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电力系统平衡构建与安全稳定关键技术初探 被引量:6
1
作者 范越 李永莱 +4 位作者 舒印彪 柯贤波 霍超 张小奇 任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4,I0002,共12页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高速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带来了源网荷储要素复杂化、稳定耦合互动化、运行约束多元化、不同构建方案的经济成本差异扩大化的挑战。为此,该文...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高速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带来了源网荷储要素复杂化、稳定耦合互动化、运行约束多元化、不同构建方案的经济成本差异扩大化的挑战。为此,该文分析新型电力系统平衡与稳定的特性变化,提出新型电力系统风光配比、储能规划、网架重构、变流器参数优化、短路控制等5个关键技术方向并开展初步研究,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平衡与稳定 风光配比 储能规划 网架重构 变流器参数优化 短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储能充放电特性的交流耦合光储电站送出线路纵联保护
2
作者 刘素梅 王丹枫 +2 位作者 韩伟 李伟 沈佳琪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6-77,共12页
因储能在充放电模式下潮流流向截然不同,所以与同步发电机甚至光伏电站相比,光储电站的故障特性存在显著差异,传统电流差动保护面临更高的拒动风险。为此,以含有“共享储能”的交流耦合光储电站为对象,首先着重分析推导了储能电站在充... 因储能在充放电模式下潮流流向截然不同,所以与同步发电机甚至光伏电站相比,光储电站的故障特性存在显著差异,传统电流差动保护面临更高的拒动风险。为此,以含有“共享储能”的交流耦合光储电站为对象,首先着重分析推导了储能电站在充放电模式下的短路电流相角变化特性及其计算表达式。进一步分析了交流耦合光储电站的短路电流变化规律,从而揭示了光储电站分别作为电源和负荷运行时,传统电流差动保护不正确动作的成因。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适应调整等值阻抗幅值比的纵联保护新原理。利用线路两侧等值阻抗比,识别区内外故障及正常运行工况。同时通过引入等值阻抗调整系数,放大区内故障下线路两侧等值阻抗之间的差异,以实现即使高比例光储电站接入线上发生高阻故障,所提保护仍能够正确可靠动作。最终,基于PSCAD/EMTDC搭建了含交流耦合光储电站电网的电磁暂态模型,验证了所提保护的动作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路电流特性 纵联保护新原理 阻抗幅值比 储能电站 交流耦合光储电站 送出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储能并网系统全工况振荡特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洋 陆秋瑜 +3 位作者 张帆 谢平平 李力 龚振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2,共9页
构网型储能可以改善新能源机组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稳定性,却未关注其在全工况下的稳定性特征。针对此问题,构建了构网型储能并网系统的频率耦合二维阻抗模型,相比传统一维阻抗模型,提高了次/超同步稳定性分析的准确度。基于聚合... 构网型储能可以改善新能源机组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稳定性,却未关注其在全工况下的稳定性特征。针对此问题,构建了构网型储能并网系统的频率耦合二维阻抗模型,相比传统一维阻抗模型,提高了次/超同步稳定性分析的准确度。基于聚合阻抗行列式稳定性判别方法,提出了构网型储能全工况振荡稳定性分析方法,给出了系统状态空间振荡稳定域内储能输出功率和短路比运行范围,同时考虑了不同控制参数对该稳定域的影响。理论分析和PSCAD仿真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判定次/超同步振荡范围内全工况运行条件下的稳定性,总结了短路比、输出功率、变流器控制参数对跟、构网型储能并网系统振荡安全域的影响特征,为规模化储能并网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储能 振荡稳定性 全工况 稳定运行范围 短路比 输出功率 控制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相角与幅值跳变的构网型储能短路电流特性及其计算模型
4
作者 邵尹池 巩宇 +3 位作者 牛萌 杨若奂 刘雅婷 丁然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51-2461,共11页
构网型储能是提升弱电网工况下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有效手段。然而,关于构网型储能接入电网的短路电流模型相关研究尚不充分。现有文献通常基于构网型储能的机电暂态模型分析构网型储能的短路电流,难以反映线路感性、容性元件导致的短路电... 构网型储能是提升弱电网工况下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有效手段。然而,关于构网型储能接入电网的短路电流模型相关研究尚不充分。现有文献通常基于构网型储能的机电暂态模型分析构网型储能的短路电流,难以反映线路感性、容性元件导致的短路电流瞬态变化,导致继电保护参数整定、控制参数优化困难。本工作在电磁暂态时间尺度构建了构网型储能接入电网的等效模型,根据电网故障下电压幅值和相角的阶跃特性建立了构网型储能内电势相角变化量和幅值变换量在时域下动态响应模型,定量分析了构网型储能控制参数与构网型储能内电势相角和幅值响应速度、超调量之间的关系。根据构网型储能不同控制参数下的阻尼特性,系统性分析了计及相角突变和幅值突变的构网型储能短路电流计算方法。经仿真验证,所提方法在对称与不对称故障工况下均适用,偏差校核结果表明本工作所提出的计算模型可较为精确地量化构网型储能短路电流水平,可为电网运营商及调度人员评估构网型储能短路电流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储能 动态特性 短路电流 控制参数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有功-频率环动态特性影响的储能VSG故障特性研究
5
作者 郑涛 马英 +1 位作者 王珞秋 马通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5-37,共13页
储能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技术是保障系统频率和电压稳定的重要举措。故障时功率的变化使有功-频率环输出角频率呈非线性变化特征,深刻影响储能VSG故障暂态特征。现有关于储能VSG故障特性的研究主要围绕... 储能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技术是保障系统频率和电压稳定的重要举措。故障时功率的变化使有功-频率环输出角频率呈非线性变化特征,深刻影响储能VSG故障暂态特征。现有关于储能VSG故障特性的研究主要围绕放电状态展开,且忽略了角频率的变化,难以保证电压电流等电气量的解析精度。为此,对储能VSG在不同运行状态及运行状态快速切换时的电气量暂态特征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计及有功-频率环动态特性影响的储能VSG故障特性解析方法。以对称短路为场景,首先分析了故障后角频率的变化机理,并提出了基于等面积原则的简化方法,阐明了角频率变化影响下电网电压的非线性变化特征。进一步,基于电网电压暂态特性对短路电流的影响路径,综合考虑无功-电压环和虚拟阻抗环的动态响应建立短路电流的解析表达式。相较于传统忽略有功-频率环动态特性的解析方法,所提方法准确刻画了储能VSG故障后电压电流等电气量故障暂态特征,所得结论可为构网型保护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虚拟同步发电机 有功-频率环 充放电运行状态 故障特性 对称短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孤立森林算法的锂离子电池微内短路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郭煜 王亦伟 +3 位作者 彭鹏 王银飞 丘意书 蒋方明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02-4112,共11页
电池系统的内短路故障是造成电池热失控和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对电池内短路故障进行诊断对事故做出早期预警。孤立森林算法是一种无监督的异常检测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异常数据识别领域。根据串联电池组中内短路电池的电压... 电池系统的内短路故障是造成电池热失控和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对电池内短路故障进行诊断对事故做出早期预警。孤立森林算法是一种无监督的异常检测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异常数据识别领域。根据串联电池组中内短路电池的电压会与正常电池发生偏离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基于孤立森林算法的锂离子电池微内短路故障诊断方法。为了对方法进行验证,本文构建了串联电池组进行了不同短路电阻和充放电工况的短路实验,并在实际运行工况下对一个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进行了电池短路实验,然后利用孤立森林算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诊断。结果表明,对于循环充放电工况,孤立森林算法对短路电阻为1000Ω的短路故障诊断精准率超过了74%,召回率超过了76%,准确率超过了91%;在模拟电动汽车实际驾驶的动态工况中,算法对300Ω的短路故障诊断精准率和召回率超过了86%,准确率超过了95%;算法对电池储能系统在实际运行工况下25Ω的内短路故障检测召回率大于98%。实验结果表明,孤立森林算法可以在多种工况下对锂离子电池微内短路故障进行有效检测,被检测出的锂离子电池内短路电阻达到了千欧姆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孤立森林算法 微内短路故障 电池储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跟网型储能的新能源多馈入系统小扰动电压支撑强度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郝艺 周瑀涵 +3 位作者 刘晨曦 吴琛 王乐瑶 辛焕海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569-3580,共12页
储能正常工作时包含充电和放电两种运行模式,导致多储能变流器和多新能源变流器构成的多馈入系统工作点多变,加剧了系统小扰动同步稳定性分析的困难程度。为此,该文聚焦锁相环主导的小扰动同步稳定问题,首先,推导了兼顾储能充/放电运行... 储能正常工作时包含充电和放电两种运行模式,导致多储能变流器和多新能源变流器构成的多馈入系统工作点多变,加剧了系统小扰动同步稳定性分析的困难程度。为此,该文聚焦锁相环主导的小扰动同步稳定问题,首先,推导了兼顾储能充/放电运行模式的电网强度评估指标广义短路比,并提出了基于广义短路比及设备临界短路比的系统电压支撑强度分析方法,进而实现了系统小扰动同步稳定裕度的快速评估;然后,探究了跟网型储能变流器的充/放电运行模式对系统小扰动同步稳定裕度的影响规律,并根据矩阵联锁特征值定理论证了跟网型储能变流器工作在充电模式时,系统的小扰动同步稳定裕度高于放电模式;最后,基于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系统小扰动同步稳定性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强度 广义短路比 储能变流器 运行模式 小扰动同步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电网330 kV尖樊线人工短路试验中接地距离保护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怀强 张健康 +3 位作者 蒋嘉桁 任龙飞 张晨浩 宋国兵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4,90,共9页
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场站的故障特征对传统距离保护的附加阻抗产生了新的影响,导致保护性能降低。而现有距离保护适应性研究缺乏对单相接地故障场景的分析。为此,结合西北电网于尖樊线进行的2次人工短路试验数据,基于多种控制策略下的... 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场站的故障特征对传统距离保护的附加阻抗产生了新的影响,导致保护性能降低。而现有距离保护适应性研究缺乏对单相接地故障场景的分析。为此,结合西北电网于尖樊线进行的2次人工短路试验数据,基于多种控制策略下的风电场故障特征,分析单相接地故障下接地距离保护附加阻抗系数,进而判断保护适应性。研究发现网侧保护附加阻抗系数较小,两侧电源故障电流对保护影响较小;而风电场侧保护附加阻抗系数较大,两侧电源故障电流对保护影响较大,导致保护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场站送出线 风电场 人工短路试验 故障特征 接地距离保护 附加阻抗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接触网用带间隙避雷器的研制 被引量:20
9
作者 边凯 陈维江 +6 位作者 沈海滨 李成榕 王立天 赵海军 王彦利 尹彬 李庆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0-209,1,共10页
中国高速铁路线路高架桥路段比例大,且相对集中在雷电活动较强烈地区,牵引供电接触网雷击故障多,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在接触网绝缘子旁并联安装带间隙避雷器是一种有效的防雷措施。根据接触网布局结构和运行可靠性要求高的特点,提出了... 中国高速铁路线路高架桥路段比例大,且相对集中在雷电活动较强烈地区,牵引供电接触网雷击故障多,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在接触网绝缘子旁并联安装带间隙避雷器是一种有效的防雷措施。根据接触网布局结构和运行可靠性要求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与绝缘子一体化安装的避雷器分体结构型式,特别设计抱箍增强安装稳定性,提出了一种避雷器本体压力释了U型放结构可有效释放短路能量,研究选择了本体关键参数和串联间隙距离,确定了短路试验和振动试验方法和条件,对样品进行了雷电冲击放电伏秒特性试验、短路试验和振动试验,从而验证该技术性能的可靠性。最后,研制了适合接触网正馈线、接触线和加强线绝缘子使用的3种形式避雷器,并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已在京沪高速铁路上试运行,状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接触网 雷电防护 带外串联间隙金属 氧化物避雷器 分体式结构 雷电冲击放电试验 短路试验 振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波发生器的设计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玉峰 邹积岩 +2 位作者 廖敏夫 赵纯 郑祥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11,36,共3页
为了对气体绝缘变电站站(GIS)二次电子设备进行冲击电压抗扰度试验。按照IEC610000-4-5/GB17626.5的要求,应用MULTISIM仿真组合波发生器回路中各元件的参数值。用拉普拉斯变换用MATLAB求解二阶电路微分方程验证了得到的各元件参数。研... 为了对气体绝缘变电站站(GIS)二次电子设备进行冲击电压抗扰度试验。按照IEC610000-4-5/GB17626.5的要求,应用MULTISIM仿真组合波发生器回路中各元件的参数值。用拉普拉斯变换用MATLAB求解二阶电路微分方程验证了得到的各元件参数。研制了一台以三电极场畸变开关作为主控开关的组合波发生器。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组合波发生器输出的开路电压波和短路电流波符合IEC/GB的要求,可以作为冲击电压抗扰度试验的模拟信号发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变电站 冲击电压抗扰性试验 组合波发生器 开路电压波 短路电流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中110kV并联电抗器试验及匝间短路保护问题辨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国兵 张文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3-309,共7页
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中110kV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在试验、工艺及匝间短路保护等相关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通过与变压器等产品进行横向比较,指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特殊的产品结构所引起。为完善并规范干式空心并联电抗... 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中110kV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在试验、工艺及匝间短路保护等相关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通过与变压器等产品进行横向比较,指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特殊的产品结构所引起。为完善并规范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试验项目,解决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以电抗器产品技术协议和相关标准为主要依据,结合工厂惯例,借鉴已有研究结论,对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辨析,指出:110kV干式并联电抗器例行试验体系缺乏完整性,建议在产品例行试验中增加并完善小电流分布测试方法及判据要求,规定导线允许电流密度作为绕组工艺分散性控制指标;雷电全波冲击试验作为例行试验代替绕组匝间耐压试验,采用3次负极性(不采用正极性)全波电压进行绕组内(匝)绝缘耐压试验考核,理论上可不要求进行截波冲击试验;绕组局部放电试验不适用,但应在现行工艺条件下(如不采用整体真空压力浸渍工艺),适当控制电抗器绕组表面爬电距离,按无局部放电进行外绝缘设计;借鉴发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的横向差动电流保护原理可提高电抗器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检测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交流 干式并联电抗器 温升试验 雷电冲击试验 局部放电试验 匝间短路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SMES-SFCL多功能组合装置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桂萍 王赞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45-48,共4页
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基于超导储能(SMES)的超导电力组合装置,包括SMES-SPS(串联移相器),SMES-STATCOM(静止无功补偿器),SMES-UPFC(统一潮流控制器)以及SMES-SFCL(超导故障限流器)。讨论了一种新型SMES-SFCL的多功能组合装置。该装置在限制... 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基于超导储能(SMES)的超导电力组合装置,包括SMES-SPS(串联移相器),SMES-STATCOM(静止无功补偿器),SMES-UPFC(统一潮流控制器)以及SMES-SFCL(超导故障限流器)。讨论了一种新型SMES-SFCL的多功能组合装置。该装置在限制一个系统短路电流的同时,可以对另一个独立系统进行电压调节。给出了该装置的拓扑结构和仿真结果,并对该装置的实际应用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储能 超导故障限流器 串联移相器 静止无功补偿器 统一潮流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直流电压变换的光伏并网系统单极接地短路电流计算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渝红 罗雍溢 +3 位作者 曾琦 寇然 陈诗昱 万良彬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283-3291,共9页
经直流升压环节升压后与主网相连的光伏并网系统,直流侧发生故障后故障电流迅速上升,严重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论文分析了经Boost全桥隔离变换器(boost full bridge isolated converter,BFBIC)升压后由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 经直流升压环节升压后与主网相连的光伏并网系统,直流侧发生故障后故障电流迅速上升,严重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论文分析了经Boost全桥隔离变换器(boost full bridge isolated converter,BFBIC)升压后由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并网的光伏系统拓扑结构,在直流侧单极接地故障情况下研究了该系统中短路电流的放电回路,分析了BFBIC对故障电流的影响,给出了含BFBIC的光伏并网系统在直流侧单极接地故障下的等效电路,提出了短路电流的计算式,并讨论了BFBIC中储能电容大小对短路电流的影响。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短路电流计算式与实际结果基本一致,优化储能电容也有利于减小直流侧故障下的故障电流,验证了所提方法及等效电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 直流电压变换 MMC 直流侧故障 短路电流 储能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高压断路器三相直接试验T100s和T100a的标准分析与讨论 被引量:2
14
作者 苏宇红 何健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5-132,共8页
对于T100s,通过仿真图简要分析了标准制定的依据,并结合试验波形图分析了实际应用。对于T100a,通过标准的介绍,从直流分量和燃弧时间两个方面入手,由仿真图分析提出了以首开大半波和延长大半波开始的几种有效试验情形,并结合燃弧时间的... 对于T100s,通过仿真图简要分析了标准制定的依据,并结合试验波形图分析了实际应用。对于T100a,通过标准的介绍,从直流分量和燃弧时间两个方面入手,由仿真图分析提出了以首开大半波和延长大半波开始的几种有效试验情形,并结合燃弧时间的计算,提出了从燃弧时间判断试验有效性的方法。最后,结合试验波形图进行了分析、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标准 短路起始相角 脱扣脉冲 仿真图 燃弧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式风力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技术分析 被引量:63
15
作者 操瑞发 朱武 +1 位作者 涂祥存 管水秀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2-77,共6页
随着风电穿透功率的急剧增加,风力发电对地区电网稳定性的影响不容忽视,双馈式风电系统低电压穿越技术的研究成为热点问题。介绍了欧洲部分国家低电压穿越的标准,详细分析了双馈感应发电机在电网电压跌落时的暂态特性,总结和分析了双馈... 随着风电穿透功率的急剧增加,风力发电对地区电网稳定性的影响不容忽视,双馈式风电系统低电压穿越技术的研究成为热点问题。介绍了欧洲部分国家低电压穿越的标准,详细分析了双馈感应发电机在电网电压跌落时的暂态特性,总结和分析了双馈式风力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功能的实现方案,并对双馈式风力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在风电场规划设计阶段,必须慎重选择并网点,同时定制具有相应低电压穿越能力的风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电压穿越技术(LVRT) 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 短路比 能量存储设备(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储能内置式换流器的柔性直流配电网故障快速恢复策略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冰冰 刘忠 +5 位作者 梅军 薛钟兵 范光耀 葛锐 陈武 徐伟凡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23,39,共8页
提出一种适用于柔性直流配电网的故障快速恢复策略。首先提出了一种储能内置式换流器(ESBC)的拓扑结构,并对双极短路故障状态下ESBC闭锁前后的子模块电容电压和故障电流的暂态特性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基于储能的故障快速恢复策略,改进故... 提出一种适用于柔性直流配电网的故障快速恢复策略。首先提出了一种储能内置式换流器(ESBC)的拓扑结构,并对双极短路故障状态下ESBC闭锁前后的子模块电容电压和故障电流的暂态特性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基于储能的故障快速恢复策略,改进故障恢复时序,并提出子模块分阶段充放电策略以抑制冲击电流。最后将提出的协调控制策略与直流配电网相结合,实现在换流器闭锁期间,储能在为重要负荷提供功率以保障其在故障清除期间不间断供电的同时,对闭锁期间的子模块电容电压进行调节以使其在解锁前达到额定值,减小换流器解锁时的电压波动,为换流器重启动缩短时间。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上搭建了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配电网 故障快速恢复 储能内置式换流器 双极短路故障 不间断供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容量试验系统建模方法及一键顺控方案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戴建卓 张思聪 +5 位作者 申家铭 陶闯闯 陶加贵 陈昱彤 吴鑫 吴益飞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2023年第6期660-669,共10页
大容量试验是检验电力装备性能,保障装备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现有的大容量试验回路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存在流程复杂、效率低且易出错的问题。针对大容量试验回路智能化控制的难题,研究建立了冲击发电机单电机短路模型和双电机并联... 大容量试验是检验电力装备性能,保障装备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现有的大容量试验回路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存在流程复杂、效率低且易出错的问题。针对大容量试验回路智能化控制的难题,研究建立了冲击发电机单电机短路模型和双电机并联短路模型,分析了发电机短路特性,结合典型大容量试验回路设计了一键顺控方案,提出试验回路一键顺控操作流程。通过对发电机短路模型和大容量试验回路系统的仿真,验证了所建发电机短路模型的正确性及大容量短路试验一键顺控方案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试验 一键顺控 冲击发电机 短路模型 智能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kV GIS型和瓷套型避雷器研发综述 被引量:20
18
作者 车文俊 张晓星 +5 位作者 李明刚 赵大翠 田宏伟 高迎新 张晓旭 张搏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0-236,共7页
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 kV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已于2009-01-06成功投运,至今系统运行平稳,设备状态良好。电科院东芝避雷器有限公司为该工程提供了GIS型和瓷套型避雷器产品。基于此,较详细地介绍了GIS型和瓷套型避雷器的研发过程和实... 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 kV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已于2009-01-06成功投运,至今系统运行平稳,设备状态良好。电科院东芝避雷器有限公司为该工程提供了GIS型和瓷套型避雷器产品。基于此,较详细地介绍了GIS型和瓷套型避雷器的研发过程和实绩。大容量电阻片、GIS型避雷器和瓷套型避雷器的研发工作都是在株式会社东芝相关关键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大容量电阻片完全满足1000 kV特高压交流GIS型避雷器和瓷套型避雷器要求,具有足够安全裕度,并早已实际应用于500 kV和750 kV瓷套型避雷器。GIS型避雷器电位分布的解析结果和实测结果相当一致,满足标书和技术协议要求。瓷套型避雷器属国际首创产品,应用了4项株式会社东芝具有实际运行业绩的关键技术,特别是减震技术(装置)大幅度减小了瓷套根部应力,从而满足抗地震要求。同时在介绍研发过程和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研发工作小结,以便积累经验提高认识,将来更好地为其它特高压交流工程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交流 大容量电阻片 GIS型避雷器 瓷套型避雷器 抗地震性能 电位分布 电流分布 短路电流试验(或压力释放性能) 耐污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变压器储能式短路冲击试验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牛勃 吴旭涛 +3 位作者 刘光伟 马逊 盛志平 徐玉华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6-171,共6页
配电变压器进行短路冲击试验过程中需要较大的瞬时能量,若采用专用线路以及发电机组的冲击方式需要同步开关、调节阻抗、发电机以及专用线路等,不仅现场可操作性低,同时存在影响系统稳定性的风险。为解决上述配电变压器短路冲击中存在... 配电变压器进行短路冲击试验过程中需要较大的瞬时能量,若采用专用线路以及发电机组的冲击方式需要同步开关、调节阻抗、发电机以及专用线路等,不仅现场可操作性低,同时存在影响系统稳定性的风险。为解决上述配电变压器短路冲击中存在的问题,文中基于变压器、储能电容器与电力电子变换装置,提出了配电变压器储能式短路冲击试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配电变压器储能式短路冲击试验系统,实现了短路冲击试验状态量的快速调节,并通过同类型储能冲击装置的串并联完成冲击容量的提升。通过仿真以及现场试验,文中所提设计配电变压器短路冲击试验系统大幅度降低了配电变压器短路冲击对电源侧容量的要求,现场试验中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式短路冲击试验 配电变压器 储能高压变频器 短时耐受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及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考量(英文) 被引量:10
20
作者 姚大伟 谢海莲 刘前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37,共7页
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的原理及电池安全性相关理论。基于对锂离子电池单体的滥用试验结果,分析比较了软包锂离子电池和壳装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为电力系统背景下的研究、设计和运行人员描述了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考量并阐述了电池储能系... 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的原理及电池安全性相关理论。基于对锂离子电池单体的滥用试验结果,分析比较了软包锂离子电池和壳装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为电力系统背景下的研究、设计和运行人员描述了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考量并阐述了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性改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安全 电池储能系统 滥用测试 针刺 过冲 外短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