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地质灾害孕灾环境分区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林孝松 唐红梅 +1 位作者 陈洪凯 覃庆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9,共7页
为探索重庆市地质灾害孕灾环境分布情况,以重庆市主要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孕灾因子基础上,选取暴雨强度、地貌条件、地质岩性、年均降雨量、植被覆盖度和地质构造条件等6个因子,构建地质灾害孕灾环境分区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 为探索重庆市地质灾害孕灾环境分布情况,以重庆市主要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孕灾因子基础上,选取暴雨强度、地貌条件、地质岩性、年均降雨量、植被覆盖度和地质构造条件等6个因子,构建地质灾害孕灾环境分区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效度相耦合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建立孕灾环境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在ArcGIS软件平台支持下,以1 km×1 km网格尺寸为单位精细获取各指标分析数据,计算得到各网格孕灾环境综合指数值,并根据该值进行重庆市地质灾害孕灾环境等级区划分。结果表明:重庆市地质灾害孕灾环境综合指数值在43~84之间,孕灾分区主要集中在高易发区和中易发区,其中危险区1.29×104 km2,占总面积的15.62%;高易发区4.42×104 km2,占53.68%;中易发区2.38×104 km2,占28.85%;低易发区0.15×104 km2,占1.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孕灾环境 综合分区 地理信息系统(GIS)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万州区公路洪灾孕灾环境分区 被引量:14
2
作者 覃庆梅 林孝松 +1 位作者 唐红梅 陈洪凯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9-94,共6页
针对重庆市万州区公路洪灾,选择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发育、暴雨强度、洪水频次、地貌条件、岩性条件、年均降雨量、植被覆盖度与地质构造等8个孕灾环境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提出了孕灾环境指数评价模型。在GIS技术支持下,以网格... 针对重庆市万州区公路洪灾,选择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发育、暴雨强度、洪水频次、地貌条件、岩性条件、年均降雨量、植被覆盖度与地质构造等8个孕灾环境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提出了孕灾环境指数评价模型。在GIS技术支持下,以网格为单位提取出各网格的孕灾环境指数,据此结合万州区乡镇级行政区划将万州区公路洪灾孕灾环境划分为4个等级区,即危险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与低易发区。通过研究其成果对公路洪灾风险评价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灾环境分区 公路洪灾 层次分析法 地理信息系统 万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沿海地质环境与区域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寿全 王思敬 宋玉环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24-29,共6页
本文分析了中国沿海岩石圈动力学的基础特征,指出中国东部沿海地质环境与灾害存在南北分异的格局,阐述了沿海区域工程地质环境的基本规律,并通过全球及中国近百年海平面变化,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对河口海岸地质环境影响的分析,对沿海... 本文分析了中国沿海岩石圈动力学的基础特征,指出中国东部沿海地质环境与灾害存在南北分异的格局,阐述了沿海区域工程地质环境的基本规律,并通过全球及中国近百年海平面变化,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对河口海岸地质环境影响的分析,对沿海地区未来的地质环境与灾害趋向做了初步评估,并认为中国沿海21世纪的环境与发展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环渤海地区。最后,对影响沿海区域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沿海 地质环境 全球变化 持续发展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渤海沿岸海岸带灾害、环境变化趋势及其持续发展对策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振克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91-96,共6页
黄渤海沿岸海岸线漫长,资源丰富,区位优越,21世纪拥有巨大发展潜力。海岸带台风、风暴潮、海岸侵蚀、地面沉降、海水内侵等灾害给沿海经济建设造成极大危害,未来环境变化趋势也将深刻影响黄渤海沿岸持续发展的进程。分析了黄渤海沿岸未... 黄渤海沿岸海岸线漫长,资源丰富,区位优越,21世纪拥有巨大发展潜力。海岸带台风、风暴潮、海岸侵蚀、地面沉降、海水内侵等灾害给沿海经济建设造成极大危害,未来环境变化趋势也将深刻影响黄渤海沿岸持续发展的进程。分析了黄渤海沿岸未来环境向暖湿方向变化的趋势及其环境影响,指出应加强黄渤海沿岸资源环境工程建设与海岸带管理,改善区域自然环境,减轻海岸带灾害损失,为黄渤海沿岸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渤海 海岸带 灾害 环境变化 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海沧经济开发区环境地质条件及其变化趋势预测──Ⅰ.地质环境特征与环境地质条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茂泉 何云新 顾全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62-171,共10页
在野外调查和考察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所获实验数据的综合分析并参考有关资料,研究了厦门海沧经济开发区的地质环境特征与环境地质条件。结果表明,该区原生地质环境良好,确系海内外投资者不可多得的施展鸿图的理想之地。
关键词 地质环境 环境地质条件 经济开发区 厦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泾川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分析
6
作者 孙秀娟 田运涛 王爱军 《河北农业科学》 2011年第3期112-113,共2页
以泾川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成果为基础,简要介绍了该区地质灾害发生的环境地质条件,分析了地质灾害的特点、成因及发育特征,可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减灾防灾工作提供一定的基础依据。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地质环境 发育特征 减灾防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煤层气项目经济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雷崇利 刘翔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5-79,共5页
煤层气开发项目可能遭受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的威胁,项目不同开发部署方案产生不同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进而具有不同的经济效益。介绍了在地面塌陷区部署开发井的3种方案,对各方案的地质灾害危险性作了评估和综合分区,计算了各方... 煤层气开发项目可能遭受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的威胁,项目不同开发部署方案产生不同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进而具有不同的经济效益。介绍了在地面塌陷区部署开发井的3种方案,对各方案的地质灾害危险性作了评估和综合分区,计算了各方案、各分区的管输量、现金流量和利润,其中危险性大区和中等区的结果不同,方案1抽采的煤层气多,开发设施受损也多,经济效益不好;方案2开发设施损失少,抽采的煤层气也少,经济效益较好;方案3开发设施受损数量减少,能抽采较多煤层气,经济效益好。采用投资回收期进行危险性分区的方案3优点多,已被开发单位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效益 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分区 煤层气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