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规模碱液电解制氢系统协调控制策略
1
作者 李立民 申屠磊璇 +3 位作者 夏杨红 冯启帆 曹莹 韦巍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4,共12页
在制氢基地中,多台并联的碱液电解槽协调控制共同参与可再生能源的调节是一种未来的主要趋势。然而,随时间变化的可再生能源会对碱液电解槽的温度产生影响,进而导致其额定功率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持续使用具有恒定下垂系数的下... 在制氢基地中,多台并联的碱液电解槽协调控制共同参与可再生能源的调节是一种未来的主要趋势。然而,随时间变化的可再生能源会对碱液电解槽的温度产生影响,进而导致其额定功率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持续使用具有恒定下垂系数的下垂控制器,可能会导致碱液电解槽之间出现不合理的功率分配。在现有研究中,这一问题很少被考虑到。为解决这一问题,针对含多台并联碱液电解槽的电解制氢系统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功率协调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碱液电解槽的等效电路模型,并绘制出最大电流-温度曲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温度驱动的下垂系数设置策略。控制系统会定期更新碱液电解槽的模型,并结合其温度实时计算下垂系数。然后,分析了所提控制策略对碱液电解槽热力学特性的影响。最后,在所搭建的电解制氢试验平台上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不同碱液电解槽之间合理的功率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台并联的碱液电解槽 自适应功率协同控制策略 等效电路模型 温度驱动 热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阴极羽流等离子体放电不稳定性二维仿真模型
2
作者 田丰 苗龙 +4 位作者 梁福文 宋家辉 何梓豪 武志文 王宁飞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8-1218,共11页
空心阴极放电过程中空间电势振荡会影响其工作性能,振荡过程产生的高能离子会对阴极孔产生溅射腐蚀,进而严重影响空心阴极的使用寿命。建立由质点网格(Particle-in-Cell,PIC)模型、振荡幅值模型与等效电路模型组成的一体化耦合模型来计... 空心阴极放电过程中空间电势振荡会影响其工作性能,振荡过程产生的高能离子会对阴极孔产生溅射腐蚀,进而严重影响空心阴极的使用寿命。建立由质点网格(Particle-in-Cell,PIC)模型、振荡幅值模型与等效电路模型组成的一体化耦合模型来计算空心阴极放电过程电势振荡特性。采用PIC模型计算不同放电电流、放电电压及气体流量下羽流等离子体放电特性,获得羽流的电势、等离子数密度、电场强度和电子温度等时均参数的空间分布。基于等离子体聚集与耗散理论,建立电势振荡幅值模型,根据计算得到的时均参数来预估空间电势振荡幅值。将等离子体时均参数以及电势幅值振荡参数作为输入参数,代入到空心阴极放电等效电路模型中,从而得到相应工况下的电势振荡波形图。通过和实验结果对比发现,所建立的一体化耦合模型能较好地预估空心阴极羽流等离子体电势振荡特性,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空心阴极稳定放电,提升空心阴极在轨工作时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阴极 质点网格模型 电势振荡 等效电路模型 等离子体聚集与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陶瓷棒介质阻挡放电分段模型等效参数预测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星亮 邱祁 +2 位作者 王若宇 邓焰 何湘宁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43,共6页
为实现对介质阻挡放电负载模型等效参数的有效预测,引入放电区域面积作为中间变量。以平行陶瓷棒为负载,通过Maxwell有限元仿真得到恒压静电场下的负载等效电容与放电区域的对应关系。结合恒压静电场下的电场分布,提出了放电区域逐步扩... 为实现对介质阻挡放电负载模型等效参数的有效预测,引入放电区域面积作为中间变量。以平行陶瓷棒为负载,通过Maxwell有限元仿真得到恒压静电场下的负载等效电容与放电区域的对应关系。结合恒压静电场下的电场分布,提出了放电区域逐步扩张下的气隙首次击穿电压、负载外加电压峰值及气隙放电维持电压的预估方法。进而,根据李萨如图形法求得各个工作点的功率。至此,建立起了放电区域同各个等效参数间的量化关系,并实现了对参数的预测。最后,对气隙间距为1,3,4mm的工况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气隙放电维持电压预测值在局部变化趋势上与实测值存在一定差异;放电功率、负载外加电压峰值预测结果与实测值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陶瓷棒 有限元分析 介质阻挡放电 等效电路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pice的RTD等效模型及其应用电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倩 任勇峰 沈三民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8年第3期131-135,共5页
简要介绍了RTD(共振隧穿二极管)的微分负阻特性及其等效电路,通过对实际AlAs/InxGa1-xAs/GaAs双势垒共振隧穿结构I-V曲线拟合,得出RTD的Pspice等效电路模型参数。采用Pspice软件建立了RTD的等效电路模型,并对其微分负阻特性进行了仿真,... 简要介绍了RTD(共振隧穿二极管)的微分负阻特性及其等效电路,通过对实际AlAs/InxGa1-xAs/GaAs双势垒共振隧穿结构I-V曲线拟合,得出RTD的Pspice等效电路模型参数。采用Pspice软件建立了RTD的等效电路模型,并对其微分负阻特性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与测试结果基本吻合。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RTD的基本应用电路:反相器、非门、与非门和或非门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表明,该类电路能够正确实现其逻辑功能。最后,对基于RTD的振荡电路进行了仿真,仿真频率与实际测试频率处于同一数量级。由于实测电路寄生参数如串联电阻、电容等的影响,仿真结果与测试结果稍有出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隧穿二极管 PSPICE 等效模型 应用电路 振荡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因数LCC谐振电路的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治国 谢运祥 袁兆梅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4-100,共7页
为了优化具电容型滤波器的LCC串并联谐振变换器的输入/输出性能,首先,基于傅里叶级数的动态相量法建立了LCC谐振电路的稳态数学模型,得到了等价电路.然后,在等价电路的基础上得到了反映变换器输入/输出性能的数学表达式.最后,提出一种基... 为了优化具电容型滤波器的LCC串并联谐振变换器的输入/输出性能,首先,基于傅里叶级数的动态相量法建立了LCC谐振电路的稳态数学模型,得到了等价电路.然后,在等价电路的基础上得到了反映变换器输入/输出性能的数学表达式.最后,提出一种基于Pareto的多目标遗传算法来对变换器的输入/输出性能进行优化.该算法采用包含密度信息的细粒度赋值策略,通过最小化目标函数获得了一组均匀分布的最优解集,可用于指导电路设计.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优化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并联谐振变换器 动态相量模型 等价电路 遗传算法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X型宽带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洪欣 黄丽玉 许媛媛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80-484,共5页
为了实现宽带复合左右手传输线,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反对称X型周期性左右手传输线结构.建立了结构的集总参数等效电路模型,并通过提取等效电路的元件值和S参数仿真,验证了传输线结构的谐振特性.采用参数反演算法对传输线结构的本构参数进... 为了实现宽带复合左右手传输线,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反对称X型周期性左右手传输线结构.建立了结构的集总参数等效电路模型,并通过提取等效电路的元件值和S参数仿真,验证了传输线结构的谐振特性.采用参数反演算法对传输线结构的本构参数进行了提取和分析,证实了该结构具有1.6GHz的带宽,其中在10.08~10.9GHz呈现左手特性,在9.3~10.08GHz呈现右手特性,属于宽带左右手传输线结构.最后,应用印刷电路板技术制作了X型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并利用平板波导系统对其S参数进行了测试,实验测试结果和仿真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所设计的左右手传输线结构的有效性.为宽带左右手传输线结构的设计和分析提供了一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左右手传输线 等效电路 宽带 平板波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耦合带状线带通滤波器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于正永 何晓凤 唐万春 《无线电工程》 2019年第2期159-161,共3页
传输线理论分析法由于未考虑到滤波器中不连续性结构所带来的传输损耗,往往其分析结果不够准确。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平行耦合带状线带通滤波器的分析方法。在已获得的带状线不连续性等效电路模型基础上,运用传输线基本理论推... 传输线理论分析法由于未考虑到滤波器中不连续性结构所带来的传输损耗,往往其分析结果不够准确。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平行耦合带状线带通滤波器的分析方法。在已获得的带状线不连续性等效电路模型基础上,运用传输线基本理论推导出了附加开路线的平行耦合带状线传输矩阵计算公式,将平行耦合带状线带通滤波器等效成单根带状传输线子网、阶梯跳变子网以及附加开路线的平行耦合带状线子网的级联,通过上述多个级联子网的传输矩阵相乘得到该滤波器的散射参数。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与IE3D软件仿真结果吻合较好,且该滤波器散射参数的平均误差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耦合带状线 带通滤波器 等效电路模型 不连续性 散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析非均匀厚度1-3型压电复合材料换能器性能的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孙瑛琦 曾德平 +6 位作者 张春杨 许佳琪 张菁霓 龚洋 何倩 高雪梅 杨增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5-79,共5页
非均匀厚度1-3型压电复合材料可用于制作宽带压电换能器,已广泛应用于水浸无损探伤、声波测井以及超声成像等领域。为分析该换能器的振动及其性能,提出了一种并联振子等效电路模型,将非均匀厚度1-3型压电复合材料换能器看成并联的谐振... 非均匀厚度1-3型压电复合材料可用于制作宽带压电换能器,已广泛应用于水浸无损探伤、声波测井以及超声成像等领域。为分析该换能器的振动及其性能,提出了一种并联振子等效电路模型,将非均匀厚度1-3型压电复合材料换能器看成并联的谐振器阵列,采用三维厚度伸缩振动模型对单个谐振器单元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了非均匀厚度1-3型压电复合材料换能器的阻抗计算公式;为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设计并制作了一个平凹的1-3型压电复合材料换能器;实验结果显示,并联振子等效电路模型能准确的分析非均匀厚度1-3型压电复合材料片的性能。结果表明,非均匀厚度换能器带宽的主要是由压电片的厚度差异决定,研究结果可为非均匀厚度宽带换能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厚度 1-3型压电复合材料 并联振子等效电路模型 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