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石混合体细观数值模拟的弹塑性自适应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余科 肖映雄 徐亚飞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5-404,共10页
在土石混合体的细观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中,为了能有效克服不规则块石附近的应力集中以及更好地捕捉塑性区大的塑性应变、提高塑性区的计算精度,需要采用自适应网格技术,以避免加密网格时的盲目性。采用基于后验误差估计的自适应网格重划... 在土石混合体的细观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中,为了能有效克服不规则块石附近的应力集中以及更好地捕捉塑性区大的塑性应变、提高塑性区的计算精度,需要采用自适应网格技术,以避免加密网格时的盲目性。采用基于后验误差估计的自适应网格重划分算法,并结合Abaqus二次开发,编写了相应的弹塑性自适应有限元Python脚本,实现了土石混合体细观数值模拟的自适应求解全过程。通过将Python脚本应用于几类典型的二维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模型的数值模拟,验证了基于网格重划分算法的自适应有限元方法在克服应力集中及更好捕捉塑性区大的塑性应变、提高塑性区计算精度上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观随机模型 自适应网格重划分 等效塑性应变 应力集中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带法兰薄壁深锥筒件成形工艺研究
2
作者 郭江辉 张治民 +3 位作者 郭为民 李国俊 姚楠 任贤魏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103,共8页
目的针对带法兰薄壁深锥筒件中法兰与筒壁壁厚差大、筒体高度与直径比大导致的成形困难问题,开发一种制备带法兰薄壁深锥筒件的成形工艺。方法在不同成形方案下进行Deform-3D有限元模拟,对比不同工艺成形过程中的金属流动规律,得到适合... 目的针对带法兰薄壁深锥筒件中法兰与筒壁壁厚差大、筒体高度与直径比大导致的成形困难问题,开发一种制备带法兰薄壁深锥筒件的成形工艺。方法在不同成形方案下进行Deform-3D有限元模拟,对比不同工艺成形过程中的金属流动规律,得到适合带法兰薄壁深锥筒构件的成形工艺,并对成形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优化。最终进行试验试制,验证成形方案的可行性。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得出“预制法兰-复合挤压”成形工艺的成形效果最优,利用有限元模拟优化结构参数,得出当凸缘厚度H=40 mm、锥面上端圆角半径R=10 mm时,挤压件具有最合适的凸缘形状与应变均匀性,并在3000 t压力机上成功试制。结论由有限元模拟优化结果可知,与翻边工艺以及镦粗成形法兰工艺相比,“预制法兰-复合挤压”成形工艺显著降低了带法兰锥筒件成形过程中法兰部位的成形难度,同时实现了构件法兰部位凸缘形状的调控,降低了成形过程中的载荷。在3000 t压力机上成形了筒壁直径430 mm、凸缘直径536 mm、凸缘厚度48 mm、挤压件高度1350 mm的带法兰薄壁深锥筒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锥筒件 法兰 塑性成形 数值模拟 等效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棒材在锥形和圆台接头下连续驱动摩擦焊接的模拟研究
3
作者 段惠彬 谢宇鹏 周承恩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2-68,共7页
为了研究焊接面形状及其接触角度对连续驱动摩擦焊接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及其二次开发功能,对大直径D50Re钢材在平面-平面(A)、锥形-平面(B)、圆台-平面(C)3种接头形式和不同锥度角条件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相对于A形式,另外2... 为了研究焊接面形状及其接触角度对连续驱动摩擦焊接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及其二次开发功能,对大直径D50Re钢材在平面-平面(A)、锥形-平面(B)、圆台-平面(C)3种接头形式和不同锥度角条件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相对于A形式,另外2种形式的接头在焊接面沿径向的温度和塑性应变(PEEQ)更大且均匀性更好;扭矩曲线出现许多峰值扭矩,其峰值扭矩小于A接头。焊接面的形状及其接触角度对连续驱动摩擦焊接具有重要影响,适当角度的锥形和圆台可以实现高质量的焊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接头 圆台接头 连续驱动摩擦焊 数值模拟 温度 等效塑性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554钛合金连续孔型轧制过程微观组织演化和力学性能研究
4
作者 孟亚飞 王庆敏 +3 位作者 武川 徐广胜 王孟超 姚磊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24,共13页
目的揭示钛合金孔型轧制的力学性能规律和微观组织演化机制。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Ti6554钛合金棒料进行多道次孔型轧制模拟。研究不同轧制温度(500、600、700℃)对驱动辊轧制力、等效塑性应变和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并比较不同轧... 目的揭示钛合金孔型轧制的力学性能规律和微观组织演化机制。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Ti6554钛合金棒料进行多道次孔型轧制模拟。研究不同轧制温度(500、600、700℃)对驱动辊轧制力、等效塑性应变和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并比较不同轧制温度下棒料轧制后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与初始棒料相比,轧制后棒料的微观组织更加均匀,晶粒得到了显著细化。随着轧制温度的升高,棒料内部的位错密度显著降低,棒料的室温抗拉强度从1186.3 MPa降低至984.4 MPa,屈服强度由1165.2 MPa降低到953.8 MPa;然而,断后伸长率从13.1%增长到27.8%,冲击韧性从10.8 J/cm2增长到29.7 J/cm^(2)。结论通过有限元模拟和实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驱动辊轧制力、棒料的温度和截面尺寸方面验证了有限元模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600℃轧制时,棒料内部各区域的等效塑性应变分布更加均匀,晶粒尺寸及组织的均匀性得到显著改善。棒料的拉伸断口有着多而深的等轴韧窝,呈现出韧性断裂特征;而在500℃轧制时,断口处韧窝的数量较少,并且存在微小的解理平面,表现出准解理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型轧制 有限元模拟 等效塑性应变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单柱复合筒型基础复合加载条件下的承载特性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浦阳 郭文俊 《新能源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32,共9页
为研究新型海上风电单柱复合筒型基础在二维复合加载条件下的承载特性,利用有限元模型计算,首先得到模型在一维荷载空间下的极限承载力,随后通过施加不同的竖向荷载,得到在V-H、V-M、V-H-M荷载空间下的承载能力包络图,并分析不同二维荷... 为研究新型海上风电单柱复合筒型基础在二维复合加载条件下的承载特性,利用有限元模型计算,首先得到模型在一维荷载空间下的极限承载力,随后通过施加不同的竖向荷载,得到在V-H、V-M、V-H-M荷载空间下的承载能力包络图,并分析不同二维荷载工况下的单柱复合筒型基础各位置处的土压力分布情况以及筒体底部等效塑性应变区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对于单柱复合筒型基础,在一定范围内,竖向荷载(0~0.15倍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存在能够增大结构的水平及弯矩承载力;在V-H与V-M荷载空间中,基础各位置处的土压力变化、土体等效塑性应变变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互相对映参考;基础所承受的最大土压力位置与基础受力倾倒方向一致;随着竖向荷载的增加,结构达到极限承载力时,基础底部土体等效塑性应变区的范围与深度相应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柱复合筒型基础 二维复合加载条件 承载能力包络图 土压力分布 土体等效塑性应变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调与循环载荷下多晶纯铜局部取向差演化数值模拟
6
作者 郑战光 郭顺 +2 位作者 孙腾 谢昌吉 黄增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6-154,共9页
为了揭示不同载荷下局部取向差的演化规律及其与变形损伤的关系,选取多晶纯铜为研究对象,基于DAMASK晶体塑性有限元的开源软件及Python脚本代码编写软件,研究了多晶纯铜在单调拉伸与循环载荷下的晶粒内取向差(KAM)、晶粒参考取向偏差(GR... 为了揭示不同载荷下局部取向差的演化规律及其与变形损伤的关系,选取多晶纯铜为研究对象,基于DAMASK晶体塑性有限元的开源软件及Python脚本代码编写软件,研究了多晶纯铜在单调拉伸与循环载荷下的晶粒内取向差(KAM)、晶粒参考取向偏差(GROD)与等效塑性应变的演化规律,并采用取向差频率分布与相关系数评估了KAM与GROD表征变形损伤的优劣。结果表明:单调拉伸与循环载荷下KAM、GROD与等效塑性应变峰值区域分布一致,高取向差和高塑性区域首先出现在晶界或者三叉晶界附近,且取向差与宏观等效塑性应变呈线性正相关。单调拉伸和循环加载下GROD的频谱相似,而KAM的频谱对载荷敏感且相关系数更高,能更好地表征变形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塑性 DAMASK 等效应变 晶粒内取向差 晶粒参考取向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Ti异质合金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数值模拟
7
作者 宋奎晶 韦勇 +5 位作者 徐萌 季雨凯 刘鑫泉 张铭雨 杨蓓 钟志宏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48,共7页
采用耦合的欧拉-拉格朗日(CEL)算法对2 mm厚的5A02铝合金/TC4钛合金板异质金属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过程展开模拟研究,分析了旋转速度和停留时间对焊点成型过程中温度场、等效塑性应变场以及材料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扎入初期,热累积... 采用耦合的欧拉-拉格朗日(CEL)算法对2 mm厚的5A02铝合金/TC4钛合金板异质金属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过程展开模拟研究,分析了旋转速度和停留时间对焊点成型过程中温度场、等效塑性应变场以及材料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扎入初期,热累积作用明显,升温速率相对较快,随焊接过程进行,产热会由摩擦产热转变为摩擦和塑性变形共同产热,升温速率放缓。当搅拌头转速为2000 r/min、扎入速度为1 mm/s、扎入深度为1.9 mm、回填速度为1mm/s、停留时间为0 s时,铝合金焊核区温度峰值达到558℃,等效塑性应变峰值达到120。在模拟的工艺区间内,焊核区峰值温度与旋转速度呈正相关,停留时间对温度的影响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 耦合的欧拉-拉格朗日 异质合金 温度场 等效塑性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想M-C材料强度评估判据与等效塑性应变
8
作者 席丰 李芳 +2 位作者 胡亚超 谭英华 温新月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67-1576,共10页
基于理想Mohr-Coulomb(M-C)屈服准则,该文提出了拉伸、压缩和剪切等效应力的概念及其公式,并给出了三个相应的强度评估条件.根据塑性功等效原则,分别导出了与上述等效应力共轭的拉伸、压缩等效塑性应变和等效塑性剪应变,探论了不同的摩... 基于理想Mohr-Coulomb(M-C)屈服准则,该文提出了拉伸、压缩和剪切等效应力的概念及其公式,并给出了三个相应的强度评估条件.根据塑性功等效原则,分别导出了与上述等效应力共轭的拉伸、压缩等效塑性应变和等效塑性剪应变,探论了不同的摩擦因数下等效应变的变化特征.与Mises等效应变不同,所得到的M-C等效应变能够反映静水压力的影响,也可退化为简单应力状态.这些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概念都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将能够应用于更准确、有效地评估拉、压性能不同材料的强度,对于用简单拉伸、压缩或剪切试验标定复杂应力状态下本构模型参数也具有直接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等效应力 M-C等效塑性应变 理想Mohr-Coulomb屈服准则 强度评估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双曲率薄壁件电磁渐进辅助拉伸成形工艺方案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3
9
作者 时恬 黄亮 +5 位作者 谢冰鑫 孙怡然 唐天宇 周巍 刘昊 苏红亮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61,共10页
目的针对铝合金双曲率薄壁件传统拉伸成形工艺成形均匀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电磁渐进辅助拉伸成形的高精度成形工艺。方法设计电磁渐进辅助拉伸成形工艺方案,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LS-DYNA R13.0,建立拉伸成形和电磁成形有限元模型。通... 目的针对铝合金双曲率薄壁件传统拉伸成形工艺成形均匀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电磁渐进辅助拉伸成形的高精度成形工艺。方法设计电磁渐进辅助拉伸成形工艺方案,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LS-DYNA R13.0,建立拉伸成形和电磁成形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仿真研究线圈移动路径和放电电压组合对成形质量的影响以及薄壁件的整体贴模成形过程和等效塑性应变。结果与单程放电相比,双程放电能够大幅度提高板材变形均匀性。与以中间值电压连续放电以及先大电压后小电压的放电电压组合相比,在先小电压后大电压的放电电压组合下,板材的成形质量更高。选择线圈双程顺序移动路径和7 kV-10 kV放电电压组合,通过10次拉伸和9层54次放电,得到了减薄率仅为3%的贴模性良好的双曲率薄壁件。变形量基本呈现随着放电层数的增加而不断降低的趋势。电磁放电仅扩展更大的塑性应变区域,不改变已贴模区板材的塑性应变值。结论与拉伸成形相比,电磁渐进辅助拉伸成形工艺有效提高了板材的塑性变形程度并极大控制了回弹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渐进辅助拉伸成形 线圈移动路径 放电电压 等效塑性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凹陷在役管道应变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齐建波 高建章 +5 位作者 刘通达 蒋国志 西敬军 李增材 曹宇光 王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12541-12550,共10页
针对在役含凹陷管道的安全评价,准确预测凹陷管道应变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美国机械工程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ASME)标准中的凹陷管道应变预测公式并未考虑管道运行内压对管道应变的影响。因此,建立了考虑内压... 针对在役含凹陷管道的安全评价,准确预测凹陷管道应变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美国机械工程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ASME)标准中的凹陷管道应变预测公式并未考虑管道运行内压对管道应变的影响。因此,建立了考虑内压作用的含凹陷管道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不同凹陷深度下,压头半径、管材性能、管道内压、管道壁厚、管道直径对管道最大等效塑性应变(ε_(0)^(max))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在役凹陷管道的应变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相对凹陷深度为6%时,管道内压从0 MPa增加到8 MPa,管道凹陷处ε_(0)^(max)增长幅度为50.26%。所提出的ε_(0)^(max)预测模型与有限元结果相比,平均误差为5.32%;与文献测试结果相比,最大和最小误差分别为12.51%和4.74%;该预测模型可以为在役凹陷管道安全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凹陷 在役管道 等效塑性应变 预测模型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注热分解诱发储层变形破坏的正交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翟诚 吴迪 秦冬冬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9,共8页
针对天然气水合物热分解而引起的储层失稳破坏机理及影响因素不明确的问题,考虑因水合物热分解引起的地层传热、孔隙流体渗流和固体骨架的变形破坏,建立了水合物沉积层的热-流-固耦合模型及其作用下储层固体骨架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基于A... 针对天然气水合物热分解而引起的储层失稳破坏机理及影响因素不明确的问题,考虑因水合物热分解引起的地层传热、孔隙流体渗流和固体骨架的变形破坏,建立了水合物沉积层的热-流-固耦合模型及其作用下储层固体骨架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基于ABAQUS软件的USDFLD子程序进行二次开发,开展正交实验数值模拟,分析注热温度差、水合物沉积层的绝对渗透率和有效主应力差对水合物沉积层近井储层变形破坏影响的敏感性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对近井储层变形破坏影响的敏感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有效主应力差、绝对渗透率、注热温度差;水合物热分解引起的近井储层力学性质劣化和有效应力下降是导致其发生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有效主应力差越大,等效塑性应变最大值越大,并且受水平地应力非均匀性的影响,近井储层变形破坏最严重的位置始终位于井眼最小水平地应力方向上。该研究成果可为热激法开采天然气水合物或含水合物地层的钻井作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注热分解 热-流-固耦合模型 弹塑性本构模型 正交数值模拟 等效塑性应变最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跌落仿真的集成灶包装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畅 范正炼 +1 位作者 马荣鑫 龙依婷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83-290,共8页
目的对集成灶的跌落缓冲包装进行原始的设计及优化,要求通过实体样机测试验证并满足装柜量要求。方法首先,用缓冲系数法对包装进行初始设计得到最小厚度;其次,用ABAQUS建立跌落有限元模型做模拟测试,获取精确的脆值来校准最小厚度,以进... 目的对集成灶的跌落缓冲包装进行原始的设计及优化,要求通过实体样机测试验证并满足装柜量要求。方法首先,用缓冲系数法对包装进行初始设计得到最小厚度;其次,用ABAQUS建立跌落有限元模型做模拟测试,获取精确的脆值来校准最小厚度,以进行装柜尺寸约束判定;最后,通过仿真位移云图和等效塑性应变云图做跌落过程的失效分析,对包装进行局部优化。改善前后的方案同步做实体样机测试验证。结果仿真模型的云图显示,基于包装优化方案的侧板等效塑性应变从0.158降低到0.020,达到了仿真判定合格的标准,与测试结果一致,同时装柜量能得到保证。结论仿真模型与缓冲系数法结合的设计方法,能有效指导包装设计,节约测试资源,缩短开发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灶 跌落 缓冲系数法 脆值 仿真 装柜量 等效塑性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喷涂颗粒临界速度预测的数值模拟
13
作者 董脉鸣 辛红敏 +4 位作者 李光平 程清思 代辉 姚倡锋 崔敏超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118,共9页
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冷喷涂单颗粒撞击基体的耦合欧拉-拉格朗日四分之一模型,基于颗粒和基体形状变化以及等效塑性应变分布模型结果预测粒径25μm钛颗粒和30μm铝颗粒撞击7B04铝合金基体形成机械咬合与冶金结合的颗粒临界速度,... 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冷喷涂单颗粒撞击基体的耦合欧拉-拉格朗日四分之一模型,基于颗粒和基体形状变化以及等效塑性应变分布模型结果预测粒径25μm钛颗粒和30μm铝颗粒撞击7B04铝合金基体形成机械咬合与冶金结合的颗粒临界速度,并进行了数据有效性验证,研究了颗粒粒径、颗粒和基体初始温度对临界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模拟得到的颗粒/基体形状变化和等效塑性应变分布,预测得到粒径25μm钛颗粒、30μm铝颗粒的临界速度分别为680,700m·s^(-1),预测值与经验关系式估算值相对误差均小于11%,说明该方法准确;随着颗粒粒径增加、颗粒初始温度降低、基体初始温度降低,临界速度增大,其中颗粒初始温度对临界速度的影响较小,颗粒粒径和基体初始温度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喷涂 临界速度 颗粒形状 等效塑性应变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19-T8铝合金搅拌摩擦沉积增材初始进料阶段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天豪 王诺 +1 位作者 郭维诚 戴园城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120,共7页
研究了高强铝合金2219-T8在搅拌摩擦沉积过程中初始进料阶段的温度、应变和塑性流动,并深入探讨了主轴转速和进料速度对材料流动性的影响规律。采用Arrhenius材料定律建立了三维有限元热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工艺参数下,同... 研究了高强铝合金2219-T8在搅拌摩擦沉积过程中初始进料阶段的温度、应变和塑性流动,并深入探讨了主轴转速和进料速度对材料流动性的影响规律。采用Arrhenius材料定律建立了三维有限元热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工艺参数下,同一区域的沉积时间存在差异。在当前工艺参数设定下,主轴转速为350 r/min,进料速度为0.2 mm/s时,沉积速度最快,增材效率最高;随着主轴转速的增加,进料杆的升温速率增大,材料发生塑性变形的最高温度增加,应变速率也增大;随着进料速度的增加,材料流动性减弱,填补中空旋转工具与基板之间的间隙所需时间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沉积增材 数值模拟 温度场 等效塑性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折纹吸能构件恒阻性能优化研究
15
作者 许海亮 杜羽 +2 位作者 宋义敏 高晗钧 谭安福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3,共8页
目的防冲吸能构件作为冲击地压发生时保护液压缸正常工作的核心构件,其支护效果是评判吸能防冲液压支架优劣的重要标准。方法基于应用广泛的方形预折纹吸能构件,采用鱼群优化算法,运用数值仿真和数据处理软件协同分析方法,建立吸能构件... 目的防冲吸能构件作为冲击地压发生时保护液压缸正常工作的核心构件,其支护效果是评判吸能防冲液压支架优劣的重要标准。方法基于应用广泛的方形预折纹吸能构件,采用鱼群优化算法,运用数值仿真和数据处理软件协同分析方法,建立吸能构件的优化流程,得到吸能构件的加肋区,并与原构件对比,证明方案可行性。结果结果表明:(1)方形预折纹吸能构件由完全相同的8个梯形与8个三角形组成,以中轴线对称排列组成。通过分析构件形变情况,可知其形变较大区域集中在三角形区域上部与梯形区域底部,且有沿两腰预折纹向顶部延伸趋势,梯形侧壁中部出现塑性变形带;(2)通过对方形预折纹吸能构件进行局部加厚,承载力-位移曲线在弹性段形变结束后的衰减程度明显降低;(3)与原构件相比,优化后构件压溃峰值荷载增加,且各项支护性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提升,吸能构件的优化效果良好。结论本文中的新型加肋优化方法具有可靠性与可行性,对预防冲击地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能构件 等效塑性应变 数值模拟 支护性能 鱼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载荷对硬岩区埋地管道应力应变影响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韩传军 张瀚 +1 位作者 张杰 李琦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3-29,共7页
为研究地表载荷对硬岩区埋地管道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管-土耦合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地表载荷大小、作用面积、管道压力、管道径厚比及回填土弹性模量对管道应力分布、塑性应变、椭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压载作用下,高应力区首先... 为研究地表载荷对硬岩区埋地管道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管-土耦合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地表载荷大小、作用面积、管道压力、管道径厚比及回填土弹性模量对管道应力分布、塑性应变、椭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压载作用下,高应力区首先出现在管道顶部且呈椭圆形;随着地表载荷及其作用面积的增大,管道高应力区逐渐扩大,管道截面左右两侧也出现应力集中;随着回填土弹性模量、管道壁厚及内压的增加,管道顶部高应力区及最大等效应力均减小。塑性应变首先出现在管顶,且塑性区随地表载荷、载荷作用长度增加而增大,随回填土体弹性模量及管道壁厚增大而逐渐减小;当内压为0~4MPa时,管道塑性应变及塑性区随内压的增大而减小。管道椭圆度随回填土体弹性模量、管道内压、壁厚增加而逐渐减小,随地表压载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管道 地表载荷 数值仿真 等效应力 塑性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压缩机叶轮静强度分析方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关振群 宋洋 +4 位作者 杨树华 刘万青 吕军 王鄢 程耿东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7-162,共6页
采用自适应有限元分析与弹塑性分析方法,对某离心压缩机叶轮进行精细的静强度分析.阐述了对网格不敏感的结构热点应力的概念.得到了基于结构热点应力相应的强度判别准则,并对叶轮的von Mises应力和等效塑性应变随时间演化历程进行了分析... 采用自适应有限元分析与弹塑性分析方法,对某离心压缩机叶轮进行精细的静强度分析.阐述了对网格不敏感的结构热点应力的概念.得到了基于结构热点应力相应的强度判别准则,并对叶轮的von Mises应力和等效塑性应变随时间演化历程进行了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叶轮进行超速预加载处理,能够有效扩大材料的弹性工作范围,降低叶轮正常工作时的应力水平,且超速预加载工艺符合其力学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速预加载 残余应力 等效塑性应变 结构热点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夯击载荷作用下埋地管道力学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韩传军 张瀚 +1 位作者 张杰 李翔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1-67,共7页
为研究地基强夯作业中夯击载荷对埋地管道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有限元原理建立了夯锤-管道-围土耦合三维模型,分析了夯击过程中管道截面变形及所受冲击力变化规律,研究了管道壁厚、夯击速度、夯锤体积对管道应力、应变及变形的影响规律... 为研究地基强夯作业中夯击载荷对埋地管道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有限元原理建立了夯锤-管道-围土耦合三维模型,分析了夯击过程中管道截面变形及所受冲击力变化规律,研究了管道壁厚、夯击速度、夯锤体积对管道应力、应变及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夯击载荷下的管道所受冲击力为脉冲型,且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为0,最大冲击力随管道壁厚、夯击速度、夯锤体积增大而增大;管道最大等效应力、高应力范围及最大等效塑性应变随壁厚增加而减小,但随夯击速度或夯锤体积增大而增大;随着夯击速度、夯锤体积增大,管道截面变形率(椭圆度或凹陷率)逐渐增大,但其随壁厚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管道 夯击载荷 冲击力 等效应力 塑性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态干式切削过程的有限元仿真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世军 王瑞哲 +2 位作者 袁铭 梁东旭 张代录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9-141,共3页
硬态干式切削是近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切削加工技术,其具有良好的加工柔性、经济性和环保性能,是精加工过程中加工淬硬钢的最佳选择。基于材料变形的弹塑性理论,并结合ABAQUS通用有限元程序的特点和实际切削工况,用J-C模型建立工件... 硬态干式切削是近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切削加工技术,其具有良好的加工柔性、经济性和环保性能,是精加工过程中加工淬硬钢的最佳选择。基于材料变形的弹塑性理论,并结合ABAQUS通用有限元程序的特点和实际切削工况,用J-C模型建立工件材料模型,根据剪切失效准则实现切屑和工件分离,切屑和刀具的接触摩擦采用库仑摩擦定律,对AISI4340钢硬态切削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了等效应力、等效塑性应变云图、切削力变化曲线以及切屑的温度场分布。在理论上,模拟过程与实际切削过程基本符合,为以后的硬态干式切削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态干式切削 ABAQUS 等效应力 等效塑性应变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米轨铁路有砟轨道结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李粮余 欧灵畅 +2 位作者 尤睿 韦凯 王平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3-28,共6页
研究目的:本文以某山地米轨铁路为例,研究坡度250‰以上有砟轨道结构的稳定性和极限坡度。首先进行米轨混凝土枕的道床阻力测试试验,并建立轨排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坡度和扣件阻力对轨排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接着建立米轨有砟轨道三维有限... 研究目的:本文以某山地米轨铁路为例,研究坡度250‰以上有砟轨道结构的稳定性和极限坡度。首先进行米轨混凝土枕的道床阻力测试试验,并建立轨排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坡度和扣件阻力对轨排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接着建立米轨有砟轨道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坡度与竖曲线半径对有砟道床稳定性的影响;最后,根据扣件阻力、道床阻力与大坡道有砟轨道稳定性的关系提出米轨有砟轨道极限坡度和竖曲线半径的建议值。研究结论:(1)通过试验测试,得到了道床阻力-位移关系,结果表明轨排结构的稳定性随坡度增大而减弱,在扣件阻力不大于10 k N/组时其极限坡度为500‰;(2)有砟道床的稳定性随着坡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弱,在列车荷载作用下,有砟道床保持稳定的最大坡度为500‰;(3)变坡点凸形竖曲线附近道床稳定性弱于直坡道地段,且其稳定性随着竖曲线半径的增大而逐渐增强,在坡度为250‰的情况下,为了保持有砟道床稳定竖曲线半径不能小于400 m;(4)本文研究成果可为米轨铁路大坡道有砟轨道结构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与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坡道 轨排 纵向阻力 有砟道床 稳定性 等效塑性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