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土壤典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1
作者 牛经纬 陈孝杨 +2 位作者 张健 周育智 陈敏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85-2296,共12页
随着我国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大量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s)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迁移至土壤介质中。EEDs污染造成了土壤质量的下降,引发了系列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问题,制约了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过硫酸盐(PS)高级氧化技术具有成本低... 随着我国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大量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s)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迁移至土壤介质中。EEDs污染造成了土壤质量的下降,引发了系列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问题,制约了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过硫酸盐(PS)高级氧化技术具有成本低、周期短、效率高等优势。在EEDs污染土壤修复领域,热活化、过渡金属离子活化、碳材料活化是3种极具代表性的、广受关注的典型PS活化技术。本文介绍了土壤典型EEDs分类、应用、来源及危害,论述了典型活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重点综述了典型活化技术在降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阐述了土壤性质对降解的影响,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如土壤EEDs排放清单建立、因地制宜匹配工艺、二次污染防控、土壤质量保证等,以期为EEDs污染土壤修复的现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过硫酸盐 降解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EDs对鱼类性激素合成途径干扰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慧 田华 汝少国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6-314,共9页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s,EEDs)是一类可以改变生物体内激素的合成、释放、运输、代谢、结合、作用或清除等一系列生物过程的外源物质。性激素的生物合成需要一系列酶的参与,体内和体外研究表明,性激素合...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s,EEDs)是一类可以改变生物体内激素的合成、释放、运输、代谢、结合、作用或清除等一系列生物过程的外源物质。性激素的生物合成需要一系列酶的参与,体内和体外研究表明,性激素合成途径中的类固醇生成酶是EEDs通过非性激素受体介导途径发挥内分泌扰乱作用的重要靶点,性激素合成途径的扰乱可能导致生物体生殖系统受损。本文综述了EEDs对鱼类性激素合成底物和类固醇生成酶的影响、信号转导机制及其生殖危害;并对性激素合成途径中促性腺激素调控机理、多种转录因子间的相互作用、不同物种间类固醇生成酶的差异以及各内分泌轴线的相互作用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EEDs通过非性激素受体介导途径发挥内分泌干扰效应的机制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性激素 类固醇生成酶 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河流中抗生素与内分泌干扰物研究热点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琛 顾晓云 陈杰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7-920,共14页
抗生素与内分泌干扰物是近些年全球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基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河流中抗生素与内分泌干扰物环境行为的研究动态,使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2000—2022年共发表该研究... 抗生素与内分泌干扰物是近些年全球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基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河流中抗生素与内分泌干扰物环境行为的研究动态,使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2000—2022年共发表该研究领域相关文献2085篇,包括399篇中文和1686篇英文文献,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且在过去5年迅速增长。英文文献涉及全球96个国家和2022所研究机构,中国和美国的国际表现力较为突出,发文量分别为773和251篇,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发文量位居第一且与国内外机构合作紧密。发文的期刊以环境科学类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其中中英文期刊分别以《环境科学》和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发文量最多。关键词聚类与时区图谱表明,该领域当前以区域性研究为主,双酚A、壬基酚、有机氯农药等内分泌干扰物与四环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在河流中的污染特征研究较为广泛,而针对激素类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仍不充分,污染物在河流中的迁移、转化、去除等机理研究是当前主要方向。突现词结果表明,过去20年该领域研究可分为3个阶段,早期研究以分析方法和河流中赋存特征等污染调查为主,中期研究以探究污染物的运移归趋为主,近年来研究由生态风险评估转向河流水生态健康管理服务,发展符合区域特征的污染物管控策略与去除技术是当前热点和未来趋势。此外,由抗生素污染衍生的耐药性问题引起全球关注,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产生和传播机制及生态与健康风险也是当前热点和未来关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内分泌干扰物 河流 环境行为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和17β-雌二醇对人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马春艳 郭丽丽 +3 位作者 梁前进 李艳平 李素文 王子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08-411,共4页
通过MTT-细胞增殖活性测定法和双参数流式细胞光度术研究了双酚-A和17β-雌二醇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增殖、细胞周期以及核酸和蛋白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10^-16-3×10^-8mol/L范围内,双酚-A和17β-雌二醇都能促... 通过MTT-细胞增殖活性测定法和双参数流式细胞光度术研究了双酚-A和17β-雌二醇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增殖、细胞周期以及核酸和蛋白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10^-16-3×10^-8mol/L范围内,双酚-A和17β-雌二醇都能促进细胞增殖;在3×10^-14mol/L时,细胞增殖活性达到最高值,当作用浓度为3×10^-14mol/L时,细胞周期的S期比例增加,细胞总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统计结果表明,双酚-A和17β-雌二醇对MCF-7细胞生长特性的雌激素效应非常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细胞 影响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双酚-A 17Β-雌二醇 细胞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邻苯二甲酸酯的研究 被引量:90
5
作者 林兴桃 王小逸 任仁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86-288,292,共4页
介绍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生殖毒性 ,综述了不同环境样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前处理技术和分析测试技术 。
关键词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邻苯二甲酸酯 生殖毒性 环境污染 环境保护 环境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的健康影响与作用机制 被引量:34
6
作者 时国庆 李栋 +4 位作者 卢晓珅 王海鸥 刘丽琴 魏巍 宣劲松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1-223,共13页
本文综述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与人或动物生殖发育、行为智力、免疫功能、肥胖、糖尿病、癌症等异常或疾病的相关性及相关作用机制,讨论了其"低剂量效应"和"复合效应",对本领域今后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健康 低剂量效应 复合效应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水期沱江水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7
作者 熊杰 钱蜀 +3 位作者 谢永洪 赵云芝 罗碧容 袁桦蔚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3-57,共5页
采集丰水期沱江水系德阳至泸州水样,分析6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含量和分布特征。主要检出双酚A、壬基酚,双酚A的平均浓度为3.93-198ng/L,与国内外河流浓度相比处于中等水平;壬基酚平均浓度为5.23~150ng/L,与国外河流水平相当... 采集丰水期沱江水系德阳至泸州水样,分析6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含量和分布特征。主要检出双酚A、壬基酚,双酚A的平均浓度为3.93-198ng/L,与国内外河流浓度相比处于中等水平;壬基酚平均浓度为5.23~150ng/L,与国外河流水平相当,但低于目前已有报道的国内河流。沱江水系中双酚A、壬基酚的分布整体均呈现出北高南低,上游高于中游、下游,干流低于支流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沱江水系 双酚A 壬基酚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对水中典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吸附 被引量:20
8
作者 孙红文 翟洪艳 +2 位作者 高媛 侯绍刚 吕俊岗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50,共4页
本文通过静态批量实验和柱吸附实验研究比较了一种颗粒活性炭(GAC)和粉末活性炭(PAC)对水中微量2,4-二氯苯氧乙酸(2,4-D)和壬基酚(NP)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两种活性炭可以快速有效去除2,4-D和NP。2,4-D的吸附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在25℃... 本文通过静态批量实验和柱吸附实验研究比较了一种颗粒活性炭(GAC)和粉末活性炭(PAC)对水中微量2,4-二氯苯氧乙酸(2,4-D)和壬基酚(NP)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两种活性炭可以快速有效去除2,4-D和NP。2,4-D的吸附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在25℃和35℃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模型,饱和吸附量都大于100mg/g。GAC比PAC吸附2,4-D慢,但吸附能力和理论饱和吸附量大。NP吸附等温线不符合以上两种模型,振荡条件下,NP初始浓度大于20mg/L时,PAC吸附的NP出现解析,GAC上的NP吸附增强,GAC的吸附量大于PAC。柱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活性炭柱上的吸附态NP都增强水体中NP的进一步吸附,且PAC吸附量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2 4-二氯苯氧乙酸 壬基酚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对脂代谢和肥胖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强 蔡玉娇 +4 位作者 郑月萍 张慧 吴沂芮 张岭 陆荣柱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2-636,共5页
近年来,肥胖及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患者不断增加,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健康问题。研究表明,肥胖可能是基因、行为以及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围生期或青春期暴露于双酚A均可导致体质量增加。人群流行病学研究也发现... 近年来,肥胖及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患者不断增加,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健康问题。研究表明,肥胖可能是基因、行为以及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围生期或青春期暴露于双酚A均可导致体质量增加。人群流行病学研究也发现,双酚A暴露与肥胖和2型糖尿病相关。围生期暴露于双酚A可以使脂肪细胞分化提前,这可能与基因表达变异有关。双酚A引起肥胖的可能机制包括直接与雌激素受体结合,起激动剂或拮抗剂的作用。双酚A也能通过阻碍酶活性或激活P450酶等途径产生间接作用。本文重点探讨以环境雌激素双酚A为代表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肥胖发生发展的关系。通过综述双酚A与肥胖的关系,为预防和控制肥胖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内分泌干扰物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婷婷 许良智 +9 位作者 陈永亨 邓红梅 梁春营 刘颖 刘晓芳 张静 康德英 邱东升 韩代文 胡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53-1756,1777,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中8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初步探讨其与PCOS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60例PCOS患者(PCOS-IR组23例和PCOS-NIR组37例)及29例输卵管性不育、男性不育、月经紊乱原因就诊非PCOS非胰岛素抵抗对... 目的通过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中8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初步探讨其与PCOS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60例PCOS患者(PCOS-IR组23例和PCOS-NIR组37例)及29例输卵管性不育、男性不育、月经紊乱原因就诊非PCOS非胰岛素抵抗对照组血清中的六种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双酚A(BPA)及辛基酚(OP)的含量,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六种PEAs、BPA在PCOS与非PCOS对照组间以及PCOS-IR与PCOS-NIR之间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OP在PCOS与非PCOS对照组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PCOS-IR与PCOS-NIR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OP在PCOS-IR组含量低于在PCOS-NIR组含量。结论 PEAs、BPA对PCOS的发病及胰岛素抵抗无明显影响,OP则可能对PCOS胰岛素抵抗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双酚A 辛基酚 邻苯二甲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的危害、分布及生物降解 被引量:10
11
作者 孟雪征 牛贵龙 +3 位作者 曾明 柳学速 韩玉伟 曹相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84-1389,共6页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广泛用于塑料产品、皮革、建筑材料、个人护理产品、洗涤剂、油漆和药物等产品中。作为最常用的增塑剂,DEHP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人工合成物。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述分析了DEHP的危害、分...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广泛用于塑料产品、皮革、建筑材料、个人护理产品、洗涤剂、油漆和药物等产品中。作为最常用的增塑剂,DEHP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人工合成物。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述分析了DEHP的危害、分布和生物降解等,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思路。许多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显示,DEHP具有生殖发育毒性、免疫毒性、胚胎毒性、肝脏毒性及致癌性等多种毒性,并具有引起甲状腺素代谢改变的类雌激素活性。虽有针对DEHP与乳腺癌、胰腺癌、睾丸癌、呼吸系统癌症和多发性骨髓瘤等的关系之间的研究,但无足够证据表明DEHP会导致人类患上这些癌症或其他疾病。由于人体实验数据的严重缺乏,DEHP对人体的毒性并未得到完全确认,因此WHO将DEHP列为2B类物质,意为可能的致癌物质。作者认为DEHP的人体毒性实验是有关DEHP研究的前提和首要任务,因此建议对DEHP接触人群开展追踪研究,以获得基础性数据。另外鉴于环境中存在多种污染物质,因此建议开展DEHP与其他物质的协同毒性的研究。检测数据表明,DEHP已经广泛存在于水、食品容器、空气和土壤中。我国松花江、黄河和长江等多处采样点的数值超出了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水源水标准或国家地表水水质标准。DEHP也是污水中最为常见的内分泌干扰物质。DEHP也广泛存在于牛奶、肉、奶酪、谷物、鱼和各种海产品等,且脂类含量越高,如牛奶、肉类和鱼类等,则DEHP的含量越高。塑料包装的食品如果放置时间过长,则会导致更多的DEHP释放到食品中。家具及装修材料也会释放DEHP,因此室内空气中也会含有一定量的DEHP。目前,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大多数国家规定DEHP在空气中的职业暴露限值为5mg·m-3,WHO建议饮用水中DEHP的限值为8μg·L-1,我国也采用了这一标准。在食品及包装领域,我国规定DEHP仅能用于接触非脂肪性食品的容器,不得用于接触婴幼儿食品用的材料,且最大残留量为1.5 mg·kg-1食品。但鉴于DEHP在脂类食品中的浓度相对较高,因此作者建议尽快制定牛奶和奶酪等食品的DEHP限值。在生物降解DEHP的研究上,目前已经分离鉴定了很多种属的DEHP降解微生物并进行了大量的降解性实验,如荧光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微杆菌、紫红红球菌和一些真菌藻类等。这说明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能够降解DEHP的微生物。但鉴于大部分微生物是不可培养的,因此作者建议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开展原位鉴定工作,以期望找到更多的DEHP降解微生物。在微生物研究的基础上,建议逐步开展共代谢、基因菌构建、生化强化和固定化等工艺和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为DEHP在工艺上的去除积累更多的基础性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脂 环境激素 细菌 鉴定 内分泌干扰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激素浅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丁晓妹 李向阳 张明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44-149,共6页
在人工合成化学品日益繁多的今天,环境激素因其对动植物以及人类健康的威胁而倍受关注。文章简述了环境激素的来源与分类;总结了环境激素对动植物和人类的危害,并对其危害机理做了简要解释。通过研究国内环境激素的存在水平提出了相应... 在人工合成化学品日益繁多的今天,环境激素因其对动植物以及人类健康的威胁而倍受关注。文章简述了环境激素的来源与分类;总结了环境激素对动植物和人类的危害,并对其危害机理做了简要解释。通过研究国内环境激素的存在水平提出了相应防治对策。最后对环境激素今后的研究重点做出了展望。文章旨在增加公众对环境激素危害的认识和了解,呼吁政府加强对环境激素的管理和控制,从而减少环境激素对环境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激素 危害 现状 措施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氯联苯对甲状腺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钱春花 唐伟 +2 位作者 刘超 刘翠萍 武晓泓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96-399,F0003,共5页
目的:观察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对甲状腺细胞的干扰作用。方法:在甲状腺细胞原代培养的基础上,使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PCBs对甲状腺细胞的毒性作用,放免法检测甲状腺细胞培养上清中甲状腺激素(T4... 目的:观察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对甲状腺细胞的干扰作用。方法:在甲状腺细胞原代培养的基础上,使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PCBs对甲状腺细胞的毒性作用,放免法检测甲状腺细胞培养上清中甲状腺激素(T4)含量,电发光法检测甲状腺球蛋白(Tg)含量,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DNA周期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当PCBs浓度大于200 ng/ml,对甲状腺细胞有明显细胞毒性,并呈剂量依赖性。培养液中Tg和T4浓度随之降低,甲状腺细胞凋亡增加。结论:PCBs干扰了甲状腺细胞的生长和功能,影响甲状腺的自稳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甲状腺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死蜱农药对草履虫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霖 刘俊 +2 位作者 顾庆龙 邱同和 吴桦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2-85,共4页
研究了有机磷农药毒死蜱对草履虫的急慢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毒死蜱溶液的不同浓度对草履虫的生长有极显著影响,浓度越高毒性作用越大,毒死蜱对草履虫的1h急性毒性作用LC50为0.04359mg/L,最大无致死浓度为0.0025mg/L,最小全... 研究了有机磷农药毒死蜱对草履虫的急慢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毒死蜱溶液的不同浓度对草履虫的生长有极显著影响,浓度越高毒性作用越大,毒死蜱对草履虫的1h急性毒性作用LC50为0.04359mg/L,最大无致死浓度为0.0025mg/L,最小全致死浓度为1.29mg/L。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草履虫种群增长率和毒死蜱溶液浓度呈线性相关。慢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毒死蜱浓度在0.005~1.29mg/L范围内,浓度对数越小(即毒死蜱浓度越小)种群增长率越大,说明毒死蜱溶液在一定低浓度范围内可能具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履虫 毒死蜱 LC50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 毒性 种群增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氯代硝基苯胺对鱼类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伟民 尹大强 +2 位作者 胡双庆 翟卫中 王连生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07-712,共6页
研究了 2 氯 4 硝基苯胺、2 氯 5 硝基苯胺对斑马鱼 (Brachydaniorerio)的急性毒性 ,96hLC50 分别为 6 .99(6 .2 1,7.86 )mg/L、8.6 3(7.6 8,9.71)mg/L .将鲫鱼 (Carassiusauratus)分别暴露于梯度浓度的 2 氯 4 硝基苯胺、2 ... 研究了 2 氯 4 硝基苯胺、2 氯 5 硝基苯胺对斑马鱼 (Brachydaniorerio)的急性毒性 ,96hLC50 分别为 6 .99(6 .2 1,7.86 )mg/L、8.6 3(7.6 8,9.71)mg/L .将鲫鱼 (Carassiusauratus)分别暴露于梯度浓度的 2 氯 4 硝基苯胺、2 氯 5 硝基苯胺两周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空白对照组和染毒组鲫鱼血清的睾酮浓度 ,结果表明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各染毒组睾酮浓度明显降低 ,两化合物各浓度组平均降低分别为 31.2 %、2 1.3% ,表明氯代硝基苯胺类化合物对鱼体内性类固醇激素水平有一定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硝基苯胺 鲫鱼 睾酮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血清 激素水平 类固醇激素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填精中药拮抗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引致青春前期大鼠性腺发育不良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高连连 李祥婷 +1 位作者 谢长明 蔡德培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87-796,共10页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及氯氰菊酯(cypermethrin,CYP)是我国广泛存在的两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s,EEDs),具有显著的抗雄激素活性及生殖毒性,可致雄性性腺发育不良...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及氯氰菊酯(cypermethrin,CYP)是我国广泛存在的两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s,EEDs),具有显著的抗雄激素活性及生殖毒性,可致雄性性腺发育不良.祖国传统医学认为,性腺发育不良属肾精亏虚、肾气不足,临床采用益肾填精中药治疗取得显著疗效,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主要研究益肾填精中药拮抗EEDs——DEHP及CYP引致青春前期大鼠性腺发育不良的作用机制.实验中染毒组分别饲喂500 mg/kg DEHP,80 mg/kg CYP及500 mg/kg DEHP+80 mg/kg CYP,治疗组采用40 mg/kg益肾填精中药与相应染毒物质同时饲喂.研究结果显示,DEHP、CYP单独及联合染毒组的青春前期大鼠睾丸重量、睾丸系数及血清睾酮水平均显著下调;睾丸氧化应激指标MDA含量、GSH-Px活性明显上升;病理组织及超微结构显示睾丸形态萎缩;睾丸支持细胞功能相关的基因与蛋白表达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调.益肾填精中药治疗干预后,睾丸重量、睾丸系数及血清睾酮水平均显著增加并接近对照组水平;睾丸形态明显改善,细胞数量增加;睾丸氧化应激水平下降;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印迹显示睾丸支持细胞功能相关的基因与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本研究证实,益肾填精中药对DEHP及CYP的抗雄激素活性及生殖毒性有显著拮抗作用,可明显拮抗染毒物质诱导的氧化应激作用,促进睾酮分泌,并改善睾丸支持细胞功能,这可能是益肾填精中药有效拮抗EEDs抗雄激素活性及其生殖毒性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性腺发育不良 益肾填精中药 支持细胞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污染物对脊椎动物甲状腺及甲状腺激素影响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皓月 李丕鹏 陆宇燕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23-829,共7页
甲状腺激素在脊椎动物新陈代谢、生长发育与繁殖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环境污染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其中有很多污染物具有环境内分泌干扰的作用.甲状腺对环境污染物具有极敏感的反应,污染物不仅会引起滤泡及滤泡细胞大小、... 甲状腺激素在脊椎动物新陈代谢、生长发育与繁殖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环境污染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其中有很多污染物具有环境内分泌干扰的作用.甲状腺对环境污染物具有极敏感的反应,污染物不仅会引起滤泡及滤泡细胞大小、滤泡细胞数量和滤泡腔中胶质含量的改变,影响到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转运以及代谢中多种酶的表达和活性变化,还参与和甲状腺激素的竞争性结合,进而影响到机体中由甲状腺激素调节的各项生理功能,甚至会导致机体趋于死亡.由于两栖类幼体——蝌蚪的变态发育阶段直接受到甲状腺激素的调控,现已被确认为筛选和研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首选生物检测指示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环境污染物 内分泌干扰物 蝌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春期双酚A结构类似物暴露对小鼠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高强 李昕 +4 位作者 郝耀光 赵亦雯 周婧弘 尹希 史海水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0-144,共5页
作为重要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的神经发育毒性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其结构类似物对健康影响相关研究少有报道。为探讨双酚A结构类似物长期暴露对个体抑郁行为的影响,选取6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小鼠分别灌胃给予0、5、50 mg... 作为重要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的神经发育毒性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其结构类似物对健康影响相关研究少有报道。为探讨双酚A结构类似物长期暴露对个体抑郁行为的影响,选取6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小鼠分别灌胃给予0、5、50 mg·kg^(-1)的双酚F或双酚S,连续给药4周。给药结束后,利用强迫游泳测试和悬尾测试评价小鼠抑郁样行为,同时监测小鼠体质量增加和自发活动情况。结果表明,与溶媒对照组比较,持续4周的双酚F和双酚S给药组小鼠的体质量变化和自发活动均无显著差异;5mg·kg^(-1)的双酚F或双酚S处理均不显著改变小鼠的抑郁行为,50 mg·kg^(-1)双酚F显著增加小鼠悬尾和强迫游泳测试中的不动时间,50mg·kg^(-1)双酚S处理显著增加小鼠悬尾测试中的不动时间。研究结果提示高浓度双酚F和双酚S在青春期的暴露可导致成年后小鼠抑郁样行为异常,应当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双酚F 双酚S 小鼠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丹和呋喃丹对赤子爱胜蚓存活、生长和繁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史雅娟 吕永龙 +1 位作者 王昕 张翔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01-107,共7页
采用人工土培养法,通过急性和亚急性暴露实验,研究了林丹和呋喃丹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存活、生长和繁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林丹对蚯蚓14d LC50为162.09mg·kg-1,属低等毒性;呋喃丹对蚯蚓14d LC50为3.11mg·kg-1,... 采用人工土培养法,通过急性和亚急性暴露实验,研究了林丹和呋喃丹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存活、生长和繁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林丹对蚯蚓14d LC50为162.09mg·kg-1,属低等毒性;呋喃丹对蚯蚓14d LC50为3.11mg·kg-1,属中等毒性.2)林丹在急性暴露期显著抑制蚯蚓的生长,在亚急性暴露期低浓度林丹对蚯蚓生长影响不显著,高浓度林丹则显著抑制蚯蚓的生长;呋喃丹在急性和亚急性暴露期对蚯蚓的生长均具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3)林丹和呋喃丹均可显著抑制蚯蚓的繁殖能力.4)林丹和呋喃丹均可对蚯蚓皮肤结构造成损伤,林丹的损伤程度较严重,呋喃丹相对较弱.5)LC50可以迅速有效地对农药的毒性进行初步判断,而生长抑制率和幼虫孵化数是更加敏感的评估农药对蚯蚓毒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 生态毒理效应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PHE)短期暴露对斑马鱼(Branchydanio rerio)繁殖行为及产卵、受精、孵化和仔鱼死亡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黄菲 胡莹莹 +1 位作者 焦艳 牛翠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67,F0003,共6页
研究了菲(PHE)短期暴露对斑马鱼(Branchydanio rerio)繁殖行为及其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和仔鱼死亡率的影响.将性成熟的斑马鱼分别暴露于PHE质量浓度ρ(PHE)为0、0.05、0.5、5、50μg.L-1的水中7 d后,将其配对进行繁殖,录制配对次日... 研究了菲(PHE)短期暴露对斑马鱼(Branchydanio rerio)繁殖行为及其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和仔鱼死亡率的影响.将性成熟的斑马鱼分别暴露于PHE质量浓度ρ(PHE)为0、0.05、0.5、5、50μg.L-1的水中7 d后,将其配对进行繁殖,录制配对次日光照开始0.5 h内的繁殖行为,统计产卵量、受精率、受精卵3 d内的孵化率以及仔鱼7 d内的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高ρ(PHE)(>0.5μg.L-1)对斑马鱼的繁殖行为抑制作用显著(P<0.05),而低ρ(PHE)(≤0.5μg.L-1)对斑马鱼繁殖行为的影响较为微弱(P>0.05).ρ(PHE)>0.05μg.L-1的能够显著降低斑马鱼的产卵量和受精率(P<0.01).PHE对斑马鱼孵化率的影响,表现出低ρ(PHE)促进卵的孵化,但这种作用随着ρ(PHE)的升高而逐渐降低,高ρ(PHE)反而抑制卵的孵化.ρ(PHE)对仔鱼死亡率的影响,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 斑马鱼 繁殖行为 产卵量 受精率 孵化率 仔鱼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