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因工程的船舶驾驶室人机界面布局优化设计 被引量:14
1
作者 季煜恒 李春通 +2 位作者 骆晓萌 杨雪莲 王德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10,共10页
为了解决船舶驾驶室人机界面设计采用人工布局所存在的经验性、主观性、随机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将虚拟仿真和优化算法相结合的人机界面布局优化设计方法.首先,通过虚拟仿真得到待布局人机界面各区域的操作舒适度以及最优操作点位置;其次... 为了解决船舶驾驶室人机界面设计采用人工布局所存在的经验性、主观性、随机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将虚拟仿真和优化算法相结合的人机界面布局优化设计方法.首先,通过虚拟仿真得到待布局人机界面各区域的操作舒适度以及最优操作点位置;其次,将人机界面布局准则和人因工程学准则量化为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建立人机界面布局优化数学模型,通过差分进化算法获取大量粒子群算法的粒子初始位置;最后,通过寻优获取人机界面的最优布局并进行虚拟仿真评价.将某控制面板作为算例进行布局优化和虚拟仿真,获取的最优布局结果满足人因工程学准则,人机界面各项性能均有提升.本研究可为船舶驾驶室的高性能人机界面布局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界面 布局优化 人因工程 虚拟仿真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斗机座舱显控人机交互界面设计要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昕燕 李昕孜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85,共4页
飞行员在复杂的作战环境中,需要迅速、准确地获取并处理大量信息,座舱显控交互界面的设计合理性直接决定了飞行员的工作效率和决策质量。基于人机工效学的视角,系统地分析战斗机座舱显控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要素与原则要求,阐述了如何在... 飞行员在复杂的作战环境中,需要迅速、准确地获取并处理大量信息,座舱显控交互界面的设计合理性直接决定了飞行员的工作效率和决策质量。基于人机工效学的视角,系统地分析战斗机座舱显控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要素与原则要求,阐述了如何在设计过程中融入这些原则要求,用于指导将人机工效应用于战斗机座舱显控系统的顶层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斗机 座舱显控 人机工效 人机交互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控制室信息显示对人因可靠性的影响 被引量:49
3
作者 张力 杨大新 王以群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1-85,共5页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主控室内信息显示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比较分析数字化主控室与传统主控室人机界面中信息显示方面各自的特征,发现人机界面数字化后,巨量信息与有限显示的矛盾非常突出,并伴随产生任务繁重但又是必须的界面管理任...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主控室内信息显示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比较分析数字化主控室与传统主控室人机界面中信息显示方面各自的特征,发现人机界面数字化后,巨量信息与有限显示的矛盾非常突出,并伴随产生任务繁重但又是必须的界面管理任务,它们对人因可靠性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增加了新的人因失误源,可能出现新的人误模式。提出3个新的科学概念,即信息显示率、信息提供率和数据更新率,认为研究这3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它们对操纵员认知行为的影响,是解决巨量信息与有限显示矛盾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控制室 人机界面 信息显示 界面管理任务 人因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的LCD控制器的配置与编程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万永波 张根宝 +1 位作者 田泽 杨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96-1198,共3页
报告了当前嵌入式系统中人机交互界面的现状与实际应用需求。介绍了液晶显示控制器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液晶屏接口信号的定义及作用。以Samsung公司的32位嵌入式微处理器S3C44B0X为例,详细说明了液晶显示控制器的功能及软... 报告了当前嵌入式系统中人机交互界面的现状与实际应用需求。介绍了液晶显示控制器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液晶屏接口信号的定义及作用。以Samsung公司的32位嵌入式微处理器S3C44B0X为例,详细说明了液晶显示控制器的功能及软件配置方法。结合320×240点阵的256色超扭曲向列相(STN)液晶屏与处理器的接口电路设计,给出了可方便移植的程序代码和具体配置参数,并能在具体的嵌入式应用系统设计中将其作为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 人机交互界面 液晶显示控制器 超扭曲向列相 液晶显示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系统事故预防理论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杨宏刚 赵江平 +1 位作者 郭进平 景春利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26,共6页
分析人-机系统事故发生原因,剖析经典以人失误为主因的事故致因模型存在的不足,在该模型基础上增加"刺激"形成的原因,构建了改进事故致因模型。对两模型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人机工程学与防止事故的关系,提出了人机工程学防止事... 分析人-机系统事故发生原因,剖析经典以人失误为主因的事故致因模型存在的不足,在该模型基础上增加"刺激"形成的原因,构建了改进事故致因模型。对两模型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人机工程学与防止事故的关系,提出了人机工程学防止事故的方法,并给出人机界面合理性主观评价检查表。研究及论证表明:预防人-机系统事故的本质在于有效防止人失误的发生,除安全管理措施以外,最重要的是人机工程学问题,笔者提出的基于人机工程学的人-机系统事故预防理论,对人-机系统事故的预防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失误 人-机系统 人机工程学 事故预防 功能分配 人机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电子设备人机界面设计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余峰 薛艳敏 张晓辉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3-66,共4页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以电子设备在具体生产中的信息交互作为设计切入点,分析了矢量控制器的显示器和控制器在使用时的人机特点,探讨了电子设备在人机界面设计中应遵循设计原则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有效地人机界面设计...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以电子设备在具体生产中的信息交互作为设计切入点,分析了矢量控制器的显示器和控制器在使用时的人机特点,探讨了电子设备在人机界面设计中应遵循设计原则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有效地人机界面设计原则,包括功能区布局、文字图形符号设计、色彩编码、听觉、触觉等设计原则,通过基于人机工程的设计达到操作舒适,识别简单、精确性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界面 电子设备 人机工程 色彩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交互界面中形状特征的视觉显著度计算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宁 余隋怀 +1 位作者 周宪 肖琳臻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4-518,共5页
形状特征是影响人机交互界面视觉工效的关键因素,为使人机交互界面能更好地适应用户的生理及心理特性、提升用户体验,需要建构一种人机交互界面中形状特征的视觉显著度计算模型。在分析形状特征对视觉显著度影响程度的基础上,针对人机... 形状特征是影响人机交互界面视觉工效的关键因素,为使人机交互界面能更好地适应用户的生理及心理特性、提升用户体验,需要建构一种人机交互界面中形状特征的视觉显著度计算模型。在分析形状特征对视觉显著度影响程度的基础上,针对人机交互界面中的典型形状,利用内接正方形将形状分割为多个部分,使用相关三角形对形状部分的视觉显著度进行计算,取其中最大值作为形状的视觉显著度,实现形状视觉显著度的量化分析与计算,并通过眼动追踪实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设计 人机交互界面 形状特征 视觉显著性 视觉工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GEM模糊分析的飞机驾驶舱人机界面评价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淼 余隋怀 杨延璞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5-109,共5页
为对飞机驾驶舱人机界面进行科学评价,针对传统层次分析法存在的的不一致性问题,基于群组决策特征根法和模糊理论提出AHP-GEM模糊综合分析法。基于AHP方法建立了驾驶舱人机界面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GEM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将定性指标转换... 为对飞机驾驶舱人机界面进行科学评价,针对传统层次分析法存在的的不一致性问题,基于群组决策特征根法和模糊理论提出AHP-GEM模糊综合分析法。基于AHP方法建立了驾驶舱人机界面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GEM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将定性指标转换为定量指标,进而构建了飞机驾驶舱人机界面评价模型与软件原型系统。以某型飞机驾驶舱人机界面设计评价为例,验证了该方法有助于规避决策过程的主观性,简化了传统计算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工效 飞机驾驶舱人机界面 AHP-GEM 模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人机界面设计的探讨与实践 被引量:8
9
作者 宫文飞 丁满 蒋燕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7-69,共3页
从人机工程学和认知心理学等角度出发,对数控机床的人机界面设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数控机床人机界面进行了设计的尝试。
关键词 数控机床 人机界面 人机工程学 认知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可调节汽车人机界面实验台的设计构建 被引量:3
10
作者 袁泉 刘文超 章森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57-1259,共3页
综合机械结构设计制作及汽车内饰布置、人机工程、CAD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设计构建了一个汽车人机界面基础实验台,可用于汽车人机工程学的相关实验和研究工作。该实验台由真实的座椅、转向盘、仪表板、显示和操纵装置及虚拟道路显示等... 综合机械结构设计制作及汽车内饰布置、人机工程、CAD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设计构建了一个汽车人机界面基础实验台,可用于汽车人机工程学的相关实验和研究工作。该实验台由真实的座椅、转向盘、仪表板、显示和操纵装置及虚拟道路显示等部分构成,具有多工位参数、可调节变换的特点,利用所构建的汽车驾驶室人机工程性能评价体系,可通过真实的人机交互及虚拟道路模拟进行相关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人机界面 实验台 人机工程学 多参数 可调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编排在交易型网页界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庞杰 文静 袁恩培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3-116,共4页
以交易型网页视觉属性分析为基础,着重研究视觉编排在虚实空间管理、信息同构、传播载体与终端等方面与传统平面设计视觉编排的差异,尝试将视觉美学与计算机软件科学在界面设计中实现巧妙对接,有利于网页界面设计向更友好、更和谐的方... 以交易型网页视觉属性分析为基础,着重研究视觉编排在虚实空间管理、信息同构、传播载体与终端等方面与传统平面设计视觉编排的差异,尝试将视觉美学与计算机软件科学在界面设计中实现巧妙对接,有利于网页界面设计向更友好、更和谐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界面 格式塔法则 空间虚实意境 信息同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度系数的人机界面评价指标权重分配 被引量:4
12
作者 夏春艳 蒋鲲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3-57,共5页
为解决传统层次分析法在权重分配过程中主观性过强的缺陷,改进层次分析法,提出基于信度系数的人机界面评价指标权重分配方法.根据人类思维具有模糊性和灰色性的特点,将灰色关联分析引入到层次分析法中,从整体相似性的角度构造专家判断... 为解决传统层次分析法在权重分配过程中主观性过强的缺陷,改进层次分析法,提出基于信度系数的人机界面评价指标权重分配方法.根据人类思维具有模糊性和灰色性的特点,将灰色关联分析引入到层次分析法中,从整体相似性的角度构造专家判断的信度系数,解决了多专家评判信息的集结以及不确定信息的处理,实现了认知特性的定量描述;将其与指标权重合成,获得了符合认知特性且更加科学可靠的综合权重分配.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度系数 灰色关联分析 层次分析法 人机界面 信息集结 相似性 认知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榜样信息干预下用户检索方法决策的观察学习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甘利人 冯颖 白晨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70-784,共15页
随着网络发展,人机交互越来越成为人们网络活动的重要内容,因此关注不同环境因素刺激下的人机交互效率成为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在之前对无干预①以及模拟网络系统帮助干预。条件下人们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学习检索功能操作研究基础上... 随着网络发展,人机交互越来越成为人们网络活动的重要内容,因此关注不同环境因素刺激下的人机交互效率成为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在之前对无干预①以及模拟网络系统帮助干预。条件下人们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学习检索功能操作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对榜样信息干预下的观察学习进行研究,具体探索了观察学习理论及学习模型,并尝试通过控制实验分析、数学模型拟合等方法观察基于榜样信息干预下,用户在连续执行多轮检索任务中是如何跟随榜样学习选择合适的检索方法,最后得到的主要结论有:①在缺乏相关知识与经验的情况下用户行为的“跟随效应”明显,即表现出替代强化学习现象;②当出现与检索任务匹配的刺激信息时,比如界面信息,用户会摆脱榜样干预进行独立思考,即表现出了强化学习特征;③观察学习外部影响因素主要有:榜样人数、榜样评价,对用户学习直接产生影响作用的是检索界面;④观察学习中场依存认知风格的用户比场独立用户的替代性强化学习特点更突出。这些结论为人机交互平台人性化设计、以及为新手用户重点打造一个友好的交互式e一学习环境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干预 检索方法 人机交互界面 观察学习 学习模型 实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工业人机界面的信息安全策略设计及实现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科 黄双 +2 位作者 周浩 秦元庆 周纯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689-2694,共6页
针对工业人机界面资源有限、实时性要求高等特点,分别从入侵过滤、入侵检测、入侵处理3个部分设计了工业人机界面的信息安全策略。其中入侵过滤采用"白名单"机制,入侵检测采用基于模型的异常检测机制,模型包括任务模型、CPU... 针对工业人机界面资源有限、实时性要求高等特点,分别从入侵过滤、入侵检测、入侵处理3个部分设计了工业人机界面的信息安全策略。其中入侵过滤采用"白名单"机制,入侵检测采用基于模型的异常检测机制,模型包括任务模型、CPU利用率模型以及网络流量模型。该策略在基于LPC3250-Linux的嵌入式平台上进行了实现和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有效地检测出测试数据集中的入侵行为并保持较低误报率,同时满足系统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人机界面 信息安全 安全策略 入侵检测 性能模型 性能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网联汽车人机交互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9
15
作者 谭征宇 戴宁一 +1 位作者 张瑞佛 戴柯颖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615-2632,共18页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催生了适应科技发展的新领域——智能网联汽车(ICV)人机交互。首先阐述了ICV人机交互概念、特点和研究内容,进而从ICV人机交互技术的信息识别、车载多维人机界面和新兴车载智能单元3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和应用...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催生了适应科技发展的新领域——智能网联汽车(ICV)人机交互。首先阐述了ICV人机交互概念、特点和研究内容,进而从ICV人机交互技术的信息识别、车载多维人机界面和新兴车载智能单元3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通过分析ICV人机交互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文献,提出了需要进一步致力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ICV技术接受度、ICV人机交互质量和ICV驾乘体验3个维度。最后,针对技术与人的融合发展,从效用优化、体验重构和价值增益3个层面,对ICV人机交互的发展动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 汽车人机交互 人机交互技术 信息识别 车载多维人机界面 新兴车载智能单元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界面信息显示最新研究评述 被引量:3
16
作者 兰哲 戴明森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87-91,共5页
介绍了人机界面上信息显示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振动环境中信息显示的可知觉性研究;针对整合任务和非整合任务仪表布置规则的研究;仪表混合布置和单一布置规则的研究以及最新的生态人机界面设计原则的研究.
关键词 人机工程学 人机界面 信息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Agent的智能型农机信息系统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元国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6-178,共3页
Agent是一个具有目标、行为和领域知识的实体,能作用于自身和环境,并能够对环境做出快速的反应。为此,将Agent技术引入到农机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中,构建智能型农机信息系统,不仅增加了许多农机管理人员所需要的功能,如自适应性、移动... Agent是一个具有目标、行为和领域知识的实体,能作用于自身和环境,并能够对环境做出快速的反应。为此,将Agent技术引入到农机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中,构建智能型农机信息系统,不仅增加了许多农机管理人员所需要的功能,如自适应性、移动性、人机友好、能够自动地帮助用户收集相关信息,而且可重用性也大大增强,具有很好的前景,为农机管理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了一种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AGENT系统 智能型农机信息系统 界面AGENT 信息AG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空间有效利用人机系统研究框架
18
作者 王以群 张力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98-602,共5页
将人机系统理论应用于信息空间的有效利用研究 ,论述了研究的基本思想及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提出了研究的主要观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关键词 信息空间 人机系统 人的因素 人-机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近度的人机界面不确定信息评价
19
作者 颜声远 夏春艳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10年第4期400-404,共5页
针对人机界面评价中评价信息不完全、不确定和较为复杂的特点,提出基于相近度的人机界面不确定信息评价方法.该方法将人机界面不确定信息的处理由实数序列拓展至灰区间数序列,以灰色理论和理想点法为理论基础,构造灰区间绝对关联分析模... 针对人机界面评价中评价信息不完全、不确定和较为复杂的特点,提出基于相近度的人机界面不确定信息评价方法.该方法将人机界面不确定信息的处理由实数序列拓展至灰区间数序列,以灰色理论和理想点法为理论基础,构造灰区间绝对关联分析模型和灰区间理想点模型,并运用整体逼近的思想,综合考虑方案与参考序列曲线的相似性和接近性,提出设计方案与理想方案的灰区间相近度,建立了不确定信息的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弥补了单一方法的不足,避免了模糊信息过早精确化,有效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解决具有不确定信息的复杂系统评价问题是合理的、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区间数 人机界面 不确定信息 相近度 评价 灰区间绝对关联分析 灰区间理想点法 非线性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系统人机界面的安全信息流模型构建及其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林 吴超 +1 位作者 黄浪 廖秀萍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1-156,共6页
为提高系统安全水平,进一步丰富安全系统学理论内容,对微系统内人机界面的安全信息流过程、模型及其应用进行深入研究。论述安全信息流与人机交互过程理论,为模型构建奠定理论基础;运用安全模型原理,从信息传播角度建立人机界面的安全... 为提高系统安全水平,进一步丰富安全系统学理论内容,对微系统内人机界面的安全信息流过程、模型及其应用进行深入研究。论述安全信息流与人机交互过程理论,为模型构建奠定理论基础;运用安全模型原理,从信息传播角度建立人机界面的安全信息流模型并分析模型的内涵和意义;将所建模型应用于具体情景的仿真模拟,以验证其适用性和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刻画了系统内安全信息流动轨迹,有利于揭示系统安全演化行为机理,对提高系统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系统 人机界面 信息交互 安全信息流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