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6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neralized degradation reliability model considering phase transition
1
作者 ZHANG Ao WANG Zhihua +1 位作者 WU Qiong LIU Chengru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2年第3期748-758,共11页
Aiming to evaluate the reliability of phase-transition degrading systems,a generalized stochastic degradation model with phase transition is constructed,and the corresponding analytical reliability function is formula... Aiming to evaluate the reliability of phase-transition degrading systems,a generalized stochastic degradation model with phase transition is constructed,and the corresponding analytical reliability function is formulated under the concept of the first hitting time.The phase-varying stochastic property and the phase-varying nonlinearity are considered simultaneously in the proposed model.To capture the phase-varying stochastic pro-perty,a Wiener process is adopted to model the non-monotonous degradation phase,while a Gamma process is utilized to model the monotonous one.In addition,the phase-varying non-linearity is captured by different transformed time scale functions.To facilitate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sed model,identification of phase model type and estimation of model parameters are discussed,and the initial guesses for parameters optimization are also given.Based on the constructed model,two simulation studies are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analytical reliability function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model misspecification.Finally,a practical case study is conducted for illus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GRADATION phase transition RELIABILITY stochastic process NONLINEAR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送丝速度对镁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过程熔滴过渡行为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马超 刘云浩 +3 位作者 李鹏 夏佩云 赵艳秋 占小红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1-76,共6页
针对镁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稳定性提升需求,开展了复合激光焊接过程熔滴过渡行为实时监测试验,对比分析了激光–MIG复合焊接与传统MIG焊接过程的熔滴过渡行为,并研究了送丝速度对熔滴形态与过渡频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激光热源的... 针对镁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稳定性提升需求,开展了复合激光焊接过程熔滴过渡行为实时监测试验,对比分析了激光–MIG复合焊接与传统MIG焊接过程的熔滴过渡行为,并研究了送丝速度对熔滴形态与过渡频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激光热源的加入可以有效提升电弧焊接熔滴过渡稳定性,当电弧功率达到2400 W左右时,镁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过程中熔滴呈滴状过渡。送丝速度的改变对熔滴过渡形式无显著影响,但送丝速度的增大有助于压缩电弧,提升熔滴过渡的稳定性;此外,送丝速度过大极易导致熔滴尺寸过大、熔滴过渡频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MIG复合焊接 镁合金 熔滴过渡行为 图像处理 送丝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激光预置铜层钛钢接头成形与组织
3
作者 朱明 祁先刚 +1 位作者 张宗智 石玗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6,88,共10页
钛钢复合板在爆炸成形过程中会产生局部未熔合等缺陷,目前采用电弧焊修复时精度、质量与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主要难点集中在钢表面铜过渡层的高质量制备方面.为此提出采用半导体激光同轴送粉的方法精确成形铜过渡层,并在铜层表面TIG熔... 钛钢复合板在爆炸成形过程中会产生局部未熔合等缺陷,目前采用电弧焊修复时精度、质量与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主要难点集中在钢表面铜过渡层的高质量制备方面.为此提出采用半导体激光同轴送粉的方法精确成形铜过渡层,并在铜层表面TIG熔覆钛层实现复合板的局部修复,采用半导体激光熔覆试验系统,分析了激光功率、送粉速率、扫描速度对铜层熔覆成形参数及微观组织的影响,并在铜层表面继续TIG熔覆钛层,工艺优化后得到了成形良好的Ti-Cu-Fe接头并对接头进行了微观组织测试与性能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半导体激光可以实现铜层熔覆厚度的精确控制,厚度范围为0.236~0.462 mm;从Cu-Fe接头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EDS)可以发现,通过铜层厚度的控制,上表面区域的Fe元素含量明显减小,有利于减少脆硬的Fe-Ti金属间化合物生成;TIG堆焊钛层后,接头主要以CuTi2金属间化合物为主,接头平均抗剪强度为194MPa,接头断裂方式为脆性断裂.创新点:(1)通过半导体激光熔覆可以在钢基材表面实现铜熔覆层成形的精确控制(2)激光熔覆的Cu层厚度能满足TIG堆焊钛层对熔深的要求,接头以CuTi2金属间化合物为主,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钢复合板 Cu过渡层 激光熔覆 同轴送粉 熔覆成形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SiC微纳力学性能测试与材料去除机制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敬谦 柴鹏 +1 位作者 耿宝龙 曹国立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15,共8页
单晶SiC是第三代半导体的核心材料,广泛应用于微/纳机电系统、传感器和柔性电子器件的组件制备。单晶SiC的微纳力学性能与宏观尺度下不同,表现出显著的尺寸效应,而且其硬度高、脆性强,导致微纳加工效率低、成本高、质量差。研究单晶SiC... 单晶SiC是第三代半导体的核心材料,广泛应用于微/纳机电系统、传感器和柔性电子器件的组件制备。单晶SiC的微纳力学性能与宏观尺度下不同,表现出显著的尺寸效应,而且其硬度高、脆性强,导致微纳加工效率低、成本高、质量差。研究单晶SiC的微纳力学性能与材料去除机制是实现高效、高精度微纳加工,进而提高器件功能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总结了微纳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归纳了微纳加工材料去除机制类型,综述了试验与模拟研究微纳加工材料去除机制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单晶SiC微纳加工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加工 脆塑转变 材料去除 力学行为 分子动力学 单晶S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宇宙优化算法的超声信号估计方法
5
作者 王大为 高新怡 +2 位作者 解郁欣 李尚璋 敖博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9-53,共5页
为解决超声无损检测中微弱超声检测信号回波渡越时间估计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元宇宙优化(MVO)算法的超声检测信号渡越时间参数估计方法。首先,通过构建超声信号的高斯卷积模型,将渡越时间参数估计的问题转化为函数优化问题;然后,运用... 为解决超声无损检测中微弱超声检测信号回波渡越时间估计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元宇宙优化(MVO)算法的超声检测信号渡越时间参数估计方法。首先,通过构建超声信号的高斯卷积模型,将渡越时间参数估计的问题转化为函数优化问题;然后,运用多元宇宙优化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从而实现渡越时间参数的准确估计。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方法估计信噪比为-10dB的微弱超声检测信号参数时,均方误差和估计信噪比分别为0.0003和7.8241,该处理结果显著优于小波变换和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可实现对渡越时间参数的准确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宇宙优化算法 高斯卷积模型 超声信号处理 超声检测 余弦相似度 渡越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护理风险分层筛查指标的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曾美玲 刘娟 +2 位作者 丁雯 王茹 张紫莹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护理风险分层筛查指标,为该类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风险分层评估提供依据。方法: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理论框架,采用文献分析法、研究小组讨论、德尔菲法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护理风险分层筛查指... 目的: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护理风险分层筛查指标,为该类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风险分层评估提供依据。方法: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理论框架,采用文献分析法、研究小组讨论、德尔菲法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护理风险分层筛查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ABC分类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和风险等级,并进行预调查。结果:共完成两轮专家函询,专家积极程度分别为88.89%、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2、0.93,第2轮专家函询一级和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77、0.130(P<0.05),预调查修改1项指标,最终确定3个一级指标(疾病生理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和治疗因素),18个二级指标。结论:构建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护理风险分层筛查指标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有效识别不同风险程度的患者,为实施分层、分级的延续护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风险分层筛查 延续护理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施工人员日常行为数据的轨道交通工程现场安全状态评价与管理 被引量:1
7
作者 尹大伟 韩翔宇 +2 位作者 朱梅 肖喜猛 胡文发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74,80,共8页
[目的]轨道交通工程具有参与人员众多和影响因素复杂等特点,安全管理一直是难点。数字化技术应用为提升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水平提供了新思路。因此通过数字化技术采集施工人员日常行为数据,并基于此研究轨道交通工程的现场安全管... [目的]轨道交通工程具有参与人员众多和影响因素复杂等特点,安全管理一直是难点。数字化技术应用为提升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水平提供了新思路。因此通过数字化技术采集施工人员日常行为数据,并基于此研究轨道交通工程的现场安全管理。[方法]介绍了轨道交通工程数据采集系统的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方法。通过所采集的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人员的考勤和现场行为等实时数据,应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施工人员日常行为数据与施工安全管理的关系,进一步通过系统聚类方法和多维尺度方法分析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状态。通过实际应用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结合该工程情况给出了可行的安全管理建议。[结果及结论]现场施工人员的日常行为与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状态直接相关;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培训等是影响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状态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施工人员现场行为进行管理可提升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生产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工程 安全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氢增压过程超临界动态转变热物性实验研究
8
作者 张春伟 宋坤 +3 位作者 余海帅 郭嘉翔 陈静 李山峰 《低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通过测试液氢储罐内部的压力和温度场信息,实现超临界转变过程氢物性的间接测量,同时对增压氢气的温度和压力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超临界区域,温度和压力的微弱变化也会导致氢热物性发生较大改变。当温度保持不变而压力增加时,密... 通过测试液氢储罐内部的压力和温度场信息,实现超临界转变过程氢物性的间接测量,同时对增压氢气的温度和压力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超临界区域,温度和压力的微弱变化也会导致氢热物性发生较大改变。当温度保持不变而压力增加时,密度、比热容、导热和黏度等参数都有增加的趋势;但当压力保持不变而温度增加时,液氢储罐底部的过冷区域热物性差异较小,而顶部超临界区域物性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氢 增压 超临界转变 热物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高落差缓爬坡供水工程水锤防护研究
9
作者 袁丽贤 申丽霞 +4 位作者 吴建华 张玉胜 成一雄 唐渊 李千禧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5-119,共5页
为了解决长距离、高落差、缓爬坡的供水工程中存在的水锤问题,基于特征线法,使用PIPENET软件建立实际工程供水管路的水锤计算模型,对水力过渡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在使用液控蝶阀和空气罐联合防护未实现经济运行的基础上,采用了超压泄压... 为了解决长距离、高落差、缓爬坡的供水工程中存在的水锤问题,基于特征线法,使用PIPENET软件建立实际工程供水管路的水锤计算模型,对水力过渡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在使用液控蝶阀和空气罐联合防护未实现经济运行的基础上,采用了超压泄压阀和空气罐联合防护,探讨了超压泄压阀的布设方式和空气罐的工作原理。结果表明,液控蝶阀、超压泄压阀和空气罐联合防护是解决长距离、缓爬坡、首尾两端高落差特点供水工程水锤问题的有效手段,超压泄压阀安装在高落差与缓爬坡衔接处是削弱管路正负压最有效的布设方式,同时超压泄压阀和空气罐联合防护相比空气罐并联防护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工程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锤防护 超压泄压阀 空气罐 水力过渡过程 高落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道岔滑床板结构优化及应用研究
10
作者 吕文昊 陈鹏 +3 位作者 段玉振 费维周 段海滨 辛涛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3,共5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道岔区焊接式滑床板方案发生的压舌断裂、台板与底板脱焊、转换失效,整铸滑床板方案铸造工艺复杂,易出现夹渣、缩松、废品率相对较高、传统的滑床板涂油养护方式岔区养护维修工作量较大、轨行区污染严重、侵蚀扣件垫板...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道岔区焊接式滑床板方案发生的压舌断裂、台板与底板脱焊、转换失效,整铸滑床板方案铸造工艺复杂,易出现夹渣、缩松、废品率相对较高、传统的滑床板涂油养护方式岔区养护维修工作量较大、轨行区污染严重、侵蚀扣件垫板、影响垫板的耐久性等问题。从结构设计、铸造工艺、降低表面摩擦系数、无损检测等方面对滑床板的设计、生产、检测各关键环节进行优化改进。通过理论分析及室内试验,验证新型整铸滑床板的可靠性及优异性,并进行在线试铺。结果表明,提出的新型整铸滑床板大幅降低了道岔区养护维修工作量,且养护维修便利性增强,对今后道岔板的优化设计及病害整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滑床板 结构优化 铸造工艺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型稀土精矿工艺矿物学及气氛焙烧-稀硫酸浸出分离稀土矿物研究
11
作者 王亮 辛文彬 +4 位作者 李文博 邓永春 张小龙 姜银举 李健飞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17,共5页
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针对某混合型稀土精矿提出了气氛焙烧-稀硫酸浸出的分离工艺。结果表明:混合型稀土精矿REO品位48.23%,主要矿相结构由氟碳铈矿、独居石、磷灰石、萤石构成,稀土元素主要赋存于氟碳铈矿与独居石中;混合型稀土精... 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针对某混合型稀土精矿提出了气氛焙烧-稀硫酸浸出的分离工艺。结果表明:混合型稀土精矿REO品位48.23%,主要矿相结构由氟碳铈矿、独居石、磷灰石、萤石构成,稀土元素主要赋存于氟碳铈矿与独居石中;混合型稀土精矿在空气/氩气气氛下焙烧,独居石、磷灰石和萤石物相均未发生明显变化,物相转变的差异性主要由氟碳铈矿的反应造成。空气下氟碳铈矿转变过程为CeFCO_(3)→Ce_(7)O_(12)→Ce_(11)O_(20)→CeO_(2),氩气下氟碳铈矿转变过程为CeFCO_(3)→Ce_(7)O_(12)、Th_(0.5)Ce_(0.5)O_(1.84)→CeOF。稀土精矿经500℃空气气氛焙烧后稀硫酸浸出,F-REO、P-REO浸出率分别为86.67%、1.70%,700℃氩气气氛焙烧后对应的F-REO、P-REO浸出率分别为75.97%、13.33%,2种浸出渣中F-REO、P-REO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6.92%、26.02%和11.86%、21.81%,浸出渣均以独居石物相为主,通过气氛焙烧-稀硫酸浸出工艺达到了有效分离氟碳铈矿与独居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氟碳铈矿 独居石 混合型稀土精矿 工艺矿物学 气氛焙烧 矿相转变 硫酸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管道停输过程温压及相态变化规律预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欣泽 孙晨 +5 位作者 刘晓飞 邹炜杰 姜星宇 郭良辉 董宝军 邢晓凯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3-152,共10页
不同于原油、天然气管道,超临界CO_(2)管道在停输过程中,需要关注温度和压力共同作用下的CO_(2)相态变化。掌握停输过程管道各位置流体温压变化关系、初始气化工况点和气化程度,对实现管道安全状态预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石油天然... 不同于原油、天然气管道,超临界CO_(2)管道在停输过程中,需要关注温度和压力共同作用下的CO_(2)相态变化。掌握停输过程管道各位置流体温压变化关系、初始气化工况点和气化程度,对实现管道安全状态预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百万吨级超临界CO_(2)管道示范工程KB CO_(2)管道,建立了管道水力热力模型并求解,获得了管道停输后全线压力、温度、密度、持液率及相态变化规律,发现流体密度值与单位温降对应的压降值存在正相关性。基于Peng-Robinson状态方程,得到流体气化前压力、温度和密度变化的函数表达式,该温压关系在CO_(2)相图中为相态迁移路径线的斜率值。该值主要受流体密度影响,流体密度500 kg/m^(3)、650 kg/m^(3)和800 kg/m^(3)对应的斜率值分别为0.213、0.325和0.473。同时,给出了流体初始气化时的温压计算公式和气化后持液率变化预测公式。CO_(2)相图中相态迁移路径线与气液平衡线的交点即为流体初始气化压力和温度点。CO_(2)流体气化后,压力和温度状态点将沿着气液平衡线移动,直到温度降至管道周围土壤环境温度。采用OLGA软件对推导出的计算公式进行了验证,计算值与模拟值的误差在±4.00%以内,说明公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最后应用公式对示范工程停输过程安全状态进行了预测,发现管道起点发生气化时的压力最高,为避免管道任意点发生气化,需在管道压力降至7.0 MPa前进行再启动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 管道输送 停输过程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金属过渡焊接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岳彩月 卜峰 +3 位作者 罗添元 郝瑞 王东阳 王雷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为研究铝合金材料焊接变形程度与焊接方式之间的关系,特进行此项研究,旨在探索不同焊接工艺对铝合金焊接变形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比CMT(冷金属过渡焊接技术)与熔化极MIG(惰性气体保护焊)技术的焊接性能,详细论述了CMT焊接工艺的... [目的]为研究铝合金材料焊接变形程度与焊接方式之间的关系,特进行此项研究,旨在探索不同焊接工艺对铝合金焊接变形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比CMT(冷金属过渡焊接技术)与熔化极MIG(惰性气体保护焊)技术的焊接性能,详细论述了CMT焊接工艺的特点及其应用。实验过程中,针对厚度为3 mm和8 mm的铝板,分别采用CMT和MIG两种焊接工艺进行焊接,并观察记录焊接变形情况。[结果及结论]对于厚度为3 mm的铝板,使用CMT焊接后铝板几乎没有变形,而使用MIG焊接后铝板出现了4 mm焊接变形;对于厚度为8 mm的铝板,虽然两种焊接工艺均会产生一定的变形,但CMT焊接后的变形量明显小于MIG焊接后的变形量。此外,使用CMT和MIG焊接工艺均能形成均匀美观的焊缝,且焊缝熔深均为0.5 mm,无显著差异。因此,CMT焊接工艺在控制铝合金焊接变形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适用于对焊接变形要求较高的铝合金零部件的焊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车辆 冷金属过渡焊接技术 惰性气体保护焊 焊接工艺 焊接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引水电站多调压井输水系统的水力过渡过程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结少鹏 乔艳伟 +1 位作者 刘东虎 楚士冀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5-198,34,共5页
基于长距离引水电站工程的基本特点,通过对比计算说明了长距离输水隧洞沿线的调压井并不是越多越好,适当减少调压井数量可以缩短输水系统的波动时间;通过分析蜗壳压力波动的影响因素,指出了蜗壳压力波动的中短周期对机组日常运行的重要... 基于长距离引水电站工程的基本特点,通过对比计算说明了长距离输水隧洞沿线的调压井并不是越多越好,适当减少调压井数量可以缩短输水系统的波动时间;通过分析蜗壳压力波动的影响因素,指出了蜗壳压力波动的中短周期对机组日常运行的重要性,并推导了蜗壳压力波动中短周期公式。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所提分析方法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引水 水电站 调压井 蜗壳压力 水力过渡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引水上平段最小压力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15
作者 李敏 蔡付林 +1 位作者 周建旭 马朵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2,共7页
抽水蓄能系统引水上平段的布置设计与水力优化是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抽水蓄能系统水力过渡过程的数学模型,并系统探究引水上平段直径、长度及坡度对上平段末顶部最小压力的综合影响,拟合得到了引水上平段末顶部最... 抽水蓄能系统引水上平段的布置设计与水力优化是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抽水蓄能系统水力过渡过程的数学模型,并系统探究引水上平段直径、长度及坡度对上平段末顶部最小压力的综合影响,拟合得到了引水上平段末顶部最小压力的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的布置特性,适当增大上平段直径、缩短上平段长度和增加上平段坡度有利于改善上平段末顶部最小内水压力,并阐明了相应的影响机理;基于多参数回归拟合分析,揭示了引水上平段3个参数与上平段末压力极值近似呈线性关系,其中上平段末最小压力极值受坡度影响较大,直径及长度的影响次之,相关结论可为抽水蓄能电站引水上平段的水力优化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水力过渡过程 上平段末最小压力 回归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IZ理论的搅拌摩擦焊工艺装备优化方案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林 王世君 +2 位作者 耿明 范明保 魏宏迪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1,56,共5页
[目的]搅拌摩擦焊是新一代焊接技术的重要工艺。为解决搅拌摩擦焊存在的焊接质量缺陷问题,应对搅拌摩擦焊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其工艺装备的优化方案。[方法]对搅拌摩擦焊的工作机理进行研究,得到搅拌摩擦焊4类常见的质量缺陷类型。... [目的]搅拌摩擦焊是新一代焊接技术的重要工艺。为解决搅拌摩擦焊存在的焊接质量缺陷问题,应对搅拌摩擦焊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其工艺装备的优化方案。[方法]对搅拌摩擦焊的工作机理进行研究,得到搅拌摩擦焊4类常见的质量缺陷类型。基于TRIZ(萃智)理论,对焊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质量缺陷进行了问题分析,得到搅拌摩擦焊质量缺陷的3对技术矛盾。查询TRIZ理论的矛盾矩阵,根据矛盾矩阵提示的发明创新原理,对搅拌摩擦焊现有的焊接工艺及焊接工器具进行了优化,提出了搅拌头轴肩结构优化、搅拌头结构优化、金属保温圈罩优化3个优化方案。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这3个优化方案进行了比选,得到最佳优化方案。[结果及结论]最佳优化方案为搅拌头轴肩结构优化方案。该方案能有效克服搅拌摩擦焊的焊接质量缺陷,提高焊接质量,且能提高焊接加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车辆 车体焊接 搅拌摩擦焊 工艺装备优化 萃智理论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ing the fracture strain of graphite materials by in-situ porosity introduction by two-step sintering
17
作者 GU Shi-jia CHEN Han-lin +3 位作者 WANG Jun-zhuo LU Xiao-fang WANG Lian-jun JIANG Wan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3-716,共14页
High-performance graphite materials have important roles in aerospace and nuclear reactor technologies because of their outstanding chemical stability and high-temperature performance.Their traditional production meth... High-performance graphite materials have important roles in aerospace and nuclear reactor technologies because of their outstanding chemical stability and high-temperature performance.Their traditional production method relies on repeated impregnation-carbonization and graphitization,and is plagued by lengthy preparation cycles and high energy consumption.Phase transition-assisted self-pressurized selfsintering technology can rapidly produce high-strength graphite materials,but the fracture strain of the graphite materials produced is poor.To solve this problem,this study used a two-step sintering method to uniformly introduce micro-nano pores into natural graphite-based bulk graphite,achieving improved fracture strain of the samples without reducing their dens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Using natural graphite powder,micron-diamond,and nano-diamond as raw materials,and by precisely controlling the staged pressure release process,the degree of diamond phase transition expansion was effectively regulated.The strain-to-failure of the graphite samples reached 1.2%,a 35%increase compared to samples produced by fullpressure sintering.Meanwhile,their flexural strength exceeded 110 MPa,and their density was over 1.9 g/cm^(3).The process therefore produced both a high strength and a high fracture strain.The interface evolution and toughening mechanism during the two-step sintering process were investigated.It is believed that the micro-nano pores formed have two roles:as stress concentrators they induce yielding by shear and as multi-crack propagation paths they significantly lengthen the crack propagation path.The two-step sintering phase transition strategy introduces pores and provides a new approach for increasing the fracture strain of brittle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performance graphite Phase transition control Two-step sintering process Fracture strain IN-SIT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蛋模拟胃肠道消化物对HepG2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机制
18
作者 张研 朱进 +4 位作者 朱悦 王晶 赵怡欣 何立超 靳国锋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114,共10页
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是肿瘤扩散的重要过程。为了探究摄食皮蛋对HepG2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机制,利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研究皮蛋模拟胃肠道消化物(preserved eggs simulated gastrointestinal digests,PESD)对HepG2... 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是肿瘤扩散的重要过程。为了探究摄食皮蛋对HepG2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机制,利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研究皮蛋模拟胃肠道消化物(preserved eggs simulated gastrointestinal digests,PESD)对HepG2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规律;并通过Western blot法测定PESD对HepG2细胞中细胞迁移和侵袭相关因子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研究PESD对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PESD是以时间-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HepG2细胞的迁移,在72 h时,4 mg/mL PESD实验组细胞迁移率仅为空白对照组的1/3;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HepG2细胞的侵袭,PESD为4 mg/mL时,HepG2细胞穿过膜的细胞数仅为20.33±3.06个,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研究发现,摄食皮蛋对HepG2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机制是PESD通过降低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再通过增加HepG2细胞中E-cadherin基因表达,降低N-cadherin和Vimentin基因表达,抑制HepG2细胞中EMT的过程增加细胞间的黏附性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和9的表达来减少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的降解,从而抑制HepG2细胞迁移和侵袭。希望研究可为探究皮蛋的健康功效帮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蛋 HEPG2细胞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上皮-间充质转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蓄机组转速-开度联合调节变负荷过程三维水力特性
19
作者 王庭政 曹中成 +5 位作者 曹坦坦 于楚翘 赵艺淋 周一博 周大庆 阚阚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2-186,共5页
抽水蓄能电站为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供重要支撑作用,而抽水蓄能机组的灵活调节能力是有效发挥电站功能的关键保证。可变速抽蓄机组的变速运行能力不仅可提高机组水轮机工况的宽负荷运行效率,同时还可增加机组水泵工况下的... 抽水蓄能电站为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供重要支撑作用,而抽水蓄能机组的灵活调节能力是有效发挥电站功能的关键保证。可变速抽蓄机组的变速运行能力不仅可提高机组水轮机工况的宽负荷运行效率,同时还可增加机组水泵工况下的自动调频能力,但变速和活动导叶联合调节对机组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为此,基于抽蓄电站变速运行控制策略,开展了可变速抽蓄机组转速与活动导叶开度同步变化的变负荷过渡过程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三维非定常流场演变及压力脉动特性。结果表明,流量、力矩变化受活动导叶开度变化规律影响显著;尾水管在变速过程流场紊乱,是影响机组安全稳定的主要因素;机组各部件均受到机组变转速过程中转轮与活动导叶动静干涉的影响,机组转速变化对无叶区的压力波动具有较大影响,同时诱导了尾水管区域较为显著的压力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水泵水轮机 数值模拟 过渡过程 流动特性 压力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超高密度磁存储磁化跃迁噪声的约束编码
20
作者 罗可 李桅 +6 位作者 蹇雨根 高宏宇 张克政 廖彦哲 吴宇飞 陈进才 卢萍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3-492,共10页
随着磁存储记录密度的提高,记录位间距减小,磁化跃迁噪声显著提高,由此极大地影响回读信号质量.为了降低超高密度磁存储系统记录图案磁化跃迁噪声的干扰,本文分析研究了磁化跃迁噪声对回读信号质量的影响,提出了限制连续跃迁的最大跃迁... 随着磁存储记录密度的提高,记录位间距减小,磁化跃迁噪声显著提高,由此极大地影响回读信号质量.为了降低超高密度磁存储系统记录图案磁化跃迁噪声的干扰,本文分析研究了磁化跃迁噪声对回读信号质量的影响,提出了限制连续跃迁的最大跃迁游程长度受限(Maximum Transition Run,MTR)约束编码MTR(j=1),与允许连续跃迁的约束编码MTR(j=2)和MTR(j=3)相比,可有效抑制磁化跃迁噪声.通过实验测试了回读信号的检测效果,当信噪比为12 dB时,与MTR(j=2)、MTR(j=3)相比,MTR(j=1)相对误码率分别降低了约30%和60%,证实了限制连续跃迁约束编码MTR(j=1)的数据检测可靠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密度磁存储 磁化跃迁噪声 约束编码 读写过程 均衡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