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纳米碳酸钙(CaCO_3)浸渍改性工艺对竹浆纤维(BPF)进行改性,并采用真空辅助树脂浸注(VARI)技术制备纳米浸渍改性竹浆纤维(IMBPF)/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利用热失重分析(TGA)方法研究了原材料和复合材料在氮气气氛下的热降解行为,采用Flyn...采用纳米碳酸钙(CaCO_3)浸渍改性工艺对竹浆纤维(BPF)进行改性,并采用真空辅助树脂浸注(VARI)技术制备纳米浸渍改性竹浆纤维(IMBPF)/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利用热失重分析(TGA)方法研究了原材料和复合材料在氮气气氛下的热降解行为,采用Flynn-Wall-Ozawa(FWO)和Vyazovkin and Weight(VW)方法量化了复合材料的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IMBPF/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出现300~400,400~450,600~700℃3个失重区,分别对应BPF、环氧树脂和纳米CaCO_3的热降解;采用FWO法和VW法测定的IMBPF/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表观活化能均高于对照样(未改性的BRF),且FWO法估算数值高于VW法;纳米CaCO_3对复合材料的热降解特性具有调控作用;FWO法和VW法处理的结果总体相差不大,但前者优于后者.展开更多
为实现竹浆纤维的功能改性,先将竹浆纤维氧化成单羧基纤维,再利用丝素蛋白水溶液对氧化竹浆纤维进行交联改性。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丝素溶液质量浓度、改性时间、改性温度对氧化竹浆纤维纱质量增加率和断裂强度的影响,优化改性工...为实现竹浆纤维的功能改性,先将竹浆纤维氧化成单羧基纤维,再利用丝素蛋白水溶液对氧化竹浆纤维进行交联改性。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丝素溶液质量浓度、改性时间、改性温度对氧化竹浆纤维纱质量增加率和断裂强度的影响,优化改性工艺。结果表明:随着丝素溶液质量浓度增加、改性时间延长,氧化竹浆纤维纱的质量增加率逐渐增大,当改性温度在较低范围时,纱线质量增加率变化不大;丝素溶液质量浓度对纱线强度影响较小,改性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均会造成纱线强度下降;丝素改性氧化竹浆纤维纱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丝素溶液质量浓度30 g/L,温度40℃,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氧化竹浆纤维纱的质量增加率可达5.4%,断裂强度保持在1.29 c N/dtex。展开更多
文摘采用纳米碳酸钙(CaCO_3)浸渍改性工艺对竹浆纤维(BPF)进行改性,并采用真空辅助树脂浸注(VARI)技术制备纳米浸渍改性竹浆纤维(IMBPF)/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利用热失重分析(TGA)方法研究了原材料和复合材料在氮气气氛下的热降解行为,采用Flynn-Wall-Ozawa(FWO)和Vyazovkin and Weight(VW)方法量化了复合材料的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IMBPF/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出现300~400,400~450,600~700℃3个失重区,分别对应BPF、环氧树脂和纳米CaCO_3的热降解;采用FWO法和VW法测定的IMBPF/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表观活化能均高于对照样(未改性的BRF),且FWO法估算数值高于VW法;纳米CaCO_3对复合材料的热降解特性具有调控作用;FWO法和VW法处理的结果总体相差不大,但前者优于后者.
文摘为实现竹浆纤维的功能改性,先将竹浆纤维氧化成单羧基纤维,再利用丝素蛋白水溶液对氧化竹浆纤维进行交联改性。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丝素溶液质量浓度、改性时间、改性温度对氧化竹浆纤维纱质量增加率和断裂强度的影响,优化改性工艺。结果表明:随着丝素溶液质量浓度增加、改性时间延长,氧化竹浆纤维纱的质量增加率逐渐增大,当改性温度在较低范围时,纱线质量增加率变化不大;丝素溶液质量浓度对纱线强度影响较小,改性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均会造成纱线强度下降;丝素改性氧化竹浆纤维纱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丝素溶液质量浓度30 g/L,温度40℃,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氧化竹浆纤维纱的质量增加率可达5.4%,断裂强度保持在1.29 c N/dt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