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丽中国中脊带铝土矿产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协同评价研究
1
作者 沈镭 孙文昊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90,共12页
全球铝土矿产资源集中于几内亚、澳大利亚等国,而中国资源有限且品位不高,导致对外依赖度不断上升。中脊带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铝土矿产资源富集区,铝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可缓解资源供需失衡,但生态保护与技术瓶颈存在较大制约,如何协同资... 全球铝土矿产资源集中于几内亚、澳大利亚等国,而中国资源有限且品位不高,导致对外依赖度不断上升。中脊带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铝土矿产资源富集区,铝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可缓解资源供需失衡,但生态保护与技术瓶颈存在较大制约,如何协同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是确保铝土矿产资源安全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难题。本研究通过熵权TOPSIS模型对中脊带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三个维度进行定量分析,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涉及的32个地级市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中脊带地区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不同城市的耦合协调度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铝土矿产资源丰富的城市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仍有待提升。大多数城市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性尚需进一步提升。根据耦合协调度分析,经济-环境滞后型城市的耦合协调度处于中等水平,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矿产-环境滞后型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上表现较好,但需进一步优化绿色开采技术;经济-矿产滞后型城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表现较好,但面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双重滞后的问题。政策建议包括加强地质勘探、推动绿色技术开发、优化产业链布局、完善生态保护机制,以期为中脊带地区的铝土矿产资源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中国 中脊带 铝土矿 熵权TOPSIS法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0年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安全评价及驱动力分析
2
作者 李桥 李贺 +1 位作者 黄翀 刘庆生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42,共12页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城市群的典型代表,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具有重要地位。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模型,从生态、资源、人文三个方面选取18个指标因子构建大湾区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利用熵权耦合灰色关联度...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城市群的典型代表,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具有重要地位。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模型,从生态、资源、人文三个方面选取18个指标因子构建大湾区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利用熵权耦合灰色关联度法计算权重,结合综合评价、空间探索分析等方法,对大湾区1980—2020年的生态安全时空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进行评价,并借助地理探测器探讨了影响大湾区生态安全异质性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大湾区生态安全在时间上呈现“缓慢—快速—缓慢”降低趋势,以2000—2010年降幅最大;在空间上表现为四周高、中间低的分布态势。(2)大湾区生态安全空间自相关程度高,高高聚集主要集中在肇庆西北部、惠州东部和北部、广州东北部等地区,以上区域含有大量林地及自然保护区,应当重点保护;低低聚集分布在佛山、东莞、深圳、广州西南部及中山北部等地区,以上区域人类活动密集,应当合理规划用地、大力发展第三产业。(3)1980年以来,大湾区生态安全综合指数逐渐降低,主要受到人为干扰、土地利用、区域开发、生物丰度、林地覆盖和生态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生态安全 熵权耦合灰色关联度法 空间探索分析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权法联合灰色关联度优选陕产远志最佳采收期及土壤因子对有效成分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王娣 张红 +4 位作者 张玉茹 孟雪 张瑜 王登 陈娟 《特产研究》 2025年第3期111-117,共7页
优选陕产远志最适宜采收期,明确影响陕产远志有效成分的主要土壤因子。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2023年不同采收期陕产远志中远志口山酮Ⅲ、细叶远志皂苷、3,6’-二芥子酰基蔗糖、总黄酮、总皂苷和总酚6种指标性成分... 优选陕产远志最适宜采收期,明确影响陕产远志有效成分的主要土壤因子。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2023年不同采收期陕产远志中远志口山酮Ⅲ、细叶远志皂苷、3,6’-二芥子酰基蔗糖、总黄酮、总皂苷和总酚6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熵权法联合灰色关联度,确定陕产远志最适宜采收期,灰色关联度法分析种植土壤因子对陕产远志有效成分的影响。2023年采收的陕产远志样品中,最佳品质为4月18日采收样品,即远志最适宜采收期为4月中旬,影响远志有效成分含量的主要土壤因子为汞、铝、镉、铬、pH、全氮、速效钾和有机质。该方法可全面反映陕产远志质量,为陕产远志品质评价、质量标准提升研究和最适宜采收期的确定提供理论支撑,筛选影响有效成分的主要土壤因子为其科学种植施肥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志 熵权法 灰色关联度法 土壤因子 采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生空间”视角下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4
作者 何莉莉 李成林 张爱静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共8页
水土资源是“三生空间”的基本组成要素,内蒙古自治区水土资源的特殊性使其“三生空间”优化面临重大挑战。基于“三生空间”视角和PSR模型构建内蒙古自治区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评价模型研究内蒙古自治区2013-202... 水土资源是“三生空间”的基本组成要素,内蒙古自治区水土资源的特殊性使其“三生空间”优化面临重大挑战。基于“三生空间”视角和PSR模型构建内蒙古自治区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评价模型研究内蒙古自治区2013-2022年水土资源承载力的时空演变趋势,引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水土资源承载力“三生空间”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①各盟市的水土资源承载力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演化态势,且主要处于较低承载力、一般承载力和较高承载力3种水平,没有出现低承载力水平和高承载力水平。②研究期内,各盟市的水土资源承载力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13-2017年),各盟市的水土资源承载力呈现缓慢、波动的上升态势,主要处于较低承载力和一般承载力水平,承载力评价值主要集中在0.3~0.6;第二阶段(2018-2022年),各盟市的水土资源承载力总体呈现稳定上升趋势,主要处于一般承载力和较高承载力水平,承载力评价值主要集中在0.4~0.7,相比第一阶段承载力整体上提升明显。③内蒙古自治区水土资源承载力“三生空间”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各盟市水土资源承载力“三生空间”的耦合协调度变化趋势与水土资源承载力的时空演变趋势基本一致,是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之间协调稳步改善的结果。研究结果可为内蒙古自治区水土资源的可持续规划利用与管理,以及其“三生空间”格局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水土资源 承载力 熵权法 TOPSIS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水网发展综合效益评价及其耦合协调机制
5
作者 侯爰冰 张东 +1 位作者 聂龑 许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2-322,共11页
以甘肃-陕西、甘肃-宁夏、甘肃-青海3个典型的南水北调西线受水区域为研究单元,评价区域水网发展综合效益,构建区域水网同经济、粮食、资源、生态4个系统的耦合协调机制。结果表明:2015-2021年区域水网发展综合效益均高于省(区)水网,说... 以甘肃-陕西、甘肃-宁夏、甘肃-青海3个典型的南水北调西线受水区域为研究单元,评价区域水网发展综合效益,构建区域水网同经济、粮食、资源、生态4个系统的耦合协调机制。结果表明:2015-2021年区域水网发展综合效益均高于省(区)水网,说明区域水网的构建能够协同区域间水资源、经济社会及生产力布局;而且,区域水网同经济、粮食、资源系统均可达到良好协调的状态。以经济-粮食系统作为“驱动力”、区域水网作为“载体”、资源-生态系统作为“产物”构建出区域水网的耦合协调机制,发现各区域均呈现经济-粮食系统对区域水网发展的驱动不足,区域水网发展对资源-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驱动效应较好的特征。因此,未来要持续支持区域水网的协同发展,协调区域水网与经济粮食系统的耦合作用,提升区域水网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粮食安全保障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区域水网 熵权法 TOPSIS模型 耦合协调度模型 水网发展综合效益评价 耦合协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形梯度下秦巴山区乡村振兴潜力及发展路径 被引量:3
6
作者 员学锋 安健吉 +2 位作者 杨悦 马超群 王晓峰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我国山地丘陵地区在空间上相对孤立,乡村发展受到阻碍。开展不同地形梯度下乡村振兴潜力及发展路径研究,旨在为山区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理论与科学依据。基于陕南秦巴山区地形差异开展典型村域调研,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乡村振兴潜... 我国山地丘陵地区在空间上相对孤立,乡村发展受到阻碍。开展不同地形梯度下乡村振兴潜力及发展路径研究,旨在为山区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理论与科学依据。基于陕南秦巴山区地形差异开展典型村域调研,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乡村振兴潜力,结合相关性与障碍度模型,辨识不同地形梯度下乡村振兴的障碍因素,提出差异化发展建议。结果表明:①各地形梯度下乡村振兴综合潜力由大到小依次为低地形梯度、中低地形梯度、高地形梯度、中高地形梯度,地形梯度与秦巴山区乡村振兴综合潜力及区位条件、基础设施潜力成显著负相关关系;②随着地形梯度的上升,秦巴山区乡村主体、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区位条件、基础设施潜力整体上呈减小趋势,资源禀赋潜力先减小后增大;③不同地形梯度下秦巴山区乡村振兴各维度潜力大小及其障碍因子皆存在明显差异。为优化山区乡村发展模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议低地形梯度村庄重点防止人口、耕地等农业生产要素流失,中低地形梯度村庄优化基层组织、提升引领能力,中高梯度村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高地形梯度村庄充分保护并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地形梯度 发展路径 熵权法 地形位指数 相关性 障碍度模型 秦巴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休闲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倩 苏妍 张润清 《农业展望》 2024年第1期101-109,共9页
休闲农业是一项旅游性较强的新兴产业,深入探索休闲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关系是促进两者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此,本研究以河北省为例,构建休闲农业与旅游业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线性加权法测算两系统的综... 休闲农业是一项旅游性较强的新兴产业,深入探索休闲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关系是促进两者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此,本研究以河北省为例,构建休闲农业与旅游业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线性加权法测算两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最后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13—2022年河北省休闲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度。实证结果表明:河北省休闲农业与旅游业综合发展指数变动趋势大体保持一致,整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呈现倒“V”型态势,2013—2019年指数上升,2019年后受疫情影响逐渐下降;两系统耦合度较低,目前处于拮抗阶段,耦合协调度发展经历了中度失调、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勉强协调、濒临失调7个阶段,后期疫情对于两系统的发展影响较大;在划分类型上,以休闲农业主导性为主,两大系统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作用显著。基于此,促进河北省休闲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关系进一步健康发展,应建立耦合协调发展管理机制、加强政府扶持及完善基础设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农业 旅游业 综合发展指数 熵权法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发展质量综合评估及其主要障碍因子识别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旭晓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2,共8页
为了给高质量建设现代化黄河流域提供数据佐证和学理支撑,设置包括2个子系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共7个维度(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黄河流域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反熵值法计... 为了给高质量建设现代化黄河流域提供数据佐证和学理支撑,设置包括2个子系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共7个维度(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黄河流域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反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及各子系统综合指数,采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评估2011—2020年黄河流域发展质量,采用修正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相对发展度模型分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状况,采用障碍度模型识别黄河流域发展质量的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2011—2020年黄河流域发展质量整体上稳步上升,但研究时段末仍相对较低,还有较大提升空间;2)从黄河流域发展质量各维度生态位适宜度看,环境治理、资源利用达到中等适宜,协调发展和环境质量为低度适宜,共享发展属于低度不适宜,创新发展和开放发展属于中等不适宜;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等级已由勉强协调上升到初级协调,二者一直处于生态保护领先的失衡或严重失衡状态;4)在发展质量的7个维度中,共享发展处于核心地位,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是高质量发展子系统的短板,资源利用、环境质量是生态保护子系统的弱项。在评价指标中,技术市场成交额占GDP比重、人均进出口值、外资开放度、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总面积比例、农业产业劳动生产率、城市土地节约利用水平、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是黄河流域发展质量的主要障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质量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反熵值法 生态位适宜度 耦合协调度 障碍因子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TOPSIS模型的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与协调发展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向扬 李治军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58,共11页
【目的】为了评估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并为未来区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提供实际指导,【方法】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四个子系统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改进组合权重的TOPSIS模型对山西省2011—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进... 【目的】为了评估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并为未来区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提供实际指导,【方法】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四个子系统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改进组合权重的TOPSIS模型对山西省2011—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引入改进的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准确阐明水资源与经济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结果表明,改进的AHP与反熵权法相结合,可以避免传统AHP中主观因素和熵权法中数据随机性造成的偏差,从而准确估计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年份内,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逐年提升,总体呈增大趋势。此外,山西省水资源与经济系统间耦合协调程度得到改善,但总体仍处于较低的协调状态,且改进耦合协调度结果能更客观与动态反映水资源与经济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类型。【结论】2011—2020年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呈总体上升趋势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其中水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仍存在局部不协调问题,应进一步优化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改善水资源配置,统筹各系统协调发展以综合提升区域未来水资源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改进的组合权重方法 TOPSIS模型 改进的耦合协调度模型 山西省 水资源 指标体系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协调发展水平统计测度 被引量:26
10
作者 高培培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2,共5页
文章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并进一步借助灰色关联度模型筛选影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内部因素。结果显示: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与实体... 文章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并进一步借助灰色关联度模型筛选影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内部因素。结果显示: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与实体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均随时间推移而持续提高;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协调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且呈现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南部沿海>长江中游>黄河中游>东北>大西南>大西北的空间分异特征;数字创新与实体创新是影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熵值法 灰色关联度模型 耦合协调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灰色关联法的木质板材火灾危险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于志金 宋佳妮 +1 位作者 徐澜 李茜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2,共9页
为探究木质板材火灾危险性综合评价,选用6种常用木质板材(杉木板、松木板、榆木板、密度板、胶合板、刨花板),采用锥形量热仪与火蔓延试验平台测试6种板材的燃烧行为。将测得的燃烧反应特性参数分为燃烧特性、生烟特性、一般烟气毒性与... 为探究木质板材火灾危险性综合评价,选用6种常用木质板材(杉木板、松木板、榆木板、密度板、胶合板、刨花板),采用锥形量热仪与火蔓延试验平台测试6种板材的燃烧行为。将测得的燃烧反应特性参数分为燃烧特性、生烟特性、一般烟气毒性与火焰蔓延特性4种指标因素,以构建木质板材火灾危险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一种基于博弈法组合赋权的改进灰色关联法,与火灾增长速率指数评价法进行对比,发现火灾增长速率指数评价法主要反映热释放速率快速增长阶段的热危险性,而改进灰色关联法在评价各指标因素上更全面。结果表明:组合赋权的改进灰色关联法能有效评价各指标因素对木质板材火灾危险性的影响,最终得到6种木质板材火灾危险性由小到大为:榆木板(0.674 8)>松木板(0.663 4)>刨花板(0.655 6)>杉木板(0.650 5)>密度板(0.637 7)>胶合板(0.633 0)。组合赋权的改进灰色关联法在评价材料火灾危险性时可以更科学、更全面地反映整个受火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大小,是一种评价结果可信度高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法 CRITIC法 博弈论 灰色关联度 木质板材 燃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耦合协调性研究
12
作者 毛章云 张坤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1期199-204,共6页
为了探究湖南省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程度,通过构建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内在表征指标体系,同时利用熵值法、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从时空2个维度对2011-2020年湖南省14个市州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指数及三者的耦... 为了探究湖南省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程度,通过构建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内在表征指标体系,同时利用熵值法、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从时空2个维度对2011-2020年湖南省14个市州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指数及三者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发展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序列上,全省各市州人口城市化指数、经济城市化指数和空间城市化指数整体均呈上升趋势,城市化的主要方向由人口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转变为经济城市化。在空间格局层面,湖南省2020年各市州的城市化发展类型整体上变化较小,其中仅长沙市达到高水平基本协调型阶段,其他市州均处于高水平中度失调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法 城市化 耦合度 协调发展度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人口—土地—经济—社会”城镇化的耦合协调性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王锋 张芳 +2 位作者 林翔燕 石铁伟 陈洪涛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5-52,共8页
"人口—土地—经济—社会"四维城镇化的协调,是新型城镇化进程推进与质量提高的重要条件。本文构建了"人口—土地—经济—社会"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模型,并对长三角地区多维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度与对比分析。... "人口—土地—经济—社会"四维城镇化的协调,是新型城镇化进程推进与质量提高的重要条件。本文构建了"人口—土地—经济—社会"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模型,并对长三角地区多维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度与对比分析。研究发现:2005~2013年长三角各个维度下城镇化发展水平在波动中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在此之后各个维度下城镇化发展水平均出现逐年降低的趋势;2005~2008年长三角地区各个城市均为中低协调耦合状态,2008年之后大多数城市为中度耦合协调,小部分城市达到中高协调耦合;2015年上海、苏州、镇江、宁波处于低度协调耦合,扬州、杭州、台州处于高度协调耦合,其他城市均处于中度协调耦合。整体来说长三角地区各个城市的协调耦合程度仍有待提高。因此,长三角地区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应从正外部性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协调度较高城市的集聚效应;从正内部性角度扩大协调度较低城市的土地供给和调整产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耦合协调度 熵值赋权法 时空差异 长三角 集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与灰色关联的生态农业经济竞争力评价——以黑龙江省为例 被引量:25
14
作者 任永泰 于浩然 +1 位作者 刘慧 王会英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5-92,153,共9页
生态农业经济竞争力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综合能力。基于2017年的数据,建立由8个子系统支撑的黑龙江省生态农业经济竞争力系统,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因子分析的系统聚类模型测算黑龙江省13个地市的生态农业经济竞争力强弱程度并... 生态农业经济竞争力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综合能力。基于2017年的数据,建立由8个子系统支撑的黑龙江省生态农业经济竞争力系统,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因子分析的系统聚类模型测算黑龙江省13个地市的生态农业经济竞争力强弱程度并进行排序聚类,绘制竞争力分布图。将熵权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结合,计算出各影响因素及子系统核心度。结果表明,农业科研人员全时当量为核心因素,农业科教支持竞争力为核心竞争力,因此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是提升黑龙江省生态农业经济竞争力的核心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经济 因子分析 系统聚类 熵权法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法与灰色关联度法的煤矿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 被引量:7
15
作者 宫雯 李龙清 许永刚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25,共3页
针对常用的信息化水平评价方法采用专家打分方式确定指标权重而导致评价主观性过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熵权法与灰色关联度法的煤矿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方法。该方法根据煤矿企业的特点以及信息化对煤矿企业的作用,将煤矿企业信息化评价... 针对常用的信息化水平评价方法采用专家打分方式确定指标权重而导致评价主观性过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熵权法与灰色关联度法的煤矿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方法。该方法根据煤矿企业的特点以及信息化对煤矿企业的作用,将煤矿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5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大小,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计算评价对象与参考数列的关联度,根据关联度大小确定信息化水平等级。运用该方法对某煤矿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客观、准确地反映煤矿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信息化水平 评价方法 熵权法 灰色关联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和耦合协调度的中国物流业与金融业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张建军 赵启兰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19,共8页
本文基于我国物流业与金融业发展的特点,构建了反映物流业与金融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熵权的动态耦合协调度模型方法,系统研究了中国物流业与金融业协调发展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影响两业协调的关键因素,... 本文基于我国物流业与金融业发展的特点,构建了反映物流业与金融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熵权的动态耦合协调度模型方法,系统研究了中国物流业与金融业协调发展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影响两业协调的关键因素,得出如下结论:中国物流业与金融业的协调性经历了从不协调到勉强协调再到协调的变化过程,且近几年基本呈现出协调发展的状态;在反映物流业的发展指标中,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中国物流业与金融业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反映金融业的发展指标中,M2货币供给量以及金融业增加值是影响中国物流业与金融业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业 金融业 协调发展 典型相关分析 耦合协调度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的优度评价法在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继宏 赵涛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61-64,共4页
企业信息化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其绩效评价的有效性已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熵权作为一种客观赋权法,充分考虑了评价指标值提供的信息量。可拓学中的优度评价法采用定量化描述事物具有某种性质的程度,能较完整地反映被评价对象... 企业信息化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其绩效评价的有效性已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熵权作为一种客观赋权法,充分考虑了评价指标值提供的信息量。可拓学中的优度评价法采用定量化描述事物具有某种性质的程度,能较完整地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综合水平。文章在信息化绩效评价中将优度评价法与熵权相结合,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并通过实例进行了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 绩效评价 熵权 优度评价法 关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三山岛金矿绿色开采技术优先级评价 被引量:10
18
作者 赵国彦 吴攀 +3 位作者 朱幸福 赵源 李洋 邱菊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9年第6期835-843,共9页
推进矿山绿色开采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而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面临着投资周期长和成本高等问题,鉴于此,开展绿色开采技术优先级评价,有助于指导矿山决策部门的工作,实现绿色开采有序化,降低投资成本。在构建三山岛金矿绿色开采技... 推进矿山绿色开采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而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面临着投资周期长和成本高等问题,鉴于此,开展绿色开采技术优先级评价,有助于指导矿山决策部门的工作,实现绿色开采有序化,降低投资成本。在构建三山岛金矿绿色开采技术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灰色关联分析优化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绿色开采技术进行评价分析。首先,构建了层次化绿色开采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地反映了各因素对绿色开采技术的影响;然后,利用AHP法和熵值法组合赋权,弥补了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的不足,使赋权趋于合理化;最后,分别应用3种赋权方法的优化模型和传统等权法模型对三山岛金矿绿色开采技术的绿色度进行量化分析,并对比分析了4种模型的关联度计算结果,最终得出三山岛金矿绿色开采技术推进的优先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开采 优先级 层次化指标体系 AHP法 熵值法 组合赋权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协调度和灰色关联度的中国物流业与金融业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32
19
作者 储雪俭 钱赛楠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3-100,共8页
本文基于我国物流业与金融业之间多层面多维度的耦合与互动关系,构建两者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利用熵值赋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测算出2003~2017年我国物流业与金融业的耦合关联度和协调度,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 本文基于我国物流业与金融业之间多层面多维度的耦合与互动关系,构建两者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利用熵值赋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测算出2003~2017年我国物流业与金融业的耦合关联度和协调度,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两者耦合效应中的关键因素。结果显示:我国物流业与金融业之间的耦合协调水平不断上升,经历了由失调到良好协调的状态改变;铁路营运里程、物流业就业人口数量、物流业投入产出比、社会融资规模和存贷比是物流业与金融业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业 金融业 熵权法 耦合协调度 灰色关联度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石漠化地区土壤质量评价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杜发兴 吴登峰 +1 位作者 吴厚发 姚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02-2108,共7页
【目的】釆取科学的评价方法,客观准确评价土壤质量,为石漠化地区预防土壤退化和改善土壤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湖北省鹤峰县石漠化地区为研究对象,综合测定了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的18项土壤属性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 【目的】釆取科学的评价方法,客观准确评价土壤质量,为石漠化地区预防土壤退化和改善土壤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湖北省鹤峰县石漠化地区为研究对象,综合测定了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的18项土壤属性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确定评价指标的最小数据集,结合熵权法确定参评指标的权重值,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计算加权关联度值。【结果】根据加权关联度值的大小排序来看,研究区的土壤质量高低依次为:下坪>中营>燕子>五里>走马;结合土壤质量评判标准表可得,下坪的土壤质量等级为Ⅱ级,中菅为Ⅲ级,燕子和五里均为Ⅳ级,走马为Ⅴ级;且研究区整体的土壤质量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与当地实际情况相一致。【结论】本文的研究方法可以客观公正的评价土壤质量,且该方法计算简便、思路清晰,为土壤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数据集 熵权法 灰色关联度 石漠化 土壤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