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财政创新补助精准投入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程瑶 汤宁 +1 位作者 马亚妮 潘旭文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2,共9页
随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提升财政创新补助激励的有效性越发重要。采用2008—2023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财政创新补助对激发企业创新内驱力、产出有效性的差异。研究发现不同类型补助... 随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提升财政创新补助激励的有效性越发重要。采用2008—2023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财政创新补助对激发企业创新内驱力、产出有效性的差异。研究发现不同类型补助创新激励的有效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科技成果转化类补助的总体影响力最大,对企业发明专利的激励也更强;对大企业影响最大的是科技成果转化类和科技经费支持类补助,对中小企业影响最大的是科技人才支持类和科技成果转化类补助。因此,建议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类补助的支持力度,科技经费支持类补助重点面向大企业集中力量攻克尖端技术,科技人才支持类补助适当向中小企业倾斜,逐步实现精准扶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创新补助 研发投入 创新产出 倾向得分匹配 科技成果转化 产业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僵尸企业复活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有心栽花抑或无心插柳?
2
作者 毛新述 李美萱 +1 位作者 赵振洋 王伊晴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5-125,共21页
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僵尸企业的处置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牛鼻子”。僵尸企业复活离不开金融资源的支持,那么僵尸企业复活是否会导致企业金融化和经济“脱实向虚”?本文选取2007—2023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 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僵尸企业的处置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牛鼻子”。僵尸企业复活离不开金融资源的支持,那么僵尸企业复活是否会导致企业金融化和经济“脱实向虚”?本文选取2007—2023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僵尸企业由“僵”转“活”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关系。研究发现,僵尸企业复活会导致企业金融资产占比提高,但这一金融化现象并不符合传统“蓄水池”动机或“投资替代”动机的主动金融化特征,而是实体投资抑制的被动选择,即由实体投资规模缩减与非主业投资剥离,被动调整资产结构所致。异质性分析发现,产能压缩程度较高和市场发达地区的僵尸企业的复活进程更快;此外,经济后果检验表明,存在被动金融化效应的复活僵尸企业实质上最终实现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和后期高质量发展。本文对当前经济转型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厘清僵尸企业处置过渡期的特殊表征和进一步促进僵尸企业复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僵尸企业复活 企业金融化 实体投资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市场监管机制、政府信任与企业投资意愿
3
作者 莫长炜 白云涛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46,共15页
事中事后市场监管是放松市场准入门槛后“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优化的核心任务,是“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关键组成部分和重要体现。2019年全面推进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如何影响企业投资意愿?在对新型市场监管机制与传统市场监管机制进行... 事中事后市场监管是放松市场准入门槛后“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优化的核心任务,是“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关键组成部分和重要体现。2019年全面推进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如何影响企业投资意愿?在对新型市场监管机制与传统市场监管机制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国84个县(市、区)1037个样本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1)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对企业投资意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政府信任在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对企业投资意愿的影响中发挥着显著的中介作用;(3)地区交通水平、产业基础、融资环境等非制度性发展环境越优越,政府信任在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对企业投资意愿的影响中所发挥的中介效应越强。政府需要进一步深入贯彻执行新型市场监管机制,不断改善地区非制度性发展环境以更好地发挥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对企业投资意愿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市场监管机制 政府信任 非制度性发展环境 企业投资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机构投资者交易治理与公司研发投资关系的实证研究
4
作者 范海峰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7-196,共20页
基于交易治理的视角,本文实证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整体、证券投资基金和保险基金等对公司研发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整体交易强度以及证券投资基金交易强度与公司研发强度显著负相关,但这种负相关关系只发生在研发投资过度的公司... 基于交易治理的视角,本文实证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整体、证券投资基金和保险基金等对公司研发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整体交易强度以及证券投资基金交易强度与公司研发强度显著负相关,但这种负相关关系只发生在研发投资过度的公司,研发投资不足的公司不存在类似关系,保险基金交易强度与研发强度关系不显著,而且机构投资者整体和证券投资基金交易强度还能够显著促进公司创新效率提升。异质性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整体交易强度与研发强度的负相关关系主要局限于经济发达地区上市公司,而且对非国有上市公司的影响显著高于国有上市公司。在影响机理方面,研究发现股票流动性和管理层财富业绩敏感性在机构投资者交易强度和研发强度的关系之间发挥了显著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机构投资者 交易治理 研发投资不足 研发投资过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匹配视角下的环京产研一体化圈建设策略
5
作者 张可云 黎思灏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0,共9页
打造环京产研一体化圈层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创新举措,需要推动北京市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与环京区县的合作。但环京区县存在产业基础薄弱、与北京产业匹配度不高和产业投资联系不强的问题。两地发展差距过大、市郊铁路建设滞后和环... 打造环京产研一体化圈层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创新举措,需要推动北京市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与环京区县的合作。但环京区县存在产业基础薄弱、与北京产业匹配度不高和产业投资联系不强的问题。两地发展差距过大、市郊铁路建设滞后和环京区县营商环境不良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未来应当根据产业匹配度建立对口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市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企业营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环京区县 产研一体 高新技术企业 上市公司异地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投资对培育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林莉 孙迪亮 苗赫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4,共10页
企业新质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的微观形态,是创新驱动在微观领域形成的先进生产力。本文以知识生产函数为基础,基于2008~2021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非金融企业金融投资对其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并分析了政府补助和银行信贷的调节... 企业新质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的微观形态,是创新驱动在微观领域形成的先进生产力。本文以知识生产函数为基础,基于2008~2021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非金融企业金融投资对其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并分析了政府补助和银行信贷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投资抑制了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而政府补助和银行信贷能正向调节金融投资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抑制效应。路径分析表明,金融投资通过创新投入、发展能力与经营能力三个渠道影响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本文丰富了非金融企业金融投资对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影响的研究,并为企业进行合理投资分配以及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投资 企业新质生产力 政府补助 银行信贷 创新投入 发展能力 经营能力 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诅咒”还是“福音”:政府补贴如何影响专精特新企业投资决策 被引量:1
7
作者 武琼 徐涛 +1 位作者 柳扬 刘孟晖 《系统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3-765,共13页
专精特新企业作为长期专注于特定工业细分领域技术攻关的中小企业,是我国突破技术“卡脖子”难题的关键主体。研究基于2020~2021年专精特新“小巨人”公众公司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补贴政策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政府... 专精特新企业作为长期专注于特定工业细分领域技术攻关的中小企业,是我国突破技术“卡脖子”难题的关键主体。研究基于2020~2021年专精特新“小巨人”公众公司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补贴政策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政府补贴金额与企业研发投入呈现显著倒U型关系。进一步分组检验表明,在低补贴组中,政府补贴显著促进研发投入,但对企业多元化战略无显著影响,说明适度补贴有助于企业聚焦主业发展;而在高补贴组中,政府补贴不仅抑制研发投入,还显著推动企业多元化扩张,反映过量补贴可能导致企业偏离专业化发展路径。由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其多元化战略与企业价值呈现出显著的负向关系,表现为典型的“多元化折价”现象。结果表明,补贴政策需实施定向调控,提高政策精准度;同时建立健全补贴资金的使用监督机制,防范专精特新企业的多元化发展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补贴 专精特新 研发投入 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的动态多元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8
作者 申通远 刘云 刘佳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7-617,共11页
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作为研究对象,聚焦其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并重、高校与企业深度协同的特点,归纳其“全链条赋能-双主体协同”的动态多元人才培养模式,为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设计提供重要... 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作为研究对象,聚焦其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并重、高校与企业深度协同的特点,归纳其“全链条赋能-双主体协同”的动态多元人才培养模式,为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设计提供重要参考。该基金通过项目启动-攻关研发-验证转化的分阶段实现路径,充分发挥高校主体的前沿探索优势与企业主体的产业实践优势,既能够全面提升双方科研人员聚焦科学前沿的基础研究能力与面向实际需求的应用开发能力等显性能力,又能够塑造其跨话语体系的沟通交流能力、跨领域协同的组织管理能力与跨研究阶段的积极性驱动力等隐性能力,同时还支撑了高水平论著发表、科技奖项申报与人才头衔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 人才培养成效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协同创新 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投资行为与创新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适配性研究——基于差异化投资动机视角
9
作者 李笑 华桂宏 陆羽中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3-52,共20页
基于2008—2020年中国A股创新型上市公司数据,文章运用“动态视角—三元维度”分析框架,探究海外投资行为对创新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适配性影响。研究发现:(1)技术寻求型海外投资与创新能力的不适配情况在独资模式中更显著,而自主创新能... 基于2008—2020年中国A股创新型上市公司数据,文章运用“动态视角—三元维度”分析框架,探究海外投资行为对创新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适配性影响。研究发现:(1)技术寻求型海外投资与创新能力的不适配情况在独资模式中更显著,而自主创新能力可有效缓解这一问题;(2)通过合资模式进行市场扩张可显著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但需注重内部资源冗余管理。(3)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国家进行投资时,企业须结合地缘政治风险;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及自身特点,制定可有效抵御贸易保护主义并适配高质量发展的投资决策。本研究旨在为创新型企业突破“低端锁定”寻求具体投资路径,有效助力其优化海外投资布局,研究结论可为企业、行业和政府推动海外投资的顺利进行提供管理与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投资行为 创新型企业 高质量发展 适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的时空演化与区位选择分异
10
作者 李庭竹 黄晓东 杜德斌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105,共10页
本文利用fDi Markets数据库,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区分为研究投资和开发投资,借助GIS空间技术以及条件Logit模型等方法,对2003—2022年跨国公司在华研究投资与开发投资的时空演化及区位选择分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2003—2022年跨... 本文利用fDi Markets数据库,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区分为研究投资和开发投资,借助GIS空间技术以及条件Logit模型等方法,对2003—2022年跨国公司在华研究投资与开发投资的时空演化及区位选择分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2003—2022年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总体呈非线性、不平稳的阶段式演变特征,其中开发投资始终占据主导地位;②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以电子信息、生命科学、交通设备等少数产业集群为主体,产业结构变化明显,其中开发投资的产业集中度高于研究投资;③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主要分布于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为核心东部沿海地区,并存在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少数城市散点布局的态势,总体形成东北—西南的空间格局,其中研究投资与开发投资的空间演化特征差异显著;④技术和知识创新能力是影响跨国公司在华研究投资区位选择的首要因素,而市场规模水平对跨国公司在华开发投资具有更强的“引力”,同时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外资规模等城市属性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也具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研究与开发 海外投资 时空格局 区位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新质生产力:数字化补助的作用机制与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丽群 芮晓 林子昂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9,共10页
在数字经济时代下,要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本文探讨数字化补助如何影响企业新质生产力,选取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化补助与企业新质生产力呈正相关关系。机制检验表明,数字... 在数字经济时代下,要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本文探讨数字化补助如何影响企业新质生产力,选取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化补助与企业新质生产力呈正相关关系。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补助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和固定资产投资提高企业新质生产力。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补助与新质生产力的正相关关系在非国有企业和内控较好的企业中更明显。本文研究结论为政府优化数字化补助政策提供了实证依据,对于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补助 新质生产力 研发投入 固定资产投资 数字经济 上市公司 数字赋能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区债务能“筑巢引凤”吗?——来自融资平台举债的经验证据
12
作者 杜俊莹 毛捷 曹婧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206,共14页
开发区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阵地,发挥开发区债务的“筑巢引凤”效应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利用2007—2015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考察开发区融资平台债务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开发区融资平台债务会显著... 开发区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阵地,发挥开发区债务的“筑巢引凤”效应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利用2007—2015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考察开发区融资平台债务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开发区融资平台债务会显著提升所在县(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这一效应受开发区所在区域、发展阶段和融资平台公司股权结构等因素影响而呈现异质性。机制分析表明,开发区融资平台债务一方面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资源配置优化、人力资本提升和数字化发展效应,吸引企业入驻开发区;另一方面通过强化土地引资竞争,降低企业用地成本,从而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拓展分析发现,开发区融资平台债务“筑巢引凤”带来的产值和税收增长可以有效抵补债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开发区 融资平台债务 基础设施 土地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R&D投入与碳排放的内在关联性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13
作者 刘伟 纪明 +1 位作者 韩进 王竞一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55,共11页
“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下,如何推动中国碳减排与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探析了绿色金融和科技研发对碳排放的影响,实证证明了绿色金融与R&D投... “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下,如何推动中国碳减排与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探析了绿色金融和科技研发对碳排放的影响,实证证明了绿色金融与R&D投入均对碳排放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且R&D投入在绿色金融与碳排放之间的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它既是绿色金融政策落地的关键驱动力,也是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技术手段。因此,我国应当加强绿色金融政策支持、发挥R&D投入和技术创新在实现碳减排中的关键驱动作用,同时推动绿色金融与科技研发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科技创新 R&D投入 碳排放 熵权法 单位根检验 区域异质性 科技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投入对研究型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异质性影响
14
作者 柯亮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120,共10页
知识经济时代,世界一流大学的竞争已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要素。以我国教育部直属高校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研究型大学高质量发展指数来刻画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进一步研究了财政投入与研究型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200... 知识经济时代,世界一流大学的竞争已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要素。以我国教育部直属高校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研究型大学高质量发展指数来刻画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进一步研究了财政投入与研究型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2009—2019年,我国研究型大学高质量发展指数呈稳步提升趋势。财政投入对研究型大学的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对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和协同社会服务能力两个高质量发展指数的二级指标有较大影响,对自主科技创新水平、学科创新平台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指标的促进作用则较为有限。分地区的研究表明,财政投入对东北和西部地区大学的高质量发展有较大的提升作用。分高校类别的回归结果显示,财政投入对理工类和综合类大学的高质量发展有较为显著的提升作用,但对农林医药类和师范类高校没有展现出显著的正向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投入 高质量发展 研究型大学 异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与企业环境社会责任表现 被引量:5
15
作者 梁上坤 赵美涛 张丽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109,共11页
环境资源问题可能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而税收政策能够调节经济健康发展、引导企业行为。本文以2010—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交叠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变革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固... 环境资源问题可能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而税收政策能够调节经济健康发展、引导企业行为。本文以2010—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交叠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变革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有效提升了企业环境社会责任表现;作用渠道探索显示,固定资产投资与绿色研发活动是上述影响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衰退期企业、位于中西部地区企业和污染行业企业环境社会责任表现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本研究对于引导企业参与环保行为、促进环境社会责任表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环境社会责任 加速折旧 交叠双重差分 固定资产投资 绿色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灾害对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促进还是抑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金绍荣 唐诗语 贾益鸣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6,共16页
基于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农业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自然灾害对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灾害会抑制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内部控制和研发投入在自然灾害和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间均具有中介作用.从外部宏观环... 基于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农业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自然灾害对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灾害会抑制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内部控制和研发投入在自然灾害和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间均具有中介作用.从外部宏观环境的异质性分析发现,自然灾害对所在地区市场程度低、数字发展水平高的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从企业特征的异质性分析发现,自然灾害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负向影响比对国有企业的更显著,对处于衰退期的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抑制效果比处于成长期、成熟期的更显著,对风险承担水平低的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比风险承担水平高的更显著.因此,在宏观层面上,政府应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大对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资金与技术的支持力度;在微观层面上,企业应建立完备的自然灾害预警与应对机制,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结合自身发展阶段和水平精准推进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企业 数字化转型 自然灾害 内部控制 研发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混改改善了民营企业ESG表现吗? 被引量:2
17
作者 梁峰 陈朝骞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95,共14页
ESG引领的经营理念日益受到企业重视。基于2009—2021年中国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反向混改对民营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反向混改能够改善民营企业ESG表现,并通过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增加研发投入改善了... ESG引领的经营理念日益受到企业重视。基于2009—2021年中国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反向混改对民营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反向混改能够改善民营企业ESG表现,并通过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增加研发投入改善了民营企业ESG表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内部治理水平低、中低污染以及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中,上述改善效应显著;相较于行业竞争程度低的民营企业,行业竞争程度高的民营企业中,反向混改对其ESG表现的改善效应更显著。因此,政府应进一步支持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的融合发展,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ESG实践,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混改 ESG表现 民营企业 融资约束 研发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儿童药研制的制约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基于医药企业的视角 被引量:4
18
作者 丁瑞琳 白铭钰 +2 位作者 付佳男 李新宇 邵蓉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5,共7页
目的:为完善我国儿童药供应保障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医药企业视角通过文献综述、问卷调研梳理药品全生命周期中儿童药研制的制约因素,分析其集中和迫切程度。结果:儿童药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儿童临床试验开展难度大;注册审批规则中... 目的:为完善我国儿童药供应保障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医药企业视角通过文献综述、问卷调研梳理药品全生命周期中儿童药研制的制约因素,分析其集中和迫切程度。结果:儿童药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儿童临床试验开展难度大;注册审批规则中缺乏对儿童药特殊性的考虑和专门的材料要求;生产激励政策落地缺乏实施细则和措施;市场利益机制尚不完善等。其中,研发和使用支付是问题相对集中的环节。讨论及建议:建议我国开拓并合理使用儿童临床试验资源,多举措增加儿童药研发投入;制定儿童药申报的专项指南,鼓励成人药品注册时提交儿童研究计划;基于典型案例探索儿童药生产供应优化路径;在药品使用与支付规则中给予儿童药更多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企业 儿童药 研制 制约因素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顾芳睿 李清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127,共17页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在微观层面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在阐述利率市场化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逻辑的基础上,实证检验利率市场化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能...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在微观层面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在阐述利率市场化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逻辑的基础上,实证检验利率市场化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随着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上限及贷款利率下限的取消,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显著增加,且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显著提升;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制体现为降低融资约束、促进企业研发创新、提升企业生产率。同时,企业研发创新、数字化生产和管理系统引进强化了利率市场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效应在企业规模相对较小、非国有企业和非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样本中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改革 企业数字化转型 融资约束 研发创新 企业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赋能企业绿色化转型的方式:从信息披露到创新驱动 被引量:23
20
作者 寇冬雪 张彩云 张小溪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66,共19页
企业数字化对于加快实现企业绿色化转型进而实现双化协同意义深远。选用2010—2019年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基于资产视角和经营业务视角分析企业数字化对企业绿色生产、污染治理及研发创新的影响,进而明确企业数字化赋能绿色转型的机制。... 企业数字化对于加快实现企业绿色化转型进而实现双化协同意义深远。选用2010—2019年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基于资产视角和经营业务视角分析企业数字化对企业绿色生产、污染治理及研发创新的影响,进而明确企业数字化赋能绿色转型的机制。研究指出:(1)无论是资产视角还是经营业务视角均显示,企业数字化降低了企业披露绿色生产(环境管理和环境信息)和污染治理方面(环境负债和环境业绩与治理)相关信息的概率及公开程度;(2)企业数字化促进了企业研发创新,从资产视角表现为企业数字化利于研发创新投入的增加,从经营业务视角表现为企业数字化促进了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整体上,企业数字化发展能够赋能企业绿色化转型,其方式是创新驱动而非信息披露。提出应加快企业全方位数字化转型进程,以充分激发企业研发创新的积极性,从而加快实现企业绿色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 企业绿色化转型 绿色生产 污染治理 研发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