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evaluation model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northeast industry base
1
作者 CHEN Hongguang QI Guoyou ZHANG Ni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7年第2期184-187,共4页
The paper viewed the current problem that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northeast industry base hadn't technologies of their ow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whose sources mainly depended on imitation and introduction f... The paper viewed the current problem that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northeast industry base hadn't technologies of their ow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whose sources mainly depended on imitation and introduction from abroad. Operational evaluation method and index criteria system of enterprises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were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different enterprises may revise the model according to their actual situations to evaluate the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scientifically and quickly. The findings will be helpful to correlative departments to formulate the related policies and also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ject of enterpri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northeast industry ba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appraised criteria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发展与高新技术企业劳动力需求
2
作者 周健 郭昆宇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8,共14页
高新技术企业是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经济主体,其发展离不开科技金融的有效支持。基于此,采用2010—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探究科技金融发展对高新技术企业劳动力需求的相关影响。研究发现:科技金融发展对高新技术企业劳动力需求具有显著... 高新技术企业是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经济主体,其发展离不开科技金融的有效支持。基于此,采用2010—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探究科技金融发展对高新技术企业劳动力需求的相关影响。研究发现:科技金融发展对高新技术企业劳动力需求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技术进步、广延边际和集约边际为其有效传导渠道。同时,该作用呈现出显著的异质性特征,具体表现在高技能和低技能劳动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程度较高地区、技术市场较活跃地区及知识产权政策支持地区四个方面。此外,还发现科技人才供给和企业家精神的正向调节作用,以及政府罚没行为的负向调节作用。鉴于此,应强化科技金融投入力度,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创业水平和助力企业成长,发挥各类政策和制度的激励作用,以此实现金融助力高质量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发展 高新技术企业劳动力需求 技术进步 广延边际 集约边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创新研究可视化分析——现状、热点及演进趋势 被引量:3
3
作者 樊驰 公艳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6,共8页
数字化转型是推动企业创新的重要力量。基于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2019—2024年国内外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创新研究的时间分布、热点及演进脉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国内外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创新研究热点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发文量整体呈... 数字化转型是推动企业创新的重要力量。基于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2019—2024年国内外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创新研究的时间分布、热点及演进脉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国内外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创新研究热点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发文量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且国内学者和研究机构在该领域占主导地位。数字化转型从技术创新、内部管理等五条主要路径赋能企业创新,揭示了数字化转型在推动企业创新过程中的多维度作用机制,为企业实践和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未来研究应致力于实现持续跟踪和动态研究,加强合作研究网络的建设,构建更加系统的中介和调节机制分析框架,注重具体行业和应用情境的差异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企业创新 数字技术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L-TOPSIS法的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符峰华 尹正江 唐纯武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8-71,共4页
基于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指标体系构建分析,针对传统TOPSIS模型运用概念格加权群决策方法进行有效改进,试图通过实证分析深入剖析和系统识别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旨在为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内在因素相关研... 基于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指标体系构建分析,针对传统TOPSIS模型运用概念格加权群决策方法进行有效改进,试图通过实证分析深入剖析和系统识别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旨在为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内在因素相关研究在方法论层面提供有益借鉴,对未来更深入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概念格加权群决策 TOPsI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集中度与企业创新:倒U型关系及转变 被引量:7
5
作者 凌士显 凌鸿程 姬梦佳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89,共11页
数字化转型可赋予企业创新巨大的新动能,但数字技术种类多、成本高,如何充分借助数字技术促进企业创新是企业关注的焦点。基于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数字技术集中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 数字化转型可赋予企业创新巨大的新动能,但数字技术种类多、成本高,如何充分借助数字技术促进企业创新是企业关注的焦点。基于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数字技术集中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数字技术集中度与企业创新呈显著倒U型关系,表明适度的数字技术集中度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但过度的数字技术集中度会抑制企业创新。机制分析表明,人力资源整合能力和研发投入强度在数字技术集中度与企业创新间发挥调节效应。随着调节变量增大,倒U型曲线拐点向左偏移,同时倒U型曲线逐渐变得平缓。在调节变量突破拐点临界值后,倒U型曲线转变为U型曲线。由此可见,调节变量增大能够进一步促进企业创新。结论可为深入理解数字技术集中度对企业创新的非线性影响,进而利用调节机制促进企业创新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技术集中度 企业创新 人力资源整合能力 研发投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内在影响机理实证研究——基于回归分析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华京 蒋薇薇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3-88,共6页
为深入探究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对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影响,本文收集2014~2023年477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数据,分析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内在驱动机制。其中,选取数字化转型升级水平为被解释变量,选取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产... 为深入探究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对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影响,本文收集2014~2023年477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数据,分析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内在驱动机制。其中,选取数字化转型升级水平为被解释变量,选取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产出、技术创新投入为解释变量,选取企业规模、营运能力、成长能力、企业年龄为控制变量,通过回归分析验证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内在影响机理,并开展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促进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提升。根据实证结果得出: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应进一步加快对数字化资源的投入,同时加强技术创新,加快企业研发产出,从而才能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升级 技术创新投入 技术创新产出 企业规模 运营能力 成长能力 数字化资源 研发产品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和生态双元“卡脖子”情境下科技领军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路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霍影 孙辉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122,共13页
基于协同追赶视角,采用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方法,剖析技术和生态双元“卡脖子”情境下科技领军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路径。研究发现:中国科技领军企业主要通过原创技术追赶(第Ⅰ类)和引进技术追赶(第Ⅱ类)两种战略,在技术和市场上缩小与国外... 基于协同追赶视角,采用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方法,剖析技术和生态双元“卡脖子”情境下科技领军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路径。研究发现:中国科技领军企业主要通过原创技术追赶(第Ⅰ类)和引进技术追赶(第Ⅱ类)两种战略,在技术和市场上缩小与国外领先企业的差距,突破性技术创新是主要的创新形式;两类科技领军企业分别通过“技术架构源头突破”和“技术授权自研突破”的模式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第Ⅰ类科技领军企业通过“技术联盟对冲突破”的模式破解技术生态封锁,两类企业都可以通过“技术平台兼容突破”的模式降低商业生态掣肘;第Ⅰ类科技领军企业的存在和快速进步有效促进第Ⅱ类科技领军企业持续获得知识更新,第Ⅱ类科技领军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则加速第Ⅰ类科技领军企业快速提升产品性能;在协同追赶突破性技术创新进程中,中国科技领军企业不仅承载起“双链”链长的使命担当,还通过“技术互补融通突破”的模式关联起“四链”(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稳健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脖子 科技领军企业 突破性技术创新 协同追赶 科技自立自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创新过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39
8
作者 李向波 李叔涛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9-142,共4页
本文基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数学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客观评判。以提供对不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分析,为有效制定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提供依据。
关键词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模糊评价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9
作者 常玉 刘显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25-127,共3页
用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提出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对不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的方法,为客观评价、有效制定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提供了依据,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模糊评价法 指标体系 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基本判断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云 谢科范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28,62,共6页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要求,也是推行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实现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论文首先从理论上建立了一个对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行判断的体系,然后运用统计数...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要求,也是推行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实现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论文首先从理论上建立了一个对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行判断的体系,然后运用统计数据及制度分析方法对我国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行了基本判断,分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论文得出一些有益结论,并给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企业为主体 技术创新体系 自主创新能力 政府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责任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企业知识型员工视角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新国 吕晶晶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86-90,共5页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创新能力低的企业面临着原材料价格攀升、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竞争压力不断上升等诸多问题。因此,在巨大的挑战之下,如何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企业走出困境的可行选择。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创新能力低的企业面临着原材料价格攀升、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竞争压力不断上升等诸多问题。因此,在巨大的挑战之下,如何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企业走出困境的可行选择。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那些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能够激发知识型员工高度的组织认同感和科技创新意识,在和谐的创新氛围下,积极参与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和实践,从而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责任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组织认同感 创新氛围 知识型员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型中小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2
作者 曹文才 单汨源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70-76,共7页
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有关理论基础和假设,建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持续创新发展能力计量模型。采用经济普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管理层教育年龄比、企业年龄、监事会规模、企业规模、企业所在地区高校以... 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有关理论基础和假设,建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持续创新发展能力计量模型。采用经济普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管理层教育年龄比、企业年龄、监事会规模、企业规模、企业所在地区高校以及科研院所数量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均有不同程度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投入、产出和发展能力存在多种影响因素。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是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型 中小企业 创新能力 持续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际产业转移视角的欠发达地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马永红 张帆 苏鑫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20-125,共6页
从产业转移视角出发,建立了产业转移效应→知识管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框架。根据欠发达地区企业自身特点,从关联嵌入路径、适应性竞争路径、员工流动路径及示范学习路径4个维度构建了产业转移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的理论模... 从产业转移视角出发,建立了产业转移效应→知识管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框架。根据欠发达地区企业自身特点,从关联嵌入路径、适应性竞争路径、员工流动路径及示范学习路径4个维度构建了产业转移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的理论模型。基于调查问卷数据,用SEM方法对模型进行了分析检验。结果表明:产业转移通过适应性竞争路径、员工流动路径显著促进了欠发达地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关联嵌入路径和示范学习路径中部分路径显著促进了欠发达地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如关联嵌入路径中的积累结构、认知资本路径,以及示范学习路径中的明确角色清晰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产业转移 能力提升 欠发达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政府科技投入影响效应 被引量:7
14
作者 徐向艺 孔凡萍 尹翀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6-105,共10页
本文基于中国科技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政府科技投入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文章分析了政府工业与公共研发投入、企业内部与外部研发投入等基本因素,提出理论假设,构建产业-时期面板数据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 本文基于中国科技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政府科技投入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文章分析了政府工业与公共研发投入、企业内部与外部研发投入等基本因素,提出理论假设,构建产业-时期面板数据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吸收政府工业研发投入和政府公共研发投入分别对企业研发投入和内部研发投入具有直接激励效应,对企业新产品收入分别具有综合和间接促进效应;企业内部研发投入具有关键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技术创新 政府科技投入 政策效应 创新投入 创新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创新网络中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以沈阳市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伟光 由雷 臧红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5-50,共6页
在创新网络中,处于网络中心的少数核心企业控制和影响着大量非核心企业,但非核心企业创新能力成长也将影响核心企业和整个创新网络。结合沈阳高新技术产业调研情况,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网络中的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在创新网络中,处于网络中心的少数核心企业控制和影响着大量非核心企业,但非核心企业创新能力成长也将影响核心企业和整个创新网络。结合沈阳高新技术产业调研情况,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网络中的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核心企业与非核心企业在企业规模、所处行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发展面临问题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技术水平、知识吸收、研发模式、企业控制力以及政策环境等均影响着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创新网络 核心企业 非核心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创新网络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忠华 包阳 刘云 《现代情报》 CSSCI 2013年第9期117-122,共6页
使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在我国大陆地区发表的1 609篇期刊论文,以评估国内创新网络的研究趋势,从4个研究方向对主要文献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创新网络相关论文和期刊数增长明显,论文涉及学科主要是管理学和经济学,浙江大学是发文最... 使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在我国大陆地区发表的1 609篇期刊论文,以评估国内创新网络的研究趋势,从4个研究方向对主要文献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创新网络相关论文和期刊数增长明显,论文涉及学科主要是管理学和经济学,浙江大学是发文最多的机构,研究主要以合作形式开展,创新网络、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网络是国内创新网络研究的焦点,技术创新网络、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绩效、核心企业是国内创新网络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网络 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 区域创新网络 技术创新网络 中小企业 创新能力 创新绩效 核心企业 文献计量 CNK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综述 被引量:69
17
作者 杨忠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8-140,共3页
基于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技术创新能力理论的探讨,并依据现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测度方法,设计了基于企业过程的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方法。
关键词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方法 研究与开发活动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生演化过程研究:领导企业视角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发明 杨文骏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65,共8页
分析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生演化过程,以领导企业为切入点,论述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生演化所呈现的混沌特征;借鉴生态学"虫口"模型,验证了联盟共生演化发展路径;讨论了有关领导企业聚拢能力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影响因素的优化... 分析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生演化过程,以领导企业为切入点,论述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生演化所呈现的混沌特征;借鉴生态学"虫口"模型,验证了联盟共生演化发展路径;讨论了有关领导企业聚拢能力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影响因素的优化调整,控制领导企业聚拢能力(参数值)的大小,使整个联盟的共生演化方向得以优化。结果表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混沌状态是随着联盟领导企业聚拢能力从弱到强转变而呈现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生演化出现的不同结果也是联盟领导企业聚拢能力不同造成的。要在宏观上把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生演化方向,需要对领导企业聚拢能力加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共生演化 混沌理论 聚拢能力 领导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法集的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郑宝华 李东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68,共4页
首先应用AHP法和德尔菲法构建了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的指标集及其权重,再分别运用各种评价方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模型对各评价结果进行事前一致性检验,在得到各方法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的前提下再运用三种组合评价模型对各方法的评价结果... 首先应用AHP法和德尔菲法构建了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的指标集及其权重,再分别运用各种评价方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模型对各评价结果进行事前一致性检验,在得到各方法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的前提下再运用三种组合评价模型对各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组合评价。为了衡量组合评价的结果与各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是否吻合,又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进行组合评价方法的事后检验,并根据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的大小,选出最优的组合评价方法。最后,运用此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本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集 创新能力 国防科技工业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活动的融资约束实证研究 被引量:58
20
作者 杨国忠 席雨婷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0-76,共7页
关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活动的研究一直都备受关注,但是国内的有关研究大多是从环境规制等常见角度去探索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本文收集了部分上市制造业的相关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通过Eviews 软件建立混合效应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 关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活动的研究一直都备受关注,但是国内的有关研究大多是从环境规制等常见角度去探索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本文收集了部分上市制造业的相关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通过Eviews 软件建立混合效应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其结果进行实证分析,探索企业融资约束对其绿色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活动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融资约束,进而限制了其发展;(2)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在依赖其内部现金流和股权融资的同时还依赖其债权投资;(3)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在受到融资约束的同时,与企业自身规模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约束 绿色技术 技术创新 制造业企业 托宾Q值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