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3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银洞子地区构造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冯娟萍 姚韦卓 +1 位作者 张江华 欧阳征健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9-399,共11页
厘清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银洞子地区的构造特征,是选择合理的、客观的地震地质解释方案的前提和基础。通过详细野外地质调查、构造解析和室内地震地质解释相互印证的方法,笔者对银洞子地区构造特征进行研究,以选取合理的地震地质解释... 厘清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银洞子地区的构造特征,是选择合理的、客观的地震地质解释方案的前提和基础。通过详细野外地质调查、构造解析和室内地震地质解释相互印证的方法,笔者对银洞子地区构造特征进行研究,以选取合理的地震地质解释方案。结果表明:银洞子地区共经历了4个主要演化阶段,分别是加里东期“古脊梁”形成,燕山中期构造变形定型,燕山晚期的前期伸展和后期整体抬升遭受剥蚀,喜马拉雅期构造调整兼走滑。深层滑脱型单向西倾冲断构造为研究区的基本构造模式;其中,基本构造样式为一系列西倾单向叠瓦状冲断组合,表现为自东向西依次出露奥陶系、寒武系和元古宇,变形强度、抬升幅度依次增强,而滑脱层主要发育于深层。对银洞子地区地震剖面进行综合地质解释表明,深层滑脱型单向西倾冲断构造模式是研究区客观的、合理的地质解释模式。研究成果对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油气勘探区带优选和地震地质解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构造演化 构造样式 地震地质解释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奇沥公铁两用大桥主桥边跨组合梁设计及施工方案研究
2
作者 刘振标 夏正春 +3 位作者 印涛 胡方杰 徐伟伟 姜洪劲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102,共8页
洪奇沥公铁两用大桥是新建深圳至江门铁路的关键性控制工程,公铁分层布置,上层为8车道城市快速路,下层为4线铁路。主桥采用(3×100+808+3×100) m超短边跨钢混箱-桁组合梁斜拉桥,一跨跨越洪奇沥水道,无工程先例可借鉴。结合建... 洪奇沥公铁两用大桥是新建深圳至江门铁路的关键性控制工程,公铁分层布置,上层为8车道城市快速路,下层为4线铁路。主桥采用(3×100+808+3×100) m超短边跨钢混箱-桁组合梁斜拉桥,一跨跨越洪奇沥水道,无工程先例可借鉴。结合建设条件、结构特点以及技术经济性,对边跨主梁结构设计及施工方案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主梁采用矩形钢管混凝土叠合板-桁组合梁,将结构受力和对拉索的锚固压重融于一体,并在边跨施工阶段充分发挥连续钢桁梁自身高承载力特性和叠合板现浇层以预制板为底模的优势,节省模板和临时工程,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钢桁梁采用“纵向分段横向分块安装+多点步履式顶推”的施工方案,有效解决超宽、超高钢桁梁水运运输受通航条件限制的难题,并适应边跨位于岸上的大吨位钢梁架设;边跨施工采用部分支撑临时墩方案,临时墩反力较完全支撑临时墩方案减小46.2%,临时工程量少,并且避免了不设临时墩方案中主跨架设对边跨混凝土浇筑的扰动影响,叠合板-桁组合梁施工质量高;现浇混凝土采用“先受压区后受拉区、先管内后管外”的分段浇筑方案,较一次浇筑方案,上、下层桥面板最大名义拉应力分别减小81.8%、76.0%,有效改善混凝土结构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铁合建桥 斜拉桥 叠合板-桁组合梁 结构设计 施工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巡飞弹载光电对地扫描方案研究
3
作者 李佳佳 朱镭 +6 位作者 赵雪晨 刘虎 闫伟亮 吴妍 姜伟 龙海波 侯瑞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4,共6页
光电载荷技术是巡飞弹的关键技术之一。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方位-俯仰结构光电载荷的对地扫描方案,综合考虑巡飞弹在扫描地面目标过程中光电传感器参数、自身姿态以及运动信息等关键因素对扫描视场的影响,建立了巡飞弹飞行高度、速度、光... 光电载荷技术是巡飞弹的关键技术之一。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方位-俯仰结构光电载荷的对地扫描方案,综合考虑巡飞弹在扫描地面目标过程中光电传感器参数、自身姿态以及运动信息等关键因素对扫描视场的影响,建立了巡飞弹飞行高度、速度、光电载荷框架角度、扫描角速度以及光电传感器视场角与扫描视场覆盖范围之间的数学模型。推导出了一种对地无缝扫描方案,给出了实现无缝扫描的约束条件,并计算了不同飞行速度及扫描角速度下的无缝扫描幅宽。通过仿真对比分析了不同飞行和扫描参数下的扫描视场覆盖范围,结果表明设计的巡飞弹载光电对地扫描方案能够满足扫描视场无盲区的要求,且巡飞弹飞行速度与光电载荷扫描角速度间存在最优匹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飞弹 光电载荷 方位-俯仰结构 扫描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式单向单颗粒阻尼器减震控制的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4
作者 王宝顺 薛建阳 +1 位作者 魏敬徽 刘康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2,共11页
为研究颗粒阻尼器布置方案对多层结构减震性能的影响,制作了缩尺比为1/5的三层钢框架模型结构,进行了5条天然波下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并联式单向单颗粒阻尼器(Parallel Single-dimensional Single Particle Damper,PSSPD)的减震... 为研究颗粒阻尼器布置方案对多层结构减震性能的影响,制作了缩尺比为1/5的三层钢框架模型结构,进行了5条天然波下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并联式单向单颗粒阻尼器(Parallel Single-dimensional Single Particle Damper,PSSPD)的减震控制效果。基于试验获得的模型自振频率、阻尼比等动力特性设计3种PSSPD布置方案,分析不同布置方案下模型结构的试验现象及位移和加速度响应。试验结果表明:PSSPD对结构响应峰值减震率可达到43.43%,均方根减震率可达到38.18%,其对多层结构具有良好的减震控制效果;PSSPD对结构均方根的平均减震效果要优于对峰值的平均减震效果;PSSPD布置方案对其减震效果影响显著,且其减震性能与本身参数、受控结构振动特性、地震动参数之间的耦合关系复杂。最后,建立PSSPD在任意布置方案下受控结构的力学模型,提出其数值分析流程。数值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在位移峰值及均方根方面具有良好的吻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控制 颗粒阻尼器 振动台试验 布置方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电子结构构建S型异质结用于光催化析氢
5
作者 苗鑫宇 杨浩 +2 位作者 何杰 王晶 靳治良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35,共13页
缓慢的电子迁移速率和显著的电子-空穴复合是实现高光催化效率的重大障碍。利用多种催化剂构建异质结可以有效增强电荷分离。通过水热合成制备了一系列Keggin型空心十二面体多金属氧酸盐,并通过添加金属元素对其分子轨道进行修饰。金属... 缓慢的电子迁移速率和显著的电子-空穴复合是实现高光催化效率的重大障碍。利用多种催化剂构建异质结可以有效增强电荷分离。通过水热合成制备了一系列Keggin型空心十二面体多金属氧酸盐,并通过添加金属元素对其分子轨道进行修饰。金属元素的引入调节了多金属氧酸盐的电子结构,有效增强了多金属氧酸盐的电子聚集能力。单一组分催化剂常常面临严重的空穴-电子复合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构建异质结的方案以提高电子传输效率。通过将ZnCdS纳米颗粒固定在多金属氧酸盐表面形成异质结结构,显著增强了界面电荷传输能力。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金属组分的调控使多金属氧酸盐具有更有利的能级轨道。ZnCdS和KMoP S型异质结的催化机制也得到了验证。S型异质结的形成进一步提高了电子传输效率,与其他传统异质结相比,实现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高效利用。此外,S型异质结使催化剂的d带中心更接近费米能级,从而提高了导电能力。本文为多金属氧酸盐的能级调控和S型异质结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CdS 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 空心结构 电荷密度差分 d带中心调节 S型异质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S_(2)/ZnO范德华异质结光催化水分解第一性原理研究
6
作者 李家豪 黄欣 杨志红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36,共6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SiS_(2)/ZnO范德华异质结的电子结构和光催化性质.结果表明,SiS_(2)/ZnO异质结是带隙值为1.32 eV的半导体材料,表现出交错排列的能带结构.在异质结界面处,形成了从ZnO指向SiS_(2)的内置电场,该内置电场的存在... 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SiS_(2)/ZnO范德华异质结的电子结构和光催化性质.结果表明,SiS_(2)/ZnO异质结是带隙值为1.32 eV的半导体材料,表现出交错排列的能带结构.在异质结界面处,形成了从ZnO指向SiS_(2)的内置电场,该内置电场的存在使得SiS_(2)/ZnO异质结中形成了特殊的“Z-型”载流子迁移模式,有利于电子空穴对的有效分离,同时增强了载流子的氧化还原能力.异质结构具有良好的热力学稳定性,且带边位置跨越水的氧化还原电位.与单层材料相比,SiS_(2)/ZnO异质结光吸收谱出现红移现象,表现出更宽的光吸收范围(从可见光到紫外光)及更强的光吸收强度(达到10~5 cm^(-1)量级).另外,通过施加双轴应变,可以有效调控SiS_(2)/ZnO异质结的带隙值.以上结果表明SiS_(2)/ZnO异质结有潜力成为新型光催化剂用于全解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S_(2)/ZnO Z-型范德华异质结 光催化 电子结构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轨道交通A型列车排障器结构设计
7
作者 段鹏飞 张鹏 +1 位作者 吴阳 李帅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84,共5页
[目的]欧洲标准EN 15227:2020中明确要求排障器除了具备排障功能外,还应具备能量吸收功能,并规定了不同速度等级列车排障器应吸收的能量值。基于此要求,有必要对市域轨道交通A型列车排障器的结构设计进行研究。[方法]结合我国某市域轨... [目的]欧洲标准EN 15227:2020中明确要求排障器除了具备排障功能外,还应具备能量吸收功能,并规定了不同速度等级列车排障器应吸收的能量值。基于此要求,有必要对市域轨道交通A型列车排障器的结构设计进行研究。[方法]结合我国某市域轨道交通列车实际项目的需求,提出了设计速度为140 km/h的市域轨道交通A型列车排障器的结构设计方案。分别对该排障器的排障单元、吸能单元、防脱机构等主要部件的结构进行了设计。根据EN 15227:2020标准中静态负载及动态过载要求,对排障器进行了静强度和动态吸能的仿真分析计算。将仿真计算结果与标准规定的性能要求进行了对比,以评估该排障器结构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结果及结论]排障器在2种静态负载工况下的最大应力均小于标准规定的防撞部件材料屈服强度。动态吸能过程中,铝蜂窝的缓冲力较为平稳,排障器各部件均未发生失效,总吸能量满足标准要求,吸能单元选型合理。由此可认为该排障器结构设计合理,排障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缓冲和吸能特性,可以满足市域轨道交通A型列车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轨道交通 A型列车 排障器 结构设计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不可压缩理想磁流体的解耦保结构算法
8
作者 向鹏宇 张仪 +1 位作者 蒋子超 姚清河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72-1381,共10页
不可压缩理想磁流体动力学(MHD)方程组描述了流体速度场、磁场以及电场之间的紧密耦合,是研究高温等离子体、天体物理以及核聚变等复杂物理过程的基本模型.然而,由于其多物理场强耦合及非线性特性,求解该系统在数值方法设计上面临巨大挑... 不可压缩理想磁流体动力学(MHD)方程组描述了流体速度场、磁场以及电场之间的紧密耦合,是研究高温等离子体、天体物理以及核聚变等复杂物理过程的基本模型.然而,由于其多物理场强耦合及非线性特性,求解该系统在数值方法设计上面临巨大挑战.特别是传统数值方法在离散层面难以严格保持系统所固有的本征性质,如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等,进而影响模拟的长期稳定性与物理可信度.为此,提出了一种高阶的、保结构的不可压缩理想MHD混合有限元离散格式.该方法引入涡量演化方程,构建了速度-涡量-磁场演化形式的控制方程;在时间离散上采用隐式中点法,并构造时间交错网格,同时对耦合项进行了适当的显-隐处理,实现了整个系统的完全解耦,避免了由非线性项导致的迭代求解过程.在三维收敛性测试中,该方法展现出最优阶收敛阶;在经典二维Orszag-Tang涡旋问题中,速度场的无散性可精确控制在机器精度(仅含舍入误差),验证了该格式在保持物理结构和捕捉复杂演化过程中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动力学方程 解耦格式 混合有限元方法 质量守恒 保结构离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构架组焊夹具通用化结构方案设计
9
作者 王大路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构架组焊夹具不能满足降低生产成本、简化操作难度、提高工艺装备利用率、节约场地空间等使用要求,需要采用更为合理的机械机构设计理念,优化夹具结构,形成通用化的结构设计方案。[方法]罗列了既有... [目的]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构架组焊夹具不能满足降低生产成本、简化操作难度、提高工艺装备利用率、节约场地空间等使用要求,需要采用更为合理的机械机构设计理念,优化夹具结构,形成通用化的结构设计方案。[方法]罗列了既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构架的4种主要结构形式,总结出这些结构形式夹具的通用化设计原则。在确定定位基准面和止推定位基准面选择方案、明确夹具夹紧方式的基础上,对夹具的通用化结构方案(定位结构、夹具结构等)进行了优化设计。对滑动螺旋传动方式下的螺旋副的许用应力、螺纹的自锁性能、螺母和螺杆的强度、螺纹强度等进行了验算,最终形成优化后的夹具通用化设计方案。[结果及结论]该优化方案采用了自定位、可单人操作的设计结构模式,能够保证组焊部件变形尺寸均分,且能降低因焊接变形引起的不等焊接公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辆 转向架构架 组焊夹具 结构设计方案 通用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算法控制的高性能智能泵设计
10
作者 许丹盈 李品磊 +2 位作者 刘爽 梁孟孟 梁成军 《农村电气化》 2025年第5期35-38,共4页
为解决传统泵能效低、缺保护、易烧机等问题,研究设计一种基于AI算法控制的高性能智能泵。采用高性能稀土永磁电机,可减少磁滞损耗、涡流损耗及铜损影响,将电机效率提升到96%;设计AI控制箱,可在专家系统和机器学习模型基础上自动调整,... 为解决传统泵能效低、缺保护、易烧机等问题,研究设计一种基于AI算法控制的高性能智能泵。采用高性能稀土永磁电机,可减少磁滞损耗、涡流损耗及铜损影响,将电机效率提升到96%;设计AI控制箱,可在专家系统和机器学习模型基础上自动调整,实现水泵运行模式的变频调控和工作状态的智能保护,其安全性好、可靠度高、实用性强,市场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泵 装置结构 AI控制 设计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径简支钢-LUHPC组合梁桥主梁设计
11
作者 詹建辉 魏奇芬 +1 位作者 彭晓彬 杨灿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2,共7页
新港高速双柳长江大桥两岸跨堤桥为大跨(跨径100 m)、重载(8车道)简支梁桥。结合桥位处的实际情况和该桥结构特点,提出钢箱梁、钢-混组合梁和钢桁梁3种主梁结构型式方案并进行比选,综合考虑结构性能、施工技术难度、耐久性与维护、景观... 新港高速双柳长江大桥两岸跨堤桥为大跨(跨径100 m)、重载(8车道)简支梁桥。结合桥位处的实际情况和该桥结构特点,提出钢箱梁、钢-混组合梁和钢桁梁3种主梁结构型式方案并进行比选,综合考虑结构性能、施工技术难度、耐久性与维护、景观效果和造价,推荐采用钢-混组合梁方案。基于优化施工工艺、提高结构耐久性和经济性等方面考虑,跨堤桥最终采用具有抗扭刚度大、稳定性好、受力均匀、养护便利等优点的“单箱双室槽形钢箱梁+混凝土桥面板”断面。槽形钢箱梁高3.755 m(不含底板厚度);从力学性能、施工和易性及经济性等方面综合考虑,跨堤桥钢-混组合梁桥面板采用钢纤维掺量为2%的LUHPC材料,桥面板厚20.0 cm;在钢箱梁上翼缘板、横梁上翼缘板均布剪力钉,形成钢-LUHPC组合梁。跨堤桥湿接缝采用T形接缝构造以对湿接缝界面进行强化处理。对钢箱梁和桥面板进行结构静力分析,结果表明:钢箱梁承载力、桥面板承载力和抗裂性能均满足要求。跨堤桥采用工厂化大节段整体预制,在桥位上仅需通过梁段间横向湿接缝成桥的专项施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梁桥 钢-LUHPC组合梁 槽形梁 桥面板 剪力钉 湿接缝 方案比选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津潍高铁东营黄河公铁大桥桥塔基础设计研究
12
作者 周维祥 马广 +2 位作者 张雷 谢远超 季伟强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27,共6页
津潍高铁东营黄河公铁大桥主桥为主跨600 m的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位于软黏土地区,河道冲刷严重,抗震设防标准高。对桩基础、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基础3种桥塔基础方案进行综合比选可知,桩基础方案受力明确且工程造价、工期较优,故... 津潍高铁东营黄河公铁大桥主桥为主跨600 m的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位于软黏土地区,河道冲刷严重,抗震设防标准高。对桩基础、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基础3种桥塔基础方案进行综合比选可知,桩基础方案受力明确且工程造价、工期较优,故推荐采用。桥塔承台平面尺寸为35.1 m×92.487 m,下部采用132根桩长115 m、直径2.3 m/2.0 m变径钻孔灌注桩基础。承台按一体化设计,平行于水流方向呈梭形布置以降低阻水率,设置下连梁并考虑破冰棱参与受力以降低桩基刚性角;采用桩端桩侧组合压浆技术减少桩长,通过双荷载箱自平衡试验验证软黏土地层桩后压浆单桩承载力提高效果;采用变径桩组合抗震体系设计以提高桩顶抗震能力。为提高变径桩施工工效,先采用直径2.3 m大钻头完成桩顶25 m范围内钻孔,然后采用直径2.0 m小钻头钻至底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铁路两用桥 斜拉桥 桩基础 方案比选 下部结构一体化设计 桩端桩侧组合压浆 变径桩组合抗震体系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一体化自动编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安迪 武晋飞 张宇墨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共10页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不仅要在图面上生成列车运行线,还要考虑客运需求、车底交路运用、车站股道运用等问题,影响因素众多,且各影响因素相关性较强,因而我国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一直以来都采用人工铺画方式,缺少计算机一体化自动编制...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不仅要在图面上生成列车运行线,还要考虑客运需求、车底交路运用、车站股道运用等问题,影响因素众多,且各影响因素相关性较强,因而我国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一直以来都采用人工铺画方式,缺少计算机一体化自动编制方法。为进一步提高高速铁路运行图编制效率,在借鉴人工编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车底交路方案、列车结构方案及调整策略的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一体化自动编制流程,同时生成列车时刻表、车底交路方案、车站股道运用方案。针对不易处理的列车运行图结构优化问题,设计微观站场进路占用策略与运行图优化编制模型,并以京沪高速铁路为例进行验证,用时48 h重新铺画运行图,各项指标与真实运行图相近,大幅减少了现有运行图编制模式对人力物力的消耗,为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提供一种自动化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底交路方案 列车结构方案 一体化 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法与TOPSIS法的砌体结构加固方案优选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平川 杨壮 +1 位作者 齐虎 袁世茂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55,共10页
砌体加固方案优选方法对实际工程遴选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建立了组合赋权法与TOPSIS法相结合的砌体结构加固方案优选方法,引入加固效费比模型,以效费比值为定量指标,以施工工期、施工技术、效果、整体效应4个因素作为定性指标,建立... 砌体加固方案优选方法对实际工程遴选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建立了组合赋权法与TOPSIS法相结合的砌体结构加固方案优选方法,引入加固效费比模型,以效费比值为定量指标,以施工工期、施工技术、效果、整体效应4个因素作为定性指标,建立砌体结构抗震加固优选方案指标体系。以某教学楼为例,运用G1-COWA组合赋权法与TOPSIS法,求出该结构最佳加固方案为板墙加固方案。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选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也适用于一般砌体加固改造工程;优选方法能根据既有结构的基本信息,科学便捷地决策出最佳方案,为砌体结构的加固设计实施提供更科学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加固效费比 组合赋权 TOPSIS法 方案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壳沉管隧道耐火极限标准与防火保护技术研究——以深中通道沉管隧道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梦军 吴庆良 +1 位作者 宋神友 曹鹏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7-265,共9页
为提高我国超大断面钢壳沉管隧道火灾防控水平,以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为例,采用热力耦合模拟和材性试验等方法开展钢壳沉管隧道耐火极限标准研究,考虑到龙骨、拼缝等防火构造薄弱环节,进行管节结构和管节接头耐火试验,并提出相应的防... 为提高我国超大断面钢壳沉管隧道火灾防控水平,以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为例,采用热力耦合模拟和材性试验等方法开展钢壳沉管隧道耐火极限标准研究,考虑到龙骨、拼缝等防火构造薄弱环节,进行管节结构和管节接头耐火试验,并提出相应的防火保护技术方案。主要结论如下:1)管节结构的耐火极限标准为火灾时,应将结构内侧钢壳最高温度控制在300℃以内;2)OMEGA橡胶管节接头的耐火极限标准为OMEGA橡胶超过70℃的时间小于2 h,超过100℃的时间小于1 h,且最高温度不得超过150℃;3)GINA橡胶管节接头的耐火极限标准为GINA橡胶超过100℃的时间小于1 h,且最高温度不得超过150℃;4)管节结构可采用35 mm单层防火板L型拼缝,对接面涂热膨胀胶;5)管节接头可采用35 mm防火板+50 mm陶瓷纤维毯双层防火保护体系,龙骨自由端取500 mm,拼缝处采用防火胶封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中通道 沉管隧道 钢壳混凝土结构 耐火极限 耐火试验 防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装配式地下车站新型构件连接方案的抗剪及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华海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4-149,154,共7页
[目的]为了进一步推广地下装配式结构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应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明挖装配式出入口施工的关键技术(尤其是新型构件连接方案)进行研究。[方法]设计了由2块尺寸相同的不等边C形标准构件(有2道横向裂缝)拼接而成的城... [目的]为了进一步推广地下装配式结构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应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明挖装配式出入口施工的关键技术(尤其是新型构件连接方案)进行研究。[方法]设计了由2块尺寸相同的不等边C形标准构件(有2道横向裂缝)拼接而成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装配式出入口结构,基于此结构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构件连接方案。通过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了该新型连接节点的抗剪性能和抗震性能,得出了不同受力条件下的荷载-位移曲线、抗剪形态、抗震耗能及延性等指标,验证了该新型连接节点的可靠性。[结果及结论]装配构件的截面抗剪承载力远高于传统现浇截面抗剪承载力;型钢的存在可以充分保证试件的抗剪能力;“承插接口+型钢插板”是一种可靠的连接方式,其各项性能与现浇试件相比大致相当;型钢插入长度的变化对接缝处裂缝及其最大承载力的影响很小,建议选用的型钢插入长度等与构件厚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地下车站 装配式结构 新型构件连接方案 抗剪承载力 抗震屈服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点阵超结构材料的弯曲变形及其连续统模型
17
作者 何陵辉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7-789,共13页
由梁或杆等结构单元组成的二维点阵超结构材料广泛应用于不同的技术领域,其重要的特点是通过单胞结构的设计可以显示许多传统材料不具备的独特力学行为.本文简要综述此类材料弯曲变形研究的近期进展,着重聚焦于非常规的弯曲模式和主导... 由梁或杆等结构单元组成的二维点阵超结构材料广泛应用于不同的技术领域,其重要的特点是通过单胞结构的设计可以显示许多传统材料不具备的独特力学行为.本文简要综述此类材料弯曲变形研究的近期进展,着重聚焦于非常规的弯曲模式和主导机制以及相应的连续统理论模型,并对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点阵超结构 弯曲变形 均匀化方法 连续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Birkhoff形式下结构动响应问题的保辛中点格式
18
作者 邱志平 邱宇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28,共5页
结构动响应预测是结构设计的基础,是结构振动控制、载荷识别的前提。本文在辛体系下针对结构动响应问题,提出了一种Birkhoff形式下的保辛中点格式。首先引入状态变量,并基于摄动方法将结构动响应方程转化为线性自治Birkhoff方程的形式,... 结构动响应预测是结构设计的基础,是结构振动控制、载荷识别的前提。本文在辛体系下针对结构动响应问题,提出了一种Birkhoff形式下的保辛中点格式。首先引入状态变量,并基于摄动方法将结构动响应方程转化为线性自治Birkhoff方程的形式,进一步利用中心差分推导出线性自治Birkhoff方程的中点格式,其证明是保辛的。该格式不要求Birkhoff方程系数矩阵非奇异,因此适用于奇数维系统。两个不同数值算例的结果充分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卓越性,也凸显了相对于传统算法在计算精确度和稳定性方面的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动响应问题 BIRKHOFF方程 中点格式 保辛算法 摄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装配式无砟轨道设计方案理论与试验研究
19
作者 陈潇 任西冲 易正红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39,共8页
为适应城市轨道交通铺设装配式无砟轨道的发展趋势,克服传统现浇整体道床混凝土浇筑量较大等缺点,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方案,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轨道系统有限元精细化分析模型和室内实尺试验模型,... 为适应城市轨道交通铺设装配式无砟轨道的发展趋势,克服传统现浇整体道床混凝土浇筑量较大等缺点,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方案,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轨道系统有限元精细化分析模型和室内实尺试验模型,对城市轨道交通新型装配式无砟轨道力学响应开展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研究表明:新型装配式无砟轨道在列车荷载作用下轨道板最大拉应力为0.696 MPa,最大位移为0.04 mm;静载试验中轨道结构应变随着垂向静荷载增大呈线性增加趋势,在510 kN垂向加载力作用下轨道板最大压应变为38.4με,卸载后残余变形很小,未出现明显塑性变形,结构承载能力满足要求;疲劳试验中随着疲劳加载次数增加,轨道板混凝土和钢筋应变在较小范围内变化,钢筋变化最大幅值为3με,混凝土最大变化幅值为10με,结构未见裂缝,抗疲劳性能良好;轨道结构加速度和位移峰值从上往下逐层递减,衰减效果显著;结构第一阶主频为70 Hz,与车辆系统频率相差较大,不会产生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装配式无砟轨道 结构方案 理论分析 实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方案评选模型研究
20
作者 李倩 胡洪波 +2 位作者 张荣强 李霞 王欣然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129,共9页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阶段转入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建设并存的新阶段。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既有存量建筑的改造加固已经成为建筑工程界的热点问题。既有建筑改造加固方法并不唯一,现阶段缺少对...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阶段转入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建设并存的新阶段。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既有存量建筑的改造加固已经成为建筑工程界的热点问题。既有建筑改造加固方法并不唯一,现阶段缺少对加固方案从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可实施性强等多维度系统科学评选的方法。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以加固方案评选方法为研究内容,提出了一种加固方案评选模型。首先,分析了各种常用加固方法的适用范围及特点;其次,从施工可行性、技术性和经济性三个维度构建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方案评选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选指标权重,之后通过理想点法(TOPSIS)对加固方案进行打分,从而评选出综合效益最优的方案;最后,本文以改造加固工程项目为例,验证了评选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加固方法 方案评选模型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