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TOPSIS模型在科技奖励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王瑛 李自光 陈吴丽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3年第2期93-97,共5页
针对科技奖励评价的特点,根据改进D-S证据合成规则,将专家的评价指标值转化为指标的综合得分并形成决策矩阵;结合TOPSIS模型求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计算距离和贴近度,对各评价项目进行综合排名。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解决科技... 针对科技奖励评价的特点,根据改进D-S证据合成规则,将专家的评价指标值转化为指标的综合得分并形成决策矩阵;结合TOPSIS模型求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计算距离和贴近度,对各评价项目进行综合排名。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解决科技奖励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为科技奖励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D—S证据理论 topsis模型 科技奖励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觉模糊—熵权—TOPSIS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延梅 高达铭 +2 位作者 赵健 籍瑶 苏婧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25,40,共9页
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直觉模糊-熵权-TOPSIS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评估方法,在TOPSIS技术框架基础上,耦合直觉模糊集理论和直觉模糊熵权法,同时实现了对定性指标的定量转换和客观赋权;以典型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为例,开展方法应用验证... 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直觉模糊-熵权-TOPSIS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评估方法,在TOPSIS技术框架基础上,耦合直觉模糊集理论和直觉模糊熵权法,同时实现了对定性指标的定量转换和客观赋权;以典型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为例,开展方法应用验证,分别从源头类、过程类、末端类和全过程类技术中,筛选出综合效益较高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从环境、经济、技术性能等不同维度深入剖析了各项技术的优势与不足。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克服定性数据和主观赋权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综合考虑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技术性能,实现技术综合评价与优选,并为技术未来的改进方向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topsis 直觉模糊集 熵权法 技术综合评价 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赋权的TOPSIS法的城市环境质量动态评价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瑛 常泉英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84-788,共5页
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保障。科学的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能够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鉴于城市环境质量的复杂性,基于变异系数的CRITIC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得到指标权重向量;... 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保障。科学的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能够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鉴于城市环境质量的复杂性,基于变异系数的CRITIC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得到指标权重向量;利用"时间度"对时间维度进行赋权,得到时间权重向量;将指标权重向量和时间权重向量融入TOPSIS模型中。运用相关系数对初级评价指标进行筛选,构建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以30个省会城市2011—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基于改进的TOPSIS模型,采用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对城市环境质量进行动态综合评价,得出不同城市环境质量发展现状和发展速度的评价结果排名,体现了各城市环境质量的发展水平和动态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城市环境质量 CRITIC法 topsis模型 动态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SIS灰色关联投影法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动态综合评价——以京津冀一体化为视角 被引量:47
4
作者 范德成 杜明月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4-163,共10页
为实现对京津冀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动态综合评价,文章从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和技术创新环境三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TOPSIS灰色关联投影法计算灰色关联投影贴近度,引入协调度模型评价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并进行二... 为实现对京津冀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动态综合评价,文章从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和技术创新环境三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TOPSIS灰色关联投影法计算灰色关联投影贴近度,引入协调度模型评价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并进行二次加权计算。对比所得到的截面静态评价结果和面板动态评价结果,可以看出,京津冀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和较大的地区差异,产业发展处于中度失调状态。研究认为,京津冀应努力加强区域产业合作和优势互补,推动创新资源有效配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缩小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地域差距,实现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能力 topsis灰色关联投影法 协调度模型 动态综合评价 京津冀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样本数据驱动的滚齿工艺参数低碳优化决策方法 被引量:11
5
作者 易茜 柳淳 +2 位作者 李聪波 易树平 何爽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604-1612,共9页
针对实际生产历史数据不足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小样本数据驱动的碳排放预测和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Box-Behnken实验设计收集加工数据后,采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建立面向碳排放和加工效率的预测模型,在保证预测精度的同时有效减少模型对数... 针对实际生产历史数据不足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小样本数据驱动的碳排放预测和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Box-Behnken实验设计收集加工数据后,采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建立面向碳排放和加工效率的预测模型,在保证预测精度的同时有效减少模型对数据量的需求。以总碳耗和总时长为优化目标,采用改进的多目标灰狼算法和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综合评价法进行了最优工艺参数决策。加工实验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优化 小样本驱动 改进灰狼优化算法 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及差异测度 被引量:8
6
作者 蒋玉洁 菅利荣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2011年第12期43-48,共6页
运用熵权TOPSIS方法和锡尔指数对2005~2009年我国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差异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对于区域内部差异而... 运用熵权TOPSIS方法和锡尔指数对2005~2009年我国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差异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对于区域内部差异而言,西部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小;三大区域之间差异最为突出,对区域总体差异贡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topsis 锡尔指数 技术创新 综合评价 差异测度 大中型工业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电化学储能技术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赵振宇 周仁和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81-1583,1607,共4页
针对电动汽车电化学储能技术方案选择时难以系统量化问题,提出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CRITIC法及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的电化学储能技术综合评价方法,选取技术性、经济性两方面8个评价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主... 针对电动汽车电化学储能技术方案选择时难以系统量化问题,提出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CRITIC法及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的电化学储能技术综合评价方法,选取技术性、经济性两方面8个评价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CRITIC法确定客观权重,使用基于博弈论的组合赋权法确定组合权重,通过逼近理想解排序法,求得各电化学储能技术方案与理想解的逼近度。结果表明磷酸铁锂电池方案最优,可为电动汽车电化学储能技术方案选择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储能技术 层次分析法 CRITIC法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技术创新质量测度及比较 被引量:7
8
作者 岳佳坤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3-38,共6页
“十四五”时期,数字技术创新发展俨然成为经济高质量转型的新引擎,是完善国家宏观经济治理的重要支撑。文章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创新转化、创新扩散五个维度构建数字技术创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中国2009... “十四五”时期,数字技术创新发展俨然成为经济高质量转型的新引擎,是完善国家宏观经济治理的重要支撑。文章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创新转化、创新扩散五个维度构建数字技术创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中国2009—2020年数字技术创新质量进行总体和分维度评价,并利用静态与动态模型展开分地区比较。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创新质量整体维持上升态势;五大维度对数字技术创新均发挥正向驱动作用,其中创新环境、创新转化、创新扩散指数得分相对较高。数字技术创新质量具有明显区域异质性,具体表现为由东到西梯度递减态势;各省份数字技术创新质量亦存在“非均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创新质量 熵权topsis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