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VA的虚拟股票期权激励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5
1
作者 聂丽洁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32-234,共3页
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受到股市有效性的很大影响,股市的弱式有效性削弱了期权的激励作用。本文引入业绩评价指标EVA(E-conomicValueAdded),将经理人的激励报酬和业绩贡献的变动联系在一起,提出用虚拟股票期权代替股票期权,并构建了基于EV... 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受到股市有效性的很大影响,股市的弱式有效性削弱了期权的激励作用。本文引入业绩评价指标EVA(E-conomicValueAdded),将经理人的激励报酬和业绩贡献的变动联系在一起,提出用虚拟股票期权代替股票期权,并构建了基于EVA的虚拟股票期权激励模式,分析了该模式的一些优势,认为基于EVA的虚拟股票期权激励模式在我国更具有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a 虚拟股票期权 激励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在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孙伟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39,共3页
根据经济增加值价值评估模型的理论基础,计算模型和相关信息的辨别与采集展开论述及在实际应用中应该对会计信息所做的调整,进而把EVA运用在我国国有企业中,比较出实际公司价值与EVA计算出的公司价值的区别。分析该模型的优越性,以期为... 根据经济增加值价值评估模型的理论基础,计算模型和相关信息的辨别与采集展开论述及在实际应用中应该对会计信息所做的调整,进而把EVA运用在我国国有企业中,比较出实际公司价值与EVA计算出的公司价值的区别。分析该模型的优越性,以期为EVA财务系统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加值 企业价值 经济增加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共聚物组成及结构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广美 黄毅萍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3期86-91,共6页
利用 FT-IR、NMR 对 EVA 的组成、序列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准确度高,分析过程方便、快速。
关键词 乙烯 醋酸乙烯酸 序列分布 共聚物 序列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EVA的商业银行业绩评价实证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徐维隆 徐浩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1期263-265,共3页
为了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运用因子分析模型比较了中国2006年各类型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由此提出在指标分析过程中应整合EVA回报率因素,通过对商业银行业绩的相对优劣客观的评价,得出中国商业银行整体业绩影响因素的新... 为了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运用因子分析模型比较了中国2006年各类型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由此提出在指标分析过程中应整合EVA回报率因素,通过对商业银行业绩的相对优劣客观的评价,得出中国商业银行整体业绩影响因素的新方法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业绩评价 因子模型 ev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业绩评价模型及方法的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燕妮 任海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82-85,共4页
如何使EVA这一先进的管理系统真正地成为我国企业的指导思想和实际行为,取决于能否建立适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的EVA业绩评价模型与方法。EVA业绩评价模型应建立在现有效绩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将EVA思想真正地融入企业,将EVA指标作为企业的... 如何使EVA这一先进的管理系统真正地成为我国企业的指导思想和实际行为,取决于能否建立适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的EVA业绩评价模型与方法。EVA业绩评价模型应建立在现有效绩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将EVA思想真正地融入企业,将EVA指标作为企业的核心指标。而EVA评价方法应尽可能地采取比较客观的方法,如离差最大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a(经济附加值) 业绩评价 评价模型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粉体高填充电缆材料蠕变性能及其数学模型拟合 被引量:4
6
作者 邓双全 蔡绪福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4-172,共9页
通过蠕变拉伸实验,研究了EVA粉体高填充电缆材料在不同的温度、填料配比及应力水平下的短期蠕变行为,并采用Burgers模型对其蠕变行为进行模拟。结果表明:EVA粉体高填充电缆材料的普弹形变Em、延迟弹性形变Ek和黏性流动形变ηk均表现出... 通过蠕变拉伸实验,研究了EVA粉体高填充电缆材料在不同的温度、填料配比及应力水平下的短期蠕变行为,并采用Burgers模型对其蠕变行为进行模拟。结果表明:EVA粉体高填充电缆材料的普弹形变Em、延迟弹性形变Ek和黏性流动形变ηk均表现出对温度、应力的时间依赖性;当填充量都为60%时,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镁复配使用时,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可提高材料的形变能力。比较Burgers模型与Findley模型在不同应力下对高填充复合材料蠕变曲线的拟合度,总体上Burgers模型模拟效果优于Findley模型,而Findley模型在长时蠕变行为的预测上,相对较好。研究对于优化无卤阻燃EVA电缆专用料的配方,以及对于继续深入研究EVA粉体高填充电缆材料的短期蠕变行为,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a电缆材料 粉体高填充 蠕变 BURGERS模型 Findley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VA的供应链融资模型与绩效衡量 被引量:8
7
作者 宋华 王岚 史晓盟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5期20-26,共7页
供应链融资是近年来供应链管理研究领域一个较为新型的课题,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新型融资运作模式。结合供应链理论和财务指标的设置,文章拓展了供应链融资模型和关键绩效衡量维度,提出基于EVA视角下的供应链融资绩效衡量具有系统... 供应链融资是近年来供应链管理研究领域一个较为新型的课题,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新型融资运作模式。结合供应链理论和财务指标的设置,文章拓展了供应链融资模型和关键绩效衡量维度,提出基于EVA视角下的供应链融资绩效衡量具有系统性、相对量的三个动态维度:业务融资周期率、资本融资率和成本盈利指数,使之更加适合国内供应链融资风险大、融资条件苛刻的经济环境。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对成都某X石油贸易公司的案例进行分析,证实了上述提出的基于EVA视角的供应链融资三个维度的合理性,并得出研究的结论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融资 eva模型 供应链融资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EVA含量PA6/EVA共混物双连续相形成机理
8
作者 杨家昕 潘诚 +2 位作者 季天宸 曹峥 陶国良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9-53,共5页
利用密炼机对PA6/EVA共混物进行熔融共混并对熔融过程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低EVA含量PA6/EVA共混物的相形态,分析了不同加工条件对共混物相形态的影响,基于基本假设建立了A/B(低含量)两相聚合物的熔融模型,并且,提出了低含... 利用密炼机对PA6/EVA共混物进行熔融共混并对熔融过程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低EVA含量PA6/EVA共混物的相形态,分析了不同加工条件对共混物相形态的影响,基于基本假设建立了A/B(低含量)两相聚合物的熔融模型,并且,提出了低含量两相聚合物共混体系双连续相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30℃、转子转速为60 r/min、PA6/EVA共混物熔融2.5 min时,共混物充分熔融,随着转子转速的增大,熔融时间显著缩短。低EVA含量PA6/EVA共混物的相形态主要受到共混时间和转子转速的影响,并且,双连续结构不稳定,当共混时间在3~5 min范围内时,EVA能够形成连续相;当共混时间为8 min时,EVA转变为分散相,转子转速增大加快了EVA由连续相转变为分散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共混 eva含量 加工条件 熔融模型 双连续相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制造中的制造能力服务形式化描述方法 被引量:11
9
作者 肖莹莹 李伯虎 +1 位作者 柴旭东 公静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096-2107,共12页
针对云制造系统对制造能力服务的应用需求,研究了制造能力服务的统一描述及其形式化方法。分析了云制造环境下的制造能力服务的内涵,给出了其定义和分类框架;定义了制造能力服务的元模型及详细描述属性,使用基于对象-值-属性(entity-val... 针对云制造系统对制造能力服务的应用需求,研究了制造能力服务的统一描述及其形式化方法。分析了云制造环境下的制造能力服务的内涵,给出了其定义和分类框架;定义了制造能力服务的元模型及详细描述属性,使用基于对象-值-属性(entity-value-attribute,EVA)数据模型的持久化方法实现异构制造能力服务的形式化。上述制造能力描述及形式化方法在智慧云制造系统(Tian Zhi Net)中的应用效果初步验证了成果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制造 制造能力 形式化描述方法 元模型 对象-值-属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天然气管网水力分析数学模型与计算方法 被引量:34
10
作者 田贯三 张增刚 江亿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6-98,共3页
随着我国城市能源结构的调整 ,天然气将成为主要的城市能源。燃气管网水力分析在管网的设计、改造、扩建和运行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用图论与数学分析的方法 ,建立了城镇燃气管网水力计算的数学模型 ,对各种算法进行了系统的... 随着我国城市能源结构的调整 ,天然气将成为主要的城市能源。燃气管网水力分析在管网的设计、改造、扩建和运行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用图论与数学分析的方法 ,建立了城镇燃气管网水力计算的数学模型 ,对各种算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比较 ,并作出了综合评价 ,为提高编程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天然气管网 水力分析 数学模型 计算方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加值对企业价值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雅 刘希成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27-31,共5页
经济增加值作为传统会计盈余指标的拓展,能够对企业的价值创造进行真实而全面的表述。以国务院国资委2010年起在中央企业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考核体系为契机,使用2005—2008年度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研究了经济增加值与企业价值... 经济增加值作为传统会计盈余指标的拓展,能够对企业的价值创造进行真实而全面的表述。以国务院国资委2010年起在中央企业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考核体系为契机,使用2005—2008年度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研究了经济增加值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价格模型下,经济增加值与股价显著相关;在收益模型下,经济增加值不能对股票收益进行较好的解释。对经济增加值构成要素增量信息含量进行了实证检验,认为:计算经济增加值时,进行会计调整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对经济增加值理念在上市公司推广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加值 价值相关性 价格模型 收益模型 增量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体模型的舱外航天服热系统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4
12
作者 邱义芬 陈拥华 袁修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7-170,共4页
分析了舱外航天服空间换热的特点,对“空间环境-舱外航天服-人体”热系统进行了传热分析,利用Visual C++6.0及OpenGL技术进行了三维人体模型的构造,对人体体表温度的计算结果进行了三维图形显示.结合人体热调节模型建立了“空间环境-舱... 分析了舱外航天服空间换热的特点,对“空间环境-舱外航天服-人体”热系统进行了传热分析,利用Visual C++6.0及OpenGL技术进行了三维人体模型的构造,对人体体表温度的计算结果进行了三维图形显示.结合人体热调节模型建立了“空间环境-舱外航天服-人体”热系统仿真技术,分析了航天员在不同代谢模式、被动热防护状态及液冷、通风系统控制情况下的热状态,确定了各代谢活动水平下航天员达到舒适状态时液冷、通风系统的工作条件,利用暖体假人试验结果对系统仿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二者吻合很好,本项目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舱外航天服 仿真技术 舱外活动 人体热调节模型 代谢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乳液水解动力学研究Ⅰ.表面水解反应阶段动力学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沛智 赵奇志 +1 位作者 李小芹 李建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4-57,共4页
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乳液 (EVA)的碱催化水解反应是一非均相反应 ,水解首先在胶粒表面进行 ,利用滴定法对体系碱的浓度进行测定并采用简单二级反应模型对表面水解反应进行动力学研究 ,结果表明 ,胶粒表面完全水解时体系的表观水解度为 ... 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乳液 (EVA)的碱催化水解反应是一非均相反应 ,水解首先在胶粒表面进行 ,利用滴定法对体系碱的浓度进行测定并采用简单二级反应模型对表面水解反应进行动力学研究 ,结果表明 ,胶粒表面完全水解时体系的表观水解度为 2 % ,水解反应活化能为 75 .39k J/ mol,指前因子为 3.46 9× 10 1 3g/ (mm ol.min)。甲醇的加入对表面水解反应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a乳液 非均相反应 水解 动力学 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出舱活动的典型功能操作肌肉激活预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晓东 王政 +3 位作者 李昊 李凡 刘志臻 王春慧 《载人航天》 CSCD 2015年第5期510-515,共6页
面向出舱活动中航天员肌肉状态和体力负荷的风险评估,为了实现航天员肌肉激活的预测,开展了着常服和舱外服两种工况下不同操作位置的推、拉、提、压共8组典型功能操作实验,测试航天员最大施力能力的同时采集了肱二头肌长头、肱三头肌外... 面向出舱活动中航天员肌肉状态和体力负荷的风险评估,为了实现航天员肌肉激活的预测,开展了着常服和舱外服两种工况下不同操作位置的推、拉、提、压共8组典型功能操作实验,测试航天员最大施力能力的同时采集了肱二头肌长头、肱三头肌外侧头和三角肌前束的肌电信号。提出基于人-舱外服耦合运动生物力学模型预测着舱外服人体的肌肉激活,并预测了两种工况下8组典型功能操作的肌肉激活。通过预测结果和积分肌电值的相关性分析,验证了模型预测的有效性,为研究人-舱外服真实交互方式提供了新的方法学思路,对肌肉激活的预测为出舱活动任务规划提供了生理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舱活动 舱外服 生物力学建模 肌肉激活 AnyBody 工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综合评价法的包装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于志慧 丁毅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9-62,共4页
针对包装多元化的现象,基于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包装方案评估模型,并给出了实例分析。首先根据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确定了评价样本矩阵,然后根据评价灰度计算了其评价系数,并由此得到了评价向量及矩阵,最后对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和... 针对包装多元化的现象,基于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包装方案评估模型,并给出了实例分析。首先根据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确定了评价样本矩阵,然后根据评价灰度计算了其评价系数,并由此得到了评价向量及矩阵,最后对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排序。该模型采用将定性问题定量化处理的方法对包装方案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结果全面、客观、科学,有很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综合评价 灰关联 评价模型 包装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炭黑导电发泡材料的压阻特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晏翎 刘清亭 +1 位作者 胡圣飞 杨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6-80,87,共6页
研究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乙烯-醋酸乙烯酯(EVA)/炭黑(CB)导电发泡材料在压力作用下的导电行为。结果表明,LDPE/EVA/CB导电泡沫材料的渗滤阈值为21.6%。炭黑质量分数在20%~23%范围内,材料的导电性能与泡孔结构最佳。在压缩实验中,材料... 研究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乙烯-醋酸乙烯酯(EVA)/炭黑(CB)导电发泡材料在压力作用下的导电行为。结果表明,LDPE/EVA/CB导电泡沫材料的渗滤阈值为21.6%。炭黑质量分数在20%~23%范围内,材料的导电性能与泡孔结构最佳。在压缩实验中,材料表现电阻负压力系数效应(NPCR)与电阻正压力系数效应(PPCR)。在定应变循环压缩实验中,压缩频率f=0.01 Hz比f=0.25 Hz的电阻变化更稳定,说明高频压缩易对导电网络造成破坏。每周期的电阻曲线均呈'w'型,说明NPCR向PPCR转变的行为可逆,该变化被认为与基体的压缩与泡孔壁的拉伸变形有关,由此提出导电泡沫材料压-阻特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炭黑发泡材料 压阻特性 循环压缩 导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体的无人机集群弹性均衡度量与仿真评估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国强 穆琳 +3 位作者 吴家仁 潘翼 海星朔 高济禾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4-60,共7页
无人机集群任务执行过程呈现分布式、多阶段、对抗性等特征,因蓄意攻击导致的持续性破坏事件时有发生。为确保任务执行,要求集群中的各飞行编队均具备一定弹性。然而,现有的度量方法难以有效描述长周期任务和持续性破坏特征下无人机集... 无人机集群任务执行过程呈现分布式、多阶段、对抗性等特征,因蓄意攻击导致的持续性破坏事件时有发生。为确保任务执行,要求集群中的各飞行编队均具备一定弹性。然而,现有的度量方法难以有效描述长周期任务和持续性破坏特征下无人机集群能力均衡特征,基于此,本文拟给出一种新的度量与仿真评估方法。首先,提出一种面向任务的集群弹性均衡度量方法,通过任务过程描述,给出编队性能与任务需求度量,由此定义集群弹性均衡;然后,以建模框架、破坏行为以及重构行为模型为基础,建立一种基于智能体的无人机集群联合侦察任务模型,并通过仿真对弹性均衡度量进行评估;最后,以无人机集群执行联合侦察任务为例开展案例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度量与仿真评估方法可为无人机集群持续破坏下的能力设计提供支撑,保证无人机集群在任务中可靠、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集群 弹性均衡 智能体 建模 仿真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舱外航天服自动温控技术回顾与展望
18
作者 张贺翔 李潭秋 +2 位作者 李猛 尚坤 王涛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5-142,共8页
舱外航天服自动温控技术能为航天员节省因频繁调节温控手柄而消耗的体力和精力,从而提高舱外工作效率。简述了舱外服自动温控系统的构成,综述了人体热调节模型和代谢率模型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出舱活动期间代谢率的测算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 舱外航天服自动温控技术能为航天员节省因频繁调节温控手柄而消耗的体力和精力,从而提高舱外工作效率。简述了舱外服自动温控系统的构成,综述了人体热调节模型和代谢率模型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出舱活动期间代谢率的测算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回顾了舱外服自动温控方案的研究历程及其结果,评述了已有控制策略的优劣,目前俄罗斯研制的海鹰-MKC舱外服具备了自动温控技术且已达到实用阶段;在此基础上展望了舱外航天服自动温控技术未来的优化趋势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舱外航天服 自动温控方案 热调节模型 代谢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