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多地少,持续提高花生产量是花生栽培的首要目标。建国以来,我国花生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花生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带动了花生整体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回顾和总结我国花生高产栽培历程和经...我国人多地少,持续提高花生产量是花生栽培的首要目标。建国以来,我国花生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花生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带动了花生整体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回顾和总结我国花生高产栽培历程和经验,分析和探讨花生持续增产潜力与途径,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花生高产栽培研究创新能力和整体生产水平。20世纪70年代初期,通过应用增产效果显著的氮磷化肥施用技术,产量突破了6000 kg hm^(-2);70年代末,通过化学调控、地膜覆盖、氮磷钾平衡施肥等关键技术,产量突破了7500 kg hm^(-2);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通过缓控徒长、量化施肥等关键技术,产量突破了9000kghm^(-2);进入新千年后,通过单粒精播等关键技术,产量突破了11,250 kg hm^(-2);2023年,以单粒精播技术为核心,配套全程可控施肥、“三防三促”群体调控和微生物耦合技术等,构建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创造实打验收12,982 kg hm^(-2)的全国高产纪录。据推算花生实际生产能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培育高潜力品种、充分挖掘土壤生产潜能和构建高质量的群体是未来进一步提高花生产量的主要途径。展开更多
文摘我国人多地少,持续提高花生产量是花生栽培的首要目标。建国以来,我国花生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花生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带动了花生整体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回顾和总结我国花生高产栽培历程和经验,分析和探讨花生持续增产潜力与途径,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花生高产栽培研究创新能力和整体生产水平。20世纪70年代初期,通过应用增产效果显著的氮磷化肥施用技术,产量突破了6000 kg hm^(-2);70年代末,通过化学调控、地膜覆盖、氮磷钾平衡施肥等关键技术,产量突破了7500 kg hm^(-2);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通过缓控徒长、量化施肥等关键技术,产量突破了9000kghm^(-2);进入新千年后,通过单粒精播等关键技术,产量突破了11,250 kg hm^(-2);2023年,以单粒精播技术为核心,配套全程可控施肥、“三防三促”群体调控和微生物耦合技术等,构建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创造实打验收12,982 kg hm^(-2)的全国高产纪录。据推算花生实际生产能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培育高潜力品种、充分挖掘土壤生产潜能和构建高质量的群体是未来进一步提高花生产量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