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0篇文章
< 1 2 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conomics Analysis for Information Flow of the Leader Dynamic Management in Virtual Enterprise
1
作者 HUANG Rui-hua, PENG Xiao-chun, LIN Jian (School of Managemen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34-,共1页
The virtual enterprise will play a more and more im po rtant role in economy development. The virtual enterprise leader raises market a daptability and group cooperation ability through its dynamic management. Thus t ... The virtual enterprise will play a more and more im po rtant role in economy development. The virtual enterprise leader raises market a daptability and group cooperation ability through its dynamic management. Thus t he validity and efficiency of leader’s dynamic management determines the efficie ncy of the virtual enterprise operation, and the validity of the information flo w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In this paper, the validity of the information flo w in the course of the leader’s dynamic management in the virtual enterprise is analyzed by using the economic searching theory and the information theory, and the possible ways to improve the validity and efficiency of leader’s dynamic man agement are indicated. Firstly, the basic concepts such as leader’s dynamic management, virtual enterpr ise, and its leader are defined. The dynamic management procedure for the virtua l enterprise leader is analyzed with the dynamic theory raised by Mowshowitz. Secondly, the model for the dynamic management of the virtual enterprise leader is constructed using multi-goal selection. The information flow validity for th e leader during the stages of the identifica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is analyz ed with the economic searching theory and the information theory. Meanwhile, the value of the dynamic management policy is discussed with the information va lue theory. Finally, two ways to improve the validity of the information flow are obtained. The first way is to process the various kinds of information of the existing mem bers in the virtual enterprise for the future cooperative usage and to extend th e selective objects for the leader, and to make the detailed and clear mechanism of the object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the market chance and the cooperative partner). The other way is to build the system of the effective transfer and process of the feedback information flow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virtual ent erprise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rtual enterprise LEADER dynamic management i nformation flow validity and efficien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an Embryonic form of Green Virtual Enterprise
2
作者 LUO Yi-xin, ZHAO Wen-wu (Xiangt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Xiangtan 411201,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17-,共1页
Green Virtual Enterprise (GVE) is a new contemporar y manufacturing mode, which is to adapt and meet the nee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 nt of humanity.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Total Green Management is first a d... Green Virtual Enterprise (GVE) is a new contemporar y manufacturing mode, which is to adapt and meet the nee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 nt of humanity.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Total Green Management is first a dvanced. In th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Virtual Enterprise (VE) and Total Green Management (TGM), the concept of Green Virtual Enterprise and its architec ture is brought forw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en virtual enterprise green desire Green Man ufactu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仿真在复杂化工专业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以CO中温-低温串联催化转化仿真实验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林雄超 王彩红 任艳娇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2,共9页
受场地、操作环境等极端条件制约,复杂工程性创新实验难于线下开展,导致学生对化工专业前沿技术认知缺失,工程实践能力训练短缺。针对此问题,在化工专业实验中开展以实为主、以虚为辅的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虚拟实验可大大降低实验操作... 受场地、操作环境等极端条件制约,复杂工程性创新实验难于线下开展,导致学生对化工专业前沿技术认知缺失,工程实践能力训练短缺。针对此问题,在化工专业实验中开展以实为主、以虚为辅的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虚拟实验可大大降低实验操作风险,弥补实验时间和条件的不足,是化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有益探索。仿真实验中的理论学习、习题测验、流程设计、实验操作和报告处理的过程性评价制度涵盖了学生整体学习过程,综合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实践的能力。在CO中温-低温串联催化转化仿真实验教学中,4项课程目标平均达成度分别为0.80、0.91、0.83和0.73,教学效果良好。实践证明,虚拟仿真实验能够从应用实际出发,通过新颖的实验内容设计,更能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实验 虚实并行 催化转化 工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保入税能否抑制企业“脱实向虚”? 被引量:1
4
作者 曹越 杨萍 肖艳芳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8,共13页
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作为社保征管体制的重要改革,社保入税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行为。以社保入税为制度改革背景,首次考察社保入税后社保费征管效率提升对企业“脱实向虚”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保入税的... 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作为社保征管体制的重要改革,社保入税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行为。以社保入税为制度改革背景,首次考察社保入税后社保费征管效率提升对企业“脱实向虚”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保入税的实施显著抑制了企业“脱实向虚”。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社保入税通过保险效应、征管效应和治理效应三个渠道抑制企业“脱实向虚”。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社保入税发挥的抑制作用在政府干预度高的地区、民营性质、劳动密集型、税收征管强度大的地区、内部控制水平以及分析师关注度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显示,社保入税通过抑制企业“脱实向虚”能够提升实业投资水平和企业绩效。研究结论为抑制企业“脱实向虚”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治理策略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完善社保费征管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保入税 脱实向虚 征管效率 社保费用 税收征管 企业金融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应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惠楠 王欣 李金克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34,共18页
新质生产力为金融数字化变革和经济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契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这个古老课题也愈发历久弥新。在结合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指数的基础上对省域数字金融发展水平进行全新计量,基于2011—2021年我国3... 新质生产力为金融数字化变革和经济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契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这个古老课题也愈发历久弥新。在结合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指数的基础上对省域数字金融发展水平进行全新计量,基于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第一,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存在双门槛非线性关系的特征。数字金融发展水平在小于第一门槛值时能够强烈而显著地促进实体经济增长,当上升至第一与第二门槛值之间时发挥显著的抑制作用,在跨越第二门槛值后数字金融的抑制作用进一步衰减,但仍保持显著。第二,地区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均呈现单门槛特征,但作用效果有所区别;东部地区的数字金融在门槛值两侧均显著抑制实体经济增长,且抑制作用在越过门槛值后发生衰减;中部地区的数字金融在小于门槛值时对实体经济发挥显著促进作用而大于门槛值时却发挥显著抑制作用;西部地区的数字金融在小于门槛值时对实体经济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大于门槛值时抑制作用不显著。第三,新质生产力理论分别从资本配置、科技创新、劳动供给三个维度揭示了实体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源泉。基于新质生产力理论的机制检验显示资本配置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在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发挥了中介传导效应,科技创新效率不具有中介效应。研究为数字金融发展战略调整、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引导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政策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金融 实体经济 脱虚向实 非线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能提升实体企业新质生产力吗?——基于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的自然实验 被引量:1
6
作者 周雷 应皓恬 王程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50,共16页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为检验数字金融提升实体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效果提供了自然实验条件。论文通过收集北京、上海、杭州、苏州、成都、南京六个试点地区2186家样本实体企业2019—2023年的微观面板数据,构建多时点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为检验数字金融提升实体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效果提供了自然实验条件。论文通过收集北京、上海、杭州、苏州、成都、南京六个试点地区2186家样本实体企业2019—2023年的微观面板数据,构建多时点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发现:数字金融相关的试点项目能提升实体企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述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北京、苏州、上海、南京的试点项目对提升实体企业新质生产力内涵指数的效果较为明显;而成都、杭州的试点项目主要提高了实体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机制检验发现,数字金融主要通过资源配置和普惠金融机制来提升实体企业新质生产力,但是数字金融通过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而提升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制尚未充分显现。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推动数字技术与数据要素深度融合,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圈,构建“金融元宇宙”等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数字金融守正创新,服务实体企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新质生产力 实体企业 金融科技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机器学习的永磁同步电机数字孪生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友锐 沈玉轩 徐善永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187,共7页
永磁同步电机作为工业设备的核心部件,对其准确地故障诊断至关重要,智能数据驱动方法和实时监督技术可助力制定精准维护计划,实现低碳节能运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开展永磁同步电机高效运维研究,可实现虚实同步、监测电机运行状况,并进... 永磁同步电机作为工业设备的核心部件,对其准确地故障诊断至关重要,智能数据驱动方法和实时监督技术可助力制定精准维护计划,实现低碳节能运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开展永磁同步电机高效运维研究,可实现虚实同步、监测电机运行状况,并进一步结合信号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提出由变分模态分解、最大相关峭度解卷积联合BP-Adaboost的故障诊断方法,所提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永磁同步电机故障诊断的准确率和效率。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匝间短路,最优诊断误差率低至1.75%,平均诊断误差控制为约3.6%,诊断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数字孪生 虚实同步 机器学习 匝间短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建珍 李晋超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6-59,共4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具备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虚拟仿真技术因其逼真的模拟特性、交互式的教学体验和不受物理空间限制的特点,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方向。要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突破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具备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虚拟仿真技术因其逼真的模拟特性、交互式的教学体验和不受物理空间限制的特点,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方向。要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突破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目标,使其知识目标情景化、能力目标实践化、素养目标项目化。要应用虚拟仿真技术拓展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内容,将岗位需求、技能竞赛和职业认证融入教学内容。要应用虚拟仿真技术创新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方法,通过沉浸式教学法提升学生学习体验、项目式教学法增强学生实践能力、闯关式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应用虚拟仿真技术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评价,提升企业导师教学评价占比、细化校内导师教学评价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教学目标 岗位需求 技能竞赛 职业认证 企业导师评价 校内导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驾驶仿真测试技术驱动汽车产业智能跃迁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建平 李冠洲 +1 位作者 赵帅 黄玲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49-1664,共16页
自动驾驶仿真测试技术作为支撑智能驾驶系统安全验证与商业落地的核心手段,在技术方法与应用场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传统真实道路测试因成本高昂、极端场景覆盖率低及效率瓶颈等问题,难以满足当前日益迫切的高等级自动驾驶(L4级及以上)... 自动驾驶仿真测试技术作为支撑智能驾驶系统安全验证与商业落地的核心手段,在技术方法与应用场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传统真实道路测试因成本高昂、极端场景覆盖率低及效率瓶颈等问题,难以满足当前日益迫切的高等级自动驾驶(L4级及以上)的安全验证需求。仿真测试技术应包含数学建模、虚拟场景、硬件在环(HIL)、混合现实与云仿真集群等多层次的验证体系。数学建模可加速算法开发,虚拟场景仿真提升了感知系统的鲁棒性,HIL测试保障了控制器可靠性,而云仿真集群通过大规模并行计算实现了场景覆盖的指数级扩展。FLOWSIM平台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在真实人类驾驶行为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基因级”人类驾驶行为模型,保障了仿真测试场景中交通流环境的精确性。FLOWSIM-MR基于数字孪生实现了一种自动驾驶虚实结合的测试范式。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及相应的测试技术发展成熟,新技术如生成式AI与数字孪生技术将推动仿真测试向更高精度与智能化演进,而国际标准(如ISO 34502)的制定与政产学研协同生态的构建,将成为突破“安全-成本-效率”三角困境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仿真测试 虚实结合仿真 测试场景库构建 自动驾驶安全验证 驾驶行为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现实动因、实践探索与改革进路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文轩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5,共13页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实现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居住生活的时代要求。根据房地产发展模式五要素框架,房地产发展原模式向新模式的转型涵盖了住房属性定位、住房需求行为、住房供给体系、房企经营模式、住房基础性制度五方面...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实现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居住生活的时代要求。根据房地产发展模式五要素框架,房地产发展原模式向新模式的转型涵盖了住房属性定位、住房需求行为、住房供给体系、房企经营模式、住房基础性制度五方面的适应性变革。在新形势下,房地产发展原模式难以持续运行,其弊端和负面影响愈发突出,不适应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需要,亟待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近年来,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实践探索初显成效但仍有局限性。今后,要加强改革的系统集成,继续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平衡住房的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支持居民自住购房及租房需求,健全商品房与保障房并行、租售均衡发展、多主体参与的住房供给体系,推动房企向综合运营商转变以及往品质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完善住房用地、金融、财税、保障、管理等方面的住房基础性制度,实现房地产发展原模式向新模式的全面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 高质量发展 住房供给 住房需求 住房保障 房地产企业 住房制度 租购并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姚震宇 秦薇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4,共8页
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数字化发挥引导和促转作用。本文将数字普惠金融2013~2023年市级数据与中国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匹配,深入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显著驱动作用,二者之... 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数字化发挥引导和促转作用。本文将数字普惠金融2013~2023年市级数据与中国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匹配,深入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显著驱动作用,二者之间的非线性影响存在门槛效应,这种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小型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中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二者之间的传导机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3个渠道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缓解融资约束、优化金融错配、加大研发投入。据此,本文提出了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企业数字化转型 面板固定效应模型 融资约束 门槛效应 金融错配 研发投入 数实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企业“脱实向虚”——基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准自然实验
12
作者 柳雅君 薛文静 郭宗文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37,共16页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背景下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政策能否抑制企业“脱实向虚”是打造制造业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所在。基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政策的准自然实验,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企业“脱实向虚”的影...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背景下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政策能否抑制企业“脱实向虚”是打造制造业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所在。基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政策的准自然实验,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企业“脱实向虚”的影响。研究发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可以显著抑制企业“脱实向虚”。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通过发挥生产规模扩大效应、融资约束缓解效应、技术效率改善效应抑制企业“脱实向虚”。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媒体监督作用、完善财政补助政策可以有效增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脱实向虚”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数字化程度高的企业、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仅能够促进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推升,还能降低“脱实向虚”发展对新质生产力的破坏。研究结论对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抑制企业“脱实向虚”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统一大市场 企业“脱实向虚” 市场准入 负面清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与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关系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振红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8-192,共5页
加强数实融合是实现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驱动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文章以2012—2023年沪深A股上市饲料企业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与机制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实融合与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之间... 加强数实融合是实现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驱动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文章以2012—2023年沪深A股上市饲料企业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与机制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实融合与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实融合能够显著促进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数实融合可通过推动技术创新正向影响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数实融合对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对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文章提出稳步推进数实融合发展、深化技术创新渗透作用与差异化落实地区协同发展方案的建议,以期为推动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饲料企业 数实融合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仿真—半实物—实验样机—工程实践”全环节虚实结合的多端口直流能量路由器实验教学方案
14
作者 张超 马铭鸿 +4 位作者 袁旭峰 熊炜 陆之洋 郑华俊 刘敏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131,共9页
四端口直流能量路由器具有多直流源荷高效柔性互动的优势,但内部多绕组变压器导致多端口功率耦合、控制复杂,现有实验教学方案难以全面直观展示其控制原理。为此,该文详细分析了四端口直流能量路由器在单移相调制下的数学模型和功率解... 四端口直流能量路由器具有多直流源荷高效柔性互动的优势,但内部多绕组变压器导致多端口功率耦合、控制复杂,现有实验教学方案难以全面直观展示其控制原理。为此,该文详细分析了四端口直流能量路由器在单移相调制下的数学模型和功率解耦控制策略。之后,构建了包含“MATLAB全仿真—StarSim半实物仿真—小功率实验样机—工程实践”的全环节实验教学方案,该方案融合现有虚实结合的多类型手段,直观全面地展示多端口能量路由器的功率解耦控制原理,逐步提升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仿真验证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端口直流能量路由器 虚实结合 半实物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数技术融合与企业韧性——兼论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磊 王慧新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78,共11页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在各种不确定性环境中提升企业韧性是党中央高度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2010~2023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探究实数技术融合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实数技术融合能显著提升企业韧性。主要通...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在各种不确定性环境中提升企业韧性是党中央高度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2010~2023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探究实数技术融合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实数技术融合能显著提升企业韧性。主要通过提升劳动力技能和薪资水平,打破行业壁垒和降低顾客集中度,从而提升企业韧性;(2)环境不确定性正向调节实数技术融合对企业韧性的促进作用;(3)实数技术融合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非两职合一、融资约束低、盈利能力强的企业中,实数技术融合对企业韧性的促进作用更大。本文为推进实数技术融合,提升企业韧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技术融合 企业韧性 劳动力结构升级 行业集中度 实体经济 环境不确定性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驾驶认知能力测试评价研究综述
16
作者 杨澜 赵祥模 +3 位作者 王润民 王振 房山 瞿广跃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共15页
对交通动态情境的准确认知是自动驾驶(AV)智能性的关键体现,因此全面、合理、高效的测试评价方法对于验证其效能至关重要。为了跟踪自动驾驶认知能力测试评价的研究进展,该文首先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深入剖析了自动驾驶测试领域... 对交通动态情境的准确认知是自动驾驶(AV)智能性的关键体现,因此全面、合理、高效的测试评价方法对于验证其效能至关重要。为了跟踪自动驾驶认知能力测试评价的研究进展,该文首先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深入剖析了自动驾驶测试领域存在的核心问题,深入探讨了自动驾驶与人类驾驶在认知方面的关联性;其次,从基于“金字塔”模型的自动驾驶测试体系架构入手,全面回顾了在关键测试场景生成、虚拟仿真测试、虚实融合测试、实际道路测试以及认知能力评价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指出了自动驾驶认知能力测试评价领域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该综述研究成果将为自动驾驶技术的迭代演进和功能验证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AV) 认知能力 测试场景 虚实融合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模型的轻型车在用RDE排放预测
17
作者 苏庆鹏 赵华 +2 位作者 胡雨馨 张帆 裴毅强 《内燃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3,共9页
为进一步准确预测在用乘用车实时驾驶排放,搭建了以发动机-后处理虚拟仿真为核心的在用排放预测模型.首先建立了发动机一维模型,与稳态和瞬态发动机原排测试数据进行了对比和标定.结果表明:在用实际行驶排放测试(RDE)工况下,CO和NO的原... 为进一步准确预测在用乘用车实时驾驶排放,搭建了以发动机-后处理虚拟仿真为核心的在用排放预测模型.首先建立了发动机一维模型,与稳态和瞬态发动机原排测试数据进行了对比和标定.结果表明:在用实际行驶排放测试(RDE)工况下,CO和NO的原排累积质量相对误差分别为9.2%、5.8%;其次进行后处理性能试验,对后处理温度、起燃和老化模型进行标定验证,在全球轻型车测试循环工况(WLTC)前35 s,三元催化转化器轴向最大温度误差为52℃,CO、NO的排放累积质量误差为0.0385 g(5.90%)和0.0011 g(0.75%);最后利用RDE排放预测模型在不同催化器老化状态下,进行WLTC、RDE和95%分位的激烈驾驶参考循环(RTS-95)工况的排放规律探究.研究发现:NO排放对工况更加敏感,超限风险更高.设定NO瞬时质量排放阈值为8 mg/s,以RTS-95循环在分散因子为0.6条件下的NO仿真结果为例,对催化器分散因子进行预警窗口宽度探究,结果表明:增加预警窗口宽度将会降低误判率和冷启动超限的识别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模型 催化转化器老化 在用实际行驶排放测试 排放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起重机运行状态实时监控的数字孪生系统构建方法
18
作者 董青 南方磊 徐格宁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339,共6页
为解决移动式起重机运行过程中监测力度不足、交互性差和数字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起重机运行状态实时监控数字孪生系统构建方法。引入数字孪生五维模型,建立起重机虚实互控的数字孪生框架。从服役场景和物理实体组成搭建物理空间,从... 为解决移动式起重机运行过程中监测力度不足、交互性差和数字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起重机运行状态实时监控数字孪生系统构建方法。引入数字孪生五维模型,建立起重机虚实互控的数字孪生框架。从服役场景和物理实体组成搭建物理空间,从虚拟模型和可视化场景及行为动作控制方面建立虚拟空间,基于MySQL数据库,利用固有、采集和虚拟信息构建孪生数据库,结合通信协议实现虚实交互、动态监测和可视化。以YDC20/30轻小型移动式起重机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全面管控起重机服役过程提供了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虚实交互 可视化 移动式起重机 运行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技术嵌入电子实验教学探索
19
作者 高玄怡 杨惠霞 +3 位作者 陈威 乔婧思 卢继华 王业亮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115,共5页
针对传统电子实验教学中学生对元器件内部构造机理的动态变化过程缺乏深入理解,导致实验调试时盲目操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现实(MR)技术的实验教学新模式,以“火灾报警电路综合设计实验”为例,展示MR技术在虚实结合场景中的应用。... 针对传统电子实验教学中学生对元器件内部构造机理的动态变化过程缺乏深入理解,导致实验调试时盲目操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现实(MR)技术的实验教学新模式,以“火灾报警电路综合设计实验”为例,展示MR技术在虚实结合场景中的应用。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直观“透视”晶体管内部构造及载流子运行状态。实验结果表明,MR嵌入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快速掌握和应用电子学知识,激发学生形象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学生深入探索的高阶思维,实现传统电子实验教学从单一模式向多维交互形式的转变,为实验教学与数字化技术的深度融合提供新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现实技术 实验教学新模式 虚实场景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温试验箱数字孪生系统构建方法
20
作者 陈清华 梁作友 +2 位作者 关维娟 季家东 刘萍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00-1411,共12页
针对高低温试验箱数字孪生系统构建需求,采用以MQTT为通信协议的EMQX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在实时数据驱动下,实现物理实体和虚拟模型实时动态交互映射,并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和遗传算法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评估、预测及提供系统调整策略,实... 针对高低温试验箱数字孪生系统构建需求,采用以MQTT为通信协议的EMQX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在实时数据驱动下,实现物理实体和虚拟模型实时动态交互映射,并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和遗传算法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评估、预测及提供系统调整策略,实现工作人员全气候、全寿命、全工况了解设备运行状态,有效保障高低温试验箱的安全可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高低温试验箱 动态映射 虚实交互 综合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