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水集合预报集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狄靖月 赵琳娜 +2 位作者 张国平 许凤雯 王志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91-698,共8页
基于TIGGE(the THORPEX Interactive Grand Global Ensemble)资料,对中国气象局(CMA)、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和日本气象厅(JMA)的集合数值预报结果进行降水集成。采用算术平均法、TS评分集成法和BS... 基于TIGGE(the THORPEX Interactive Grand Global Ensemble)资料,对中国气象局(CMA)、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和日本气象厅(JMA)的集合数值预报结果进行降水集成。采用算术平均法、TS评分集成法和BS评分集成法在我国东南地区进行降水集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TS评分的多模式降水集成无论在分区降水评分中,还是在东南地区的台风型降水和非台风型降水实例中,都有效地改进了大雨以上的降水预报效果;基于BS评分的集成方法和算数平均集成法预报效果次之。东南地区5个子区域的降水集成试验结果表明:各子区域基于TS评分集成后降水的平均绝对误差普遍小于基于BS评分后的降水平均绝对误差。广东东南和浙江北部区域基于TS集成后的降水TS评分值最优,浙闽沿海和广东西北部区域基于TS集成后的降水TS评分次之,处于中上水平。基于算术平均集成和BS集成的降水的TS评分值只有在广东东南区域表现出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方法 定量降水预报 TIG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集合预报系统对秦岭及周边降水预报性能对比 被引量:16
2
作者 潘留杰 薛春芳 +2 位作者 张宏芳 陈小婷 王建鹏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76-687,共12页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美国大气环境预报中心(NCEP)集合预报系统(EPS)降水量预报资料,CMORPH(NOAAClimate PredictionCenter Morphing Method)卫星与全国3万个自动气象站降水量融合资料,基于技巧评分、ROC(relativ...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美国大气环境预报中心(NCEP)集合预报系统(EPS)降水量预报资料,CMORPH(NOAAClimate PredictionCenter Morphing Method)卫星与全国3万个自动气象站降水量融合资料,基于技巧评分、ROC(relat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分析等方法,对比两个集合预报系统对秦岭及周边地区的降水预报性能。结果表明:两个系统均能较好表现降水量的空间形态,对于不同量级降水,ECMWF集合预报系统0~240 h控制及扰动预报优于NCEP集合预报系统,但NCEP集合预报系统264~360 h预报时效整体表现更好;ECMWF集合预报系统0~120 h大雨集合平均优于NCEP集合预报系统,两个系统集合平均的预报技巧整体低于其控制及扰动成员预报,这种现象ECMWF集合预报系统表现更为显著;ECMWF集合预报系统降水预报概率优于NCEP集合预报系统。ROC分析显示,随着预报概率的增大,ECMWF集合预报系统在命中率略微下降的情况下,显著减小了空报率,NCEP集合预报系统则表现出高空报、高命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预报 确定性预报 降水概率 预报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雷达外推临近预报和中尺度数值预报融合技术的短时定量降水预报试验 被引量:49
3
作者 程丛兰 陈明轩 +2 位作者 王建捷 高峰 杨汉贤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7-415,共19页
为克服目前中尺度数值模式在对流尺度定量降水短时预报方面的不足,弥补基于"外推"的临近预报技术在2 h以上定量降水预报能力方面的缺陷,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外推"临近预报技术和中尺度数值模式的定量降水预报(QPF)... 为克服目前中尺度数值模式在对流尺度定量降水短时预报方面的不足,弥补基于"外推"的临近预报技术在2 h以上定量降水预报能力方面的缺陷,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外推"临近预报技术和中尺度数值模式的定量降水预报(QPF)融合技术方案,并进行了试验应用。该方案首先基于雷达探测和自动气象站观测的定量降水估计(QPE)结果,对中尺度数值模式输出的定量降水预报在谱空间进行相位校正,分析计算出数值预报和观测的偏差,导出一个附加的数值预报校正场;其次,根据数值预报校正场满足一定时间变化分布的特征,调整相应时段的数值预报降水区域和强度;最后,利用双曲正切线权重函数,对校正后的数值模式定量降水预报和基于临近预报技术的定量降水预报进行融合,融合权重根据典型环流特征动态变化。融合后的定量降水预报在前1-2 h表现出主要依赖"外推"临近预报结果,之后随着融合权重的变化,数值预报对融合结果的贡献逐渐加大,直至融合后5-6 h占主导地位。通过对京津冀地区2011年夏季5个及2012年夏季2个典型强降水个例的80次预报试验及其检验,表明融合后的0-6 h定量降水预报结果改进较为明显,总体优于单独的临近预报技术或者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降水预报 融合 中尺度数值预报 临近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预见期降水的三峡水库区间洪水预报模型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张洪刚 郭生练 +5 位作者 周芬 刘攀 程海云 陈桂亚 闵要武 杨文发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2,20,共5页
选用长江三峡水库区间流域的历史雨洪资料与短期定量降水预报资料,编制三峡水库区间流域洪水预报模型,并将区间定量降水预报与区间洪水预报模型相耦合,研究了预见期降水对洪水预报的影响。提出了一个随机降水模型,随机生成500组序列作... 选用长江三峡水库区间流域的历史雨洪资料与短期定量降水预报资料,编制三峡水库区间流域洪水预报模型,并将区间定量降水预报与区间洪水预报模型相耦合,研究了预见期降水对洪水预报的影响。提出了一个随机降水模型,随机生成500组序列作为降水预报值输入到区间洪水预报模型,并以均值作为预报结果发布。方案比较结果表明,考虑预见期内的降水预报可提高三峡水库的洪水预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洪水预报 定量降水预报 随机降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组降水集合预报的洪水概率预报 被引量:9
5
作者 赵琳娜 刘莹 +5 位作者 包红军 王彬雁 白雪梅 李潇濛 杨瑞雯 李依瞳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4-554,共11页
采用条件亚正态模型方法,生成了具有包含不同可能性的降水集合预报。为了保持各子流域降水集合预报变量之间的空间相关性,采用集合预报重组方法对降水集合预报进行重新排列。使用重组后的降水集合预报驱动水文模型,实现了淮河上游大坡... 采用条件亚正态模型方法,生成了具有包含不同可能性的降水集合预报。为了保持各子流域降水集合预报变量之间的空间相关性,采用集合预报重组方法对降水集合预报进行重新排列。使用重组后的降水集合预报驱动水文模型,实现了淮河上游大坡岭一息县、淮河上游息县一王家坝和汝河一洪河上游3个子流域的12次洪水过程的洪水概率预报,并对1988年9月7日和1991年7月31日两次洪水概率预报进行个例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确定性预报,通过条件亚正态分布模型生成降水集合预报后,再经过Schaake洗牌法空间相关性重新组合的降水集合预报,捕捉洪峰出现时间和流量的能力更强。对洪水概率预报来说,降水概率预报更能达到对未来的水文事件进行最大可能估计的目的,并尽可能综合了降水预报不确定性因素,同时也说明维持变量原有的空间相关特征对于降水概率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aake洗牌法 条件亚正态分布 洪水概率预报 集合预报 概率定量降水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集合预报中定量降水预报集合方法初探 被引量:29
6
作者 陈力强 周小珊 杨森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3-548,共6页
针对短期集合预报中集合平均等方法对极端天气事件预报能力低下的缺陷,提出一种定量降水预报集合方法,简称两步法。该方法首先采用逐级归并法确定集合成员的总体相似度,进而确定集合成员预报场的延伸半径,对各成员的预报场进行修正,然... 针对短期集合预报中集合平均等方法对极端天气事件预报能力低下的缺陷,提出一种定量降水预报集合方法,简称两步法。该方法首先采用逐级归并法确定集合成员的总体相似度,进而确定集合成员预报场的延伸半径,对各成员的预报场进行修正,然后根据每个成员与其他成员的相似程度,确定各成员的权重系数。这个方法既考虑了集合成员总体的差异性又考虑了降水的概率分布。试验证明,通过上述两步得到的定量降水预报,对提高极端天气事件的预报确率有一定效果。本方法无需历史资料,能很好适应集合成员的改变,实现方便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集合预报 定量降水预报 集合方法 相似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物理ETKF在暴雨集合预报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黄红艳 齐琳琳 +2 位作者 刘健文 黄江平 李崇银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7-668,共12页
基于集合转换卡尔曼滤波(ETKF)的初值扰动方法是目前集合预报领域热点方法之一,但应用在短期集合预报中仍存在离散度不够、误差较大等问题。考虑到在区域短期集合预报中,模式不确定性和边界不确定性的影响不能忽略,本文尝试在ETKF生成... 基于集合转换卡尔曼滤波(ETKF)的初值扰动方法是目前集合预报领域热点方法之一,但应用在短期集合预报中仍存在离散度不够、误差较大等问题。考虑到在区域短期集合预报中,模式不确定性和边界不确定性的影响不能忽略,本文尝试在ETKF生成分析扰动的过程中,同时考虑初值不确定性、物理不确定性与边界不确定性,进而构建多初值、多物理、多边界ETKF集合,并以2010年9月30日到10月8日海南岛特大暴雨作为研究个例,对其在暴雨集合预报中的应用展开初步研究,重点分析多种物理参数化过程对预报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物理过程的ETKF(多物理ETKF)和单物理过程的ETKF(单一ETKF)均优于对照预报,多物理ETKF优势更加明显,其均方根误差、离散度等指标均得到很好的改善;对于降水采用SAL方法进行检验,发现多物理ETKF对于降水位置的预报有明显的改善,对于特大暴雨的强度预报也略有改善。研究表明,在ETKF初值扰动中加入多种物理过程,可以有效改善短期集合的离散度,提高预报准确率,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转换卡尔曼滤波(ETKF)集合预报 物理不确定 暴雨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匹配法”在集合降水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2
8
作者 李俊 杜钧 陈超君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74-684,共11页
基于"频率匹配法"的思路,采用两种方法进行了集合降水预报的订正研究,一种方法是利用集合成员降水频率订正简单集合平均平滑效应的"概率匹配平均"法,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实况降水频率订正集合成员降水预报系统偏差的&q... 基于"频率匹配法"的思路,采用两种方法进行了集合降水预报的订正研究,一种方法是利用集合成员降水频率订正简单集合平均平滑效应的"概率匹配平均"法,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实况降水频率订正集合成员降水预报系统偏差的"预报偏差订正"法,通过个例和批量试验,结果表明:(1)概率匹配平均法可以矫正简单集合平均的平滑作用所造成的小量级降水分布范围增大而强降水被削弱的负作用,这种改进对强降水区更显著,并且集合系统离散度越大这种改进也越大;但该方法对预报区域内总降水量的预报没有改进作用,不能改善预报的系统性偏差。(2)虽然预报偏差订正法对降水落区预报的改进有限,但可以订正模式降水预报的系统性误差,改进雨量预报以及集合预报系统的离散度特征和概率预报技巧;直接对集合平均预报进行偏差订正的效果优于单个成员偏差订正后的简单算术平均。(3)在对每个集合成员的降水预报进行偏差订正后,概率匹配平均仍可改善其简单平均的效果,因此在实际业务中,应该综合采用上述两种方法,以获得在消除系统性偏差的同时各量级降水分布又合理的集合平均降水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预报 集合预报 频率或概率匹配 集合平均 偏差订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温度集合预报产品释用方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4
9
作者 陈法敬 矫梅燕 陈静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20,共7页
数值天气预报技术与能力在不断地发展与提高,集合预报是数值预报发展中的一个热点。集合预报产品所提供的大量预报信息,需要通过合适的产品释用处理来传递给用户,因此对集合预报产品进行解释与应用是实现其实用价值的一个重要环节。选... 数值天气预报技术与能力在不断地发展与提高,集合预报是数值预报发展中的一个热点。集合预报产品所提供的大量预报信息,需要通过合适的产品释用处理来传递给用户,因此对集合预报产品进行解释与应用是实现其实用价值的一个重要环节。选取武汉站00:00 UTC地面气温(T_(2m))作为预报量,利用其历史观测资料及2008年1月份TIGGE资料中的NCEP 120 h集合预报资料,基于单一数值预报产品的贝叶斯统计处理技术——贝叶斯输出处理器(Bayesian Processor ofOutput,BPO),对NCEP集合预报各成员进行BPO建模,获得了各成员贝叶斯概率预报,研究了NCEP集合预报各成员在2008年1月份对武汉站00:00 UTC T_(2m)的120 h预报能力差异。基于各成员有效信息评分(Informativeness Score,IS),尝试对各成员贝叶斯概率预报进行融合,获得了代表NCEP集合预报不确定性的集成贝叶斯概率预报。初步试验结果表明,NCEP集合预报各成员具有不同的预报性能,各成员贝叶斯概率预报之间存在较明显差异,这种基于BPO的集合预报产品释用方法,可以将集合预报不确定性定量化为一个集成贝叶斯概率预报,从而实现集合预报的概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预报 预报不确定性 概率预报 贝叶斯输出处理器BP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流贝叶斯概率预报在水库发电优化调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韩义超 徐炜 +2 位作者 张弛 彭勇 王本德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45,56,共8页
为了充分考虑降雨、径流预报的不确定性和降低水库发电调度模型的复杂性,采用贝叶斯概率水文预报系统(BFS)耦合降雨预报的不确定性和径流预报模型本身的不确定性来定量描述径流预报的不确定性,发布径流确定性预报、概率预报和概率预报... 为了充分考虑降雨、径流预报的不确定性和降低水库发电调度模型的复杂性,采用贝叶斯概率水文预报系统(BFS)耦合降雨预报的不确定性和径流预报模型本身的不确定性来定量描述径流预报的不确定性,发布径流确定性预报、概率预报和概率预报期望值;结合随机动态规划(SDP)模型和贝叶斯随机动态规划(BSDP)模型来制定发电调度图;以浑江桓仁水库流域为背景,采用美国国家天气局的全球预报系统(GFS)发布的10d降雨预报信息作为预报模型输入,模拟桓仁水库的发电调度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基于径流贝叶斯概率预报的水库发电调度能有效提高水库的发电效益和保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发电 数值降雨预报 径流概率预报 贝叶斯理论 随机动态规划 桓仁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AP短期气候距平预测系统的定量评估及订正技术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赵彦 李旭 +1 位作者 袁重光 郭裕福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1999年第4期353-364,共12页
采用一套多指标的评估方法, 对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制的短期气候距平数值预测系统(IAPPSSCA) 方案1 的预测性能进行了定量的、系统的评估。评估表明: IAPPSSCA 对中国汛期大尺度的、重大的降水异常预报较好; ... 采用一套多指标的评估方法, 对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制的短期气候距平数值预测系统(IAPPSSCA) 方案1 的预测性能进行了定量的、系统的评估。评估表明: IAPPSSCA 对中国汛期大尺度的、重大的降水异常预报较好; 在不同区域,IAPPSSCA 的预测能力不同, 对中国东南区域显示出较高的预报准确度和可信度; 与单个预报相比, 集合预测水平稳定, 能提高总体预测水平。另外, 还对订正技术进行了改进研究, 距平百分率订正较距平订正效果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气候预报 定量评估 集合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Q矢量释用技术及其在定量降水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岳彩军 寿亦萱 +2 位作者 寿绍文 曾刚 王咏青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66-675,共10页
新发展了一种湿Q矢量释用技术:利用松弛法迭代求解以非地转干Q矢量散度为强迫项的方程得到垂直运动场ω1,然后由ω1计算湿Q矢量散度场,接着再利用松弛法迭代求解以湿Q矢量散度场为强迫项的ω方程得到垂直运动ω2,最后由ω2结合水汽条件... 新发展了一种湿Q矢量释用技术:利用松弛法迭代求解以非地转干Q矢量散度为强迫项的方程得到垂直运动场ω1,然后由ω1计算湿Q矢量散度场,接着再利用松弛法迭代求解以湿Q矢量散度场为强迫项的ω方程得到垂直运动ω2,最后由ω2结合水汽条件进行降水量计算,得到湿Q矢量释用降水场。结合一次典型的江淮梅雨锋暴雨过程研究表明,湿Q矢量释用降水场对同期观测降水场水平分布特征、极端降水强度都具有一定的反映能力,反映出湿Q矢量释用技术具备实际应用的可行性和一定合理性。将此释用技术应用于华东区域数值预报模式(基于MM5 V3.6而建立,以下简称MM5)产品,得到湿Q矢量释用定量降水预报(QPF)场,其独立于模式本身输出的QPF场,但与模式QPF场具有相同的时空分辨率。针对2004年6—8月汛期华东地区一次梅雨锋降水过程和一次登陆台风降水过程,结合实况雨量资料,比较分析了湿Q矢量释用QPF场和MM5模式QPF场对实际观测降水场的反映能力,结果表明,前者对有无降水、10.0 mm/24 h以上明显降水的反映能力明显优于后者。进一步进行预报统计检验表明,湿Q矢量释用预报有无降水、小雨及10.0 mm/24 h以上降水的TS评分、正确率都明显高于MM5模式,而漏报率、空报率则是前者明显低于后者。这也充分反映出湿Q矢量释用技术应用于QPF研究的有效性。最后,探讨了数值预报产品释用技术对数值预报模式性能的依赖性,并指出未来对湿Q矢量释用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方向及其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Q矢量释用技术 定量降水预报 华东区域数值预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季海温对中国夏季降水影响的诊断研究和预测试验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蕾 张人禾 黄嘉佑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51-859,共9页
文中利用季降水异常集合的典型相关预测模式 ,以全球春季 (3~ 5月 )海温场作为因子场 ,对中国夏季降水场进行了诊断研究 ,并对 1998,1999及 2 0 0 0年这几个典型的中国夏季降水进行了回报试验。结果表明 ,春季海温与中国夏季降水之间... 文中利用季降水异常集合的典型相关预测模式 ,以全球春季 (3~ 5月 )海温场作为因子场 ,对中国夏季降水场进行了诊断研究 ,并对 1998,1999及 2 0 0 0年这几个典型的中国夏季降水进行了回报试验。结果表明 ,春季海温与中国夏季降水之间存在较好的关系 ,春季海温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夏季降水雨带及其分布类型。考虑面积因子的集合典型相关预测方案对中国夏季降水具有较强的回报能力 ,此模式不仅能诊断出降水场和海温场中一些比较典型的空间模态和时间变化规律 ,而且可以再现 1998和 2 0 0 0年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旱涝灾害。揭示了全球春季海温的异常变化在中国夏季 (6~ 8月 )降水异常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夏季降水 海温场 降水异常 降水场 旱涝灾害 对中 时间变化 春季 试验 诊断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神经网络集合预报方法在广西热带气旋降水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小燕 赵华生 +2 位作者 黄颖 林开平 何立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4-196,共13页
利用多维尺度分析可以从一系列数据集的相似性信息中发掘其中的潜在结构信息,并通过样本点间的相似度构建相似矩阵,再将相似矩阵映射到低维欧氏距离空间获取新的特征的能力。论文以1980—2015年共36年的广西热带气旋逐日降水量为基础,... 利用多维尺度分析可以从一系列数据集的相似性信息中发掘其中的潜在结构信息,并通过样本点间的相似度构建相似矩阵,再将相似矩阵映射到低维欧氏距离空间获取新的特征的能力。论文以1980—2015年共36年的广西热带气旋逐日降水量为基础,综合考虑热带气旋降水的数值预报产品物理量预报因子,采用多维尺度分析的预报因子信息数据挖掘技术,以进化计算的遗传算法,生成期望输出相同的多个神经网络个体,建立了一种新的非线性人工智能集合预报模型,进行遗传—神经网络的广西热带气旋降水集合预报模型研究。遗传—神经网络的集成个体的输入因子是通过选出相关程度较高的数值预报产品的物理量场格点因子,同时网络的输出是通过多维尺度降维方法对初选预报因子群进行合理的降维处理来实现的。通过对2011—2015年影响广西的22个热带气旋共94个独立样本的试验预报的统计结果表明,对于暴雨以上量级的预报,广西89站的预报平均TS评分达到了0.3;同区域同样本的对比分析表明,新预报模型5年的TS评分比欧洲细网格的TS评分提高了15%以上;进一步对大量级的降雨落区的预报对比分析表明,新方案的预报效果比欧洲中心的预报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降水预报 数值预报产品 多维尺度 遗传-神经网络集合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和地理信息的华东及华南地区降水概率预报 被引量:9
15
作者 智协飞 张珂珺 +1 位作者 田烨 季焱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1-393,共13页
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the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2015年2月8日—2016年12月31日中国华东及华南地区24~168 h预报时效的逐日24 h累积降水集合预报资料,利用前馈神经网络建立NN(Neutral Network... 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the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2015年2月8日—2016年12月31日中国华东及华南地区24~168 h预报时效的逐日24 h累积降水集合预报资料,利用前馈神经网络建立NN(Neutral Network)模型及NN-GI(Neutral Network-Geographic Information)模型进行概率预报试验,并对两个模型输出的概率预报结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经NN模型和NN-GI模型订正后,降水概率预报结果得到明显改进,在168 h预报时效时,降水概率预报的CRPS值与原始集合预报相比分别下降了约16.00%、21.27%。与NN模型相比,NN-GI模型由于考虑到各格点的地理信息差异,在区域内预报技巧整体改进更优。这表明,在利用机器学习方法改进降水预报时,在模型中加入各个格点的地理信息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概率预报 神经网络 地理信息 ECMWF集合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降水预报的三峡入库洪水集合概率预报方法比较 被引量:32
16
作者 巴欢欢 郭生练 +3 位作者 钟逸轩 刘章君 吴旭树 何绍坤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6-197,共12页
为了考虑预见期内降水预报的不确定性对洪水预报的影响,采用中国气象局、美国环境预测中心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TIGGE(THORPEX Interactive Grand Global Ensemble)降水预报数据驱动GR4J水文模型,开展三峡入库洪水集合概率预报,分... 为了考虑预见期内降水预报的不确定性对洪水预报的影响,采用中国气象局、美国环境预测中心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TIGGE(THORPEX Interactive Grand Global Ensemble)降水预报数据驱动GR4J水文模型,开展三峡入库洪水集合概率预报,分析比较BMA、Copula-BMA、EMOS、M-BMA 4种统计后处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4种统计后处理方法均能提供一个合理可靠的预报置信区间;其期望值预报精度相较于确定性预报有所提高,尤其是水量误差显著减小;M-BMA方法概率预报效果最佳,它能够考虑预报分布的异方差性,不需要进行正态变换,结构简单,应用灵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降水预报 水文集合预报 统计后处理 概率预报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径相似的登陆热带气旋降水之动力-统计集合预报模型 被引量:11
17
作者 丁晨晨 任福民 +3 位作者 邱文玉 李国平 吴立广 蒋贤玲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9-37,共9页
数值天气预报(NWP)过去几十年在热带气旋(TC)预报方面的最大进步是越来越准确的路径预报。对于登陆TC降水的预报,目前以数值模式为代表的技术手段预报能力还十分有限。围绕动力-统计结合之方法研究,初步发展了登陆热带气旋降水(LTP)预... 数值天气预报(NWP)过去几十年在热带气旋(TC)预报方面的最大进步是越来越准确的路径预报。对于登陆TC降水的预报,目前以数值模式为代表的技术手段预报能力还十分有限。围绕动力-统计结合之方法研究,初步发展了登陆热带气旋降水(LTP)预报的一种新方法:基于路径相似的登陆热带气旋降水之动力统计集合预报(LTP_DSEF)模型。该方法主要分为五步:TC路径预报、相似路径TC识别、其他特征相似性的判别、TC降水集合预报和最佳预报方案选择;涉及两个关键技术:TC降水分离的客观天气图分析法(OSAT)和TC路径相似面积指数(TSAI)。LTP DSEF模型对2012-2016年影响华南地区出现最大日降水量≥100 mm的21个TC的定量降水预报(QPF)试验结果显示,该模型对登陆TC过程降水的预报结果优于动力模式。登陆TC过程降水≥50 mm情况下,建模样本和独立样本平均TS评分均高于动力模式(EC、GFS、T639)相应的最好表现。对LTP_DSEF模型三个最佳方案的参数取值分析显示,起报时刻参数设定为最临近影响时刻即TC对陆地产生降水的前一天12:00 UTC、集合参数取最大值时预报效果稳定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陆热带气旋 定量降水预报(QPF) 路径相似 动力统计 集合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预报不确定性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5
18
作者 张洪刚 郭生练 +1 位作者 何新林 李超群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15-21,共7页
本文归纳了水文预报不确定性的来源与分类,综述了国内外对水文预报不确定性的研究进展以及相关文献、方法与模型,展望了水文预报不确定性研究的发展前景。水文预报的不确定性始终存在,并制约防洪调度决策的正确性,水文预报结果应该描述... 本文归纳了水文预报不确定性的来源与分类,综述了国内外对水文预报不确定性的研究进展以及相关文献、方法与模型,展望了水文预报不确定性研究的发展前景。水文预报的不确定性始终存在,并制约防洪调度决策的正确性,水文预报结果应该描述为概率的而不是确定的形式,概率水文预报实现了预报与决策的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预报不确定性 概率水文预报 贝叶斯方法 定量降水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IGGE资料的流域概率性降水预报评估 被引量:40
19
作者 赵琳娜 吴昊 +4 位作者 田付友 齐丹 狄靖月 段青云 王志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3-142,共10页
利用2008年7月1日至8月6日TIGGE-CMA资料存储中心的ECMWF、NCEP和CMA等业务中心1~10天的集合预报降水结果,结合淮河流域上游大坡岭—王家坝流域内19个站点的降水观测资料,对流域内的日降水预报效果进行了基于降水等级划分的确定性TS评... 利用2008年7月1日至8月6日TIGGE-CMA资料存储中心的ECMWF、NCEP和CMA等业务中心1~10天的集合预报降水结果,结合淮河流域上游大坡岭—王家坝流域内19个站点的降水观测资料,对流域内的日降水预报效果进行了基于降水等级划分的确定性TS评分、概率性Brier评分以及考虑所有降水强度概率的百分位降水评估,并对2008年7月22—23日的强降水过程的预报效果进行了重点评估分析,探索了多模式概率预报降水面向流域的评估方法。结果表明,超级集合的TS评分和Brier评分优于单个中心的集合预报平均,集合平均由于平滑作用削弱了对长预报时效较强降水的预报能力;三套集合预报都体现部分成员具有捕捉实际降水的多种可能性;流域面雨量和单站百分位的分析表明: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强降水的预报能力逐渐减弱,而超级集合由于考虑了更多的降水可能性,预报强降水的量级和空间分布同观测更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性降水预报 TIGGE 多模式集合 降水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模式平均的大渡河流域集合降水概率预报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钟逸轩 吴裕珍 +1 位作者 王大刚 孔冬冬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4,57,共8页
基于TIGGE数据的五个单中心集合预报结果(CMA、CMC、ECMWF、NCEP、UKMO)构成的多中心超级集合预报系统的降水量预报,以及相应时段的实测降水量值,应用贝叶斯模式平均法(Bayesian Model Averaging,BMA)建立大渡河流域的BMA概率预报模型... 基于TIGGE数据的五个单中心集合预报结果(CMA、CMC、ECMWF、NCEP、UKMO)构成的多中心超级集合预报系统的降水量预报,以及相应时段的实测降水量值,应用贝叶斯模式平均法(Bayesian Model Averaging,BMA)建立大渡河流域的BMA概率预报模型。通过CRPS、MAE、BS三种评价指标,对大渡河流域的BMA降水概率预报模型进行评价与检验,三种指标均显示BMA降水概率预报比原始集合预报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其中BMA模型的CRPS和MAE指标均值分别相比原始集合预报减少了31.6%和23.9%;分析模型权重参数,得出ECMWF对大渡河流域BMA降水预报贡献最大,即ECMWF对研究区域降水预报效果最好;模型对大渡河流域极端降水预报效果较差,常低估极端降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渡河流域 降水概率预报 贝叶斯模式平均 集合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