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cologyofmacrobenthosinthesouthofZhejiangcoastalwaters 被引量:8
1
作者 贾海波 胡颢琰 +2 位作者 唐静亮 壬益鸣 柴小平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7-582,共6页
为了解浙江南部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2009年4月对浙江南部近岸海域的12个站位进行了大型底栖生物的分类、组成、丰度、生物量以及多样性的研究.应用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聚类和多维尺度排序,对浙江南部近... 为了解浙江南部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2009年4月对浙江南部近岸海域的12个站位进行了大型底栖生物的分类、组成、丰度、生物量以及多样性的研究.应用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聚类和多维尺度排序,对浙江南部近岸海域的大型底栖生物进行群落划分;采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法分析群落的稳定性;并研究了对大型底栖生物产生影响的主要环境因子.本次调查共鉴定大型底栖生物109种,多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构成主要类群.平均生物量为23.38g/m^2,平均丰度为335.5ind/m^2,平均生物多样性指数为2.69.数量组成:生物量以软体动物居首(13.29g/m^2),鱼类次之(3.68g/m^2);丰度以多毛类居首(268.0ind/m^2),软体动物次之(51.7ind/m^2).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可划分为3个群落.与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污染含量、深度、溶解氧含量、盐度和悬浮物含量是对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大型底栖生物产生影响的主要环境因子.总体上,除了瓯江口和乐清湾海域受到一定扰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环境质量较好,群落结构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浙江近岸海域 大型底栖生物 群落 生态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淡水流域砷的水生生物基准与生态风险评估
2
作者 宋朝霞 谷立坤 +1 位作者 李晓琪 李孟瑶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59-2466,共8页
为了深入探究我国淡水流域砷的水生生物基准,为砷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砷的生态和健康毒理效应及关键因子的综合分析,采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法对我国淡水生态系统中砷的短期和长期水质基准进行推算,并对砷污染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 为了深入探究我国淡水流域砷的水生生物基准,为砷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砷的生态和健康毒理效应及关键因子的综合分析,采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法对我国淡水生态系统中砷的短期和长期水质基准进行推算,并对砷污染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基于大型溞、鲫鱼、青萍等6门8科9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数据,推导出砷的淡水生物短期水质基准为43.25μg/L,基于大型溞、鲤鱼、青萍、河蚌等5门9科10种水生生物的慢性毒性数据,推导出砷的淡水生物长期水质基准为3.53μg/L。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我国西北诸河流域砷的生态风险系数最高,而第二松花江流域砷的风险系数最低,其余大多数淡水流域中砷对水生生物的风险相对较低。然而,鉴于全国淡水流域砷浓度数据的局限性,这些基准值难以全面反映各流域的实际情况,因此需要特别关注风险系数较高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淡水水生生物 水质基准 急慢性毒性 生态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R模型在青海省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小玲 刘逸瑞 +1 位作者 王成 保长佩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7-766,共10页
为了对青海省的生态安全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并认识青海省生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而为生态工作提供相应方向和措施,研究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构建青海省生态安全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 为了对青海省的生态安全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并认识青海省生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而为生态工作提供相应方向和措施,研究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构建青海省生态安全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法评价分析青海省生态安全的状况,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和障碍度模型,分析影响青海省生态安全的关键因素。结果显示:(1)青海省生态安全指数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安全等级由较不安全等级逐年上升至较安全等级。(2)从关联度来看,在子系统中,状态子系统占主要地位。在各评价指标中,影响青海省生态安全的因素主要集中于经济和环境维度。(3)从障碍度来看,目前阻碍青海省生态安全发展的障碍因子主要为造林面积、治理废气项目完成投资、二氧化硫排放量等要素。在2005—2020年,青海省生态安全水平显著提高,但仍有提升空间。政府需积极落实政策,发展绿色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生态安全 综合指数法 灰色协调度法 障碍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植物合成生物学的植物工厂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及应用展望
4
作者 吴尘萱 栗君谊 +4 位作者 韩亚芬 赵学东 贺刚 周海燕 吴海华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0-315,共16页
植物工厂作为设施农业的高级发展阶段和形态,可实现作物高度可控的周年无间断工业化生产,随着植物合成生物学、农业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应用,通过工程化手段对植物基因、代谢通路和生理功能进行系统性设计与改造,逐步在植物次生代谢天然... 植物工厂作为设施农业的高级发展阶段和形态,可实现作物高度可控的周年无间断工业化生产,随着植物合成生物学、农业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应用,通过工程化手段对植物基因、代谢通路和生理功能进行系统性设计与改造,逐步在植物次生代谢天然产物、分子农业制品、资源利用效率、碳汇植物创制等方面与植物工厂结合应用,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本文围绕植物工厂的高价值可持续发展、产业与技术的协同创新,详细论述植物合成生物学及植物工厂生产技术在生物制造、药物开发、濒危植物保护、未来空间站等领域的结合应用,以及未来延伸的方向及挑战,为拓展农业生产的可能性边界,实现高价值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业资源多元化开发,提供全新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合成生物学 植物工厂 智能控制系统 环境及能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环境保护部分的内容分析
5
作者 王欣宇 王虹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21,共2页
日本在环保教育方面有一定的历史和经验。对日本东京书籍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生物学教材在环保教育方面的特点进行分析。分析发现,该教材的环保教育内容广泛且深入,注重国际视野的拓展,并通过真实案例和社会活动建议,鼓励学生将知识应用于... 日本在环保教育方面有一定的历史和经验。对日本东京书籍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生物学教材在环保教育方面的特点进行分析。分析发现,该教材的环保教育内容广泛且深入,注重国际视野的拓展,并通过真实案例和社会活动建议,鼓励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教材 环境保护 高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项目的“周边环境白蚁危害情况调查”教学设计与实践
6
作者 张礼根 郭莎 汪思梦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0-83,共4页
以周边环境的白蚁危害情况调查为情境,通过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对“调查当地的环境状况,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或行动计划”这一调查类活动进行方案设计并开展学科实践。该实践活动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性议题,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团队合作精... 以周边环境的白蚁危害情况调查为情境,通过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对“调查当地的环境状况,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或行动计划”这一调查类活动进行方案设计并开展学科实践。该实践活动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性议题,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成果可为开展类似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学习 白蚁危害 环境调查 实验设计 高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侵蚀因素驱动下公路施工期生态安全模型构建方法
7
作者 方留杨 贾志文 +2 位作者 吴昊 王恒威 杨昌浩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23-2036,共14页
公路施工扰动导致区域土壤侵蚀加重,生态安全风险上升。针对当前公路施工中土壤侵蚀导致的生态风险定量化评价方法研究不足问题,开展土壤侵蚀因素驱动下公路施工期生态安全模型构建方法研究。选取影响土壤侵蚀的降水、植被覆盖等自然因... 公路施工扰动导致区域土壤侵蚀加重,生态安全风险上升。针对当前公路施工中土壤侵蚀导致的生态风险定量化评价方法研究不足问题,开展土壤侵蚀因素驱动下公路施工期生态安全模型构建方法研究。选取影响土壤侵蚀的降水、植被覆盖等自然因素,施工扰动和人工活动强度等人工因素,以潜在经济损失和保护区等级等作为受体重要性指标建立模型,并创新提出结合地理探测器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模型指标进行优化和赋权。以滇西南地区某公路施工区域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利用地理探测器与AHP结合,在保证关键指标的前提下对指标进行筛选,优化指标数量,指标数量减少约30%。筛选后关键指标权重上升,生态风险探测灵敏度上升,同时模型赋权工作量减少,效率提高约60%。本文方法可为公路施工期因土壤侵蚀引发的生态安全风险评价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土壤侵蚀 生态安全模型 地理探测器 公路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生态安全的时空动态:环渤海地区的实证研究
8
作者 刘沁萍 戚梦豪 田洪阵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8-356,共9页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环渤海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挑战。现有研究未能动态评价环渤海地区土地生态安全现状和未来趋势。研究基于1 km×1 km网格尺度,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元胞自动...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环渤海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挑战。现有研究未能动态评价环渤海地区土地生态安全现状和未来趋势。研究基于1 km×1 km网格尺度,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元胞自动机-马尔科夫(Cellular Automata-Markov,CA-Markov)模型,评价与预测2010—2035年环渤海地区土地生态安全时空动态。结果显示:在研究期间,环渤海地区耕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增加。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经历“先降后升”趋势,呈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格局。2010—2020年,土地生态安全的安全级占比分别为24.33%、21.73%以及23.15%。城镇化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土地利用程度和人为干扰指数是影响土地生态安全的关键驱动因素,对应的年均解释力q分别为0.977、0.966、0.938、0.912和0.896。交互因子探测结果显示,人类干扰指数、土地利用程度、建设用地比例3个变量的交互作用最强,均超过0.87。随着环境保护政策的加强,环渤海地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在未来将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土地生态安全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 元胞自动机-马尔科夫模型 环渤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渔业生物环境DNA宏条形码数据库研究进展
9
作者 杨艳 蓝一 +1 位作者 刘佳敏 王茜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74-180,共7页
利用宏条形码技术可以对环境中的DNA物种信息进行识别,从而实现生物群落分类监测和生物多样性的快速评估。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渔业生物研究领域,借助大量的DNA条形码数据材料,数据库可以将其按照一定的标准保存整理,整合多种数据库形成... 利用宏条形码技术可以对环境中的DNA物种信息进行识别,从而实现生物群落分类监测和生物多样性的快速评估。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渔业生物研究领域,借助大量的DNA条形码数据材料,数据库可以将其按照一定的标准保存整理,整合多种数据库形成共享平台,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渔业生物环境DNA宏条形码数据库的构建可以为渔业生物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基础数据资料和科学依据。综述了鱼类、浮游植物、底栖动物的环境DNA宏条形码数据库研究进展,并对该方法应用于渔业生物研究领域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生物 环境DNA宏条形码 数据库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CE LIFE SCIENCE IN 2000-2001
10
作者 YANG Tiande SHEN Xianyun GU Dingliang XIAO Zhijun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29-150,共22页
Chinese scientists studied some of the problems in the field of space life science and achieved success in the area during 2000-2001. Space biological experi 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orbit and the results of grou... Chinese scientists studied some of the problems in the field of space life science and achieved success in the area during 2000-2001. Space biological experi 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orbit and the results of ground studies on protein crystallization, space radiation, space motion sickness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s of simulated weightlessness on the brain-function, the car diovascular, endocrine hormones, immunity, skeletal and muscle systems were presented. In addition, gravity medicine and space environment medicine, as well as countermeasures to space deconditioning, such a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also repor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 biology experiments SPACE motion sickness Cardiovas cular system Brain function SIMULATED weightlessness SPACE environment medicine SPACE radiation Protein CRYSTALL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IP6气候变化情景下青海三江源区雪灵芝潜在适宜分布预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秀娟 王彤新 +3 位作者 杨妍希 张庭康 左婵 王军邦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0-801,共12页
青海省三江源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气候变化严重影响区域植被的生长与分布。雪灵芝(Arenaria kansuensis)作为三江源区典型高山植物,其分布动态变化对高山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指示意义。基于物种分布数据和WorldClim气候环境因... 青海省三江源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气候变化严重影响区域植被的生长与分布。雪灵芝(Arenaria kansuensis)作为三江源区典型高山植物,其分布动态变化对高山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指示意义。基于物种分布数据和WorldClim气候环境因子,采用刀切法与相关分析确定影响雪灵芝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并构建MaxEnt模型,结合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CMIP6)中的4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预测未来中期(2041-2060年)和远期(2061-2080年)雪灵芝潜在适宜分布区域,探求雪灵芝气候变化响应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当前气候条件下,中部地区更适合雪灵芝生存。在未来中、远期区域竞争路径(SSP370)气候情景下适宜区面积扩张,而其他情景下适宜区面积均下降,适宜区质心整体向东南迁移。2)大部分地区在中间路径(SSP245)气候情景下不适宜生存,尤其是西部治多县、格尔木市南部(唐古拉山乡)、曲麻莱县及东部的兴海县和共和县。3)影响其空间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为年降水量和最冷季降水量。最适宜生长的地区条件是年降水量500~750 mm和最冷季降水>15 mm。研究结果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高寒地区指示植物物种的空间分布及其生态系统变化提供了方法参考,也为青海省濒危植物物种保护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灵芝 适宜区 MaxEnt模型 环境 未来气候情景 濒危物种 保护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干细胞前沿研究:从基础理论到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柳 张吉祥 陈春丽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95,共4页
2023年11月17日至11月20日,由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领衔主办的第一届全国植物干细胞生物学大会在武汉举行,会议聚焦植物干细胞的理论与应用前沿研究,从动植物干细胞的共性及特性比较、植物干细胞的活性调控到再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再到... 2023年11月17日至11月20日,由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领衔主办的第一届全国植物干细胞生物学大会在武汉举行,会议聚焦植物干细胞的理论与应用前沿研究,从动植物干细胞的共性及特性比较、植物干细胞的活性调控到再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再到单细胞测序技术及多学科交叉在植物干细胞研究中的新进展,以及植物干细胞在现代生物技术包括组织培养、嫁接、扦插等无性繁殖、植物基因组编辑与遗传转化、作物分子育种、合成生物学的植物干细胞底盘中的应用等多方面进行报告与交流。大会的召开有效推动了国内植物干细胞理论及应用研究的发展,为培育该领域后备人才、为与会者搭建平等交流与积极合作的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干细胞 动物干细胞 干细胞分子调控 植物再生 环境适应性 单细胞组学 合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夏季厦门西南部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骆巧琦 陈岚 +3 位作者 张跃平 周治东 李海平 周茜茜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6-629,共14页
为进一步了解厦门西南部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及水质状况,为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本研究于2022年夏季在厦门西南部海域20个站位进行了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和水质的现场调查,研究浮游... 为进一步了解厦门西南部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及水质状况,为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本研究于2022年夏季在厦门西南部海域20个站位进行了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和水质的现场调查,研究浮游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细胞密度以及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50属126种(包括变种和变型等)。其中,硅藻39属106种,甲藻7属16种,蓝藻、裸藻、绿藻和金藻各1属1种。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平均值为362.43×10^(4) cells/m^(3),变化范围为5.22×10^(4)~1072.54×10^(4) cells/m^(3),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九龙江口海域和厦门南部海域。主要优势种包括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尖刺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日本星杆藻(Asterionella japonica)。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H′)均值和均匀度(J)均值分别为1.74和0.35。聚类分析显示,厦门西海域与其他海域的群落相似度差异较大。和历年调查结果相比,浮游植物总种类数基本保持稳定。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水温、溶解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和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是影响厦门西南部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本研究建议进一步加强对九龙江径流富营养化水平的管控,实现海洋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统计分析 厦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环境生物类共享平台安全建设与开放管理探索
14
作者 倪敏 潘杨 +2 位作者 刘文如 秦宏兵 唐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8-262,共5页
为了提高地方高校环境生物类平台建设与管理的专业性、安全性和共享成效,全面梳理了环境生物类平台的使用需求、建设体系、培训模式、开放管理策略,研究发现存在“功能分区不合理、安全管理不精细、培训机制不健全、开放共享成效不佳”... 为了提高地方高校环境生物类平台建设与管理的专业性、安全性和共享成效,全面梳理了环境生物类平台的使用需求、建设体系、培训模式、开放管理策略,研究发现存在“功能分区不合理、安全管理不精细、培训机制不健全、开放共享成效不佳”等问题。提出引入“分区构建、分级管理、智能辅助、协同共促”的管理模式。2019~2023年间因误操作引发的设备故障率逐年下降,安全事故为零,培训研究生人数增加166%、使用人数增加165%、预约次数增加393%、测试样品数增加321%、使用机时增加119%、发表SCI文章数增加100%。经过5年实践,实现平台高效运转,并推动高水平论文发表和实验新方法开发,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类生物共享平台 安全管理 建设体系 培训模式 开放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岛沙滩大型底栖动物环境控制因子及沙滩修复对其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舒婷 陈敏 +5 位作者 戚洪帅 蔡锋 赵绍华 黄国彪 许亚 刘璇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1-532,共12页
为探究沙滩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沙滩修复对其影响,于2021年5月和9—10月对厦门岛7条砂质潮间带断面进行了春、秋两季的采样调查,对大型底栖动物组成与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176种,春、秋两季平均生... 为探究沙滩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沙滩修复对其影响,于2021年5月和9—10月对厦门岛7条砂质潮间带断面进行了春、秋两季的采样调查,对大型底栖动物组成与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176种,春、秋两季平均生物量为9.05 g/m^(2),平均栖息密度为45.59 ind/m^(2)。春、秋两季种类更替现象明显,春季种类数、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均大于秋季。种类数和生物量分布特征为东岸多、南岸少,栖息密度分布不均。种类断面分布特征表现为珍珠湾沙滩XM2断面和观音山北侧沙滩XM7断面中潮区种类数较多,其他断面则表现为低潮区>中潮区>高潮区。与厦门岛沙滩大型底栖动物最相关的水体环境因子是亚硝酸盐(NO-2-N)、溶解氧(DO)和盐度(S),沉积物环境因子是影响沙滩大型底栖动物组成与分布的主要控制因子,砾石增多和砂粒变细都使生物种类变多。人工修复沙滩能形成稳定生境,区域内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数、生物量和栖息密度与天然沙滩相差不大,修复沙滩的生态恢复情况良好。修复后底质改变会导致底栖动物群落发生较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大型底栖动物 砂质潮间带 环境因子 沙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的厦门市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翔 陈鹏 +2 位作者 傅世锋 吴剑 陈庆辉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1-780,共10页
厦门市已成海岸带城市中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为科学制定土地利用政策,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有必要基于景观格局开展生态风险评价。本研究利用1990、2000、2010、2020年厦门市土地利用数据,基于ArcGIS 10.8和Fragstats 4.2平台揭示景观格... 厦门市已成海岸带城市中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为科学制定土地利用政策,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有必要基于景观格局开展生态风险评价。本研究利用1990、2000、2010、2020年厦门市土地利用数据,基于ArcGIS 10.8和Fragstats 4.2平台揭示景观格局变化特征与生态风险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1990-2020年,厦门市耕地、林地、水域面积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草地面积保持稳定。(2)耕地是厦门市土地利用的主要转出类型,共转出了238.63 km^(2),在2000-2010年期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为活跃。(3)除建设用地外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干扰度指数均呈上升趋势。(4)厦门市景观生态风险以中风险、较高风险为主,高生态风险区域面积呈下降趋势,平均生态风险指数由0.0351降低至0.0298。本研究结果可为海岸带城市生态风险控制提供有用信息,为优化沿海地区景观格局、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科学 景观格局 生态 风险评估 土地利用变化 厦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的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区鱼类多样性
17
作者 何韦宜 黄浩 +3 位作者 王磊 欧丹云 张延续 李伟文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9-441,共13页
海洋鱼类长期遭受过度捕捞的影响,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在公海区域鱼类多样性研究常用传统的调查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商业物种的调查。环境DNA(eDNA)已成功用于监测水生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本研究通过eDNA宏条形码技术,监测采矿前东太... 海洋鱼类长期遭受过度捕捞的影响,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在公海区域鱼类多样性研究常用传统的调查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商业物种的调查。环境DNA(eDNA)已成功用于监测水生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本研究通过eDNA宏条形码技术,监测采矿前东太平洋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区(CC区)的鱼类多样性信息。通过使用两种鱼类通用引物(MiFish、COⅠ)获取CC区的鱼类多样性,共检测出140属、132种鱼类,随水深增加,物种检出率逐渐降低。其中,基于MiFish引物的eDNA宏条形码技术鉴定出2纲、35目、62科、88属、57种鱼类。基于COⅠ引物的共鉴定出2纲、29目、57科、72属、87种鱼类。基于COⅠ引物的检测出濒临灭绝物种有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美洲鳗鲡(Anguilla rostrata)、豹纹窄尾魟(Himantura uarnak)、褐背蝠鲼(Mobula tarapacana);极度濒危物种有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易危物种有大西洋蓝枪鱼(Makaira nigricans)、扁鲹(Pomatomus saltatrix);近危物种有大青鲨(Prionace glauca)。基于MiFish引物的检测出近危物种有大青鲨、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尖头斜齿鲨(Scoliodon laticaudus),易危物种有褐点石斑(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MiFish引物检测到的鱼类科、属数量高于COⅠ引物的检测结果,针对OTU序列的属及以上的分类具有高效的覆盖率和分辨率。研究结果表明,eDNA宏条形码技术可以有效鉴定鱼类物种,在海洋鱼类多样性监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eDNA宏条形码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方法,监测到的鱼类多样性远高于深海生物诱捕观测器捕获的鱼类多样性,同时基于MiFish引物的eDNA宏条形码技术监测鱼类物种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鱼类多样性 环境DNA 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区 东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三氯生对轮虫生存的影响”教学设计
18
作者 丁莉 毛添悦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42,共3页
以“三氯生对轮虫生存的影响”实验教学为例,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在探究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形成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 探究实践 环境污染 三氯生 初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4
19
作者 陈宝红 周秋麟 杨圣云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7-444,共8页
本文针对国内外有关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情况,分别从温度、CO2浓度变化、海平面上升、降雨量、海洋水文结构和海流变化以及紫外线辐射增强等方面探讨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从病原生物传播、浮游生物群落结... 本文针对国内外有关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情况,分别从温度、CO2浓度变化、海平面上升、降雨量、海洋水文结构和海流变化以及紫外线辐射增强等方面探讨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从病原生物传播、浮游生物群落结构、海洋鱼类群落结构变化等方面分析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的挑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科学 气候变化 生物多样性 海洋生物 海洋生态系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土壤污染研究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55
20
作者 蒋海燕 刘敏 +2 位作者 黄沈发 沈根祥 吴健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73-77,共5页
城市土壤是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造成城市土壤污染、侵蚀、酸化和硬化以及土壤生物和植被退化等一系列较为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 ,直接危及到城市居民的健康和... 城市土壤是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造成城市土壤污染、侵蚀、酸化和硬化以及土壤生物和植被退化等一系列较为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 ,直接危及到城市居民的健康和安全 ;因此 ,城市土壤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近 10多年来 ,国内外有关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 ,微有机物污染 ,生源要素污染和城市土壤污染的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价等诸多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就以上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总结与阐述 ,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有关城市土壤污染研究的发展重点与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城市土壤 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价 复合污染 生物修复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