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域近场测量的间接频域算法和直接时域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胡鸿飞 高雪 傅德民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18,共5页
时域近远场变换是时域近场天线测量的关键技术。本文对时域近远场变换的间接频域算法和直接时域算法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针对开口矩形波导天线的时域近场测量 ,选取时空采样参数和内插公式 ,用两种算法计算时域远场方向图 ,分析周期... 时域近远场变换是时域近场天线测量的关键技术。本文对时域近远场变换的间接频域算法和直接时域算法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针对开口矩形波导天线的时域近场测量 ,选取时空采样参数和内插公式 ,用两种算法计算时域远场方向图 ,分析周期性、时域混叠问题和扫描面截断效应 ,在相互比较和验证的基础上 ,指出两者的优、缺点及适用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近场测量 时空取样 FFT 时域混叠 截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TDA传感技术的空间分辨率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贾振安 徐成 +1 位作者 刘颖刚 尉婷 《光电技术应用》 2014年第6期43-45,50,共4页
空间分辨率是BOTDA传感系统的一个重要参数,其主要取决于泵浦脉冲光的宽度。为了提高BOTDA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在不改变泵浦脉冲光宽度的情况下,采用螺旋式盘绕传感光纤的方法,分析了布里渊散射传感原理,理论上分析采用螺旋式盘绕光纤对... 空间分辨率是BOTDA传感系统的一个重要参数,其主要取决于泵浦脉冲光的宽度。为了提高BOTDA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在不改变泵浦脉冲光宽度的情况下,采用螺旋式盘绕传感光纤的方法,分析了布里渊散射传感原理,理论上分析采用螺旋式盘绕光纤对提高实际测量空间分辨率的影响。实验中泵浦脉冲光宽度为10 ns,BOTDA系统采样间隔为0.4 m。采用1 m长螺旋式盘绕传感光纤监测0.5 m管线轴向温度分布,监测空间分辨率为0.5 m。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螺旋式盘绕光纤更有利于提高监测管线温度场的空间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辨率 采样间隔 螺旋式盘绕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欠采样太赫兹时域光谱成像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佘荣斌 刘文权 +4 位作者 周志盛 鲁远甫 董玉明 焦国华 吕建成 《集成技术》 2016年第5期49-58,共10页
文章针对传统太赫兹时域光谱成像技术存在的扫描时间长以及数据存储量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空间欠采样太赫兹时域光谱成像方法。首先通过扫描电机获得目标非等间隔欠采样信号,然后利用压缩感知方法来重构缺失像素点的... 文章针对传统太赫兹时域光谱成像技术存在的扫描时间长以及数据存储量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空间欠采样太赫兹时域光谱成像方法。首先通过扫描电机获得目标非等间隔欠采样信号,然后利用压缩感知方法来重构缺失像素点的太赫兹信息。实验结果显示,当压缩比为0.5时,所重构的太赫兹信号与全采样条件下的信号相关性可达99.95%。通过对压缩重建图像的显示分析,时域图像中的缓变区域和频谱成像中的低频信号恢复效果较好。该方法为快速太赫兹光谱成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时域光谱成像 压缩感知 空间欠采样 压缩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st⁃DTW的空间域等间隔采样序列的相似性研究
4
作者 郑祥爱 刘文波 +3 位作者 蔡超 徐梦莹 王平 姚楠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8-142,共5页
针对轨道几何参数检测数据为空间域等间隔采样序列的特性,将快速动态时间规整的方法引入到空间域中,研究单边轨距与曲率之间数据变化趋势的相似性。首先利用S⁃G滤波器对单边轨距进行数据平滑,根据最佳线性相关度选取滤波器的滑动窗口长... 针对轨道几何参数检测数据为空间域等间隔采样序列的特性,将快速动态时间规整的方法引入到空间域中,研究单边轨距与曲率之间数据变化趋势的相似性。首先利用S⁃G滤波器对单边轨距进行数据平滑,根据最佳线性相关度选取滤波器的滑动窗口长度和多项式拟合阶次;然后利用快速动态时间规整方法计算归一化数据平滑后的单边轨距与归一化曲率的动态规整距离,实现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度量。结果表明,健康样本与故障样本中的单边轨距与曲率的动态规整距离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该相似性研究在故障判别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相似性 数值模拟 轨道几何参数 快速动态时间规整 空间域等间隔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