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lculation Method of Power Law Fluid Equivalent Permeability Considering Capillary Shape
1
作者 杨二龙 李欢 +1 位作者 高慧娟 谷婷婷 《Chinese Quarterly Journal of Mathematics》 2015年第3期420-428,共9页
While studying the flow of oil and gas in the reservoir, it is not realistic that capillary with circular section is only used to express the pores. It is more representative to simulate porous media pore with kinds o... While studying the flow of oil and gas in the reservoir, it is not realistic that capillary with circular section is only used to express the pores. It is more representative to simulate porous media pore with kinds of capillary with triangle or rectangle section etc. In the condition of the same diameter, when polymer for oil displacement flows in the porous medium, there only exists shear flow which can be expressed with power law model. Based on fluid flow-pressure drop equation in single capillary, this paper gives a calculation method of equivalent permeability of power law fluid of single capillary and capillary bundles with different s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OUS media power LAW fluid section area equivalent PERMEABILITY CAPILLARY BUNDL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VCOM模型的无管网资料地区暴雨内涝模拟研究
2
作者 李陪然 刘非 +2 位作者 陈垚 魏书仪 代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9,共9页
为实现无管网资料地区内涝风险模拟,以重庆市渝北区悦来新城排水片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降雨率折现法、全域等效排水法、道路等效排水法、雨水井等效排水法等4种方法等效替代管网排水能力,并构建基于Finite 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FVC... 为实现无管网资料地区内涝风险模拟,以重庆市渝北区悦来新城排水片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降雨率折现法、全域等效排水法、道路等效排水法、雨水井等效排水法等4种方法等效替代管网排水能力,并构建基于Finite 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FVCOM)的全水动力雨洪模型,采用理想算例与实测降雨验证模型,选取最合适的等效模型对研究区不同雨型下的内涝积水特征进行模拟分析,并基于洪水危险率分析内涝风险。结果表明:降雨率折现法、全域等效排水法、道路等效排水法和雨水井等效排水法模拟所得易涝点积水面积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6.49%,43.31%,8.18%和4.42%,相比之下雨水井等效排水法模拟效果最好,但在无街景区域可能存在一定限制;相同重现期下,雨峰靠前的降雨初期积水增加更快,雨峰靠后的降雨导致的内涝风险相对更高;相同雨峰系数下,重现期越大,积水面积和积水量均越大,整体内涝风险越高。研究成果可为管网资料缺乏地区城市内涝模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雨型 内涝风险 等效排水方法 FVCOM 无管网资料地区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车辆三维布线占空比算法研究
3
作者 都青华 周勇志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随着高速列车、城际列车等轨道交通车辆的广泛应用,其产品功能需求不断增加,导致车辆电缆设计复杂度逐步提升。为实现线缆布线占空比的快速计算、分析与预警,提升线缆设计与组装后的散热性能、电磁兼容性能等安全可靠性,特对轨道... [目的]随着高速列车、城际列车等轨道交通车辆的广泛应用,其产品功能需求不断增加,导致车辆电缆设计复杂度逐步提升。为实现线缆布线占空比的快速计算、分析与预警,提升线缆设计与组装后的散热性能、电磁兼容性能等安全可靠性,特对轨道交通车辆三维布线占空比算法进行研究,以期提升轨道交通车辆产品性能。[方法]通过合并简化电缆分支,计算合并后的等效直径,并与线槽等布线空间容量进行比对分析,确保三维布线的电气特性与布线空间的匹配性。同时,建立了线槽和通道的标准化或参数化模型库及布线规范,以实现线槽和通道的快速复用,提升设计效率。[结果及结论]通过三维布线占空比算法的研究与验证,实现了占空比的自动计算和预警功能,有效减少了设计错误,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线缆布局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在占空比监测验证过程中,关键路径节点的线缆占空比得到了实时计算与监测,有效避免了电缆过载风险,延长了电缆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车辆 三维布线 布线容量占空比 线槽容量 等效截面积 线缆分支合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分析的掘进工作面粉尘颗粒检测方法
4
作者 龚晓燕 冯浩 +6 位作者 付浩然 陈龙 常虎强 刘壮壮 贺子纶 裴晓泽 薛河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2,77,共9页
基于光散射原理测定粉尘质量浓度只能定时定点手动检测,实时性差,且只能检测出粉尘质量浓度,并不能给出粒径分布范围。目前基于图像分析的粉尘颗粒检测研究主要是针对粉尘质量浓度或粒径分布进行单方面研究,并不能实现粉尘质量浓度和粒... 基于光散射原理测定粉尘质量浓度只能定时定点手动检测,实时性差,且只能检测出粉尘质量浓度,并不能给出粒径分布范围。目前基于图像分析的粉尘颗粒检测研究主要是针对粉尘质量浓度或粒径分布进行单方面研究,并不能实现粉尘质量浓度和粒径分布范围的同时检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分析的掘进工作面粉尘颗粒检测方法,探究图像特征与粉尘质量浓度、粒径分布间的关系。通过粉尘样本收集及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粉尘颗粒图像并获取采集图像时的粉尘质量浓度。编写粉尘样本图像处理算法,提取图像的灰度特征、纹理特征、几何特征相关参数。对提取的图像特征与实测粉尘质量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选取相关性较大的图像特征作为参数建立回归数学模型。提取粉尘颗粒对象像素点个数,结合转换系数,基于几何当量等效面积径计算粉尘粒径大小及分布范围。实验结果表明:实测粉尘质量浓度与建立的图像特征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数学模型计算值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2.37%,标准实测粒径与几何当量等效面积径得到的粒径分布间的最大相对误差为8.63%,平均相对误差为6.37%,验证了基于图像特征的粉尘质量浓度回归数学模型和基于几何当量等效面积径分布数学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粉尘质量浓度 粉尘粒径分布范围 图像分析 几何当量等效面积径 皮尔逊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惯性控制下风力机惯性支撑能力分析及等效惯量评估
5
作者 周涛 黄菊 +2 位作者 韩汝帅 胡秦然 权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15-1924,共10页
针对可再生能源高占比并网所引发的新型电力系统频率安全问题,风电机组多采用综合惯性控制为电力系统提供惯量及一次调频支撑.为更好地把握系统的惯量安全水平,保障电网频率稳定,首先对采用综合惯性控制的风电机组进行动态建模,根据风... 针对可再生能源高占比并网所引发的新型电力系统频率安全问题,风电机组多采用综合惯性控制为电力系统提供惯量及一次调频支撑.为更好地把握系统的惯量安全水平,保障电网频率稳定,首先对采用综合惯性控制的风电机组进行动态建模,根据风力机蕴含的动能及其对电网提供的频率支撑推导出风力机的有效惯量.然后,建立综合惯性控制下包含风力机的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得到风力机调频过程中有效惯性时间常数的解析式并进行惯性支撑能力分析.根据“等面积原理”推导出综合惯性控制下风力机参与调频过程的等效惯量评估方法,该方法能够对风力机提供的惯性支撑能力进行分析并给出量化结果.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分析了不同因素对风力机等效惯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风力发电 综合惯性控制 等效惯量 等面积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地空间长距离空气输送系统方案比较及优化研究
6
作者 黄琳 马江燕 +4 位作者 侯卫华 邓保顺 李安桂 卜宝芸 牛少峰 《暖通空调》 2024年第7期47-53,158,共8页
以某深地空间长距离送风系统为例,采用Ventsim软件计算了4种风量调节方案的系统风机风压与管道阻力的变化,提出了增加干管风机数量和改变进风竖井位置2种优化方法,分析了送风系统管网阻抗与等积孔面积的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送风系统... 以某深地空间长距离送风系统为例,采用Ventsim软件计算了4种风量调节方案的系统风机风压与管道阻力的变化,提出了增加干管风机数量和改变进风竖井位置2种优化方法,分析了送风系统管网阻抗与等积孔面积的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送风系统的管网阻抗和等积孔面积分别最大降低0.102 kg/m^(7)和0.030 m^(2),科学的送风方案既能满足风量需求,又能降低长距离送风系统的阻力,具有较好的节能与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空间 长距离 空气输送系统 方案比较 管网阻抗 等积孔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旧小区声环境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
7
作者 闫娅琪 赵彦博 齐伟民 《电声技术》 2024年第7期154-156,共3页
老旧小区内部建设年代较早,声环境形势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基于此,以吉林省长春市为例,选取4个不同建筑布局形式的老旧小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小区的不同范围设置多个监测点,同时对居民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对小区主要噪声源进行分析。基... 老旧小区内部建设年代较早,声环境形势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基于此,以吉林省长春市为例,选取4个不同建筑布局形式的老旧小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小区的不同范围设置多个监测点,同时对居民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对小区主要噪声源进行分析。基于噪声问题和居民对于不同声源的偏好性,提出长春市老旧小区室外声环境优化策略,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小区 室外声环境 声源 等效声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损伤效应的隧道二维渗流场解析及涌水量预测
8
作者 高启程 姜启武 +1 位作者 陈志杰 赖鹏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7-204,211,共9页
隧道圆周面涌水量是隧道工程的重要参数,以往研究未考虑隧道开挖损伤因素对渗流场的影响,而隧道施工会对围岩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考虑隧道开挖损伤的影响,推导了径向未注浆、径向欠注浆及径向完全注浆3种不同径向注浆型式下的隧道二维... 隧道圆周面涌水量是隧道工程的重要参数,以往研究未考虑隧道开挖损伤因素对渗流场的影响,而隧道施工会对围岩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考虑隧道开挖损伤的影响,推导了径向未注浆、径向欠注浆及径向完全注浆3种不同径向注浆型式下的隧道二维渗流场理论解析解,而后对隧道渗流场理论解析研究中常用的两种等代圆方法在矩形隧道中的适用性展开了探讨,并对隧道圆周面涌水量及衬砌外水压力的径向注浆参数展开敏感性分析,最后将隧道二维渗流场理论解析解与数值解对比。结果表明:隧道二维渗流计算模型能较好地反映隧道圆周面的涌水量;开挖损伤对隧道圆周面涌水量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对初支施作前的影响最大,对二衬施作后的影响程度最小;当径向注浆相对渗透系数k m/k g达到100,径向注浆相对厚度d g达到1.0倍的隧道内径r 0时,继续增大k m/k g或d g/r 0对降低隧道圆周面涌水量Q和拱顶衬砌外水压力p的效益将不再明显。研究成果可为不良地质岩层隧道的径向注浆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二维渗流场 解析解 涌水量 等效周长法 等效面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B 50057—2010建筑物等效面积计算的探讨
9
作者 钟静 林小杰 +3 位作者 钟梓瑞 彭超 龙如勇 耿刻靖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8期124-127,共4页
建筑物等效面积是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计算、防雷类别划分、雷击风险评估中需要计算的重要参数,对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和雷电风险评估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给出的建筑物等效面积的定义及计算... 建筑物等效面积是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计算、防雷类别划分、雷击风险评估中需要计算的重要参数,对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和雷电风险评估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给出的建筑物等效面积的定义及计算公式进行了探讨。通过文献解析,指出规范中需要修正的部分。对照规范中建筑物等效面积计算方法定义不明晰的部分补齐了缺省的计算公式,便于等效面积的精确计算和工程实际中标准的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B 50057—2010 建筑物等效面积 扩大宽度 计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枯汛分期的梯级水库间水位流量单值化研究
10
作者 曹磊 刘明 +1 位作者 扎西平措 冯国正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8期22-26,共5页
梯级水库间水文站受多种因素影响,水位流量关系确定难度大,采用连时序法建立水位流量关系对资料整编、水位流量关系应用等带来诸多不便。提出采用面积等效法,修正因断面形态变化引起的水位变化,以金沙江白鹤滩水文站为例,分别利用枯期... 梯级水库间水文站受多种因素影响,水位流量关系确定难度大,采用连时序法建立水位流量关系对资料整编、水位流量关系应用等带来诸多不便。提出采用面积等效法,修正因断面形态变化引起的水位变化,以金沙江白鹤滩水文站为例,分别利用枯期、汛期资料建立水位流量关系,从而实现枯期、汛期单值化处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切实可行,有利于流量测验、资料整编及应用。枯汛分期建立水位流量关系,为梯级水库间水文站,以及受其他因素影响的水文站的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库 水位流量关系 面积等效法 单值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古建筑群的等效雷击截受面积计算方法
11
作者 郝建新 徐其威 +1 位作者 李建科 王春明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3期149-152,共4页
为了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科学理念,实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综合性防雷设计,精确细致的防雷级别判定工作是做好古建筑群防雷保护的重中之重。该文给出一种古建筑群的等效雷击截受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以属于省级重点文... 为了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科学理念,实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综合性防雷设计,精确细致的防雷级别判定工作是做好古建筑群防雷保护的重中之重。该文给出一种古建筑群的等效雷击截受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以属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某古建筑群的防雷级别判定为例,计算古建筑群预计年均受雷击次数,可实现其防雷等级的判定,对古建筑群做一个精确细致的防雷级别判定,为同类古建筑群的防雷等级判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群 等效雷击截受面积 防雷等级 判定方法 预计年均受雷击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中煤矿区住区夏季热环境实测研究
12
作者 汤莉 张超群 《中外建筑》 2024年第2期116-122,共7页
文章选取湖南省娄底涟源市某煤矿区住宅区进行夏季热环境实测研究,通过实地热环境监测、结合问卷调研收集数据,基于热感觉投票、热舒适投票与生理等效温度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处于中性范围内,夏季热中性生理等效温度为2... 文章选取湖南省娄底涟源市某煤矿区住宅区进行夏季热环境实测研究,通过实地热环境监测、结合问卷调研收集数据,基于热感觉投票、热舒适投票与生理等效温度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处于中性范围内,夏季热中性生理等效温度为27.16℃,夏季热舒适生理等效温度为31.61℃,并提出改善住区热环境的设计策略,可通过增设屋面保温板、优化屋面构造层次,推广绿色屋顶和垂直绿化等措施改善热环境。影响住宅室内外热环境因素的温湿度的研究有助于改善居民夏季户外活动热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热环境 生理等效温度 煤矿区住区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淤泥区墩柱偏位病害分析及安全评估
13
作者 陈曦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9期96-100,共5页
为研究在深层淤泥区桥下施工对既有桥梁墩柱及桩基的影响,文中基于工程实例对既有桥梁的病害进行详细分析及安全评估,提出了墩柱偏位的分析方法及评估验算手段。以广东某座桥为背景,由于桥下河堤工程施工致使既有桥梁发生墩柱偏位、支... 为研究在深层淤泥区桥下施工对既有桥梁墩柱及桩基的影响,文中基于工程实例对既有桥梁的病害进行详细分析及安全评估,提出了墩柱偏位的分析方法及评估验算手段。以广东某座桥为背景,由于桥下河堤工程施工致使既有桥梁发生墩柱偏位、支座滑移等病害,基于专检报告数据推导出墩柱偏位及梁体滑移的实际数值,根据推导数据采用Midas Civil软件对偏位墩柱进行验算分析,结果表明7#墩在土压力作用下发生墩柱偏位,桩基抗弯承载能力已经不足,且已经进入弹塑性状态,无法满足安全通行要求,需要进行加固设计。此工程实例可为桥梁墩柱偏位分析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墩柱偏位 等效屈服弯矩 深层淤泥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防雷设计若干技术问题分析与讨论
14
作者 郁国卿 《现代建筑电气》 2024年第6期54-58,共5页
分析了超高层建筑在防雷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依据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要求,从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角度出发,通过总结长期以来从事的建设项目的机电顾问、建筑防雷施工图设计和防雷技术审查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超高层... 分析了超高层建筑在防雷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依据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要求,从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角度出发,通过总结长期以来从事的建设项目的机电顾问、建筑防雷施工图设计和防雷技术审查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超高层建筑防雷设计中关于地闪密度值取值、等效面积计算、防侧击与均压环设计、接地干线与接地端子位置选择等问题处理的技术意见,对超高层建筑的防雷接地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防雷 地闪密度 等效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WM波形等面积动态递推算法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宏 焦振宏 +1 位作者 周继华 李治典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64-267,共4页
基于等面积原理 ,提出了一种新型变频器 SPWM波形动态递推算法 ,分析了该波形的频谱特性 ,讨论了其谐波抑制能力。利用该算法研制成功的 1 0 k VA变频器实验结果表明 ,新算法计算量小 ,实时性强 。
关键词 变频调速 谐波 等面积算法 变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基地声纳探测范围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杨丽 蔡志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39-843,共5页
双基地声纳在一定程度上综合了单基地主动和被动声纳的优点,具有扩大探测范围的优势,但并不能够在全方位上都获得探测距离优势,在某些方位上甚至不如等效单基地声纳。在双基地声纳系统中,根据能量关系推导出双基地声纳系统最大可探测范... 双基地声纳在一定程度上综合了单基地主动和被动声纳的优点,具有扩大探测范围的优势,但并不能够在全方位上都获得探测距离优势,在某些方位上甚至不如等效单基地声纳。在双基地声纳系统中,根据能量关系推导出双基地声纳系统最大可探测范围的数学模型,并进一步定量分析了基线长度、等效半径与探测范围和各个方位上的探测距离的关系,提出了优势区域、优势角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不同情况下双基地声纳的几种优化使用配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双基地声纳 等效单基地声纳 等效半径 优势区域 优势角 探测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栓式变推力发动机性能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李娟 李江 +1 位作者 王毅林 秦飞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05-509,共5页
利用建立的等效喉部面积计算方法,确定了喉栓式变推力发动机中喉栓构型、喉栓位置、喉部面积之间的重要关系,比较了不同构型发动机推力调节性能的差异。针对喉栓介入后发动机内复杂波系、流动分离等非传统流动现象开展稳态数值模拟,预... 利用建立的等效喉部面积计算方法,确定了喉栓式变推力发动机中喉栓构型、喉栓位置、喉部面积之间的重要关系,比较了不同构型发动机推力调节性能的差异。针对喉栓介入后发动机内复杂波系、流动分离等非传统流动现象开展稳态数值模拟,预示了变推力过程中发动机的整体性能;并将计算的稳态平衡压强、推力与原理样机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较为一致,验证了变推力的可行性和数值模型的有效性。所得结论可为变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设计、试验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推力 固体火箭发动机 等效喉部面积 内流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调节能力的柴油机可调二级增压系统匹配方法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博 邓康耀 +1 位作者 崔毅 邢卫东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7-162,共6页
应用等效增压器概念对柴油机可调二级增压系统进行了理论研究.建立了可调二级增压系统的等效增压器模型,得到了基于旁通流量比的等效涡轮流通面积表达式和基于旁通流量比与涡轮焓降比的等效增压器效率的表达式.等效涡轮流通面积表达式... 应用等效增压器概念对柴油机可调二级增压系统进行了理论研究.建立了可调二级增压系统的等效增压器模型,得到了基于旁通流量比的等效涡轮流通面积表达式和基于旁通流量比与涡轮焓降比的等效增压器效率的表达式.等效涡轮流通面积表达式可用来分析可调二级增压系统的调节能力,并根据期望的调节能力匹配合适的高低压级涡轮增压器组合.等效增压器效率表达式从经济性角度给出了可调二级增压系统的匹配准则:排气能量分配与效率的相适应.最后,利用算例分析了可调二级增压系统的特性并介绍等效增压器概念在匹配与优化上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可调二级增压 等效增压器 涡轮流通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贴现的分段性 被引量:18
19
作者 何嘉梅 黄希庭 +1 位作者 尹可丽 罗扬眉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4-484,共11页
以延迟和相对延迟时间贴现的实验范式,用选择法、匹配法确定价值主观相等点,探讨时间贴现的分段性。三个实验和一个问卷调查发现,时间贴现具有分段性。被试的时间贴现有三次显著变化,表现为三个时段时间贴现心理状态的不同:从现在到未来... 以延迟和相对延迟时间贴现的实验范式,用选择法、匹配法确定价值主观相等点,探讨时间贴现的分段性。三个实验和一个问卷调查发现,时间贴现具有分段性。被试的时间贴现有三次显著变化,表现为三个时段时间贴现心理状态的不同:从现在到未来2周内规避损失、偏好风险、愿意短期等待,从未来2周起直到未来10年采取非补偿性策略、需求与风险并重、愿意长期等待,和从未来10年起直到未来50年规避风险、聊胜于无、不愿意等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贴现 时间贴现分段性 曲线下单位面积 价值主观相等点 跨期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层压板低速冲击和准静态压痕损伤等效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闫丽 安学锋 +2 位作者 蔡建丽 张代军 益小苏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1-75,共5页
通过对低速冲击试验和准静态压痕试验进行对比,获得了冲击能量(准静态压痕力)与层压板损伤面积、损伤宽度和凹坑深度的三组对应关系。分析表明,损伤面积、损伤宽度和凹坑深度均可作为损伤参数来建立低速冲击和准静态压痕损伤的等效性。... 通过对低速冲击试验和准静态压痕试验进行对比,获得了冲击能量(准静态压痕力)与层压板损伤面积、损伤宽度和凹坑深度的三组对应关系。分析表明,损伤面积、损伤宽度和凹坑深度均可作为损伤参数来建立低速冲击和准静态压痕损伤的等效性。当冲击能量或准静态压痕力达到一定值后,三组对应关系曲线上出现拐点,两类试验的拐点相差很小,且两类试验的变化趋势相同,初步说明了用准静态压痕试验替代低速冲击试验是可行的,同时在较低冲击能量(拐点值之前)下准静态压痕力近似等于相对应的冲击能量下冲击过程的最大接触力。对两类试验过程进行分析,准静态压痕试验的初始分层载荷较冲击试验稍低,但两类试验过程中载荷的变化趋势相同,进一步说明了低速冲击试验和准静态压痕试验损伤的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层压板 低速冲击 准静态压痕 损伤面积 损伤宽度 凹坑深度 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