量的关键几何误差。通过与蒙特卡洛法和拉丁超立方法进行对比,多项式混沌展开方法的正确性得到验证,且在不降低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样本量从1×10^(5)降低到1×10^(3),计算时间分别减少96.8%和98.1%,计算效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数控机床 几何误差 灵敏度分析 多项式混沌展开 旋量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参数回归响应面法的高精车铣复合机床床身多目标联合优化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杨郡守 周振伟 +3 位作者 林晓亮 邓小雷 王建臣 郑燕宁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8-133,共6页
精密化是机械加工领域追求的目标,数控车铣复合机床作为高端机械加工装备,其床身的动静态特性对机床加工精度有显著影响。针对当前床身结构优化方法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非参数响应面法的多目标联合优化方案。该方案首先... 精密化是机械加工领域追求的目标,数控车铣复合机床作为高端机械加工装备,其床身的动静态特性对机床加工精度有显著影响。针对当前床身结构优化方法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非参数响应面法的多目标联合优化方案。该方案首先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挑选出模型的优化尺寸,并将床身质量、最大形变、一阶固有频率作为联合优化目标;通过建立参数试验对尺寸进行敏感性分析,精准选出敏感性较大尺寸;基于非参数回归法建立响应面,导入所选尺寸,计算试验样本的响应值,建立非参数回归响应面优化模型,并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找出最优设计方案。最优方案优化结果为:机床床身最大形变降低约14.667%,一阶固有频率提升约3.187%,质量降低约1.208%。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案能够高效提升机床床身动静态特性,为机床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车铣复合机床 机床床身 参数敏感性分析 非参数回归 响应面法 多目标联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并联机床位姿误差分析与补偿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孟阳阳 陈秀梅 +1 位作者 彭宝营 张美格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2,共5页
为了解决并联机床位姿误差补偿这一难题,以六自由度并联机床为研究对象,基于并联机床的运动学逆解建立了位姿误差模型,得到了并联机床驱动杆杆长误差和铰链点位置误差与并联机床动平台位姿误差的关系。铰链点位置误差可以通过调整杆长... 为了解决并联机床位姿误差补偿这一难题,以六自由度并联机床为研究对象,基于并联机床的运动学逆解建立了位姿误差模型,得到了并联机床驱动杆杆长误差和铰链点位置误差与并联机床动平台位姿误差的关系。铰链点位置误差可以通过调整杆长来弥补,由于驱动杆杆长误差难以测量,所以基于BP神经网络设计了一种改进的修正系统输入法对并联机床动平台的位姿误差进行补偿。仿真结果表明,经过补偿后的位姿误差明显小于补偿前的位姿误差,验证了并联机床位姿误差分析与补偿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床 误差分析 BP神经网络 修正系统输入法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FAST方法的三坐标数控机床几何精度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高义然 牛兴华 +3 位作者 牛俊青 黄梦翔 朱浩铭 王向东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7-134,共8页
机床几何误差是影响机床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针对机床几何误差建模、几何精度灵敏度分析、筛选关键几何误差等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多体系统理论和齐次坐标变换建立三坐标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模型,求解机床空间位置误差表达式。使... 机床几何误差是影响机床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针对机床几何误差建模、几何精度灵敏度分析、筛选关键几何误差等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多体系统理论和齐次坐标变换建立三坐标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模型,求解机床空间位置误差表达式。使用雷尼绍XL-80激光干涉仪对三坐标数控机床进行几何误差测量试验,将测量结果导入九线法误差辨识模型,辨识三坐标数控机床的21项几何误差。应用Simlab软件中的拓展傅里叶幅值灵敏度检验方法(EFAST)对三坐标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进行灵敏度分析,并筛选出影响三坐标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关键几何误差。此外,以关键几何误差为基础,建立三坐标数控机床的简化几何误差模型,与三坐标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合理经济地提高三坐标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及几何误差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几何误差 三坐标数控机床 灵敏度 激光干涉仪 空间位置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P网络的数控机床动态误差预测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帅杰 陈光胜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47-1758,共12页
动态误差是高速高精度数控机床的重要误差源,针对实际加工过程中动态误差对工件精度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反向传播(GA-BP)神经网络以预测动态误差。首先,为了提高神经网络对动态误差的预测精度,从线性特征与非... 动态误差是高速高精度数控机床的重要误差源,针对实际加工过程中动态误差对工件精度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反向传播(GA-BP)神经网络以预测动态误差。首先,为了提高神经网络对动态误差的预测精度,从线性特征与非线性特征两方面对动态误差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确定了神经网络输入输出参数;然后,采用了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动态误差模型,获得了最优网络学习参数,从而实现了对动态跟随误差的精准预测;之后,采用三次样条插值的方法对理想轨迹与实际轨迹之间的轮廓误差进行了计算,有效提高了轮廓误差估算精度;最后,采用了五轴数控机床进行了实验,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神经网络模型可以精准预测机床反向越冲特性对轮廓误差的影响,各轴的动态误差预测精度为±3μm,复杂轨迹轮廓误差预测精度为±1.5μm。实验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靠性,为后续机床动态误差建模与控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高精度数控机床 动态误差 非线性特征 遗传算法优化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轮廓误差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热误差的时序分析法建模及其应用 被引量:39
10
作者 李永祥 童恒超 +2 位作者 曹洪涛 张宏韬 杨建国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4-78,共5页
提出了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进行机床热误差建模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及其在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建模中的应用。利用实测的热误差序列进行时序分析识模、建模和预报。再通过由微机结合机床控制器构成的补偿系统,利用所建立的时序分析模型,经... 提出了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进行机床热误差建模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及其在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建模中的应用。利用实测的热误差序列进行时序分析识模、建模和预报。再通过由微机结合机床控制器构成的补偿系统,利用所建立的时序分析模型,经过微机算出补偿值并送入机床控制器对刀架进行附加进给运动完成实时补偿。实验结果表明,可将工件的尺寸变化从原来的25μm以上降到10μm以内,大幅度提高了机床的加工精度,从而论证了时序分析法在数控机床热误差建模应用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热误差 时序分析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床热补偿中温度变量分组优化建模 被引量:50
11
作者 杨建国 邓卫国 +2 位作者 任永强 李院生 窦小龙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78-481,共4页
提出数控机床热误差分组优化建模。在数控机床热误差建模时 ,先根据温度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对测量所得的所有温度变量进行分组 ,再根据各变量与热误差之间的相关性选择典型变量并加以组合 ,最后依据多元测定系数 (回归平方和与总平方和的... 提出数控机床热误差分组优化建模。在数控机床热误差建模时 ,先根据温度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对测量所得的所有温度变量进行分组 ,再根据各变量与热误差之间的相关性选择典型变量并加以组合 ,最后依据多元测定系数 (回归平方和与总平方和的比值 )确定用于建模的温度变量。给出了分组优化建模实例。通过分组优化建模 ,减少了选择温度变量和建模所需的时间 ,且避免了误差模型中的变量耦合 ,提高了热误差模型的精确性和鲁棒性 ,从而使数控机床热误差实时补偿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热误差 相关分析 优化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误差传递模型的精密装配几何误差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阎艳 王戈 +2 位作者 张发平 张体广 郭少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82-686,共5页
文中针对确定各零部件几何误差对装配精度的影响以及瓶颈装配工序等重要问题,分析了两零件装配时由于配合面表面形貌所导致的几何误差造成的零件位姿变动,确定单工序的配合误差.以此为基础,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建立多工序装配过程误差传递... 文中针对确定各零部件几何误差对装配精度的影响以及瓶颈装配工序等重要问题,分析了两零件装配时由于配合面表面形貌所导致的几何误差造成的零件位姿变动,确定单工序的配合误差.以此为基础,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建立多工序装配过程误差传递模型,用矩阵微分法建立了几何误差对装配精度的灵敏度分析模型.该模型可以识别出多工序装配过程中对装配精度有较大影响的主要零部件几何误差,从而为精密装配精度分析以及控制提供基础,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及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精度 几何误差 误差传递模型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数控机床动态精度技术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15
13
作者 吕盾 张佳辉 +3 位作者 王大伟 成群林 赵万华 卢秉恒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33,共12页
高档数控机床是支撑航空、航天及能源工程等领域零件加工的关键装备。当前我国已经可以设计和制造各种结构型式的高档数控机床,但是机床的性能与国外先进产品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其中高速下的动态误差大是主要差距之一。将动态误差定... 高档数控机床是支撑航空、航天及能源工程等领域零件加工的关键装备。当前我国已经可以设计和制造各种结构型式的高档数控机床,但是机床的性能与国外先进产品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其中高速下的动态误差大是主要差距之一。将动态误差定义为进给轴执行器末端位置相对于指令位置的偏差,并划分为闭环内动态误差和闭环外动态误差两部分。以某国产数控机床为对象,对动态误差进行测量和分离,呈现出动态误差的各种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分析各种形式动态误差的成因,归纳国内外相关研究工作,指出围绕动态误差我国需要聚焦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动态误差 多轴机床 高速机床 高速高精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热补偿中温度变量的选择与建模 被引量:28
14
作者 沈金华 赵海涛 +1 位作者 张宏韬 杨建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1-184,共4页
叙述了一种在机床热补偿过程中,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对温度变量进行初步筛选,然后利用逐步回归方法获得最优模型的方法.对一台车削加工中心温度测量的变量进行了选择,并且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得到了补偿模型.结果表明,这种建... 叙述了一种在机床热补偿过程中,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对温度变量进行初步筛选,然后利用逐步回归方法获得最优模型的方法.对一台车削加工中心温度测量的变量进行了选择,并且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得到了补偿模型.结果表明,这种建模方法,不但很好地避免了温度测点的相互影响,保证了模型精度,而且节省了工作量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热误差建模补偿 聚类分析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精密加工机床及其新技术发展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李圣怡 戴一帆 彭小强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95-100,共6页
介绍了超精密加工技术、应用背景、发展动向以及超精密加工关键技术的一些最新成果。从超精密加工技术推广应用的角度阐述了其精度目标、模块化、廉价化发展趋势 ,同时就如何发展超精密加工技术全面介绍了目前机床模块化部件、传动系统... 介绍了超精密加工技术、应用背景、发展动向以及超精密加工关键技术的一些最新成果。从超精密加工技术推广应用的角度阐述了其精度目标、模块化、廉价化发展趋势 ,同时就如何发展超精密加工技术全面介绍了目前机床模块化部件、传动系统、检测环节、数控系统和环境控制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水平和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精密加工 机床 误差检测 超精密车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零件轮廓加工精度的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孙兴伟 董蔚 +1 位作者 王可 崔海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63,共3页
数控机床进行工件轮廓加工时,各个进给轴的跟随误差对合成轮廓误差有很大影响。以数控机床系统特性出发,分析了跟随误差产生的根本原因,论述了在加工直线轮廓时跟随误差与轮廓误差之间的关系,推导出了具体的计算公式,并提出了采用单轴... 数控机床进行工件轮廓加工时,各个进给轴的跟随误差对合成轮廓误差有很大影响。以数控机床系统特性出发,分析了跟随误差产生的根本原因,论述了在加工直线轮廓时跟随误差与轮廓误差之间的关系,推导出了具体的计算公式,并提出了采用单轴高精度复合控制的方法减小跟随误差,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件轮廓加工的精度。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跟随误差 加工精度 复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几何误差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郭世杰 梅雪松 +2 位作者 姜歌东 张东升 惠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83-389,共7页
为提高数控机床的精度,降低装配、制造过程产生的几何误差的影响,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建立几何误差模型,在误差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辨识关键性几何误差元素的方法。首先,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及齐次坐标变换方法建立了三轴数控机床... 为提高数控机床的精度,降低装配、制造过程产生的几何误差的影响,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建立几何误差模型,在误差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辨识关键性几何误差元素的方法。首先,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及齐次坐标变换方法建立了三轴数控机床几何误差模型,构建了几何误差元素相关性分析模型。其次,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在整个参数空间内抽样,有效避免了单因素分析的缺陷。最后,通过计算拉丁立方抽样确定的误差元素引起的空间几何误差,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辨识影响机床精度的关键几何误差元素。误差补偿后的圆测试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判别影响数控机床空间精度的重要误差元素,并能够定量辨识误差元素对几何误差向量的作用效果,可为机床误差补偿及精度分配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多体系统理论 几何误差 关键误差元素 相关性分析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机床驱动杆铰链位置误差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胡明 田文元 蔡光起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9-392,共4页
为提高并联机床运动精度,解决其铰链误差对运动精度的影响问题,以东北大学开发的3-PTP并联机床为分析对象,采用叠加原理,建立三自由度并联机构驱动杆铰链误差模型;采用矩阵范数分析驱动杆铰链误差对动平台终端运动精度的影响规律.分析表... 为提高并联机床运动精度,解决其铰链误差对运动精度的影响问题,以东北大学开发的3-PTP并联机床为分析对象,采用叠加原理,建立三自由度并联机构驱动杆铰链误差模型;采用矩阵范数分析驱动杆铰链误差对动平台终端运动精度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结构参数λ大,不利于减小工作空间内动平台位置误差的最小值,但对其最大值影响不大.该误差模型的建立为此并联机床进一步优化机构设计参数以及误差补偿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床 运动精度 铰链误差 误差分析 矩阵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结构的精密机床床身结构动态分析和优化 被引量:20
19
作者 王富强 芮执元 +1 位作者 雷春丽 吴沁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3-96,共4页
为提高某精密数控机床床身抗振性能,运用结构动态优化原理和有限元法的变量化分析方法,对精密机床床身元结构进行动态特性分析。并以元结构分析结果为依据,提出了该床身结构的2种结构优化方案。比较分析2种结构优化方案与原床身结构方... 为提高某精密数控机床床身抗振性能,运用结构动态优化原理和有限元法的变量化分析方法,对精密机床床身元结构进行动态特性分析。并以元结构分析结果为依据,提出了该床身结构的2种结构优化方案。比较分析2种结构优化方案与原床身结构方案的动态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床身的动态性能得到了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机床 床身 结构动态分析 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床主轴热误差建模 被引量:32
20
作者 项伟宏 郑力 +1 位作者 刘大成 赵大泉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2-14,共3页
在测量机床关键部件温度和主轴热误差的基础上 ,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并介绍了温度变量的选择。为机床的设计与制造提供了参考依据 。
关键词 建模 机床 热误差 多元回归 误差分离 变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