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下游游荡河段高含沙洪水期输沙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国豪 张敏 刘俊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36,共8页
黄河下游河床长期处于淤积抬升状态,其冲淤演变规律对于下游河道治理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快速预测不同量级高含沙洪水各河段的冲淤量以及判断高含沙洪水期黄河下游游荡河段冲淤影响很有必要。根据1960—2021年54场高含沙洪水的实测水沙... 黄河下游河床长期处于淤积抬升状态,其冲淤演变规律对于下游河道治理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快速预测不同量级高含沙洪水各河段的冲淤量以及判断高含沙洪水期黄河下游游荡河段冲淤影响很有必要。根据1960—2021年54场高含沙洪水的实测水沙资料,分析高含沙洪水期黄河下游游荡河段下站输沙率与上站流量、含沙量、输沙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关系式,系统地研究高含沙洪水的输沙规律。结果表明,下站输沙率与上站输沙率存在极强的相关性,进一步按来沙系数分级得到高含沙洪水期的输沙率公式,能够很好地模拟冲淤过程,极大地提高了与实测水沙资料的贴合度。以小浪底水文站为黄河下游游荡河段的进口控制水文站,采用按来沙系数分级所求的输沙率关系式能够较准确推求花园口站、夹河滩站、高村站的输沙率,从而计算小浪底—花园口、花园口—夹河滩和夹河滩—高村河段的累计冲淤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沙率 来沙系数 河道冲淤 高含沙洪水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输沙与冲淤变化特点
2
作者 肖潇 吴时强 +1 位作者 吕超楠 董炳江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32,共9页
2022年长江流域遭遇了汛期反枯的极端水文气象条件,导致长江中下游的水位降至有实测资料记录以来的同期最低,该极端水文情势使长江中下游河道冲淤变化出现了新特征。基于详细实测水沙监测及固定断面资料,对2022年极端水文气象条件下长... 2022年长江流域遭遇了汛期反枯的极端水文气象条件,导致长江中下游的水位降至有实测资料记录以来的同期最低,该极端水文情势使长江中下游河道冲淤变化出现了新特征。基于详细实测水沙监测及固定断面资料,对2022年极端水文气象条件下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输沙的冲淤变化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6月份长江中下游各测站输沙量有增有减,总体上输沙量保持相对稳定;7—12月份各测站输沙量均出现了大幅下降,宜昌至九江河段通过输沙量法计算得知冲刷的泥沙总量为2391万t,通过断面法计算得知湖口至江阴河段泥沙淤积量为4657万m^(3)(湖口至大通冲刷量为1211万m^(3),大通至江阴淤积量为5868万m^(3)),江阴以下河段冲刷量为6335万m^(3)。上游来流减少和长江口潮位的影响是造成湖口至江阴河段淤积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索长江中下游河道冲淤变化规律、预测未来的冲淤趋势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河道冲淤 极端枯水 汛期反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积河流“涨冲落淤”现象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孙赞盈 曲少军 +3 位作者 齐璞 张敏 彭红 刘社强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2-57,共6页
通过对黄河干支流不同比降(0.57~6.3)的河段、不同含沙量(21.7kg/m3~923kg/m3)和不同流量(1 560m3/s^22 300m3/s)的洪水期间河槽的冲淤过程的分析,在流速大到河床处于动平整状态时,洪水过程中,主河槽一般表现为涨水期冲刷和落水期淤积,... 通过对黄河干支流不同比降(0.57~6.3)的河段、不同含沙量(21.7kg/m3~923kg/m3)和不同流量(1 560m3/s^22 300m3/s)的洪水期间河槽的冲淤过程的分析,在流速大到河床处于动平整状态时,洪水过程中,主河槽一般表现为涨水期冲刷和落水期淤积,即"涨冲落淤"现象;对造成涨冲落淤的机理作了探讨;在宽浅河段,受河势影响会出现反常;正确认识涨冲落淤现象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在防洪和调水调沙治河措施中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涨冲落淤 非恒定流 冲积河流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河道未来冲淤趋势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小平 刘晓燕 李勇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7,共4页
进入21世纪以来,黄河中游产水产沙环境发生显著变化,潼关站实测来沙量大幅减少。在中游来沙减少和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运用的条件下,进入下游的泥沙主要集中在大流量洪水期,其他时段进入下游的水流以清水小流量为主。研究建立了不同时段... 进入21世纪以来,黄河中游产水产沙环境发生显著变化,潼关站实测来沙量大幅减少。在中游来沙减少和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运用的条件下,进入下游的泥沙主要集中在大流量洪水期,其他时段进入下游的水流以清水小流量为主。研究建立了不同时段下游河道冲淤量与水沙量的关系,计算了未来可能水沙条件下下游河道的冲淤趋势。结果表明:在未来年来沙量2亿~3亿t、来水量220亿~250亿m3时,利用4 000 m3/s左右大流量输沙,基本可以维持下游河道主槽不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汛期 非汛期 冲淤效率 冲淤趋势 未来条件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结构网格的分蓄洪区水沙演进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细兵 欧治华 +1 位作者 崔占峰 孙先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5-79,共5页
基于非结构三角形网格,采用有限体积算法,建立了分蓄洪区水沙演进数学模型。模型网格能很好适应分蓄洪区复杂的边界条件,应用了DEM数字模型插值技术,能快速获取计算域的地形数据,实现了洪水演进过程中泥沙输移和河床冲淤变形的同步模拟... 基于非结构三角形网格,采用有限体积算法,建立了分蓄洪区水沙演进数学模型。模型网格能很好适应分蓄洪区复杂的边界条件,应用了DEM数字模型插值技术,能快速获取计算域的地形数据,实现了洪水演进过程中泥沙输移和河床冲淤变形的同步模拟。模型中还对网格划分、数值离散、动边界及干河床处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提供了相应的处理方法。该模型在荆江分洪区得到成功运用,较好地复演了1954年分洪过程。洪水计算成果可为分蓄洪区防洪决策与抢险提供参考,分洪闸后最大冲刷深度计算成果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网格 分蓄洪区 洪水演进 泥沙冲淤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洪水位与河床冲淤关系初探 被引量:6
6
作者 余明辉 段文忠 +1 位作者 刘智 余飞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21,共4页
针对长江中下游近50年来部分水文断面如螺山、城陵矶洪水位抬升明显、高洪水位持续时间加长的问题,统计了大量水位、流量、水流含沙量以及河床地形等实测资料,并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洪水位变化与河段河床演变及河道形态变... 针对长江中下游近50年来部分水文断面如螺山、城陵矶洪水位抬升明显、高洪水位持续时间加长的问题,统计了大量水位、流量、水流含沙量以及河床地形等实测资料,并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洪水位变化与河段河床演变及河道形态变化密切相关,江湖淤积及河道形态变化是造成洪水位抬高及高洪水位持续时间加长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位 河床冲淤 江湖淤积 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洪水对黄河内蒙古段冲淤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子文 秦毅 +2 位作者 陈星星 王文海 吴秋琴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7-695,共9页
2012年洪水是内蒙古河段1989年以来历时最长、洪峰流量最大的洪水过程。为了解粗泥沙对黄河内蒙古段河床冲淤变化的影响,依据宽河谷河段巴彦高勒、三湖河口和头道拐水文站实测资料,分析了内蒙古河道2012年洪水水沙特征,通过计算推移质... 2012年洪水是内蒙古河段1989年以来历时最长、洪峰流量最大的洪水过程。为了解粗泥沙对黄河内蒙古段河床冲淤变化的影响,依据宽河谷河段巴彦高勒、三湖河口和头道拐水文站实测资料,分析了内蒙古河道2012年洪水水沙特征,通过计算推移质输沙量和比较断面河底变化,探讨了粗泥沙对河底调整的影响。结果表明:2012年洪水造成粗泥沙在上游段冲刷、下游段淤积;固定低水位下过流断面存在涨冲落淤的规律;洪水过后,巴彦高勒和三湖河口低水位面积分别扩大了19 m^2和29 m^2,头道拐减小约100 m^2。由于粗泥沙排沙不平衡,底部河床的真正高程并没有降低,防洪风险依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泥沙 河床冲淤 水沙特征 黄河 内蒙古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积河流平滩流量的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孙赞盈 范冰洁 +1 位作者 张敏 尚红霞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8-43,共6页
为了使小浪底水库尽可能泄放大流量冲刷黄河下游河道主槽,进一步改善悬河的形势,同时又不至于引起漫滩,造成滩区损失,很有必要尽可能准确地确定黄河下游河道的平滩流量。分析曼宁公式等方法无法用于计算冲积河流平滩流量的原因,采用充... 为了使小浪底水库尽可能泄放大流量冲刷黄河下游河道主槽,进一步改善悬河的形势,同时又不至于引起漫滩,造成滩区损失,很有必要尽可能准确地确定黄河下游河道的平滩流量。分析曼宁公式等方法无法用于计算冲积河流平滩流量的原因,采用充分利用河道沿程水文站、水位站、险工水尺及河道统测大断面测时水位资料推求大断面洪水位和流量涨率的方法,推算每年汛前河道大断面的平滩流量,具有实用、可靠和简单的优点。2020年汛期的实地测量结果显示,平滩流量预估误差为1%~6%,预估的结果和实际情况十分接近。尽可能结合水文站的流量过程,采用水位资料推算大断面的平滩流量,并且尽可能采用较大流量的资料,可以减少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滩流量 冲积河流 涨冲落淤 动床阻力 曼宁公式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滩区不同治理方案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勇 田勇 +1 位作者 马静 屈博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9-43,共5页
定量计算不同治理方案的利弊得失,是黄河下游滩区治理综合决策的重要依据。考虑潼关年均来沙量3亿t,龙门、华县、河津、头四站年均来水242.32亿m^3和潼关年均来沙量为6亿t,龙门、华县、河津、头四站年均来水量为254.63亿m^3两种水沙条件... 定量计算不同治理方案的利弊得失,是黄河下游滩区治理综合决策的重要依据。考虑潼关年均来沙量3亿t,龙门、华县、河津、头四站年均来水242.32亿m^3和潼关年均来沙量为6亿t,龙门、华县、河津、头四站年均来水量为254.63亿m^3两种水沙条件,计算了滩区典型治理方案对下游防洪及河道冲淤的影响,并从淹没面积和淹没人口两方面分析了滩区典型治理方案对洪灾风险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指出滩区按"适度标准防护"方向治理有利于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对防洪的不利影响主要是各水文站洪水位有一定程度抬升,对河道冲淤的负面作用大小关键取决于来沙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风险 河道冲淤 典型方案 滩区治理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洪水涨冲落淤特性分析游荡性河道双岸整治对冲淤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齐璞 彭红 +1 位作者 齐宏海 张明武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7-73,共7页
基于黄河下游及主要干支流、美国密苏里河和密西西比河的实测资料,分析了低含沙洪水和高含沙洪水的输沙与冲淤特性。研究表明,河道沿程比降虽然变缓,但河宽变窄,流速沿程增加,是造成冲积河流保持洪水输沙平衡的边界条件。底沙的运动比... 基于黄河下游及主要干支流、美国密苏里河和密西西比河的实测资料,分析了低含沙洪水和高含沙洪水的输沙与冲淤特性。研究表明,河道沿程比降虽然变缓,但河宽变窄,流速沿程增加,是造成冲积河流保持洪水输沙平衡的边界条件。底沙的运动比洪水波传播得慢,是造成洪水在河道中长距离冲刷的根本原因,而与河道的比降陡缓关系不大。河道输沙特性呈现"多来多排",是形成河床沿程冲刷的水流动力条件。通过黄河下游河道双岸整治,河道形成窄深、归顺、稳定的河槽,使洪水造床和输沙作用增强,从而对河道冲刷作用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治宽度 窄深河槽 涨冲落淤 非恒定洪水输沙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2017年第1号洪水雨洪泥沙特性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金良 刘继祥 +1 位作者 万占伟 李超群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17,36,共5页
2017年第1号洪水期间,无定河白家川站洪量1.53亿m^3、输沙量1.02亿t,支流大理河绥德站洪量1.08亿m^3、输沙量0.90亿t,子洲、绥德县城泥沙落淤量约为1 000万m^3。干流龙门水文站洪量为5.69亿m^3、输沙量为0.60亿t,黄河北干流吴堡至龙门... 2017年第1号洪水期间,无定河白家川站洪量1.53亿m^3、输沙量1.02亿t,支流大理河绥德站洪量1.08亿m^3、输沙量0.90亿t,子洲、绥德县城泥沙落淤量约为1 000万m^3。干流龙门水文站洪量为5.69亿m^3、输沙量为0.60亿t,黄河北干流吴堡至龙门河段发生淤积,淤积量为0.69亿t。通过分析洪水的雨洪泥沙特性,并与历史情况进行对比认为:对于中小强度降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措施具有较好的减水减沙作用,但对高强度暴雨洪水,其减水减沙作用降低,若今后再次遭遇大范围高强度降雨过程,黄河仍会出现大沙年份。近年来北干流河段采沙剧烈,对黄河河道输沙影响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2017年第1号洪水 降雨-洪水-泥沙过程 水土保持措施 河道冲淤 河道采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通江湖泊演变及其影响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姚仕明 胡呈维 +2 位作者 渠庚 柴朝晖 栾华龙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23,共9页
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长江中下游两大通江湖泊洞庭湖与鄱阳湖水沙输移规律、冲淤演变规律及对洪枯调控功能的影响这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今后应加强的内容,主要包括:①自然... 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长江中下游两大通江湖泊洞庭湖与鄱阳湖水沙输移规律、冲淤演变规律及对洪枯调控功能的影响这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今后应加强的内容,主要包括:①自然和人为影响下两湖演变机制量化揭示,包括资料匮乏时期两湖的演变过程、各种自然因素对两湖冲淤演变的影响的识别、人类活动加剧时期两湖的自然冲淤过程等;②两湖未来长历时、大范围冲淤情势变化趋势预测,实现从两湖泥沙淤积总量预测到淤积时空分布格局变化预测转变;③两湖演变对洪枯调控功能影响的指标化评估,包括表征湖泊洪枯调控功能的指标研究及其与两湖未来不同冲淤情景的响应关系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演变 冲淤格局 江湖关系 未来冲淤情景 洪枯调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对洪涝影响的评价 被引量:10
13
作者 高俊峰 李虎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35,共6页
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变得越来越严重,其集中表现为:在人口急剧增长的情况下,土地资源过度利用和不合理的开发,使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增强,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结果导致洪水威胁加剧.本文通过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 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变得越来越严重,其集中表现为:在人口急剧增长的情况下,土地资源过度利用和不合理的开发,使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增强,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结果导致洪水威胁加剧.本文通过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上游森林的过度开发、毁林开荒、陡坡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增加了中下游河湖的泥沙淤积;中下游地区盲目围湖造田,占用行洪洲滩,湿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造成水域调蓄面积减少.最后就生态环境问题对洪涝的影响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 生态环境 水土流失 泥沙淤积 湖泊围垦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下游淤积上延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根广 林劲松 赵克玉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43,共5页
从河道累积淤积量对洪水位的影响及河道断面间的冲淤变化情况两方面论证了渭河下游的淤积上延范围 ;并进一步根据溯源淤积和沿程淤积的淤积机理 ,通过对渭河下游淤积特性进行分析得出 ,在三门峡水库控制运用以前 ,渭河下游泥沙淤积上延... 从河道累积淤积量对洪水位的影响及河道断面间的冲淤变化情况两方面论证了渭河下游的淤积上延范围 ;并进一步根据溯源淤积和沿程淤积的淤积机理 ,通过对渭河下游淤积特性进行分析得出 ,在三门峡水库控制运用以前 ,渭河下游泥沙淤积上延乃是潼关高程抬升所致 ;在三门峡水库控制运用以后 ,渭河下游泥沙淤积上延乃是溯源淤积和沿程淤积所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溯源淤积 沿程淤积 淤积机理 淤积上延 洪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门峡水库降水冲刷机理与规律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昆鹏 马怀宝 +1 位作者 王瑞 王岩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7-40,共4页
根据三门峡水库降水冲刷实测资料,分析河床形态调整及其过程、出库含沙量过程等与来水来沙条件、库区蓄水状态及其变化过程的响应关系,研究库区水沙运动规律,探讨力与水协同作用下降水冲刷机理与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三门峡水库滞... 根据三门峡水库降水冲刷实测资料,分析河床形态调整及其过程、出库含沙量过程等与来水来沙条件、库区蓄水状态及其变化过程的响应关系,研究库区水沙运动规律,探讨力与水协同作用下降水冲刷机理与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三门峡水库滞洪排沙期6个冲刷时段冲刷集中在黄淤12—黄淤36河段,受水库调度和排沙能力的影响,最大输沙强度出现在流量2 000~3 000m3/s;②坝前水位从302 m下降到295 m时,库区冲刷效果最好,如果水位再降低,冲刷效果并不显著;③利用清华大学与陕西水科所公式计算输沙率,在选择系数值时,需具体分析水库的淤积物组成、冲刷发展的程度等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冲刷 滞洪排沙 敞泄排沙 冲淤形态 输沙率 三门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水涨落影响下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新方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程银才 李明华 王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6-68,共3页
针对受洪水涨落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分析了水位和比降的变化与断面流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将洪水水位过程线简化为三角形的前提下,导出了稳定流的流量与受洪水涨落影响时同一水位下的两个流量之间的计算公式,并利用该公式对受洪水涨落影... 针对受洪水涨落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分析了水位和比降的变化与断面流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将洪水水位过程线简化为三角形的前提下,导出了稳定流的流量与受洪水涨落影响时同一水位下的两个流量之间的计算公式,并利用该公式对受洪水涨落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进行单值化处理。实例应用表明,新方法简洁、高效、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涨落影响 水位流量关系 单值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沙溃堤洪水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国宾 孟庆林 苑希民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08-1015,共8页
为了研究复杂地形下含沙溃堤洪水的泥沙输移和床面冲淤,分析泥沙冲淤对溃堤出流的影响,评估水沙共同作用下的洪水风险,建立了非结构化三角网格的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单元界面的水动力通量采用基于近似黎曼解的Roe格式计算,泥沙通量采用TVD... 为了研究复杂地形下含沙溃堤洪水的泥沙输移和床面冲淤,分析泥沙冲淤对溃堤出流的影响,评估水沙共同作用下的洪水风险,建立了非结构化三角网格的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单元界面的水动力通量采用基于近似黎曼解的Roe格式计算,泥沙通量采用TVD-MUSCL格式求解.用小尺度的水槽动床试验数据对数值模型进行验证.将模型应用于黄河宁蒙段河道洪泛区某溃口含沙溃堤洪水的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溃口冲刷坑外围易形成环形泥沙淤积体,同时洪泛区出现明显泥沙淤积.因此,含沙溃堤洪水带来的泥沙淤积问题不容忽视.通过比较清水定床、清水动床、含沙定床和含沙动床4种数值模型的计算结果,发现床面冲淤变化对溃堤洪水进洪流量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沙洪水 溃堤 冲刷 泥沙淤积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内蒙古河段洪水期冲淤临界条件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林秀芝 苏林山 +1 位作者 李婷 常温花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30,共5页
分析了黄河内蒙古巴彦高勒-三湖河口和三湖河口-头道拐河段洪水期冲淤变化与水沙组合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两河段洪水期单位水量冲淤量与来沙系数的相关关系最密切。上段1952-1968年、1969-1986年和1987-2012年三个时段其相关系数... 分析了黄河内蒙古巴彦高勒-三湖河口和三湖河口-头道拐河段洪水期冲淤变化与水沙组合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两河段洪水期单位水量冲淤量与来沙系数的相关关系最密切。上段1952-1968年、1969-1986年和1987-2012年三个时段其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3、0.80和0.94,都有随着来沙系数增加单位水量淤积量增加的趋势,洪水期冲淤临界来沙系数分别为0.0040kg·s/m6、0.0046kg·s/m6和0.0063kg·s/m6;下段1952-1968年和1987-2012年两个时段其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6和0.84,洪水期冲淤临界来沙系数分别为0.0055kg·s/m6和0.0050kg·s/m6。对于上段洪水期,当平均含沙量大于10kg/m3时,各级流量洪水都发生淤积;当平均含沙量小于7kg/m3时,各级流量洪水都发生冲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期 冲刷 淤积 临界条件 内蒙古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石水库洪水过程泥沙冲淤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维东 李东斌 +1 位作者 李晓丽 胡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9-92,共4页
为研究白石水库泥沙冲淤特性,选取水库大坝至上游BD20断面,分别模拟汛期典型洪水过程和百年一遇洪水过程,分析洪水过程泥沙冲淤变化。结果表明,白石水库洪水期间最大输沙量与最大流量并不同步,在库区弯道处凹岸库底冲刷、凸岸库底淤积;... 为研究白石水库泥沙冲淤特性,选取水库大坝至上游BD20断面,分别模拟汛期典型洪水过程和百年一遇洪水过程,分析洪水过程泥沙冲淤变化。结果表明,白石水库洪水期间最大输沙量与最大流量并不同步,在库区弯道处凹岸库底冲刷、凸岸库底淤积;同一断面的洪峰流量、最大输沙率不同步;洪水过后,淤积厚度随控制水位的升高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石水库 洪水过程 泥沙冲淤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漫滩洪水淤滩刷槽及淹没风险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侯志军 郭艳霞 李勇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5-47,共3页
黄河下游漫滩洪水具有较强的塑槽作用,同时存在较大的淹没风险.通过实测资料分析、实体模型试验和数学模型计算,对黄河下游大漫滩洪水淤滩刷槽作用及淹没风险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对于漫滩系数大于1.5 的实测大漫滩洪水,主槽冲刷... 黄河下游漫滩洪水具有较强的塑槽作用,同时存在较大的淹没风险.通过实测资料分析、实体模型试验和数学模型计算,对黄河下游大漫滩洪水淤滩刷槽作用及淹没风险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对于漫滩系数大于1.5 的实测大漫滩洪水,主槽冲刷量一般是滩地淤积量的0.35~0.80 倍.在漫滩系数小于2.5 时,主槽冲刷量增加不明显,但滩区淹没面积及淹没损失增加显著;在漫滩系数大于2.5 时主槽冲刷量明显增大,其滩地淹没面积达到最大,淹没损失增加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滩刷槽 漫滩洪水 淹没风险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