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能量平衡的既有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性能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翟治鹏 刘彦辉 周福霖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由于规范标准对结构抗震设计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结构在长期服役过程中性能的逐渐劣化,既有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不再满足设计要求,开展其抗震加固设计研究势在必行。然而,目前的加固设计方法往往需要大量的非线性动力计算反复迭代,增加了... 由于规范标准对结构抗震设计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结构在长期服役过程中性能的逐渐劣化,既有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不再满足设计要求,开展其抗震加固设计研究势在必行。然而,目前的加固设计方法往往需要大量的非线性动力计算反复迭代,增加了设计的难度,降低了其适用性。基于能量平衡概念,提出适用于增设消能减震装置的既有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性能化设计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多地震水准性能目标,设计过程中无需开展非线性动力计算,且迭代次数少。采用所提方法对Benchmark钢框架结构进行加固设计,通过非线性动力分析评估了加固前和加固后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加固后,所有楼层的位移角均明显降低,小震、中震和大震时的平均降幅约为20%,可见加固后结构抗震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加固结构在小震、中震和大震下的层间位移角均与设计值吻合,实现了预期的层间位移角和屋顶位移角目标,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所提方法设计的阻尼器在小震时整体保持弹性状态,在中震和大震时进入屈服耗能状态,实现了预期的耗能机制,且阻尼器延性需求沿楼层的分布较为均匀,进一步表明了设计方法的合理性。研究成果可为既有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加固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建筑 抗震加固 能量平衡 性能化设计 消能减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地震房屋建筑破坏分析与建筑抗震问题探讨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红培 孙鸿玲 张鹏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30-134,共5页
结合大量汶川地震第一手现场调查资料,详细介绍了砖木结构、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钢结构等常见结构形式建筑的震害情况,概括、总结其各自破坏形式和破坏特征,并简单探讨其破坏机理,指出各种结构形式房屋抗震设计亟待改进的部... 结合大量汶川地震第一手现场调查资料,详细介绍了砖木结构、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钢结构等常见结构形式建筑的震害情况,概括、总结其各自破坏形式和破坏特征,并简单探讨其破坏机理,指出各种结构形式房屋抗震设计亟待改进的部分。学校建筑和乡镇居民自建房屋在地震中破坏最为严重,并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对其破坏原因作重点分析。最后,提出房屋规划、选址、建造和装修等过程中抗震减灾和在建房屋在规范修改后抗震加固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期引起业内外人士的重视并尽快得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大地震 抗震设计 抗震加固 隔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能减震技术用于C类框架学校建筑提高一度抗震设防加固的探讨 被引量:8
3
作者 张超 翁大根 +4 位作者 吕西林 彭林海 张世明 周红卫 丁孙玮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8-416,共9页
针对既有的C类框架学校建筑提高一度抗震设防的加固目标,从地震作用计算、结构抗震验算和抗震构造措施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其中的加固难点,指出了应用传统抗震加固方法的一些不足之处,探讨了应用消能减震技术进行结构提高一度抗震设防加固... 针对既有的C类框架学校建筑提高一度抗震设防的加固目标,从地震作用计算、结构抗震验算和抗震构造措施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其中的加固难点,指出了应用传统抗震加固方法的一些不足之处,探讨了应用消能减震技术进行结构提高一度抗震设防加固的可行性;并以某C类框架学校建筑加固工程为实例,从减震控制效果分析、弹塑性变形验算、消能部件影响评价、抗震构造措施核查4个方面论证了消能减震加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结果表明,消能减震技术在C类框架学校建筑抗震加固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不但能有效控制结构的地震响应,而且依据减震效果可以适当降低结构的抗震构造要求。因此,只要通过合理的消能减震加固设计,再辅以额外的局部加强处理,完全可以实现C类框架学校建筑提高一度抗震设防的加固目标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能减震技术 抗震加固 C类框架学校建筑 抗震设防烈度 抗震构造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震损钢筋混凝土结构减震加固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张超 翁大根 彭林海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2-120,107,共10页
震损钢筋混凝土结构如何考虑损伤影响以进行减震加固设计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相关建筑加固与减震设计的系列标准规范,基于震损结构的各种加固工况探讨了减震加固技术的适用范围,概括了国内外有关消能减震加固技术的发展... 震损钢筋混凝土结构如何考虑损伤影响以进行减震加固设计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相关建筑加固与减震设计的系列标准规范,基于震损结构的各种加固工况探讨了减震加固技术的适用范围,概括了国内外有关消能减震加固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于震损结构加固的研究现状,简述了灾后震损结构进行减震加固的几种设计方法,并列出了部分典型的减震加固工程实例。最后,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现阶段震损结构减震加固研究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损结构 可修范围 抗震加固 消能减震技术 加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移的FRP加固混凝土框架抗震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盛国华 朱浮声 张俊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6-181,共6页
以目标侧向刚度为控制指标,提出了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基于位移的抗震加固设计方法。该方法可以针对既有框架柱、梁构件进行准确的FRP抗震加固设计。给出了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构件屈服前、后两阶段的截面刚度计算公式,并对比了计算值... 以目标侧向刚度为控制指标,提出了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基于位移的抗震加固设计方法。该方法可以针对既有框架柱、梁构件进行准确的FRP抗震加固设计。给出了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构件屈服前、后两阶段的截面刚度计算公式,并对比了计算值与试验值,验证了公式的准确性。建立了屈服前、后两阶段的框架侧向刚度公式。利用目标侧向刚度与结构分析商业软件,可以进行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算例表明,该算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FRP 加固 目标侧向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棉二厂锯齿形厂房抗震鉴定与加固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明学 李娜 +2 位作者 许政 刘鹏 于恒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7-103,共7页
京棉二厂锯齿形厂房建于1954年,东西向为梁-柱结构,南北向为铰接排架,铰接构件为三角形钢筋混凝土梁式刚架,刚架上铺设预制钢筋混凝土屋面板,1981年进行过加固处理。为满足新的建筑功能要求,将拟保留厂房部分,分隔围合成30个独立的结构... 京棉二厂锯齿形厂房建于1954年,东西向为梁-柱结构,南北向为铰接排架,铰接构件为三角形钢筋混凝土梁式刚架,刚架上铺设预制钢筋混凝土屋面板,1981年进行过加固处理。为满足新的建筑功能要求,将拟保留厂房部分,分隔围合成30个独立的结构单元。运用多种加固手段,在基本保持结构特征的前提下,提高了结构的抗震能力,满足了转变后的建筑使用功能,可供保护开发利用工业遗迹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齿形厂房 抗震鉴定 加固改造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性能的耗能减震加固设计理论框架 被引量:22
7
作者 周云 丁春花 邓雪松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5年第5期45-49,共5页
本文在国内外有关耗能减震加固与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性能的耗能减震加固设计的理论框架,并给出了设计过程中加固结构的性能目标、待加固结构的性能评估、减震概念设计、附加耗能器的设计、分析方法、加固结构的... 本文在国内外有关耗能减震加固与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性能的耗能减震加固设计的理论框架,并给出了设计过程中加固结构的性能目标、待加固结构的性能评估、减震概念设计、附加耗能器的设计、分析方法、加固结构的抗震安全性评价和社会经济综合评价各关键环节的子框图,较为清晰的展现了设计的基本过程,明确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及着重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性能的设计 耗能器 抗震加固 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博物馆抗震鉴定与加固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晓夫 程绍革 +2 位作者 肖伟 刘经伟 郭明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6年第2期56-60,共5页
中国地质博物馆建于1957年,六层框架结构,1976年唐山地震中受损曾进行过加固处理。中国地质博物馆抗震加固与改造设计项目组,运用多种先进的加固手段,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实现了提高整体抗震能力和改善使用功能的协调,取得了大型公... 中国地质博物馆建于1957年,六层框架结构,1976年唐山地震中受损曾进行过加固处理。中国地质博物馆抗震加固与改造设计项目组,运用多种先进的加固手段,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实现了提高整体抗震能力和改善使用功能的协调,取得了大型公共建筑加固改造的新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抗震鉴定 加固改造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Y”型平面住宅楼抗震鉴定与加固
9
作者 孙静 王本华 谭明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3-118,共6页
介绍了某"Y"型平面住宅楼的抗震鉴定、加固设计及施工。分析表明:该工程经加固后有效提高了抗震能力,延长了后续使用年限,本工程加固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对老旧不规则建筑的抗震鉴定与加固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Y”型平面 抗震鉴定 抗震加固设计 抗震加固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教学楼框架结构的黏滞阻尼器减震加固设计 被引量:4
10
作者 沈伟 李爱群 +2 位作者 苏毅 鲁风勇 宋前恩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3-279,324,共7页
介绍了位于抗震设防烈度Ⅶ度区的某中学6层教学楼所采用的黏滞流体阻尼器的消能减震加固的计算和设计.该教学楼为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考虑到其建筑使用功能和抗震要求,在1~6层优化布置了52套黏滞流体阻尼器,时程分析结果表明:黏滞流... 介绍了位于抗震设防烈度Ⅶ度区的某中学6层教学楼所采用的黏滞流体阻尼器的消能减震加固的计算和设计.该教学楼为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考虑到其建筑使用功能和抗震要求,在1~6层优化布置了52套黏滞流体阻尼器,时程分析结果表明:黏滞流体阻尼器可大量耗散地震动能量,显著降低了结构的地震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能减震设计 混凝土框架 黏滞流体阻尼器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砌体建筑抗震设计及加固新方法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嵱 叶燎原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97-402,共6页
介绍了美国砌体建筑物地震评估及加固方面的新发展, 以及美国新近推荐采用的基于使用功能的砌体抗震规范, 并与中国目前采用的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规范作比较。指出在砌体抗震设计及加固中, 提高它的塑性变形能力与提高它的强度... 介绍了美国砌体建筑物地震评估及加固方面的新发展, 以及美国新近推荐采用的基于使用功能的砌体抗震规范, 并与中国目前采用的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规范作比较。指出在砌体抗震设计及加固中, 提高它的塑性变形能力与提高它的强度同样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建筑 地震评估 抗震设计 抗震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震设计的砖混结构校舍抗震性能对比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利花 罗奇峰 胡群芳 《灾害学》 CSCD 2010年第B10期250-253,263,共5页
砖混结构在我国中小学校舍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在近几年发生的地震中,其震害十分明显。以中原地区某县中小学校舍鉴定汇总结果为基础,取某砖混结构教学楼为例,分未考虑抗震设计、考虑抗震设计和未考虑抗震设计但进行了抗震加固改造三种工... 砖混结构在我国中小学校舍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在近几年发生的地震中,其震害十分明显。以中原地区某县中小学校舍鉴定汇总结果为基础,取某砖混结构教学楼为例,分未考虑抗震设计、考虑抗震设计和未考虑抗震设计但进行了抗震加固改造三种工况,以PKPM软件对其进行抗震性能对比分析,并以此方法对该县中小学砖混结构校舍进行抗震性能计算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校舍中考虑抗震设计的工况比其它工况的抗震性能高,该地区2000年前的校舍需改造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混结构 抗震设计 加固改造 抗震性能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屈曲支撑加固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赖秋兰 刘如月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6-125,共10页
防屈曲支撑在轴向荷载作用下均具有稳定的滞回、良好的耗能能力和低周疲劳性能,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混凝土框架结构作为主要的结构体系之一,有相当一部分由于建造时未考虑抗震或抗震设防水准过低、使用功能改变或结构耐久性... 防屈曲支撑在轴向荷载作用下均具有稳定的滞回、良好的耗能能力和低周疲劳性能,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混凝土框架结构作为主要的结构体系之一,有相当一部分由于建造时未考虑抗震或抗震设防水准过低、使用功能改变或结构耐久性退化等原因,不能满足现有抗震规范要求,亟需进行抗震加固以提高抗震性能,避免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发生倒塌,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利用防屈曲支撑加固既有混凝土框架结构,可以很大程度提高结构的抗侧刚度和耗能能力,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利用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体系的简化抗侧刚度模型,采用附加刚度法来确定抗震性能不足的混凝土结构所需的防屈曲支撑抗侧刚度,给出了基于附加刚度的防屈曲支撑加固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流程。结合一个5层的宿舍楼进行了实例分析,通过非线性分析对该设计方法进行数值验证,结果表明,采用附加刚度法可快速确定防屈曲支撑的抗侧刚度需求和支撑设计,在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具有明显的减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屈曲支撑 混凝土框架 基于附加刚度抗震设计 抗震加固 非线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