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DI-OCT在不同类型青光眼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晨 陈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661-664,共4页
脉络膜厚度与青光眼关系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增强深部成像的相干光断层扫描(EDI-OCT)是研究脉络膜活体变化的有效工具之一,在评价各种类型青光眼脉络膜变化方面具有较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增强深部成像 脉络膜厚度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EDI-OCT检测NAION患者脉络膜厚度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玉平 王应利 +3 位作者 周玉梅 靳扬扬 李猷娜 王振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344-347,共4页
目的:评价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增强深部成像(enhanced depth imaging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EDIOCT)测量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脉络膜厚度的临床意义。方法... 目的:评价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增强深部成像(enhanced depth imaging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EDIOCT)测量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脉络膜厚度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12/2016-10门诊就诊的NAION患者(对侧眼未受累)共30例30眼,选取与病例组性别、年龄、屈光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60例60眼,应用EDIOCT分别测量患病眼、对侧眼及对照组右眼的脉络膜厚度。结果:患病组与对照组相比,年龄、性别、屈光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统计学检验,患病眼、对侧眼中心凹附近及视盘盘周各部位脉络膜厚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患病眼与对侧眼脉络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ION患者患病眼、对侧眼脉络膜厚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提示睫状后短动脉小血管的阻塞可能影响脉络膜的血供,进而影响脉络膜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脉络膜厚度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增强深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DI-OCT技术观察远视性弱视儿童脉络膜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黄雪英 秦程 +2 位作者 崔鲲龙 刘晓辉 覃蓓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51-1457,共7页
目的:通过增强深度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EDI-OCT)技术比较远视性弱视与同龄正常儿童脉络膜结构的差异。方法:选取2021-01/12就诊于我院的远视性弱视儿童35例50眼纳入弱视组,选取同期就诊一般资料相匹配的健康儿童30例51眼纳入对照组,... 目的:通过增强深度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EDI-OCT)技术比较远视性弱视与同龄正常儿童脉络膜结构的差异。方法:选取2021-01/12就诊于我院的远视性弱视儿童35例50眼纳入弱视组,选取同期就诊一般资料相匹配的健康儿童30例51眼纳入对照组,均进行EDI-OCT检查,测量脉络膜厚度(CT),并对图像进行处理后获取总脉络膜面积(TCA)、血管腔面积(LA)、基质面积(SA)、脉络膜血管指数(CVI)。结果:弱视组各区域TCA(下方除外)、SA(外环下方除外)、LA与CT(下方、颞侧除外)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除外环颞侧外,两组各区域CVI无明显差异(P>0.05);除鼻侧外,不同远视程度弱视儿童CT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远视性弱视存在脉络膜结构异常,随着远视度数增加,TCA、LA、SA有增大趋势,脉络膜结构改变与远视性弱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视性弱视 脉络膜血管指数 脉络膜厚度 脉络膜血管腔面积 脉络膜基质面积 总脉络膜面积 增强深度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edi-o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谱域光学相干层析系统深度扩展技术研究
4
作者 舒宇康 赵潮 +4 位作者 杜小玉 何湘 赵航 史晓凤 马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6-275,共10页
对谱域光学相干层析系统(SD-OCT)进行成像深度扩展,能清晰地探测到更深层次的样品信息。提出结合去除复共轭镜像和焦平面叠加的方法来提高探测深度。首先通过光束偏移振镜中心,对样品添加载波频率,基于希尔伯特变换滤除负频信号,去除复... 对谱域光学相干层析系统(SD-OCT)进行成像深度扩展,能清晰地探测到更深层次的样品信息。提出结合去除复共轭镜像和焦平面叠加的方法来提高探测深度。首先通过光束偏移振镜中心,对样品添加载波频率,基于希尔伯特变换滤除负频信号,去除复共轭镜像,再对样品不同深度聚焦成像,实现聚焦平面的叠加,最终扩展成像深度。基于去复共轭成像系统测量不同样品的图像,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针对透明片材料,系统有效成像范围扩大一倍,从1.97 mm达到3.94 mm,针对结肠组织,有效成像深度从0.51 mm扩展到0.65 mm。结果表明,深度扩展技术能够提升成像范围,同时也突破了焦深限制,样品深层结构信息也清晰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 深度扩展 复共轭镜像 焦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脱离成功复位1年以上患眼低视力与黄斑区脉络膜厚度的关系 被引量:7
5
作者 黄银花 章晖 +3 位作者 叶波 邱新文 刘琼 淦强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54-1057,共4页
目的使用深部增强成像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enhanced depth imaging 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EDI SD-OCT)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成功复位1 a以上低视力患眼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 目的使用深部增强成像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enhanced depth imaging 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EDI SD-OCT)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成功复位1 a以上低视力患眼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分析其与低视力的关系。方法将南昌爱尔眼科医院2010年1月到2014年3月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成功复位术后1 a以上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0.3的患者72例(72眼)纳入研究。行双眼BCVA及EDI SD-OCT扫描SFCT检查。分析患眼与对侧健眼术后末次随访的BCVA与SFCT的相关性。结果患眼术后末次随访SD-OCT检查显示,72眼中,黄斑中心凹正常者3眼(4.2%);外层视网膜微结构异常者69眼(95.8%)。患眼术后末次随访BCVA,转换为5分记录视力为3.59±0.51,同期健眼为4.94±0.11;患眼术后末次随访SFCT为(164.47±62.95)μm,对侧健眼SFCT为(235.47±42.40)μm;患眼与对侧健眼术后末次随访BCVA、SF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患眼术后末次随访BCVA与SFCT有相关性(P<0.05)。患眼黄斑区外层视网膜微结构异常眼与正常眼的BCVA、SF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成功复位术后1 a以上低视力眼的SFCT薄,且与BCVA存在相关性;其视力的恢复可能要晚于EDI SD-OCT下观察到的外层视网膜微结构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深部增强成像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脉络膜厚度 低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络膜厚度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重要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黄群 郑燕林 +5 位作者 肖西立 王晶 郑淼 张馨月 蔡成航 王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98-900,共3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损害所引起的一系列典型病变,严重影响工作人群视力及生活质量。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技术的发展为阐述糖尿病眼底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途径。本文将针对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测量的脉络膜厚...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损害所引起的一系列典型病变,严重影响工作人群视力及生活质量。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技术的发展为阐述糖尿病眼底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途径。本文将针对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测量的脉络膜厚度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关系最新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厚度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加强深度扫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高度近视眼的脉络膜厚度改变 被引量:7
7
作者 罗铭 李红阳 +1 位作者 马胜生 梁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9-452,共4页
目的比较青少年高度近视眼与正常眼的脉络膜厚度的差异,分析脉络膜厚度变化与青少年高度近视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眼视光中心就诊和体检的青少年62例111眼,年龄为13~17(14.34±2.74)岁。分为高度近视组32... 目的比较青少年高度近视眼与正常眼的脉络膜厚度的差异,分析脉络膜厚度变化与青少年高度近视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眼视光中心就诊和体检的青少年62例111眼,年龄为13~17(14.34±2.74)岁。分为高度近视组32例57眼,正常对照组30例54眼,高度近视组屈光度(-6.85±1.14)D,眼轴(26.31±1.13)mm。正常对照组屈光度(-0.37±0.85)D,眼轴(23.91±0.64)mm。两组间的屈光度、眼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加强深度扫描技术对黄斑部进行0°扫描,测量黄斑中心凹下及由中心凹向鼻侧和颞侧3000μm的脉络膜厚度值,共测量13个子午线,每个子午线间隔500μm,比较两组间脉络膜厚度、屈光度和眼轴,分析脉络膜厚度变化与青少年高度近视的关系。结果青少年高度近视组受检眼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值和黄斑部脉络膜平均厚度值分别为(220.4±49.6)μm和(209.9±62.8)μm,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47.4±63.6)μm和(295.1±71.2)μm,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220,P=0.000;t=-16.180,P=0.000)。青少年高度近视组颞侧脉络膜最厚,中心凹下厚度次之,鼻侧最薄;而正常对照组以黄斑中心凹区域脉络膜最厚,其次为颞侧,鼻侧最薄。高度近视组受检眼各检测点脉络膜均薄于正常对照组。两组脉络膜厚度的差异黄斑中心凹区域较黄斑周边区域明显(P〈0.001)。结论青少年高度近视患者脉络膜厚度较青少年正常眼明显变薄,以黄斑中心凹区域的差异显著。提示脉络膜的厚度改变可能在青少年高度近视眼的发生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厚度 加强深度扫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高度近视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屈光不正人群中脉络膜厚度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邵晓蕾 周秀珍 秦波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68-971,共4页
目的 研究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的脉络膜厚度的特点及其与屈光度、眼轴长度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对在屈光门诊完成验光的5∽18岁屈光不正青少年进行了脉络膜厚度和眼轴长度的测量。最终51例102眼患者纳入研究。使用海德堡频域OCT的... 目的 研究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的脉络膜厚度的特点及其与屈光度、眼轴长度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对在屈光门诊完成验光的5∽18岁屈光不正青少年进行了脉络膜厚度和眼轴长度的测量。最终51例102眼患者纳入研究。使用海德堡频域OCT的增强深度成像模式对每眼进行经黄斑中心凹水平方向线性扫描。分别测量该扫描线上5个位点的脉络膜厚度。应用IOL master测量眼轴长度。结果 51例患者年龄为(10.04±2.78)岁,屈光度为(-1.61±1.82)D,眼轴长度为(24.14±1.14)mm。扫描线上脉络膜厚度由颞侧向鼻侧逐渐变薄。屈光度与眼轴长度呈显著负相关(R2=0.562),各位点的脉络膜厚度均与屈光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眼轴长度则呈显著负相关(P〈0.05),中心凹鼻侧1 mm处相关性最高。中心凹下的脉络膜厚度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后极部脉络膜厚度的改变可能在屈光度及眼轴长度改变相关的病理生理变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增强深度成像 脉络膜厚度 屈光不正 眼轴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成像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在体脉络膜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辛晨 汪军 +1 位作者 刘广峰 孟忻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2-596,共5页
增强成像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较新的眼科检查手段,它是在传统OCT的基础上,增加光源的聚焦深度,实现在体的脉络膜成像,对在体脉络膜进行定量测量。这一技术有助于临床医师认识、诊断和治疗脉... 增强成像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较新的眼科检查手段,它是在传统OCT的基础上,增加光源的聚焦深度,实现在体的脉络膜成像,对在体脉络膜进行定量测量。这一技术有助于临床医师认识、诊断和治疗脉络膜视网膜疾病。本文就近年来增强成像技术OCT在眼科研究中的应用加以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成像技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脉络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T在检测糖尿病患者脉络膜厚度研究中的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邢球 陈百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817-820,共4页
脉络膜为外层视网膜提供氧和营养,维持光感受器细胞的代谢活性,其血管系统的正常结构与功能对于视网膜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观察脉络膜形态对于跟踪糖尿病患者的病理变化较有意义。随着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 脉络膜为外层视网膜提供氧和营养,维持光感受器细胞的代谢活性,其血管系统的正常结构与功能对于视网膜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观察脉络膜形态对于跟踪糖尿病患者的病理变化较有意义。随着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技术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深度增强成像技术(enhanced depth imaging-technique,EDI)可定量测量脉络膜厚度,为诊断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此,我们对OCT在检测糖尿病患者脉络膜厚度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增强成像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脉络膜厚度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轴及眼前节SS-OCT一体化成像系统 被引量:2
11
作者 蔡怀宇 张玮茜 +3 位作者 韩晓艳 汪毅 陈文光 陈晓冬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3-181,共9页
针对现有眼轴测量仪器无法同时实现大量程眼轴测量及眼前节成像的功能,设计了眼轴和眼前节同步测量的大量程扫频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该系统通过设计大量程扫频光源增加成像深度,并在外部设计搭建标定光路进行k域重采样以提高大量程... 针对现有眼轴测量仪器无法同时实现大量程眼轴测量及眼前节成像的功能,设计了眼轴和眼前节同步测量的大量程扫频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该系统通过设计大量程扫频光源增加成像深度,并在外部设计搭建标定光路进行k域重采样以提高大量程干涉范围内的成像质量,从而在获取高精度眼轴信息的同时对眼前节成像;针对该系统OCT图像信噪比较低的问题,文中采用基于各向异性滤波的保边去噪算法对图像中的散斑噪声进行抑制以提高图像对比度。系统分别使用等比例人眼模型和离体鱼眼进行成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成像深度可达到69 mm,在精准测量眼轴纵向五层结构的同时完成12 mm范围内的眼前节横向扫描,眼轴长度平均测量误差0.04 mm,成像时间约为0.45 s,满足临床医学应用中实时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频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眼轴测量 眼前节成像 k域重采样 图像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Retinex的光学相干层析图像增强研究
12
作者 陈加松 陈曦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0-114,共5页
针对光衰减导致光学相干层析图像局部图像对比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尺度Retinex的光学相干层析图像增强方法。采用图像光照补偿的方法完成光学相干层析图像增强,选取多尺度Retinex算法在三个尺度条件下确定高斯滤波系数;利用高斯... 针对光衰减导致光学相干层析图像局部图像对比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尺度Retinex的光学相干层析图像增强方法。采用图像光照补偿的方法完成光学相干层析图像增强,选取多尺度Retinex算法在三个尺度条件下确定高斯滤波系数;利用高斯滤波系数对光学相干层析图像实施卷积处理,对灰度值结果实施加权平均处理,并采用分段线性平移与压缩方法对加权后灰度值实施映射,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显著提升图像的颜色与对比度质量,有效解决了后向散射的问题,获取较好的光学相干层析增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 RETINEX算法 光学相干层析 图像增强 高斯滤波 灰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隐匿性高度近视脉络膜厚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韩雅军 石晶 +3 位作者 谭小波 荆刘一 杨洁 许雪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36-839,共4页
高度近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因其对眼底造成的不可逆性改变。高度近视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如不及时干预可引起近视进一步加重,甚至失明。但近视的筛查经常遇到患儿近视度数不高,进一步检查发现已有高度近视眼底改... 高度近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因其对眼底造成的不可逆性改变。高度近视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如不及时干预可引起近视进一步加重,甚至失明。但近视的筛查经常遇到患儿近视度数不高,进一步检查发现已有高度近视眼底改变,这种隐匿性的高度近视改变在诊疗过程中极容易被忽视。本文旨在总结近视儿童脉络膜厚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文献,为隐匿性高度近视儿童临床研究提供相关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 高度近视 脉络膜厚度 儿童 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的深度增强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屈光状态儿童及青少年的脉络膜参数比较及与眼球生物学参数相关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纪风涛 王慧 +4 位作者 王志敏 戴维 王钦 李永蓉 廖荣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82-1686,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屈光状态儿童及青少年的脉络膜参数,探讨眼球生物学参数与脉络膜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就诊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3~18岁的121例儿童及青少年眼部资料,均取右眼入组。散瞳验光测量屈光度,计算等效球镜(... 目的:比较不同屈光状态儿童及青少年的脉络膜参数,探讨眼球生物学参数与脉络膜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就诊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3~18岁的121例儿童及青少年眼部资料,均取右眼入组。散瞳验光测量屈光度,计算等效球镜(SER),根据SER分为三组:正视组(-0.500.05)。矫正年龄后三组患者TCA、LA、SA、CT和CVI均有差异(均P<0.001),三组TCA、LA、SA、CT两两比较均有差异(均P<0.001),均正视组中最高,中高度近视组最低。而三组CVI两两比较显示仅中高度近视组明显低于正视组(P=0.014)。多元回归分析表明,SER与LA显著相关(P=0.020),CT是影响眼轴长度(AL)的因素(P=0.028)。结论:较高的近视程度伴随脉络膜LA减少和CVI的下降,提示中心凹下脉络膜血流减少可能与近视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儿童和青少年 脉络膜血管指数 二值化 增强深度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房角关闭性疾病患者脉络膜厚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朱少凡 刘丹岩 +2 位作者 梁爽 刘晓丽 张斌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4-310,共7页
目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深度增强成像技术(EDI-OCT)测量并探讨原发性房角关闭性疾病(PACD)患者黄斑区及视盘周围脉络膜厚度的特点及规律,分析脉络膜厚度在PAC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5-01/2019-12于我院就诊... 目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深度增强成像技术(EDI-OCT)测量并探讨原发性房角关闭性疾病(PACD)患者黄斑区及视盘周围脉络膜厚度的特点及规律,分析脉络膜厚度在PAC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5-01/2019-12于我院就诊的PACD患者82例155眼,其中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PACS)组24例24眼;急性原发性房角关闭(APAC)组28例35眼;慢性原发性房角关闭(CPAC)组30例38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组38例58眼。另收集健康志愿者87例87眼纳入正常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应用EDI-OCT测量黄斑区及视盘周围脉络膜厚度。结果:PACD各组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PACD患者中,除距黄斑中心凹3mm处鼻侧,PACG组黄斑区其余各点位脉络膜厚度均低于PACS组、APAC组、CPAC组(P<0.05)。APAC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357.17±61.49μm)最厚,PACS组(318.04±56.52μm)次之,PACG组最薄(263.55±67.87μm)。除CPAC组,其余各组黄斑中心凹旁1mm处脉络膜厚度均较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降低(P<0.05)。各组受检者黄斑中心凹旁3mm处脉络膜厚度均低于黄斑中心凹下和黄斑中心凹旁1mm处(P<0.05)。各组受检者视盘周围脉络膜厚度无差异(P>0.05)。结论:PACD患者及正常人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最厚,离黄斑中心凹越远,脉络膜越薄。黄斑区脉络膜增厚是PACD患者又一特征性解剖结构,可能是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的重要因素。PACD患者视盘周围脉络膜厚度与正常人相比并无特征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房角关闭性疾病 黄斑区脉络膜厚度 视盘周围脉络膜厚度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深度增强成像技术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脉络膜血管指数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沙艳会 李爽 +2 位作者 王薇 王敬敬 王康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87-1593,共7页
目的:探讨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群脉络膜血管指数(CVI)的差异及特点。方法:选取2017-01/12于我院就诊的并发DR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68眼作为DR组,同时纳入同期体检的无糖尿病病史健康人群34例34眼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群脉络膜血管指数(CVI)的差异及特点。方法:选取2017-01/12于我院就诊的并发DR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68眼作为DR组,同时纳入同期体检的无糖尿病病史健康人群34例34眼作为对照组。通过频域相干光层析深度增强成像术(EDI-OCT)获取受检者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黄斑中心凹处视网膜厚度(CRT),并将黄斑区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采用图像分析软件计算黄斑区脉络膜总面积(TCA)、血管区面积(LA)及间质区面积(SA),计算CVI。结果:对照组和DR组受检者TCA(0.53±0.14mm2 vs 0.49±0.15mm2)、LA(0.35±0.09mm2 vs 0.32±0.10mm2)、SA(0.17±0.05mm2 vs 0.17±0.06mm2)及SFCT(347.9±76.9μm vs 325.9±92.9μm)均无差异(P>0.05),但DR组患者CVI明显低于对照组(64.33%±3.25%vs 67.04%±2.46%,P<0.001),二者临界值为63.59%。结论:CVI可以直观反映脉络膜内部结构的变化,较SFCT更加稳定可靠,合并DR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CVI较健康人群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脉络膜病变 频域相干光层析深度增强成像术 脉络膜血管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脉络膜分割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愉 张敏 +1 位作者 朱瑜洁 陆琼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07-1011,共5页
近年来,眼科作为高度依赖辅助成像的医学领域之一,一直处于深度学习算法应用的前沿。脉络膜的形态变化与眼底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预后密切相关。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对脉络膜形态和结构的精确分析。脉络膜分割... 近年来,眼科作为高度依赖辅助成像的医学领域之一,一直处于深度学习算法应用的前沿。脉络膜的形态变化与眼底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预后密切相关。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对脉络膜形态和结构的精确分析。脉络膜分割及相关分析对于确定眼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至关重要,然而,目前脉络膜主要依赖于繁琐、耗时和重复性低的人工手动分割。为了克服这些困难,近年来开发了用于脉络膜分割的深度学习方法,极大地提高了脉络膜分割的准确性和效率。本文旨在回顾不同眼病中脉络膜厚度的特征,探讨深度学习模型在测量脉络膜厚度中的最新应用及其优势,同时关注深度学习模型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厚度 脉络膜分割 深度学习 增强深度成像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悠 席瑞洁 +3 位作者 陈鹏飞 史俊芳 戴丽 郝玉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012-2015,共4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手术对特发性黄斑裂孔(IMH)黄斑区脉络膜血流的影响及脉络膜微结构变化在黄斑裂孔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05/2015-12单眼IMH患者56例56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三通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吲哚菁绿辅助内界膜剥除...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手术对特发性黄斑裂孔(IMH)黄斑区脉络膜血流的影响及脉络膜微结构变化在黄斑裂孔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05/2015-12单眼IMH患者56例56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三通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吲哚菁绿辅助内界膜剥除+12%C3F8气体填充术。晶状体混浊者联合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及术后1、3、6mo行EDI SD-OCT检查,记录黄斑中心凹下及距中心凹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各1、3mm处共9个位点的脉络膜厚度。结果:术前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值为233.43±84.638μm,术后1、3、6mo SFCT分别为242.46±88.199,238.97±89.252,236.71±88.661μm,术后1mo与术前相比明显升高(P<0.05)。距中心凹下方3mm处的脉络膜厚度值(ICT3mm)术前(170.89±57.040μm)与术后1、3、6mo(179.63±62.941、179.74±65.981、180.80±58.379μm)相比呈逐渐增高趋势,但各个测量时间点的ICT3mm值两两比较无差异。距中心凹下方1mm处的脉络膜厚度值(ICT1mm)术前(207.37±67.502μm)与术后1、3、6mo(216.31±80.297、214.54±75.693、205.69±68.697μm)有差异(P<0.05),术后6mo与术后1mo相比有差异(P<0.05)。结论:脉络膜厚度降低可能是黄斑裂孔形成的原因,IMH患者术后脉络膜厚度值变化与位置有关,可能与术中填塞气体的压迫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 脉络膜厚度 频域相干光断层深度增强成像技术 玻璃体切割术 填塞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络膜厚度与特发性黄斑裂孔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贺李娴 刘二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291-1294,共4页
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是一种黄斑中心凹全层解剖缺陷的老年性视网膜疾病,严重影响老龄患者的中心视力与生活质量。最近的研究发现脉络膜局部血流状况和脉络膜厚度的改变可能与IMH的发病密切相关。光学相干断层... 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是一种黄斑中心凹全层解剖缺陷的老年性视网膜疾病,严重影响老龄患者的中心视力与生活质量。最近的研究发现脉络膜局部血流状况和脉络膜厚度的改变可能与IMH的发病密切相关。光学相干断层深度增强成像(EDI SD-OCT)是一种精确测量脉络膜厚度的新方法,为阐明黄斑裂孔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将针对OCT测量的脉络膜厚度与IMH发病关系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厚度 特发性黄斑裂孔 发病机制 光学相干断层深度增强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域光学干涉层析成像实验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涛 王福娟 +2 位作者 李佼洋 韩荣磊 蔡志岗 《物理实验》 2018年第8期21-26,共6页
在构建了频域光学干涉层析成像(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在实验室条件下如何搭建空间型频域OCT系统,并开展相关研究.通过对测量结果和理论的对比分析,展示了所搭建的空间型频... 在构建了频域光学干涉层析成像(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在实验室条件下如何搭建空间型频域OCT系统,并开展相关研究.通过对测量结果和理论的对比分析,展示了所搭建的空间型频域OCT系统用于测量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层析成像 频域OCT系统 傅里叶变换 成像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